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

白求恩医学杂志

Journal of Bethune Military Medical College 백구은군의학원학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总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7858
  • 国内刊号: 13-141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8-34
  • 曾用名: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刘爱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腹腔镜结合电子胃镜微创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效果观察

    作者:谭年炎;罗光辉

    目的 观察腹腔镜和电子胃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腹腔镜、电子胃镜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研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直径0.2~0.6 cm,手术时间60 ~90 min,手术成功率100%.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抗溃疡、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结论 在腹腔镜、电子胃镜下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其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 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韦英海

    目的 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PNSAH患者及非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n-PNSAH)患者各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PNSAH组轻偏瘫、颅神经体征发生率低于n-PNSAH组(P<0.05).脑膜刺激征、非喷射性呕吐、短暂意识不清等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随访(6.5±2.3)个月,n-PNSAH组20例中,发生并发症3例(15%),包括弥散性出血1例,前纵裂池出血1例,外侧裂池出血1例;PNSAH组20例中,发生并发症10例(50%),包括四叠体池出血3例,鞍上池出血2例,环池出血2例,脚间池出血3例.n-PNSAH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SAH组(P<0.05).结论 临床需明确n-PNSAH、PNSAH的诊断,PNSAH组预后优于n-PNSAH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较差,临床加强n-PNSAH的重视力度,避免发生漏诊、误诊,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临床检验分析

    作者:詹立红

    目的 观察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及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门诊1000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对其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霉菌检验.结果 1000例患者中,621例检查结果为异常,其中以BV感染者居多,其次为霉菌感染、滴虫+霉菌、滴虫感染等;病原菌主要分布于清洁度Ⅲ-Ⅳ的标本中.结论 阴道疾病病因复杂,易复发,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同时,阴道分泌物检查可为妇科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 Ⅰ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常用术式

    作者:刘怡;赵宇乾;陈文珏;陈璐

    肛周脓肿(perianal abscess)为肛肠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自溃或切开排脓后容易形成肛瘘等特点[1].主要表现为肛周肿块突出皮肤,直径1.0~ 10.0 cm不等.局部表现红、肿、热、痛、胀.个别患者表现下腹部疼痛和会阴部疼痛.患者痛苦面容,大多数需急诊手术治疗.笔者2009年10月~2012年9月应用Ⅰ期根治术治愈肛周脓肿98例,报告如下.

  •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临床观察

    作者:吴昊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PFN-a治疗.术后随访18~ 25个月,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3.6±16.8)min,术中出血量(251.2±31.6) ml.Harris评分:优41例,良19例,差8例,优良率为88.2%.X线复查未见内固定松动、弯折等现象,有1例发生内翻畸形,l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后路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

    作者:钟诚凡

    目的 探讨后路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腰椎结核患者19例,采用后路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190(150~2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10(300~ 1000) ml;后凸畸形均矫正;平均随访15(12 ~36)个月,无复发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4个月,血沉(ESR)值与C反应蛋白(CRP)值均恢复正常;Cobb角度降至7~22°.结论 后路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用于治疗腰椎结核创伤小,可彻底清除病灶并充分减压,使脊柱的重建稳定性增强,值得推广应用.

  • 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的再植体会

    作者:邱尔钺

    目的 扩大患者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手术的适应证,降低患者因拇指缺损而导致伤残的几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拇指伸屈肌腱修复选取示指固有伸肌腱和环指指浅屈肌腱转位法,拇指血管神经束的缺损修复选取示指掌侧固有动脉神经转位法,指背静脉的缺损修复选用示指指背静脉转位法.合并背侧皮肤缺损修复选用示指指背静脉蒂皮瓣转位法.结果 16例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均成活,术后随访2年,患者拇指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该方案是治疗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的一种操作可行、简单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率高,患者其他各指功能受影响较小,适用范围广,术指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

  • 先天性心脏病超声波诊断中常见误诊情况解析

    作者:杜燕;张尚杰;李博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超声波检查具有无创、快捷、方便等特点.为此,临床诊断先天性疾病常采用超声波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但由于多种影响因素制约,也常会造成漏诊、误诊,影响早期诊断质量[1].2004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共接诊24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3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超声波检查发生误诊,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功能损害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吴锡宇;陈龙运;吴振兴

