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99mTc-MIBI显像及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袁孝军;徐兆强;蔡崇贵

    目的:评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及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PHP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8例拟诊PHPT患者进行了99mTc-MIBI显像,其中33例同期进行CT检查,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38例中有31例确诊为PHPT,其中甲状旁腺腺瘤29例(包括异位瘤2例),甲状旁腺增生2例,99mTc-MIBI显像诊断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2.11%,CT诊断敏感性为57.17%,特异性100%,准确性为63.63%,99mTc-MIBI显像与C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99mTc-MIBI显像作为功能显像在诊断PHPT方面优于CT,是术前定位的重要方法.

  • CT在肺中央型类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相生;宋云龙;张挽时;时惠平;王东

    目的:探讨CT在肺中央型类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8例肺中央型类癌,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形态、增强后改变、间接征象(阻塞性改变、淋巴结转移、转移征象).结果:病变完全位于管腔内8例(44.4%),位于管腔外1例(5.6%),同时累及管腔内外者9例(50.0%).病灶大小:小于2cm者3例(16.7%),2cm~5cm者11例(61.1%),大于5cm者4例(22.2%).明显强化者10例(55.6%),其中,均匀强化者6例,不均匀强化者4例;没有明显强化者8例(44.4%).同侧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对侧淋巴结也肿大者1例,没有淋巴结肿大者16例.远处器官转移者1例(肝脏).结论:综合分析CT表现有助于肺中央型类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CT征象分析与鉴别诊断

    作者:毕文杰;孙庆举;李长勤;刘林祥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RO的CT资料,全部经MSCT多期检查,包括平扫、增强皮质期、髓质期和排泄期(5例).结果:病灶全部单发,7例位于左肾,5例位于右肾,大径2.0~11.6 cm,平均5.8cm,小于3.0cm者3例.皮质期,10例病灶明显强化,其中8例强化低于肾皮质,2例强化接近于肾皮质.髓质期,7例强化下降并低于肾脏髓质,3例持续强化但在排泄期见密度开始下降.2例在皮质期至排泄期表现为持续性强化.6例见星芒样瘢痕,8例见完整包膜,3例见钙化.结论:大部分RO为富血供,增强后实质部分均匀强化,囊变或坏死罕见,有助于与肾透明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等相鉴别.

  • CT征象对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预测的诊断价值

    作者:孔平;邢祚钦;丛黎;周华亭

    目的:探讨CT征象与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对照病理组织学分级,主要观察病变的发病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密度、强化程度、周围有无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有无受侵、有无远处转移灶等方面.结果:36例GIST肿块大小不一,肿块大小与恶性程度密切相关(P<0.05).病灶形态与恶性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870).肿块生长方式与恶性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601).肿瘤强化程度与恶性程度关系见表3,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资料出现"牛眼征"(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缺血和坏死部分呈低密度,其余实质呈高密度增强)的交界组50%、恶性组83%.肿瘤强化方式与恶性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网膜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界不清.有3例肝内转移,1例腹腔广泛种植转移;36例均未见淋巴结转移表现.结论:肿块的部位、大小、密度、牛眼征,强化方式单因素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肿块的形态、边缘、强化程度和生长方式对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评估无统计学意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肿块大小对胃肠间质瘤良恶性判断有特异性,且肿块直径大于5cm并出现"牛眼征"时,可明确的诊断为恶性GIST.

