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医药文化杂志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杂志

Chinese Medical Culture 중의약문화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0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81
  • 国内刊号: 31-197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49
  • 曾用名: 医古文知识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上海中医药杂志社《中医药文化》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张智强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现存《永乐大典》中的美容医方

    作者:张苇航

    <永乐大典>残卷中保留有宋明时期流行的20余个美容医方,采自宋代日用百科类书籍<事林广记>与<山居备用>.按其用途可分为养发类、美颜类、香药类和治疮疡类.作为专门用途的一类方剂,这些医方不仅体现了中医药在美容方面的应用特点,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今后应加强对传统美容医方的整理研究.

  • 民俗中的保健方法与治未病思想

    作者:陈仁寿

    我国传统民间习俗中有许多有益身心健康的医药卫生民俗,与中医的"治未病"思想相吻合,主要体现在祛邪防病和强身抗病方面.具体的习俗有对动植物的崇拜、日常起居习惯、饮食选择以及传统体育活动等.这些民俗中的精华部分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 民俗 治未病 中医
  • 追忆名中医王慎轩先生(四)——"佛医生"的由来

    作者:周耀辉

    王慎轩先生是现代名医,他信仰佛教,以慈悲之心对待病人,人称"佛医生".王慎轩先生的信佛与幼年时母亲和其师丁甘仁对他的影响有关,他幼年失怙,由其寡母依仗些微之家业(山地薄田百亩)将其抚养长大.其母亲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每至佛诞日,母子两人必诣本城寺庙去礼佛敬香.母亲也常以佛教的一些道理来教育先生,还时常接济邻里之贫苦者,在先生幼小的心灵中便播下了慈悲济世的种子.

    关键词: 佛医生 王慎轩 中医
  • 《植物名实图考》的作者吴其濬

    作者:张瑞贤

    <植物名实图考>是近代植物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书籍.近年来,笔者收集了该书作者吴其濬的生平资料,对其家世、名号、科举、仕途之路、<植物名实图考>的问世等进行考证.

  • 木兰花慢——重访南京、扬州并与张灿玾教授唱和

    作者:李鼎

    2008年4月下旬,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黄龙祥教授课题组人员聚会南京及扬州举行针灸学术活动,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集会.

  • 不觅仙方觅睡方

    作者:贡树铭

    睡眠充足是养生的要方.南宋诗人陆游在诗中写道:"华山处士如相见,不觅仙方觅睡方."又云:"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他把洗脚上床看作人生快事,把睡眠看得比仙方还重要.可是,眠少易醒的人,却常常为未能充足睡眠而苦恼.怎样宁神助眠、养生保健呢?我们从古典医籍中可以提供一些方法.

    关键词: 中医养生 睡眠 方剂
  • 简述祝由术的历史沿革

    作者:苏姗;李兆健

    祝由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心理疗法,首载于<内经>,近现代祝由疗法被视为一种迷信糟粕而遭弃.要想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祝由术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内容.从祝由术的起源、历史发展、历代医家的阐释等方面作一小结.

    关键词: 中医 祝由术 心理学
  • 《素问·经脉别论》句读与注释小考

    作者:沈成

    <素问·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存在夺字,应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动静揆度以为常也".断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动静,揆度以为常也",释为:"水精四布于周身皮毛,流注于五脏经脉的情况,与四时气候相符合.脉象中所显示五脏相应的阴阳变化,应诊断为正常的生理现象".揆度作脉诊解.

    关键词: 素问 句读 注释
  • 国学中医——简约而不简单的民族文化

    作者:董飞侠

    国学中医,蕴涵着"天人合一"和"阴阳平衡"博大精深的自然法则,体现了筒约而不简单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精神秉持着敬畏天地、顺应自然、强调伦理与秩序、关注人事、注重整体、主张和谐的民族文化情结.中医与中国固有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荣俱荣,一衰俱衰.中医的筒约而不简单的文化理念必须有中国固有文化的强有力的支撑才能得以体现,是恢复中医生存文化环境的一个关键要素.

    关键词: 国学 中医 民族文化
  • 守望中医文化重建精神家园——"张其成教授谈中医文化与发展"专访

    作者:李海英

    张其成教授详尽阐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提出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东方科学的代表,是健康医学的代表;并对中医药事业目前存在的误区进行探讨解析,论述严谨深刻,引人深思.

