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중국약과대학학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048
  • 国内刊号: 32-115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11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彭司勋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人胃癌细胞HGC-27对PEG化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摄取

    作者:秦利芳;林东海;李刚;王俊腾;闻真;郭桂萍

    制备黏惰性纳米粒(mPEG-PLGA-NPs)以克服人胃癌HGC-27细胞周围黏液的黏附,研究mPEG-PLGA-NPs理化性质对纳米粒穿透黏液被HGC-27细胞摄取的影响.体外黏蛋白黏附实验证明,mPEG-PLGA-NPs具有良好的黏惰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HPLC法考察HGC-27细胞对不同理化性质mPEG-PLGA-NPs的摄取.结果显示:HGC-27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与孵育时间(0~4 h)成依赖关系.同一孵育时间内,HGC-27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随着mPEG相对分子质量和修饰密度的增加而增加,10% PEG2000-PLGA-NPs的摄取量是PLGA-NPs的1.7 ~2.0倍,是荷正电荷CS-PLGA-NPs的摄取量的1.8~2.4倍,粒径400 nm的纳米粒的摄取量仅为粒径120 nm的55.9% ~ 70.3%.结果表明,亲水性且表面电荷接近中性、大小适宜的mPEG-PLGA-NPs对黏蛋白具有一定的黏惰性,能够快速穿透HGC-27细胞周围黏液被细胞摄取.mPEG-PLGA-NPs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载药系统用于胃黏液癌的治疗.

  • 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和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用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作者:钟水生;罗柱;孙鲁宁;恩格百特;梁茂植;丁黎

    考察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BCQB)与布地奈德鼻喷雾剂(BUD)联用时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采用随机、两周期、序贯交叉、多次给药试验设计,12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受试者序贯单次鼻腔给药BCQB180 μg,连续给药BCQB 6 d(一天4次,每次180 μg),联合给药(BCQB 180 μg和BUD 256 μg);Ⅱ组受试者序贯单次鼻腔给药BUD 256 μg,连续给药BUD 7 d(一天1次,每次256 μg),联合给药(BUD 256 μg和BCQB 180 μg).一周清洗期后两组交换给药方式继续进行试验.采用LC-MS/MS法分别测定受试者给药后血浆中苯环喹溴铵与布地奈德的血药浓度.计算BCQB和BUD单用及联用两种用药方式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fmax,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BCQB与BUD联合用药不存在显著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 丹酚酸C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

    作者:燕玉婷;赖长江生;李萍;陈君

    分离鉴定大鼠灌胃丹酚酸C后血浆和尿液中的代谢产物.代谢样品用强阴离子交换小柱固相萃取方法进行制备后,采用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ESI/Q-TOF MS/MS),在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获取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大鼠血浆和尿液中检测到丹酚酸C原形成分和5个代谢产物,分别鉴定为caffeic acid(M1),monometh-yl-salvianolic acid C-monoglucuronide(M2),dimethyl-salvianolic acid C-monoglucuronide(M3),dimethyl-salvianolic acid Cmonoglucuronide (M4),dimethyl-salvianolic acid C(M5).结果表明丹酚酸C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是甲基化和葡萄糖醛酸化反应.

  • 硅化微晶纤维素粉体流动性评价

    作者:韩鹏;陈方城;涂家生

    评价硅化微晶纤维素与其同源微晶纤维-微粉硅胶二元混合物的流动性能差异,考察硅化后造成流动性改变的原因,并初步研究其在直接压片工艺中对制剂特性的影响.以粉体流动性不同评价方法考察硅化微晶纤维素与其同源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二元混合物的休止角、豪森比、川北方程参数等指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分析引起流动性差异的原因,并选择模型药物考察两种粉体对片剂含量均匀度的影响.硅化微晶纤维素的流动性要略优于相应的物理混合物.硅化微晶纤维素的流动性能优化机制与其相应的物理混合物存在差异,相同条件下,硅化微晶纤维素能更好地控制低剂量药物的含量均匀度.结果表明,硅化微晶纤维素是一种优良的预混辅料,对促进和提高固体制剂工业水平有重要意义.

  • 阿霉素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特性评价

    作者:张庭;周建平;姚静

    优化阿霉素(DOX)全反式维甲酸(ATRA)修饰低分子量肝素纳米粒的载药工艺,并系统评价载药胶束的体外特性.用全反式维甲酸修饰低分子量肝素(LMWH)合成LMWH-ATRA聚合物(LHR),采用透析法制备DOX载药胶束(DOX/LHR),并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考察DOX/LHR胶束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释放特性,以及MCF-7细胞对其摄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凋亡法评价DOX/LHR胶束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表明,LHR聚合物胶束能高效包载DOX,载药量高可达18.7%,包封率为78.8%,粒径为112.1~153.0 nm,荷负电;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显示,在pH 4.5,DOX/LHR胶束具有更快的释药速度;体外细胞实验表明,DOX/LHR胶束易被MCF-7细胞摄取,从而诱导MCF-7细胞凋亡.因此,LHR聚合物是DOX的优良载体,制备的DOX/LHR胶束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抗肿瘤特性,其成功制备将有助于提高DOX的抗肿瘤作用.

