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实用肝脏病杂志

实用肝脏病

实用肝脏病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Hepatology 실용간장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影响因子: 1.3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069
  • 国内刊号: 34-127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20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实用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周天仇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中心性脾肾分流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103例分析

    作者:刘文斌;李建生;陈炯;马金良

    目的探讨中心性脾肾分流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自1994年至2005年我院采用中心性脾肾分流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103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对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择期手术96例,死亡2例.急诊手术7例均获得成功.术前、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分别为3.56±0.32 kPa和2.74士0.36kPa.术后随防8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好转79例,67例明显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症状消失,再出血5例,肝性脑病11例,远期死亡6例.结论中心性脾肾分流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既保留了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当前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

  • α-1 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作者:张月年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α-1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将4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α-1b干扰素3MU和5MU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在治疗结束时,A、B两组ALT复常率及HBV DNA、HBeAg和HBsAg阴转率分别为42.3%对45.5%、46.2%对54.5%、34.6%对40.9%和7.7%对13.6%;在随访6月时则分别为46.2%对40.9%、46.2%对50%、34.6%对40.9%和7.7%对13.6%,各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组一般性毒副反应发生率(90.9%)高于A组(65.4%,P<0.05).结论α-1b干扰素3MU和5MU治疗CHB在疗效方面大致相同.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药物性肝病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明媛英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在重度药物性肝损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4年收治的12例重度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包括4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经过内科综合治疗联合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是治疗重度药物性肝损害有效的重要手段.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细胞因子和胶原合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主余华;张春清;石军;任万华;马艳丽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理.方法用不同浓度(0,1,10,100,500μg·ml-1)的银杏叶提取物处理HSC-T6细胞24 h和48 h,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在10,100,500μg·ml-1浓度能明显抑制TGF-β1、CTGF、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P<0.01或P<0.05),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影响HSC-T6的细胞周期,降低其增殖活性.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基因的表达,由此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甘草酸二胺脂质复合物对D-半乳糖胺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勇;李晶;于峰;刘春;刘兴祥;丁蔚茅;张尔康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胺脂质复合物肠溶胶囊(甘平,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phosphatidylcholine complex,DGLL)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ICR小鼠给予甘平灌胃7天,剂量分别为100、300和1000mg·kg-1,对照药选用易善复、美能、甘利欣胶囊亦灌胃给药7天,剂量分别为600、500和500mg·kg-1,于末次给药1h后,皮下注射D-半乳糖胺(D-GalN).16h后,从球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留取动物肝脏组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大、中、低剂量甘平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降低,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②大、中剂量甘平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显著改善;③大、中剂量甘平组与甘利欣胶囊组、美能组及易善复组两两比较,能明显降低ALT、AST水平,改善小鼠肝组织损伤程度.结论甘平对D-GalN诱导的小鼠中毒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具有明显的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组织修复作用.

  • 肾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跃;李超志;李海波;冯鹏程;吴博益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治疗引起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4例肾移植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发生肝功能损害时,停用环孢菌素A(CsA)、硫唑嘌呤(Aza),采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和泼尼松三联用药,常规保肝及利胆治疗.结果24例肾移植患者肾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治疗8~12周后,全部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FK506和MMF用于肾移植术后早期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是安全的.

  • 上消化道出血322例分析

    作者:夏云玲;吴艳妹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年来32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322例中通过检查有明确病因者293例,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消化性溃疡占各年龄组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中、青年组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老年组以胃溃疡多见;胃癌位于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位,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以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为常见的病因,性别、年龄等均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原因
  • 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张国顺;冯福民;袁聚祥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80例,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及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27.5%、35.0%和32.5%,对照组分别为5.0%、7.5%和7.5%(P<0.0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 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东胜;刘建勇;王英惠;李萍

    目的观察肝病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及HP感染的状况,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对577例急慢性肝炎(急性肝炎74例,慢性肝炎232例)和肝硬化(271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及HP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各自不同的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发现食管炎37例(6.4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71例(46.97%);慢性胃炎560例(97.05%);胃溃疡46例(7.97%);门脉高压性胃病52例(9.01%);胃癌2例(0.35%);十二指肠溃疡51例(8.84%);十二指肠炎34例(5.89%).HP检出率:急性肝炎32.43%(24/74),慢性肝炎43.97%(102/232),肝硬化38.75%(105/271).结论在肝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但HP感染率不高于文献报道的非肝病患者,说明肝病患者不是HP感染的高发人群,其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发生与肝病本身的致病因素有关.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继发性感染的临床特点

    作者:莫穆隆;周福元;郭亚兵;侯金林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继发性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病内科收治的6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继发性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68例病人中发生继发感染者61例(76.5%),其中33例出现2个以上部位感染.较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腹腔、肺部和胆道,感染率分别为45.5%、38.2%和33.8%;其他感染部位有泌尿道、口腔、上呼吸道、肠道、败血症,感染率分别为7.4%、5.8%、4.4%、2.9%和2.9%.真菌感染20例,占所有感染的29.4%.继发感染病人体温可表现为高热、低热或体温正常;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可增高或正常.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发生继发性感染比率高,表现复杂.

