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胸壁结核的超声影像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电享;叶青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4例胸壁结核的超声影像图.结果:胸壁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实性低回声型、液性暗区型、混合回声型,部分伴窦道形成,其较具特征性改变是图像呈“哑铃”形.结论:胸壁结核超声图像有其特征,超声检查可确定病变的范围、性质,是术前常规检查,对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胸壁 结核 超声诊断
  • 脾脏炎性假瘤的CT诊断(附8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朱云波;杨荷霞;邢伟

    目的:探讨脾脏炎性假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脾脏炎性假瘤的临床和CT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其CT表现.结果:8例患者共9个病灶中CT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灶,其中7个病灶边界清楚,2个病灶边缘稍模糊,较大的病灶其内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2个病灶无明显强化,7个病灶仅有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扫描8个病灶呈渐进性持续强化,较小的病灶甚至可呈等密度.结论:脾脏炎性假瘤在CT动态增强扫描时具有持续性、渐进性强化和延迟强化的特征性表现,螺旋CT对脾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256层CT对冠状动脉细小分支血管的显示能力探讨

    作者:潘为领;王学廷;冯丽;王涛

    目的:探讨256层CT心脏冠脉成像对细小分支血管的显示能力.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3月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剂使用碘海醇70~80ml,流速5.0~5.5ml/s,采用智能跟踪触发技术,阈值150HU;采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容积重组(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大密度投影( MIP).结果:80例受检者中,冠状动脉细小分支血管不同程度清晰显示,其中,窦房结支(SNA)显示率为88.8%(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占67.6%、左旋支32.4%)、动脉圆锥支(CAA) 98.8%、右室前支(ARVA) 70.0%、房室结支(ANA)55.0%、室间隔支(SA)87.5%、左房支(LAA)52.5%,优质图像是冠状动脉细小分支血管得以清晰显示的保证.结论:256层CT冠状动脉CTA明显提高了冠状动脉细小血管分支的显示率,弥补了以往CT设备对细小血管显示的不足.真正展现了冠状动脉的解剖细节.

  • 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志辉;许永明;王之平;江小勇;赵海玲;王君松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0例编人TIA组,选取同期40例体检者编入对照组,均行常规CT和CT血管造影.评估椎基底动脉的病变.包括椎基底动脉狭窄、走行迂曲、变异.结果:30例TIA组25例有椎基底动脉异常表现: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27支;狭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管腔14支.椎动脉迂曲致局部狭窄6支.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狭窄2支,先天发育细小5支;狭窄部位:V1段5支,V2段3支,V3段3支,V4段13支.基底动脉狭窄3支;其中轻度狭窄8支,中度狭窄I1支,重度狭窄7支,闭塞1支;椎动脉明显迂曲6支;基底动脉起源异常1支;椎动脉一侧发育细小3支;椎动脉窗1支.40例对照组,8例8支椎基底动脉狭窄,其中轻度狭窄6支,中度狭窄2支,同时伴椎动脉迂曲1支.两组暴露率有统计学差异(x2 =27.59,P<0.001).椎基底动脉异常是发生椎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OR=20).结论:CTA是一种很好的显示椎基底动脉解剖关系及其病变的检查方法,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有很好的显示价值.

  • 应变-血压指数评价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胫前动脉弹性的初步探讨

    作者:焦岩;水旭娟;邹春鹏;余彩茶;池秀玲;张丽珍

    目的:探讨应用应变-血压指数(strain-blood pressure index,SBPI)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胫前动脉弹性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组42例,子痫前期组37例,同期正常妊娠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应用应变和应变率成像(Xstrain)对胫前动脉进行检查,获得胫前动脉的大圆周应变,同时测量被检者胫前动脉血压,计算胫前动脉的SBPI,SBPI=大圆周应变/[(局部收缩压一局部舒张压)/局部舒张压]×100%.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子痫前期组胫前动脉的SBP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胫前动脉的SBPI明显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PI可以作为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胫前动脉弹性的新指标,此项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CT表现特征

    作者:张国华;陈运奎;郑辉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CT表现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上腹部CT检查中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23例,并进行上消化道造影进一步证实.结果:23例中低年资医生漏诊8例.高年资医生均诊断为十二指肠憩室.CT表现十二指肠框内圆形、半圆形囊袋状,突出于肠管小弯侧壁外,囊袋内可见气液平面.残留内容物较多时呈网状阴影,增强后囊壁强化与十二指肠壁强化一致.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上腹部CT检查有一定的特征性,当疑为本病时,可进一步作上消化道造影或内镜检查.

