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M型、二维、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的对比研究

    作者:潘永寿;庾红玉;王高兴;秦蕾;赵孟林

    目的:探讨M型超声心动图(MME)、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LVSF)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MME、2DE、RT-3DE测量34例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和射血分数(EF),并在三种方法间进行比较.结果:MME和2DE两种方法测定的LVEDV、LVESV、SV大于RT-3DE测值,而EF小于RT-3DE测值,MME和2DE两种方法与RT-3DE各测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E、2DE两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3DE能准确评价冠心病患者LVSF状况;MME和2DE高估LVEDV、LVESV、SV,低估EF.

  • 鼻咽纤维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作者:胡章勇;王宏清;贾明辉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CT和MRI资料,对肿瘤的侵犯范围、大小、边界、密度或信号、周围骨质改变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鼻咽部软组织肿块;大部分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翼腭窝的扩大增宽,上颌窦后壁受压前移、塑形,但后壁骨质无破坏是其特征性表现;周围骨质的压迫塑形或吸收破坏;显著强化.结论:CT、MRI扫描相结合更有助于肿瘤诊断、定位及分期.术前行DSA有助于了解肿瘤血供,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对比分析肝癌患者间接门静脉DSA与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三维成像的价值

    作者:刘海峰;刘圣;蒋鸿

    目的:探讨间接门静脉DSA与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SCTP)的门静脉成像差异.方法:收集的40例肝硬化肝癌患者均经肠系膜上动脉或腹腔动脉行间接门静脉DSA和SCTP三维成像,对比分析两种影像质量差异.结果:不同程度肝硬化肝癌的4~5级门静脉显示率SCTP(85%)明显高于间接门静脉DSA(32%),门静脉分支瘤栓显示率间接门静脉DSA(48%)略高于SCTP(16%、40%),门静脉分支推移改变2种方法无差异(均为80%),而动静脉瘘的显示率间接门静脉DSA(85%)要明显优于SCTP(32.5%).结论:间接门静脉DSA及 SCTP检查对门静脉显示各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

  • MR扩散加权成像对髌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史英红;谢海柱;岳凤斌;张刚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在髌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3T成像装置对8例正常健康志愿者16个膝关节、25例髌软骨损伤患者25个膝关节行常规序列及DWI序列成像.测量髌软骨各个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正常健康志愿者组ADC均值为(9.1±2.9)×10-4mm2/s,软骨损伤组髌软骨ADC均值为(11.3±5.0)×10-4mm2/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32, P=0.000).结论:MRI DWI对软骨损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附件结核的MS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作者:陈建波;周建军;马周鹏;章顺壮;毛旭道

    目的:分析附件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探讨MSCT对附件结核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附件结核的MSCT表现.结果:10例中9例有盆腔积液,其中少量3例;盆腔包裹性积液4例,大量腹水2例;附件区软组织增厚8例;软组织包块4例,囊实性、囊性各2例,附件区斑点状钙化2例;腹膜、大网膜增厚、盆腔脏器粘连7例;盆腔淋巴结肿大4例;下腹及盆腔肠壁肿胀增厚4例.结论:结核性的盆腔炎肿瘤标记物CA-125可有升高,包块形态不规则,张力不高,占位效应不明显,很少形成规则的圆形,囊壁较厚,部分可见钙化;盆腔积液总是累及子宫直肠窝,腹膜增厚多为弥漫性均匀性增厚,腹膜增厚患者盆腔积液的密度相对较高.多数附件结核可做出正确诊断.

  • 64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埋伏阻生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山山;刘新疆;毛锡金;王培源;曹新山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埋伏阻生牙诊断中的定位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7例经曲面断层X线片已确诊为埋伏阻生牙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其中年龄为5~21岁,平均为11.6岁.将64层螺旋CT扫描信息利用AW 4.3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大强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技术(VRT)重组图像.结果:64层螺旋CT技术全方位有目的立体的展现埋伏阻生牙的位置、方向、本身状况及与颌骨与邻牙的关系.结论:64层螺旋CT重组技术能够弥补一般X线检查技术的不足,对于埋伏阻生牙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准确定位具有独特的指导意义.

