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

实用癌症杂志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 실용암증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1-5930
  • 国内刊号: 36-110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37
  • 曾用名: 江西肿瘤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癌症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江西
  • 主编: 黄欧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直肠平滑肌肉瘤22例诊治体会

    作者:谢先福;吴印爱;胡世雄

    我院1975年1月至1997年5月共手术治疗直肠平滑肌肉瘤22例,占同期直肠恶性肿瘤的1.63%(22/1 348),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食管小细胞癌的诊治体会

    作者:许栋生;邹卫;张皓

    临床上食管小细胞癌较为少见,其病情发展迅速,多数患者于1a内死亡(1),我院自1987年1月~1996年1月手术治疗12例,占同期食管癌手术病例的1.56%.病理标本除作HE染色外,并作RAS、阿辛兰、粘液卡红及Grimelius嗜银染色而确诊,现报告如下.

  • 腹壁硬纤维瘤37例临床分析

    作者:戴存才;刘训良

    硬纤维瘤又名韧带样瘤,临床较少见,我院从1977年1月至1997年10月共收治37例,报告如下.

  •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sIL-2R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马希涛;王思勤;陈卓昌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等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并已作为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检测指标(1,2).我们对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sIL-2R水平变化做了检测对比,现报告如下.

  • MIB-1单克隆抗体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癌增殖活性研究的初步报告

    作者:叶传忠;陈仕平;李启镛;许恩赐;林震

    Ki-67是一种敏感而特异的增殖期细胞标记物,过去因只能用于冰冻切片,在应用上受到限制.近,Cattoretti等(1)以Ki-67抗原的重组部分,作用免疫原设计出的MIB-1单克隆抗体,经抗原修复后,可应用于石蜡切片的研究.我们回顾性检测了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组织切片,旨在了解Ki-67与膀胱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复发的关系.

  • 老年人大肠癌手术105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跃;吕太臣;顾汝军;涂传全

    我们自1985年1月至1995年1月,对105例70岁以上老年大肠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对这些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老年人大肠癌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模拟机定位细针经皮肺穿刺细胞学诊断61例报告

    作者:邬蒙;吴新生;敖帆;刘智华

    周围型肺癌、肺上沟瘤及其它肺周占位性病变的病理或细胞学诊断,除了开胸手术探查外,经皮肺穿刺常常是唯一的选择,国内外对此研究颇多,但采用的导引方式及使用的穿刺针具都不尽相同.从1993年8月至1998年2月,我们采用模拟定位机精确定位,使用创伤极小的特细针经皮肺穿刺做细胞学检查,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 CAV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

    作者:陈阵;国前;宋恕平;周登光;张伟亮

    许多文献报道,由环磷酰胺(CTX)、阿霉素(ADM)及长春新碱(VCR)组成的CAV方案是一个成熟的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联合化疗方案,曾一度被称为"标准"方案(1~5).我们自1994年6月~1996年2月采用该方案治疗广泛期SCLC共41例,其中可评价疗效者39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单次动脉插管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

    作者:张雪芬;孙敏文;李国琪

    为评价动脉插管单次灌注化疗对不同类型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我们自1994年3月~1997年6月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16例,现报告疗效并分析如下.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作者:谢勇;王崇文

    自1983年Warren和Ma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其致病性与机制及其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关系已经较为明确,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已成为消化系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

  • 抑癌基因的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作者:顾明亮;李明平;廖言辉;林嘉友

    恶性肿瘤的防治是困扰人类的难题之一.由于现代生命科学的进步,癌症发生机理的研究已由细胞水平逐步深入到微观的分子水平,即基因和(或)蛋白水平.

  • 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进展

    作者:李刚;李新钢;田志刚

    在颅内肿瘤中,脑胶质瘤约占40%,是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脑胶质瘤的分化程度虽然不同,但由于呈浸润性长长,至今仍未找到根治的途径.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肿瘤基因治疗的发展亦较快.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将基因疗法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并取得了初步效果,我们就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周烨;朱慰祺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又称为周期蛋白(Cyclin),是1978年 Miyachi等(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发现并提纯的一种自身抗原,是DNA多聚酶δ的辅助蛋白,DNA合成必不可少的因子.