    目的 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炎性反应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35例)、中度(17例)、重度(8例)三组,比较三组肝功能变化.结果 重度、中度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高于轻度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TBIL、ALT、AST高于中度组,ALB水平低于中度组(P<0.05).结论 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功能损害疗效确切,保肝、消炎联合手术治疗可有效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手术前评定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助于判断炎性反应程度,可协助了解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45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潘志红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用药进行研究.结果 45例患者中,>60岁、女性、静脉给药、用药剂量>400mg/d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增高(P<0.01).在所有患者中,用药不良反应涉及皮肤及附件29例(64.4%),消化系统5例(11.1%),神经系统4例(8.9%),心血管系统4例(8.9%),过敏性休克3例(6.7%).治疗转归情况:32例(71.1%)停药后减轻或消失,13例情况严重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抗过敏药物治疗,并针对各系统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其中治愈9例,好转4例.结论 左氧氟沙星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可涉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用药时应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给药方式和用药剂量,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到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 补中益气汤治疗功能性溢泪疗效观察

    作者:刘达理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功能性溢泪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功能性溢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32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23例,总有效率8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通过补脾益气、强壮眼睑肌肉而改善溢泪的症状,可为功能性溢泪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江伟东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实施Mini-PCN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65例患者中,39例结石Ⅰ期取净,13例结石Ⅱ期取净,结石取净率80.0%;其余13例患者体内残留的结石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排出体外.结论 Mini-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并发症少、高效、损伤小、安全等优点,是目前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微创方法.

  • 外伤致多发性颌骨骨折患者咬合关系恢复方法分析

    作者:林旭征;潘庆;潘慧绮

    目的 分析外伤致多发性颌骨骨折患者咬合关系恢复的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3例外伤致多发性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情况,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41例,采用外固定术治疗32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观察患者咬合关系恢复情况.结果外固定组优24例,良8例,优良率100%;内固定组优31例,良9例,优良率97.6%;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外伤致多发性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宗旨是咬合关系的恢复,针对这一治疗目的,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 一次性单向阀硅胶负压吸引球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敏

    目的 探讨一次性单向阀硅胶负压吸引球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10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缝合组)54例,观察组(一次性单向阀硅胶负压吸引球组)54例,观察两组腹部切口愈合情况及观察组引流情况、吸引球拔出时间和切口外观.结果 对照组切口裂开2例(3.70%),脂肪液化14例(25.93%),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观察组未出现切口裂开及脂肪液化等(P<0.01).关腹时间和拆线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于术后3~5d拔出吸引球,引流液<5ml;切口愈合较好,无皮下硬结.结论 剖宫产术中行一次性单向阀硅胶负压吸引球引流,有利于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率,且操作简单,有利于改善产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下腰痛急性发作病因探讨

    作者:谭树生;龙佳佳;钟健;韦江林

    目的 了解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下腰痛急性发作的病因,为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4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下腰痛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调查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 女性、体力活动不足、活动与睡眠不足、负性情绪、家族史等因素可能是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下腰痛急性发作的病因.结论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很多,预防下腰痛急性发作,需经常进行健康教育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行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研究

    作者:谢岗

    目的 研究对比结肠镜联合腹腔镜行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与手术组,各40例.内镜组行结肠镜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切除术,手术组行传统开放式手术.结果 内镜组手术时间(202.0±50.7)min,手术组(189.0 ±56.7) min,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镇痛:内镜组15例,手术组37例;术后排气时间:内镜组(2.3±0.5)d,手术组(3.8±1.3)d;并发症:内镜组发生3例,手术组发生19例,内镜组上述指标均优于手术组(P<0.01).结论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行结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谢贻高

    目的 探讨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复通率、再闭塞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小板聚集率(PAR)的差异.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LVEF和PAR分别为50.3%±1.6%和0.32±0.06;对照组分别为33.5%±1.4%和0.49±0.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管复通率和血管再闭塞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

  • 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后尿道狭窄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颜廷帅;刘祚君;刘永红;舒铁环

    目的 评价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及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0例后尿道狭窄及闭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随访13 ~21个月,平均1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尿道扩张次数、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8.9%,对照组8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单纯性后尿道狭窄患者,首选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对于复杂性尿道狭窄患者或腔内手术狭窄复发患者开放手术治疗有明显优势,是解决尿道狭窄的终方法.

  • 行为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何均辉

    目的 分析行为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影响,从而指导NAFLD的病程监测及治疗.方法 选择NAFLD患者160例为观察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对NAFLD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并予以行为干预;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后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及血糖、血脂、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SI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SI高于干预前(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低于干预前(P<0.01);观察组干预后除TBA、TB、TC仍高于对照组(P<0.01)外,其他指标均已接近于对照组的监测结果(P>0.05).结论 NAFLD患者常伴有SF、TRF增高和SI降低的症状,积极的行为干预是防治NAFLD的重要措施.

