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림상여실험병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399
  • 国内刊号: 34-10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5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龚西騟 孟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DSG3、MAC387及p4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封扬;余波;王璇;吴楠;陆珍凤;吴波

    目的 探讨DSG3、MAC387及p4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另收集12例膀胱鳞状细胞癌和15例普通膀胱尿路上皮癌作为对照分析.结果 DSG3、MAC387及p4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的表达分别为15例(83%)、17例(94%)和17例(94%),在膀胱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分别为11例(92%)、12例(100%)和12例(100%),在普通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分别为2例(13%)、4例(27%)和12例(80%).结论 DSG3和MAC387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的表达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糜烂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中SOX2、 CDX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许良璧;项一宁;杨浩羿;肖源;张伟光;刘亚琳

    目的 探讨CDX2、SOX2在糜烂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的3种不同组织类型(胃底型、贲门型、肠化生型)及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CDX2和SOX2在35例贲门组、23例胃底组、14例肠化组、10例糜烂性食管炎组、7例EAC组、10例正常食管下段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X2在肠化组及EAC组中的阳性率均为85.7%,显著高于其他四组(P<0.05);CDX2阳性率在贲门组(11.4%)、胃底组(0)、糜烂性食管炎组(0)及正常食管组(0)中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CDX2在贲门组(75%)及EAC组(66.7%)以(+)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肠化组(91.7%)以(++)为主显著不同(P<0.05).SOX2在Barrett食管三组中的阳性率均为100%,显著高于EAC组(28.6%)(P<0.05).SOX2以(++)表达方式在胃底组(95.7%)及贲门组(74.3%)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高于肠化组(50%)和EAC组(50%)(P<0.05).SOX2和CDX2的表达在肠化型Barrett食管中呈负相关(P<0.05),在贲门组、胃底组、EAC组中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短段贲门型Barreu食管中CDX2的阳性率不高,可能只是一种柱状上皮化生,与EAC的关系不大;CDX2在鳞状上皮向特殊肠上皮化生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OX2的沉默促进EAC发生.

  • 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27例临床病理特征观察

    作者:张和平;赵彩霞;汪勤;唐曼;张卫琴;刘婷珽

    目的 探讨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51岁,平均40岁.大多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腹部疼痛等特征.眼观:类似经典型平滑肌瘤,切面灰白色,偶有灰黄色,质硬韧.镜检:可见局灶或弥漫分布的奇异性细胞,这些奇异性细胞伴多核或多叶核(96.3%)、嗜酸性核仁(88.9%),可见核内假包涵体(37.0%)及类似非典型核分裂象的破碎细胞核(25.9%),核分裂象少见(0~4个/10 HPF);缺乏凝固性肿瘤坏死.免疫表型:p16在3例表现为局灶斑片状阳性,其余24例为阴性;p53在5例肿瘤细胞中表达,其中阳性细胞数小于10%;Ki-67增殖指数21例小于5%,5例为10%~20%,1例大于20%.22例获得随访资料,平均随访26个月(6~118个月).1例术后52个月死于其他疾病,1例患者术后62个月复发,复发后的肿瘤形态类似第一次肿瘤,复发后行全子宫切除术,随访7个月无瘤生存,其余20例均为无瘤生存.结论 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少见亚型,具有特殊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临床经过通常为良性病变,偶有复发,临床切除后应注意随访.

  • 子宫颈癌、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组织中SIRT1、 HPV16/18E6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侯兴华;孙笑非;李春杨;金素芬

    目的 检测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SIRT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检测早期癌蛋白中HPV16/18E6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0例子宫颈炎、100例子宫颈上皮内病变(高级别、低级别各50例)、3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RT1和HPV 16/18E6的表达.结果 子宫颈癌组织中SIRT1阳性率为93.33%(28/30),高于子宫颈炎组织(13.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SIRT1阳性率(88%,44/50)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病变(1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级别上皮内病变与子宫颈癌SIRT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与子宫颈炎中SIRT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颈癌中,SIRT1的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晚期、分化差的子宫颈癌阳性率高于早期、分化好的子宫颈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颈癌中SIRT1的阳性率(93.33%,28/30)高于HPV 16/18E6(30%,9/30),在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中SIRT1的阳性率(88%,44/50)高于HPV 16/18E6(28%,14/50),但在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中SIRT1的阳性率(14%,7/50)低于HPV 16/18E6(36%,18/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T1的阳性率随着病变程度增加而升高,提示SIRT1与细胞恶性转变有关,其过表达可能促进上皮向高级别内病变乃至子宫颈癌进展.