  • 肝硬变和肝癌组织bcl-2及相关蛋白bax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郭琳琅;曹长安;郭颖

    为了探讨凋亡基因bcl-2及相关蛋白bax与肝脏病变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15例肝硬变和4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bcl-2及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结果发现肝硬变和正常肝组织中bcl-2表达较低,明显低于bax的表达(P<0.05);肝癌组织中bax表达较正常肝组织、肝硬变及癌旁组织明显低(P<0.05),而bcl-2无明显变化,bcl-2和bax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肝硬变至肝癌发展过程中bcl-2和bax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影响了肝细胞的凋亡状态,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意义

    作者:田辉;曹丙振;王善政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肺癌和12例正常肺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和VEGF的表达.结果显示,肺癌与正常肺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和VEGF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癌的微血管密度随着VEGF表达增强而增多;VEGF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果表明VEGF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评估指标.

  • HDCF/5-Fu、DDP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王向明;古云林;练英妮

    为了提高5-Fu+DD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对28例晚期NPC患者给予2个以上疗程的HD-CF/5-Fu+DDP方案化疗,结果CR 2例、PR 11例、MR6例、SD4例、PD5例,总有效率为(CR+PR)46.4%,中位缓解期5.4个月(2~16个月).毒性反应主要有WBC下降、恶心呕吐、口腔粘膜溃烂等.HDCF/5-Fu+DDP方案较传统的单用5-Fu+DDP方案疗效有明显提高,但毒性反应亦较重.

  • 胃癌组织bcl-2蛋白表达和DCC基因的杂合性缺失

    作者:周晓东;姜阳;刘蕴蘅

    为了研究bcl-2蛋白表达和DCC基因的杂合性缺失(LOH)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PCR方法检测了胃癌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和DCC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结果发现,胃癌(信息个体)LOH发生率为54.5%(18/33),bcl-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60.0%(30/50),Ⅲ、Ⅳ期胃癌LOH发生率(83.3%,15/18)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20.0%,3/15),P<0.01.bcl-2蛋白的表达和DCC基因的LOH与胃癌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临床分期及Lauren's分型无显著相关.结果提示bcl-2蛋白的高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DCC基因的LOH与胃癌的进展有关,但其致癌机制有所不同.

    关键词: 胃癌 DCC基因 Bcl-2
  •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代胃及人工括约肌重建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作者:刘献棠;吴印爱;谢尚奎;刘军

    为了研究全胃切除、胃及幽门重建新术式及术后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测定了胃癌患者术后0.5a、1a血液中IgA、IgG、IgM、CD4、CD8、NKL、L、IL-2、sIL-2R、INF-γ水平.新术式术后患者IgA、IgG、IgM、CD4、NKL、L、IL-2、INF-γ水平明显高于传统术式组(P<0.01),与非肿瘤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术式术后患者CD8、sIL-2R水平明显低于传统术式组(P<0.01),与非肿瘤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新术式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较快,而传统术式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较慢且低下.

  • 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与造血系统淋巴类肿瘤疗效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希民;屠振华;任长征;王世华

    为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造血系统淋巴类肿瘤化疗疗效的关系,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63例造血系统淋巴类肿瘤白细胞GR,其中淋巴瘤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多发性骨髓瘤18例.结果显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R水平与化疗疗效呈正相关(P<0.05),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GR水平与化疗疗效无相关性(P>0.05).结果提示,测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R水平可预测化疗疗效.