  •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加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赟;陈治平;郑御雄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加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未曾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口服,同时乙肝疫苗10μg皮下注射,每两周一次,胸腺肽20 m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共计26周,随后继续使用拉米夫定和乙肝疫苗26周,总疗程52周;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d-1,疗程52周.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ALT下降、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HBV DNA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1),停药后随访6月、12月,治疗组ALT及HBV DNA下降、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完全应答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加乙肝疫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阴转率,且无明显毒性反应.

  • 乙型肝炎患者血脂、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变化的意义

    作者:陈郁梅;孙文洪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脂、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的变化规律,了解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在230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急性肝炎43例,慢性肝炎91例(轻度25例,中度32例,重度34例),重型肝炎33例,肝炎肝硬化63例]和50例正常人,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水平.结果各组总胆汁酸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HDL-C、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项血脂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降低(慢性肝炎重度组和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重型肝炎组显著低于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结论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脂、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水平,对了解肝功能状态和估计预后均有一定的意义.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其与血生化和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作者:高洪波;黄雪梅;许敏;施海燕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肝脏病理特点及其与血生化、凝血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43例HBV携带者进行肝穿活检,常规HE和Masson染色,进行病理分级分期检查.同时检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43例临床诊断的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表现为G1S0 2例(4.65%),G1S1 30例(69.77%),G1S2 10例(23.26%),G1S3 1例(2.32%).纤维化分级S2-3组血清球蛋白和层粘蛋白较S0-1组显著升高.结论本组HBV携带者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大多数炎症活动较轻,部分病例存在较明显的纤维化,其血清球蛋白和层粘蛋白升高的意义仍有待进一步阐明.

  • 慢性肝病并发糖尿病54例临床分析

    作者:叶英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4例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多为中年以上男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以无任何糖尿病症状为主,占68.5%.肝功能反复异常或持续性不稳定,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和/或总胆红素增高.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给予胰岛素治疗,大部分患者的肝病与糖尿病都能有效控制.结论慢性肝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两者并发时临床表现以肝病为主,应早期监测尿糖或血糖.治疗时必须二者兼顾,高血糖控制应以胰岛素为主,糖尿病可随肝病好转而恢复.

  • 使用激素治疗重型肝炎价值的再探讨

    作者:李丽军;李铭;李卫;李永华

    目的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加用激素组和未加用激素组,根据病情两组均进行内科综合性治疗.对HBV高复制者加用拉米夫定或联合膦甲酸钠进行抗病毒治疗.激素组在重型肝炎的早期及重型肝炎倾向时及时加用醋酸泼尼松,部分病例开始给地塞米松静滴,5~7天后改强的松口服,待临床症状好转,黄疸消退一半以上开始逐渐减量,后以强的松5~10mg/日维持至4~6周渐停.并间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激素在重型肝炎治疗方面,有改善症状、肝功能和缩短病程作用,副作用小.

  • 苦参碱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贺爱辉;张少华;管岑;杨趋云;刁蔚欣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同期住院或门诊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一般护肝治疗基础上应用苦参碱联合胸腺肽治疗,对照组予以一般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HBV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两组差异不大,但在肝功能改善、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HBV DNA阴转或下降103copies·ml-1以上发生率方面,苦参碱联合胸腺肽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联合治疗组无毒副反应.结论苦参碱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降酶、退黄、改善肝功能作用,且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 静脉补钠纠正肝硬化患者的低钠血症

    作者:江水清;项桂菊;李玉芝;胡孝彬

    目的研究静脉补钠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及血钠和尿量的影响.方法将1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常规治则(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等)相同,治疗组加用补充氯化钠和/或谷氨酸钠静滴治疗,对照组采取限钠.结果治疗组血钠为134.5±23.6mmol/L,尿量为1873.6±645.7ml/24h;对照组血钠为128.6±25.4mmol/L,尿量为1347.3±623.9ml/24h.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肝硬化腹水出现低钠血症时通过静脉补钠可提高利尿效果,提高血钠水平,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

