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 중화의학미학미용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657/R
  • 国内刊号: 杜太超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mac@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后体积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王祎蓉;孙晶晶;吉恺;穆大力;辛敏强;栾杰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后体积保持率的影响因素及原因.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进行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术的39例美容就医者(77侧乳房)行回顾性研究.对年龄、体重指数、是否使用Brava辅助技术、是否采用水动力脂肪抽吸技术、脂肪抽吸部位以及术前乳房体积等体积保护率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线性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平均体积保持率为(34.1士12.2)%.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5岁,体积保持率降低3.3%(P<0.05);使用Brava辅助技术,体积保持率提高8.4%(40.7%比32.3%,P<0.05);采用大腿部位脂肪与采用腰腹部位脂肪相比,体积保持率提高9.6%(39.1%比29.5%,P<0.05).从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可见,使用Brava辅助技术可提高体积保持率6.2%(P<0.05);采用大腿部位脂肪比采用腰腹部位脂肪的体积保持率提高6.0%(P<0.05).结论 应用Brava辅助技术,以大腿部为供区的脂肪有助于提高体积保持率,另外,脂肪移植后的体积保持率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

  • 扩张胸三角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部瘢痕的临床效果

    作者:余文林;张斌;李勤;熊杰;彭丽霞;吴艳虹;杨华

    目的 探讨扩张胸三角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大面积面部瘢痕切除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例大面积面部瘢痕患者,I期行胸三角区皮肤扩张术,4~6个月胸三角皮瓣扩张充分后行Ⅱ期手术,切除面部瘢痕,以胸廓内动脉第2或第3穿支皮瓣吻合受区面动、静脉,覆盖创面.结果 20例24个扩张胸三角穿支皮瓣移植后全部成活.6个月至2年的随防显示,皮瓣色泽和质地与受区皮肤匹配良好,皮瓣组织质地柔软有弹性,局部无臃肿,皮肤感觉恢复快.结论 采用扩张的胸三角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部大面积瘢痕,安全可行,避免了传统带蒂转移手术次数多、带蒂转移后固定时间长、扩张皮瓣浪费等诸多缺点,可获得理想的功能恢复和美学效果.

  • 改良倒L形切口联合内眦韧带缩短矫正中度和重度内眦赘皮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李平;王明刚

    目的 探讨改良倒L形切口联合内眦韧带缩短矫正中度和重度内眦赘皮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中度和重度内眦赘皮,赘皮覆盖泪阜超过1/2伴单睑或不明显重睑者,采用改良倒L形切口联合内眦韧带缩短矫正术,40例同时行重睑成形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38例随访6~24个月.其中37例同期行重睑成形术,术后内眦赘皮消失、重睑弧度线流畅,泪阜暴露适中,内眦形态自然,内眦赘皮无复发.术后早期1~2个月,切口轻度组织增生,3个月后基本消退.结论 改良倒L形切口联合内眦韧带缩短矫正内眦赘皮的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可靠,瘢痕隐蔽.

  • 低能量1064nm调Q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继发性色素沉着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自莲;杨晶;高玉雪

    目的 探讨低能量1064 nm调Q激光联合强脉冲光(IPL)治疗继发性色素沉着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将128例继发性色素沉着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完全随机分为低能量1064 nm调Q激光治疗组(42例),强脉冲光治疗组(40例),低能量1064 nm调Q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组(46例).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6次治疗,强脉冲光组和调Q激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0.0%(20/40)、52.4%(22/42),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能量1064 nm调Q激光联合强脉冲光疗组有效率为73.9%(34/46),与强脉冲光和调Q激光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能量1064 nm调Q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是面部继发性色素沉着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 改良组织胶水黏合法在治疗面部创伤中的应用

    作者:刘金玲;周忠友;刘欢;江新利;苗慧鹏;张晓融

    目的 探讨改良N-丁基-2-氰基丙烯酸酯组织胶水黏合法在面部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87例单纯组织胶水手法复位或单纯缝线缝合难以达到解剖复位的面部创伤患者,采用改良组织胶水黏合法(点涂法、分解法、胶线结合法)对位黏合面部创伤伤口,并评介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687例采用改良组织胶水黏合法治疗面部伤口均解剖对位黏合.除2例(0.29%)出现创面感染外.其余685例均未出现感染、开裂及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组织胶水黏合法进行面部创伤的处理,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美观满意度高、经济、安全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 组织胶水 创伤 改良
  • 减数下颌切牙正畸治疗的效果评价

