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

实用癌症杂志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 실용암증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1-5930
  • 国内刊号: 36-110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37
  • 曾用名: 江西肿瘤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癌症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江西
  • 主编: 黄欧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NP与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逸之;张婷;邹春芳

    目的比较NP方案和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P方案,即诺维本(NVB)25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PDD)40 mg/次,静脉点滴,第1~3天;对4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MVP方案,即丝裂霉素(MMC)6 mg/m2,静脉推注,第1天;西艾克(VDS)3 mg/m2,静脉推注,第1、8天;顺铂(PDD)40 mg/次,静脉点滴,第1~3天.结果NP方案组有效率为44.2%(23/52),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0个月,中位缓解期为6.0个月;MVP方案组有效率为38.3%(18/47),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0个月,中位缓解期为4.8个月.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P方案与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有较好疗效,且疗效相近.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诊治分析

    作者:余志和;刘英祥;李松奇

    目的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期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36例,合并甲状腺癌23例(2.75%,23/836).病理检查结果示:灶性癌变3例,微小癌变8例,乳头状癌n例,乳头状癌并滤泡状癌1例.所有患者均行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中常见,但并发甲状腺癌诊断困难,多为分化好的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指征应放宽,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有利于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使治疗合理有效.

  • 肺癌患者血清VEGF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颜浩;章培;陈文彬;周黎强;徐淑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的意义及其影响肺癌生长及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原发性支气管肺癌63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癌组织VEGF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VEGF含量,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不同血清VEGF含量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肺癌患者血清V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T分期(肿瘤原发状态)血清VEGF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N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间血清VEGF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肺癌患者血清VEGF含量与肺癌组织VEGF表达呈正相关.血清VEGF高含量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血清VEGF低含量者.结论血清VEGF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进展密切相关,血清VEGF含量可作为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及预后评价的可靠参考指标.肺癌细胞分泌VEGF进入血液循环,从而促进肺癌的生长及转移.

  • 手术操作对大肠癌患者肿瘤细胞血行扩散的影响

    作者:王梦龙;饶南燕;陈斌;饶伟华;谢敏

    目的探讨手术对大肠癌血行扩散的影响.方法对23例行根治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患者,分别于肿瘤切除前后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血中CEA mRNA表达情况.同时取该患者的肿瘤组织作阳性对照,以20例正常人外周血作阴性对照.结果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EA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8%和69.6%(P=0.04).91.3%(21/23)的病例肿瘤组织CEA mRNA表达呈阳性.2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EA mRNA均为阴性.结论手术操作可促进大肠癌肿瘤细胞的血行扩散.

  • 间接淋巴结造影对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意义

    作者:齐卫红;张勤

    目的探讨间接淋巴结造影对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直肠黏膜下间接淋巴结造影,对3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行淋巴结造影并摄X线片,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造影检查阳性10例患者中8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阳性符合率为80%(8/10);而造影结果阴性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阴性,阴性符合率为100%(22/22).结论间接淋巴结造影有助于正确判断淋巴结是否彻底清扫,从而使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更具主动性,提高了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

  • 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层黏连蛋白含量的动态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尹东;王海江;桂霞;王琦三;刘江齐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层黏连蛋白(LN)含量的动态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大肠癌患者血清LN含量.结果血清LN检测对44例大肠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4.09%,特异度为92.65%,准确度为89.29%,阳性预告值88.10%,阴性预告值为90.00%,阳性似然值为11.44,阴性似然值为0.17.Dukes分期各期别大肠癌患者血清LN含量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且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LN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DukesC、D期组血清LN含量高于Dukes A、B期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血清LN含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术后血清LN含量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LN含量的检测对其诊断、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和良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动态检测血清LN含量对观察大肠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有参考价值.

  • 耐药基因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建兵;何松;缪宏兰;吴丽华;韩枋;于兰;杨书云;周建云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和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随访10年以上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TopoⅡ和TS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GST-π的表达与UICC分期有关(P=0.0218),与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gp、TopoⅡ和TS的表达与上述参数均无关(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UICC分期、肿瘤组织类型及GST-π、Topo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TopoⅡ和TS的表达,对肿瘤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UICC分期、组织类型及GST-π、TopoⅡ的表达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马敬涛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6例肾AML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其中6例做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根据镜下特点,16例肾AML可分为典型型9例(56.3%)、平滑肌瘤样型3例(18.8%)、非典型型2例(12.5%)和脂肪瘤样型2例(12.5%).免疫表型:瘤细胞特征性表达HMB45、Melan-A、gp-100、CD68和SMA.结论肾AML的镜下形态特征结合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瘤的确诊.

