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림상여실험병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399
  • 国内刊号: 34-10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5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龚西騟 孟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退行性变椎间盘组织中TGF-β1和Bax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旸;何晓峰;李彦豪;冯建宇;庞桦进;刘庆

    目的 探讨退行性变椎间盘组织中TGF-β1和Bax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正常与退变椎间盘组织,并根据病理改变将退变椎间盘组织分成4级,采用HE、免疫组化、TUNEL染色和RT-PCR法进行研究.结果 免疫组化和RT-PCR均显示在正常组织中有TGF-β1表达,Bax只有微量表达;在病变组织中随病理分级加大TGF-β1随之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Bax也逐步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Bax表达升高与凋亡指数(AI)呈正相关性.结论 退变椎间盘的病理分级与TGF-β1的表达增高相关,由此调控了Bax的表达,导致了细胞凋亡,促进了椎间盘的退变.

  • 喉鳞状细胞癌中OPN、MMP-9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立华;尚小领;张凡;刘博;林媛媛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MMP-9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两者在L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LSCC及10例正常喉咽黏膜中OPN和MMP-9的表达.结果 (1)47例LSCC组织中OPN、MMP-9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3.8%、68.1%,在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率为10%和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OPN表达与LS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9与LSCC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OPN和MMP-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无关(P>0.05);(3)LSCC组织中OPN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0,P=0.020).结论 LSCC的发生、发展与OPN和MMP-9的高表达有关,OPN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降解细胞外基质,从而促进肿瘤的转移.

  • 小细胞肺癌中CD24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关系

    作者:栾雅静;李岩磊;苗亚静;王正岩;仇晓菲

    目的 检测CD24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CLC临床参数、侵袭转移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5例SCLC原发灶、33例区域淋巴结转移灶CD24表达及CD34-MVD.结果 SCLC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CD24阳性率分别为53.3%(24/45)和60.6%(20/33),CD24阳性癌细胞常在癌巢周围密集分布,多见于侵袭边缘.CD34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呈条索状甚至形成小管腔,主要位于癌巢边缘或癌细胞密集区;CD24、MVD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及胸膜侵袭有关(P<0.05);SCLC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CD24阳性组MVD(33.44±8.51、47.65±14.31)均高于CD24阴性组(20.40±6.44、30.64±10.20)(P<0.05).结论 CD24表达与SCLC侵袭转移行为和MVD有关.

  • 新疆哈族和汉族食管癌中Toll样受体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作者:张瑞平;买买提艾力·吾马尔;马红;阿仙姑·哈斯木;伊力亚尔·夏合丁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TLR 4、7、9 mRNA和蛋白在新疆不同民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40例食管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LR4、7、9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食管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LR4、7、9蛋白的表达.结果 TLR7、9 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0.05);TLR4 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量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4、7、9 mRNA在汉族食管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新疆哈萨克族(哈族) (P<0.05).TLR4、7、9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0.05).TLR4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05);TLR7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 (P<0.05);TLR4、7、9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TLR4蛋白在食管癌组织间质炎细胞中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而TLR9蛋白在食管癌组织间质成纤维样细胞中高表达与肿瘤的低浸润和低转移密切相关 (P<0.005).结论 TLR4、7、9在食管癌中的高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提示该基因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中起一定作用,其族群差异可能反应不同族群的遗传背景及肿瘤的发病机制.

  • 肝细胞癌组织中PEG10、SIAH2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瑶;廖跃光;黄才斌;何晓

    目的 探讨遗传印记基因PEG10(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10,PEG10)与泛素连接酶SIAH2(seven in absentia homologs 2,SIAH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HCC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EG10、SIAH2蛋白的表达.结果 (1)PEG10和SIAH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和78%,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8%和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EG10和SIAH2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有相关性(P<0.01),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血清HbsAg、AFP水平、是否伴肝硬化无相关性(P>0.05).(3)HCC中PEG10、SIAH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结论 PEG10、SIAH2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相关性.

  • 纤支镜活检诊断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何萍;姚广裕;顾霞;吴其年;顾莹莹;林云恩;何建行

    目的 分析11例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加深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提高确诊率.方法 对11例经纤支镜活检诊断为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中男女比为9:2,包括气管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及血管球瘤各1例;支气管颗粒细胞瘤及多形性腺瘤各1例;支气管平滑肌瘤及腺性乳头状瘤各2例;支气管错构瘤3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表达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影像学检查误诊率较高.结论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多见于男性,发生部位以支气管居多.该类肿瘤多数病理类型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及免疫组化标记物,故纤支镜活检为可靠确诊手段.为避免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取活检意识.