  • 硫酸右旋糖苷抑制人胃癌细胞中HIF-1α、VEGF表达

    作者:王潇飞;金秀;王红红;黄允宁;徐远义

    目的 探讨硫酸右旋糖苷(dextran sulfate,DS)对人胃癌细胞(BGC-823)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人胃癌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低氧条件下经不同时间培养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 α、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低氧条件下人胃癌BGC-823细胞中HIF-1α、VEGF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应用DS后实验组HIF-1α、VEGF的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在12、24 h较为明显(P<0.001).结论 DS可抑制人胃癌细胞中HIF-1 α和VEGF的表达,并可能通过抑制其表达影响胃癌腹腔种植转移.

  • UCH-L1在高糖刺激的足细胞及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中的表达

    作者:张红霞;赵志廉;赵会;李万忠

    目的 探讨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1,UCH-L1)在高糖诱导的体外足细胞及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体内足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以25 mmol/L高糖刺激体外足细胞0、12、24 h后,提取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olt法检测UCH-L1的表达.20只8~10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STZ)组并造模,各10只,定期检测体重、血糖变化,处死大鼠取肾脏组织,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PV 9000两步法染色以WT1定位足细胞,检测足细胞内UCH-L1的表达.结果 在不同时间高糖处理后,足细胞UCH-L1蛋白表达量随时间延长明显升高(P<0.01);体重、血糖检测及HE、PAS染色证明糖尿病肾病模型构建成功,STZ组足细胞(WT1定位)内UCH-L1呈阳性,而对照组几乎无明显表达.结论 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两种方法联合证明高糖可诱导体内外足细胞中UCH-L1的表达升高.

  • 肺腺癌中TTF-1与Napsin A的病理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章文华;项晶晶;孙丽娟;李丹丹;周虹

    目的 从组织学与细胞学两方面比较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与天冬氨酸蛋白酶A(novel aspartie proteinaseA,Napsin A)对肺腺癌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肺癌组织标本298例和具有细胞异型性的胸水标本107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分别检测TTF-1与Napsin A在组织标本与胸水标本中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对肺腺癌组织学与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 肺腺癌的组织学诊断:Napsin A的敏感度与TTF-1相近(88.0% vs89.8%,P>0.05),特异度高于TTF-1(96.9% vs 75.6%,P<0.05),ROC曲线下面积大于TTF-1(0.925 vs0.827,P<0.05).肺腺癌的细胞学诊断:Napsin A的特异度与TTF-1相近(98.3% vs 94.9%,P>0.05),敏感度高于TTF-1(91.7% vs 79.2%,P<0.05),ROC曲线下面积大于TTF-1(0.950 vs0.860,P<0.05).TTF-1和Napsin A联合检测的准确性高于TTF-1单项检测(P<0.05),但与Napsin A单项检测差异无显著性(P>0.05).TTF-1在肺腺癌胸水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弱于组织标本(P<0.05),表达水平的一致性中等(Kappa系数=0.446,P<0.05).Napsin A在肺腺癌胸水标本中的表达水平与组织标本相近(P>0.05),表达水平的一致性良好(Kappa系数=0.728,P<0.05).结论 Napsin A对肺腺癌的组织学与细胞学诊断价值均高于TTF-1.

  • 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张会超;张燕林;谢建兰;周小鸽

    目的 探讨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的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通过骨髓活检组织行HE、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染色及EBER原位杂交,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均可见由肿瘤性的大细胞(HRS细胞)及背景细胞和造血细胞形成的实体性或肉芽肿样结构;2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可见由“爆米花”样细胞及背景细胞和造血细胞形成的实体瘤样结构.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者8例,造血组织三系增生减低者4例.有病态造血变化者8例表现为粒、红、巨三系分化及成熟异常,原始造血细胞增多.PET/CT示4例有骨质破坏,且伴骨髓纤维化及造血组织细胞三系减低的现象.免疫表型:2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霍奇金淋巴瘤CD20、BCL-6、OCT-2、CD45、EMA及BOB-1均阳性,而CD30、CD15均阴性;10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D30阳性,6例CD15阳性,9例Pax-5弱阳性,3例OCT-2阳性,3例CD20阳性.对8例混合细胞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行EBER原位杂交检测,其中4例阳性.结论 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时,造血组织有病态造血的变化,尤其是粒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易与肿瘤性的大细胞混淆,在免疫表型上CD15亦阳性,需借助Pax-5加以鉴别,因为大多数肿瘤细胞Pax-5弱阳性,而粒细胞不表达Pax-5.骨髓活检可确诊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对于无淋巴结侵犯或取材受限(如原发于呼吸道、纵隔等)的患者,在PET/CT引导下骨髓穿刺活检不仅可对其直接进行病理诊断,还有望提高淋巴瘤侵犯骨髓的检出率.