    关键词: 肝硬化 血钠 尿量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雪梅

    目的了解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经肝动脉造影(DSA)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再行TACE.对患者术前、术后临床表现、肝功能、AFP进行比较,随访生存时间.结果TACE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AFP下降者127例,恢复正常者61例,无变化28例.1年生存期79.4%、2年51.8%、3年41.3%、4年以上21.2%.结论TACE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重复进行,可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84例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江爱荣;丁元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方法通过调查126例肝硬化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发现不同的职业、住院次数和病情轻重能引起抑郁、恐惧、焦急、急躁四种类型的心理变化.结论根据这些异常的心理状态应进行心理护理:(1)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改善环境丰富生活内容;(4)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5)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 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阴性ALT异常60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红萍;郭西萍

    目的探讨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阴性ALT异常的原因.方法在60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阴性ALT异常患者,进行肝穿组织学检查,并行免疫组化检测肝炎病毒标记物.结果在60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阴性ALT异常患者中,发现慢性乙型肝炎轻度16例,中度8例,重度2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合并脂肪肝8例,中度合并脂肪肝4例,慢性丙型肝炎轻度1例,中度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1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5例.结论对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ALT异常患者,应行肝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 奥曲肽联合洛赛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孙红霞;杨凯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洛赛克对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奥曲肽0.1mg,静脉注射,然后用0.5 mg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24小时维持,直至粪便转黄.一般用药3天~5天.同时应用洛赛克20mg静脉注射,一日2次,待出血控制后逐步减量维持,一般用药时间7天~14天.并以垂体后叶素联合洛赛克治疗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73例病人,止血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为79.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曲肽联合洛赛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迅速、疗效肯定、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作者:李顺良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7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资料.结果多数患者缺乏腹膜炎的症状、体征,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14%.结论肝硬化并发SBP的诊断不能单纯依赖腹水中的细胞计数而PMN计数是诊断SBP的重要指标.

  • 联苯双酯临床应用的再评价

    作者:唐利波;龙尧;何松美

    联苯双酯(Dimethyl diphenyl bicarboxylate,DDB)的化学名称为4,4-二甲氧基-5,6,5',6'-二次甲二氧-2,2'-二甲酸甲酯联苯(dimethyl 4,4'dimethoxy-5,6,5',6'-dimethylenedioxy biphenyl-2,2 -dicarboxylate),是在人工合成五味子丙素的研究中发现的中间产物,为我国首创的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临床应用多年,降酶疗效肯定.但不少人对其是否真正具有保肝作用表示怀疑,且目前对DDB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评价极不一致.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对DDB疗效及其不良反应进行了较细致的观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发现以往对其作用评价存在片面性.为重新评价DDB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就近年来有关DDB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并结合我们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作一综述.

  • 肝细胞移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葵花;赵守松

    肝细胞移植经过近30年的发展,正由动物实验向临床过渡,初步结果显示,肝细胞移植在肝功能衰竭和遗传代谢性肝病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现就肝细胞移植在治疗肝功能衰竭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绍树;周学斌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1-3],部分脾栓塞术不仅对治疗脾功能亢进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对降低门脉高压、预防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及改善肝功能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在实践中,由于对栓塞面积的控制和适应症的选择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对此作一概述.

  • Smads在TGF-β信号转导途径中的致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周晓倩;何云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超家族包括TGF-β1、激活素(activin)、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Smads为TGF-β蛋白家族重要的胞内效应因子,为目前所知的细胞内唯一的TGF-β受体激酶的底物,能将TGF-β信号由胞膜转入核内,Smads经磷酸化后可转导TGF-β后信号,其作用包括细胞增生、分化及凋亡,TGF-β诱导其膜受体直接与激活的Smad蛋白作用,这种激活的Smad蛋白可调控目的基因的转录.

  • 酒精性肝病与肠道屏障功能改变

    作者:白顺滟;彭燕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许多研究认为,在ALD的进展过程中由于肠道屏障功能(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IBF)受损形成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内毒素激活Kupffer细胞在肝损伤中有重要作用[1-3].现就IBF在ALD中的改变及发生机制等作一综述.

  •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作者:蒋雪花;韩丽红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1岁.因纳差、乏力、尿黄一周于2004年8月16日入院.患者于8月9日自觉疲劳乏力、纳差、恶心、尿黄伴发热,无鼻塞、咽痛、咳嗽、咳痰、咯血,无腹痛、呕吐、腹泻,无尿急、尿频、尿痛,无头痛、皮肤瘀斑、鼻衄等不适,在卫生室就诊,给予林可霉素1.8克1次/日静脉滴注,3天后来我院门诊查肝功能ALT 1992 u/L,TBIL 60.74μmol/L,DBIl38.24μmol/L而收住院.体检:体温36.5℃,神志清楚,颈软,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未见皮肤瘀斑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区叩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5次/分.

实用肝脏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