  • 上调microRNA-383对人髓母细胞瘤D341细胞系中PRDX3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晓玫;张石芬;成志强;彭全洲;胡锦涛;高利昆;许静;金红涛

    目的 探讨microRNA-383(miR-383)对人髓母细胞瘤D341细胞系中PRDX3基因的表达及细胞增殖活性与凋亡等细胞功能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髓母细胞瘤D341细胞系、正常脑组织中miR-383及PRDX3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髓母细胞瘤D341细胞系、正常脑组织中PRDX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人工合成miR-383模拟体(mimics)转染MBD341细胞系,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等实验方法检测转染人髓母细胞瘤D341细胞系后各组D341细胞增殖与凋亡、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变化.结果 人髓母细胞瘤BD341细胞系中miR-383表达水平为正常脑组织的0.524倍,明显下调.而PRDX3基因mRNA表达水平为正常脑组织的5.214倍,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脑组织明显上调.miR-383 mimics转染D341细胞系24、48 h,实验组miR-383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48 h作用更加明显;而PRDX3基因mRNA、蛋白表达水平48 h较空白对照组降低.cck-8法检测提示实验组中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AnnexinV-FITC法检测转染后24、48 h细胞凋亡结果显示miR-383 mimics实验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高,且24 h作用较明显(P=0.000).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检测结果分别显示,转染后24、48 h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与正常脑组织相比,miR-383在人髓母细胞瘤D341细胞系中表达降低,PRDX3基因表达升高.上调miR-383可敲低D341细胞系中PRDX3基因表达,并可抑制D341细胞增殖活性,促进D341细胞凋亡,出现D341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的细胞功能学变化.

  • 肾集合管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乔东方;范钦和;朱岩;王震;虞梅宁;宋国新

    目的 探讨肾集合管癌(collecing duct carcinoma,CD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CDC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位于肾髓质内,镜下为管状、乳头状结构,肿瘤细胞呈靴钉样,伴间质纤维化及炎症细胞反应,肿瘤旁集合管上皮细胞可见异型增生;免疫表型示肿瘤细胞CKpan、CKL、CKH及CK7均(+),vimentin部分(+)(2/4),CK20、CD10、RCC均(-).结论 CD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肾上皮性肿瘤,临床罕见,易误诊,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 非小细胞肺癌中Mina53和PCN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辉;黄晓霞;肖卫;马家兰

    目的 探讨Mina5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中的作用及Mina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NSCLC中联合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Western blot法检测46例NSCLC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Mina53、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肺组织中Mina53、PCNA表达量均很少,而在NSCLC中均高度表达.Mina53与PCNA表达均与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Mina53、PCNA蛋白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Mina53、PCNA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 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4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周军;印洪林;张海芳;马捷;余波;金行藻;周晓军

    目的 探讨4例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原发于骨的EHE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分析并随访,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4例骨EHE中男性和女性各2例,中位年龄24岁,发生部位包括右肩胛骨、腰4~5椎体、胫骨下段和左足.临床症状主要为疼痛,影像学资料提示溶骨性改变;镜下示上皮样的肿瘤细胞呈巢状、索状或小梁状排列,肿瘤细胞呈圆形、多边形间或梭形,常见明显的胞质内空泡并伴有周围间质的玻璃样或黏液样变性.免疫表型:瘤细胞CD31、CD34、α-SMA均阳性(100%),CKpan有1例阳性(25%),EMA均阴性(100%),肿瘤增殖标记Ki-67呈低表达.结论 原发于骨的EHE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它的诊断要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依据其病理学特征及相关的免疫组化特点综合判断,需与骨转移性癌、上皮样血管瘤、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S)等鉴别.

  •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7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蔚;陈晓东;彭大云;杨磊

    目的 探讨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7例结外RDD患者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结外RDD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1~57岁(平均41岁),4例位于中枢神经系统,胫骨、甲状软骨和皮下组织各1例,均为结外单发病变.组织学改变:病变组织在低倍镜下呈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结节样结构,结节内"明暗"相间.高倍镜下"暗区"为浸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明区"是散在、成簇或片状分布的组织细胞.后者体积大,胞质丰富,泡状核,可见小核仁.部分组织细胞胞质内见吞噬完整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伸入"现象).免疫表型:组织细胞S-100蛋白和CD68均阳性,CD1a阴性.结论 结外RDD少见,因组织细胞吞噬现象不明显且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结节状分布的结构特点以及低倍镜下明暗相间的组织学特征是诊断RDD的重要线索.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明确诊断.