  • 64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

    作者:王丽红;张芳;金静;杨国先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在成年人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6例成年人患者的冠状动脉MSCT造影资料,判断各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结果:726例MSCT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冠状动脉变异39例,包括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11例,单支冠状动脉1例,冠状动脉瘤2例,冠状动脉分支起源异常11例,冠状动脉发育不良13例,冠脉开口处急性扭转走行异常1例.结论:MSCT是一种无创、准确、可重复性强的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重要手段.

  • 肝脓肿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信号特征分析

    作者:袁振国;曲蕾;张新娟;姚建;陈立光;王光彬

    目的:探讨肝脓肿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信号特点.方法:对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肝脓肿患者MRI平扫及增强后动态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单发肝脓肿13例.多发8例,共39个主病灶,15个伴多发子灶.39个主病灶中,“簇样征”3个.蜂窝网格状、花边样征24个,“环靶征”12个.平扫示主病灶T1WI间隔及壁呈等低信号、脓腔低信号.T2WI间隔及壁略高信号、内脓腔呈更高信号;子病灶中央见点状T1WI低、T2 WI高信号;20个主病灶周围见片状或肝段性T2 WI高信号.增强后动态扫描:①动脉期肝脓肿27个主病灶分隔及边缘轻度强化,12个主病灶壁轻度强化、其中10个壁边缘明显强化;②门脉期分隔或/和壁强化逐渐明显、壁边缘持续强化,边界更加清晰;③延迟期(1~5min)分隔或/和壁持续强化.30min延迟扫描8个主病灶,壁内层仍见强化,壁边缘强化减退;④子病灶环边缘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逐渐明显;⑤主、子病灶坏死脓腔均无强化;⑥28个主病灶周围见片状或肝段性动脉期一过性强化.结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能较好的显示肝脓肿的发生、演变、发展及转归过程,反映肝脓肿的特征表现.

  • 多种微创方法重叠治疗颈椎间盘脱垂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新民;姚勇;杨继超;于西峰

    目的:观察多种微创方法重叠治疗颈椎间盘脱垂的优势及不良反应.方法:第一步:经皮穿刺靶椎间盘造影,观察对比剂分布情况,然后注入注射用胶原酶1ml;第二步:经皮髓核摘除,钳夹髓核尽可能充分.第三步:超氧治疗.采用等压下饱和式循环氧化.结果.56例患者重叠治疗,一次治疗优良率达92.3%.结论:多种微创方法重叠治疗颈间盘脱垂,提高了一次治疗的成功率.扩大了各种微创方法单独应用的适应证范围.

  • 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作者:张雪华;陈文娟;何静波;张号绒;李佩岚;陈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患儿38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儿治疗前后髋关节滑膜内细小血管的血供情况和频谱多普勒进行血流检测评价.结果:患儿治疗前,肿胀组与积液组滑膜增厚型的病例患侧髋关节滑膜内血流信号较健侧明显丰富;肿胀组血流速度升高,积液组血流速度减低.治疗后1周,肿胀组及积液组患髋滑膜内的血流信号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肿胀组血流速度减低,积液组血流速度升高.治疗后2周,两组患髋滑膜内血流信号基本同健侧.结论:多普勒超声能监测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髋关节滑膜内的血供改变,对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高频超声对体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松华;吴媛媛;李仁富;张娜;郭思岑;李怀惠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对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8例软组织肿块的声像表现,总结其二维及血流分布特点.结果:118例肿块中超声检出率100%,其中良性肿块114例,占96.6%,恶性肿瘤4例,占3.4%,误诊11例占9.3%,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确定浅表软组织内肿物的形态、大小及深度,区分肿物的囊实性,显示血流特征,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和应用价值.

  • 子宫内膜癌的DWI成像特征及其与PCNA、Ki-67表达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琨华;郭启勇

    目的:本研究拟利用PCNA及Ki-67的特殊标记物功能,通过测定不同恶性程度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CNA和Ki-67不同表达程度,及其与DWI图像ADC值及rADC值的相关性研究,探讨应用DWI对于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分子水平定量研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前行常规MRI检查并进行ADC值的测定(b值为800s/mm2).闭孔内肌作参比部位,测量内膜癌的rADC值.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包括高分化8例,中分化10例.低分化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23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PCNA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随着肿瘤恶性分化程度降低,各组的ADC及rADC值存在下降趋势.低分化组ADC、rADC值[(0.79±0.14)×10-3mm2/s、0.55±0.11]显著低于高分化组[(1.05±0.18)×10 3 mm2/s、0.80±0.22].中分化组[(0.89±0.15)×103mm2/s、0.66±0.16]ADC、rADC值与低分化组及高分化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子宫内膜癌PCNA、Ki-67表达程度与肿瘤ADC、rADC值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子宫内膜癌DWI成像ADC、rADC值的测量有助于评价并鉴别肿瘤不同病理级别并有潜力作为评价肿瘤增殖程度的无创性方法.子宫内膜癌PCNA、Ki-67表达程度与ADC、rADC值显著性负相关.提示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有潜力从分子水平反映细胞增殖程度.