  • 肝总动脉瓣膜性狭窄闭塞的初步研究

    作者:杨伟洪;刘鹏程;梁珊瑚;陈在中;邓乾华

    目的:探讨介入并发症肝总动脉瓣膜狭窄闭塞的原因以及CTA对其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DSA证实存在肝总动脉瓣膜狭窄闭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A检查,用VRT、MIP多方位显示感兴趣血管腔的形态、走行以及肝总动脉与上级血管之间的夹角.DSA造影排除解剖变异情况后,判断肝总动脉瓣膜性狭窄闭塞.结果:2例患者CTA示腹腔干及肝总动脉形态正常,而肝总动脉与腹腔干呈夹角狭小.3例术前CTA提示腹腔干起始端重度狭窄;另外3例腹腔动脉明显迂曲延长,肝总动脉起点距离增大,CTA与DSA所见一致.结论:肝总动脉瓣膜性狭窄闭塞是一种罕见的介入治疗并发症,多次介入操作以及解剖变异是可能的诱因,术前CTA能发现这些危险因素,术中选择合适器材轻柔操作是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

  • 动脉穿刺逆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股浅动脉起始部长段硬化性闭塞疾病

    作者:张希全;张清;刘静;朱伟;董戈;郭锋

    目的:探讨经腘动脉逆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 lasty, SIA)治疗股浅动脉起始部长段闭塞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经动脉穿刺逆行SIA治疗股浅动脉起始部长段慢性硬化闭塞19例,采用PTA+内支架(stent)置入.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100%(19/1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9例股浅动脉闭塞经腘动脉穿刺逆行SIA后,随访3~48个月,血流仍保持通畅为94.74%(18/19),1例股浅动脉逆行SIA并支架置入12个月出现再阻塞,经局部溶栓,支架腔内血流均保持通畅.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平均0.25(0.12~0.43)和0.89(0.69~1.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腘动脉逆行SIA是治疗股浅动脉起始部长段硬化闭塞,所致慢性严重肢体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超声诊断妊娠合并单纯卵巢扭转(附11例分析)

    作者:徐晓飞;许旭东;杨守和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合并单纯卵巢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妊娠合并单纯卵巢扭转,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超声图像分析.结果:11例患侧卵巢在二维图像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超声压痛征均呈阳性反应;其中7例有明显的位置改变,5例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积液;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显示患侧卵巢内部均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妊娠期卵巢扭转有典型超声图像特征,可为临床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依据.

  • 高频超声技术诊断肘管综合征的价值

    作者:吴道珠;倪双双;罗洪霞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诊断肘管综合征(CTS)的准确性.方法:对30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的30只手和50例无CTS志愿者的100只手肘部行动态超声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尺神经的上下径、横径及截面积,并用ROC曲线评价超声诊断肘管综合征标准值的准确性.结果:CTS患者的尺神经在内上髁水平的截面积、上下径及左右径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尺神经的截面积增大对于诊断肘管综合征有预测价值.以尺神经在内上髁水平的截面积7.5mm2为阈值,诊断敏感度为93%,诊断特异性为91%.结论:超声测量尺神经的截面积是诊断肘管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 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MRI表现

    作者:杨卫;王化敏;高强;邵丹;程若勤

    目的:分析14例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特征性体位性头痛;特征性MRI表现为7(7/8)例显示硬脑膜增厚,8(8/8)例显示窦汇扩张(后下缘后凸呈弧形),7(7/8)例显示双侧硬脑膜弥漫性对称性均匀性强化,10(10/14)例 MRM示脊膜憩室、囊肿、脑脊液漏.结论: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多样,体位性头痛是其特征性症状;头颅MRI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表现,MRM可较为明确的显示脑脊液漏的部位;MRI检查在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 成人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防护价值

    作者:郑文龙;吴爱琴;许崇永;严志汉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成人胸部应用的可行性和防护价值.方法:对35例近期(2周内)80mAs胸部常规剂量CT检查病例复查者,使用本机设置低剂量(20mAs)扫描,盲式阅片评判两种扫描剂量图像对病变诊断、图片质量的差异,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mAs从常规剂量80减低到20时,辐射剂量显著降低,CTDIvol从8.64mGy降低到2.16mGy,为原来剂量的25%.对照常规剂量组的诊断结果,低剂量组均能明确诊断,无一例漏诊或误诊.图像质量在常规剂量以优质片为主,低剂量以优和良为主,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说明降低扫描剂量后图像质量有所下降,但不影响疾病的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成人胸部低剂量扫描,对于胸部复查病例,既不影响胸部疾病的诊断,又能显著降低扫描剂量,具有显著的防护价值.