  • 乳导管内窥镜检查技术与护理

    作者:张凤霞;胡兴华;冯鑫至;尚延海

    目的:探讨乳导管内窥镜检查的佳技术方法与相关护理工作问题.方法:对385例乳头溢液患者乳导管内窥镜检查与护理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正确的操作和恰当的护理,385例患者均配合良好,顺利完成乳导管内窥镜检查,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灵巧的操作技术和细致、周到的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工作,是乳导管内窥镜检查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颈面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探

    作者:张薇;肖湘生;刘士远;李慧民;许建荣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颈面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2个颈面部血管异常的病例,行CT增强扫描后以各种后处理技术如VR、MPR、MIP、SSD等方法进行重建.结果:22例颈面部血管畸形,其中动脉瘤6例,动静脉畸形16例,二维和三维图像对病人定位的准确性均较高(86.4%<95.5%).但在来源血管(45.5%<91.7%)、病变走行(68.2%<100%)、与周围组织的关系(72.7%<100%)等方面,3D重建图像均较2D图像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各种后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对颈面部血管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MRI对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颜剑豪;江桂华;田军章;郑丽吟;林楚岚;梁联保

    目的:探讨发生在椎管内硬膜外的海绵状血管瘤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认识.方法:搜集2001年~2007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发生在椎管内硬膜外的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在椎管内硬膜外的海绵状血管瘤5例,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瘤体明显均匀强化,2例病变轴位显示病灶跨过左侧椎间孔向椎管外"钳状"生长.其中1例相应椎体合并小血管瘤.结论: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为少见肿瘤,MRI对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定位及定性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是目前为可靠的术前检查手段,能充分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后确立诊断,仍须结合临床及完整的病理资料分析.

  • 腘血管陷迫综合征的MR诊断(附5例报告)

    作者:刘平;仲海;甘洁;李涛;许维亮

    目的:探讨MRI在腘血管陷迫综合征诊断(PVE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VES患者的MRI资料,其中3例行DSA检查.结果:5例MRI图像均可清晰显示腘血管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均可见异常走行的肌肉、肌腱或纤维组织束压迫腘动脉,明确病因诊断.结论:MRI能很好的反映腘动脉的狭窄闭塞的部位、范围、程度及侧枝循环形成的情况,并且能清晰显示腘血管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明确病因诊断明显优于DSA.

  • 脑星形细胞肿瘤多体素1H-MRS代谢物含量变化及其与Ki-67的相关性

    作者:李传亭;魏海港;吕玉波;武乐斌;王家耀;刘莹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多体素1H-MRS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及其与Ki-67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iemens Sonata 1.5T超导型MR成像系统对41例脑星形细胞肿瘤患者进行常规MR扫描及MRS检查,其中28例进行了Ki-67抗原指标的免疫组化染色.磁共振波谱分析采用四通道正交头部专用线圈3D-CSI序列扫描,比较分析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间代谢物情况.用兔抗人Ki-67单克隆抗体测定肿瘤标本的Ki-67抗原标记指数.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低级别组脑星形细胞肿瘤多体素 1H-MRS均表现为Cho峰不同程度增高和NAA峰不同程度的降低,5例出现Lac峰,无出现Lip峰.高级别组脑星形细胞肿瘤均表现为Cho峰明显增高,NAA不同程度的明显降低,21例出现Lac峰,11例出现Lip峰.高低级别肿瘤间Cho/Cr,Cho/NAA和Lac/Cr比值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Cho/Cr、Cho/NAA比值与Ki-67指数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0.694).结论:多体素1H-MRS代谢物含量与Ki-67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磁共振波谱分析能够为星形细胞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

  • 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的CT与MRI诊断

    作者:黄伟鹏;许建生;陈洁容;陈卫鹏;陈丽君

    目的:探讨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giant subserous hysteromyoma,GSH)的CT与MRI表现,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GSH的CT平扫、增强扫描及14例MRI平扫、10例增强扫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例CT表现呈非均匀实性的GSH在增强后内部呈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改变,其间可见分隔结构,4例呈非均匀实性的GSH增强后呈"漩涡状"混杂密度,3例GSH瘤体边缘见低密度带.MRI T1WI所有肌瘤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5例瘤体内部为结节状改变,其间可见高信号分隔结构,7例瘤体边缘见低信号带.结论:GSH的CT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郑笑娟;蒋勇;彭敏霞;史晓龙;陈丽萍;洪惠峰;周国平

    目的:研究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实时观察48例乳腺肿块内造影剂微泡的分布,分析造影增强特点,并用ACQ分析软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乳腺恶性肿块的周围可见蟹足样等一些特征性表现;恶性组明显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比良性组早,峰值强度及曲线下面积较良性组高.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及估测预后.