  • 超声引导周围型肺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作者:崔琳玲;卢川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周围型肺病变穿刺活检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16~18G切割式半自动穿刺活检针,在超声引导下对35例需明确诊断的周围型肺病变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结果:35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 ;34例确诊,活检确诊率97.1%.结论:超声引导下周围型肺病变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及重复性强等优点,为疑难性周围型肺病变明确诊断的首选方法.

  • 磁源性影像在MRI阴性的结节状灰质异位伴癫痫发作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吴杰;孙吉林;吴晶;贾秀川

    目的:探讨磁源性影像(MSI)在MRI阴性的结节状灰质异位伴癫痫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病理证实为结节状灰质异位的MRI阴性的患者行MSI检查,进行发作间期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的定位.结果:患者中5例癫痫灶位于颞叶,此5例行前颞叶及海马切除;1例癫痫灶位于右侧额顶中央区,行右额顶癫痫灶切除.所有6例患者均为结节状灰质异位,其中4例伴有局灶性脑发育不良或微发育不良.4例伴有海马硬化.随访结果中依据南京军区总医院评估标准,疗效满意者5例(5/6).显著改善者1例(1/6).结论:MSI可提示灰质异位伴发癫痫患者的癫痫灶定位,是术前无创伤性定位的有效手段,通过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多层螺旋CT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永慧;朱吉高;贾志东;王立兴;吴海涛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10例甲状旁腺腺瘤均起源于下甲状旁腺.右侧4例,左侧6例,均位于气管食管沟内.肿瘤大小约0.9cm×1.0cm~3.0cm×8.0cm.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完整.平扫肿瘤呈等密度.较正常甲状腺为低密度.增强后10例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强化,但均较周围血管密度及正常甲状腺密度低.增强后肿瘤呈均匀强化者8例,坏死不均匀强化者2例.结论:MSCT增强及三维重建检查可准确显示甲状旁腺腺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临床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64层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及治疗后复查的应用研究

    作者:金志发;艺晚生;罗学毛;粱启堂

    目的:探讨64层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肺栓塞的诊断效果及治疗后复查的价值.方法:对32例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64层CT行CTPA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处理.患者复查采用相同CT检查及后处理重建.结果:32例患者中15例有下肢静脉栓塞、4例有恶性肿瘤、3例有近期手术病史,2例有近期外伤史.CTPA对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32例患者中显示受累肺动脉221支,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实变、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肺栓塞治疗后复查有24例患者1月内肺动脉栓子消失或明显吸收缩小(占75%);6例患者吸收不明显(占18.7%);2例死亡.结论:64层CT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形态、部位及其它间接征象,并能有效监测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有益帮助.

  • 恶性脑膜瘤的MRI表现分析

    作者:范新华;赵丽

    目的:探讨恶性脑膜瘤的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临床、病理及MRI资料.结果:肿瘤形态多呈分叶状(26/67)、蘑菇状(7/67)及不规则状(29/67);肿瘤边缘模糊或部分边缘与周围脑组织、邻近组织分界不清:表现为单纯蛛网膜受侵犯26例、硬脑膜受侵犯18例、脑组织受侵犯8例、脑外组织受侵犯4例;肿瘤信号改变:T1 WI呈等、低信号60例、等、高信号3例及较均匀信号4例,T2 WI呈不均匀信号64例、较均匀信号3例,增强后均显示不均匀强化;肿瘤恶性度与瘤周水肿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瘤周水肿形态表现为:圆晕状水肿20例、指压状水肿18例、不规则水肿24例.结论:恶性脑膜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需要注意与良性脑膜瘤鉴别.

    关键词: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 多层螺旋CTA评价Willis环变异及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作者:赵海玲;王之平

    目的:探讨Willis环的解剖变异及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76例临床诊断为各种脑血管疾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行多种方式重组、多方位观察Willis环.结果:76例患者中.Willis环主要解剖变异有:大脑前动脉单支多于.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的交通前段发育不良,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并对侧大脑前动脉的交通前段发育不良或缺如(单支多干),第三支大脑前动脉等.动脉瘤患者中Willis环解剖变异者约为83% (38/46),脑梗死患者中Willis环解剖变异者约为53%(19/36).结论:Willis环的解剖变异较大,且与脑血管病的发生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关系密切.

