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

实用癌症杂志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 실용암증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1-5930
  • 国内刊号: 36-110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37
  • 曾用名: 江西肿瘤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癌症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江西
  • 主编: 黄欧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对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希;马礼钦;胡彩容;潘才住;潘建基

    目的 探讨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HBC)对鼻咽癌患者(NPC)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50例鼻咽癌患者,根据放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分为3组(HBC<120 g/L组,HBC 120~150 g/L组,HBC≥150 g/L组).结果 HBC<120 g/L、HBC 120~150 g/L、HBC≥150 g/L 3组3年局控率分别为92.9%、94.6%和93.2%,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2.9%、85.1%和90.0%,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4.3%、76.4%和86.4%(P<0.0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8.6%、83.8%和94.3%(P<0.01).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NPC患者放疗前HBC>150 mg/L,是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钟敏华;袁晓露;魏建国;孙爱静

    目的 分析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E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例原发性PEH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CT检查示双肺多发性结节,行肺部肿物切除术.光镜下肿瘤为境界清楚的嗜酸性结节,中心可见均一的类似淀粉样变或软骨瘤的透明变性组织;瘤细胞呈上皮样,也可呈实性巢状,瘤细胞出现脂肪样空泡,有的空泡内含单个红细胞,实为新生的原始血管;细胞异型不明显,核分裂像罕见.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组织中表达CD34、CD31、Ⅷ因子、Vimentin、CK等标记物.结论 PEH是1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诊断该病需结合影像学及病理学相关检查.

  • MINE与IC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疗效比较

    作者:郝杰;李雪莲;李良群;关爽;王黎

    目的 比较分析MINE与IC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6例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分别采用MINE与ICE 2种不同的方案化疗,每组各28例.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MINE组和ICE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0.7%和6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NE组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I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骨髓抑制与脱发无显著性差异,而MINE组的胃肠道反应较 ICE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E与ICE 2种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相当,但MINE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减轻消化道副反应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一线方案耐药后的首选补救方案.

  • TP方案联合华蟾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于海英;高绍英;郝云霞

    目的 探讨TP方案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4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TP方案联合华蟾素组32例,华蟾素20 mL,静脉滴入,1次/天,连用28天;多西他赛(Taxotere)75 mg/m2,静脉滴入,第1天;顺铂(DDP)25 mg/(m2·d),静脉滴入,第1~3天,21 天为1个周期.TP方案组32例,多西他赛和DDP用法剂量同前.结果 TP方案联合华蟾素组近期有效率为53.1%(17/32),TP方案组为40.6%(1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受益率TP方案联合华蟾素组(87.5%)高于TP方案组(68.8%),P<0.05.TP方案联合华蟾素组化疗时生存质量优于TP方案组,P<0.05.结论 TP方案联合华蟾素治疗晚期NCSLC能增加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具有保护骨髓的功能.

  • 囊性肾癌29例诊治分析

    作者:陆鹏;张坚;严志强;胡强

    目的 加深对囊性肾癌的认知,以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囊性肾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囊性肾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诊断线索;29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肾癌囊性变19例,多囊性肾癌7例,单纯性囊肿癌变3例.19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0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27例获得随访,生存时间平均为68个月(4~204个月不等).结论 囊性肾癌是一类在影像学和大体病理上具有囊性改变的肾癌的统称,有3种病理学类型,术前鉴定各亚型是选择手术方式和预后判断的关键.

  • 7例原发性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徐金发;潘明;陈倩;鲍瑜;华高艳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腔NK/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采用化、放疗联合治疗,1例采用单纯化疗,1例采用单纯放疗,化疗方案为CHOP方案或EPOCH方案.结果 单一放疗或化疗效果差,采用EPOCH方案化疗联合局部侵犯野放疗的效果较好.结论 对原发性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化疗疗效差,采用EPOCH方案化疗联合放疗预后较好.