  • AMACR/P504S在胃黏膜高度异型增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黄文斌;黄悦;李俐;赵建华;杨小兵;王劲松;熊克美

    目的 观察AMACR/P504S在正常胃黏膜、不确定性异型增生、低度异型增生、高度异型增生和胃肠型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黏膜高度异型增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无异型增生、30例不确定性异型增生、25例低度异型增生、30例高度异型增生和20例肠型腺癌中AMACR/P504S的表达.结果 AMACR/P504S在无异型增生和不确定性异型增生的胃黏膜中均为阴性表达,在低度异型增生中AMACR/P504S阳性率为4.0%,高度异型增生和肠型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73.3%和55%,AMACR/P504S在高度异型增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度异型增生(P<0.01),与肠型腺癌无差异(P>0.05).AMACR/P504S对高度异型增生诊断的特异性为98.7%,敏感性为73.3%.结论 AMACR/P504S可作为胃黏膜高度异型增生与低度异型增生和不确定性异型增生鉴别诊断的免疫标记物.

  •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Connexin43和CD147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蒋艳霞;李宏;李玉军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Connexin43(Cx43)和CD14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74例HCC和20例正常肝组织中Cx43和CD147的表达.结果 Cx43和CD147在HC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7.03%、63.51%,在正常肝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95.00%、30.00%,Cx43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CC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D147在HCC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x43和CD147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及肝内血管癌栓具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伴肝硬化、门静脉癌栓及术前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0.05).肝癌组织中Cx43表达下调,CD147表达上调,两者呈负相关(P<0.01).结论 联合检测HCC组织中Cx43和CD147的表达情况,可预测HCC的浸润和转移,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ARK5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作者:姬静;张宝刚;张伟栋;郭爱华;崔若凡;杨兴杰

    目的 探讨ARK5在乳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乳腺癌组织和15例癌旁乳腺组织中MMP-2、MMP-9及ARK5表达.应用小RNA干扰技术,将合成的小RNA干扰质粒转染MDA-MB-435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瞬时转染后ARK5蛋白表达情况.通过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转染后侵袭能力的变化.ARK5下降后,再次进行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和ARK5免疫组化阳性结果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转染后的细胞株命名:转染ARK5质粒的MDA-MB-435细胞称之为SiARK5/MDA-MB-435,转染对照质粒的MDA-MB-435细胞称之为Scr/MDA-MB-435.转染72 h后,与Scr/MDA-MB-435细胞相比,SiARK5/MDA-MB-435细胞的ARK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RK5表达降低的乳腺癌细胞侵袭并穿透Matrivgel膜基质的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少(P<0.01),且MMP-2、MMP-9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 应用小RNA干扰技术降低ARK5蛋白的表达使MDA-MB-435细胞侵袭转移能力降低,同时MMP-2、MMP-9蛋白表达降低,提示ARK5通过MMP-2、MMP-9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 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连接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郭瑞珍;王娟;李纳

    目的 探讨连接蛋白Cx26、Cx32、Cx43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及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皮肤病理性瘢痕、瘢痕癌组织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x26、Cx32和Cx43蛋白的表达,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Cx26、Cx32、Cx43 mRNA的表达,结合图像分析,分别观测3组中所检各项指标的表达(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在瘢痕癌组中,3项检测指标均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低于病理性瘢痕组和正常皮肤组;(2)在病理性瘢痕组中,Cx26及其mRNA的表达比瘢痕癌组和正常皮肤组高;(3)Cx43及其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表达强度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种连接蛋白在瘢痕癌中低表达,可能与瘢痕癌的发生均有相关性.(2)Cx26及其mRNA在病理性瘢痕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病理性瘢痕上皮细胞的增生.(3)与正常皮肤表皮相比较,病理性瘢痕上皮Cx43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瘢痕癌变的危险信号.

