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MRI和X线摄影检查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喻强;赵婷

    目的 探讨MRI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2016年收治给予治疗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MRI检查)和对照组(X线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MRI检查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组,两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患者,X线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基础,MRI检查可以检测出X线显示不出的病变类型.

  • 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特征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平安;李正军

    目的 分析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SP)的CT和病理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PSP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女性8例,男性4例,年龄14~63岁,平均39.25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11例为孤立病灶,1例为多发病灶,病灶长径1.17~8.03cm,平均(3.53±0.78)cm.左肺3例(25%,上叶1例,下叶2例),右肺9例(75%,上叶2例,中叶1例,下叶6例);双下肺8例(67%),中上肺4例(33%);肺门中心型4例(33%),周围型8例(67%);病灶形状呈卵圆形及类圆形8例(67%),不规则型1例(8%),浅分叶3例(25%);边缘光滑10例(83%),边缘毛刺2例(17%);增强后7例可见边缘血管贴边征(58%),空气新月征6例(50%),晕征6例(50%),尾征6例(50%);3例(25%)病灶内有散在点样或斑点样钙化,余病变密度均匀,平扫CT值28~47HU,平均35HU;9例增强扫描,1例轻度强化,5例明显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增强后CT值60~110HU,平均77.2HU,大强化净值为75HU.结论 青中年女性、3cm左右单发圆形或卵圆形软组织密度样肺结节或肿块,边缘光滑,增强扫描后明显均匀强化,同时伴有血管贴边征、空气新月征及晕征、尾征时,要考虑到PSP的诊断.

  • 64排冠脉CTA和DSA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作者:叶菲;郑尚斗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CTA和DSA临床应用价值差异.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冠心病患者共10例CTA和DSA检查资料,比较冠心病患者行两种检查方式后管腔狭窄及狭窄程度检出情况.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用于患者管腔狭窄及狭窄程度检出价值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CTA和DSA临床应用价值相当,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更有效提高检出准确率.

  • 肺CT低剂量成像及体重指数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皓;刘明;华海琴;王志群

    目的 对64排螺旋CT肺低剂量肺窗图像质量进行研究,并分析体重指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筛选20例低剂量和20例常规剂量肺CT扫描图像,分析比较两肺CT值、图像噪声、射线剂量,并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同时分析体重指数与图像噪声值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横断面图像CT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噪声值大于常规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受检者辐射剂量显著小于常规剂量组(P<0.01),两组图像主观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体重指数与图像噪声值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 肺CT低剂量扫描可以显著减少受检者辐射剂量,其横断面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同时体重指数与肺CT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呈显著正相关.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态评价唾液腺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潘才住;杨凌;陈碧娟;肖友平;李敏峰

    目的 动态观察酸刺激前后腮腺和颌下腺MR-DWI ADC值的变化规律,探讨MR-DWI评价唾液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1年7~8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首诊的健康受试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静息状态下和酸刺激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唾液腺MR-DWI扫描,观察酸刺激前后不同时间点腮腺和颌下腺MR-DWI ADC值的变化规律.结果 10例受试者静息状态下腮腺和颌下腺的ADC值分别为(0.95±0.06)×10-3 mm2/s和(1.20±0.10)×10-3 mm2/s,二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t=6.203,P<0.001);腮腺和颌下腺在酸刺激后的第3min ADC值均升高,第6minADC值明显下降,此后呈逐渐上升,酸刺激后15~21min达高峰平台水平,然后逐步下降至静息状态水平.结论 MR-DWI通过ADC值的量化,可动态观察到不同生理状态下唾液腺功能的变化.

  • CT引导125 I近距离挽救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胡俊青;彭丽静;尹成彬;胡效坤

    目的 探讨CT引导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GEP-NET)复发和转移的125 I近距离挽救治疗.方法 12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复发和转移患者,采用125 I放射性粒子进行挽救治疗.所有患者经病理确诊并经过通过系统的手术治疗或者化疗,4例经过生物治疗后复发.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42~79岁,中位年龄56岁.处方剂量(PD)范围为90~140Gy,计划靶体积(PTV)为肿瘤靶体积(GTV)外各个方向上均匀外扩1cm.结果 12例患者均完成2~4次不等的放射性粒子治疗,3、6、9、12、18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100%、84.62%、61.54%、38.46.5%,放射性粒子治疗并发症:少量出血3例,皮肤色素沉着1例.结论 CT引导125 I近距离治疗作为GEP-NET复发或者转移性的挽救性治疗安全有效.

  • 增强CT直方图分析与肺癌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彭晓容;马春浓;陈恩炎

    目的 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对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预后及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探讨增强CT直方图分析与肺癌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105例,均行CT增强扫描.采用Image J软件手动在肿瘤增强CT大层面画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直方图各参数(平均值、SD、峰度、偏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化程度间的直方图分析各参数值得差异,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直方图各参数与不同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高、中、低分化组肺癌的偏度值、峰度值有统计学差异(P<0.001).高分化组的偏度、峰度绝对值均较中、低分化组肺癌低(P<0.001).三组肺癌的平均数及SD无统计学差异.偏度值及峰度值与病变不同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偏度值r=-0.267,P=0.006;峰度值r=0、381,P<0.001).结论 增强CT的直方图分析偏度值及峰度值可术前判断肺癌的分化程度.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监测子痫前期患者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的价值

    作者:杨淳玮;张屹辉;胡春洪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儿脐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对妊娠期子痫前期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轻度妊娠期子痫前期患者52例作为轻度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2例作为重度组,另选取同期来院接受体检的正常孕妇52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三组胎儿脐动脉与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 轻度组和重度组的脐动脉S/D、RI以及P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组脐动脉各指标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对照组大脑中动脉的S/D、RI以及PI水平均高于重度组,轻度组大脑中动脉的S/D、RI和P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痫前期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监测脐动脉与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具有显著临床意义,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值得推广.