  • 恶性肿瘤化疗与乙肝病毒再激活及相关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彦帆;韦燕;龚建忠;赵善琳;杨泽芳

    目的 探讨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且需化疗的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40例,HbsAg阳性;对照组40例,HbsAg阴性,HBV-DNA阴性.结果 观察组20.0%(8/40)患者出现乙肝病毒激活,化疗后HBV-DNA水平较化疗前增高(P<0.001);观察组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达57.5%(23/40),明显较对照组[27.0%(10/40)]高,P=0.033.化疗后HBV激活者肝功能损害较HBV非激活者明显,P<0.001.激素和蒽环类的应用,是乙肝病毒激活的高危因素.结论 HBV感染的癌症患者接受化疗时存在HBV激活,肝功能损害较非HBV感染者严重,激素与蒽环类的应用是HBV再激活的高危因素.

  • 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对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高春玲;王笑良;吴晓安;叶性景;程小峰;陈建清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吉西他滨/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7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分为2组,其中吉西他滨组12例和长春瑞滨组15例.放疗前均先给予2个周期"紫杉醇+顺铂"方案诱导化疗,紫杉醇135 mg/m2 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30 mg/m2 静脉滴注第1~3天,21天为1个周期.放疗同期予吉西他滨300 mg/m2,第1、8、15、22天,或长春瑞滨20 mg/m2,第1、8、15、22天.放疗均采用三维适形方式.结果 完全缓解率(CRR)、部分缓解率(PRR)及总有效率(ORR)分别为3.7%(1/27)、55.6%(15/27)和59.3%(16/27).其中长春瑞滨组和吉西他滨组CRR、PRR及ORR分别为6.7%(1/15)和0、60.0%(9/15)和50.0%(6/12)、66.7%(10/15)和50.0%(6/12).肺、食管及血液毒性均未出现严重损伤,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结论 放疗联合吉西他滨/长春瑞滨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均能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及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及复发性胃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建旺;黄春珍;李建华

    目的 探讨替吉奥胶囊 (S-1) 联合奥沙利铂及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及复发性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晚期及复发性胃癌52例采用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1 h,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3 h,第1天;替吉奥胶囊(S-1)40 mg/m2,早晚饭后各1次,口服化疗,第1~14天,服用14 天后停药7天.每21天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52例均可评价,其中6例达到完全缓解(CR),22 例达部分缓解(PR),15例达稳定(SD),9例进展(PD),总有效率(CR+ PR) 53.8%,临床受益率为82.7%.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和周围神经毒性,均较轻,未影响治疗.结论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及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晚期及复发性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照研究

    作者:邓颖;胡洪林;任刚;杨兰;潘海霞;朱学强

    目的 探讨奈达铂替代顺铂与紫杉醇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不能手术的ⅢA期和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实验组(TN组)30例:采用紫杉醇50 mg/m2 ( ivgtt,d1)+奈达铂30 mg/m2 (ivgtt,d1)化疗,每周1次,同期行胸部放疗(63 Gy/7周/34次).对照组(TP组)30例:顺铂(30 mg/m2,ivttt,d1) 代替奈达铂,余治疗同实验组.结果 同步化放疗后评价疗效: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80.0%[χ2=0.02(校正),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57.1% (16/28) 和55.0%(11/20)(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贫血发生率分别为28.6%(8/28)和30.0%(6/20)(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39.3%(11/28)和20.0%(4/20)(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下降(>10%)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疗对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 COX-2和HIF-1α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董毅;程艳香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中COX-2和HIF-1α的表达,统计分析COX-2和HIF-1α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 COX-2和HIF-1α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27/40),60.0%(24/4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7.5%(11/40)、22.5% (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2,P=0.000; χ2=11.605,P=0.001).结论 COX-2和HIF-1α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均过量表达,且呈正相关;COX-2和HIF-1α可能协同促进了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 MACC1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周自华;陈尚忠;廖海球;徐宁红;邹媚