  • 原发性肝癌寄生性供血的介入治疗

    作者:丁爱萍;王彦华;李子祥;王松;孙成建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寄生性供血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本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寄生性血管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32例患者共见36条肝外寄生性血管,其中膈动脉(12/36);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胃网膜动脉(10/36);胃左动脉(6/36)占多数.6条肝外营养血管因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灌注治疗,其余30条肝外营养血管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原发性肝癌,特别是晚期肝癌,寄生性供血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癌的TACE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林明强;刘杰;姚占成

    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征.结果:15例中,单发者14例,多发者1例.单发者其中颅骨3例,髋臼2例,脊柱3例,肋骨1例,四肢长骨5例.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破坏、骨皮质改变、骨膜增生和软组织肿胀或肿块.术前诊断正确11例,误诊为尤文氏瘤2例、骨髓炎和骨结核各1例.结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综合分析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有助于临床诊断.

  • 超声、MR对法洛四联症术后肺动脉瓣反流评估的比较

    作者:刘芳;陈树宝;金彪;姚莉萍;吴兰平

    目的:比较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成像方法(CMR)评估TOF术后肺动脉瓣反流程度的价值.方法:随访9例TOF术后4~5年患儿,通过CMR测定肺动脉瓣反流分数(PRF),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力减半时间(PHT)、肺动脉瓣反流指数(PRi)以及反流束宽/肺动脉瓣环直径比值,用相关回归分析比较这些数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例患儿PRF为28.8±5.5%(20.8-37.0%);PHT为60.2±14.1 msec(44.6-90.5 msec);PRi为0.7±0.13(0.54-0.93);反流束宽与肺动脉瓣直径比为53.3±10.5%(44.2-71.6%).PRF与PHT负相关(r=-0.51,P=0.16),与PRi负相关(r=-0.69,P=0.04),与反流束宽/肺动脉瓣环直径比值正相关(r=0.71,P=0.03).后两者P值有显著性意义.结论:TOF术后普遍存在肺动脉瓣反流.心脏磁共振成像和超声心动图可无创性评价肺动脉瓣反流程度,并且2种技术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PRi是一个比较方便、准确的评估肺动脉瓣反流程度的指标.

  • 血管内介入治疗对肺部咯血性疾病血供来源的探讨

    作者:石荣书;蒋国军;夏好成;蔡争

    目的:探讨肺部咯血性疾病供血动脉的来源,提高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咯血患者58例,其中支扩27例,肺结核21例,肺癌8例,炎症2例.急性大咯血53例,反复少量咯血5例.全部采取经动脉穿刺插管进行血管造影及栓塞处理.结果:发现供血动脉167条,其中,支气管动脉81条,肋间动脉41条,胸廓内动脉24条,腋动脉分支18条,膈动脉3条;支气管动脉参与供血58例,肋间动脉参与供血35例,胸廓内动脉参与供血者24例,腋动脉分支参与供血者14例,膈动脉参与供血者2例;单纯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者21例,合并有其它血管供血者37例.结论:支气管动脉是肺部咯血性疾病的主要供血动脉,血供来源与病变性质无关,邻近病变部位的血管均可发出分支参与供血.