  • 副乳腺癌13例临床分析

    作者:袁破;徐兵河;赵龙妹;张频;李青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1958年10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3例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随访至2002年12月,4例出现远处转移,并死于该病,1例死于其它疾病,余8例健在.5年生存率41.7%(5/12).结论副乳腺癌是1种罕见但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 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索宗武;丁钋;赵永捷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经验,探讨其诊断与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年1月~2002年8月间收治的36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有胆道病史者25例(69.44%);术前B超诊断符合率为65.38%,CT诊断符合率为85.00%;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肿瘤切除率为58.33%;随访率83.33%,NevinⅠ期2例均生存5年以上,Ⅱ~Ⅳ期患者平均生存22个月,Ⅴ期患者平均生存13个月,仅行剖腹探查者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结论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手术是治疗胆囊癌的首选方法,对有癌变倾向的胆囊病变行预防性切除,是预防胆囊癌的有效措施.

  • PCNA和p53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黄阗;陈茂怀;吴名耀;吴贤英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放疗前鼻咽癌组织中PCNA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51例鼻咽癌组织中PCNA和p53蛋白表达阳性者分别有50例(98.0%)和46例(90.2%),高表达者分别有16例(31.4%)和22例(43.1%);鼻咽癌组织中PCNA表达与p53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1);PCNA和p53蛋白阳性表达水平越高,则鼻咽癌对放射治疗越敏感,放疗后鼻咽局部癌肿完全消退率越高(P<0.05);PCNA和p53蛋白同时高表达者比单一指标高表达者,对放射敏感性更高(P<0.05).结论PCNA和p53蛋白是反映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和预测其放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 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和预后分析

    作者:陈艳峰;陈福进;曾宗渊;杨安奎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对可能影响预后的12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不同因素间相关关系分析用x2检验.结果头颈部MFH 5年累积生存率为42.0%;局部复发率约37.1%;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为:肿瘤发生部位、治疗方式、颈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肿瘤局部复发(P<0.01);病理分级与肿瘤发生部位相关;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者较单纯手术、放疗和化疗者预后佳(P<0.05).结论头颈部MFH患者预后差、复发率高,颈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差、局部复发患者预后差,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 改良MTT药敏分析在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汪波;张红雨;黄岩;郭智涛;石灵春;谭敏;何青莲

    目的探讨在MTT药敏分析指导下提高乳腺癌化疗用药的科学性.方法运用改良的MTT法药敏实验,检测35例原代乳腺癌细胞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与预后相比较,分析药敏实验指导化疗选药的意义.结果检测的35例乳腺癌病例临床用药与药敏实验结果相符合的有21例,不符合的有14例.在符合的21例患者中,3年复发、转移率为14.3%(3/21),在不符合的14例患者中,3年复发、转移率为50.0%(7/14),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1);两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95.2%(20/21)和71.4%(10/14),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TT药敏实验在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中具有指导意义.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射频毁损治疗的生存质量评价分析

    作者:王远东;王建;赵建;林生趣

    目的探讨射频毁损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给予射频毁损治疗和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结果射频治疗组与化疗组比较,疼痛缓解程度、KPS评分及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体重也有明显变化,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射频毁损治疗技术具有微创、疗程短、安全可靠、近期效果较好的优点,可明显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多原发性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赵东兵;白月奎;周志祥;邵永孚

    目的探讨多原发性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多原发性大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共65例,占同期收治大肠癌病例的1.3%(65/5 070),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35例,异时性多原发癌30例,65例均行手术治疗,35例同时性多原发癌行根治性切除29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34.6%(9/26);30例异时性多原发癌首次治疗时28例行根治术,2例行局部切除术,患者第一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92.0%(23/25).结论多原发性大肠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多原发性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