  • 肺癌全肺及肺叶切除术后胸部X线与CT检查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麟;葛鸿慧

    为探讨肺癌患者全肺或肺叶切除术后胸部改变的X线及CT诊断价值,将经手术切除全肺或肺叶后的7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正位胸片与同期CT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膈肌升高70例(100.0%),纵隔器官移位66例(94.3%),纵隔脂肪组织移位9例(12 9%),胸腔积液和随后形成的胸膜肥厚34例(48.6%).X线正位片对术后两侧纵隔可作整体描述,CT可清楚显示主动脉弓回转36例(51.4%),对侧肺组织疝入18例(33.3%),右肺术后奇静脉食管窝变小或消失26例(83.9%),左肺术后扩大17例(43 6%).CT诊断肺内肿瘤复发及转移各9例(12.9%),X线诊断肺内肿瘤复发及转移为5例(7.1%)及6例(8.6%);CT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15例(21.4%)、X线为7例(10.0%).结果表明,常规X线片及CT对全肺或肺叶切除术后的评估各具优点,CT能直观地显示术后纵隔结构的再分布及术后空腔的细微变化,并可作密度值测量,能更多更早地发现术后胸内肿瘤复发转移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因而更有价值.

  • 乳腺肿块术前细针穿刺涂片的DNA定量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梁春立;阎波;卢爱国;邹强;任长才;徐元鼎

    为了探讨乳腺肿块术前细针穿刺涂片DNA定量测定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采用CAS-200图像细胞仪对52例乳腺肿块术前细针穿刺涂片进行DNA定量测定.结果表明,52例涂片均能提供足够的样本细胞,52例病人术后病理诊断良性者5例,恶性者47例.5例良性病变均为DNA二倍体,47例乳腺癌中DNA二倍体12例,异倍体35例.可以认为乳腺肿块术前细针穿刺涂片的DNA定量测定是一简便易行的方法,能在术前获知乳腺肿块的DNA倍体类型,为辅助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丁酸钠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朱文渊;黄炜;黄济群

    为了探讨丁酸钠对人肝癌细胞各种酶活性的影响,采用丁酸钠处理Bel-7402人肝癌细胞,测定其γ-谷氨酰转肽酶(γ-GT)、酪氨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TAT)、醛缩酶(ALD)的比活力和细胞增殖速度.结果显示,2.5mmol/L和5.0mmol/L的丁酸钠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并使肝癌标志酶γ-GT活性及反映肝细胞恶变或损伤的ALD活性明显降低(P<0.01,P<0.05),而使反映肝细胞分化的TAT活性明显升高(P<0.01,P<0.05).结果表明,丁酸钠能引起人肝癌细胞γ-GT、TAT、ALD明显改变,提示这几种酶可作为肝癌细胞分化诱导的酶学指标.

  • MTT比色分析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敏感性

    作者:谢剑明;李金瀚;郑航;徐萌

    选择有效的化疗药物是肿瘤化疗成功的关键,采用常用的9种化疗药物对25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MTT法药物敏感试验.在单药使用时,非小细胞肺癌对抗癌药物敏感度由高至低依次为诺维本、丝裂霉素C、阿霉素、顺铂、鬼臼乙叉甙、卡铂和长春新碱,而对甲氨喋呤和5-氟脲嘧啶耐药.此结果为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 宫颈癌合并宫腔积液的放疗疗效分析

    作者:宋藏珠;李魁秀;牛书怀

    自1980年1月至1990年12月,对1 899例宫颈癌患者行单纯放射治疗,其中合并宫腔积液者171例,宫腔积液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子宫位置及腔内治疗方法有关(P值分别<0.01、<0.01和<0.05)而与肿瘤的分期、病变类型及病理类型无关;合并宫腔积液者放疗后5a生存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放疗结束后宫腔积液持续存在、宫体大小超过孕6周、血性积液及积液量多于50ml者的5a生存率明显低于无积液组(P值分别<0.01、<0.01、<0.05及<0.05),对有上述情况的患者,要高度警惕宫体受侵,必要时要增大A点放疗剂量或行子宫切除以改善预后.

