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 중화의학미학미용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657/R
  • 国内刊号: 杜太超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mac@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β转化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增生性瘢痕退行性变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吴建明;吴包金;林子豪;倪灿荣;袁湘斌;陈刚

    目的 探讨增生性瘢痕退行性变过程中不同时期哌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其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receptor,TGF-β-R)的表达变化规律和意义.方法 对8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退行性变过程中的增生活跃期和成熟稳定期的瘢痕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增生性瘢痕退行性变过程中TGF-β1、TGF-β2、TGF-β3及TGF-β-R Ⅰ、TGF-β-RⅡ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增生活跃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以TGF-βl、TGF-β2和TGF-β-R Ⅰ阳性表达为主,TGF-β3和TGF-β-RⅡ仅见弱阳性表达;成熟稳定期的增生性瘢痕中TGF-β3和TGF-β-RⅡ的表达强度明显强于增生活跃期,而TGF-B1、TGF-β2和TGF-β-RⅠ的表达强度为弱阳性或阴性.结论 TGF-β及其受体不同水平的表达与增生性瘢痕从增生活跃至成熟稳定的退行性过程密切相关.

  • 超声检测乳房假体状况对隆乳术后包膜挛缩手术方式选择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宁新;邓慧;吴戴红;钟红;张小曼;丁小邦

    目的 评估在硅凝胶乳房假体置入后并发严重包膜挛缩时进行超声检查对手术方式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51例(89侧)手术治疗的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后并发严重包膜挛缩(BakerⅢ~Ⅳ级)者,按术前是否接受超声检查分为超声组和非超声组.超声组25例(45侧)假体置入年限均≥5年的受术者,接受包膜顶部或全部切除术.非超声组26例(44侧)采用包膜切开松解术或包膜旷(留)置术,假体置入年限≥5年的占53.8%(14/26).结果 89个乳房假体手术中发现假体破裂或渗漏的55个,发生率为61.7%.超声组手术证实假体破裂或渗漏的达到86.7%(39/45),超声诊断手术符合率92.1%(35/38),术后6个月随访包膜挛缩复发率为5.3%(2/38).非超声组经手术证实的假体破裂或渗漏率为36.4%(16/44),术后6个月随访包膜挛缩复发率为25.9%(7/27).两组的假体破裂或渗漏的手术符合率和术后包膜挛缩复发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5).结论 超声检查有助于包膜挛缩的评估、假体破裂或渗漏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严重包膜挛缩者,置入5年以上的乳房假体破裂或渗漏率明显增加.建议在严重包膜挛缩者的超声诊断提示乳房假体破裂或渗漏时应用包膜切除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术后复发.

  • 优化强脉冲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东妮;谭志建;孙中生;汪海滨;汤爱荣;罗盛康

    目的 探讨优化强脉冲光(optimal pulse technology,OPT)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波长515~1200 nm的OPT治疗仪治疗162例色素性皮肤病,一般治疗3~4次为1疗程,每次间隔3~4周.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并做好记录和随访.结果 162例经治疗后,色素性病变逐渐消褪,总有效率达96.91%.其中雀斑、雀斑样痣、老年斑疗效较为显著.结论 OPT是新一代强脉冲光技术,用于治疗色素性病变,与传统方法比较副作用少,皮肤损伤小,且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中国维吾尔族人的切开法重睑成形术

    作者:许国明;郭云

    目的 探索适合维吾尔族人的切开法重睑成形术.方法 设计较宽的平行型重睑线;手术时重睑线设计线内侧5mm不切开,皮下组织采取掏除的方法,切开处直接与深层组织缝合固定;与汉族人相比去除皮肤较保守,眶隔脂肪和重睑线下的睑板前组织去除稍多,腱膜固定的高度高于眼睑皱襞的宽度l~2 mm,固定的方向与眼睑皱襞平行.结果 共24例维吾尔族人重睑受术者,术后3个月重睑形态自然美观,符合其民族形象特点,效果满意.结论 明确维吾尔族人眼型和眼周临床解剖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手术方法,才能形成符合维吾尔族人形象的重睑.