  • 组织间插植与阴道盒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对比

    作者:曾四元;李隆玉

    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与阴道盒后装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80例大体积,外生肿瘤直径≥4.0 cm的宫颈癌应用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以消除局部肿瘤和止血.其中,40例菜花型宫颈癌患者接受组织间插植放疗,将其分为A、B组.A组(20例):术前插植放疗+宫颈癌根治术;B组(20例):插植放疗+常规放疗.另40例接受了阴道盒放疗的宫颈癌患者被分为C、D组.C组(18例):阴道盒放疗+宫颈癌根治术;D组(22例):阴道盒放疗+常规放疗.比较A、C组的消除肿瘤疗效和B、D组的止血效果.结果A、C组的完全缓解率(CR)各为90%、11%,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D组的止血显效率各为100%、64%.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对消除宫颈巨大、外生型肿瘤及局部止血是有效的方法.

  • 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

    作者:杨波;祁岩超;卢敏莹

    目的研究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体外培养扩增,并检测其功能.方法应用Ficoll-Hypaque离心获得界面细胞,贴壁培养2 h,获得单个核细胞,体外以重组hGM-CSF(50 ng/ml)+hIL-4(10 ng/ml)+hTNF-α(50 ng/ml)诱导培养14天.在DCs发育过程中,在光镜下观察其生长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型.采用MTT法检测DCs活化的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性.结果第6天体外培养的DCs由贴壁状态变为悬浮毛刺状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此类细胞数量增多,第12天为形态不规则的毛刺状,为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成熟DCs高水平地表达HLA-DR、CD80、CD83、CD1a、CD11c、CD123.被激活的T细胞对2种来源于不同组织的肿瘤细胞均产生了明显的杀伤性.结论人脐血经rhGM-CSF+rhIL-4+hTNF-α体外诱导培养,能诱导出DCs.

  • 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的关系

    作者:吴卉娟;刘少扬;江大琼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宫颈癌和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COX-2表达,并检测其微血管密度(CD34标记)和癌细胞增殖指数(Ki-67标记).结果宫颈癌组织中COX-2、微血管密度、Ki-67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0.01),COX-2高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COX-2表达阳性者微血管密度和Ki-67指数明显高于COX-2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COX-2过度表达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且与宫颈癌新生血管的形成和细胞增殖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反映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 2种电泳在淋巴瘤TCR-γ基因重排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韩西群;贺莉;朱梅刚;赵彤

    目的探讨不同电泳方法在淋巴瘤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中采用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通用引物,对30例T细胞淋巴瘤和30例B细胞淋巴瘤组织扩增,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实验对扩增产物进行研究.结果29例T细胞淋巴瘤扩增产物在琼脂糖电泳中为阳性,其中27例在SSCP分析实验中为阳性.16例B细胞淋巴瘤在琼脂糖电泳中为阳性,其中3例在SSCP分析实验中阳性.所有在琼脂糖电泳中阴性的PCR产物在SSCP分析实验中也为阴性.在琼脂糖电泳中真阳性与假阳性条带有差异.结论在TCR-γ基因重排扩增产物分析中,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但无假阴性;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假阳性可在SSCP实验中排除.2种电泳方法同时应用,可以减少工作量,并且可提高判断准确性.

  • 广西眼镜蛇蛇毒细胞毒素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雷丹青;刘绵林;蓝利;汤圣希

    目的了解广西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TX)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CTX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淋巴瘤细胞株(YAC)、S180癌细胞株、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卵巢癌细胞株(Ho8990)体外细胞毒作用,同时应用动物移植性肿瘤的体内试验法,观察CTX对S180载瘤小鼠(S180)和CNE的抑瘤作用及其生命延长率.结果CTX对上述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效应,作用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04,0.50,1.82,1.76和1.05 μg/ml;CTX对小鼠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12%~37%,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CTX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小鼠移植性瘤有一定抑制作用.