  • 不典型肾癌的CT诊断与鉴别

    作者:王省白;周冰;徐中华;陆黎明;王军燕;钱萍

    目的:提高对不典型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肾癌的CT表现.结果:本组不典型肾癌包括囊性5例、含脂肪3例和双侧弥漫性1例,术前误诊2例.囊性肾癌主要与单纯性肾囊肿鉴别,含脂肪肾癌易误诊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双侧弥漫性肾癌罕见,但诊断并不困难.结论:仔细观察和分析不典型肾癌的CT征象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多层螺旋CT MPR、CPR和CTU技术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作者:闫文颖;张在人;王恢;李艳英;王丹

    目的:评价MSCT MPR、CPR和CTU技术诊断腹膜后纤维化(RP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2例腹膜后纤维化的CT资料,分别由2名高年资医师采用盲法对RPF病变位置、边界、密度、对周围组织的侵犯和强化情况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接受CT 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组(CPR)和CT尿路造影(CTU)技术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CT 平扫表现腹膜后近似于肌肉密度的不规则形软组织病变,12例中7例(58.3%)包绕腹膜后大血管,6例(50%)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增强扫描示9例(75%)病变不同程度强化.结论:MSCT可显示腹膜后纤维化的特征,采用MPR和CTU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CT及MR在诊断输卵管卵巢脓肿中的作用

    作者:李德忠;冯丰;夏树枚;张建针;杨龙堂

    目的:分析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 abscess,TOA)多层螺旋CT(MSCT),MR征象,探讨影像技术对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常规活检证实的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的MSCT平扫及增强,其中7例行MR检查3例行增强MR扫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附件区厚壁多房囊性或囊实性混合肿块22例(100%)、附件区有增粗积液或积脓的输卵管管状结构影或腊肠样输卵管征象13例(59%),子宫直肠脂肪间隙消失、脂肪密度增高、骶骨子宫韧带增厚、盆腔积液17例(77%),CT及MRI增强扫描病灶囊液均未见强化效应,囊壁呈分层强化,并见水肿带,分隔均匀强化.结论:CT及MR检查在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纵隔生殖细胞肿瘤的MSCT诊断

    作者:贾飞鸽;高德宏;沈比先;许乙凯

    目的:分析纵隔生殖细胞肿瘤MSCT的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共64例,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CT进行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3例畸胎瘤,11例恶性生殖细胞瘤.53例畸胎瘤CT显示都含有脂肪,位于前纵膈.11例恶性生殖细胞瘤,肿瘤直径范围为7.0~28.0cm,均偏于纵隔一侧生长,位于中上前纵隔,平扫密度较低,CT值约20~30HU,增强扫描呈斑片状、边缘轻度强化;与周围大血管分界不清,肿瘤具有钻隙生长的趋势,肿瘤内部多发囊变.结论:CT对纵隔生殖细胞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

    作者:许华权;董旦君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抗痨治疗效果显著而确诊的结核性腹膜炎的CT征象.结果:渗出型和粘连型分别以腹水、腹膜增厚为主要表现,干酪型则主要表现为分房状肿块,增强扫描时房壁环形强化,三种类型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网膜、肠系膜、肠壁的增厚混浊和腹水.结论: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有助于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

  • 股骨颈疝窝的CT和MRI表现

    作者:闫呈新;李长勤;岳云;李筱倩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临床确诊股骨颈疝窝患者的髋关节27例CT和14例MRI的表现.结果:27例股骨颈疝窝中,双侧7例、右侧12例和左侧8例.病灶均位于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近段前外侧皮质下,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大径3~13mm,平均9±0.5mm.CT表现为边界清晰,周边有硬化环的低密度影,并见有一裂隙向外穿越邻近骨皮质.MRI因疝窝内容物成分不同而呈不同信号.结论:股骨颈疝窝位于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近段前部皮质下,多伴有清晰的薄层硬化缘.邻近皮质与病灶相通的裂隙样缺损是诊断股骨颈疝窝为特异的征象.CT具有确诊价值,MRI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 Dandy-Walker综合征的MRI诊断(附6例报告)

    作者:邹建勋;李旭丹;陈旭高

    目的:探讨Dandy-Walker综合征(DWS)的临床及MRI表现特征.方法:对6例经MRI诊断为DW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主要表现为小脑蚓部缺如,小脑半球部分发育不全伴分离、移位;第四脑室囊状扩大与后颅窝囊腔相通;后颅窝扩张伴有横窦、窦汇和小脑幕上移;常伴有幕上不同程度梗阻性脑积水及其他颅内畸形.结论:DWS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是诊断DWS的理想的影像学方法.