    作者:韦溅萍;张锡忠;马佳君

    目的 探讨拔除下颌切牙进行正畸治疗的适应证、治疗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拔除单颗下颌切牙或还需配合拔除其他牙齿进行矫治的成人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开始治疗年龄17~39岁,平均(23.2±5.4)岁.单纯拔除1颗下切牙者17例,同时拔除1颗下切牙和2颗上颌前磨牙者6例.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模型测量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固定矫治疗程13~23个月,所有病例治疗后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拔牙间隙完全关闭,拔牙区相邻牙齿牙冠无倾斜,全部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X线头影测量矫治前后无显著变化,模型测量矫治后下颌尖牙间宽度比矫治前减小[(26.89±2.89) mm比(23.92±1.54)mm,(P<0.05)].结论 拔除下颌切牙矫治下尖牙间宽度明显减小,治疗中应密切注意.临床矫治应谨慎选择病例,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相应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以取得满意的矫治效果.

    关键词: 下颌切牙 拔牙 正畸
  • 磁共振成像与阿基米德法测量乳房体积在即刻假体乳房再造中的效果比较

    作者:牛兆河;徐凤磊;王海波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阿基米德法测量乳房体积在即刻假体乳房再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中心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行即刻假体乳房再造的乳腺癌患者44例.其中试验组22例,采用基于MRI的乳房体积及相关径线测量方法,指导选择合适的乳房假体;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的阿基米德法及临床经验来选择乳房假体.选择3名未参与手术的乳腺外科及整形外科医师对两组患者术后乳房形态进行评价.结果 44例患者术后恢复均顺利,无1例并发感染,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乳房形态评价,试验组优良21例(95.5%),差1例(4.5%);对照组优良16例(72.7%),差6例(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MRI的乳房体积及相关径线测量方法,对于即刻假体乳房再造术中假体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微等离子体联合射频技术治疗妊娠纹的临床效果

    作者:廖农;赵伟;陈旭日;江庆萍;叶沛仪;王玉燕;林维欣

    目的 探讨微等离子体联合射频技术治疗妊娠纹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共纳入21例女性患者,年龄25~37岁,妊娠纹时间3个月至7年.所有患者应用微等离子体联合射频技术治疗,每次治疗间隔30 d.疗程持续7个月.治疗后对总有效率、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等进行评价.结果 21例患者中获4级6例,3级10例,2级4例,1级1例,总有效率为95.2%(20/21).满意度C级6例,B级14例,A级1例,总满意度达95.2%(20/21).不良反应:2例患者有脱痂后轻度色素沉着,疗程完成后色素沉着消失.结论 微等离子体联合射频技术治疗妊娠纹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美容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知园;方伟武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美容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可控性.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住院择期美容手术100例,完全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各50例.观察受术者术中心血管药物使用和体动发生情况,术毕苏醒、拔管、离室时间、术后不良反应、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95%)发生情况以及麻醉满意度.结果 C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分别为(12.2±3.6)、(13.8±4.6)、(18.3士5.8)min,均长于T组(6.7±2.6)、(7.8±3.3)、(9.6±3.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中麻黄碱使用率及体动发生率分别为12.0%(6/50)、8.0%(4/50),均高于C组2.0%(1/50)、2.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中嗜睡、烦躁、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0%(2/50)、2.0%(1/50)、16.0%(8/50),明显低于C组16.0%(8/50)、14.0%(7/50)、34.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寒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麻醉满意为52.0%(26/50),低于T组的84.0% (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效果确切,术后麻醉恢复快,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安全、可操作.

  • 肩胛筋膜瓣结合自体脂肪颗粒注射修复重度半侧颜面萎缩

    作者:卢仕良;柳原;陶国贵;朱茗

    半侧颜面萎缩是整形外科常见的一种以单侧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组织萎缩为特征的疾患.治疗的关键是选择一种合适的材料进行组织移植,以解决患部组织量不足的问题,获得对称的面容外观.治疗方法有皮瓣、人工材料、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等多种选择[1-4].2007-2014年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整形外科应用游离肩胛筋膜瓣结合自体脂肪颗粒注射修复重度半侧颜面萎缩10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 整形美容科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探讨