  • HIF-1α和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刘岷;邝胜利;史成章

    目的探讨HIF-1α、VEGF、CD3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大肠癌组织,常规石蜡包埋进行HIF-1α、VEGF、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HIF-1α在大肠癌组中的平均表达阳性率为67.6%(46/68),与正常黏膜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表达随Dukes分期而增强;大肠癌组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2.1%VS 0,P<0.01),大肠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VEGF表达有一致性(P<0.05).结论HIF-1α可通过诱导VEGF生成而刺激大肠癌血管生成,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氨磷汀与峰龄多糖对人外周血粒-巨噬祖细胞的化疗保护作用

    作者:黄成垠;陈宝安;李翠萍;周敏;傅强

    目的观察氨磷汀(amifostine,化学代号:WR-2721)和峰龄多糖(fengling polysacchride,FLPS)对人外周血粒-巨噬祖细胞(CFU-GM)及HL60白血病细胞的化疗保护作用.方法应用Ficoll分离单个核细胞(MNC);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测定CFU-GM集落;XTT法测定HL60细胞存活率;WR-2721及FLPS处理的MNC,与VP-16作用后,测定CFU-GM集落产率,研究WR-2721和FLPS对CFU-GM的保护作用.结果经WR-2721和FLPS处理的MNC与VP-1637℃作用14 h后,CFUGM集落产率均明显高于VP-16对照组,CFU-GM集落数在VP-16对照组、空白对照组、WR-2721+VP-16组、FLPS+VP-16组和WR-2721+FLPS+VP-16组分别为每1×105个MNC 30.9±22.5、83.2±43.8、64.6±41.2、55.3±33.5和78.3±48.2,与VP-16对照组相比,P值均<0.01;WR-2721处理后的HL60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增强,IC50由52.5μg/ml下降为40.5μg/ml;VP-16对FLPS处理前后的HL60细胞的作用无明显改变.结论WR-2721和FLPS对人外周血CFU-GM具有明显化疗保护作用.WR-2721能增强HL60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FLPS对HL60细胞的化疗损伤无保护作用.

  • 乳腺癌癌周微脉管密度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乔广东;陈武科;任予

    目的探讨微脉管密度(TMVD)、微血管密度(BMVD)、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组织,应用免疫组化双染试剂盒(Histostain-DS试剂盒)、FVⅢ-RA单克隆抗体和Ⅳ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在同一张组织切片上分别对内皮细胞和基膜进行标记,在光镜下分别观察微脉管密度、微血管密度和微淋巴管密度.结果微脉管密度在腋窝淋巴结阴性组和淋巴结转移1~3个组、4~9个组、10个以上组分别为35.64±9.28,45.47±7.60,57.00±9.17,67.00±9.56;微血管密度在以上各组分别为23.36±7.06,30.53±6.13,38.40±6.67,43.75±6.85;微淋巴管密度在以上各组分别为12.27±2.49,14.93±2.46,18.60±2.76,23.25±3.40.微脉管密度、微血管密度和微淋巴管密度均与腋窝淋巴结状态呈显著正相关(P<0.05),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而增大;而三者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绝经状态以及雌激素受体状况等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微脉管密度、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密切相关,是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有价值指标.

  • 甲状腺乳头状癌MMP-2、MMP-9、TIMP-1和TIMP-2表达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

    作者:王喜梅;孙雷;刘逢吉;张朝;张众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及其组织基质蛋白抑制剂1,2(TIMP-1,TIMP-2)表达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MP-2、MMP-9、TIMP 1和TIMP-2的表达.结果MMP-2、MMP-9、TIMP-1和TI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87 7%、76.9%和61.5%.MMP-2和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侵袭程度呈正相关(P<0.01,P<0.05).TIMP-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侵袭程度呈负相关(P<0.05).TIMP-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侵袭程度无明显相关性.MMP-9与TIMP-1表达有显著相关性,且呈负相关(P<0.01).结论MMP-2、MMP-9、TIMP-1和TIMP-2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是临床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 食管癌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TI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淳;吴名耀;吴贤英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MMP-9、TIMP-1、TIM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17.8%、13.3%和84.4%;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的MMP、TIMP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随着肿瘤浸润的加深,MMP-2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x2=4.375,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MMP-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6.252,P<0.01).结论MMP-2、MMP-9主要在癌细胞中表达,TIMP-1、TIMP-2主要在间质细胞中表达.MMP-2、MMP-9、TIMP-1、TIMP-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MMP-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 铜绿假单胞菌DNA对荷瘤宿主LPO与SOD水平的影响