  • 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分析

    作者:蔡小芳

    目的 分析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72例实施剖宫产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采用肛门塞米索前列醇+宫壁及静脉注射催产素预防措施;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注射催产素预防措施,观察两组产后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催产素注射联合肛门塞米索前列醇为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纯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傅杭祥;曹志方;张健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方法 将42例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A组)及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两组手术时分别给予相应的麻醉方法.记录气腹前、气腹时、气腹后两组患者的HR、MAP、SpO2、PaCO2等呼吸、循环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率等手术指标.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呼吸、循环指标情况比较,GA组患者气腹时、气腹后HR、MAP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GE组HR显著降低(P<0.05),MAP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SpO2无显著改变(P>0.05),而PaCO2显著升高(P<0.05).两组手术指标比较,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接近(P>0.05),GE组拔管时间短于GA组(P<0.01).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呼吸、循环影响较小,拔管时间短、手术过程平稳,有利于手术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作者:杨修来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初次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阳性量表评分、阴性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前后两组PANSS评分降低幅度、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均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理想药物.

  • 喉罩通气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志辉;高晓枫;纪浩聪;黎振平

    目的 评价喉罩通气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气管插管全麻作比较.方法 60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各30例.记录患者麻醉前(T0)、切皮前(T1)、手术1 h(T2)、术毕(T3)的血清皮质醇、血糖、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气管插管全麻组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波动较大,血糖、皮质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后喉罩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喉罩全麻可减少全麻药的用量,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血压、心率稳定,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性分析

    作者:丁倩倩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妊娠期高血压(PHD)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400例GDM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变化.根据是否合并PHD,将观察组分为单纯GDM组(332例)和GDM合并PHD组(68例),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情况.结果 FBG、TC、VLDL、TG指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孕妇HDL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RP、IL-6、TNF-α、胰岛素、C肽、HbA1c指标,GDM合并PHD组明显高于单纯GDM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 GDM合并PHD的发生与血糖、血脂水平及CRP、IL-6、TNF-α、胰岛素、C肽、HbA1c等水平升高有一定相关性.

  • 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静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的疗效.方法 我科收治的DM和PM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肌酶谱及肌力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3%,优于对照组67.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力及血清肌酶谱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两组改善程度相当;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0.9%,低于对照组的41.8%(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DM或PM近期疗效显著,肌酶谱和肌力有明显改善,且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温通活血方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谭宜昌;黎常胜

    目的 观察内服中药温通活血方联合外科钻孔减压术治疗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Ⅰ、Ⅱ期ANFH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以采用温通活血方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的54例为观察组,以单纯给予钻孔减压术治疗的5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应用Harris评分来评定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Ⅱ期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Ⅱ期患者(P<0.05).结论 温通活血方联合钻孔减压术对Ⅰ、Ⅱ期ANFH有很好的疗效,温通活血方可改善血液高粘滞状态,促进坏死区血液循环,与钻孔减压术具有互补协同作用.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文挺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15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置胃管、禁食、护肝、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9例.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奥曲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所有患者上述症状未经处理即自行缓解.结论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治疗后再出血率低、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局限性肾癌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舸

    目的 探讨局限性肾癌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30例局限性肾癌患者使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的30例局限性肾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接近(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局限性肾癌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微创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丽娜;李涛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 将ACS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凝集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CS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小板凝集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闫玉霞

    目的 观察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探讨小儿急性喉炎的佳吸入治疗方案.方法 将80例小儿急性喉炎患者分为氧气雾化吸入组(观察组)和超声雾化吸入组(对照组),各40例,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40/40),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P<0.01);观察组雾化吸入过程中气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5.12±2.01)d,低于对照组的(7.09±2.87)d(P<0.01).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更有利于患儿急性喉炎症状、体征的缓解,可作为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安全、有效的常规措施.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邵贵峰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0%高于对照组的52.0%(P<0.01).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林民贵;苏全;严芝敏

    目的 对比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43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撬拨复位方法治疗,观察组通过切开复位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6个月患足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治疗有效,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个月后比较,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开复位在治疗过程中未增加不良反应,且可收到更好的远期疗效.