  • p16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玉军;纪祥瑞;姜天福;赵洁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105例大肠癌组织中p16蛋白.结果:大肠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0.0%,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呈负相关(P<0.01).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的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6.9%,伴区域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者为50.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存超过5年者p16蛋白表达阳性率(83.3%)明显高于5年内死亡者(53.1%),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p16基因能抑制大肠癌的浸润与转移,p16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L3-8的建立及生物学特征

    作者:陆燕蓉;林苹;张洁;黄孝忠;肖远康

    为了得到高转移率的小鼠肺癌体外传代细胞株,将Lewis肺癌实体瘤组织在体外进行14个月的传代培养,获得了L3-8细胞株.对该细胞生物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第39代和第65代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为23.5h和26.2h;第80代细胞的平皿和软琼脂集落形成率分别为30.7%和21.2%;在C57BL小鼠体内的成瘤率为100.0%,肺转移率为83.3%,平均转移灶2.9个.此细胞株较原体内传代株具有更高的转移率,为肿瘤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药理学等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实验模型.

  • 胸腺细胞移植对荷瘤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及其抑瘤效应

    作者:李文林;石小玉;关华凤;章克萍

    为探讨新生小鼠胸腺细胞移植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新生Km小鼠胸腺细胞移植于荷瘤Km小鼠皮下及腹腔内,采用重量参数、组织学、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仪检测等方法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移植组实体瘤重量轻于未移植胸腺细胞的对照组,其胸腺、脾和腋下淋巴结的重量均重于对照组.移植组淋巴结副皮质区明显增大,并可见大量管腔扩张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移植组脾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胸腺皮质增厚,两器官的嗜派若宁细胞增多.结果表明,新生小鼠胸腺细胞移植可增强荷瘤鼠的免疫功能,主要是细胞免疫,并能抑制荷瘤鼠肿瘤的生长.

    关键词: 胸腺 移植 小鼠
  • p53蛋白和MDM 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赵仲生;张梅;徐文娟

    为了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53和癌基因MDM 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了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53蛋白和MDM 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p53蛋白和MDM 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0.3%(41/68)和42.6%(29/68),p53蛋白阳性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1),MDM 2蛋白阳性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0.01),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者41例,其中p53蛋白和MDM 2蛋白表达均阳性者12例,MDM 2蛋白表达阴性者29例;在68例食管癌中,MDM 2蛋白阳性表达者29例,其中MDM2与p53蛋白均阳性者12例,p53蛋白表达阴性者17例,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1),p53蛋白和MDM 2蛋白表达均阴性者10例.可以认为p53蛋白和MDM 2蛋白表达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参考指标之一,MDM 2蛋白表达还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参考指标之一,并间接证明MDM 2蛋白对p53蛋白表达具有负性调节作用.

  • 抑癌蛋白与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作者:卢放根;伍汉文;凌奇荷;林礼茂

    为了探讨抑癌蛋白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阐明胃癌恶性生长的可能机理,选择88例手术切除的胃溃疡和胃癌的蜡块标本,将BrduTP掺入到DNA的断端,结合抗Brdu抗体放大信号,再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这些组织中的p21、p53及PCNA的表达.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的细胞增殖水平高而凋亡细胞减少.癌巢中很少有凋亡细胞.胃溃疡组织中凋亡的细胞明显多于胃癌组织.p53蛋白在胃癌中的检出率为38.0%.p21蛋白在胃粘液腺癌及低分化、未分化型腺癌中检出率很低.结果表明,尽管胃癌组织中发现抑癌基因p53突变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但并不能促使胃癌细胞的增殖,却可以增加癌细胞的凋亡.胃粘液腺癌和低分化、未分化型腺癌的抑癌蛋白p21的表达水平低下可能是该类癌细胞过度增生的原因之一.胃癌细胞凋亡机制障碍和增殖失控是胃癌细胞增生失控的基础.