  • CYP1A2抑制剂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作者:李曼华;孙昊鹏;尤启冬

    CYP1A2酶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抑制CYP1A2会引起被CYP1A2代谢的其他药物代谢率降低,从而导致这些药物的血浆浓度增加,进而使药物的生物效应增强,可能产生药物毒性.因此识别区分CYP1A2抑制剂成为新药早期评选及药物安全性评估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利用674个已知CYP1A2抑制活性的化合物构建CYP1A2抑制剂配体库,从基于受体和基于配体的角度,采用分子对接和药效团的方法,利用Pipeline Pilot软件建立自动化筛选预测流程,简单全面地从蛋白-配体结合角度快速准确预测出CYP1A2的抑制剂分子.终从配体库中共预测出16个目标化合物,其中14个化合物具有CYP1A2抑制活性.研究后对美国成药数据库进行综合预测,共发现4个药物是已报道的CYP1A2抑制剂.说明本模型对CYP1A2抑制剂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可以应用于CYP1A2抑制剂的预测.

  • 牛蒡多糖的降血糖活性

    作者:王佳佳;刘玮;朱静;徐金楠;高向东

    从牛蒡根中提取纯化获得牛蒡多糖ALP1,通过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和体内糖尿病模型小鼠试验研究其降血糖活性.体外实验表明,ALP1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为0.518 4 mg/mL;体内实验发现ALP1能显著降低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明显改善糖耐量及胰岛组织的病变状况,降低一氧化氮合成酶的酶活力、氧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ALP1对糖尿病小鼠显示出较好的降血糖效果,其降血糖机制可能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糖类在肠道内的吸收,及通过体内抗氧化作用,减少糖尿病鼠体内氧化损伤有关.

  • 共无定型瑞格列奈-糖精的理化性质表征

    作者:宋逸婷;廖娇;齐宣;高缘;张建军

    采用真空减压旋转蒸发溶剂法制备得到了物质的量比为1∶1和2∶1的共无定型瑞格列奈-糖精.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红外光谱法(FTIR)和粉末X线衍射法(PXRD)对共无定型瑞格列奈-糖精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溶解度和溶出度,并与瑞格列奈晶体及无定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共无定型瑞格列奈-糖精在水及各种pH缓冲液中瑞格列奈的溶解度和溶出度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长期试验中,90 d内共无定型瑞格列奈-糖精能维持良好的无定型状态和化学稳定性.

  • (口恶)唑烷酮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Xa因子抑制活性

    作者:李慧;杨凌云;周金培;张惠斌

    以利伐沙班结构为基础,根据其与Xa因子相互作用的特点对其进行结构改造,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报道的(口恶)唑烷酮醚类化合物(7a ~7m).所合成化合物结构均经IR,1H NMR和MS确证,并测定了目标衍生物Xa因子抑制活性.实验数据表明,所合成化合物均表现出了一定的Xa因子抑制活性,但活性低于利伐沙班.

  • 番茄红素的全合成

    作者:马文鑫;梁智平;王渭军;胡四平;沈润溥;吴春雷

    设计完成了一条新的全反式番茄红素全合成路线:由4,8-二甲基-3,7-壬二烯-1-醛(2)与丙醛(3)经Aldol缩合反应制备关键中间体2,6,10-三甲基-2,5,9-十一烷三烯-1-醛(4),再与偕二膦酸酯(5)经Wittig-Horner反应得到3,7,11-三甲基-1,3,6,10-四烯十二烷基膦酸二乙酯(6),后与十碳双醛(7)反应得到全反式番茄红素(1),总收率为58.7%.与以往的全合成路线相比,具有步骤少、工艺简单、反应收率高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工业化生产潜力.

  • 糖基转移酶编码基因snogE中断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作者:石煊雯;李梦茜;李航;李继安;陈代杰;邵雷

    为了考察基因snogE中断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比对多种糖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并克隆与已知蒽环类抗生素糖基转移酶序列同源性高的snogE编码基因片段,构建基因中断质粒pSXW-2-62.利用接合转移的方法将其转入产诺加霉素的胡桃链霉菌中并发生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菌株mSXW-2-71,验证突变株基因型与发酵产物.结果表明,基因中断质粒以正确方式整合入基因组,中断了snogE基因;在突变株发酵产物中无法检测到诺加霉素产生.snogE基因编码的糖基转移酶在诺加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中是必需的.

  • 考布他汀A-4衍生物CPU-XT-006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VEGF、bFGF表达的影响

    作者:何书英;孙菁;刘坤;徐云根

    化合物CPU-XT-006是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血管阻断剂考布他汀A-4(CA-4)的一种衍生物.通过MTT法分别检测CPU-XT-006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分别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PU-XT-006对HUVEC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PU-XT-006对HUVEC内VEGF、bFGF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CPU-XT-006可抑制HUVEC的增殖,诱导HUVEC凋亡,并降低其细胞内VEGF、bFGF细胞因子的表达.