  • 高频彩超与螺旋CT诊断甲状腺癌的对比研究

    作者:黄海擎;蔡爱群;满诚;郝新玲;陈聪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和螺旋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行高频彩超和螺旋CT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结果:高频彩超和螺旋CT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均为81.7%,两者联合诊断的符合率达91.2%.结论:高频彩超和螺旋CT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 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邢辉;曹贵文;宁厚法;崔新江;李学达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57例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B组45例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术后4周开始行CT随访,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及患者生存时间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83.3%、46.7%:A、B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生存率A组为91.2%.82.5%.63.2%.明显高于B组的60%.33.3%.6.7%(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是一种疗效显著、微创、安全的方法,是现阶段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新选择.

  • 成人法洛三联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和规律性研究

    作者:侯传举;胡斌;邓东安;朱鲜阳;韩秀敏;张端珍;王琦光

    目的:探讨成人法洛三联症(TOF)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和规律性,分析房间隔缺损(ASD)血流动力学与肺动脉瓣狭窄(PS)程度的关系.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应用CDE检查62例成人TOF(14~57岁.平均24.8岁),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测量ASD大小.连续多普勒(CW)估测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与心导管和手术对照.其中52例行心导管检查,14例行介入治疗,48例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根据CDE特征表现对56例做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90.3%,误诊继发孔ASD和PS各3例.2DE测量ASD直径5~33(18±12)mm与手术测量ASD直径7~35(21±13)mm呈正相关(r=0.52,P<0.001);CW估测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36~154(93±52)mmHg与心导管测量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30~140(86±50)mmHg呈正相关(r=0.67,P<0.00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过房间隔分流束血流信号,其中左向右(61.3%)、双向(22.6%)、右向左(11.3%)和无分流(4.8%).根据CDE筛选14例适应证实施介入治疗全部获得成功.结论:成人TOF的CDE特征明显,CDFI显示过ASD分流束血流信号呈多样化,与PS程度密切相关,CDE对成人TOF有特异性诊断价值,介入治疗前应用CDE判断ASD大小、位置和PS程度非常重要.

  • MRI对脑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作者:牛磊;朱蒙蒙;王明皓;崔文;刘圆圆;朱斌

    目的:探讨MRI对脑静脉畸形(CV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8例脑静脉畸形病例,均行磁共振T1WI、T2WI、FLAIR、SWI、DWI、MRA及T1 Wl增强扫描的资料.结果:CVM位于幕下5例,幕上13例,18例均呈典型的“海蛇头”征.MRI显示髓静脉呈长T1长T2信号,引流静脉呈短T1稍长T2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FLAIR上髓静脉为稍高信号,引流静脉为低信号或稍高信号.SWI及DWI上髓静脉和引流静脉均为低信号.增强呈“海蛇头”样改变,即多条髓静脉呈辐射状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结论:MRI能明确诊断脑静脉畸形.T1WI增强扫描及SWI均较敏感.SWI对CVM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常规MRI序列.

  •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64层螺旋CT诊断及病理表现

    作者:朱刚明;谭琦碹;钟胜;李兆勇;付东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CT平扫及两期增强表现、病理标本及切片特征.结果:7例病灶3例位于卵巢,3例位于前纵隔.1例位于睾丸;其中3例边界清楚;各病灶密度不均匀,内见囊变、坏死区,1例可见脂肪及钙化:增强扫描静脉期较动脉期强化明显,均呈不均匀强化.病理结果2例卵黄囊瘤与成熟畸胎瘸混合型.2例卵黄囊瘤与未成熟畸胎瘤混合型.1例卵黄囊瘤、胚胎性癌、畸胎瘤混合型,1例绒癌与无性细胞癌混合型,1例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滋养细胞成分混合型.结论:64层螺旋CT对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诊断虽无特异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为肿瘤良恶性判断、临床分期提供十分重要的依据.

  • 多层螺旋CT对少见病因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晓红;彭涛;范俊;郭肖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少见病因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手术证实的少见病因肠梗阻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CT检查为全腹部平扫.结果:14例均有不同程度肠梗阻临床表现.梗阻病因分别为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2例,腹茧症1例,成人肠套叠3例,闭孔疝2例,胆石6例.结论:MSCT不仅能准确诊断肠梗阻,还有助于明确肠梗阻的少见病因.