  • 乳腺癌中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王进京;孙保存

    目的 探讨caspase-3和caspase-9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 carcinoma,IDC)、23例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37例增生症和9例癌旁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caspase-3 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蛋白在IDC、DCIS、增生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IDC、DCIS中的表达均高于增生症组(P<0.05).caspase-9 mRNA和蛋白在IDC、DCIS、增生症中的表达均低于癌旁组织(P<0.05),IDC、DCIS中的表达均低于增生症组(P<0.05).caspase-3、caspase-9蛋白在IDC与DCIS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蛋白与mRNA在DCIS和增生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9,r=0.563,P<0.05).caspase-9 mRNA与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均存在相关性(r=0.94,r=0.414,r=0.391,r=0.827,P<0.05).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 caspase-3和caspase-9均参与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caspase-9蛋白表达降低,而caspase-3表达增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较常见;caspase-9表达降低可能与乳腺组织恶性转化有关.

  • 鼻咽巨大零细胞垂体腺瘤1例

    作者:陈佳菁;郑智勇;姚丽青

    患者女性,42岁,1年前因持续双侧鼻塞行CT检查,示鼻咽顶后壁巨大占位,颅底骨破坏;鼻咽部MRI平扫:颅底斜坡处软组织肿块影,大小4.4 cm×4.3 cm,侵及后组筛窦及鼻道,侵犯双侧蝶窦及右侧海绵窦(图1);鼻咽镜下见鼻咽部顶壁巨大新生物,表面有轻度糜烂.

  • 头皮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作者:陈娟;梁敏燕;刘换新

    患者女性,24岁,因发现头顶部多个肿物且不断增大、增多2个月余入院.查体:头颅大小正常,头顶部可触及数个蛋黄大小的肿块,质硬,轻压痛,无红肿,头皮无肿胀.MR增强扫描显示颅骨多发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增强后示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

  • 肠系膜纤维瘤病伴腹壁纤维瘤病1例

    作者:司明远

    患者女性,43岁,发现腹部包块20余天,腹痛、腹胀伴呕吐1天,有剖腹产史.体检:腹壁陈旧性切口旁可触及一直径约5 cm的质硬肿物;腹部膨隆,右下腹可触及一直径约10 cm的质硬肿物,活动度差,有触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肝脾未触及.影像学检查:B超示子宫右上方可见一直径约13 cm的实性包块,内部回声欠均匀,形态规则,周边可见游离液性暗区.

  • 手部骨间肌肌内黏液瘤1例

    作者:井波;贾淑敏;程志山;路三军

    患者女性,56岁,主因右手肿物致食指麻木约1年入院.查体:右手第2掌骨头以近桡侧肿胀,可触及一肿物,无压痛,触之硬韧,表面光滑,触之可活动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食指桡侧时有麻木感,右手各关节活动自如,血运未见异常.辅助检查:X线检查未见异常,B超示皮下底回声.

  •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作者:高涵;于新娟

    患者男性,45岁.1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全身乏力、咽部不适、鼻塞、流涕、打喷嚏、痰中带血块等症状.入院前4天患者晚上自觉发热,测体温37 ℃.CT及增强CT检查示左肺上叶结节灶,双下肺纹理重,肺癌不能除外(图1).在本院做痰培养,抗酸杆菌染色阴性.临床诊断为左肺上叶结节性质待查.

  • 喉部原发胚胎型横纹肌肉瘤1例

    作者:贾国涛;张学东;樊延延;闫金强

    患者女性,75岁,因咽部异物感伴吞咽困难1年余,加重伴憋气半年入院.手术所见:左侧劈裂处见表面光滑的新生物,切除送检.临床诊断:喉部肿物.病理检查淡红色息肉样肿物1个,呈哑铃状,大小2.7 cm×1.6 cm×1.3 cm,表面光滑,蒂部有一直径0.5 cm的断面.

  •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1例

    作者:张莉;安会波;王青霞

    患儿男性,1岁8个月,因发现左肩背部肿物进行性增大8个月就诊.无家族发病史.实验室检查无异常.临床诊断:左肩背部肿物.术中见肿物有完整包膜,质韧.病理检查肿物7 cm×5 cm×5 cm大小,圆形,实性,切面灰白、灰黄相间,似脂肪组织,质韧(图1、2).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T1-MM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曹薇薇;何建伟;刘伟;庞丽娟;曹玉文;王维山;史晨辉;曹旭

    目的 探讨MT1-MMP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3例乳腺癌组织及正常癌旁组织中MT1-MMP的表达,并分析MT1-MMP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MT1-MMP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在乳腺导管癌细胞、癌旁间质中均有表达,乳腺癌细胞质、细胞膜表达MT1-MMP.结论 MT1-MMP的表达与乳腺癌肿块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ER、PR无相关性,可作为判断乳腺癌侵袭转移能力的一个指标.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小窝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任选义;李华强;王磊;张高磊;张树言;张万铭

