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颅面血管瘤病1例

    作者:陈静静;周茂义;王滨

    患者男,18岁.智力低下,发作性左侧肢体及颜面部抽搐10年,有时伴意识不清.查体见右侧颜面部及颈部有大片皮肤血管疾,未见其它发育异常.头颅CT扫描:定位片上见枕顶叶有斑片状钙化.平扫见右侧颞顶枕叶表浅部位脑回样钙化(图1),右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右侧颞、顶、枕叶脑皮质明显萎缩,中线结构向右侧移位,两侧大脑半球不对称,且右侧颅壁增厚(以枕、顶叶为著).肘静脉注射60%的泛影葡胺100ml(速度为3ml/s),行增强扫描和CT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侧脑室前角及双侧侧室后角脉络丛明显强化,右侧颞、顶、枕叶软脑膜强化(图2).血管造影右侧大脑中动脉分支减少(图3).

    关键词: 头颅 血管瘤
  • 先天性多发重复食管1例

    作者:金惠明;鄢庆圳;蔡步杰;杨仁杰

    患者男,52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十多年,近来又发生上腹部饥饿性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嗳酸嗳气,无吞咽阻塞及食管异物感.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中上腹部压痛.x线钡餐检查:心肺正常.吞服第一口钡剂,主食管显影良好,右侧梨状窝发出一细管邻主食管右缘下行至第六胸椎水平,下段略向外斜,多次立卧位后,右副食管轮廓线显示,右副食管大宽径约2.5cm,下端呈军刀鞘状盲端(图1).主食管中段气管分叉水平左侧偏前壁发出一向外下斜行上宽下窄长约13cm盲管.左副食管扩缩、蠕动逆蠕动频繁(图2,3).约2min左右副食管钡剂全部逆行排空,此后立位、半立位、卧位以及注射654-2后多次吞服钡剂,均未再见到钡剂进入副食管内,胃正常,十二指肠球部见一约绿豆大小龛影及变形.X线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先天性多发重复食管.

    关键词: 食管 X线诊断
  • 前纵隔精原细胞瘤1例

    作者:邹志孟;都美铃;杜娜;周延强

    患者男,1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咳嗽,无发热、咳痰、咳血.胸痛、呼吸困难、四肢乏力,查体:心肺(-),眼睑下垂.腹部(-).CT检查:平扫于前纵隔见大截面约10.0cm×0.8cm软组织肿块,边界欠清,其内密度不均匀,CT值39~45HU,左侧缘分叶,推压大血管及气管分叉分离后移,与大血管界限不清(图1),CF初步诊断前纵隔恶性肿瘤.手术探查:切开胸骨,显露肿瘤约10.0cm×10.0cm×15.0cm,占据胸腺部位,与残留胸腺成一体,表现光滑,有包膜、质硬,坐落于心脏上方,与心包及左侧肺叶粘连,病理诊断:精原细胞瘤.

  • MRI诊断幼稚子宫1例

    作者:庞厚芬

    患者女,18岁.无月经来潮,查体:阴蒂及双侧小阴唇较小.B超示:子宫未见发育.MRI示:宫体明显较正常小,宫颈相对较长,子宫及宫颈内膜清晰显示(图1,2).讨论:幼稚子宫是指子宫妊娠晚期或胎儿出生后到青春期以前的任何时期子宫停止发育,而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子宫发育不全,宫体较小,(前后径小于2em),宫颈相对较长,并有明显位置异常,如过度前屈或后屈.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少、闭经、疼痛及不孕.是不孕症的一个潜在性因素.超声简便易行,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同MRI相比较,分辨率较低,本例超声检查未发现子宫.MRI多序列扫描能清晰显示宫体及宫颈,于T2加权序列的矢状位上可清晰显示子宫及宫颈内膜,表现为子宫及宫颈中央的均匀的长带状高信号.