  • 超声对伤寒的腹部声像图特征价值的探讨

    作者:周剑宇;金宏江;丁萍;孙春桂;史春娟;蔡燕娥

    目的:探讨超声对伤寒的腹部超声特征的价值,证实腹部超声在伤寒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对我院收治发热3天内疑似伤寒的239例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并在7天、14天、21天对该病例进行随访观察.并对86例肥大试验及沙门氏菌培养阳性患者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表现:脾大(73例,84.9%);肠管壁增厚(69例,80.2%);回盲部淋巴结肿大(72例,83.7%);阑尾肿大(32例,37.2%);肝肿大(26例,30.2%);胆囊炎症性改变(31例,36%).结论:脾、肝肿大、回盲部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胆囊改变和阑尾肿大是早期伤寒的特征性超声表现,超声对血清学检查可疑及培养阴性的伤寒病例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关键词: 伤寒 腹部 超声 诊断
  • 口服钆喷酸葡胺MRCP协助诊断十二指肠憩室

    作者:龚静山;朱进;饶梓彬;陈宇;黄国鑫;李莹;徐坚民

    目的:探讨口服钆喷酸葡胺(gadopentetate dimeglumine,Gd-DTPA)作为阴性对比剂协助MRCP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可行性.方法:对11例意外检出12个十二指肠内侧面纯液性或有不确定小气泡液性信号为主的囊性病灶,拟诊憩室的患者口服稀释Gd-DTPA前后采用屏气厚层半傅立叶采集单激发TSE和前瞻性采集矫正呼吸导航(prospective acquisition correction,PACE)TSE两种序列行MRCP,比较憩室在口服稀释Gd-DTPA前后信号变化.结果:12个病灶中4个表现为纯液性囊状影,8个表现为含不确定少量气泡液性为主的囊状影.在未口服稀释Gd-DTPA的MRCP表现为与十二指肠内侧面的囊状高信号影,口服Gd-DTPA后的MRCP全部12个病灶因充盈对比剂消失,揭示其起源于十二指肠并与肠腔相通,从而明确诊断为憩室.结论:口服稀释Gd-DTPA作为阴性对比剂有助于MRCP获得十二指肠憩室的明确诊断.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以作为诊断模棱两可情况下的一种补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数字减影和常规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作者:周胜利;王宗盛;周霞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 数字减影和常规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56例可疑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MSCT数字减影和常规血管造影术(简称减影和常规CTA)进行颅内动脉成像检查,全部患者均进行了手术确诊或DSA检查,并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中手术及DSA造影共检出动脉瘤65个,采用数字减影CTA共检出61个,敏感性为93.8%.常规CTA检出动脉瘤54个,敏感性为83.1%.结论:MS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新型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明显优于常规CTA检查.

  • 高分辨率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周静;储成凤;黄海青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的MRI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8例可疑复杂性肛瘘患者,行盆腔MR平扫检查,扫描序列包括横断面FSE-T1WI、T2WI、T2WI抑脂及STIR扫描,矢状面STIR及T2WI扫描,冠状面STIR及T2WI抑脂扫描.分析肛瘘的MRI表现,评价瘘管与内外括约肌的关系及复杂性肛瘘的分型,比较内、外口的显示率,将诊断结果与手术进行对照.结果:瘘管于T1WI表现为条状略低信号,T2WI、T2WI抑脂及STIR序列呈明显高信号,以抑脂像病灶显示佳.MR诊断与手术比较符合率分别为:肛瘘(或脓肿)96.9%,内口82.4%,外口100%,分型86.7%.结论:MRI是复杂性肛瘘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64层螺旋CT对80例肠梗阻的诊断

