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作者:尹森琴;章熙道

    目的:探讨CT、MRI检查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和检查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病史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的17例病例,其中 CT检查15例,MRI检查10例.良性 12例,恶性5例.结果:异位嗜铬细胞瘤发病率远远超过10%,并呈轻度青少年及男性成年优势分布,恶性比率达29.4%.CT诊断正确率为86.7%,MRI诊断正确率为 100 %.搜索性平扫、增强扫描和临床资料对诊断起关键作用.结论:CT 、MRI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位定性诊断中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并能对良恶性肿瘤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 血管内超声及电子束CT检测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冠脉造影的相关研究

    作者:何东方;朱军;耿卫平;姚树新;何冉

    目的:比较和评价电子束CT(EBCT)、冠脉内超声(ICUS)及冠状动脉造影(CA )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初步结果.方法:采用IC US、EBCT和CAG三种检查方法对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54~75岁,平均65±7岁)的10支靶血管共35个血管段进行成像,逐个血管段比较分析其检测冠脉粥样病变的结果,包括左主干6处,左前降支18处 ,右冠脉11处.结果:①在CAG正常的19个血管段中,9段(47.4%)ICUS显示存在粥样斑块 ,斑块面积狭窄百分比(斑块负荷)达(33±14)%(14.5~52.2%),6段(31.6%)EBCT 显示有冠脉钙化;②与ICUS相比较,CAG和EBCT诊断冠脉所有粥样病变的总敏感性均为64% ,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0%,准确性分别为74.3%和71.4%(P=0.763);③EBCT诊断钙化斑块和脂质纤维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2.3%、77.3%、70.6%、94.4%、82.9%和33.3%、43.5%、23.5%、55.6%、40%.结论:①对冠脉造影正常血管,ICUS和EBCT均有助于发现冠脉早期病变或者被CAG低估的病变;②以ICUS作为判断冠脉粥样病变的"金标准",EBCT和CAG对冠状粥样斑块的诊断率相近;③EBCT对钙化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对少部分脂肪纤维斑块仍可检出有钙盐沉积.

  • 超声心动图对化学消融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疗效评价

    作者:陈赛君

    目的:为了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化学消融术治疗疗效的诊断价值.方法:HOCM患者用超声心动图的方法测量治疗前后的不同时间室间隔基底部的厚度、左室流出道的宽度及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结果:10 例HOCM患者进行了化学消融术治疗 ,其中7例男性,3例女性,平均年龄55岁,术前室间隔基底部厚度18.5±4mm,左室流出道内径9±4mm,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59±26mmHg.术后1周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平均下降到17.7mmHg,术后1月室间隔厚度15±3mm,左室流出道内径约15±3mm,术后半年与术后1月相比无明显改变.其中1例患者于随访第3年发现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回升至46.8mmHg.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检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评价化学消融术的疗效是一个无创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MRI中T1W/WATS/FFE序列在肾上腺疾病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作者:姜涛;林雅明;林依东;邓倩;周建敏;田维泽

    目的:探讨 MRI中T1加权选择水激励梯度回波成像(T1W/WATS/FFE)序列在肾上腺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和/ 或CT及超声检查后诊断为肾上腺病变的49 例,应用MRI中T1W/WATS/FFE序列进行扫描,分析该序列在肾上腺疾病成像中的特点.结果:显示正常肾上腺38例.肾上腺病变11例,其中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2例,2例肾上腺增生症在随访观察中.肾上腺显示分为良好、一般、差三种,肾上腺显示良好的有45例,一般2例,差2例.结论:MRI中T1W/WATS/FFE序列在肾上腺疾病检查中,能很好的显示肾上腺的结构,与周围组织和器官及病变对比度增加,扫描速度快成像时间短,图像质量高,能够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 经直肠超声引导10点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临床分析

    作者:孙明丽;秦真英;祝玉萍;陈长远;杨文春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10点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1例血清PSA升高和直肠指诊阳性、彩色多普勒出现局部血流增加异常者, 行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10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结果:71例患者中确诊为前列腺癌者 24例(33.8%);前列腺增生28例(39.4%);前列腺炎14例(19.7%);前列腺炎性肉芽肿4 例(5.6%);前列腺结核1例.71例患者接受10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有12例(16.9%)术后出现血尿;2例出现血便;1例出现血精,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10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 两种增感屏噪声水平测试探讨