  • 骨内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研究

    作者:陈平有;陈学强;陈文

    目的:探讨骨内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与鉴另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骨内腱鞘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28例均行X线平片、CT检查,其中16例行MRI检查.结果:28例均为单发病变,共28个病灶,其中股骨头6个,胫骨近端6个,距骨滑车6个,胫骨远端3个,腕月骨3个,股骨远端、髋臼、肱骨近端和腕舟骨各1个.病灶均位于骨内邻近关节面,病灶大小介于0.8cm×1.2cm~2.5cm×2.9cm之间.单房型25例,多房型3例.28个病灶X线平片和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囊样低密度区,边缘清晰,均有薄层完整硬化边,相邻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16个病灶MRI T.Wl表现为低到中等信号,T2 WI表现为高信号.多房型病灶内有粗细不等的骨性间隔,MRI表现为长T1短T2信号.穿透型15例,表现为病灶通过邻关节面裂隙与关节腔相通或病灶与关节旁软组织腱鞘囊肿相连;特发型13例,表现为骨内单一病灶,骨外结构正常.结论:骨内腱鞘囊肿有其特殊发病部位,影像学表现典型,结合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可以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性肾出血的DSA诊断和介入治疗(附25例分析)

    作者:黄源义;刘江泽;曹飞;张杏荣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后迟发性肾出血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PC-NL术后迟发性肾出血患者的DSA资料,观察介入治疗后疗效、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DSA显示假性动脉瘤12例,动静脉瘘7例,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4例,无异常征象2例.25例均一次栓塞成功,栓塞剂为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颗粒或弹簧圈,随访1~6个月,血尿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DSA能明确PCNL术后迟发性肾出血的原因,超选择肾动脉栓塞能有效止血、保存肾功能,对PCNL术后迟发性肾出血的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 卵巢甲状腺肿MR诊断与病理分析

    作者:张田荪;沈比先;李元歌;谢井文;渚千琨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MRI特征性表现及主要鉴别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11例.总结其部位、病变形态、信号特征、囊壁及间隔强化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11例卵巢甲状腺肿发生于右侧附件区3例;左侧附件区8例;囊性有间隔,囊壁及间隔较厚8例;完全囊性,囊壁较厚2例;囊实性混杂1例;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囊壁及分隔明显强化.囊内未见强化;其中5例盆腔少量积液.3例盆腔积液合并双侧胸腔积液.结论:卵巢甲状腺肿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检查是诊断卵巢甲状腺肿有价值的方法.

  • 原发性支气管肺淀粉样变性的CT诊断

    作者:王祖飞;纪建松;周利民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部淀粉样变性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经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部淀粉样变性患者,分析其CT表现.结果:气管支气管型3例.CT表现为管壁不均质增厚,可见斑块状钙化灶,管腔内壁不光滑性狭窄;肺实质型2例,CT表现为主支气管旁单发团块,段支气管狭窄,周围肺组织萎缩,叶间裂增厚.结论:肺实质型CT表现单发或多发团块状软组织密度灶,气管支气管型CT表现为管壁增厚,可见颗粒或不规则钙化或“骨化岛”,具有一定特征.CT对肺部淀粉样变性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螺旋CT三维关节分离重建在肩胛骨骨折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张华山;邓建永;赵师仲;郭锐;刘桂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关节分离重建在肩胛骨骨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52例经普通X线诊断的肩胛骨骨折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肩关节获得原始轴位图像,在工作站对肩胛骨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技术(VR)三维重建,然后对VR图像通过关节分离去掉肱骨、肋骨、锁骨.保留肩胛骨.结果:52例肩胛骨骨折中.MPR发现骨折73处,其中肩胛骨体部骨折25处,肩胛颈骨折11处,盂缘骨折9处,盂窝骨折6处,肩峰骨折7处,肩胛冈骨折8处,喙突骨折7处.VR发现骨折62处,有8例关节盂、盂窝骨折及细小骨折未显示或显示不佳;多层螺旋CT三维关节分离重建得到的VR图像全部显示盂缘骨折及盂窝骨折15处.结论:螺旋CT三维关节分离重建图像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肩胛骨骨折情况,对临床制定手术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纠正型大动脉转位doubleswitch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

    作者:武育蓉;陈树宝;张玉奇;吴兰平;陆兆辉

    目的:评估双调转术(double switch operation)治疗纠正型大动脉转位(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y.CTGA)的手术效果.方法:35例CTGA行Double switch术.其中Senning+ASO(大动脉调转术)20例,Senning + Rastelli术15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术后1次或多次行超声心动图随访,平均随访(16.8±20.9)月,长术后8年,短术后1月.结果:术后右室心肌工作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三尖瓣反流减轻.术后总的肺静脉梗阻发生率5.7%,腔静脉梗阻发生率2.8%,左心流出道梗阻发生率11.4%,右心流出道梗阻发生率11.4%.残余分流发生率17.1%.Senning+Rastelli组左室流出道梗阻发生率较高.结论:Double switch术可改善右室功能,减轻三尖瓣反流,术后残余分流及梗阻发生率较低,是治疗CTGA的理想手术方法.