    作者:周红琼;鲁海涛;董洁;田方兴

    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以“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宗旨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在全国开展已有多年.我院作为全国首批重点联系医院之一[2],迅速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进一步拓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及提高患者满意度,我们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开展服务新举措,取得了较好效果.我们从环境、护士态度、技术、主动服务、生活照顾、健康教育及2项综合指标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综合满意度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长青;韩颖;郑建中

    头部是身体暴露部位,常因烧伤、电击伤、头皮外伤性缺损等致瘢痕性秃发,对患者外貌和心理都会引起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质量.大面积瘢痕性秃发患者由于带毛发皮源缺乏,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1].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们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20例瘢痕性秃发,效果良好.一、临床资料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共收治的瘢痕性秃发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6~36岁,平均(16±3.8)岁.致伤原因:烧烫伤14例,化学烧伤3例,电击伤2例,头部感染1例.瘢痕性秃发面积大25 cm× 20 cm.

    关键词:
  • 弹力网套短袖式包扎法在臭汗症微创刮吸术后的应用

    作者:王苹;王华;叶祥柏

    臭汗症又称腋臭,表现为腋窝大汗腺分泌物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生的特异性臭味,是整形美容科常见的疾患,影响患者社交自信心和生活质量,对心理产生很大负面影响,患者求医愿望较强[1-2].臭汗症微创治疗术后需进行适当加压包扎,防止血肿等并发症.我们采用的弹力网套短袖式包扎法,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
  • 遵循内眦皱襞走行设计重睑线切口的临床应用

    作者:郑颖平

    重睑成形术是我国美容外科的主要手术之一,已被众多医师熟练掌握,但常因术后形态结果而发生纠纷,原因主要为重睑线设计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以突出表现“自然重睑”的形态美感并且将外科操作技能与美容就医者审美充分结合的理念去实施从设计到操作的手术过程,以“顺其自然”为指导思想,遵循内眦皱襞走行进行设计,既符合绝大多数美容就医者的自身条件和要求,又可避免术后并发症及纠纷的产生.

    关键词:
  • 单侧完全性唇裂矫治术后上唇部瘢痕的血管密度及生成模式研究

    作者:郑云龙;吕洪;刘洪全;孙坤;关振群;王瑞春;李爱群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裂矫治术后上唇部增生及正常性瘢痕在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生成模式的差异.方法 2012-2014年,收集单侧完全性唇裂矫治术后上唇部增生性瘢痕标本11例(A组)、正常性瘢痕标本20例(B组),对收集标本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上唇部瘢痕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并根据CD34表达对微血管观察计数后计算瘢痕内微血管密度,用Image J软件对血管大径、小径及大径∶小径比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上唇部增生性瘢痕(A组)中微血管密度[(87.91士5.95)条/mm2]较上唇部正常瘢痕(B组)中微血管密度[(49.84±7.05)条/mm2]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大径、小径增生性瘢痕血管分别(38.36±26.36)、(17.33±10.45)μm,正常瘢痕组分别为(13.77±9.56)、(9.00±5.14)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瘢痕血管大径和小径比率为2.85±0.57,明显高于正常瘢痕组的1.9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唇裂矫治术后上唇部瘢痕中微血管密度的明显增高以及血管生成形态和模式的变异可能都与瘢痕的形成及发展有关.

  • 术前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狭长窄蒂皮瓣成活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孙卫;赵天兰;余道江;伍丽君;韩文雅;柴筠

    目的 观察狭长窄蒂皮瓣术前局部皮下连续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皮瓣成活及皮瓣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两组,各20只.Ⅰ组于大鼠背部左侧拟皮瓣区局部皮下连续注射rhGH[0.4 IU/(kg·d)]3 d后,同Ⅱ组一起在左侧拟皮瓣区制作一个狭长窄蒂皮瓣模型,Ⅱ组为手术当天皮瓣区注射rhGH的对照组.两组术后连续皮瓣注射rhGH[0.4 IU/(kg·d)]7 d.术后第7天计算皮瓣成活面积.采集各时点两组皮瓣远端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的表达,并计算皮瓣微血管密度.结果 术后第7天,Ⅰ、Ⅱ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率分别为(100.00±0.00)%、(94.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点比较,Ⅰ组皮瓣VEGF、CD34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值均高于Ⅱ组(P<0.05),手术当天差异明显.结论 术前开始皮瓣局部连续注射rhGH可促进VEGF、CD34的表达及微血管生成,减轻皮瓣缺血、缺氧损伤,进而促进狭长窄蒂皮瓣的成活.