  • DCE-MRI与DW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王唯伟;时克伟;杨自力;王皆欢;陈月芹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8例临床确诊的RA患者,活动组18例,稳定组10例,所有病例均行双腕关节MRI常规扫描、DWI和DCE-MRI检查,分析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DCE-MRI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早期强化率(EER)、平均强化率(AER)及大强化率(MER)、达峰时间(TTP);采用秩和检验评价两组间量化参数的差异性,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DWI和DCE-MRI的量化参数及临床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的相关性,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DWI和DCE-MRI的量化参数对RA活动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活动组及稳定组RA间的DWI和DCE-MRI的量化参数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C值和EER、AER、MER、DAS28呈负相关,与TTP呈正相关;EER、AER、MER与DAS28呈正相关,TTP与DAS28呈负相关.ADC值和EER、AER、MER及TT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4、0.972、0.797、0.944、0.944,均有诊断效能.结论 DCE-MRI与DWI可以从血流动力学及水分子弥散受限两方面对RA活动性进行双重量化,诊断效能较高,值得推荐;而对于不能耐受造影剂的患者可考虑单独采用DWI扫描,亦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肝副裂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胡卫东;谢尚煌;梁冰;王秀荣;鄂占森

    目的 探讨分析肝副裂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肝副裂CT特点,全部患者均进行16排CT平扫或增强.结果 2009年6月~2015年12月在3200例患者肝脏CT扫描中,共发现35例患者具有肝副裂,发生率为10.9%(35/3200=10.9%),性别分布为男11例(11/35=31.4%),女24例(24/35=68.6%),女性多于男性;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5(54.91±12.00)岁,共发现副裂54个,其中单发22例(22/35=62.9%),多发13例(13/35=37.1%).肝副裂长度为(1.82±0.64)cm(0.8~3.0cm,平均长度1.7cm),宽度0.4~1.0cm,平均宽度0.70(0.65±0.17)cm.慢性长期咳嗽病史者23例(23/35=65.7%),长期束腰者22例(22/35=62.9%).肝右叶上表面见低密度的膈带,将肝脏上表面分割成多个楔形块,肝脏前外面略凹陷,呈分叶状,增强扫描该裂隙无强化.结论 肝副裂为易混淆结构,好发于女性,中老年及单发多见,长期束腰者及长期慢性咳嗽者居多,CT具有典型的表现,可对该病做出明确诊断.

  • 单侧隐匿性肾衰竭的临床探讨与MSCT分析

    作者:李晓阳;李雅丽;李建强;赵林;李会菊;马拓;邢国凤

    目的 通过MSCT分析单侧性、隐匿性肾衰竭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单侧隐匿性肾衰竭的认识程度,做到对单侧隐匿性急性肾衰竭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减少和避免单侧隐匿性肾衰竭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收集单侧急性匿性急性肾衰竭病例50例,均为肾后性肾梗阻患者,临床追随6个月~6年,所有病例的临床和MSCT扫描检查资料完整.本研究组病例均经临床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者除外).本组50例中: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27例;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患者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3例;子宫内膜癌术后转移累及一侧输尿管4例;卵巢癌术后一侧盆腔转移累及同侧输尿管7例;膀胱癌累及一侧输尿管3例;收集所有患者实验室生化常规检查资料以及临床后诊断信息以及鉴别诊断信息.结果 MSCT检查:单侧急性肾后性肾梗阻50例(100%),所有病例临床诊断中未涉及急性肾衰竭;研究组50例MSCT追随6个月~6年复查结果:患侧肾萎缩34例(68%);实验室生化常规检查资料肌酐、尿素氮(Cr、BUN)正常(100%).结论 隐匿性急性肾衰竭若无及时治疗,会发展为慢性隐匿性肾衰竭,肾萎缩、肾功能丧失.

  • 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对131 I治疗Graves病疗效评价的价值

    作者:赵兴业;谭建;王澎

    目的 观察Graves病患者131 I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实质内血流分级的准确性,探讨甲状腺实质内血流分级、血流面积比(BCR)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43例临床确诊为Graves病患者,均行首次131 I治疗,治疗前均停用富碘食物及抗甲状腺药物,并行常规体检,检查甲状腺功能、高吸碘率、有效半衰期,同时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行甲状腺实质内血流分级及BCR,确定服131 I剂量并一次性给予.治疗后1、3、6个月行超声检查同时,检测甲状腺功能水平.结果 甲状腺实质内血流分级与BCR高度相关(r=0.805,P=0.000<0.05);二者分别在治疗前(r分别为0.262,0.324,P<0.05)、治疗后3个月(r分别为0.433,0.307,P<0.05)、治疗后6个月(r分别为0.612,0.473,P<0.05)与甲功水平存在相关性.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对131 I治疗Graves病前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胸痛三联CT血管造影检查中双低方法可行性研究

    作者:于天平;刘吉华

    目的 探讨胸痛三联CT血管造影检查(triple-rule-out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TRO CTA)中联合应用低浓度对比剂与低管电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90例受检者随机分成两组行胸痛三联CT血管造影检查.根据使用对比剂浓度和管电压的差别分成A组(对比剂浓度270mgI/ml,管电压100kV)和B组(对比剂浓度320mgI/ml,管电压120kV).记录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剂碘剂量、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图像CT值、噪声值(image of noise,N)、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总体图像质量(overall image quality,OIQ),统计分析后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间对比剂碘剂量、有效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一般资料、图像CT值、噪声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总体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方法进行胸痛三联CT血管造影检查,在保证图像诊断质量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对比剂碘剂量和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 多层螺旋CT检查早期胃癌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陈本仲;李亮;莫家彬;曾炳恬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疑似早期胃癌患者为探索对象,对其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的准确率.结果 多层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诊断正确率为62.50%,对胃体癌诊断正确率为90.91%,对胃窦癌诊断正确率为50.00%,对贲门癌诊断正确率为55.56%;对隆起型(I型)胃癌诊断正确率为92.31%,对表浅型(II型)诊断正确率为47.50%,对凹陷型(III型)诊断正确率为70.0%.同时多层螺旋CT对胃癌患者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分别为60.32%、52.94%、39.68%.结论 多层螺旋CT在早期胃癌患者诊断中大有较大的帮助,对临床的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 小儿胸部DR低辐射剂量对影像质量及诊断价值的分析

    作者:赵欣;秦好朴;张孟增;鲁北;穆立国;高磊

    目的 探讨小儿胸部DR使用低辐射剂量对影像质量及诊断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胸部DR摄影的0~3岁儿童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低剂量组,对照组为常规剂量组,每组40例患儿,对两组曝光参数进行收集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影像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胸部DR适合选用90kv摄影千伏,可以降低被检测患儿的mAs和辐射剂量,两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 婴幼儿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手动与自动曝光控制的对比研究