    关键词: 子宫 磁共振成像
  • 腹膜结核与卵巢肿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作者:王琼;马玉香;吴宗桧;姬传芳

    本文介绍2例术前临床均诊断为卵巢癌(其中1例术中所见仍似卵巢癌),B超诊断为盆腔内囊实性包块,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腹膜结核.例1 女,24岁.以月经不规律,进行性消瘦半年,发现下腹包块3个月收入院.患者半年前有性生活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时多时少,淋漓不尽,有时仅为血性白带,伴有腹胀,无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症状,食欲较好,在当地行B超检查诊断为:①盆腔混合性占位,宫外孕不除外.②腹水.治疗情况不详.3个月后月经正常,但腹胀加重,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10余公斤,出现咳嗽但无痰,当地给予抗痨治疗1个月效果不明显,故来本院就诊,以卵巢癌收入院.病人自发病以来无低热、盗汗症状.已婚无生育史.

  • 基层医院诊断结肠癌16例分析

    作者:张任远

    本文总结了16例经B超检查诊断或高度怀疑结肠癌后补充作X线双对比造影明确诊断并经区县级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以探讨基层医院诊断结肠癌的实用性价值.1材料与方法16例患者均在基层卫生单位门诊病人及下乡普查B超检查时发现异常拟诊结肠肿块,并补充作X线双对比造影,诊断明确.均有手术病理对照.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45~83岁.平均64岁.临床表现:病程3月-2.5年,有腹部隐痛、腹胀、腹泻、便血9例,腹部扪及肿块4例,便秘、贫血、消瘦3例.

  • CT导向经皮肺穿刺38例分析

    作者:张卫萍;孟庆伟

    影像学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肺部疾病常用的诊断手法.作者利用CT定位准确的特点,在其引导下用普通腰穿针经皮肺穿刺.从1998年至2001年共检查38例,并取得了成功.1材料与方法本组患者38例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24~86岁,平均年龄45岁.肺功能检查:28例正常,8例中度阻塞性通气障碍,2例混台性通气障碍.病变部位:肺外周病变30例,肺中内带病变8例(深距穿刺点达12cm).术前常规作凝血时间测定,并做好病人工作,以利术中配合.

  • B超观察肠管和胆囊壁变化鉴别腹水性质的初步探讨(附210例分析)

    作者:吕树进;粱波;王亚非

    1995年1月~1998年1月,我们共诊治肝硬化腹水和癌性腹水1450例.随机抽取210例患者,其中肝硬化腹水患者153例,癌性腹水患者57例.重点观察分析其肠管和胆囊壁的声像图特征与两种性质腹水间的关系.

    关键词: 硬变 超声检查
  • B超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

    作者:孙宝珍;杨焕宏

    本文病例均属我院近年来经B超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囊肿(以下简称囊肿)的门诊及住院病人共58例,在B超引导下,进行囊肿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1材料与方法58例患者,男27例,女31例,年龄25~6l岁,平均年龄41,6岁.单侧囊肿55例,双侧3例,共计61个囊肿,其中有2个囊肿属于手术后复发.囊肿大者4.8cm×6.6cm.小者2.0 cm×2.2 cm,其中小于3.5 cm者52个囊肿,大于3.5cm者9个囊肿.使用日本产Aloka-SSD630型B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加用水囊法,用国产18~2lGPIC穿刺针,术前查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患者仰卧位,颈后垫高,超声确定进针部位、方向及深度.按常规消毒铺洞巾,用2%利多卡因3~5ml局麻后,将穿刺针刺入囊腔中心,拔出针芯,行负压抽吸囊液,先抽出部分留验,然后将囊液尽量抽净.如囊液粘稠难以抽出时,先注入生理盐水使其充分稀释后,再尽量将囊液抽净.然后根据抽出囊液量的多少注入无水乙醇,囊腔较大者可分2~3次抽吸,后注入2~3ml无水乙醇,观察半小时无任何不适后,方可离开,并嘱定期超声随访.