  • 肺内病灶18F-FDG PET/CT显像与手术病理结果之对比研究

    作者:段钰;于丽娟;陆佩欧;王文志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GD)PET/C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价值及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手术病例的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结果.PET/CT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病灶良恶性,所得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3个肺内病灶,49个恶性、4个良性,PET/CT正确诊断45个恶性病灶;灵敏度为91.8%,准确性为84.9%;4个良性病灶,其中炎性假瘤1例、结核3例.53例肺内病变,纵隔淋巴结病理诊断转移阳性者16例(45个淋巴结),PET/CT正确诊断10例,灵敏度为62.5%,纵隔淋巴结病理诊断阴性者37例(32个淋巴结),PET/CT正确诊断30例,特异性为81.1%,准确性为75.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是评价肺内病灶良恶性的一种有效、无创性检查方法,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卒中后失语症的BOLD-fMRI研究初探

    作者:庄严;沈加林;许建荣;周滟;路青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功能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 MRI,BOLD-fMRI)研究卒中后失语的语言功能变化及修复.方法:运用BOLD-fMRI观察10例失语患者治疗前后脑功能区的受损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在BOLD-fMRI图像上观察到治疗前语言优势半球激活减少,治疗后语言优势半球、非优势半球及小脑均有激活,以非优势半球及小脑激活为主,且激活区域大于治疗前激活区域.结论:BOLD-fMRI检查可观察到语言功能区域的漂移、代偿及修复.治疗前语言功能激活较少,治疗后主要由非优势半球及小脑代偿语言功能.

  •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与分析

    作者:于霆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0例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癌多数具有边界不规则,不清晰,单发的实性低回声结节,内部微粒状钙化等特征性表现.40例甲状腺癌中有4例超声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瘤,1例误诊为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癌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但有些病例与甲状腺其它肿块易混淆,应予注意与鉴别.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超声诊断
  •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CT诊断(附10例分析)

    作者:季鹏;秦国初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了解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10例PAP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胸部影像学表现呈多样化,可归纳为:地图样表现、碎石路样表现、肺实变样表现、肺水肿样表现及肺间质纤维化改变等.10例均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确诊.结论:肺部影像可以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特点,应尽早作TBLB、BALF确诊.

  •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MRI及相关特征分析

    作者:陈旺生;李建军;洪澜;李长清

    目的:探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MRI特征及相关临床特点,提高特殊类型脑膜瘤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MRI及有关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和Gd-DTPA增强检查,扫描层面包括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结果:肿瘤形态呈分叶结节状,大小不一,在T1WI和T2WI序列上均呈较均匀等或稍长信号,部分瘤体边缘不清,无坏死、囊变、出血和钙化,增强扫描呈较均匀明显强化;4例伴有颅底解剖腔(孔)变形或扩大,颅底骨质局限性吸收、硬化或破坏共5例;2例术后病理可见肿瘤细胞轻度核分裂像,呈低度恶性.结论: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有一定的MRI特征,术前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周围结构的改变并作出正确诊断有助于制定佳手术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客观可靠信息.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典型与非典型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作者:林光武;欧阳汉;周纯武;王立侠;张红梅;李相生;刘侃

    目的: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典型与非典型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探讨MRI对各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 28例(36个病灶)的典型与非典型MR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①典型表现20例(28个病灶),大小在2.0~10.5 cm,T1WI上呈等/稍低信号,T2WI上呈等/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门脉期病变呈显著增强,延迟扫描呈等/略高信号,中心瘢痕出现率占42.9%(12/28例),于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组织学上有特征性的中央纤维瘢痕,由纤维结缔组织和扭曲的血管组成,并向外放射状形成许多纤维间隔,纤维间隔旁围绕以无明显异形性的肝细胞形成硬化样结节;②非典型表现8例(8个病灶),大小在1.5~8.5 cm,T1WI呈略高或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强化不显著、不均匀,病灶内未见中心瘢痕或瘢痕不强化,出现假包膜等.镜下病变内毛细胆管扩张,其内纤维分隔较短、不连续,部分较大病灶内有出血、脂肪变及坏死,但无异型性肝细胞.结论:MRI能很好反映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典型与非典型表现的病理基础,具有高度的诊断特异性.

  • 舌根部神经鞘瘤CT误诊1例

    作者:谢君伟;南喜雀;王小燕;左庆国

    患者 男,31岁,教师.7年前发现舌根部肿物,无其它症状,近2年来逐渐长大,语言不流利,影响教学遂来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右侧舌根部肿物约5cm×5cm大小,表面呈灰白色、光滑、质软、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触痛感,其它系统无阳性体征.