    作者:张梦龙;李立新;王昌元;刘新田;袁聿德

    目的:通过实验测试MS CaWO4屏-Fuji片和稀土BaFCl:Eu-Fuji片二种屏-片系统的WS,在频率域上评价比较两者的噪声特性并分析噪声来源.方法:利用常规X线机曝光, 获得BaFCl:Eu屏-Fuji片、CaWO4屏-Fuji片、无屏Fuji片三种屏片的照片.每张照片的密度值应控制在1.0±0.05.用显微密度计依次对这些照片进行扫描,每张获得10万个密度值 ,作为离散随机信号来处理,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威纳频谱.结果:当空间频率为0.1L p/mm时,无屏Fuji片的WS值为1.85×10-5mm2,分别是中速MS CaWO4屏-Fu ji片、稀土BaFCl:Eu-Fuji片的43%、72%;当空间频率为5Lp/mm时,无屏-Fuji片的WS值为6.9×10-6mm2,分别是BaFCl:Eu屏-Fuji片、MS CaWO4屏-Fuji片的81%、100 %.结论:①屏-片系统中,增感屏的结构斑点主要集中在低频区;②高速屏可降低成像所需的曝光量,但要以较高噪声水平为代价.

  • 过敏性肺炎的CT诊断

    作者:杨青;杨利波;王锡明;柳澄

    目的:探讨过敏性肺炎的CT表现.方法:10例经穿刺活检证实的过敏性肺炎 ,使用Elscint CT twin和Siemens sensation cardiac扫描.结果:过敏性肺炎与吸入抗原物质有关;胸部CT检查可发现肺内散在斑片状结节和磨玻璃样病变.结论:过敏性肺炎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结合病史有助于诊断该病.

  • 脊髓功能诱发试验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熙章;杨利;陈自谦;吴纪瑞;许有进;杨永岩;黄淑贞;李惠敏;黄艺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术中预防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常规治疗组肺癌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或加栓塞术,大咯血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利多卡因诱发试验组常规化疗栓塞术同前,术前加用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即动脉内缓慢注入1%利多卡因3~5ml,判断支气管肋间动脉干有无合并根动脉,阳性者行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治疗.结果:常规治疗组464例,发生脊髓损伤致瘫6例,占1.3%,利多卡因诱发试验组21 5例,行诱发试验116例,阳性者37例,无1例患者出现截瘫.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介入治疗前应用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判断支气管动脉有无合并脊髓根动脉,能有效避免髓动脉损伤致瘫痪的发生.

  • 脊髓空洞症在MRI表现(附123例分析)

    作者:王寿江;高士伟

    目的:根据脊髓空洞症MRI的表现将其分类并观察其特点与疗效情况.方法:对123例脊髓空洞症患者(保守治疗观察81例、手术42例)临床及MRI表现进行病因分析.结果:123例脊髓空洞症患者中有66例单纯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12例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及颅底发育畸形,3例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及纵裂畸形,3例合并脊椎侧弯及后凸畸形,9例合并脊髓脊膜彭出;11例合并肿瘤;12例有外伤史、其中6例脊椎骨折;7例合并脊髓拴系、圆锥低位.结论:MRI能直观全面显示脊髓空洞症范围和程度以及致病原因,为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

  • 原发性骶骨肿瘤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作者:项群;朱晓黎;刘一之;倪才方;胡春洪;郭茂凤

    目的:分析原发性骶骨肿瘤的病理学分型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48例原发性骶骨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行常规X线平片、CT和/或MR检查,结合病理回顾分析了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原发性骶骨肿瘤以脊索瘤(21例 )多见,其次是巨细胞瘤(7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软骨肉瘤(4例)、滑膜肉瘤(3例),囊肿(3例),其它相对少见, 包括纤维组织细胞癌1例,尤文氏肉瘤1例,梭形细胞癌1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影像表现包括软组织肿块、骶孔扩大、瘤灶内钙化、骨嵴形成等不同特点.常见原发骶骨肿瘤常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论:原发骶骨肿瘤病理分型相对复杂,影像表现多样化,诊断常需综合不同影像检查手段.