    作者:孙玉娟;鲁北;秦好朴;路延平

    目的 探讨手动与自动曝光控制对婴幼儿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54例接受DR胸片摄影的婴幼儿按照曝光控制分为手动曝光组和自动曝光组,比较两种曝光控制模式对图片质量的影响.结果 数字化X线摄影手动曝光的DR图像废片为0例,与自动曝光相比较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P<0.05).这表明与自动曝光相比,婴幼儿DR胸片手动曝光可以明显减少废片率,图像质量更佳.结论 手动曝光控制可以获得更佳的婴幼儿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更适用于婴幼儿胸部DR摄影,重照率,这样从而可以降低婴幼儿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 高分辨率磁共振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强化程度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丹凤;姜亮;张卫东;武新英;王鹏;苏文;殷信道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成像方法,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程度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8月~2016年6月34例有临床症状的MCA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行常规头颅MR检查及狭窄处黑血序列T1 WI、T2 WI、增强T1 WI扫描.将弥散加权成像上MCA供血区出现高信号的患者归入急性脑梗组,无高信号的患者归入无急性脑梗组.将增强后斑块的强化程度分为明显强化、轻度强化、无强化,比较两组间斑块强化程度的差异.结果 34例图像用于分析,急性脑梗组15例,无急性脑梗组19例.急性脑梗组有11例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3例无强化;无急性脑梗组有1例明显强化、4例轻度强化、14例无强化.两组间斑块的强化程度有差异,急性脑梗组的明显强化斑块多于无急性脑梗组(P=0.000);无强化斑块少于无急性脑梗组(P=0.005).结论 HRMRI可以定性评估MCA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程度;斑块的明显强化更多见于急性脑梗组,提示其不稳定性,可预测脑卒中的风险.

  • 超声联合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贾志莺;张连花;马富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进行疗效评价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我院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56例于治疗前后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声像图和超声造影表现的变化.结果 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显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瘤体缩小,造影剂灌注区域面积减小,强度减弱,新辅助化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明显好于化疗前.结论 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中,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能够清楚、准确的反映肿瘤状态,直观显示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检查安全无创,有着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开放式MR引导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培培;柳明;王立刚;郭宗通;许玉军;何祥萌;王晴文;李成利

    目的 探讨1.0T开放式MR引导下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术的诊断准确性、安全性及并发症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所行MR引导下405例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术,应用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直径不同的两组(≤2cm和>2cm)病例的诊断准确率.计算气胸、咯血、血胸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各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MR引导经皮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在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6.30%、100%、95.13%.≤2cm(n=178)及>2cm(n=227)病灶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5.51%、100%、92.92%及96.92%、100%、96.17%.平均穿刺时间为(25±7)min(范围17~40min).穿刺活检相关的并发症:气胸发生率为7.6%;肺内出血的发生率为23%,咯血为4.7%,血胸为0.2%,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肺实质内较长穿刺路径(≥4cm)的患者气胸率显著增高,病灶大小≤2cm及穿刺路径≥4cm的患者肺内出血率显著增高.结论 1.0T开放式MR引导下经皮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准确、安全的诊断技术,肺实质内较长穿刺路径(≥4cm)是术后气胸及肺内出血的主要相关因素,病灶直径较小(≤2cm)是肺内出血的相关因素.

  • 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分析与病理对照

    作者:罗军德;黄聪;淦登卫;邓亚;耿宽;赵梓霖

    目的 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特点及病理表现,提高对本病的MR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右侧脑室体部前2/3区域7例,右侧脑室体部后2/3区域2例,Monro孔区域2例.MR表现为T1 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 WI呈高信号,病灶信号多不均匀,72.7%(8/11)呈典型的"蜂窝征"改变,并见"血管瘤空征",81.8%(9/11)见"扇形征"或"绳索征".2例合并出血,1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增强9例实性部分不均匀中度强化,1例显著强化,1例未强化.11例免疫组化染色突触蛋白(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元标记物均呈阳性.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加深认识,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 多层螺旋CT检查肺结核与矽肺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商观锋;吴昭彬;夏文钢

    目的 探讨肺结核与矽肺患者的CT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37例,矽肺患者35例,均行64排螺旋CT平扫及高分辨率CT(HRCT),分析其影像表现,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肺结核组:37例患者,结节分布双肺上叶及下叶背段29例(78.3%),结节全肺分布11例(29.7%),结节边缘模糊29例(78.4%),纤维斑块12例(32.4%),纤维空洞10例(27.0%),胸膜肥厚36例(97.3%),胸腔积液14例(37.8%),胸膜钙化4例(10.8%),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27例(73.0%),纵隔肺门淋巴结钙化10例(27.0%).结核结节大小约(2.27±0.34)mm.结核纤维灶密度约(35.6±8.4)HU.矽肺组:35例患者,结节分布双肺上叶及下叶背段32例(91.4%),结节全肺分布5例(14.2%),结节边缘模3例(8.5%),纤维斑块15例(42.9%),纤维空洞2例(5.7%),胸膜肥厚25例(71.4%)胸腔积液2例(5.7%),胸膜钙化14例(40.0%%),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15例(42.9%),纵隔肺门淋巴结钙化14例(40.0%).矽肺结节大小约(3.17±0.63)mm.矽肺纤维灶密度约(54.11±1.0)HU.结论 矽肺与结核在常规螺旋CT及HRCT上各有异同点,能够为两者鉴别诊断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学诊断(附5例报告)

    作者:张亚;郑玉丽;范国光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影像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和MRI影像表现.结果 5例胆囊壁均增厚,胆囊壁内结节4例,5例胆囊粘膜明显强化,其中4例连续,1例中断,胆囊结石5例,其中胆囊颈结石3例,MRI邻近肝脏动脉期一过性增强3例.结论 胆囊大小及胆囊壁增厚的厚度并无特异性,胆囊粘膜线光整及明显强化,胆囊壁内不明显强化结节,MRI动脉期邻近肝实质一过性强化对XGC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胆囊颈结石及胆囊腔缩小但无闭塞等对XGC的诊断可能有潜在指导意义.

    关键词: 胆囊炎 磁共振成像
  • DKI与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作者:刘绍伟;祝新;崔文静;陈晓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K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及效能差异.方法 对31例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女性患者行乳腺常规磁共振扫描(T1 WI,T2 WI)、动态增强扫描及DWI和DKI扫描,所有病变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总共3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变9个,恶性病变28个.分析病变大小、形态、边界等基本情况以及测定表观弥散系数(ADC)、平均峰度(MK)及平均弥散系数(MD)值.采用ROC曲线评估ADC、MK及MD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及差异.结果 恶性病变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恶性病变多为平台型强化;良性病变的MK低于恶性病变;良性病变的MD、ADC均高于恶性病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MK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高,分别为0.91,0.93及0.89.结论 DKI比传统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方面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转移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孙素;郑文龙;吴爱琴

    目的 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对转移瘤的诊断和随访价值.方法 42例转移瘤患者行WBDWI检查,对阳性病灶进行双盲法诊断、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上测量ADC值.结果 WBDWI图像转移瘤表现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脏、脾脏、肾上腺、肺部多发转移灶,骨骼弥漫性骨髓浸润改变.病灶在MIP图像上表现为斑点状、斑片状高信号,翻转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ADC图像为低信号.7例复查病例中,5例病灶减少,MIP图像上病灶信号程度降低,ADC值升高.1例病灶增多,信号强度未见明显变化,1例病灶数目、信号强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WBDWI作为一种新的全身功能成像技术,在转移瘤的诊断、随访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128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涛;许伟

    目的 探讨128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手术确诊的125例(134个)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颅脑CT三维重建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差异,并分析其对大瘤体直径、诊断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CT三维重建法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为94.8%稍低于DSA法97.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T三维重建法测得大瘤体直径(5.72±2.13)mm稍高于DSA法(5.68±2.08)m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T三维重建法对比剂剂量、检查耗时、检查费用均低于DSA法,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28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较高,其具有无创、直观、费用低、快捷的特点,可作为术前筛查和评估首选的方法,值得临床选择.