  • 伴有剖腹产史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

    作者:肖春花;张学慧;尹健;宁连胜

    目的 探讨伴有剖宫产史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手术方法、临床可行性及应用技术.方法 对9例剖宫产后不同时间的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仿根治术后,采用即刻转移对侧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手术,腹壁横梭形皮瓣的上切口位于脐上l~2 cm,下切口于下腹壁纵行切口瘢痕的中下1/3,切取以对侧腹直肌为单蒂的下腹壁皮瓣,转移至胸壁缺损部位,修整塑造乳房外形.结果 9例乳房再造术患者转移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完全成活,再造乳房形态自然,外形逼真,无皮瓣坏死发生.2例保留乳头者发生乳头缺血,部分坏死脱落后愈合.结论 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对于有剖宫产史的乳腺癌患者并非绝对禁忌证,在做好术前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可以安全选择应用.

  • 两种漂白药膜疗效的短期临床评价

    作者:Matis BA;Cochran MA;王革;Franco M;Eckert G

    目的 评价两种漂白药膜的效果以及对牙齿牙龈的影响.方法 将76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WP2、WW2、WW1 3组,WP2组及WW2组每天用药2次,30 min/次,WW1组每天用药1次30 min.分别采用主观法和客观法测量用药前、5、7 d,以及停药2周患者的上前牙的颜色变化,并询问牙齿牙龈的过敏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的牙齿颜色均有显著变化.WW2组的△L*值及主观比色值较WP2组有明显降低.WW1组与其他两组比较,△a*值、△b*值、△E值及主观结果均下降较少,WW2组的牙龈过敏较明显,牙齿过敏无差异.结论 两种漂白药膜都具有漂白作用,WW2组对L*值的改变较大,牙龈刺激也较大.

  • 美学区的单牙缺失种植修复

    作者:李树春;陈钢;马练;刘学恒

    目的 探讨应用xive种植系统行美学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11月至2007年6月,36例患者共植入了36颗xive种植体,用于修复美学区单牙缺失.其中男27例,女9例,平均年龄(28.5±12.6)岁,31颗牙冠采用粘结固定,5颗牙冠采用横向螺钉固定.20颗种植体植入手术同期或植入前进行了各种骨增量手术.所有种植体终冠修复完成后随访时间3~47个月,平均(20.7±8.6)个月.结果 随诊期间内1颗种植体在负重5个月时松动取出.其余种植体均良好行使功能至今,种植体累积存活率为97.3%.结论 用xive种植系统行美学区单牙缺失的种植修复,近期效果好,远期效果有待追踪.

  • 膨体聚四氟乙烯在下颌角肥大截骨过多矫正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旭东;汪立川;杜太超

    下颌角肥大矫正术中是否能恰到好处地截除下颌角、下颌体、升支部肥大的骨质,将直接影响下面部轮廓的形态.如果骨质截除过多,下颌角区域塌陷,下颌骨的轮廓弧线过于平直,将呈现不自然的外形,明显有损于美观.自2000年1月以来我们共收治8例下颌角肥大矫正术截骨过多者,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充填下颌骨缺损区8例13侧,均获得了满意效果.

  • 隆鼻术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周孝麟

    在人体的外观形态中,面部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而鼻位居面部中央的显要位置,其形态如何,对一个人容貌的美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成为仅次于重睑成形术的美容手术.隆鼻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外科造型艺术,手术方法貌似简单,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却并易事.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作者共行隆鼻术5千余例.

  • 综合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黄朝伟;杨斌;刘巧;王玲;王爱民

    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痤疮150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按Pillsbury分级法,Ⅱ~Ⅳ度痤疮共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皮损严重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

  • 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行再次隆鼻术

    作者:于加平;尹飞;曾金鉴;蔡茂季;王(丿乂)

    既往对隆鼻效果欠佳者进行处理时,多主张先将假体材料取出,3个月后行再次隆鼻术.受术者往往难以接受,多要求于取出鼻假体后立即再次行隆鼻术.我们选择性地在取出隆鼻假体后立即进行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polyted-ptratluorolthylene,ePTFE)假体再次隆鼻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66例眼及面部外伤的整形外科急诊治疗体会

    作者:于桂斌

    面部裸露在外,受伤机会较多,由于其血运丰富,腔窦众多,还有五官、面神经、腮腺等重要器官分布,受伤后如果Ⅰ期手术处理不当,就会留下影响面部功能和形态的严重不良后遗症.自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我科急诊治疗面部外伤患者66例,经Ⅰ期急诊清创整形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颞浅动脉顶支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