  •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诊断

    作者:胡敬花

    目的:提高对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5例均为女性.胸片示双肺弥漫网状结节影.HRCT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边缘清晰,大小不等.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以细支气管周围血管平滑肌的异常增生为特征的疾病.影像检查可提示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诊断,两肺广泛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为其胸部HRCT特征.

  • 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瘤与甲状腺癌的诊断分析

    作者:郭丹梅

    目的:分析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瘤与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3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瘤患者与2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所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超声显示甲状腺乳头状腺瘤包膜完整,无回声内可见乳头状突起,其内及周边有丰富低速血流信号;甲状腺癌肿块无完整包膜,边界模糊,有的呈"蟹足样"改变,内可见细小成簇钙化点,有的肿块内可伴液化,瘤体内及周边见条状高速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尤其是彩色及频谱多普勒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瘤及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肝动脉栓塞化疗和经皮乙酸消融双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源义;饶定虎;周文辉;刘江泽;杜新华

    目的:评价栓塞化疗(TACE)及经皮乙酸消融(PAI)联合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 :57例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8例)首次行常规剂量TACE治疗 ,重复TACE治疗采用小剂量(10mg 丝裂霉素与碘油乳化栓塞),术后1周CT复查,依据碘油的充盈状况,对碘油稀疏和缺损区域进行PAI治疗.B组(29例)行常规剂量TACE治疗.观察 A、B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肿块的变化及术后肝功能、a-FP、副反应情况.结果:A组1 、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4%,78.6%,32.1%,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5%,48.3%,2 0.7%.A组全部患者的肿块缩小,B组20例肿块缩小,5例稳定,4例增大.结论:TACE 与PAI 联合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治疗,且小剂量TACE治疗对肝功能损伤小,副反应少.

  • 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宝林;王雅颖;孙桂芳

    目的:评价直肠癌合并肝脏转移癌术前介入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 eldinger技术对16例直肠癌合并肝脏转移癌的患者进行术前肝脏及直肠局部介入化疗,其中6 例对肝脏转移灶进行栓塞.术后3周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局部化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手术安全进行,有5例进行了根治性治疗,切除直肠及肝脏转移灶,14例原发灶完整切除.手术中出血减少,肿瘤易于剥离.结论:术前进行介入治疗不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扩散.在综合治疗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 腔隙性脑梗死的MRI与CT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萌;侯宗来;钱道之;张云霈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比较MRI和C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经临床、MRI诊断明确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小、部位、数量进行统计.结果:①120例行MRI检查患者共发现病灶890个,多见于豆状核(占40 .8%),其次为放射冠、丘脑、内囊、尾状核、桥脑,可为圆形、椭圆形、条索状病灶.②32 例既做CT,又做MRI患者中,MRI检出的病灶数为CT的5.1倍,其中绝大多数CT漏检病灶直径≤5mm或位于幕下.结论:①腔隙性脑梗死常为多发,且第一次临床发病时多数患者颅内已存在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②腔隙性脑梗死灶易为CT忽略,尤其是幕下病灶或≤ 5mm的病灶,这是造成既往文献报道腔隙性脑梗死好发部位差异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③尽管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较小(≤10mm),但大部分(60.0%)急性期存在在周边水肿,需要相应的临床治疗.

  • 外周型微小肺癌的CT表现

    作者:张善华;钱大椿;王和平

    目的:探讨直径≤1.5cm的周围型微小肺癌的CT表现.方法:对CT、临床资料完整 ,经病理证实的17例微小肺癌的CT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7个结节的分析中 ,见分叶征11,小泡征7,空气支气管征4,毛刺9,血管集束征8,胸膜凹陷9,磨砂玻璃影7 .12个结节具有2种以上CT征象.在40天的CT随访观察中,结节的大小均无改变.结论:周围型肺小结节如存在上述2种以上CT征象、磨砂玻璃征、40天内CT复查结节无吸收缩小者 ,应高度怀疑肺癌的可能性.