    作者:龚波;唐庆放;武洪林;吴惠明;薛维;殷超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断为肠梗阻的80例CT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技术(VRT)、模拟内窥镜(VE)等多种处理方法,进行图像重组,并分析其表现.结果:在80例病例中,64层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的敏感性100%,病因诊断正确率96%,包括粘连性肠梗阻25例,肠道肿瘤24例,肠外肿瘤压迫2例,肠扭转6例,绞窄性肠梗阻1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肠套叠8例,腹股沟疝3例,动力性肠梗阻10例.结论:64层螺旋CT检查对了解肠梗阻的部位、原因、严重程度以及病变肠管血供情况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检查.

  • 肝门胆管癌的CT诊断

    作者:任常太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CT表现,评价其对病灶的显示情况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平扫表现为肝门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14例均有延迟强化;增强检查能更清楚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和胆管壁增厚.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肺隐球菌病CT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吴玉林;徐忠飞;汪国余;胡明华;王彬

    目的:分析肺隐球菌病(PC)肺部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病理或细菌学证实的 PC肺部CT表现,其中肺部有基础疾病者2例.结果:CT表现为孤立病变4例,单叶多发病变2例,双侧病变3例,病变多位于肺外围.CT有3种影像表现:①结节或肿块;②单发或多发斑片影;③斑片影与结节或肿块影混合.9例中出现空洞6例,伴肺段实变1例,伴少量胸水2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结论:PC肺部CT表现形态多样,病灶多发,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形态与病程及免疫力有关,确诊尚依赖病原学及病理检查.

  • CT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杨蕾;相爱华;囤荣耀;解耀锃;邓昆

    目的:探讨CT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肺活检病理证实的6例COP患者的CT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CT表现为多发斑片状含气实变影6例,主要分布在双肺下叶、胸膜下区和沿支气管束走行,6例有磨玻璃样变,2例伴有肺结节,4例伴有肺间质改变,常多种表现混合存在.结论:COP常见的CT表现是肺实变和磨玻璃样变.肺实变多表现为沿支气管血管束周围或胸膜下的分布特征,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 质子加权预饱和脂肪抑制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与关节镜对照研究

    作者:杨春霞;王书智;毛存南;卢铃铨;宰天明

    目的:比较质子加权预饱和脂肪抑制序列(PDW-FS)和自旋回波T2WI对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准确性,探讨PDW-FS对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关节镜探查手术的37例45只膝关节,术前行MR检查,作回顾性分析,比较PDW-FS、T2WI序列诊断软骨损伤的价值.结果:以关节镜为标准,PDW-FS和T2WI序列的Kappa值分别为0.88和0.68,PDW-SF检查结果与关节镜结果一致性好.PDW-FS敏感度89.7%,特异度97.1%,T2WI敏感度79.1%,特异度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结论:PDW-FS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准确性优于T2WI,可准确地判断软骨损伤的范围和深度,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以声音嘶哑为主诉的胸部病变的MDCT评价

    作者:陈爱萍;李惠民;于红;肖湘生;刘士远

    目的:分析以声音嘶哑为主诉的胸部病变的多层CT(MDCT)表现特点,用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以声音嘶哑为主诉患者的胸部CT,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胸部病变类型、发生部位、良恶性与喉返神经走行区的关系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行电子喉镜检查或支气管镜检查、CT平扫和增强检查,排除喉部原发病变.其中经手术或支气管镜活检及纵隔镜活检病理证实18例,19例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结果:37例胸部病变中,恶性33例,包括肺癌23例、恶性纵隔肿瘤6例和肺外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4例;良性4例,包括肺纵隔淋巴结结核1例;左气管食管沟神经鞘瘤1例和主动脉弓前下壁假性动脉瘤2例.33例恶性肿瘤中,肿瘤直接侵犯喉返神经走行区6例,淋巴结转移侵犯或压迫27例.12例声带麻痹记录者显示左侧声带麻痹10例侧,全部有左喉返神经走行区明显病变存在,右侧声带麻痹4例侧,均无对应右喉返神经胸内走行区明显病变.结论:多种胸部病变可以引起声音嘶哑,肺癌伴淋巴结转移是常见的原因,MDCT可以很好地显示其相关性,帮助确认病因.