  • 局灶性castleman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聂丹;郭亮;吴玉锦

    目的 讨论局灶性castleman(CD)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局灶性CD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结果 右肺门旁6例,前纵膈2例,腹腔1例,腹膜后2例,眼眶2例,锁骨下2例.病理分型14例为透明血管型,1例为浆细胞型.平扫大多为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CT值平均为42HU,边界清楚.2例内部可见斑点状、分叉状钙化.增强扫描呈明显及显著强化,CT值抬升31~99HU,3例其内可见点条状及裂隙状未强化区,4例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灶及迂曲血管影.结论 LCD大多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大多明显均匀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明显强化,结合临床无明显症状应考虑本病.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症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作者:李兵;余金妹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以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影像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在DSA引导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了解UAE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不同血供类型和血流类型对术后症状改善的影响,所有病例均分别随访1年、3年,根据血供类型分为双侧子宫动脉均衡型,一侧子宫动脉为主型,根据血流类型分为富血流型、乏血流型,在不同的亚组间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痛经有效率的变化为术后1年、3年分别为85.7%和75%(血供分型组),以及86.6%和73.3%(血流分型组),经量的有效率为术后1年、3年分别为92.9%和82.1%,以及83.3%和73.3%,血供分型组中两组病例在痛经及月经量缓解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5),血流分型组比较痛经有效率方面随访1年无统计学差异(P>0.5),随访3年有统计学差异(P<0.5),而两组病例在经量有效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5).结论 子宫动脉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肯定,不同血供类型UAE术后有效率相似,而不同血流类型UAE术后痛经有效率有差异,富血流型痛经疗效较好.

  • CT引导125 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护理观察

    作者:刘亚坤;姜惠;商琼琼;赵利华;杨琦;韩明勇;徐瑞彩

    目的 总结CT引导125 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7例行CT引导125 I粒子手术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并发症护理与观察,并进行总结.结果 125 I粒子植入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NRS平均分由4分降至1分.出现并发症者8例,其中:恶心、呕吐1例,穿刺所致的疼痛2例,发热3例,低血糖1例,胰漏1例,1例出现术中血压升高,经过处理后缓解.结论 CT引导125 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术后做好患者病情观察与并发症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举措.

  • Rathke囊肿的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梅继新;刘玲莉;黄娟

    目的 研究Rathke囊肿的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Rathke囊肿的MRI表现.结果 囊肿大多数呈圆形或类圆形,10例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3例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1例等T1长T2信号,1例短T1短T2信号,3例囊内可见漂浮结节,增强后无强化,6例囊壁呈现完整薄壁环状强化,所有囊肿均未见钙化.结论 Rathke囊肿的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但需注意与垂体瘤和颅咽管瘤鉴别.

  •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对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秦斌;刘绍伟;曾亮;张愉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PT)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证实的SFPT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多期增强的强化特点,对其临床及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8例病灶均为单发病灶,左侧10例,右侧8例.病灶大径为0.8~7.5cm(中位3.2cm),>5.0cm者6例,<3.0cm者7例.18例病灶均行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CT平扫稍低密度者5例,等密度6例,混杂密度7例(钙化3例,坏死4例).增强扫描均匀强化者8个;"地图样"不均匀强化者10个;12例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中度强化;4例动脉期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及延迟期强化程度更高;2例动脉期呈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稍减低.结论 SFTP在CT上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多期增强扫描能反应病变强化特点,对于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气管憩室的CT影像特征及后处理技术优劣分析

    作者:陈七一;李玉静;谢汝明

    目的 分析气管憩室的CT影像特征,比较常用CT后处理技术对气管憩室显示的优劣.方法 对CT扫描发现气管憩室的30例患者的憩室进行CT后处理,部分病例复查比较.结果 30例共60个憩室,其中14例有1个憩室,16例有多个憩室(以2、3个居多);憩室主要位于胸廓入口处(33个约T1-2水平),隆突下(19个);憩室大小不等,形态多样;MPR均可显示,VR、minMIP显示率相当分别为30%、35%,CTVE显示率低(5%).结论 气管憩室大小、形态各异,胸廓入口、隆突下是好发部位,多数可见气管开口;MPR对气管憩室的显示率高,VR、minMIP对较大憩室整体观察效果较好,CTVE作为补充.

  •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王沛;冯爱粉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120例患者138个结节的ARFI成像特征,将甲状腺结节声触诊组织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VTI)图像分为4类,评估VTI图像分布特征.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检测甲状腺结节横向剪切波速度(SWV)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OC曲线分析138个甲状腺结节VTI图像得出:黑色、蜂窝状图像联合诊断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3.8%)、特异性(76.7%)、准确率(82.6%);恶性结节的Vm、Vrate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51、0.799;诊断临界点分别为2.75m/s、1.32.结论 ARFI技术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临床应用方面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磁共振引导125 I粒子植入挽救性治疗恶性脑胶质瘤1年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郭宗通;柳明;许玉军;何祥萌;李培培;刘超;李成利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引导125 I粒子植入挽救性治疗恶性脑胶质瘤1年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磁共振引导125 I粒子植入治疗的31例手术后放疗后复发、放疗后复发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其中III级15例,IV级16例.选取性别、年龄、KPS评分、瘤体长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靶区剂量D90、肿瘤位置(小脑幕为界)8个因素,应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及靶区剂量D90是预后相关因素,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瘤体长径、肿瘤位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表明年龄≤50、KPS评分≥80分、手术切除完全、靶区剂量D90(90~100Gy)的患者125 I粒子植入治疗预后效果较好.结论 年龄、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靶区剂量D90是影响125 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 POU3 F4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的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影像学表现

    作者:巩武贤;巩若箴;赵斌

    目的 回顾性分析POU3F4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的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HRCT和MRI表现及特征.方法 收集4例POU3F4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的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HRCT和MRI资料,在二维图像上(多平面重组图像)上回顾性评价耳蜗、内听道、前庭、半规管、前庭导水管、内听道底神经管、镫骨和耳蜗神经,在三维图像上(CT仿真内镜图像)评价耳蜗神经孔.收集10例听力正常的患者影像资料作为对照组.结果 患者内耳畸形是双侧对称性的.耳蜗畸形表现为耳蜗外形大致正常,蜗轴缺如,内听道与耳蜗内腔直接沟通;内听道外侧部扩张;CTVE直接显示螺旋形耳蜗内腔而非对照组所示的螺旋形蜗神经孔.面神经管迷路段和上前庭神经管扩张.Bill嵴肥大,部分气化.7耳发现镫骨底板增厚和镫骨前间隙消失,1耳镫骨呈柱状.结论 蜗轴缺如、内听道外侧部扩张及镫骨底板增厚是本组POU3F4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的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典型影像学特征.此类患者术前检查可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应避免镫骨底板切除术而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同时,影像学检查可预测电子耳蜗植入术中并发症,如脑脊液漏和电极进入内听道.