  • 滤线栅焦距f1~f2临床应用阈值研究

    作者:李清军;昝志生;宋少娟;朱向玉;上官林庆;王刚

    滤线栅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聚焦式、平行式和交叉式,目前临床应用多的是聚焦式滤线栅.当x线球管焦点置于滤线栅的焦距上时,除与栅条成角的X线被吸收外,其余x线都因与铅条倾角平行而到达胶片.实验中x线球管焦点并不一定恰好在滤线栅聚焦点上,可能有一定的移动范围,但并不至于引起照片密度明显的变化的可实用距离范围称之为聚焦栅距离范围界限f1~f2.f1~f2分别代表从聚焦入射面到达焦点距离极限低点f1和高点f2的值.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267/1978出版物已对焦-栅距离界限做出了确切的规定.在X线摄影时,只要在聚焦栅的有效面积处,原射线透射值为在聚焦距离上的60%(即允许损失原射线的40%),就可以在胶片上获得满足临床需要的X线照片影像[1].近年来栅板密度和栅比都有了较大提高,规格多样化,过去的结论是否还使用于这些新型栅板.为了获得各种新规格栅板的确切f1~f2界限,我们设计并完成了本实验.

  • 输尿管囊肿超声诊断6例分析

    作者:郭新程;吴涛

    作者收集1989~2000年输尿管囊肿患者6例,均经超声检查及手术证实.1材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共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3~4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等症状.用日本CS-303O型超声显像仪,凸阵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患者饮水,使膀胱充盈.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于耻骨联合上方膀胱部位作纵向、横向及斜向切面扫查,以仔细观察膀胱壁的厚度、回声及膀胱三角区囊性肿物的大小、形态及动度变化,并摄片记录.

  • 转移性肝癌的介入治疗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善春;王建华;颜志平;王小林

    本文总结了1988年1月~1995年12月期间经介入治疗的39例转移性肝癌病例,对其治疗方法及疗效影响因素作以分析.1材料与方法本组39例病例,原发病灶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其中男性29例,女性10例,年龄小28岁,大73岁.原发肿瘤来源于:直肠、结肠癌15例,胃癌11例,胰腺癌4例,乳腺癌2例,十二指肠癌2例,胆囊癌1例,肺癌1例,腹膜后平滑肌肉瘤l例,其它部位2例,所有病例均经B超、CT、MR及临床确诊为转移性肝癌,并行血管造影术.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插管,用5F-7FRH导管或Cobra导管插至肝固有动脉或超选至肝左、右动脉后,给予5-FU 1250mg、DDP 80mg、MMC 20mg灌注(HAI),或将MMC 10mg灌注后,将38%超液化碘油5~20ml加MMC 10mg或EADM 30mg混悬抽吸成乳剂后进行栓塞术(HAl+HAE).HAI多用于少血供性转移性肝癌,HAl+HAE则用于中、多血供性转移性肝癌,其碘化油用量视肿瘤大小及病灶内碘油沉积情况而定.介入治疗次数1~6次不等,平均2.3次,治疗间隔45~80天不等.间隔期间嘱病人口服化疗药,保肝药及提高机体免疫力药物,所有病例均随访观察,了解生存情况.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 B超在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吴宗桧;李吉昌;苗瑞政;靖昌庆

    作者自1997年以来应用B型超声诊断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2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例1女,42岁.右乳房肿块及左乳头溢液3个月.查体:双侧乳房对称,乳头无凹陷,乳房皮肤未见桔皮样改变.右乳外上象限扪及2cm×2cm大小的肿块,质稍硬,边界清,轻压痛,可活动.左乳头外上方扪及索条状肿块,质韧,边界不清,双侧腋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左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未见癌细胞.B超探查示:右乳腺外上象限内探及2.2cm×1.5cm哑铃形实性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后方无衰减.左乳头外上方乳晕处探及片状不均匀回声,范围约3.7cm×1.9cm,可见扩张导管(图1).B超诊断:双侧乳腺癌伴左乳腺导管扩张.行双侧乳腺癌根治术,病理报告:右乳粘液腺癌,左乳腺样囊性癌,左腋下淋巴结1/9转移.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癌
  •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端形成小胆囊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乔鸥;金焰;孙志为

    本文报道胆囊切除术后出现上腹部不适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2例B超和ERCP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管残端较长,形成类似小胆囊,5例患者的小胆囊内有结石.1材料与方法本文搜集胆囊切除后上腹部不适患者12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56.5岁.为胆囊切除术后1~3年,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绞痛、发热.Siemens SI-25O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检查时空腹8h以上,平卧位及左侧卧位,对其右上腹胆囊区及胆管进行常规检查.