    作者:徐跃飞;任凤;赵宝昌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DNA对荷瘤宿主淋巴器官过氧化脂质(LPO)与超氧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纯化提取的铜绿假单胞菌染色体DNA进行体内抗肿瘤实验,观察铜绿假单胞菌DNA对荷瘤宿主淋巴器官LPO和SOD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肿瘤生长的关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DNA能显著增大荷瘤宿主淋巴器官SOD/LPO比值(P<0.01),并抑制肿瘤的生长(P<0.05),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DNA在淋巴器官中的抗氧化作用可能与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 丹参酮ⅡA诱导NB4细胞分化凋亡与PML-RARα融合蛋白的关系

    作者:黄纯兰;羊裔明;刘志刚;孟文彤;邓承祺;刘霆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诱导NB4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中PML-RARα融合蛋白变化及其与细胞分化、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ML-RARα融合蛋白的变化;同时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进行NBT还原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分析细胞周期.结果TanⅡA能减少NB4细胞中微小荧光颗粒数,恢复NBs大斑点荧光颗粒,作用72 h后颗粒数减少明显;同时,TanⅡA能提高细胞生长抑制率、诱导分化,增强NBT还原能力和提高凋亡细胞比率,降低细胞增殖指数,作用120 h后细胞分化和凋亡作用强.结论PML-RARα融合蛋白水平降低是TanⅡA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基础.

  • 喉癌组织中NF-Κb和IκB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朱江;胡国华;孙余才;邓靖宇

    目的探讨NF-κB和Iκb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0例喉癌组织和2硎正常喉黏膜组织中NF-κB p65和IκBα表达水平.结果喉癌组织中NF-κB p6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IκB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中NF-κB p65表达水平明显较无转移喉癌组织高,IκBα表达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NF-κB和IκB在喉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密切的关系,抑制NF-κB表达可能为喉癌治疗提供了1个新靶点.

  • 环氧合酶-2、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军;朱海杭;卜平;顾学文;崔飞;田秀春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胃癌及10例正常胃组织中COX-2与P-gp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中未见COX-2表达,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60.4%(29/48),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OX-2阳性组中P-gp表达阳性率为82.8%(24/29),而COX-2阴性组P-gp同时阴性表达率为63.2%(12/19),两者表达呈高度正相关(γ=0.470,P<0.01).结论COX-2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并可能通过干预P-gp的表达参与对肿瘤多药耐药(MDR)的调节作用.

  • 骨髓坏死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真勤

    骨髓坏死(bone marrow necrosis,BMN)在临床上较少见.常继发于累及骨髓的肿瘤性疾病,或由某些作用于骨髓循环的致病因子所产生.由于骨髓坏死的发生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预后凶险,死亡率高.现将我院1992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6例骨髓坏死病例报告如下.

  • 高龄食管贲门癌76例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郭卫东;王志民;李庶斌

    食管癌、贲门癌好发于老年人,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1~4].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月共手术治疗>60岁食管贲门癌合并其它慢性疾病患者76例,现报告如下.

  • 不同后装方式治疗宫颈癌比较

    作者:郭小青;蔡华;段雪英;叶礼斌

    宫颈癌的放疗效果肯定,但根治性放疗的具体操作方式不尽相同.1种方式为A点剂量由阴道源及宫腔源共同给予,另1种A点剂量全部由宫腔源给予,阴道源只给予肿瘤消除量[1].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对40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以上2种方法进行根治性放疗,2种方法疗效差异颇大,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宫颈癌 后装 放疗
  • 大肠癌的基因标记物及其遗传学改变

    作者:梁锐;王芳;杨耘

    普遍认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常大肠黏膜细胞要演变为癌细胞,其演变过程相当复杂,基因的不稳定性似乎是必不可少的[1].基因的某些DNA片段发生了变异,影响基因对生物的遗传性状调控和细胞功能的发挥,尤其是可导致细胞的恶性增殖.除了肿瘤相关基因外,还有其它许多遗传学指标也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 大肠癌 基因标记物
  • 肝脏转移瘤的局部治疗

    作者:王惠杰;张湘茹

    肝脏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而且经常是晚期肿瘤患者的惟一转移器官.Douglas等[1]根据肝脏转移出现的肿瘤全身播散情况,将肝脏转移瘤按适合做局部治疗的程度分类:结直肠癌、胰腺内分泌肿瘤、类癌、眼恶性黑色素瘤、胃肠道间质肿瘤等发生转移时常局限于肝脏,因而多数情况适行局部治疗;肾癌、乳腺癌、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胸腺癌等仅有一部分病例的病变局限于肝脏而适行局部治疗;而肺癌、胰腺癌、胃癌、食管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多呈广泛播散,肝脏转移瘤较少适行局部治疗.