    作者:邵英;张舵;金洪娟;彭维海;荣莉

    眉部的色素痣、皮肤肿瘤及外伤后瘢痕较为常见.病灶切除后不仅要求完成创面的修复,而且基于美容要求需行眉毛再造,因而修复比较困难,以颞浅动脉顶支及筋膜为蒂的头顶部岛状皮瓣可以较好的解决.此类问题,自2001~2003年,我们应用头顶部岛状皮瓣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眉缺损12例,随访半年至1年,取得了满意效果.

  • 骨形成蛋白-4基因在颅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吴国平;何小川;滕利;李越钢;郭力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内骨形态发生骨形成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基因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在颅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选用大耳白兔35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制作颅顶骨缺损模型,分别在术后3、7、14、21、28、35、49d处死,取缺损处组织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原位杂交检测在颅骨缺损愈合不同阶段BMP-4基因的表达、变化和分布情况.结果 术后7周颅骨缺损处骨组织结构趋于完善,骨髓腔基本形成.BMP-4 mRNA在颅骨缺损后3d至1周,骨断端间充质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胞浆以及骨外膜、骨痂基质呈阳性反应,表现为细胞浆及骨基质中见棕黄色颗粒,3周时成骨细胞表达明显增强,4周时减弱,其余时间点未见表达.结论 颅骨缺损愈合的不同时期,BMP-4 mRNA有不同的表达和分布特点,调节骨祖细胞的增殖和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的分化,终完成骨修复.

  • 感觉神经肽及其受体拮抗剂作用下增生性瘢痕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

    作者:陈亮;李世荣;丛林

    目的 探讨感觉神经肽(substance P,SP)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中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s及正常皮肤(normalskin,NS)的FB,免疫组化检测在SP及SP受体拮抗剂作用下FB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PCNA)、bax、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 SP可以促进FB的PCNA、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在HS中SP作用强于NS,且主要由NK1受体介导起作用.结论 SP参与FB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 β磷酸三钙/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体外毒性试验

    作者:张一鸣;樊东力;王科

    目的 制备β磷酸三钙/硅橡胶(β-TCP/SR)复合材料,进行体外毒性试验,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将粉末状β磷酸三钙(β-TCP-1)和颗粒状β磷酸三钙(β-TCP-2)分别与硅橡胶基胶混合,模压成型制备出两种复合材料β-TCP-1/SR和β-TCP-2/SR,对复合材料进行大体形貌观察,参照ISO和国家标准对两种复合材料进行溶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混法成功制备出复合材料,陶瓷材料分布于复合材料中;溶血率β-TCP-1/SRβ-TCP-2/SR<SR<5%;细胞毒性试验,各材料毒性评级均<2级,无明显细胞毒性.结论 共混制备钙磷陶瓷/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方法可行,体外毒性试验证明材料安全无毒.

  • 乳头乳晕重建研究进展

    作者:李巍;穆兰花;栾杰

    乳头乳晕重建是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一部分,没有乳头的再造乳房只能称其为乳房团块,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存在才能使患者对再造乳房认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不断有学者提出各种乳头重建的许多方法,众多的方法都是借助再造的乳房团块组织重建一个有凸度的乳头.每一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我们将自1949年以来的国内、国外的乳头乳晕重建的发展总结如下.

  • 用耳廓复合组织移植修复鼻翼外伤性部分缺损一例

    作者:王景文

    病例男,19岁,学生.因同学之间发生争执,致被酒瓶划伤左鼻和面部,经当地医院救治,清创缝合.因左侧鼻翼部分缺损未能治疗,故于3 d后转入我院.检查:鼻部左侧,自内眦下方沿鼻唇沟至左上唇伤口已缝合,但皮肤创缘对合不整齐,左侧鼻翼部分缺损,被血痂覆盖.入院后,局部麻醉下拆除所有缝线,给予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彻底清洗后清创.

  • 除皱受术者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作者:陈婷婷

    "漂亮的脸蛋",这句常用语充分说明了年轻貌美是何等重要.在现实社会中,为了工作、为了生存,为了竞争,衰老的外貌会给人们一种无形的很大的压力,这就是面部年轻化除皱术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的原因之一.然而,通过除皱术,让受术者满意,仅有技术常难以达到,还必须对受术者的心理有较多的了解,方可望得到理想的效果.