  • 结直肠腺瘤及腺癌组织中FOXO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蔡玮;赵凤辉;梁小芹;王敏;王金穗

    目的 检测结直肠腺瘤及腺癌组织中转录因子FOXO1的表达,在组织学水平上初步探讨FOXO1在结直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146例结直肠腺瘤、48例结直肠腺癌及48例癌旁组织中FOX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FOXO1在结直肠腺瘤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腺瘤组织中FOXO1表达与肿物大小相关,腺癌组织中FOXO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结论 FOXO1在人类肠道癌前病变(腺瘤)及腺癌组织细胞核表达减少和缺失,可能是导致结肠腺癌发病的机制之一,其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有望成为下一个潜在的临床治疗靶点.

  • 胃癌组织中SIRT1、Nox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静;冯颖;王芳

    目的 探讨SIRT1与Nox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两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06例胃癌及癌周正常组织中SIRT1及Noxa的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SIRT1 mRNA表达较高,Noxa mRNA表达较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IRT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胃组织(79.2% vs 41.5%),Nox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低于正常胃组织(43.3%vs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隔器官转移情况相关(P均<0.05),Noxa表达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隔器官转移情况相关(P均<0.05).胃癌组织中SIRT1与Noxa表达呈负相关.SIRT1阳性、Noxa阴性的患者2年生存率较低,其是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IRT1和Noxa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有助于判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

  •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夏燕;吴玲玲;封扬;吴礼高

    目的 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5例BPOP进行HE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5例BPOP患者发病年龄17 ~ 48岁,无性别差异,均感觉肿痛不适就诊,病变位于四肢长、短管状骨.X线示宽基底的边界清晰的高密度肿块,起源骨膜下完整的骨皮质,病变部位与附着骨的骨髓腔亦不相通,其中1例伴附骨的骨皮质轻度破坏.镜下见主要由软骨、骨和纤维组织无规则排列而成,轻度异型的软骨细胞可伴大部分钙化软骨,即多形性骨小梁中的“蓝骨”;骨小梁周围被覆无异型的骨母细胞,骨小梁间有大量的血管、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BPOP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骨软骨瘤样病变,术后高复发性,无转移,恶变罕见,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诊断,易误诊,需与骨旁骨肉瘤、软骨肉瘤、骨化性肌炎等鉴别.

  • 下咽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p16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吴蒙;孙玉满;汪宏斌;杨俊泉;刘宏侠

    目的 探讨下咽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p16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46例下咽鳞状细胞癌手术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的表达;采用PCR-DNA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HPV感染情况,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感染率为26.1% (12/46),HPV感染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无关(P>0.05).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p16蛋白阳性率为39.1% (18/46),p16蛋白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无关(P>0.05).HPV感染与p1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37,P=0.00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PV阳性者比HPV阴性者中位生存期高(P =0.001);HPV阳性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亦高于HPV阴性者(P =0.002).p16蛋白阳性者比p16阴性者中位生存期高(P=0.001);p16蛋白阳性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亦高于p16阴性者(P =0.003).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HPV感染及p16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RR值分别为1.969、4.324、0.294,P值分别为0.018、0.015、0.013).结论 下咽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与p16蛋白表达相关,临床分期早、HPV感染及p16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好.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沈勤;吴楠;李锐;魏雪;陆珍凤;夏秋媛;饶秋;周晓军

    目的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primary mediastinal germ cell tumors,PMGCTs)中12p获得的情况,探讨其在PMGCTs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观察3例PMGCTs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检测PMGCTs的免疫表型,应用FISH法检测肿瘤的12p获得情况.结果 3例PMGCTs均为男性,年龄22~24岁.CT示前纵隔占位,例3肿瘤广泛累及肺部.患者血清AFP和(或)β-hCG升高.2例肿瘤组织形态表现为单一精原细胞瘤或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免疫表型:SALL4、PLAP均阳性,其中精原细胞瘤成分表达CD117、OCT4,卵黄囊瘤表达AFP,胚胎癌表达CKpan、CD30.例3肿瘤分化差,免疫抗原显著丢失.FISH检测3例PMGCTs均存在i(12p)信号.结论 青春期后非纯畸胎瘤PMGCTs发生12p获得,FISH检测纵隔肿瘤存在i(12p),具有重要的病理诊断价值.