  • 环氧合酶-2在肿瘤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军;朱海杭;卜平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前列腺素(PGs)合成过程中的1个重要限速酶,目前发现其主要有2种亚型:COX-1和COX-2.近年来研究发现,COX-2不仅在肿瘤组织中有较高表达,并可能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及分化.传统的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已被证实可防治结肠癌、胃癌和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P).随着COX-2与肿瘤关系的深入研究必将为肿瘤防治提供又一新途径.现将COX-2在肿瘤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

    作者:缪应雷;欧阳钦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1组结构上具有极大同源性、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蛋白的内肽酶的总称.因含有金属离子(锌、钙)而得名.MMPs以酶原形式分泌,主要参与组织重建、修复、细胞迁移、血管生成、炎症反应、伤口愈合、肿瘤侵袭和转移.本文就MMPs的分类、基因表达调控、激活、抑制及其与人工合成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hibitors,MMPI)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汉锋;牛威林

    自1973年Steinman和Cohnb报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免疫治疗方面的作用以来,在医学界已被广泛和深入的研究.DC是目前被认为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能把肿瘤抗原有效地呈递给T细胞,使T细胞对抗原蛋白致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起关键作用[1,2].

  • 错配修复基因异常改变与大肠癌的关系

    作者:马恒太;刘晋袆;曹佳

    研究表明,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是1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是机体的内因与环境的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错配修复基因的改变与遗传性和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基因不稳定性有关.本文就错配修复基因异常导致大肠癌的机制及其诊断与治疗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胃肠道基质肿瘤及其治疗进展

    作者:曹宝山;沈琳;金懋林

    胃肠道基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为原发于胃肠道和腹腔的间质细胞肿瘤,其在胃肠道肿瘤中所占比例<1%[1].早期文献中GISTs被认为是胃肠道平滑肌或软组织肉瘤[2].1960年学者们应用电子显微镜[3]及随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4],发现该肿瘤无平滑肌细胞特有结构和免疫标志.1990年Hirota等发现KIT蛋白活化与GISTs发生密切相关,指出了GISTs的现代内涵.格列卫(Gleevec,又称STI571,它是1种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通过抑制KIT蛋白活化,取得靶向治疗肿瘤的成功.本文通过回顾胃肠道基质肿瘤一系列诊断和治疗的研究,阐明胃肠道基质肿瘤特点、一般情况和格列卫靶向治疗的进展,并对格列卫的剂量选择、安全性及耐药问题进行了概括性介绍.

  • 不典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告

    作者:王晓莉;程洪波;傅明伟;罗敏智;张胜敏

    由于淋巴瘤组织学结构特殊,当它受到抗原刺激时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结构紊乱、免疫母细胞增生、核分裂相增多等假恶性图象.因此,仅凭形态学观察有时很难确定其良、恶性[1~3],目前约70%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根据切片可以确诊,约25%的病例,需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行淋巴瘤分型,但无深浅淋巴结及肝肿大患者诊断尤为困难.近年发展起来的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技术,为疑难、早期病例或微量标本确定诊断提供了可能,是对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的重要补充.我们收治1例不典型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基因重排技术检测得以确诊,疗效满意.

  • 脉络膜转移癌1例报告

    作者:柳海玲;张玉凯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2岁.1995年4月20日在外院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2年因右眼失明、疼痛,于1997年5月12日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神志清楚,消瘦面容,右侧乳腺缺如.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眼压为8.1 kPa,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瞳孔圆,直径为4 mm,晶状体后方玻璃体内可见青灰色球形隆起,其上有粗大血管,眼内其他结构不清.

    关键词: 脉络膜 转移癌
  • 左大腿原始神经外胚叶瘤1例报告

    作者:付国权;徐卫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0岁.2002年12月20日无意中发现左侧大腿近腹股沟处有一包块,大小为11cm×8 cm×3 cm,无其他不适,当地医院以"淋巴结炎"治疗,疗效不佳.2003年1月20日,患者出现左侧大腿疼痛,来我院就诊.行大腿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转移性未分化癌.

实用癌症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