  • 急性胰腺炎螺旋CT与超声诊断对照分析

    作者:徐丽萍;应菊芳;沈根松;莫农福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螺旋 CT和超声诊断价值及表现特征.方法:将129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分别螺旋CT和超声检查 ,并将表现特征及价值作对照分析.结果:螺旋CT和超声检出急性胰腺炎分别为121例和91例 ,检出率分别为93.7%和70.5%;螺旋CT与超声检出重型胰腺炎分别为48例和27例,检出率分别为37.2%和20.9%.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种检查方法比较有显著意义(P<0.005) .结论:螺旋CT与超声两种检查方法检出急性胰腺炎虽然有差异,但各有特点,如联合应用可以更全面的掌握信息,及早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 双能量减影数字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

    作者:袁仁松;翟辉;李峰;储诚奇;朱智军;徐莉;俞新夫

    目的:用双能量减影数字X线摄影提高肺部小结节病变的检出率.方法:双能量减影摄影可以用两次曝光法和一次曝光法来完成.结果:双能量减影数字化胸部摄影技术作为胸部X线检查的一种辅助手段,它能有效的提高肺部小结节病变的检出率,并能增加鉴别诊断的依据 .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的使用,使两次曝光法得以实行.由于两次曝光法能量差大 ,它产生的双能量减影图像上组织对比良好,图像信噪比高,比一次曝光法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 垂体微腺瘤经鼻蝶术后MRI表现及临床分析

    作者:陈旺生;漆剑频;夏黎明;王承缘

    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经鼻蝶术后的MRI表现并作相关分析.方法:57例垂体微腺瘤经鼻蝶术后患者于术后1月或3月及以后作MRI检查,分别选取矢状位、轴位及冠状位扫描,且全部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全部切除49例;5例部分残留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时均匀强化;3例复发者直径大于8.0mm,信号不均匀,其内可见出血,增强呈不均匀强化.结论:①轴位FSE T2和冠状位SE T1增强序列非常重要;②MRI能准确区分肿瘤的残留与复发,为临床反馈客观信息;③该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总体效果理想.

  • 多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中的价值

    作者:吕守臣;徐晓;孙传林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 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 raphy,MSCTA)在冠状动脉支架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 28例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行冠状动脉M SCTA检查,利用MSCT的各种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状动脉进行重建,以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及有无支架术后的再狭窄.结果:在28 例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2例由于患者有严重的窦性心率不齐,多层螺旋CT检查重建图像质量欠佳,其余患者多层螺旋CT冠状造影检查均成功的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 (左主支、回旋支、前降支右支冠状动脉),且可显示所有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其中9例患者的10个支架术后出现再狭窄,所有患者行MSC T冠脉造影检查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征,所有MSCT冠脉造影检查怀疑支架再狭窄的患者均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其中8例患者的8个支架诊断与MSCT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相一致,其符合率为88.89%.结论:冠状MSCTA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可作为冠状动脉一种无创检查方法,是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有无再狭窄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作者:张玉奇;叶宝英;陈树宝;孙锟;陈笋;张志芳;沈蓉;吴兰平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TGA)的准确性,提高超声心动图的首次检出率.方法:经外科手术证实为C-TG A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118例患者中,心房正位 ,心室右袢大动脉右转位112例,占94.9%;心房反位,心室左袢大动脉左转位6例,占5.1%.常见的合并畸形有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85例(72.0%)、动脉导管未闭68例(57.6%)、室间隔缺损35例(29.7% )、肺动脉狭窄29例(24.6%)、不典型冠状动脉13例(11.0%).超声诊断正确者 113例,占95.8%;误诊5例,占4.2%.在合并畸形中,误诊、漏诊不典型冠状动脉7例(53.8%)、动脉导管未闭2例(2.9%).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 彩色双功能超声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先东;刘永红;李春敏

    目的:探讨双功能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 01年5月~2004年10月间我室共检查了27例临床疑似巨细胞动脉炎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66.4岁.其中15例经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为颞浅动脉炎,所有超声确诊病例均进行颞动脉活检,CT强化扫描检查并行颞动脉血管三维重建,双功能彩色超声的高频线阵探头对双侧颞动脉进行检查主要观察颞浅动脉在形态学上的特征性改变,巨细胞动脉炎的超声形态学特征性改变为: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时颞动脉血管腔周围有一低回声" 晕",血流信号呈充盈缺损样改变,血管腔狭窄或闭塞;或者血管内膜呈不规则增厚,回声增强,血管腔不规则狭窄,类似于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结果: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阳性病例为15例,临床病理活检证实12例,3例为假阳性,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高分辨力彩色双功能超声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替代颞动脉病理活检.