  • 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作者:秦健;朱建忠;李长勤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颅内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患者的常规磁共振和DWI图像的特征.结果:所有病变均以累及桥小脑角为主,病灶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沿蛛网膜下腔生长,6例包埋基底动脉.平扫9例以与脑脊液一致的长T1、长T2信号为主,5例为混杂信号;病灶无强化及灶周水肿;FLAIR序列10例呈高或稍高信号,边界清楚;DWI典型表现为病灶范围内高信号,病变区与对侧正常脑灰质及脑脊液ADC值的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桥小脑角区的胆脂瘤在磁共振DW1序列上有特征性表现,DWI序列对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腔静脉异位引流1例并术后随访

    作者:田英军

    患儿女,8个月.查体发现心脏杂音行心脏彩超检查.查体:患儿发育正常,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细震颧,扣诊心界增大,心率12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可闻及三级连续性杂音,P2稍亢进.彩超检查发现:肝脾正位,心房正位、心室右袢.下腔静脉走行至降主动脉后方与左上腔汇合,于左心耳基底部偏后方开口于左房(图1).CDFI:左上腔静脉血流与下腔静脉血流汇合后进入左心房.剑下系列切面示:房间隔上部缺损口大小9mm,室间隔膜周部缺损口大小为10mm.CDFI: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室水平双向分流.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双上腔静脉畸形,右上腔静脉开口于右房;左上腔静脉及下腔静脉开口于左房;房间隔缺损(上腔型);室间隔缺损(膜周部);肺动脉高压.

  • 子宫角血管平滑肌瘤CT误诊1例

    作者:张芝

    患者女,25岁.因停经40天来院就诊.行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内实性占位.体检:于下腹部触及一质硬包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无压痛.接近平脐.影像检查:超声示子宫体大小约5.5cm×4.3cm×5.3cm.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匀,内膜厚约1.4cm,子宫左侧向腹腔内延伸见约21cm×6cm×13cm实性不均质团块.可见包膜.CDFI:团块内可见血流信号.左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诊断:盆腹腔内实性占位.

  • 胎儿Cantrell五联症合并露脑畸形1例

    作者:王淑文;杨文静

    孕妇 27岁.孕1产0,孕15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显示,宫内一胎儿回声,颅骨光环不完整,顶骨、枕骨缺失,可见一约1.5cm×1.6cm的中低回声突出于颅腔外,被膜样组织包绕.胸腹壁不完整,心脏全部位于前胸壁外,胸腔内未见心脏回声,CDFI其内为搏动性彩色血流信号.并与胸腔大血管相连;肝脏及肠管位于腹壁外(图1).脊柱及四肢未见异常,胎盘回声均匀.羊水量正常,透声清.超声提示:①宫内中孕单活胎;②露脑畸形;③心脏胸外异位;④腹裂,内脏外翻.

    关键词: 胎儿畸形 超声诊断
  • 后腹膜囊性淋巴管瘤1例

    作者:张玮;马忠武

    患者男,64岁.因“半年前出现左上腹包块”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诊断为左肾囊肿,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查体:下腹平软,无压痛及肌紧张,于左中上腹触及一包块,质中,活动度尚可.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CEA、CA199等均正常.超声检查:左肾大小形态正常,于脾与左肾上极之间,腹主动脉左后方探及一囊性包块,大小约96mm×76mm.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其内见少量细光点反射,后壁回声增强.CDFI示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嘱患者深呼吸可见左肾与囊性包块运动不同步.

  • 彩色超声诊断联体双胎畸形1例

    作者:张霞

    孕妇42岁.月经规律,孕2产1.主诉孕20周,来我院孕前常规检查,使用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所见:宫内可见两个胎儿回声,胸腹腔相连,面面相对,两胎儿共用一个心脏及肝脏,心脏增大,心内结构紊乱,两胎儿颅骨光环完整,脊柱连续,两胎儿脊柱失正常生理曲度.羊水尚清,羊膜腔内见一根脐带,脐带横切面示内径增宽,内可见数根血管回声(图1,2).超声诊断;中孕,联体双胎.经引产术,产下连体双胎女婴,两胎儿面面相对,胸腹腔相连,颜面及四肢正常.胎儿尸检,发现两胎儿共用一个心脏和肝脏(图3).

    关键词: 胎儿畸形 超声诊断
  • 超声诊断胃平滑肌瘤1例

    作者:侯卫华

    患者 女,55岁.健康体检:腹部超声检查:剑突下左斜切面于肝左叶后方见一大小约6.2cm×2.7cm的低回声包块,呈“哑铃型”,边界清晰,略呈分叶状,内部回声尚均匀(图1).CDFI:内部见点条状血流信号,周边见条状血流信号向内延伸.频谱多普勒(PWD)测得动脉血流频谱.Vmax=33.5cm/s.RI-0.74.超声提示:胃实性占位:考虑胃平滑肌瘤可能性大.行手术切除,病理诊断:胃平滑肌瘤.