    目的 探讨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Caveolin-1在63例BTCC、21例膀胱乳头状瘤和13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aveolin-1在BTCC、膀胱乳头状瘤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6%、9.5%和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eolin-1在低分级和高分级BT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2.4%和6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eolin-1在非肌层浸润(浅表性)BTCC(Tis、Ta、T1)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T4)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4.1%和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veolin-1在膀胱癌中高表达且与BTCC的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相关,提示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间叶性软骨肉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陈琳;朱岩;范钦和;宋国新

    目的 探讨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MC)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6例MC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MC分别位于股骨、骶骨、肱骨、锁骨、颈部和腹股沟.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和肿胀.影像学表现与普通软骨肉瘤无明显差别.组织学显示肿瘤由原始未分化小细胞和分化较成熟的透明软骨小岛构成,即双相图像.免疫组化显示未分化小细胞CD99呈不同程度的膜阳性,vimentin也有阳性表达,软骨区S-100蛋白可有阳性表达.结论 M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其诊断要点是在未分化的小细胞区找到分化较成熟的软骨组织,结合临床资料、免疫组化等特点进行诊断.

  • 脂质沉积性肌病1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窦海玲;王金兰;吕海东;陈琛

    目的 检测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BCL-2、Bax在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患者骨骼肌中的表达,探讨AMA在LSM中的诊断价值及细胞凋亡在LS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18例患者肌肉组织活检标本进行AMA、BCL-2、Bax免疫组化染色,其中经临床、肌肉活检病理确诊的LSM患者10例,正常肌肉组织3例及非线粒体肌病组织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光镜下,LSM患者骨骼肌AMA免疫组化染色可见Ⅰ型肌纤维中有大量棕黄色细颗粒沉积;BCL-2在18例患者的肌纤维和小血管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Bax在5例非线粒体肌病组织中的肌纤维和小血管中有表达.结论 LSM患者的骨骼肌纤维中存在有异常线粒体增多现象,AMA可作为诊断LSM的一个病理学指标.LSM和非线粒体肌病的发病机制中均存在凋亡因素的异常调节.

  • 伴有核沟的非特指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娟;涂媛;杨红;张尚福

    目的 探讨伴核沟的非特指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specified,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伴核沟的非特指性DLBCL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原位杂交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17岁.发现右腹股沟下方无痛性包块1个月余.肿瘤大小4.0 cm×3.0 cm×2.0 cm,手术切除包块.镜检:肿瘤细胞呈大小不一的结节状排列,间质为少许粗细不均的纤维组织;主要由形态一致的短梭形或卵圆形细胞构成,肿瘤细胞胞质中等量,嗜酸性,浅染,部分瘤细胞胞质空亮;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明显,具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50%的肿瘤细胞胞核可见核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D45、CD20、CD19、CD79a和BCL-6,ALK可疑阳性,CD10、CD99、CD3ε、TdT、BCL-2、MUM1、EMA、MPO、HCG、α-inhibin、PLAP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45%.EBER原位杂交阴性.IgH基因重排约在90 bp处可见一较强重排条带.结论 伴核沟的非特指性DLBCL非常罕见,确诊需要详细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和基因重排相结合.

  • 粒细胞肉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文楼;冯强;刘霞;彭森;党宏;卓士超

    目的 探讨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5例GS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平均年龄23岁,多数以淋巴结肿大或其他局部孤立性肿物为首发症状,3例为非白血病性GS,2例为白血病性GS,分别发生于乳腺、膀胱、胸椎管、腰椎及淋巴结.1例形态学误诊为低分化肉瘤样癌,1例误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误诊为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染色5例瘤细胞均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CD45和CD43,2例表达溶菌酶、CD34,CD99、CD68散在表达各1例.2例有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2病史,复发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中位生存期30个月(24~36个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2例患者的12个月(6~18个月).结论 GS在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上容易误诊,免疫组化检测是诊断该肿瘤的重要手段.GS预后差,复发率高,高强度的化疗及HSCT治疗有望延缓复发,提高生存率.