    关键词: 细胞增殖 凋亡 胃癌
  • 骨肉瘤中HLA-DPB1等位基因的初步研究

    作者:蒋黎华;张伟滨;姚芳娟;范丽安;沈才伟

    为探索骨肉瘤与HLA Ⅰ类抗原关联的内在机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顺序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方法,对22例骨肉瘤和48例正常组织对照进行HLD-PB1等位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作为HLAⅡ类抗原的DPB1等位基因与骨肉瘤无相关性,提示HLA Ⅰ类抗原可能直接参与骨肉瘤发病过程.

  • 吉粒芬在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周立强;冯奉仪;张频;张湘茹;李青

    为观察吉粒芬(国产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防治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应用吉粒芬预防和治疗41个化疗周期中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按吉粒芬剂量分为每天1次75μg和150μg两组,每组连续用药5~14d.全组包括吉粒芬75μg组预防用药23周期,治疗用药6周期;150μg组预防用药7周期,治疗用药5周期.结果表明,吉粒芬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降低其下降幅度和缩短其持续时间,为按期化疗提供了条件.150μg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优于75μg,结果显示,吉粒芬提升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 CHOP-VP16与ProMACE-CytaBOM方案治疗NHL疗效观察

    作者:熊建萍;周绪堂;陈文俊;万以叶;王韵倩

    分别采用CHOP-VP16方案对52例和ProMACE-CytaBOM方案对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进行化疗,结果显示,CHOP-VP16方案组的完全缓解率为51.9%(27/52),总有效率为92.3%(48/52);ProMACE-CytaBOM方案组的完全缓解率为43.3%(13/30),总有效率为90.0%(27/30).两组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CHOP-VP16方案组和,ProMACE-CytaBOM方案组的白细胞下降(Ⅰ~Ⅲ度)分别为82.7%(43/52)和83.3%(25/30),但均无Ⅳ度下降发生,均无与毒性有关的死亡发生.结果表明,CHOP-VP16方案治疗NHL可以达到ProMACE-CytaBOM方案相近的疗效,且使用方便,毒副反应较轻,可作为治疗NHL的一线方案.

  •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大肠癌细胞株LoVo凋亡的初步研究

    作者:郁宝铭;陆爱国;郑民华;李东华

    为了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大肠癌的机制,以大肠癌细胞株LoVo为研究对象,用MTT、FCM、TDT、电泳和电镜等手段,观察ATRA对LoVo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细胞增殖受到抑制,高浓度组FCM出现凋亡峰,电镜下有大量凋亡细胞,细胞凋亡比例增高.可以认为ATRA能诱导LoVo细胞凋亡,实验结果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维甲酸 凋亡 大肠癌
  • 胃粘膜异型增生上皮p5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姜海行;韩萍;蒋一强;胡翠娥;杨定华;梁秀就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4例常规胃镜活检的胃粘膜异型增生上皮的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做1~24个月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p53蛋白阳性的异型增生上皮的癌检出率为57.1%(4/7),其中2例为早期胃癌,而p53阴性的异型增生上皮的癌检出率为11.8%(2/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胃粘膜上皮p53蛋白表达是一项恶性生物学指标,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胃癌的标志.

    关键词: 胃肿瘤 P53蛋白 诊断
  • 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Apo E的基因多态性

    作者:瞿永华;石于波;钟礼杰;戴旭东;Peter Shield;高玉堂

    为了探讨载脂蛋白E(apo E)的遗传变异体与非吸烟女性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在上海市和哈尔滨市两地分别收集了非吸烟女性肺癌病例100例和82例,以及非吸烟的女性健康人对照95例和89例,应用PCR-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了白细胞DNA apo E等位基因(apo ∈)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把突变型等位基因∈4与野生型∈3相比,虽然在上海市病例组中,OR值为0.52(95%CI=0.21~1.29),但无显著性差异,尚待扩大样本做进一步探讨.