  • 先天性肝脏纤维化伴先天性肾髓质囊肿病2例

    作者:龙行安;程红岩;王晓琰

    先天性肝纤维化(Congenital hepatic fibrosis CHF),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CHF合并先天性肾髓质囊肿病罕见报道.笔者遇到2例,报告如下.

  • 双侧肾上腺囊肿1例

    作者:车现涛

    患者 男性,43岁.有高血压病史约6年,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觉腰部不适,到门诊就医行双肾MRI检查,MRI平扫:右肾上腺区见信号均匀大小约6.0cm×7.0cm类圆形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灶,边缘清楚,与右侧肾上腺体部关系密切,并压迫邻近组织移位(图1,2).

  • 回盲部恶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

    作者:郭剑华

    患者 女性,69岁.自述可摸及右下腹部一肿块;反复腹胀,大便量3~4次/天,无血便及黏液样便.查体:右下腹部扪及一包块,边清,活动度较差,直径大小约10cm,无压痛;双下肢浮肿.

  • 肋骨骨软骨瘤1例

    作者:陶宗贵;陶然

    患者 女,47岁.右后背部感觉不适、酸胀感伴疼痛半年而入院检查.CT扫描发现:右侧后背部肩胛骨前方见长条状骨性密度影,后方与肋骨相连,并向胸腔内发展.仔细观察可见骨性胸廓内的病灶呈类圆形,周边密度较低且光整,即软骨帽.局部胸膜反应性增厚(图1,2),周围肺组织未见异常.遂住院行手术切除,病理诊断骨软骨瘤.

  • 胃血管球瘤2例

    作者:汪禾青;刘爱连;丰鑫;张婷

    胃血管球瘤临床少见,笔者遇到2例,报告如下.例1 患者,女,28岁.上腹隐痛1年,加重1个月.无贫血,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 左胫前动脉损伤併急性血栓形成致足背动脉逆流1例

    作者:刘硕君;宋文静;李士英

    患者 男性,11岁.因骑车不慎摔伤,当即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未做任何处理来我院治疗.X线检查:左胫腓骨远端骨折.经穿刺内固定术治疗后,踝部肿胀未消退,足背动脉搏动较对侧减弱.

  • ADC值在术前评价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应用价值

    作者:滕坤;张肇慧;姜丽丽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肿瘤之一,临床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方面有明显进展,但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较差.用影像学方法评估胶质瘤恶性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十分必要.

  • 腮腺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作者:莫祝宁;李坚

    腮腺血管瘤系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本文通过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血管瘤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腮腺血管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 神经节细胞瘤影像诊断(附3例报告)

    作者:恽虹;毛新清;唐俊军;吴元佐

    神经节细胞瘤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肿瘤,我们收集自2000年6月~2006年6月3例神经节细胞瘤,其中2例位于肾上腺,1例位于骶尾部,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对其影像学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 16层螺旋CT对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伟民;李发庆;王丽静;阎海波;黄鑫;胡连源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coronary artery origin anomalies,CAOA)是指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或分布异常,其发病率较低,一般情况下无临床症状,但少数可影响心肌供血,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猝死,因此,及早发现和预防CAO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的300例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患者中涉及CAOA的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探讨16层螺旋CT对CAOA的诊断价值.

  • 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赵雅萍;吴瑜珏;许崇永;方必东;曾庆娟

    腹膜假性粘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以粘液外分泌性细胞(良性或恶性)为主,在腹膜种植导致腹腔内大量胶冻状粘液性腹水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少见[1].笔者搜集我院2000年3月~2006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MP 7例,结合病理表现分析其超声影像学特点,探讨超声对PMP的诊断价值.