  • 中老年人美容心理的初步探讨

    作者:杨亮程;尚铁跃;贺业谦;丁芷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到美容行列.我们在从事中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中,曾遇到许多中老年人做过美容治疗或美容咨询.我们对中老年人美容的心理进行初步分析.

  • 建立激光美容医学学科势在必行

    作者:陈锦安;刘健航;崔海燕

    一、激光美容的历史回顾激光(laser)一词的含义是"受激发射光放大"(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各词字首的一个缩写名词.1964年,钱学森根据受激发射光放大的含义建议称为"激光".1960年,Maiman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1968年,激光技术真正应用于临床,到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激光医学列为正式学科.

  • 下颌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与可视化模型

    作者:李宁毅;马彦博;谷方;王钰;单涛;于仕超;李新照

    目的 通过下颌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与计算机建立下颌骨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为下颌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及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 采用尸体标本,进行包埋、切削,获取数字人数据集,对其中与下颌骨有关的二维图像,逐层提取其轮廓线,导入Amira医学三维重建软件进行重建,经表面光滑处理并渲染形成下颌骨三维模型,以下颌骨CT为断层解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利用数字人数据获得下颌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图片,经三维重建获得下颌骨精细的模型,下颌牙的解剖学形态,并准确地显示出下颌神经管的位置.结论 下颌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与重建获得的下颌骨三维模型,为下颌骨的影像学诊断、颌面部整形外科手术及下颌牙齿种植术等,提供解剖学可靠的依据.

  • 利用曲面断层摄影和螺旋CT进行下颌神经管定位

    作者:夏扬;归来;黄绿萍;刘筱箐;宋涛;彭喆;刘育凤

    目的 通过利用曲面断层摄影、螺旋CT与实体测量的方法,对下颌骨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下缘距离与该区下颌体高度比值进行比较,对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中走行进行定位,为避免在下颌角肥大弧形截骨手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将16具下颌骨标本进行曲面断层摄影和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至下颌下缘距离与该区下颌体高度比值,再经该部位将下颌骨依冠状面锯开后进行测量,比较三者的差异.结果 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下缘的距离与下颌体高度比值在曲面断层摄影、螺旋cT扫描和实测值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颌角肥大弧形截骨术及其他下颌骨的手术前,通过曲面断层摄影测量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体下缘距离与下颌体高度的比值,可以为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颊侧骨板的表面定位提重要临床依据.

  • 下颌角外翻角度的三维测量

    作者:郭妤;柴岗;祁佐良;詹明坤;韦敏;张英;薛桂松

    目的 通过三维测量下颌骨的解剖形态,分析面下部过宽者下颌角肥大的程度,了解下颌角外翻的相关指标对面下部宽度的影响,为下颌角截骨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3~2006年间50例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临床下颌角肥大就诊者,女性46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29岁,均行全头颅螺旋CT检查和颅骨三维重建,测量下颌角角度、下颌角外翻角度、下颌升支高度、下颌角间宽及下颌夹角,并对各指标进行t检验和相关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所测就诊者下颌角角度左侧为(113.04±O.06)°,右侧为(113.55±0.06)°,下颌角间宽为(103.17±7.26)cm,下颌夹角为(73.00±5.35)°,外翻角度左侧为(36.46±12.41)°,右侧为(37.69±12.41)°;下颌角外翻角度与下颌角间宽呈显著正相关(r=0.453,P<0.05);下颌角外翻角度与下颌夹角呈显著正相关(r=0.717,P<0.05).结论 下颌角外翻角度对下颌角肥大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有较大临床指导意义.

  •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1~2006年引文分析

    作者:张方;全美盈;高志冬

    引文(参考文献)分析是文献计量学应用多的一种文献分析方法,通过引文分析可以了解该学科期刊的文献利用能力、学科交叉范围等,藉以评价期刊质量[1].《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医学美容专业学术期刊.该刊主要栏目有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医学美学、讲座、综述等.1995年创刊,为了清楚地了解该刊引用文献的情况,正确评估该刊在医学美学美容研究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我们对2001~2006年该刊的引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