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China journal of Leprosy and Skin Diseases 중국마풍피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3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157
  • 国内刊号: 37-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73
  • 曾用名: 中国麻风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张福仁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皮肤原发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高国强;程宏斌;陈明岭;李煜

    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因躯干及四肢泛发红斑水疱伴瘙痒半年,加重伴双下肢多处溃疡2+月入院.患者发病半年前因外伤双下肢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破溃后流黄水,形成糜烂面,逐渐发展至躯干及双上肢,部分红斑丘疹上覆蛎壳状鳞屑,溃疡面上覆黑色坏死样痂皮,就诊于成都多家医院.诊断为"银屑病",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双下肢水肿明显,溃疡处分泌物增多,故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觉瘙痒疼痛.既往史: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

    关键词:
  • 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一例

    作者:赵天恩;周桂芝

    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unilateral nevoid telangi-ectasia UNT)临床少见,发生于单侧下肢者更为少见,现将所见一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15岁.其母述在一岁左右时见其左小腿数个瓜子大红斑,疑蚊虫叮咬,后红斑逐渐增多并漫及整个左下肢,无任何自觉症状.患儿足月顺产,自幼体健,无其他疾病史,无家族史.父母非近亲婚配.体格检查:发育营养均佳,神志清晰,双下肢等粗,无跛行.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表浅淋巴结无肿大、毛发、牙齿、指趾甲均正常.左下肢广布大小不等的鲜红或暗红斑及斑片,多数皮损表面光滑,陈旧性皮损表面略显角化、干燥,压之退色.红斑部分融合成大片网状,或彼此连接呈线状,亦有孤立的红斑或斑丘疹,边缘清楚(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出、凝血时间、肝功均正常,甲、乙、丙肝病毒抗原抗体检测项目均(-).组织病理:表皮轻度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增生、扩张,血管周围轻度单一核细胞.符合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图2).嘱患者行激光治疗.

    关键词:
  • 皮肤淋巴细胞瘤一例

    作者:裴飒;宋继权

    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右侧颞部新生物1个月余来我院就诊.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初新生物绿豆大,呈红色,质中等,有轻微瘙痒感,无其他不适,未行特殊治疗,1个月余后发展增大至花生米大(图1).患者既往体健,家中无类似病史.

    关键词:
  • 接触化学物质致职业性药疹样皮炎一例

    作者:刘润秋;吕东;秦萍萍

    水疱-大疱型多形红斑常由红斑丘疹型发展而来,常伴有全身症状,可有黏膜损害.皮损渗出较严重,皮损常发展为浆液性水疱、大疱或血疱,周围有暗红色晕.该型病情介于轻型和重症型之间,我们报道一例接触溴甲基萘后引起水疱-大疱型多形红斑的药疹样皮炎的病例.

    关键词:
  • 大疱性Sweet综合征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一例

    作者:林乃余;张文静;赖宽;王琦;曾抗

    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汉族.因间断高热16天,右足水肿伴大疱7天,于2017年4月17日就诊.患者1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高热,峰值为40.5℃,伴左大腿内侧肿胀疼痛(图1),7天前右足背及外踝开始出现肿胀伴新发大疱(图2).患者既往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规律口服羟基脲0.5g,日2次治疗,入院前1周因发热在当地血液科医生指导下停药.病程中患者持续高热,入院后第2日左足背出现红色斑疹.否认传染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否认家族恶性肿瘤史.

    关键词:
  • 皮损形态类似于脂溢性角化病的普通型蓝痣一例

    作者:刘薇;刘佳玮;马东来;方凯

    蓝痣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上常见的为普通蓝痣和细胞蓝痣.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类型,如无色素性蓝痣[1]、上皮样蓝痣[2]和斑块型蓝痣[3]等.本文报道一例皮损的临床表现类似于脂溢性角化症的普通型蓝痣.

    关键词:
  • 皮脂腺痣并发基底细胞癌二例

    作者:陈媛;杨国玲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66岁.2015年10月因头皮斑块66年,近1年出现黑色斑点来诊.患者出生时,左枕部头皮即有数个黄豆大斑疹,淡黄色,无自觉症状,未予治疗.十几岁时斑疹聚集并形成斑块,表面光滑无毛发生长.之后的几十年无不适症状和明显变化.近1年无明显诱因皮损中央出现数个灰黑色丘疹.局部无痛痒、破溃、糜烂、渗出.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关键词:
  •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ADAR1基因突变检测

    作者:高杰;崔红宙;王霆;郭书萍

    目的: 检测1例中国汉族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该家系内的2例患者及2名表型正常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样,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后进行DNA 测序.结果: 该家系2例患者均存在 ADAR1基因第13号外显子 c.3232C>T 突变(p.R1078C),而在该家系内表型正常的个体以及100名正常对照中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 该DSH家系内ADAR1基因c.3232C>T突变可能与DSH发病有关.