  • miR-330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丁克硕;吴正升

    目的 探讨miR-330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验证miR-330调节HER-2基因的表达,分析乳腺癌患者组织中miR-33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MTT、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验证miR-330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qRT-PCR实验验证miR-330调节HER-2基因的表达;qRT-PCR法检测临床48例乳腺癌组织样本miR-33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细胞计数实验、MTT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证明miR-330抑制乳腺癌细胞BT474的生长、增殖和软琼脂克隆形成;Western blot、qRT-PCR实验证明miR-330能够显著抑制HER-2基因的表达;乳腺癌组织中miR-330的低表达与肿瘤直径(P =0.004)、HER-2表达水平(P =0.010)具有显著相关性,与其他病理参数包括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ER、PR水平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iR-330能抑制乳腺癌增殖、生长,乳腺癌组织中miR-330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HER-2表达呈明显负相关,miR-330抑制HER-2基因的表达,HER-2很可能介导miR-330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 人乳腺癌组织中STAT3和miR-125a-5p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陈婷婷;杨枫;陈向红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蛋白和miR-125a-5p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50例人乳腺癌组织蜡块,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STAT3蛋白的表达,使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miR-125a-5p的表达;使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的miRNA转染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染miR-125a-5p模拟物后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STAT3表达改变,转染miR-125a-5p抑制物后乳腺癌细胞MCF-7的STAT3表达改变;使用双荧光素报告载体技术,观察miR-125a-5p能否与STAT3的3'UTR相互作用.结果 乳腺癌中STAT3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miR-125a-5p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STAT3蛋白和miR-125a-5p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s=-0.400,P<0.001);体外实验显示:miR-125a-5p可以显著下调乳腺癌细胞中STAT3表达,且miR-125a-5p能够与STAT3的3'UTR直接相互作用.结论 乳腺癌中STAT3蛋白和miR-125a-5p表达状况与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等呈密切相关,STAT3是miR-125a-5p的直接靶基因,两者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甲状腺透明细胞型微小乳头状癌1例

    作者:罗锦;朱正鹏

    患者女性,41岁.于1年前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近期自觉右侧颈部肿大明显遂住院治疗.患者自述无畏寒、发热;无手抖、出汗、突眼不适.精神及体力无明显减退.专科查体:右侧甲状腺稍肿大,甲状腺下极可扪及一约直径1 cm包块,质韧,随吞咽上下活动,无触痛,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促甲状腺激素(TSH) 14.27 μIU/m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 52.28 IU/ml,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Anti-TPO) 17.35 IU/ml.彩超:右叶大小6.9 cm ×2.4cm×2.1 cm,左叶大小6.2 cm ×2.4 cm× 1.8 cm,峡部厚0.7cm,体积稍增大,形态饱满,包膜完整,实质回声增多增粗,分布欠均,右叶中部背侧可见一个大小约1.0 cm×0.5 cm低回声区,形态尚规则,结节内部回声欠均匀,双侧颈部淋巴结稍大.术前诊断:右侧甲状腺结节.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右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及喉返神经探查术.术中探查双侧甲状腺肿大明显,以右侧为甚,质地不均,可有结节感;完整切除右侧甲状腺腺叶,保护并显露右侧喉返神经及上下极背侧甲状旁腺.送检右侧甲状腺组织.

  • 回盲部原发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郝金燕;刘莉萍;潘慧;王晨;刘文悦;赵建民;王晓宇

    患者男性,9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持续性隐痛伴恶心、大便半个月2~3次/天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侧中下腹可触及一包块,大小5 cm ×4 cm,质硬,压痛,界不清,活动欠佳,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麦征及墨菲征均阴性,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超声提示右下腹肿物,腹部CT提示回盲部占位性病变,肠系膜淋巴结增大.完善相关检查后于全麻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 眼眶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

    作者:郭继华;田艳明

    患者男性,24岁.因右眼球突出20个月伴视力下降2个月入院.专科检查:右眼视力0.25,左眼视力1.0.右眼眼球突出,眼球各方向转动正常.左眼外眼无明显异常.CT示右侧眼眶内可见梭形肿块影,大截面2.09 cm×2.70cm,密度均匀,边缘清晰,提示良性肿瘤.预行右眼眶内肿物摘除.