  • MTS1/p16基因产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李伟峰;赵彤;邹霞英;朱梅刚

    为了研究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52例非小细胞肺癌石蜡标本进行p16蛋白的检测.结果发现44例(84.6%)p16蛋白表达阳性,p16蛋白在良、恶性细胞中均有表达,肿瘤细胞中p16表达呈现异质性;各肿瘤类型中鳞癌和大细胞癌阳性率高于腺癌,但无显著差异,高分化腺癌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P<0.01);伴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低于非转移者(P<0.01),且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小相关.表明p16基因表达缺失参予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与肿瘤分化、转移有关.

  • 嗅神经母细胞瘤六例报告

    作者:彭逊;李德锐;陈世坚;陈志坚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经病理诊断.6例患者病灶均原发于鼻腔并侵犯筛窦.合并侵犯蝶窦2例、鼻咽2例、上颌窦3例、眶内2例、额叶2例;颈淋巴结转移3例.根据Kadish分期标准,B期1例,C期5例.首发症状以鼻塞、涕血为主,伴有复视、视物模糊2例,头痛2例,颈部肿块2例.病程短1个月,长14个月.5例首诊误诊为"鼻息肉".

  • 以皮肤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胃癌一例报告

    作者:王顺祥;李勇;马志学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5岁.因发现腹部皮下多发肿物2个月,于1995年7月8日就诊.体检:头颈部未见异常,腹部脐周皮下可触及5个肿物,直径为0.5~1.0 cm左右,无红肿及触痛,质硬、活动、边界清楚.

  • 带蒂大网膜移植修复医源性食管穿孔一例报告

    作者:张祖艮

    医源性食管穿孔致使消化道内容物外溢污染纵隔和胸膜腔,造成纵隔及胸膜腔内急性化脓性感染,预后极差.近,我们在对1例贲门癌行腔内置管过程中发生食管穿孔,采用带蒂大网膜修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心包恶性间皮瘤二例报告

    作者:杨继元

    1病例报告1.患者,女性,33岁.因咳嗽、胸闷1个月,心慌、气急1周于1992年10月4日入院.体检:P 120次/分,BP 14/9 kPa.左颈部可触及数个0.5 cm×0.5 cm大小的淋巴结,颈静脉充盈,左下肺呼吸音低,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遥远.腹平软,肝肋下3 cm,质软,肝颈静脉回流受阻.

  • 男性乳腺脂肪肉瘤一例报告

    作者:莫爵飞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7岁.因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物1个月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好,左乳房不匀称增大,内侧部皮肤暗红,乳晕下触及一肿物,大小约5.0 cr×5.5 cm,质软,边界清楚,有囊性感,伴轻微触痛,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肝、脾无肿大,X线检查双肺无异常,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正常.拟诊:左乳腺坏死伴囊性变.

  • 胃一点癌二例报告

    作者:沈文琪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性,34岁.因上腹部不适、隐痛4年,近1年来厌食、乏力、消瘦,于1989年5月31日入院.胃镜检查见胃窦部近胃角处有一直径为0.3 cm大小的溃疡,活检病理报告:胃低分化腺癌.于6月6日手术,术中切开胃壁探查见胃窦部角切迹处粘膜粗糙不平,呈结节样隆起,弥漫浸润,一直延伸至贲门,胃角附近有3个散在性浅表溃疡,做全胃切除术.标本作系列切片未见癌细胞.病理诊断为胃体及胃窦部溃疡伴良性淋巴组织弥漫性增生.患者痊愈出院,随访8a以上,未见癌复发.

  • 喉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二例报告

    作者:余英豪;杨甫文;赵敏

    喉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相当少见,至今文献报道不足60例,我院30年来,诊断喉粘膜恶性黑色素瘤2例,现就其临床病理特点报告并讨论如下.

  • 乳腺叶状囊肉瘤一例报告

    作者:李彩云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53岁.因发现右乳房肿块1a,明显增大1个月于1997年7月19日入院.体检:右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8.0cm×7.0 cm质地中等肿块,边界尚清,活动,无压痛,表面静脉曲张,锁骨上及腋窝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实用癌症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