    目的 探讨MACC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80例结肠癌手术标本及20例正常的肠黏膜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ACC1基因在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ACC1基因在正常肠黏膜中不表达,在结肠癌中高表达.MACC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和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Ki-67和p53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关.结论 MACC1基因在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不表达,在结肠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MACC1基因的表达可作为预测结肠癌转移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雄激素受体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晓路;刘桂珍;黄立嵩;陈红岩;王东彬;张勇;黎玮

    目的 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LNCaP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及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表达的影响.方法 裸鼠皮下接种LNCaP细胞,建立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待肿瘤长至300 mm3大小时,荷瘤裸鼠腹腔内注射5-Aza-CdR,0.25 mg/kg,隔天1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每3天测量肿瘤体积1次,共观察24 天.实验结束时处死裸鼠,取出肿块称重后,肿瘤组织抽提RNA和蛋白质,分别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R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结果 LNCaP荷瘤裸鼠经5-Aza-CdR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缓慢.第24天观察结束时,5-Aza-CdR处理组肿瘤体积[(982±83)mm3]显著低于对照组[(1 867±195) mm3](P<0.01).移植瘤重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796±178)mg vs(1 267±252) mg],抑瘤率为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Aza-CdR组游离PSA(FPSA)浓度相对对照组显著下降,分别为(40.25±13.3)ng/mL和(79.7±1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荷瘤裸鼠经5-Aza-CdR处理后,AR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下降为对照组的0.5倍,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也显著降低(P<0.01).结论 5-Aza-CdR能够有效抑制LNCaP荷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显著降低AR基因表达,为前列腺癌的去甲基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索拉非尼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潘敏;余进进;黄小艳;杨文霞;王会平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索拉非尼(1.5、3.0、6.0、12.0、24.0 μmol/L)作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24、48、72 h的抑制率;Hoechst染色法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凋亡情况;应用索拉非尼与紫杉醇不同给药方式作用于SKOV-3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处理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变化.结果 索拉非尼对 SKOV-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索拉非尼主要使SKOV-3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与紫杉醇联合给药后S 期及 G2/M 期均有延长,且凋亡率较高(P<0.05).结论 索拉非尼对SKOV-3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紫杉醇序于索拉非尼给药时细胞凋亡率更高.

  • ABCG2和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刚强;朱瑞;周海亚;刘萍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ABCG2和CD44V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ABCG2和CD44V6表达情况.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ABCG2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68.3% vs 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CG2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有关,P<0.05.6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未检测CD44V6阳性表达,60例大肠癌中CD44V6阳性表达38例(5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ABCG2和CD44V6表达异常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有关.ABCG2可能是预测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 CK1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为民;汪建华;侯洪春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CK17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CINⅠ、17例CINⅡ、21例CINⅢ和36例宫颈癌组织中CK17的表达情况.结果 CK17的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中,CK1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6.6%和83.3%,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77,P<0.05).CIN间,CK1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64.7%和76.2%,CINⅡ、CINⅢ组阳性率均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02).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CK17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CK17阳性表达率同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γ=0.958,P<0.05).结论 CK17在宫颈组织恶性转化过程中,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CK17可作为高级别CIN和宫颈癌诊断及预测病变进展趋势的标志物.

  • Treg细胞和IDO在HPV感染相关宫颈疾病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作者:蒋艳萍;曹来英;洛若愚