  • 起源于乳腺微腺体腺病的浸润性癌1例

    作者:蒋逸婷;冯昌银;杨映红

    患者女性,51岁,发现左乳肿物1个月,于2012年7月23日入院.查体:左乳上象限可触及一肿物,大小5 cm×5cm,质较硬,表面欠光滑,界限尚清,活动度差,与胸壁无明显粘连,轻挤乳头无溢血、溢液.乳腺彩超示左乳上象限片状低回声不均区.乳腺钼靶示左侧乳腺致密结节.临床考虑为乳腺纤维腺瘤,遂行B超引导下左乳肿物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切取肿物组织送病理活检.病理诊断为乳腺微腺体腺病,伴不典型增生,灶区癌变,建议待病变完整切除后进一步确定有无浸润.遂行左侧乳腺单纯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腹膜胶质瘤病4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潘地铃;马宏;吴荔香;詹燕美;陈余朋

    目的 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ovarian immature teratoma,OIT)伴腹膜胶质瘤病(gliomatosis peritonei,G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OIT伴GP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17~27岁,OIT肿瘤大径4~36 cm,镜下由3个胚层来源的各种成熟和未成熟组织组成,并见未成熟原始神经外胚层组织,组织学分级Ⅰ级3例、Ⅲ级1例.4例GP镜下见多个成熟性神经胶质结节播散性种植于大网膜.免疫组化标记GFAP、SOX2均阳性.术后3例采取辅助化疗,分别随访3 ~114个月,均健康生存,1例失访.结论 OIT伴GP临床罕见,其预后与OIT的组织学分级相关,GP存在复发或恶变风险,需长期密切随访.

  • 儿童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中抑癌基因BRG1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秀华;陈莲;王秋霞

    目 的探讨BRG1基因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中的表达,分析BRG1基因在AT/RT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例AT/RT组织中BRG1和INI1的表达.结果 BRG1在13例AT/RT组织中均呈阴性,INI1在13例AT/RT组织中有1例阳性,INI1阳性者中BRG1呈阴性.结论 BRG1在AT/RT中表达缺失是该肿瘤生物学特征,可作为AT/RT鉴别诊断有用的标志物;BRG1有助于鉴别INI1阳性的AT/RT患者;BRG1在AT/RT中表达缺失可能是肿瘤发生的又一重要线索.

  • 人肝癌组织中EpCAM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宁淑芳;代尚;利基林;骆成飘;韦常宏;张力图

    目的 探讨EpCAM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获取肝癌诊断相关的蛋白分子提供实验资料.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pCAM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pCAM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7%(49/60)、61.7% (37/60)、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织中EpCAM高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民族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AFP值、包膜完整度和门脉瘤栓无关(P>0.05).EpCAM阳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期短于阴性患者,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CAM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可能参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恶性进程.

  • 卵巢浆液性肿瘤中IGF-2R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唐灿;邹琼;粟占三;刘保安

    目的 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receptor,IGF-2R)的表达及其与卵巢浆液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IGF-2R表达对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15例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15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及46例卵巢浆液性腺癌,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IGF-2R的表达.结果 IGF-2R在100% (10/10)的正常卵巢上皮、93.3% (14/15)的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86.7%(13/15)的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和47.8% (22/46)的浆液性卵巢癌中呈阳性.IGF-2R在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与良性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P =0.405),IGF-2R在浆液性卵巢癌与交界性肿瘤、良性浆液性肿瘤、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P=0.008;P=0.002,P=0.003),IGF-2R表达与卵巢浆液癌临床分期、转移情况有关(P=0.003,P=0.032),与患者年龄、病理学分级、生存状态无关(P=0.181,P=0.180,P=0.118).结论 IGF-2R在卵巢表面上皮、良性浆液性肿瘤、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浆液性癌中表达呈逐步下调趋势.IGF-2R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高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可能成为卵巢浆液性肿瘤辅助诊断及临床预后的新指标.