  • 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春洪;吴庆德;杨振贤;沈海林;傅引弟;董万利;刘禄清;滕金宝;高亚枫;徐正昌;丁乙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 例临床诊断TIA的病人行CT灌注成像,在常规轴面CT扫描后根据临床症状选取4个相邻的兴趣层面,团注对比剂4s后开始持续50s的连续动态扫描,重建的200幅动态图像使用脑灌注软件包进行处理,获得灌注图像.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到达峰值时间、血流量和血容量,对这些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IA患者中有8例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达峰时间延迟和/或血流量下降;另外7例未发现灌注异常区.15例患者患侧与对侧的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12.01±3.53)s 和(10.31±2.68)s,经配对t检验:t=3.68,P <0.01,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侧平均血容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脑灌注成像能够为TIA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脑血流动力学信息,显示灌注异常的范围.

  • 多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斑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喜军;王锡明;孙传林;孔明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价值.方法:对 72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强化扫描获得的轴位图像利用后处理软件进行VR、MIP、CPR 、薄层VR重建,评价冠脉斑块,并对冠脉有否狭窄及狭窄程度进行诊断.结果 :MSCT冠状动脉检查诊断硬斑块、中间斑块和软斑块分别56支、10支和20支,同时可对冠脉主干的狭窄程度进行评判,本组病例冠状动脉各主干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分别为38支、20支及28 支.结论:MSCT冠脉造影检查是一种微创的冠脉检查方法,它不但可以发现粥样斑块,而且能鉴别冠脉斑块的性质,并能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及狭窄程度,是冠状动脉检查的一种比较可靠的检查方法.

  • CT对外伤性晶状体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庆;龙农

    目的:探讨外伤造成晶状体损伤的CT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对42只临床证实有晶状体损伤的伤眼,对照CT检查结果,观察晶状体的位置、形态、密度改变.结果:CT诊断外伤性白内障18只(42.8%),晶状体全脱位10只(23.8%),半脱位6只(14.2%),未见异常改变10 只(23.8%).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76.1%.结论:CT检查对晶状体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CT在克隆氏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韩振明;于建军;毛定飚;滑炎卿

    目的:评价CT在克隆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4例经病理证实的克隆氏病的 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可见肠壁环形或不规则增厚、肠腔变形、狭窄.6 例伴小肠梗阻;2例伴回肠末段不规则炎性肿块;2例见瘘管形成.结论:CT可提供克隆氏病的小肠梗阻平面,病变的范围及并发症等信息.

  • CT诊断特殊征象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胡海平;李新春;费洪钧;陈为霞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殊CT征象,提高对此病变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证实的具有特殊CT表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其形成机理,CT表现特征及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要点.结果:所有病例均含有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这种酷似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但具有内缘不锐利,密度较低且不均匀的特征.结论 :CT可以诊断具此特殊表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与硬膜下血肿鉴别.

  • 下颌骨造釉细胞瘤1例

    作者:吴尚红

    患者女,46岁.左侧下颌部及颏部膨隆,为无痛性包块,质硬固定,咬合不良16个月,逐渐长大.院外穿刺初为淡黄色液体,后为淡红色血性液体.颏区有一瘘道,流出清淡无色液体,恶嗅.X线表现:左侧下颌骨颏体部呈囊实性肿块,膨胀性生长,约3.8cm×5.5cm×8.0cm大小.颏部呈球形磨砂状改变,边缘骨皮质毛糙,包123牙根;体部多房状改变膨胀性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包56牙根,且5牙根破坏吸收,4缺失(图1).手术病理诊断:造釉细胞瘤.

  • 超声诊断胎儿囊状淋巴管瘤1例

    作者:程怀孟;艾君连;董迎春

    孕妇 23岁.第1胎孕5月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所见:宫内孕单胎,胎儿头颅光环完整,脊柱排列规整,胎心搏动良好,双顶径5.1cm,胎儿头颈部及胸腹部可见数个囊性包块,壁薄 ,较大者约为9.8cm×5.4cm,内有分隔,胎儿腹腔可见液性暗区,深处为 2.3cm,可见肠管漂浮(图1),超声诊断:①宫内孕单活胎;②胎儿畸形:囊状淋巴管瘤合并腹水.次日引产,病理证实为淋巴管瘤.