  •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洁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锻炼,观察2组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锻炼.3个月后,观察各组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1组、2组患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均较运动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1组、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运动前后差异显著(P<0.05),且运动后观察2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满意度评分均高于观察1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调节其血糖及血脂水平并改善生活质量,且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效果更佳.

  • 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朱茂才;杨进华;卢志坤;梁鹤誉

    目的 分析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及肛门失禁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12个月肛门失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能提高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满意率,降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肛门失禁评分,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PFNA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吴旭辉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IFF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51例.PFNA组采用PFNA治疗,DHS组采用DHS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DHS组比较,PFNA组X线暴露次数较多,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切口长度较短(均为P <0.01);两组手术时间和Harris法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肢体缩短情况优于DHS组(P<0.01).结论 PFNA治疗IFF具有明显优势,其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春锋;张劲中;周树群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采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在我院就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TMS治疗,对照组采用假刺激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PANSS评分和SAN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采用TMS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陈冬琼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下降(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 阿昔洛韦联合碘伏治疗复发性唇疱疹疗效观察

    作者:王友华

    目的 探讨分析阿昔洛韦联合碘伏治疗复发性唇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复发性唇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碘伏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23% (41/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0% (29/47)(P<0.01).观察组复发率23.40% (11/47),对照组复发率27.66% (13/4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碘伏治疗复发性唇疱疹总有效率较单纯使用阿昔洛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Orem自理模式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吕方芳;庄小星;邓海燕

    目的 观察比较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Orem自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Orem 自理模式护理,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作者:胡玲

    目的 对比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和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各34例.对照组以丙泊酚、芬太尼、咪唑安定、氯化琥珀胆碱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以异氟醚作麻醉维持;观察组以瑞芬太尼代替芬太尼诱导,以瑞芬太尼、丙泊酚作麻醉维持,其余用药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前、术毕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变化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诱导后心率低于对照组、术毕心率高于对照组,诱导后、插管后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与静吸复合麻醉下行LC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前诱导更平稳,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安全有效.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

    作者:邓亮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52例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VAP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新生儿VAP的发生与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吸痰次数、肺部原发疾病等相关(P <0.05或P<0.01).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强化口腔护理、采取适当体位、进行适当次数的吸痰、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加强营养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VAP的发生.结论 针对VAP相关的危险因素加以控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提高新生儿存活率、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大意义.

  • 呼吸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朱元记;彭迎;莫建平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96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分为急性呼吸衰竭组(45例)和慢性呼吸衰竭组(51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的正常人(4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三组对象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呼吸衰竭组患者TT3、TT4、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呼吸衰竭组患者TT3、TT4、FT3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FT4和TS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呼吸衰竭组患者TSH水平高于慢性呼吸衰竭组(P<0.01).结论 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有助于对疾病的评估治疗.

  • 儿童血清AFU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熊传银;胡汉斌;傅泳航

    目的 观察1 ~12岁儿童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00例儿童(0岁~、1岁~、3岁~、6 ~12岁各50例)和50例12 ~18岁青少年、150例成年人的血清AFU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岁以下儿童血清AFU水平均高于成人(P<0.05或0.01),而且年龄越小血清AFU水平越高.结论 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AFU的变化有特殊性,提示临床医生应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的血清AFU正常值参考范围.

  • 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8例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陈晓生;杨周生;庄泽红;赖福生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在我院诊断并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损伤节段:T112例,T229例,L117例,L2 11例,L3 4例,L4 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5 d,均为爆裂性骨折.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影像学资料完整.结果 患者术后伤椎前后缘压缩率、脊柱后凸Cobb角、椎管狭窄程度、上下终板成角均优于术前(P<0.01).结论 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效果佳,稳定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朱春林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24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保守治疗患者10例,其中治愈8例,2例因保守治疗无效转为手术治疗.行手术治疗患者共16例,其中1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6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10例出现先兆流产,经保胎治疗继续妊娠;术后流产1例,早产1例,其病理类型均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应尽早诊治,以确保母亲及胎儿安全.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孕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江南;李俊;徐应林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A)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手外伤组织缺损实施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