  • 多参数MRI检查BI-RADS分类对乳腺疾病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邓佳敏;韩秉艳;赵丽萍;王红;王云玲;石浩军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与BI-RADS分类相对应的多参数乳腺MRI诊断模式,探讨多参数乳腺MRI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90例乳腺疾病患者,共309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根据其多平面重组、ADC值测量和TIC测量曲线数据进行BI-RADS分类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分别计算癌前病变纳入良、恶性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本组病例中多参数MRI联合BI-RADS分类对乳腺疾病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将癌前病变纳入良性病灶、在MRI将4类归为良性组为86.6%和85.0%;2)将癌前病变纳入恶性病灶、在MRI将4类归为良性组为93.3%和66.9%,高于其它组合.病理诊断为癌前病变的治疗建议为手术切除或随访,BI-RADS1-3类对随访病灶的阳性预测值(PPV)为88.2%,BI-RADS 5类对可手术切除病灶的PPV为93.3%,而将癌前病变纳入恶性病灶后,BI-RADS 4类对恶性的PPV为48.0%.结论 建立乳腺疾病MRI多参数诊断模型能更精确地判断乳腺病灶良性、癌前病变和恶性特征,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在产前早孕晚期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彦;黄文起;林光耀

    目的 探讨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在产前早孕晚期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检查就诊的早孕晚期孕产妇200例,对孕产妇通过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对孕产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分析产前超声诊断结果和产后结果.结果 本次纳入研究的212例胎儿中,生产前通过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胎儿有70例,经产后回访结果为78例,诊断符合率为89.74%.78例胎儿中严重畸形的胎儿有58例,占胎儿心脏畸形的74.36%,非严重畸形的胎儿(室间隔缺损)20例,占胎儿心脏畸形的25.64%.单纯4CV切面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152例,占胎儿总数的71.69%.结论 在产前早孕晚期心脏畸形胎儿筛查中应用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具有应用方便、操作简单、无创伤.

  • CT平扫小CT值对肾上腺乏脂性腺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英;韩志江;朱妙平;魏培英

    目的 探讨平扫小CT值(minimum attenuation values,minAVs)对肾上腺乏脂性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38例38枚肾上腺乏脂性腺瘤(平均CT值>10HU)和45例49枚非腺瘤的CT平扫资料,以minAVs≤0HU的个数≥2作为诊断乏脂性腺瘤的标准,并与CT直方图负值像素≥10%对照,分析二者在腺瘤和非腺瘤中的分布,以及计算二者对乏脂性腺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 minAVs≤0HU的个数≥2及CT直方图负值像素≥10%在腺瘤与非腺瘤中分别占63.2%(24/38)和2.0%(1/49)(χ2=39.038,P=0.000)、36.8%(14/38)和0%(0/49)(χ2=21.515,P=0.000),二者诊断腺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63.2%、98.0%、96.0%、82.8%和36.8%、100%、100%、72.4%.结论 与CT直方图负值像素≥10%比较,minAVs≤0HU的个数≥2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略低,但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为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提供重要的依据.

  • MR与关节镜诊断半月板损伤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庞博;龚金山

    目的 探讨MR与关节镜诊断半月板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72例患者检查86个膝关节,共172例半月板,入院后进行MRI检查评价半月板损伤情况,2周内进行膝关节镜检查,MRI检查结果按Fischer分级标准分Ⅰ级信号、Ⅱ级信号、Ⅲ级信号,关节镜检查结果分正常、退变、撕裂.结果 MRI与关节镜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结果比较,χ2=1.432,P=0.698,κ=0.694;MRI与关节镜检查诊断半月板撕裂结果比较,χ2=0.529,P=0.629,κ=0.767,MRI诊断半月板撕裂的敏感度86.27%、特异度91.73%、阳性预测值81.48%、阴性预测值94.07%、阳性似然比10.43、阴性似然比0.15、准确度90.12%、假阳性率8.27%、假阴性率13.73%.结论 MRI能够较好的诊断半月板损伤的程度,特别是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MRI的Ⅲ级信号可作为临床选择关节镜检查和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指征.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微石症血流的观察

    作者:胡文江;付建军;郑瑞莲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CDFI)观察睾丸微石症(TM)患者睾丸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有无变化.方法 选择门诊体检男性患者的右侧睾丸35只,选择标准为经超声检查确诊为TM,无临床症状,作为观察组;选取门诊体检正常男性的右侧睾丸45只,选择标准为经超声检查睾丸内部回声正常,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两组睾丸包膜动脉(CA)及内动脉(ITA)的收缩末期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舒张期血流速度(S/D)、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测值输入Epidata数据库,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45只右侧睾丸包膜动脉血流参数PSV、EDV、RI、PI分别为9.18±1.92、3.52±1.47、0.53±0.05、0.92±0.09,右侧睾丸内动脉血流参数PSV、EDV、RI、PI分别为7.19±0.91、3.20±0.50、0.53±0.06、0.84±0.17;观察组35只右侧睾丸包膜动脉血流参数PSV、EDV、RI、PI分别为9.17±1.97、3.51±1.39、0.55±0.06、0.96±0.11,右侧睾丸内动脉血流参数PSV、EDV、RI、PI分别为7.23±1.00、3.21±0.61、0.54±0.08、0.88±0.13.TM组包膜动脉、内动脉血流参数PSV、EDV、RI、PI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M患者睾丸内部血流动力学较睾丸回声正常者无明显改变.