    目的 探讨HPV感染相关宫颈疾病患者宫颈组织中Treg细胞和吲哚胺2,3-二氧酶(IDO)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94例患者行HPV检测、宫颈TCT检查及宫颈病理学检查,然后按病变程度分为正常宫颈(对照组)、HPV阴性(HPV-)宫颈炎、HPV阳性(HPV+)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6组实验组,应用Q-PCR、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Treg细胞和吲哚胺2,3-二氧酶(IDO)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癌中Treg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及IDO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组;CINⅢ、CINⅡ 、CINⅠ及HPV(+)宫颈炎组Treg细胞比例高于HPV(-)宫颈炎组及对照组;CINⅢ及CINⅡ组宫颈组织中IDO mRNA表达水平高于CINⅠ、HPV(+)宫颈炎、HPV(-)宫颈炎组及对照组.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持续存在,Treg细胞数增加,促进宫颈病变进行性发展;HPV感染的CINⅢ、CINⅡ及宫颈癌组织中,IDO呈过表达;IDO和Treg细胞在宫颈癌免疫逃逸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二甲基苯蒽诱发大鼠乳腺癌的病理及淋巴管生成的研究

    作者:邹利光;张松;戚跃勇;廖翠薇;梁开运

    目的 研究大鼠诱发性乳腺癌发生的病理组织学和淋巴管密度(LVD)的变化.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96只,二甲基苯蒽(DMBA)麻油溶液灌胃.16只大鼠9周内死亡,存活10周以上80只.从第10周开始至24周,每2周取10只活杀,乳腺肿块HE染色、podoplanin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75只大鼠成功诱发乳腺肿块,其中乳腺良性增生16只,炎性肉芽肿2只,乳腺癌57只.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组织LVD平均值分别为(6.93±0.84)、(1.52±0.23)个/高倍视野,乳腺癌组织LVD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组织(P<0.01).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乳腺癌LVD分别为(4.43±0.68)、(5.83±1.03)和(9.48±0.93)个/高倍视野,低分化乳腺癌LVD显著高于中、高分化乳腺癌(P<0.001).结论 DMBA灌胃Wistar雌性大鼠乳腺癌诱发成功率高,肿瘤淋巴管密度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 AR基因外显子1的CAG重复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

    作者:孟洁;付丽

    目的 探讨AR(雄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的CAG重复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50例乳腺癌患者和50例健康者,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对AR基因外显子1的编码序列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计算CAG重复频率.Wilcoxon rank test 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CAG]n分布,采用多因素log回归分析[CAG]n对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CAG]n为15~26,对照组为16~26;两组重复频率分布有差异(P=0.015),[CAG]n≥24时乳腺癌发病风险为[CAG]n≤20的5.6倍(P=0.04,OR=5.6).结论 AR基因外显子1的CAG重复频率对乳腺癌风险发病有影响,长[CAG]n可增大乳腺癌发病风险.

  • Livin与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吉添;陈瑜;吴薇紫;陈虹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鼻咽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80例鼻咽癌组织和鼻咽慢性炎组织中Liv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80例鼻咽癌组织中Liv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鼻咽慢性炎组织(P=0.000).鼻咽癌组织中Livin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复发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Survivin的表达与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复发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Livin和Survivi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γ=0.239,P=0.033).结论 Livin和Survivin的高表达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塞来昔布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及放疗增敏作用

    作者:王中焕;楚建军;张福正;沈玲;杨雪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对肝癌细胞huh-7增殖抑制及放疗增敏作用.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株huh-7为研究对象,以塞来昔布和高能射线作为干预手段,采用四唑氮蓝还原法(MTT),检测不同浓度塞来昔布和作用不同时间对huh-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塞来昔布联合放疗对huh-7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 MTT显示塞来昔布对人肝癌细胞huh-7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塞来昔布对肝癌放疗具有明显增敏作用.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G2/M变化无明显意义;照射组G2/M期细胞比例升高,联合组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结论 塞来昔布能提高人肝癌细胞株huh-7放疗敏感性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时相分布来实现的.

  • PPARγ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强;党诚学

    目的 检测人胃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 mRNA(PPARγ mRNA)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53例胃癌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中PPARγ mRNA的表达量,对PPARγ mRNA表达量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PPARγ mRNA表达量在胃癌组织较切缘正常组织表达高(P<0.05),PPARγ mRNA的表达量与胃癌的TNM分期有关(P<0.05).PPARγ mRNA高表达者预后较好.结论 胃癌组织中PPARγ mRNA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相关;PPARγ mRNA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1个评价指标,并可能成为基因治疗的1个作用靶点.