  • 甲状腺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作者:孙建;马玉香;李传亭

    目前甲状腺癌主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是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及超声(US)等.这些检查方法既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也有相应不足.CT对甲状腺癌内钙化的发现明显优于MRI,对肿瘤侵犯相邻结构的显示MRI优于CT;超声检查由于其操作简单、价格适宜,已成为诊断原发性甲状腺癌的首选指标;MRI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较高,同时MRS还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病变.本文将甲状腺癌影像学诊断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 磁共振导引下激光热消融脑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国华;王炜;李成利

    近年来,激光消融治疗肿瘤有了较大进展,应用于全身各器官.脑部肿瘤激光消融需要精确的定位.MRI能显示脑部的细微结构,且可以任意平面成像,实时监测治疗前、中、后的变化过程,对于常规手术难以到达部位的脑瘤,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表明MRI可以实时导引和监测脑肿瘤激光热消融.

  • 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CoHEMA的研制现状

    作者:张国栋;刘作勤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HE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聚合物(CoHEMA)是一种新型的、非粘附性的液体栓塞材料,由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HE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MMA)聚合而成,由于其特有的性质,作为一种非黏附性的液体栓塞材料,该共聚物黏度低,容易通过输送微导管,生物相容性好,栓塞效果稳定,可用于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栓塞治疗.

  • 肝脏局灶性病变MRI表现与病理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腾;赵斌

    肝脏局灶性病变的MRI信号强度受许多病理因素的影响.病变的组织学特征:细胞构成、血液供应、间质构成和肿瘤内的坏死或者出血等,都会使病变的T1及T2弛豫时间发生显著变化.细胞内的某些内容物:糖原、脂肪、黑色素、铁和铜,在决定MRI信号表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MRI与病理学之间联系的研究对于诊断局灶性病变非常有帮助.

  • 运动皮层区域病变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及应用

    作者:于龙华;张志强;卢光明

    功能磁共振成像是近年来新兴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对运动皮层区域病变的研究是其主要临床应用之处,尤其在该区域占位性病变的术前定位,病变与脑功能区的内在联系及运动皮层的可塑性研究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就fMRI在运动区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马霄虹;戴景蕊;张红梅;刘媛;张瑾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病历及CT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27例,将临床及CT表现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有高血压症状10例,无高血压症状但术中出现血压波动6例,无高血压及术中血压波动11例.CT表现:肿瘤多位于腹中线大血管周围(19个病灶),并多大于5cm(21个病灶),增强CT表现为实性、明显强化,常伴有囊变或坏死.临床表现与病理对照:嗜铬性副神经节瘤16例,有高血压症状10例,另外6例术中有血压波动;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11例,无任何症状6例,腹部包块4例,血尿1例.CT表现与病理对照:良性肿瘤边缘光整,病灶内囊变区内壁光整,边界清楚;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囊变区"不规则,边界不清楚.CT诊断正确率为88.9%,误诊11.1%.结论:临床症状结合增强CT表现在术前对大多数腹膜后副神经节瘤能做出正确诊断.

  • 鼻腔原发淋巴瘤的CT诊断

    作者:吴慧莹;陈燕萍;林志春

    目的:总结鼻腔原发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探讨鼻腔淋巴瘤相对特异的CT征象,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病理证实的鼻腔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结果:16例鼻腔淋巴瘤病理上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其中15例为NK/T细胞淋巴瘤,1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T表现:(1)发病部位:均为单侧发病,15例发生于鼻腔前部外侧壁,主要累及中下鼻甲,肿块多沿鼻甲形状蔓延生长,1例肿瘤主要位于鼻后孔;(2)密度:14例密度均匀,2例密度不均.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3)临近结构改变:①鼻前庭皮肤受累10例;②骨质破坏:15例NK/T细胞淋巴瘤未见明显骨质破坏,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鼻甲及钩突骨质部分吸收;③鼻窦受累:9例表现为鼻窦粘膜增厚或鼻窦内软组织肿块影;④1例侵犯眶内.结论:CT发现单侧鼻腔前部肿物,主要位于中下鼻甲,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骨结构破坏不明显;鼻前庭皮肤受侵;应考虑鼻腔原发淋巴瘤的可能.CT能直接全面地显示病变的侵犯范围及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与血管关系的评价