  • 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黏附微丸的制备及评价

    作者:徐梅霞;孙敏捷;张灿;平其能

    制备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黏附微丸.以CP 940和HPC为黏附性材料,挤出滚圆工艺制备载药丸芯.考察丸芯大载药量、赋形剂以及挤出滚圆工艺对成型性的影响.采用体外黏附性实验考察两种黏附性材料的比例对黏附性的影响.制备好的黏附性丸芯采用流化床包衣,乙基纤维素作为缓释防水内层,Eudragit(R) S100作为pH敏感外层,在不同pH释放介质中进行溶出研究,评价微丸在结肠环境的释药性能.实验表明:丸芯大载药量为70%,使用PH301作为赋形剂,CP 940与HPC质量比为1∶1时,黏附效果佳;EC增重为16% ~ 20%,S100增重为28%时,在盐酸溶液中有良好的耐酸性,在pH 6.0磷酸盐缓冲液中5h的释放量小于10%,而在pH 7.4结肠液中迅速释放药物和发挥黏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5-氨基水杨结肠定位黏附微丸是一种良好的结肠定位黏附给药系统.

  • 盐酸左西替利嗪对映体杂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查

    作者:周小娟;武苏;王伟;季一兵

    建立盐酸左西替利嗪中对映体杂质检查的毛细管电泳方法.采用石英毛细管柱(50 cm×50 μm,有效长度41.5 cm),以40 mmol/L磷酸二氢钠为背景缓冲液,85 mg/mL磺丁基-β-环糊精和85 mg/mL羟丙基-β-环糊精的二元体系为手性拆分剂,pH为5.5,运行电压20 kV,检测波长230 nm,压力进样(5 Pa,10 s).盐酸左西替利嗪对映体杂质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0 μg/mL和5.0 μg/mL.该方法可用于盐酸左西替利嗪原料药和片剂的对映体杂质检查.并通过析因实验考察二元体系中磺丁基-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西替利嗪手性分离的影响,探讨发现负电性的环糊精与电中性环糊精所构成的二元体系的协同作用仅表现在表观淌度的影响上.

  • 噬菌体肽库筛选隐丹参酮高亲和性结合肽

    作者:龙军;袁冬平;陆茵;林洁

    通过噬菌体十二肽库,以隐丹参酮为靶分子,筛选与隐丹参酮具有高亲和性的结合短肽.经过噬菌体十二肽库的3轮淘选,获得阳性噬菌体克隆,挑选结合力强的克隆进行测序,得到隐丹参酮的高亲和性结合短肽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试验共筛选到10个隐丹参酮的高亲和性结合短肽序列,有614种蛋白质与其结构相匹配.多肽序列的核心序列为VILDFGEI.本研究获得了与隐丹参酮结合的高亲和性多肽,为深入研究隐丹参酮的作用靶点以及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结构基础.

  • 藤黄酸胺基醇酯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作者:何黎琴;吴亚先;付俐;王效山;张奕华

    以藤黄酸为原料,与相应的二溴烷烃反应得到藤黄酸溴代烷基酯,再将其与不同的胺反应得到20个藤黄酸胺基醇酯衍生物(3a~3t),其结构经IR、MS、1H NMR确证.采用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肝癌细胞Bel-7402、SMMC-7721、Bel-7404、QGY-7701和HepG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大多数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3c,3g,3h,3p和3t活性强于藤黄酸,3g和3h的抗肿瘤活性强于紫杉醇.

  • 生物相容性高分子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虎林

    基因治疗为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如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因此应用前景广阔.由于裸基因易受到多种因素(如,酶降解、肾滤过作用引起的快速清除、不易被细胞摄取、从内涵体到细胞质的释放不充分等)的影响,应用受到严重限制.要成功的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开发安全有效的基因传递系统十分必要.随着基因传递系统的日益发展,对所开发的载体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介绍生物相容性高分子,如壳聚糖、聚氨基酯以及它们的衍生物作为肿瘤基因治疗非病毒高分子载体的一些研究动态.

  • 慢性病治疗性B细胞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丹妮;田浤;姚文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治疗性B细胞疫苗可以针对疾病中重要的调节因子产生中和性抗体,为慢性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已在慢性病的治疗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就治疗性B细胞疫苗在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老年痴呆症治疗上的开发和临床试验进展作一综述.

  • 有机阴离子转运肽在药代动力学中的作用

    作者:徐丹;李峰;张基;张勉;梅丹;刘晓东

    近年来,药物转运体在药物的吸收及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s,OATPs)家族作为摄取转运体中的一员,由于其在肝、肠、肾等重要组织中的表达而影响着临床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尤其是OATP1B1,OATP1 B3和OATP2B1.同时,众多临床药物被认为是OATP的底物药物(例如许多他汀类药物是OATP1B1的底物).一些药物可能抑制OATP而导致药物相互作用(例如环孢素A).此外,由OATP介导的基因多态性也导致了某些药物显著的个体差异.本文重点评述OATP家族不同成员在人体内的表达及其底物、OATP基因多态性、OATP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其在临床药物的药动学与药效学中的作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