  • 改进的大鼠原代Kupffer细胞分离与鉴定方法

    作者:刘飞;吴中平

    目的 改进原分离方法,探索出一种稳定性强、经济实用、高纯度的大鼠原代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的分离方法.方法 (1)原位胶原酶灌注法;(2)Percoll液不连续的密度梯度离心以分离Kupffer细胞;(3)选择性贴壁纯化Kupffer细胞;(4)Kupffer细胞吞噬墨汁实验、CD68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 Kupffer细胞得率≥(7~8)×107/肝,纯度≥98.0%,Kupffer细胞吞噬活性强.结论 此方法稳定性强、经济实用、KC纯度高及性能优良,可满足PRC、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所需要的原代细胞数.

  • 食管鳞状细胞癌伴Paget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仁乔;潘敏鸿;范钦和

    目的 探讨食管Paget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组织学发生.方法 对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伴Paget病进行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62岁,进食时胸骨后疼痛1个月余,以进食干硬食物明显.胃镜示食管距门齿33~39 cm处有一环状新生物,考虑为食管癌.距食管癌标本上切缘2 cm处见一溃疡型肿块,其组织学表现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上切缘黏膜及黏膜下腺体、导管见Paget细胞.免疫组化:鳞癌细胞CK14、CK5/6、p63、高分子CK阳性;Paget细胞CK8、低分子CK、EMA、CEA、CKpan阳性,CK20阴性.结论 食管Paget病罕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需与鳞状细胞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的Paget样播散等鉴别.

  • 两种宫颈液基细胞制片方法的比较

    作者:刘静;朱正龙;曹鹏;周萍;张伟;吴艳;吴卉

    膜式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简称膜式制片法,是通过标准的检查程序和自动化制片设备进行的细胞学检查,可使诊断的准确性大为提高.该方法对操作要求极为严格,否则玻片内易出现空区甚至白片[1,2].液基薄层制片技术(liguid-based cytology technology, LCT)中的自然沉降制片法(自然沉降法)是通过自由沉降的原理,使细胞分布均匀、单层、贴附牢固且无固缩,细胞数量充足,充分去除黏液、红细胞和其它杂质,制片面积符合国际推荐标准.

  • 细针穿刺涂片及细胞块染色在淋巴结马尔尼菲青霉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林静;李美琼;陈颢;韦辉;李运千

    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 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 PM)感染导致的机会性感染,好发于东南亚和我国的南方地区.在东南亚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继发性感染中居第三位,仅次于结核病和隐球菌病[1].PM是唯一可导致人类侵袭性感染的双相性青霉菌属,超过60%的HIV感染者感染PM后可导致播散性真菌血症,亦可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

  • 组织病理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华庆;曾丽莉;黄琼;胡莉

    组织病理技术为医学研究生提供学习和接触先进研究方法的机会[1],目前已成为许多高等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程之一.研究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标本的取材、固定、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激光显微切割技术、组织芯片等基本知识,为下一步的课题设计及具体完成课题实验奠定基础.

  • 使用白树脂优化透射电镜的制样程序

    作者:马丽花;赵熠;吕燕波;石琳琳;邓永丽;潘兴华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是一种对亚细胞结构观察的重要方法,在医疗、科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年随着对干细胞增殖分化及成体细胞的逆向分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亚细胞结构的变化更加关注,对电镜的依赖也越来越大.

  • 上皮间叶转化及其在间叶源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翠翠;邹泓;刘春霞;齐妍;李锋

    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出现在各种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参与胚胎发生与器官发育、纤维化过程以及肿瘤的形成和转移.目前的研究使人们对EMT的分子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EMT与肿瘤发生和转移间关系的研究对象较多集中于上皮源性的肿瘤和细胞系,而近年研究发现EMT也存在于间叶源性的肿瘤中,其分子调控机制与在上皮源性肿瘤中可能不同.本文就EMT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间叶源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头颈部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晶;刘红刚

    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IgG4-related sclerosing disease,IgG4-SD)是新近认识的一种不同于一般慢性炎症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独立临床病理实体.该疾病主要累及胰腺,也可与胰腺外多个器官病变并存,头颈部IgG4-SD主要表现为颌下腺(Kuttner瘤)、泪腺和腮腺(Mikulicz病)以及脑下垂体(淋巴浆细胞性垂体炎)疾病等.目前头颈部IgG4-SD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已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

  • 肝脏穿刺活检诊断临床病理学要则

    作者:丛文铭

    虽然肝脏非侵袭性诊断方法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但肝穿刺活检技术在肝病诊疗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国外陆续推出关于肝活检诊断规范或指南的报道,如由美国肝病、消化病、影像学和病理学等专家于2009年共同推出的肝脏活组织检查的立场性文件,现已被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批准作为该协会的指南[1].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