    关键词: 胆囊 超声检查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诊断及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刘春杰;丁红宇

    本文对3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声像图与病理进行了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选择1998年5月~2000年12月间住院患者,均手术病理证实,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8岁.未婚1例,原发性不孕3例,孕、产及刮宫产史27例.临床表现:痛经14例,腰腹部坠胀5例,盆腔包块17例.妇检:子宫增大14例,表面凹凸不平5例,子宫侧方或直肠窝内触及活动差、触痛包块19例.采用Aloka-SSI)-650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取仰卧位,于下腹部多切面扫查.

  • 骨股头缺血性坏死的CT和MRI诊断与比较

    作者:翟伟庆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较为常见,CT与MRI已成为检查本病的重要手段,而二者的敏感性又有所差异.1材料与方法37例病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8例,年龄26~67岁,平均47.6岁.临床表现一般为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可放射至膝部或臀部.CF检查使用日本Hitachi公司生产的Pratico螺旋CT扫描机,层厚5mm,层距5mm,横断面扫描.MRI使用日立公司生产的永磁型0.3T Airis磁共振成像仪,采用SE序列,常规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T1加权500/25ms,T2加权3500/120ms,层厚5mm,无间隔扫描,矩阵256×256,信号采集4次.

  • 食管型颈椎病的8例X线分析

    作者:陶铭勇;梁志延

    因颈椎骨质增生,骨刺刺激或压迫食管引起的吞咽困难并不多见,我院自1998年至今共发现8例病人,现就其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8例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大67岁,小52岁,平均59.8岁,病程3~5年.8例患者l临床症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其中严重吞咽困难3例,有异物感4例,咽痛、恶心1例,所有患者均摄取颈椎侧位平片再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

    关键词: 颈椎病 X线表现
  • B型超声动态观察泌尿系统结石84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杰;顾泸光

    泌尿系结石是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的统称,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总结84例泌尿系结石B超检查资料,进行治疗前后复查对比,应用B超动态分析探讨.1材料与方法本组84例患者全部是住院病人,有肾绞痛发作及下腹部疼痛,其中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在16~72岁,平均年龄42.6岁.双肾结石6例,单肾结石12例,多发结石9例,右输尿管结石23例,左输尿管结石29例,膀胱结石5例.患者治疗前均常规B超,X光腹部平片或肾盂造影检查.

  • B型超声在血液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新武;徐功立

    实时B超扫描仪,可清晰显示脏器外形与相邻关系,以及软组织的内部回声、内部结构、血管与其它管道的分布情况等,是目前临床诊断血液疾病有效的检查方法之-.B型超声在血液系统疾病的应用主要有[1~4]以下方面:1淋巴结探查浅表淋巴结: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恶性淋巴瘤等疾病.作为诊断性穿刺和病理活检组织检查的选择和定位.深部淋巴结:主要确定恶性淋巴瘤在腹腔主动脉周围,肠系膜根部、肝门、脾门和后腹膜有无淋巴结肿大,作为诊断的依据,估计病情和分期,但对疾病的定性诊断帮助不大.实质性、均质性肿块见于恶性淋巴瘤,表现为脊柱旁及腹主动脉前方两侧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缘清晰,后方回声无明显增强或衰减,部分淋巴瘤内部亦可表现为均匀分布的细小光点回声.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液病
  • 22例支气管扩张症CT与X线平片对照分析