  • MSCT在鉴别乳头状肾细胞癌亚型的价值

    作者:刘春华;肖钦;李然

    目的 比较并分析Ⅰ型、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CT表现,探讨MSCT对PRCC亚型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1例经本院病理证实的PRCC的CT征象,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是否均匀(包括是否有钙化、出血、囊变)、肾盂侵犯、增强血管影、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三期增强肿瘤CT值及与正常肾皮质、肾髓质CT值比值,比较Ⅰ、Ⅱ型PRCC的影像学表现差异.结果 所有11例PRCC I型均呈类圆形,边界清楚;20例Ⅱ型中有16例呈不规则或分叶状(80%),12例边界不清(60%),12例侵犯肾盂(60%),10例增强后肿瘤内可见血管影(50%),两种亚型在形态、边界、侵犯肾盂及瘤体内有无血管影等征象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32、0.004、0.017.Ⅱ型PRCC中有7例出现周围淋巴结肿大(35%),1例出现静脉癌栓,4例出现远处转移(20%),而Ⅰ型中均未出现此征象.根据Ⅰ、Ⅱ型增强后各期CT值绘制散点图示:Ⅰ型PRCC强化峰值位于皮质期,Ⅱ型PRCC的强化峰值在实质期.Ⅰ、Ⅱ型PRCC增强后皮质期肿瘤与肾皮质的CT值比值(CTt/CTrc)分别为0.34±0.13、0.49±0.22;Ⅰ、Ⅱ型PRCC增强后实质期肿瘤与肾髓质的CT值比值(CTt/CTmk)分别为0.56±0.37、0.75±0.26.两者P值分别为0.023、0.037,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MSCT增强扫描在PRCC亚型术前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 卵巢静脉追踪结合MPR在CT识别卵巢源肿物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维敬;梁宇霆;孟颖;刘明明

    目的 探索卵巢静脉追踪结合MPR在CT识别卵巢源肿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腹盆部CT增强检查、随后进行手术并取得病理结果的女性盆腔肿物患者234例.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卵巢静脉追踪结合MPR的方法识别盆腔肿物是否为卵巢来源.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该方法识别卵巢源肿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被观察病例234例,盆腔肿物共283个.217个卵巢源肿物中,CT诊断正确208个,66个非卵巢源肿物中,CT诊断正确53个.采用卵巢静脉追踪结合MPR的方法,CT识别卵巢源肿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80.3%、92.2%、94.1%、85.5%.结论 采用卵巢静脉追踪结合MPR的方法在CT上识别卵巢源肿物的准确性很高.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青壮年颞叶癫痫患者颞叶外脑结构的DTI研究

    作者:尹相媛;徐锐;李建龙;王瑞敏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观察青壮年颞叶癫痫(TLE)患者颞叶外不同脑结构的DTI测值,观察其扩散功能的改变.方法 采用GE公司3.0T磁共振检查了20例青壮年颞叶癫痫患者及20例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组,选择双侧内囊前肢(AIC)、后肢(PIC)、外囊(EC)、尾状核头(HCN)、豆状核(LN)、丘脑(TL)及胼胝体膝部(GCC)、体部(BCC)、压部(SCC)为感兴趣区(ROI),评价指标为FA、ADC、λ∥及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LE患者所有ROI的FA值均降低,双侧EC、HCN、TL及BCC的ADC值升高,患侧LN和双侧AIC、TL、GCC的λ∥降低,所有ROI的λ⊥均升高(仅双侧PIC的λ⊥未见明显差异).TLE组患侧与对侧相比,患侧HCN的FA值较对侧减低.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GCC的ADC值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与病程呈正相关;患者GCC的λ⊥与病程呈正相关;患侧PIC的λ∥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对侧AIC的λ⊥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 TLE患者可产生较广泛的大脑双侧半球的灰白质结构的异常;患者发病年龄越小、病程越长其胼胝体及内囊所受的影响就越严重.

  • MSCT动态增强薄层靶扫描技术在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齐银萍;赵红;王君广;陈俊波;李培;常时;王亚男

    目的 探讨MSCT动态增强靶扫描技术在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的CT表现.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1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MSCT动态增强薄层靶扫描技术的应用及CT表现.结果 本组11例病例均行MSCT动态增强薄层靶扫描技术,均行MPR多平面重建,肿块为圆形或椭圆形,其中2例可见"伪足征".除1例为为完全囊性外,余10例均为单发均匀实性肿块,2例边缘可见弧形、点状钙化灶.平扫CT值为25~33HU,增强扫描后1例无强化,10例呈均匀轻度强化,强化幅度0~16HU.结论 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临床少见,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结合MSCT动态增强薄层靶扫描技术,充分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及动态增强变化,有利于提高影像诊断率.

  • MRI小ADC值取代平均ADC值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娜;王维青;武霞

    目的 评价MRI小ADC值取代平均ADC值检查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宫颈癌为研究组,20例正常者为对照,均行盆腔MRI检查,观察其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及小ADC值,同时比较宫颈癌患者的FIGO分期与MRI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病例组平均ADC值(1.0361±0.0194)×10-3 mm2/s,小ADC值(0.910±0.0183)×10-3 mm2/s;对照组平均ADC值(1.873±0.0274)×10-3 mm2/s,对照组小ADC值(1.760±0.0243)×10-3 mm2/s,两组平均ADC及小ADC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MRI分期在显示宫旁、 盆壁受侵及远处转移方面均优于FIGO分期,MRI对二者区分的准确度为94%,对有无宫旁侵犯判断的准确度、特异度分别为92%、94%.结论 MRI小ADC值能清晰显示宫颈癌肿瘤大小及侵犯范围,对宫颈癌的准确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MRI可作为宫颈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青少年尺骨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作者:夏林;吴杰;敬宗林

    患者 男,17岁. 因右肘关节疼痛半年,加重2天入院.专科检查:右肘部稍肿胀,压痛,皮温正常,因疼痛屈肘约90°,伸周约130°,前臂旋转活动受限,末梢循环、感觉、活动正常. X线:右尺骨近端呈膨胀性骨质破坏,其内可见条状骨嵴,无明显硬化边及骨膜反应,多考虑骨巨细胞瘤. CT:右尺骨近端呈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部分骨皮质不连续,病变内密度不均,其内可见短线状骨嵴,无明显硬化边及骨膜反应形态不规则,邻近份软组织稍增厚. 多考虑肿瘤性病变(骨巨? 动脉瘤样骨囊肿?). MRI示:右侧尺骨近端膨胀性骨质破坏,信号不均匀, T1 WI 呈均匀低信号, T2 WI 呈混杂低、高信号,考虑骨巨细胞瘤. 手术经过:患者于2016 年08月16日在臂丛阻滞下行右尺侧近端肿瘤取活检术,病检提示骨巨细胞瘤. 于2016年08月29日在全麻下行右尺骨近端肿瘤刮除、植骨术.术中所见尺骨近端病变骨质,骨皮质变薄,髓腔变大,前方骨皮质部分缺损,内侧骨皮质完全破坏、肿瘤侵及临近软组织. 刮匙刮除肿瘤组织呈白色,果冻样,彻底刮除病变组织,充分植骨. 术后病理报告:(右尺骨)送检组织符合动脉瘤样骨囊肿,局部区域呈骨巨细胞瘤样改变(图1~9).