  • 颅内动脉瘤术中脑栓塞后成功溶栓1例

    作者:田洪;张玉波;刘磊

    患者 男,55岁.因“突发前额部爆炸样胀痛、恶心、呕吐2天”于2010年02月20日入院.头颅CT诊断:右侧额叶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余.体检血压155/89mmHg.脑膜刺激征(十).血凝4项、肝肾功能、CEA、AFP血液生化等常规化验正常;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未见异常;颈部大血管彩超示双侧颈动脉窦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于2010年02月22日行脑血管造影示双侧颈动脉窦部轻度狭窄,前交通动脉见约0.4cm×0.5cm动脉瘤(图1).经家属同意后在全麻下行铂金微弹簧圈动脉瘤栓塞术.微导管在微导丝导引下顺利固定于瘤腔近瘤颈1/3处.

  • 腹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作者:班永光;栾钦花

    患者男,40岁,工人.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以左上腹为重,进食后胀痛明显,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当地医院行B超及CT检查显示左侧腹腔囊实性占位、腹水,为进一步诊治以“腹腔内占位”收入院.发病来饮食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减轻.查体:腹部平软,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化验检查:RBC3.05×1012/l,HGB 86g/l,PLT 580×109/l,CA 125173.20,AFP,CEA,CA199(-).超声检查:腹腔内探及一巨大囊实性团块,大小约28.3cm×12.2cm×27.7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可见多个囊性暗区(图1),CDFI:实性部分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图2),Vmax:80.6cm/s.RI:0.765.

  •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的CT、MRI诊断

    作者:姚凤明;戴闽晔;任峰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病变.国内外报道较少.我院2002年1月~2011年5月期间共收治5例.结合文献对本病的CT与MRI表现、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搜集我院自2002年12月以来病理确诊的肾上腺嗜酸细胞肿瘤5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45岁~69岁,平均年龄为51岁.均为体检时发现肾上腺占位就诊,5例均无内分泌异常(包括血、尿皮质醇、醛固酮和尿儿茶酚胺),2例高血压.

  • 腹内型隐睾并精原细胞瘤的CT征象分析

    作者:粱玉安;赵云江

    隐睾依据其部位,可分为腹内型和腹股沟型.腹内隐睾精原细胞瘤位于肠系膜、腹膜等处,位置深在,不易被发现,发现后肿块均已较大,并且可能已经出现周围浸润或淋巴结转移.术前较难正确诊断.CT检查对于发现该病,指导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以及评价疗效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隐睾患者精原细胞瘤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腹内隐睾并精原细胞瘤,均为单侧隐睾患者,其中左侧隐睾2例,右侧隐睾1例.年龄36~42岁,平均年龄39.3岁,均已婚并育有子女.2例以下腹部因胀痛就诊,1例以左下腹部肿块就诊,初诊未提供隐睾病史.

  • 膝关节半月板病变的低场MRI的临床应用

    作者:林增如;聂达荣;李华灿

    膝关节是人体大且构造复杂、损伤机会较多的关节.MRI以其高软组织对比、无创伤、无并发症已成为骨关节检查的理想手段[1],在国内外已被广泛用于膝关节病变的诊断.笔者对2007年6月~2009年6月的47例膝关节半月板病变的MRI-关节镜或手术对照,进行回顾性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膝关节半月板病变MRI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7例行膝关节半月板MRI检查,全部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其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9 0岁;26例有明确外伤史.

  • 超声检查胎儿成熟度的方法

    作者:王位

    胎儿成熟度的判断在高危妊娠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许多高危孕妇需要采用计划分娩提前终止妊娠,在保证孕产妇安全的前提下,国产儿能否存活,取决于胎儿成熟度,更重要的是胎肺的成熟度.胎肺是胎体重要器官,其成熟度标志着胎儿能否在子宫外存活.因此,在高危妊娠计划分娩前,了解肺成熟度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关键.目前胎儿成熟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主要为胎肺成熟度的测定.以下就胎肺成熟度的检查方法进行综述.

  • 肺隔离症影像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胡芳

    肺隔离症(PS)是一种肺的先天畸形,特点为肺部有无功能的肺组织,由体循环供血,常发生于左下肺后基底段,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因感染导致的反复发作性咳嗽和发热为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在肺隔离症的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平片对该病的发现有重要的意义;MSCT血管成像结合3D重建目前是评估隔离肺,显示隔离肺的供血血管和引流血管的佳选择,还能显示肺部其他病变;MRI和MRA在对碘剂过敏者是较好的选择;DSA仍为明确诊断PS的金标准,也是术前或介入治疗前较好的检查;超声对胎儿、新生儿是一种可靠的检查方法.