    作者:张自力;甘新莲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与血管关系及其分型,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直径≤3 mm SPN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SCT)层厚为10mm轴扫及层厚为2.5mm螺旋靶扫描(标准算法)经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方法,显示与SPN相关血管形态及其关系类型,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①SPN与相关血管的关系及形态特征能良好显示,CT显示SPN与血管有关系者恶性结节41例,良性结节15例;②SPN-血管关系分5型:Ⅰ型肺血管于SPN边缘被截断,一支或多支末端杵状增粗.Ⅱ型肺血管于SPN边缘被截断,末端不呈杵状增粗.Ⅲ型显示为血管切迹征.Ⅳ型肺血管延伸进入或穿过SPN.Ⅴ型血管紧贴SPN边缘走行,或受压呈弧形改变;③SPN与血管关系大部分表现为单型,也可表现为混合型.本组资料Ⅰ型19例,Ⅱ型12例,Ⅲ型15例,Ⅳ型5例,Ⅴ型7例.恶性结节多见于Ⅰ型、Ⅲ型.良性结节多见于Ⅴ型、次见于Ⅱ型.结论:采用MSCT薄层螺旋靶扫描,结合MPR、CPR、VR能准确显示SPN-血管关系及其类型,对SPN良恶性性质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

  • 经胆管192Ir内照射对犬胆管周围肝组织放射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曹贵文;王滨;隋守光;孙业全

    目的:通过研究经胆管192Ir内照射(192Ir-internalirradiation,192Ir-IIR)对胆管周围肝组织放射损伤,探讨经胆管192Ir-IIR的有效治疗范围.方法:实验动物为雄性健康杂种犬4只,体重25~30 kg.经手术将施源管植入胆管,根据预先设定的剂量及照射点进行胆管内近距离照射.放射源采用192Ir.内照射10天后处死动物,距离胆管壁由近及远按设计距离分别取1mm×1mm×1mm大小肝组织,常规制备光镜切片,作TUNEL染色;同时常规制备电镜切片.光镜下观察周围肝组织的放射损伤同时计数凋亡肝细胞.电镜下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变化并计数凋亡肝细胞.结果:在胆管大耐受剂量50Gy时,距胆管15mm内肝细胞核出现不可逆性改变.结论:距放射源15mm可以作为有效治疗范围.

  • 胆总管热盐水灌注对犬胆管上皮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曹智刚;白彬;郭启勇

    目的:观察胆总管灌注温热盐水对犬胆管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条犬DSA下穿刺胆囊胆总管内置入导管,42℃~43℃温热盐水灌注.术前及术后查肝肾功能,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胆管病理变化.结果:灌注热疗后1周内,肝肾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光镜观察灌注局部胆管病理:3天可见淋巴细胞浸润,1周可见淋巴细胞增生,2周可见粘膜下腺体增生.未见牯膜上皮损伤.结论:经胆总管42℃~43℃温热盐水灌注15min,1周内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2周内光镜观察未见胆管粘膜上皮损伤性改变.

  • 心腔内超声评价心脏结构和左室收缩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蓓蓓;魏盟;赵钢;张庆勇;张跃力

    目的:研究心腔内超声探查心脏结构和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方法.方法:AcuNav心腔内超声导管置于健康犬右房、右室,二维图像显示左右心腔、心瓣膜、肺静脉、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等结构,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记录血流状况.开胸制作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室壁运动和左室射血分数改变.结果:所有目标结构及血流均获得清晰显示,未发生导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心腔内超声示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前壁厚度、增厚率、左室射血分数动态改变.结论:心腔内超声可安全、清晰地显示心脏结构和血流状态,并评价左室收缩功能.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