  • 毛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3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崔艳梅;刘伟

    目的 探讨毛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pilomyxoid astrocytoma,P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PMA的影像学、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例1,女性,41岁,左侧额叶囊实性占位,以囊性为主;例2,女婴,13个月,鞍区见巨大实性占位;例3,男性,17岁,囊实性占位,以囊性为主,放疗后切除.镜下肿瘤具有黏液性基质,由双极性肿瘤细胞构成,围绕血管周围呈放射状排列,形成假菊形团结构,未见双相性结构及Rosenthal纤维;其中例1于血管周围可见较多以T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浸润;例3可见部分血管呈线状肾小球样丛状结构,并见退变的、异型明显的肿瘤细胞,考虑与放疗有关.免疫表型:瘤细胞中vimentin、S-100、Olig-2、GFAP均呈弥漫强阳性,NeuN、CKpan、EMA和ER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3%.结论 PMA通常发生于1岁以内患儿,但也可发生于青少年及成人,常以癫痫发作为首发临床症状;大体通常为实性胶状肿物,但亦可表现为囊实性肿块,且以囊性为主;双极性肿瘤细胞是PMA独特的组织学特征;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相比,其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及复发风险,应加强对其鉴别诊断.

  • 子宫颈脱落细胞c-myc蛋白检测在子宫颈病变中的预测价值

    作者:姜云惠;夏玲华;袁小星;曾英

    目的 探讨子宫颈脱落细胞c-myc蛋白检测在子宫颈病变中的预测价值,以期为子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290例子宫颈脱落细胞c-myc蛋白表达,其中包含细胞学诊断无子宫颈上皮内病变172例,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性鳞状细胞3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37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37例,鳞状细胞癌12例.结果 随访18个月发现c-myc蛋白表达与子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相关,阳性率及其强度随子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90.2%,其对组织学阳性的检验效能明显高于单纯的细胞学涂片.结论 c-myc蛋白的过度表达在子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非常重要作用,有利于子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 乳腺及阴茎海绵体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薛霜;龚智泉;许梅;赵跃武;吴凯彦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报道2例原发于罕见部位的SFT,例1发生于女性左乳,例2发生于男性阴茎海绵体.对2例罕见部位SFT行HE、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见乳腺及阴茎海绵体SFT由弥漫分布的梭形细胞组成,肿瘤组织疏密相间分布,肿瘤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核仁不明显,呈良性形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4、BCL-2、CD99均阳性.结论 发生在乳腺及阴茎海绵体的SFT临床较少见,易与其他软组织肿瘤混淆,其诊断需依据常规病理及免疫表型加以鉴别.

  • 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康林;任健;赵焕芬;张秀智;徐明堂

    目的 探讨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降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误诊率.方法 采用HE、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观察扁桃体FDCS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见肿瘤细胞呈结节状和漩涡状排列,细胞卵圆形~梭形,上皮样,与鳞状上皮相似;核卵圆形,染色质细颗粒状,有小核仁.瘤细胞间混有小淋巴细胞.免疫表型:CD21、CD23和vimentin均弥漫强阳性,S-100、CD68、CK17及CD45均阴性,EBER原位杂交检测阴性.结论 FDCS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发生于扁桃体者更为罕见,诊断依赖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易误诊,需与鳞状细胞癌鉴别.

  • 乳腺腺肌上皮瘤5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郁敏;李小强;李英凤;孙静;宋梦媛;刘安琪;王文娟

    目的 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5例AME进行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5~ 63岁(平均54岁).镜下见肿瘤由增生的腺上皮和肌上皮组成,以肌上皮增生为主,多为梭形或透明肌上皮细胞.伴癌的AME中可见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细胞丰富,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肿瘤内有坏死.免疫表型:5例肿瘤腺上皮CK强阳性,EMA、ER、PR、SMA、p63、CD10、Calponin、CK5/6均阳性,肌上皮CK弱阳性,ER和PR均阴性.结论 AME为乳腺少见的良性肿瘤,由腺上皮和肌上皮共同增生形成.伴癌的AME更罕见,其恶性成分多为肌上皮,肿瘤转移少,转移者预后差.