  • 烟曲霉对人THP-1细胞中IL-6分泌和信号分子IκBɑ活化的影响

    作者:童建波;杜蕾蕾;曾荣;王丽玮;刘宇甄;段志敏;陈青;李岷

    目的: 明确烟曲霉对THP-1细胞中IL-6水平和细胞内信号分子NF-κB抑制蛋白(IκBɑ)激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THP-1细胞,分为106CFU/mL和107CFU/mL烟曲霉组,β-Glucan (100g/L)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RT-PCR和ELISA检测各组IL-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IκBɑ和磷酸化IκBɑ水平.结果: 106 CFU/mL IL-6 mRNA水平低于107CFU/mL烟曲霉组,选择107CFU/mL烟曲霉组作为实验浓度.107CFU/mL烟曲霉组IL-6 mRNA和蛋白浓度分别为(209.38±25.35)ng/L和(879.86±32.35)ng/L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19±0.36)和(10.67±0.1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烟曲霉作用于THP-1细胞后磷酸化IκBɑ蛋白水平显著升高.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可显著降低烟曲霉组IL-6 mRNA的表达.结论: 烟曲霉可能通过激活THP-1细胞中的IκBɑ刺激IL-6分泌.

  • 131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中抗BP 180和抗BP 230抗体的检测

    作者:王亚如;李洪军;许德志;王建文;周桂芝;杨宝琦

    目的: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中抗BP180、抗BP230和抗基底膜带抗体的阳性率.方法: 收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抗BPl80NC16a抗体和抗BP230抗体水平,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测抗基底膜带抗体水平.结果: 共收集131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脑卒中109例,脑肿瘤15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7例)和131例正常对照血清.病例组中抗BP180NC16a抗体阳性率为11.45%,高于对照组的3.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病例组中抗BP230抗体阳性率5.34%,与对照组2.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IIF检测抗基底膜带抗体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抗BP180NC16a抗体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相关.

  • 浅层X线治疗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作者:柴泽民;单晓峰;王长亮;田洪青

    目的: 评价浅层X线治疗5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HHD)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5例HHD患者的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行浅层X线治疗,每周1次,共3~4次,累积放射量9~12 Gy.结果:5例患者随访4~35个月后,3例皮疹完全消退,2例部分改善,不良反应主要为色素沉着.结论: 浅层X线放射疗法治疗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安全有效.

  • CD44分子在扁平苔藓中的表达

    作者:林伟;王珍;魏群

    目的: 检测扁平苔藓皮损组织中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方法: 对30例扁平苔藓患者的皮损组织、10例正常皮肤组织、10例病理上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皮损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在扁平苔藓皮损中,表皮及真皮中CD44分子的表达较正常皮肤及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皮损组织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44分子可能与扁平苔藓发病相关.

  • 染料木素对UVA诱导成纤维细胞急性光损伤的防护作用

    作者:宗兴燕;杨秀华;陈宏泉;王璐;陆晓鸥

    目的: 明确染料木素对UVA诱导成纤维细胞急性光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UVA照射对照组及UVA+染料木素(0.01,0.1,1,10,100 μmol/L)组.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Sirt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UVA组比较,UVA+0.01,0.1,1,10 μmol/L染料木素组细胞增值活性及Sirt1mRNA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而UVA+100 μmol/L染料木素,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0.01~10 μmol/L染料木素对UVA诱导成纤维细胞的急性光损伤有防护作用.

  • 扬州市足部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菊萍;张瑞莲;陶佳

    对前来皮肤科就诊的所有患者、患者家属及本院健康体检者按拟定的足病调查表问诊和检查.受检2520人(男1116人,女1404人).在2520名受检者中,患病1738例(男952例,女786例),患病率69.0%;男性患病率为85.3%,高于女性(60%)(P<0.05).真菌感染1034例(59.5%),病毒感染332例(19.1%).真菌和病毒感染与糖尿病、血管疾病、剧烈运动及足部按摩刮脚史存在相关性(P<0.05).