  • 山楂酸、科罗索酸及其衍生物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分化的研究

    作者:柳军;于东升;尚靖;孙宏斌;张陆勇

    目的 研究山楂酸、科罗索酸及其衍生物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四氮唑蓝比色 (MTT) 法观察化合物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采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化合物对细胞的毒性,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检测化合物对NBT还原能力的影响.结果 4个化合物对HL-60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而对细胞释放的LDH含量无明显影响;NBT阳性细胞率增高.结论 化合物可能通过诱导HL-60细胞分化,从而抑制HL-60细胞增殖.

  • 紫杉醇联合顺铂、白细胞介素-2治疗晚期卵巢癌5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蓉;何怡;李陆;张德军

    我们2001年1月~2011年1月采用紫杉醇(泰素)联合顺铂、白细胞介素-2经静脉和腹腔双途径治疗58例晚期卵巢癌,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8例卵巢癌患者均为术后复发或不能手术的Ⅳ期患者,其中术后复发42例,不能手术16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3.8岁.病理类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27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癌23例,透明细胞癌4例,未分化癌3例,勃勒纳氏瘤1例.入院后B超及CT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有卵巢占位和中-大量腹腔积液,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KPS评分≥50分,血象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无异常.

  •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高能超声聚焦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卓明

    原发性肝癌发现时大多为晚期,无手术指征,患者自然病程仅数月.非手术治疗已成为多数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我院自2005年开始对40例肝癌患者采用2种方法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后30天继续肝动脉栓塞化疗20例(以下简称A组);动脉栓塞化疗后30天,改用高能超声聚焦治疗20例(以下简称B组),现报告如下.

  • 原发上皮性卵巢癌46例预后分析

    作者:刘建琴;胡素英;沈亚杰

    近年来卵巢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发病隐匿,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被忽视,患者就诊时大多是晚期,故手术满意切除率低.同时相对于其他妇科肿瘤,卵巢癌病理类型复杂,恶性程度高,远处转移早,复发率高,生存率低.5年生存率仍在30%左右.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上皮性卵巢癌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影响卵巢癌预后的因素.

  • 阑尾类癌8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朝晖;钟勇;包昶宇

    阑尾类癌临床少见,占阑尾肿瘤的80%~90%.与胃肠道其他肿瘤不同,阑尾类癌术前较难确诊,多在无意中发现或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术后病理检查中发现.文献报道在阑尾切除术后病理检查中阑尾类癌发生率为0.3%~0.9%[1].2000年~2010年我院收治了8例阑尾类癌,现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阑尾肿瘤 类癌 诊断
  •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关国平;陈云芳

    原发性卵巢类癌因组织形态不同,可分为岛状型、梁索型、甲状腺肿型、黏液型及混合型等.甲状腺肿类癌( strumal carcinoid ) 属于生殖细胞肿瘤中单胚层高度特殊性的畸胎瘤,由不同比例的甲状腺组织和类癌混合而成,绝大部分为原发且预后良好[1].我们就本院近年收治的5例甲状腺肿类癌病例进行分析回顾.

  • 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焱;王小华

    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lymphoma-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LAHS)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临床较为少见.LAHS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凶险、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为提高对LAHS的认识,现将我院近5年所诊断的9例L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eIF4E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吴孟晏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而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发现,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密切关系.本文就eIF4E基因在肿瘤转移中的研究现状给予综述.