  • 新生儿先天性无眼球1例

    作者:卢林民;程广

    患儿 女,3岁. 因"生后发绀7 h入院"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2产,胎龄40 周经阴道分娩出,生后即发绀,伴有喉响. 查体:T 36. 5℃,P 142次/min,R 48次/min,Wt 3400g, BP 71/40mmHg,神清,反应可,弹足两次皱眉,前囟平软,经双侧鼻腔插胃管均不能插入,双眼眼裂小,眼裂睁开困难,双眼未触及到眼球,肤色红润. 右手通贯手. 无家族病史. 眼眶核磁共振(MRI)T1WI(图1)及T2W-FLAIR(图2):双侧眼眶基本对称,未见明显眼球及视神经显示,视交叉及视束亦未见显示,可见增粗之眼内肌内移,呈T1 等T2 等信号,眼眶前部可见一小片状T1 等高T2 等信号. 双侧鼻道后部可见小条状T1 等T2 稍高信号. 眼眶CT平扫:冠状面示双侧眼眶基本对称,未见明显眼球及视神经显示,可见内外上下眼肌(图3);左右斜矢状位示双侧眼眶内未见明显眼球及视神经显示,眼眶前部可见一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图4 ,5 ). 诊断:1)先天性眼球缺如;2)先天性视神经缺如;3)双侧后鼻孔闭锁? 由于患儿家属放弃治疗及进一步检查,失随访.

  • 超声诊断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1例

    作者:刘海娜;赵凯迪;于平

    患者 男,80岁. 因"胸闷、憋气2月余,加重2天"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63~9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5次/min,律齐,A2

  • 家族性结节硬化型双肾多发错构瘤并破裂1例

    作者:杨向辉

    患者 男,24 岁. 突发右腰部剧烈疼痛伴肉眼血尿一天. 查体:神清语利,两面颊及鼻唇区对称性分布多发红色丘疹样结节(图1);手指、足趾甲旁可见绿豆大小淡红色赘生物,质硬无压痛. CT检查显示:颅内室管膜下多发结节状钙化斑(图2);双肾明显增大,外形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双肾实质内可见多发混杂密度影,相互融合,内见明显脂肪结构;右肾盂肾盏增宽,密度增高. 诊断为双肾多发错构瘤并右侧破裂出血(图3). 检查病人及追问病史,自述从小面部出现红斑,随年龄增长红斑增大、增多. 3年前在所在镇卫生院B超发现双肾错构瘤. 其母亲、妹妹及两个舅舅也有双肾错构瘤及面部结节状红斑;其母已行一侧肾脏切除术,现健在,身体基本正常. 结合家族史,诊断为:合并家族性结节硬化型双肾多发错构瘤并右侧破裂出血.

  • CT与MRI检查鼻咽癌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王磊;吴静泽

    目的 探讨CT与MRI技术用于临床鼻咽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鼻咽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CT诊断组和MRI诊断组,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的诊断效果.结果 MRI诊断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诊断组患者的检出率,两组患者在诊断结果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CT和MRI诊断结果的对比发现,应该结合CT诊断和MRI诊断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朱雯;马飞儿;刘秧;林苏苏

    目的 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1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对象,列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10例于医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式检查结果和检测各项指标,统计两组检查阳性结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房内径、左房内径/主动脉内径分别为(4.16±0.38)mm、(1.28±0.20),明显高于对照组(3.18±0.30)mm、(1.11±0.15);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房增大和左室肥厚及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确诊率分别为40.91%、28.18%、9.09%、6.36%,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确诊率23.64%、16.36%、0.00%、0.00%,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结论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中孕期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参数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晓玲;王思思;刘晓燕

    目的 探讨中孕期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参数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中孕期(20~24周)超声筛查的孕妇,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疑胎儿生长受限132例为FGR组,超声检查无异常268例为对照组,并观察至出生.两组孕妇均检查母亲子宫动脉,胎儿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静脉导管(DV),脐静脉(UV)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末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S/D值,静脉导管的S波及A谷流速.结果 对照组268例正常中孕期静脉导管血流参数:S波流速:(59.03±14.32)cm/s;A谷流速:(33.56±10.34)cm/s;RI:0.51±0.10;PI:0.55±0.14;S/D:1.89±0.43,FGR组132例胎儿中21例(15.91%)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血流参数S波、A谷较正常组减低,RI和S/D较正常组增高(P<0.05),其中13例同时伴有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异常.结论 FGR胎儿母体子宫动脉,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均会发生改变,动脉系统出现血流参数的改变往往提示胎儿宫内缺血缺氧,及血流再分布以保护心脑重要脏器的发育.

  •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踝关节细微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王辉;冯仁海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踝关节细微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45例踝部及足部外伤患者分别进行X线平片、64排螺旋CT MPR和VR重建检查,观察三种检查方法对踝关节细微骨折的检出情况.结果 本组45例踝部及足部外伤患者中踝关节损伤27例,共计78处,其中外踝骨折31处,内踝骨折27处,后踝骨折20处;跗骨骨折24例,共计32处,其中跟骨粉碎性骨折18例,楔骨骨折8例,骰骨骨折6例;跖骨骨折4例,共计10处;关节脱位10例.X线、MPR及VR等三种检查方法对上述骨折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其中MRP对关节骨折检出情况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VR,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PR尤其可以显示关节细微骨折.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准确显示踝关节细微骨折,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资料.

  • 胎儿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对胎儿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霞;马向军

    目的 探讨胎儿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胎儿听诊、胎心监测对胎儿心率和心律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胎儿持续性心律失常,则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直接观察心脏壁运动频率,对心脏、瓣膜以及大血管进行检查,评价胎儿心脏结构及功能.对出生后的新生儿的状况进行长期随诊及产后新生儿随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为产前胎心听诊时发现胎儿心律失常,其中13例为心律不齐,1例为心动过速,2例为心动过缓.2例经胎心监测时发现心律失常,1例为心动过速,1例为心动过缓.所有18例胎儿中8例在产前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孕周28~38周,心脏结构均未见明显异常,2例胎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存在房性早搏.8例以阴道分娩的方式终止妊娠,占44.44%;10例经剖宫产终止妊娠,占55.56%.预后良好37例,预后不良3例,未出现新生儿窒息.18例新生儿均存活,其中9例新生儿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1例产前胎儿心动过缓者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胎儿心律失常并不意味着终止妊娠,大多数心律失常的胎儿预后是好的,但若出现持续性心率慢的胎儿,需要注意心脏结构异常、胎儿水肿或者心力衰竭的症状,根据产科指征决定终止妊娠的方式.