    作者:杨继春

    目的 探讨手外伤组织缺损实施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4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实施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实施精心的护理.于术后第5周末,观察患者皮瓣低温、肿胀、疼痛、色泽异常的发生情况及皮瓣成活例数,并与护理干预前对比.结果 2例(5.88%)患者皮瓣出现部分坏死,其余32例(94.12%)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护理干预后患者皮瓣低温、肿胀、疼痛、色泽异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结论 对于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实施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给予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创面的感染,改善局部血液供应,提高皮瓣移植的成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陈秀捞;蔡荣英;翁琼英;余妙冲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静脉输液244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静脉输液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我院制定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分析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时的疼痛程度、依从性和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疼痛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在静脉输 液中的依从性,同时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冷光紫外线辅助治疗Ⅳ期压疮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作者:李晓兰

    目的 探讨冷光紫外线辅助治疗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冷光紫外线照射后再用抗生素纱条湿敷换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清洗疮面后再用抗生素纱条湿敷换药.两组均配合其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18处压疮中,显效12处,有效4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18处压疮中,显效6处,有效5处,总有效率61.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冷光紫外线照射辅助治疗Ⅳ期压疮,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李婕;任建云;薛刚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83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3例膀胱痉挛,2例前列腺电切综合征,6例继发出血膀胱内血块填塞二次手术,5例尿道狭窄,均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痊愈,随访6个月~2年,排尿通畅.结论 做好TURP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86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徐筱荣;陈军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对86例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 86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加强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加快胃部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

  • 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查艳红;杜娟;张燕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外伤术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行为、心理、认知等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并做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护理后比较,干预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同时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有利于临床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

  • 护理专业《医学免疫学》绪论课的讲授与体会

    作者:王沛;杨新华;王红;赵美玲;李强

    医学免疫学既是医学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门学科.医学免疫学与临床医学、护理学和预防医学的关系甚为密切,也一直被认为是医学基础课程中一门难学的学科.然而,绪论课作为医学免疫学的第一讲,讲好这堂课,对于学员学好这门课至关重要.

  • 新训卫生员院校培训模式的思考

    作者:邓淑凤;宋辉;潘培森;计惠民

    卫生员是经过卫生专业训练并专门从事基层卫生工作的士兵,在平时卫生防疫和遂行战场救护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卫生员的培训质量直接关系到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全军第十六次院校工作会议之后,卫生员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新训卫生员改由军队医学院校培训,与已往相比较,在师资力量、培训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军队医学院校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

  • 关于预选卫生士官培训改革探讨

    作者:支国成;蒋鹤生;燕颖军

    预选卫生士官培训是指在每年新兵训练结束后,选拔部分新兵到预选卫生士官培训机构进行为期6个月的专业培训.预选卫生士官经培训后回原部队担任卫生员,服役期满择优选升卫生士官.此类培训过去一直称卫生员培训,2011年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后改称预选卫生士官培训.

  • 基于“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有机化学教学模式

    作者:许光军;王志玲;邓淑凤

    "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是由美国学者L·迪·芬克提出,其主要内涵是科学地将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作为教学目标.为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把学习分为六个维度:基础知识、应用、综合、人文维度、关心和学会学习.

  • 静脉滴注林可霉素引起过敏反应1例

    作者:宋涛;王国民;陈书良;向华

    1病例介绍患者,男,30岁.于2012年9月16日因寒战、发热(体温39℃)就诊.入院后给予5%葡萄糖250 ml+林可霉素1.8g+病毒唑0.5g+地塞米松5 mg静脉滴注后体温降至37℃,症状缓解.24h后,患者手背部出现点状红斑,第2天全身出现风团样皮疹,数分钟自行消失,但片刻新风团又陆续出现,此起彼伏,自觉痒甚,诊断为林可霉素致过敏(既往有林可霉素过敏史).

  • 鼻咽癌误诊1例

    作者:洪立生;李玉松;庞小庆

    1病例介绍患者,男,21岁,战士,因发现左颈部肿物1周于2009年4月20日来卫生队就诊.患者平素体健,1周前在训练时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有一"杏仁"大小肿物,无红肿及疼痛,无发热、咽痛,咳嗽、胸闷,头痛、头晕,耳鸣、鼻塞、血涕等不适,后肿物逐渐增大.查体: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咽无充血,心、肺、腹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病理征阴性.

    关键词: 鼻咽癌 肿瘤 放疗
  • 输卵管结扎术后胃石性肠梗阻1例

    作者:刘宪峰;贾国军;张世杰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平素体健,月经正常,孕2产2.患者于2012年10月12日在外院顺利行输卵管结扎术(手术时间约15 min),术后留院观察6h,无身体不适即出院.术后10 h出现上腹疼痛不适,呈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遂来我院就诊.