  • 民国时期上海出版的《大众医学月刊》

    作者:沈伟东

    研究<大众医学月刊>办刊目的、作者、内容与编辑特色.作为较早创办的民国时期较有特色的中医科普期刊,<大众医学月刊>体现了试图向民众宣传中医保健治疗方法,是扩大中医影响力的一个尝试.同时,<大众医学月刊>的经营也提升了办刊人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拓展了诊所的经营空间.

  • 潮州名医刘龙图二三事

    作者:李姝淳

    刘防是宋代著名的岭南医家,因位至龙图阁学士,后人称之为"刘龙图".其所著的<幼幼新书>奠定了岭南儿科的基础,是重要的儿科医学著作.长期以来,对刘防的生平考证相对较少,笔者走访了刘昉的家乡--潮州市东津(现属东湖村)桃坑,并搜集其族谱等资料.

    关键词: 刘昉 生平 著作
  • 中医与文化泛论

    作者:焦振廉

    如果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医学也是一种文化,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概莫能外.科学与文化不同,但却在文化中孕育并发展成为与文化不同的学科.中医融合着科学与文化的双重基因,是东方思想影响下的关于生命与疾病的巨大而独立的知识体系.

  • 关注中医科普

    作者:常宇

    科普工作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但是中医科普工作相对薄弱.于此,对中医科普工作的现状、重要性、开展的困难以及如何加强中医科普工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中医科普 中医药
  • 溯文化源头悟中医真谛

    作者:金世明;金小洣

    上溯中华文明的源头,对照中华元典文化的智慧,探索中医药文化与中华元典文化两者之间一脉相承的源流关系,探寻中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揭开早在数千年前中医学一开始就确立了"自然环境一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先进医学模式的答案,进一步领悟中医学"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核心理论、"以人为本"的医学思想、"形神合一、身心同养、同调、同治"的医疗特色以及"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育人准则的深刻意义.

  • 认识宇宙的另一双眼睛——《黄帝内经》认知方式探析

    作者:王旭东

    从认识发生学的角度剖析了<黄帝内经>以藏象学说为中心的认知体系的产生背景、文化内涵、认知功能以及对人类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的指导作用,深刻揭示了在现代科学认知方式下,<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强大认知功能是认识世界的另一双眼睛,是现代人类认识人体功能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 理学太极思想对明代医理之影响

    作者:步瑞兰

    通过对周敦颐<太极图·易说>思想渊源的探讨,阐释了太极思想对明代医理的影响,实质上仍是道家思想对医学的渗透,医道混沌是中医理论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 太极 道家 医理
  • 心系民生情怀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老院长何任教授的成才之路

    作者:楼绍来

    全国名老中医何任教授行医70余载,全身致力于中医药临床、教育事业,他自幼聪敏勤奋,经多年苦心钻研,国学功底深厚,这为研读中医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他精专<金匮要略>,并将其推向了更高层次,在中医学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成功之路.

  • 兴来一挥百纸尽

    作者:

    关键词:
  • 祝味菊先生——"火神派"沪上领军人

    作者:傅文录

    祝味菊(1884-1951)先生,名积德,字味菊.上个世纪初,沪上著名中医学家,"火神派"沪上领军人物.<医林春秋>中称其:"学兼中西,擅长内科,喜用附子、麻黄、桂枝等温热药,尤善用附子,屡起沉疴,名噪一时,时人誉为'祝附子'."而<四川省医药卫生志>将祝氏列入善用温热药的"火神派",这是有原因的.

    关键词: 祝味菊 名医 火神派
  • 唐代药名诗撷趣

    作者:郭树芹

    药名诗是以药物名称嵌入诗中,通过一定的艺术构思达到某种文字游戏的目的,这类诗早在六朝时就已产生,梁简文帝、梁元帝均有不少药名诗,唐人称其为"杂体诗".因其带有文字游戏性质,故起源虽早,却较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唐代诗歌中亦有不少药名诗作品,其中以皮日休与陆龟蒙诗作多,这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意识形态、中医学的发展及民众心理诸方面都有关系,而这几方面正是造成唐代药名诗创作的主要原因.

  • 王安石的医学情怀

    作者:徐春娟;陈荣

    江西东部抚河(又称吁江)流域,是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之地."唐宋八大家"江西占三家,其中王安石、曾巩两人出自抚州地域.此地还出过晏殊、晏几道、汤显祖等杰出人物.江西古代十大名医,有七家出自抚河.从宋至民国,有传略可考的医家多达250余人,医学著作达100余种,形成"盱江医学".然而,在抚河流域,历史上负盛名的文化人杰应为北宋文人兼宰相王安石.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医 情怀
中医药文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