  • 物理疗法在创面治疗领域研究进展

    作者:阮涛;薛晓东

    随着各种创伤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难愈创面成为一项日益严重的医疗问题.随着对慢性创面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除了对病因治疗及加强对患者伤口的护理外[1],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组织工程治疗、新型辅料应用等.物理治疗技术已发展几十年,治疗效果在临床中被广泛认可.本文就近年来中外物理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氨甲环酸美白祛斑制剂的研发及临床应用

    作者:胡伟;徐芳辉;胡焰;王霞;武会芝;李健和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和激素影响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1].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为合成的氨基酸类抗纤溶药,能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的赖氨酸与纤溶酶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产生止血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2].目前临床研究表明,口服和(或)局部给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小,可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或方法进行治疗.其作用机制尚未彻底阐明,与酪氨酸酶相关,可能直接与酪氨酸竞争,干扰酪氨酸酶对酪氨酸代谢的催化作用[3];也可能通过抑制纤溶酶原-纤溶酶系统干扰黑素细胞和角化细胞的相互作用,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黑素细胞黑素的合成[4-5].本文对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进展进行综述,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为进一步开发新型的氨甲环酸药物制剂提供依据.

    关键词:
  • 腹部手术瘢痕对下横行腹直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影响及对策(附文献复习)

    作者:龚益平;查莉;黄建国

    应用下横行腹直肌肌(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TRAM)皮瓣是乳房再造经典的术式之一,具有其他皮瓣或假体所没有的诸多优点.有腹部手术史可能造成腹壁血供关系改变,从而造成术后并发症增多,曾一度被认为是该手术的禁忌证.但近20年来,随着解剖学认识的加深,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我们通过互联网PubMed中以“TRAM”和“SCAR”;“DIEP[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和“SCAR”分别检索,查找相关文献,记录所报道的病例数、瘢痕描述、手术方法、结果及作者提出的手术对策.

    关键词:
  • 透明质酸鼻部注射致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一例

    作者:彭昌福

    微创注射美容因其痛苦少、时间短、效果好、可重复等特点而深受医务人员和美容就医者的喜爱.虽然注射美容的操作相对简单、容易掌握,但仍属于医疗美容的范畴,应在正规医疗单位进行,避免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的后果.我科接诊一位因鼻部自行透明质酸(HA)注射后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晚期面瘫畸形解剖亚单位分区手术效果评价

    作者:黄渭清;曾昂;张海林;王智;宋可新;白明;龙笑;王晓军

    目的 探讨晚期面瘫畸形解剖亚单位分区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2003年3月至2013年12月533例面瘫患者进行整形外科手术治疗,根据面神经分支所支配的解剖区域,将治疗部位分为眉毛、上睑、下睑、上唇和颊部以及下唇等亚单位,分别进行眉畸形整形,上睑植入假体矫正外翻畸形,下睑外翻通过颞肌瓣转移修复,上唇和颊部通过小肌肉游离移植悬吊术矫正畸形,下唇红唇整形术等相应的术式治疗.采用Douglas Harrison方法评价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和Stennert国际评分评价面神经麻痹程度.结果 533例患者中,Douglas Harrison标准评价效果满意475例,占89.1%;较好48例,占9.0%;不明显6例,占1.1%.按照Stennert评分标准,533例(100.0%)静态畸形分在1分以下(满分4);475例(89.1%)动态畸形分在2分以下(满分6),出现并发症6例(1.1%).结论 根据面瘫患者的不同部位的畸形程度与亚单位解剖分区选择术式,不但可提高面瘫的治疗效果,而且可防止和减少手术并发症.

  • 改良耳颞切口在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开放复位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章宏毅;彭国栋;佘小伟;李祖兵;张卓

    目的 探讨改良耳颞切口在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开放复位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改良耳颞手术切口,对43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行开放复位,观察该切口的暴露程度,术中出血,术后术区皮肤弹性、质地及神经功能情况,并了解患者对手术切口的满意度.结果 新的手术切口可暴露整个颧弓上部及眶外侧缘,满足颧骨、颧弓联合手术的口外切口暴露需要,术中出血少,所有手术伤口均I期愈合,无患者出现颞区麻木及面瘫症状,术后半年皮肤弹性良好者41例(95.3%).患者对切口的满意度达100%.结论 改良耳颞手术切口在功能与美观上都优于头皮冠状切口和面部经皮小切口的手术,减少了手术范围、手术损伤与并发症.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