  • pokemon基因在大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丽

    Pokemon(POK erythroid ontogenic factor)蛋白,即POK红系髓性致癌因子,也被称为LRF、OCZF、FBI-1,是转录抑制因子POK家族的一员,现已被确认为原癌基因.Pokemon在人类肿瘤如淋巴瘤、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中均有高表达.它还能控制其他癌基因的活性,并对肿瘤细胞的一些重要特性产生影响,可能是其他癌基因引发癌症所必需的.本文就pokemon在大肠癌中的研究综述如下.

  •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作者:张英军

    乳腺癌是1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罹患此病的患者逐年增多.临床上发现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分期相同的患者,在临床表现、治疗反应性和预后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差异,其原因在于乳腺癌存在不同的分子分型.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日益迅猛,同时随着人类完整基因图谱的公布,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被越来越多的肿瘤学者关注.

  • Stathmin、PDCD4、Caveolin-1蛋白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少泉

    我国已登记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6.16/10万,每年新发病例300万,其中消化系统肿瘤占60%~70%,且呈年轻化趋势.恶性肿瘤的发生是由于先天遗传缺陷或后天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原癌基因激活/过量表达、抑癌基因失活或调节失控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Stathmin、PDCD4、Caveolin-1分别为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双重调控基因的表达产物,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缺陷是肿瘤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 蛋白组学技术在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现状及展望

    作者:胡婷婷;胡维博

    目前肿瘤标志物的检验技术有三大类: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法中放射免疫测定(RIA),酶联免疫测定(ELISA)和免疫荧光测定(IFA)在临床中常用,近年来双向电泳(2-DE)、PCR、生物芯片、FISH、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SELDI-TOF-MS)等各项新的技术迅速发展.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具有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器官特异性好、半衰期短等特点,而检测方法应精密程度、准确性高,易操作,价格低廉[1] .本文将对蛋白组学技术在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体部伽玛刀临床应用及进展

    作者:张重魁

    恶性肿瘤是1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放射治疗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有7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时需要放射治疗.放射治疗能杀死肿瘤细胞,但同时对照射区域内正常组织也可产生一定的杀伤效应.放射治疗的原则是对肿瘤靶区实施高剂量照射,而对病灶周围正常组织尽可能减少照射.

  • HSP70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游朝勇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又称应激蛋白(stress protein,sp),是生物体细胞在热诱导下合成的一组具有高度保守性的蛋白质[1].近年来,HSPs被发现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及预后关系密切.

    关键词: HSP70 恶性肿瘤 免疫
  • 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进展与争论

    作者:梁贤文;王胜忠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是我国第4位高发的恶性肿瘤,上海市的第3位高发的恶性肿瘤[1],其中低位直肠癌约占所有直肠癌的70%[2].低位直肠癌病死率较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血道播散、淋巴结转移及局部复发等,其中淋巴结转移是主要的原因.对于直肠癌的治疗,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有效的手段.目前学术界对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以求根治已达成共识,但对其侧方淋巴结的清扫能否降低患者复发率及提高术后的生存率仍存在较大的争议.

  •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蕾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是Ⅱ型子宫内膜癌中恶性度较高的1种亚型,其细胞分化差,易发生深肌层浸润、脉管侵犯和远处转移,发病率虽占子宫内膜癌的1%~10%,但在子宫内膜癌治疗失败病例中UPSC占了近一半,其死亡人数占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人数的39%[1,2],整体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OS)仅为18%~27%.60%~70%患者在诊断为UPSC时已存在子宫外转移,即使是在疾病的早期,病变局限于子宫内,复发率也在31%~80%间,复发的危险因素目前仍不明确.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伴肝转移1例报告

    作者:支波波;林雨冬;高远;吴德柱;杜京丽

    1 病例报告男性,62岁.因"反复中上腹闷痛2月余"入院.入院查体:T:37.1℃、P:98次/分、R:18次/分、BP:122/59 mmHg,双锁骨上下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肌软,中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触及肿块,墨菲氏征阴性,肝脾肋下未及;肝上界位右第五肋间锁骨中线上,双肾区、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肛门指检未见异常.

实用癌症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