  • 巨大肺平滑肌瘤1例

    作者:吴华军

    患者女,26岁.胸闷、呼吸困难1月余,加重1周就诊,无咯血、发热及盗汗等.体检发现左上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实验室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 阴茎海绵体血肿并纤维化1例

    作者:于盛光;张宏伟;徐东波

    患者男,40岁.3年前,因外伤致阴茎根部出现约 3cm×5cm的包块.当地医院诊断为"阴茎根部周围皮下软组织血肿",治疗后包块逐渐缩小出院.

  • 巨大医源性肝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作者:孟广福;任永才;马文尊

    患者,男,56岁.因原发性肝癌2个月前在外院行肝动脉介入治疗后留置导管,置入化疗泵,后经化疗泵灌注化疗一次(具体方案不详).现右上腹发现搏动性肿块 ,伴有明显的疼痛和触痛来诊.体检:右上腹部有一搏动性肿块,呈圆形,直径约8cm,表面光滑,其搏动呈膨胀性,与心脏跳动一致,体表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 彩超诊断乳腺癌2例

    作者:董露

    例1 女,58岁.自觉左乳包块,查体:左乳外象限触及包块,质硬,表面光滑,轻度压痛,活动度差,左腋窝触及类圆形包块,有活动(图1).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检查
  •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1例

    作者:王德娟;李祖斌;贾玉梅;吕爱昕

    患者女性,46岁.头疼2年,行走不稳半年,并缓慢进行性加重.MRI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 signa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序列,专用头线圈扫描,T1WI采用SE序列,T2WI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WI:TR 500ms,TE 11ms,T2WI:TR 2200ms,TE 85ms.行矢、冠、轴面扫描,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喷替酸葡甲胺(Gd-DTPA),0.2ml/k肘静脉注射.MR示双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异常信号,T1加权像为沿小脑沟回走行的底信号和等信号相互交替的分层结构(图1,2),T2加权像为高信号和等信号交替的分层结构(图3),幕上脑室扩张,在注入Gd-DTPA病灶无明显强化.手术所见肿瘤位于皮层下,呈灰白色,血运差,呈侵润性,其大小约5.0cm×6.2cm.

  • B超误诊肝豆状核变性为肝癌1例

    作者:孙东生

    患者男,70岁,因"腹胀、伴双下肢浮肿"入院.入院后行B超检查,肝内及探及两枚强回声团块,测大者约6.2cm×6.0cm大小,边界尚清,内回声欠均质,余肝实质光点增粗, 回声增强,呈结节状,肝脏形态无明显变化,脾脏增大,厚约5.8cm,门静脉和脾静脉均扩张, 腹腔内探及液性暗区回声(图1),深处约2.8cm,B超诊断:①肝内占位性病变;②脾脏中度肿大;③少量腹水.但患者行CT检查未见异常团块,实验室检查:HBSAG(-),GOT 42.6 U/L,轻度升高,总蛋白56.1g/L(60~80),A/G 1.44,AFP 0.183ng(0~20),后经仔细询问病史及临床观察,得知患者10余年前曾诊断过肝豆状核变性,并且近年出现进行性加剧的肢体震颤、肌强直等锥体糸症状,后结合各方面的资料,并到上级医院检查尿酮含量明显升高, 所以后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引起的肝硬化并脾肿大、少量腹水.

    关键词: 误诊 肝癌 超声检查
  • 环甲膜穿刺提高开胸术后患者排痰能力

    作者:李洪平

    开胸手术后的患者,有效的咳嗽排痰,是促使早期膨肺,预防肺部并发症,保证顺利康复的基本护理常规之一.我们对 200例开胸术后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患者施行环甲膜穿刺术,辅以胸部体疗协助排痰.临床观察对肺癌、食道癌、贲门癌、纵膈肿瘤患者开胸术后均有可靠的助咳排痰膨胀肺效果 ,现报告如下.