  • 房间隔缺损手术后右心房状况的超声心动图临床分析

    作者:高如峰;赵世祥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手术后右心房状况的超声心动图.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缺损封堵术治疗的4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42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右心房收缩末容积(RVESV)、右心房舒张末容积(RVEDV)的高低.结果 观察组患者RVESV、RVEDV的容积分别为(64.23±12.45)ml、(115.32±18.47)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VRT、DT对应值分别为97.89±17.35、206.67±29.32,较对照组患者对应值86.67±16.78、187.23±34.50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患者E/A 0.91±0.47,较对照组患者1.23±0.54明显下降(P<0.05),IVRT、DT对应值明显延长(P<0.05),E/A值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TAPSE、RV-strain分别为(18±3)mm、-0.23±0.12,较对照组患者对应值(23±4)mm、-0.39±0.17明显减小,而观察组患者FAC为51±11,对照组为53±9,二者相较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患者RIMP 0.57±0.12,较对照组患者0.28±0.07明显增大,患者TAPSE、RV-strain值逐渐减小(P<0.05),RIMP逐渐增大(P<0.05),而FAC值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判断患者右心房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的功能变化.

  • 孕早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在筛查胎儿异常中的作用

    作者:张智;陈华芳;王淑芳

    目的 分析孕早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在筛查胎儿异常中的作用.方法 收取我院12000例孕妇采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分析妊娠结局.结果 12000例孕妇实施超声测量后,胎儿异常孕妇有80例、异常率为0.67%.在80例胎儿异常孕妇中,预后不良有13例,5例孕妇接受染色体检查、4例为染色体核型异常、1例染色体核型正常孕妇在孕中期发现伴有先天性心脏病,8例未实施染色体检查孕妇中,先天性心脏病有2例、系统畸形有3例、死胎有3例.结论 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越明显,胎儿异常(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几率就越高.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胡云波;叶旭立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并确诊的脑动脉瘤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检查,结果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然后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可以很清晰地显示出脑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检查结果显示,在70例检查患者中,被确诊为脑动脉瘤的患者有69例,漏诊或误诊1例.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脑动脉瘤患者进行检查及诊断的准确率为98.57%(69/70),与手术验证结果(100%)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动脉瘤准确率较高,能够很好的显示出脑动脉瘤的特征.

  • 腹部超声诊断肝脏肿块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汪宁;彭兆快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对于诊断肝脏肿块及相关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给予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肝脏肿块及相关疾病患者80例,分析腹部超声对于诊断肝脏肿块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 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患者DPI,PCI,RR以及TLBF明显高于肝血管瘤患者(均P<0.05),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肝脏肿块及相关疾病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结合使用,临床效果良好.

  • 胃超声造影与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诊断对比研究

    作者:郭燕鑫;徐张英

    目的 探究胃超声造影与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50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活检确诊,在胃癌患者术前对其实施胃超声造影以及超声内镜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与病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内镜在T1分期诊断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胃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P<0.05).胃超声造影在N2、N3分期诊断中的准确率、M0、M1分期诊断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内镜诊断的准确率(P<0.05).结论 胃超声造影与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应用,均具有一定的价值,若患者为中晚期,则实施术前胃超声造影的价值更高.

  • 儿童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

    作者:马平

    目的 分析儿童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及MRI图像特征,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儿童患者12例,对本病的CT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2例均为单发,其中6例位于左侧小脑半球,4例位于右侧小脑半球,2例位于小脑蚓部;根据成分不同分为3型,即囊性、囊实性和实性为主;囊性部分CT平扫呈低密度,MR平扫呈T1 WI低信号、T2 WI高信号.实性部分及壁结节CT平扫呈略低或等密度,MR平扫T1 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 WI呈略高信号或等信号.瘤体边界清晰,瘤周水肿轻或无.增强后囊性部分无强化,囊壁不同程度强化,实性部分及壁结节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儿童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本病需与其它某些小脑病变相鉴别.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汤文丽;杨赛

    目的 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0例,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结果准确率为87.50%,漏诊或误诊率为12.50%,与手术病理验证组10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正确性高,安全性高,却操作方便易上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MR的弥散序列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钱留娟;严兴

    目的 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MR常规序列及MR弥散序列扫描检查.结果 MR弥散序列在诊断超急性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2.73%、96.00%、100.00%,而MR常规序列则分别为18.18%、68.00%、94.12%.在诊断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上,两种诊断方式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诊断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上,两种诊断方式并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R弥散序列扫描结果均显示为高信号,对于不同时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病灶中心位置的ADC值均明显低于对侧相应位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超急性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MR弥散序列所显示的病灶面积较MR常规序列更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弥散序列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上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MR常规序列扫描,较MR常规序列够准确.

  • 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CT及MRI影像特征研究

    作者:朱亮旭;向学凌

    目的 探索CT及MRI诊断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TPOF)患者的影像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到我院就诊的下肢伤后拟诊断为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且X线检查表现为阴性的患者8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MRI检查,采用双盲法让两位骨科主治以上医生进行阅片,比较CT、MRI诊断TPOF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骨折类型检出率.结果 MRI检查诊断TPOF的敏感性为97.92%,特异性为97.06%,CT检查诊断TPOF的敏感性为77.08%,特异性为75.00%,MRI检查TPO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骨皮质骨折的检出率为92.59%,MRI检查对骨皮质骨折的检出率为74.0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骨小梁骨折的检出率为9.52%,MRI检查对骨小梁骨折的检出率为28.5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当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CT和MRI结合可以提高TPOF骨折类型的检出率.

  • 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胸痛病因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翁文超;黄继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UCG对急性胸痛病因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急性胸疼患者100例,对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呈阳性的患者85例,占比85.00%,检出阳性与阴性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心肌梗死都是心血管疾病,但是发病机理、诊断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心电图(EKG)和血清检查都没有办法诊断清楚时,可以选用UCG作为筛查方式.

  • 一体化PET/MR在脑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娟

    影像学是无创研究脑功能的重要途径.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从单模态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到多模态成像PET/CT、PET/MR,多模态已经成为影像学发展的里程碑.目前先进的多模态成像设备一体化PET/MR可以同时得到PET成像和MRI多序列成像,将两种成像技术结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脑功能提供了可能.本文对目前脑功能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刘从涛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一种罕见亚型,以上皮样细胞增殖为主,是具有恶变潜能的间叶组织肿瘤.过去曾认为肾脏EAML是一种良性错构瘤,国内报道较少,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为肾细胞癌.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等进行总结,以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