    作者:赵峰

    作者从本院诊治的支气管扩张病例中,选取了22例进行了CT与x线平片对照,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22例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15~71岁.病程2~35年,均做过x线平片检查及CT扫描.CT机为以色列Elscint2400型全身CT扫描机,层厚1.2~10.0mm.胸部平片采用日本日立公司PC-125AB型X光摄影机摄取,其中手术治疗5例,术后病理诊断与手术前CT诊断完全一致,其余17例均住院保守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 B超引导穿刺难治性包裹胸腔积液药物治疗的探讨

    作者:谢汝缓;赵英萍;张红环

    本文报告B超引导穿刺抽液注入双链酶,对难治性包裹胸腔积液的疗效.1材料与方法我们在B超引导下穿刺作难治性包裹胸腔积液清除后加双链酶腔内注入治疗183例中,男性95例,女性88例,年龄25~68岁,平均46岁.患者均为感染性积液,行常规抽液,抗感染,抗痨治疗积液吸收不理想.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超声检查
  • 螺旋CT平扫对泌尿系结石的评价和管理

    作者:姜涛;崔国明;王世山

    肾结石是泌尿科主要的疾病,在工业化国家人群中,发病率多达5%.确诊常较困难,并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因此,在主诉为急性胁腹痛的病人作出诊断的过程中,建立准确诊断的基础来自由影像学检查得到的信息[1~3].

  •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概况

    作者:阮春;李月卿;王昌元

    随着医学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学为临床提供了x线、CT、MRI、DSA、PET、SPECT等多种模态影像信息.不同的医学影像可以提供人体相关脏器和组织的不同信息,如CT和MPI以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提供了人体脏器和组织的解刮结构信息,而PET和SPECT虽然空间分辨率较差,却可提供它们的功能信息.由此可见不同成像技术对人体同一解剖结构所得到的形态和功能信息是互为差异、互为补充的,因此对不同影像信息进行适当的集成便成为l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迫切需要.如果能将解剖结构图像与功能图像有机结合起来,在一幅图像上同时表达来自多种成像源的信息,毫无疑问,它必将推动现代医学临床技术的进步.医学图像融合技术作为信息融合的一个极具特色的应用领域,不但将各种医学影像信息有机结合,同时给现代医学I临床诊断开拓了新思维、提供了新标准.它不仅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也是当代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前沿课题,必将对未来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有深远的影响.该技术起步于90年代初期[1],目前国外研究较多,近年来国内亦开始研究.现将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东芝MTV 30D-2系统无图像检修

    作者:舒强;石晓华;曲申

    故障现象:机器在正常透视中影像突然消失.检查过程:按常规拆掉摄像机镜头,在可见光下做摄影试验,监视器上无影像.用示波器测量Preamp电路板上的测量点TPl01结果无250MV输出.继而对摄像管各参数进行检查,均显示正常.根据上述结果,经过对予放器逐级测量发现,TRl06的发射极无信号输出,更换TR106后故障现象与前述一样.再次分析该前极波形,发现TR105的输入电阻R143上有直流分量,更换其前极耦合电容C117后故障消失,设备修复.

    关键词: 图像 检修
  • 内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观察护理

    作者:陈玲;荣宁宁

    覆膜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方法,我院应用该方法治疗De Bakey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现将治疗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经加强CT和MRI检查确诊为De BakeyⅢ型后,经过精确测量,选择不同长度的进口支架型人工血管及导送器,操作在导管室x线监视下进行.3例患者均给予全麻,监测生命体征.首先经左例肱动脉穿刺插管至升主动脉造影,再次确定破口位置,在直视下进行右股动脉穿刺,将带支架型人工血管的导送器用肝素水排净气体后,沿导丝缓慢送入直至弓部.控制血压在90/60mmHg的同时,将支架型人工血管缓慢推出至所有支架弹出.确认满意后恢复血压,经肱动脉插管进行造影假腔无显影即为成功,撤出导送器,缝合股动脉及切口后加压包扎.

    关键词: 动脉瘤 支架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