  • 采用双蜡块检测胃癌中HER-2蛋白的表达

    作者:曾海英;刘弢;葛晓雯;徐晨;宿杰·阿克苏;侯英勇

    目的 探讨双蜡块检测胃癌中HER-2蛋白的表达,分析该方法的实用性.方法 收集259例胃癌手术标本,每个病例用2个蜡块检测HER-2蛋白表达,统计学分析双蜡块和单蜡块免疫表型的差异.结果 所有病例1号蜡块中HER-2呈1+、2+和3+分别为64例(24.7%)、100例(38.6%)、29例(11.2%).2号蜡块中HER-2呈1+、2+、和3+分别为54例(20.8%)、106例(40.9%)、38例(14.7%).联合1号和2号蜡块,HER-2呈1+、2+和3+分别为45例(17.4%)、122例(47.1%)、40例(15.4%).1号和2号蜡块检测结果不一致为75例,占29.0%.结论 在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用双蜡块检测HER-2蛋白表达,能提高HER-2的阳性率,减少肿瘤异质性造成的假阴性.

  • 弹力纤维染色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雷光;曾亮;陈雪;周明;张永昌;杨农

    弹力纤维广泛存在于肺、动静脉、结缔组织中,可被弹力纤维染色识别.弹力纤维染色在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中对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弹力纤维染色原理、方法及在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不同固定条件对乳腺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定量分析的影响

    作者:丁桂龄;龚志锦;郑唯强

    自1987年Crocker等[1]把银染技术应用于组织切片中,证明核仁组成区对肿瘤的病理学诊断有诊断价值.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广泛研究,发现可以根据这项技术对AgNOR颗粒计数和分布来区分良恶性肿瘤细胞、增生性或正常细胞[2],并对某些特殊疾病进行辅助诊断[3].AgNOR染色技术曾作为肿瘤病理学一种新的辅助诊断手段[4-6],随着当今分子生物学技术如DNA定量检测等的开展和普及,运用Ag-NOR染色技术辅助肿瘤的良恶性诊断相对较少.但该染色方法步骤简单,所用试剂品种少,价廉易得,尤其是它可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定量计数,故很多基层医院病理科应用该技术进行细胞的增殖活性及生长趋势研究,或观察在某种条件下遗传物质相关蛋白的特定状态[7].目前,许多文献报道了AgNOR染色的正确步骤,通常可以获得佳染色效果.但是,在乳腺癌或胃癌中应用AgNOR染色检测HER-2表达较困难,影响该染色结果的因素较多.本文着重介绍作者在实践工作中的体会,以便于在不同固定条件对乳腺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定量分析[8].

  • 传统宫颈刮片的制作技巧与质量控制

    作者:郑传会;林莉;王焱;马恒辉;金宁

    传统宫颈刮片是取样医师用一次性宫颈刮板在宫颈口刮一圈后,均匀涂在玻璃片上,经过特殊的巴氏染色,然后置显微镜下观察[1-3].由于其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因此传统宫颈刮片已经作为妇科常规检查,特别是筛查子宫颈癌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4,5].由于传统宫颈刮片受人为因素影响、涂片较厚、不易观察等缺点,导致诊断的准确率低,且有一定的误、漏诊.因此根据传统刮片的特点,应采用不同的处理程序,加强质量控制,提高阳性检出率.笔者通过对20 000余例传统宫颈刮片的结果分析,探讨传统宫颈刮片的制作技巧与质量控制,现报道如下.

  • 解读WHO(2014)女性生殖器官(阴道)肿瘤分类

    作者:方三高;王巍伟;薛德彬;石群立;周晓军

    201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在WHO第4版《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1](简称新版)中将阴道肿瘤列为第六章,整体上延续了第五章子宫颈肿瘤的分类特点,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二分法,代替2003年WHO第3版《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2](简称旧版)所称的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的三分系统,使分类更加简化,诊断可重复性更好,有利于临床处理.

    关键词: 阴道肿瘤 WHO 分类
  • 介绍一种新的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系统

    作者:刘勇;杨海玉

    前列腺癌是发生于老年男性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关联性,是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Gleason分级系统是1966年由美国病理学家Donald F.Gleason首先提出,经过数十年的临床验证,该系统已成为临床中应用广泛、主要的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系统.但是,随着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学者们发现Gleason分级系统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本文着重介绍一种新的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系统,该系统是在Gleason评分基础上依据患者预后的不同进行分级(1~5级).目前,该系统已被WHO(2016)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所采纳,与Gleason原分级系统相比更能准确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适用于临床.

    关键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