  • 双能量减影在泌尿生殖系统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陈友勤;王恂

    泌尿生殖系统的X线检查,如泌尿系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尿路造影(RUV),输卵管造影等,是诊断泌尿生殖系疾病的重要手段,检查前患者虽大都做了肠道清洁准备,但仍有许多患者肠腔内气体较多,严重干扰了诊断.直接数字X线摄影(DR)的高级临床应用软件-双能量减影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检查,尤其是造影检查,能有效去除肠腔气体重叠影,提高影像质量及诊断效果.本组随机抽取我院自2004年8月~2005年3月间,DR设备使用以来的100例泌尿生殖系统检查病例,对双能量减影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 早期食管癌的X线分析

    作者:赵慧娟;廉东升;王玲;李琳;于雅美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及早认识和掌握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和检查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笔者现将我院资料完整的10例患者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关键词: 食管癌 X线诊断
  •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价值

    作者:周玲;李继莲

    本文报告的我院经手术或/或病理证实的182例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的分析,旨在提高CT医生对周围型肺癌的认识和重视,探讨CT在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

  • 278例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张焱;伊洪莉

    胸腔积液的病因多见为结核和肿瘤引起,胸水细胞学检查和针刺胸膜活检一直是诊断胸腔积液的主要手段,但阳性率很低.我科对278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麻下行胸腔镜手术,在胸腔镜下取活检,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 肝脓肿的CT的诊断

    作者:陈学春

    肝脓肿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类,前者远为多见,临床症状严重,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得意义.本文对5例肝脓肿的CT表现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脊髓和脑动脉静脉畸形血管构筑及其异同研究进展

    作者:李盈;周伟生

    脊髓AVM由多条动脉供血,多条静脉引流,位于颈段的AVM还可通过脑静脉窦回流.脊髓AVM早发生在胎龄3周前,据血管构筑学可细分为终末型供血型、穿支供血型、动静脉直接交通、AVM伴有动脉瘤及AVM伴有静脉动脉瘤样扩张五类,根据不同类型选择相应治疗方法 .脑AVM的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较少,神经外科对脑AVM常用Spetzler Martin分类法,在放射学领域则采取其它分类.极少数患者出现畸形团的自发闭塞,但未能排除闭塞畸形团再通的可能,故对这些患者还须定期随访.今后当加强脊髓AVM的血管构筑学研究,更新理念.血管构筑学并非只依赖解剖、放射等学科的形态学,还应重视流动血液与周围组织的影响,与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等结合,改进观察手段,变单维为多维,变静态为动态,并开展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成为一门动态的、更完善、更明确的学科.

  • 放射性肺损伤

    作者:丁文;郭岩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并发症,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早期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放射性纤维化.发病机理研究主要为病理学观察,归纳起来主要有分子生物学机制、肺Ⅱ型上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自由基等.损伤的发生与照射野、放射剂量、分割方式等有关.总照射剂量低于36GY无放射性肺炎发生,低于40GY无纤维化发生.其病理改变随着照射后时间延长逐渐加重,肺泡是主要受损部位.基本病变为肺充血、水肿、肺间质增厚纤维化.CT、X线是临床常用检查方法,表现为毛玻璃样斑片状高密度影, 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放射性肺损伤不可逆转,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放射性肺损伤各方面研究进展.

  • 消化道磁共振检查技术与诊断

    作者:刘村;李春卫;史浩

    随着MR技术的快速发展,胃肠道MR检查成为现实.本文将讨论佳MR胃肠成像所需诊断技术要求及与已有的X线检查方法相比MR所处的位置.当前这一新的检查方法在食道、小肠、结肠中都有报道.这些发展显示胃肠道MR检查可能将由科学研究向常规的临床应用转变.

  • 小肝癌SCT动脉期大强化率与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的多因素相关性研究

    作者:卢炳丰;龙莉玲;黄仲奎

    目的:对小肝癌的SCT动脉期大强化率与组织分级、p53、p21、CD34、VEGF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以SCT多期扫描评价SHCC的生物学特性,为SHCC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手术病理证实小肝癌30例 ,共33个癌结节,术前均进行螺旋CT多期扫描,其中男26例,女4例.术后肿瘤行大体病理及其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癌结节直径≤1cm者2个病灶,1~2cm者13个病灶,大于2c m者18个病灶(≤3cm).与病灶动脉期大强化率相关的因素为癌结节大小、VEGF和CD34,其中癌结节大小和CD34为正相关因素,WGF 为负相关因数.亦即,动脉期强化率高的肿瘤,直径多较大,CD34高表达,而VEGF多不表达 .CD34对动脉期强化率的贡献大.结论:SCT多期增强扫描可比较全面观察肿瘤,反映SHCC的生物学特性,且无创、快捷、可重复运用.根据SHCC的SCT征象,可间接评价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为SHCC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有价值的依据.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