  • 儿童慢性肉芽肿病临床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赵晶

    慢性肉芽肿病(CGD)是一种少见的x-link或常染色体遗传免疫缺陷疾病,属于吞噬细胞功能障碍.具有从幼年起就反复发生严重感染的特点,累及全身各个系统.本文对该病国内外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胆囊床血管分布类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作者:郑雪;张国全;张玲云;周文红;梁波;胡志军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全面评价胆囊床周围肝内血管的分布及走行情况.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160例正常成人胆囊床周围2cm范围内的门静脉分支,肝动脉分支及肝静脉属支的内径、距胆囊床的距离及其分布类型.结果:受检者距胆囊床2cm范围的肝实质内均可观察到肝内血管的分布,肝静脉属支、门静脉分支及肝动脉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88.13%、90.00%及1.88%.其中紧贴于胆囊床的肝静脉属支与门静脉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18.13%、8.13%.胆囊床血管可分为肝静脉优势型、门静脉优势型及肝静脉一门静脉混合型三型.分别占58.75%、37.50%及3.7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无创性准确评价胆囊床血管的分布类型、内径及其与胆囊壁的关系.

  • MR冠状面LAVA技术在低位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娜娜;刘希胜;王德杭

    目的:探讨磁共振冠状面快速三维容积动态增强(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LAVA)在低位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低位胆道梗阻患者(排除较明显胆道结石者),进行MR平扫(包括MRCP)及冠状面LAVA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判读与分析,包括病变的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及恶性梗阻的手术可切除性预测,并与手术病理、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PTC)结果对照.结果:MR平扫(包括MRCP)及冠状面LAVA技术对低位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43/50)、88% (44/5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1.000);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39/50)、92%(46/5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MR平扫(包括MRCP)结合冠状面LAVA的手术可切除性预测准确率为90.3%(37/41).结论:MR冠状面LAVA动态增强可以直观地显示病变的位置、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低位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MR平扫结合冠状面LAVA增强扫描对于低位恶性胆道梗阻术前可切除性预测准确率较高.

  • 能谱CT和MRI在手肌腱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李伟;张成琪;王新怡;庞涛;范医鲁;王君君

    目的:初步探讨能谱CT的宝石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模式和MRI在手肌腱正常解剖以及基本病变中的应用.方法:30例手肌腱病变患者,手肌腱正常,因其他疾病需手部CT扫描者5例作为解剖对照,分别行GSI和MRI检查,通过能谱分析软件,选择适宜单能量值(KeV).将混合能量图像转换为单能量图像,运用多种图像重组方式,观察能谱CT图像,并和MRI对照分析.结果:GSI能显示肌腱的形态,连续走行,止点,特别在显示肌腱,骨骼,肌肉的三维空间关系上,较MRI有优势.对于肌腱断裂,增粗,缺失,受压的显示.GSI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肌腱粘连、变性、腱鞘病变的显示不如MRI清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能谱CT在手部肌腱解剖及病变显示方面有较大应用价值,能为临床提供有力的影像学支持;而MRI在肌腱变性、粘连及腱鞘病变中.优势明显.

  • 呼吸运动对瞬时双能成像技术影响的定量评估(动态体模模拟试验)

    作者:王妍焱;吴国庚;叶晓华;周诚;曹会志

    目的:通过动态模具定量分析瞬时双能成像技术在呼吸运动状态下,其单能量图像质量的可靠性以及物质密度测量的精准性.方法:采用定量动态分析模具,运动参数设定:上下呼吸运动幅度选取士2mm,±6mm和±8mm,呼吸运动频率选择静止状态,5次/min,10次/min和15次/min.8支内径为18mm的试管,分别装有不同浓度的碘对比剂和生理盐水混合溶液,浓度依次为:0.5,1,0,2.0,5.0,10.0,20.0.30.0.50.0(mg/ml).试管置于模型外周.利用Discovery CT750 HD能谱CT瞬时能量切换技术,生成单能量图像和密度图像.由3名高年资主治医师或高级职称医师判断运动状态下获得的图像质量并计算运动误差,同时在碘密度图像上测量试管内的碘密度值.统计学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运动频率的增加,单能量图像质量评分与静止状态相近,运动状态下的内径测量值与静止状态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碘浓度测量的误差率与运动的振幅和频率未呈现相关性,与标准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测量误差率5.6%,可满足定量测量的需要.结论:模具研究表明0.5ms时间分辨率的瞬时双能成像在特定呼吸运动下可准确成像,并提供精确的基物质密度图像.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