  • 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布替萘芬软膏治疗甲真菌病的自身对照研究

    作者:祝伦;蒋法兴;汪蕾;许蓉;陈翔

    目的: 评价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布替萘芬软膏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从同一甲真菌病患者中随机挑选一个或多个病甲分别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布替萘芬软膏外用治疗,激光每周治疗1次,4次后,每4周1次,布替萘芬软膏每日2次,指甲治疗12~16周,趾甲治疗20~24周.对照组仅外用布替萘芬软膏.结果: 共治疗19例甲真菌病患者131个病甲,其中治疗组为66个病甲,对照组为65个病甲.治疗组有效率为51.52%高于对照组的18.4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真菌镜检阴性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26.1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布替萘芬软膏治疗甲真菌病优于单用布替萘芬软膏.

  • 获得性多发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八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郑和国;谢小玲

    回顾性分析8例获得性多发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TMMA)的临床特征.8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48.2岁.皮损分布于双上肢、前胸、背后,均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红斑间杂散在斑状毛细血管扩张,遇热或饮酒、摩擦后皮疹加重.组织病理基本上无特异性,8例甲苯胺蓝染色均阴性.5例误诊为持久性斑疹性毛细血管扩张,2例误诊为毛细血管扩张型环状紫癜,1例误诊为硬皮病.皮损予喜疗妥、丁苯羟酸乳膏、他克莫司或吡美莫司乳膏均无疗效.

  • 贵州省黔西南州麻风知晓情况及信息来源调查分析

    作者:赵廷方;杨昌明;周成勇;赖雅芳;李进岚

    目的: 了解贵州省黔西南州不同人群麻风知晓率及获得防治知识的途径.方法: 在8个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统一的《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15145人,其中农村居民7996人、学生6044人,麻风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1105人.答对5题以上9993人,总知晓率为65.98%,其中密切接触者、学生及农村居民知晓率分别为75.93%,67.64%和63.36%.获得核心知识的途径主要为通过麻风防治宣传活动(47.08%)、宣传资料(45.46%)、电视宣传(30.66%)等.结论: 密切接触者知晓率较高.本地区获得防治知识途径主要为麻风防治宣传活动和宣传资料.

  • 透明质酸在皮肤科的应用

    作者:苏译旻;王焱;林彤

    透明质酸(HA)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基质内的多聚糖,临床应用广泛,HA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增加了药物在皮损部位的停留时间;HA具有组织修复作用,缩短了伤口的愈合时间;HA对皮肤的屏障修复和炎症的调节也有一定作用.本文对HA的理化性质、生物性质和外用透明质酸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γ-分泌酶基因与疾病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玉玮;高敏

    γ-分泌酶复合体是一种大分子量膜整合蛋白酶复合体,包括早老素、单过性跨膜蛋白、前咽缺陷蛋白1和早老素增强子2四个亚基.γ-分泌酶能够切割多种I型跨膜蛋白,例如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Notch受体、N-钙粘蛋白、E-钙粘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γ-分泌酶通过影响Notch信号通路,改变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化脓性汗腺炎、阿尔茨海默病、心肌疾病、肿瘤及痴呆.本文综述了γ-分泌酶基因的分类、定位、功能以及与疾病表型的相关性.

  •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研究进展

    作者:刘春研;栗玉珍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本文综述了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包括血管、胶原蛋白、免疫球蛋白、中性粒细胞和遗传学,并总结了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的治疗方法.

  • 神经酰胺在皮肤中的主要功能

    作者:程莎莎;程晖;张学军

    皮肤中神经酰胺主要位于表皮,是表皮中的主要脂质,具有保湿、信号转导、免疫调节等功能.其含量的变化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甚至一些皮肤疾病的发生,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本文对皮肤中神经酰胺的主要作用进行综述.

  • 基于熵聚类方法探讨段行武教授治疗面部皮炎的主要用药规律

    作者:王丽新

    段行武主任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在中医药治疗面部皮炎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突出,颇受患者的信赖和认可.段教授认为面部为诸阳之会,位于人体上部,又是暴露机会和接触机会多、皮肤薄嫩的部位,防御能力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外来邪毒的侵袭;认为"热毒蕴结,搏于肌肤,血瘀热结"是面部皮炎发生的主要病机;而针对主要病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化繁为简,解决主要问题,提高疗效.本文拟运用熵聚类的统计方法,从用药频率和核心药对配伍关系出发,对段教授治疗面部皮炎的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
中国麻风皮肤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