  • 对晚期妊娠产后超声检查宫内异常回声的分析

    作者:龚碧雁

    目的 对晚期妊娠产后彩色超声检查宫内异常回声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VIVIDS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5例晚期妊娠产后患者进行常规子宫大小及宫内回声情况检查.结果 85例中的32例患者子宫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子宫内膜线模糊,有的已完全消失;患者子宫内出现不均质的异常回声团,其中出现中、高回声21例,中等回声9例,中、低回声2例.结论 对患者子宫内出现异常回声进行超声诊断,不仅具有及时性,还可以准确地确定其大小和发生的位置.在进行清宫术时可以避免对子宫造成损伤,有效减少了并发症.使用彩色超声对晚期妊娠产后宫内异常回声进行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3D-CTA、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作者:麦荣康;江先福;陈凤贤;于辉天;叶华卫;宋彧

    目的 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采用3 D-CTA与3D-DSA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手术结果显示,颅内动脉瘤共47个,3D-DSA检测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检出敏感度100%;3D-CTA检出动脉瘤46个(其中误诊1个),漏诊2个,检出敏感度95.7% (45/47).结论 3D-CTA与3D-DSA检查对诊断颅内动脉肿瘤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均可作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重要依据.

  • B超和CT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朱福海;沈小斌

    目的 探讨B超和CT对诊断肝脏血管瘤的价值.方法 104例肝脏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B超诊断,对照组采用CT诊断,比较两组检出率及诊断表现.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98.1% (51/52),其中3例未能定性诊断;对照组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出率分别为84.6% (44/52)和96.2%(50/52),且检出病灶均能定性诊断.结果表明,B超和CT增强扫描检出率接近;B超检出率高于CT平扫检出率(P<0.05);CT增强扫描检出率高于CT平扫检出率(P<0.05).结论 两种方法用于诊断肝脏血管瘤时,B超和CT增强扫描检出率高,CT特异性更高,二者综合使用,效果更佳.

    关键词: B超 CT 肝脏血管瘤
  • 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杨冬松;杨远红

    目的 对主动脉夹层进行CT诊断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对120例患者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的方式对其进行证实.结果 采用轴位图像和其他图像的处理方式将主动脉夹层的解剖面及其周边的组织关系清晰显示出来.终对主动脉夹层的真假情况和其发生撕裂的内膜进行清晰显示.结论 CT诊断技术及其图像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且对患者手术后的身体康复非常有帮助.

  • 肝小血管瘤与小肝癌的CT鉴别诊断

    作者:李向平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肝小血管瘤和小肝癌(SHCC)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临床诊断的12例肝小血管瘤患者和14例SHCC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HCC患者共发现18个病灶,其增强的密度-时间曲线成速升、速降型,符合“快进快出”的典型特征;肝小血管瘤患者共发现15个病灶,其增强的密度-时间曲线成速升、缓降型.结论 CT多期扫描能反映出肝小血管瘤和SHCC病灶的强化特点,在肝小血管瘤、SHCC的临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 不同类型浅表脂肪瘤的超声特点及诊断结果

    作者:陈超;孙善松;赵爱民;朱玉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脂肪瘤声像图特征,并用于指导脂肪瘤临床诊断.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脂肪瘤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Phlips HD 11、LOGIQ 400 CL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 12 MHz,设置为浅表小器官条件.结果 超声诊断的应用有利于脂肪瘤的诊断及定性分析,150例患者中121例(80.7%)被确诊.结论 不同类型脂肪瘤超声检测有各自特点,典型脂肪瘤易于诊断,可检测到纤维组织,超声检查的应用有助于临床诊断.

  • 血液透析5年以上成人患者AVF血流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曾蕾;庞雅君;庞新华;黄少珍

    目的 调查我院血液透析5年以上成人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血流量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08例血液透析5年以上成人患者,按AVF血流量大小分为A组(38例)和B组(70例),分析其血流量的影响因素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糖尿病、造瘘次数、内瘘血栓形成次数等因素为患者AVF血流量减少的影响因素.结论 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AVF的临床护理水平,是保持AVF通畅的有效方法.

  • 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

    作者:苏丽芳;张晓丽;邓婵娥

    目的 调查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78例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74例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所有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社会支持状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SCL-90各因子评分和家庭内支持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PSSS评分中家庭外支持和总体社会支持因子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90各因子评分与家庭外支持评分和总体社会支持评分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结论 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况较差,普遍受到家庭内支持,而家庭外支持和社会支持较少,良好的社会支持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白求恩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