  • 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影像分析

    作者:刘连生;李恒国;王霞;董洋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的CT和MR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临床、CT和MR资料.结果:10例甲状旁腺腺瘤,6例起源于下甲状旁腺,3例起源于上甲状旁腺,均位于气管食管旁沟内,1例起源于异位甲状旁腺.肿瘤大径为1.0~4.0cm,平均2.8cm.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的结节或肿块影,6例CT表现为等密度,4例MR表现为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等信号或高信号.8例轻至中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6例强化均匀,4例强化不均匀.7例有全身广泛性骨质疏松,其中3例合并棕色瘤.结论:CT和MR易于检出甲状旁腺腺瘤,可准确显示其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对多数腺瘤作出定性诊断,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 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在腰椎小关节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郑冬;吴继功;刘军华;陈宁;赵亮;费军;张朝利

    目的:显示腰椎小关节三维立体结构,确定其正常形态.方法:对60例正常人腰椎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诸节段小关节分别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VRT)重组.结果:腰1/2~腰4/5节段小关节突面男性为椭圆形,女性为椭圆形或长方形,关节面均为曲面.腰5/骶1节段小关节突面男女趋于圆形或正方形,关节面为直面.结论:VRT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腰椎小关节突的三维解剖学形态,其形态多种多样,但有其标准形态.

  • 股骨嗜酸性肉芽肿1例

    作者:张富军

    患者男,2岁.因右大腿疼痛20余天入院.查体:右大腿根部轻度肿胀,质软,局部触痛明显,拒按,皮温稍高.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稍高.X线平片见右股骨干上段椭圆形溶骨性骨质破坏区,呈中心性、膨胀性生长,病变长轴与股骨干长轴一致,边缘较清晰,未见骨膜反应(图1,2).拟诊:骨肿瘤样病变,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

  • 肝胆管囊腺癌1例报告

    作者:田学斌;程琳

    患者男,76岁,体检发现左肝包块20年余.患者20年前(1987年)体检CT提示:左肝囊肿,直径约4.0cm(图1),1990年CT检查提示左肝囊肿(图2),未做特殊处理, 随后逐年体检,囊肿渐进性增大,2006年11月复查肝脏MRI提示:T1W1肝左叶团状不均匀低信号影,边界清楚呈分叶状,T2W1病灶呈不均匀高信号影,底部信号较混杂,增强后病灶边缘及内间隔持续强化(图3),未作任何处理.

  • 膈肌骨外骨肉瘤1例

    作者:成洁;马建清

    患者 男,31岁.右季肋区疼痛伴体重下降半月入院.半月前患者在篮球运动中,不慎被球撞击右季肋区而出现疼痛,平卧位及夜间加剧,站立及弯腰抱膝可缓解.经外院检查,B超提示肝内实性占位性病变.入院体检:血压、脉搏、心律正常.胸部叩、听诊无异常.右季肋部压痛明显,肝下缘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52U/L(0~40 U/L),γ-谷氨酸转肽酶81U/L(7~49 U/L),余未见异常.

  • 外伤性肋软骨骨折1例

    作者:姚岚;秦卫和

    患者男 28岁.因外伤后右季肋部疼痛6h入院.查体:呼吸困难、右侧胸痛、按压右侧季肋区可听见骨擦音.外院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单层螺旋CT扫描怀疑右侧第7肋软骨骨折.

  • 超声诊断输卵管系膜囊腺瘤1例

    作者:姜红霞;李越;刘雨函

    患者女,23岁.半年前婚检时发现右附件包块,直径约4cm,要求来我院手术治疗.妇科检查:子宫右后方侧附件区可触及一鸡卵大囊性包块,形态规则,活动良好,触痛(-).超声所见:子宫前倾位,正常大小,右附件区见5.1cm×5.1cm×4.4cm无回声,边界清,形态规则,内见细小点状回声,附壁见多个实性结节突起,较大者直径约1.0cm,其内未检出明显血流信号,双侧卵巢可见.超声诊断:右附件区囊性肿物,不除外输卵管系膜囊肿.术中见右输卵管系膜囊肿5.0cm×5.0cm,子宫及左附件未见异常.病理报告:右输卵管系膜浆液性囊性纤维腺瘤,局灶细胞生长活跃.

  • 腹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

    作者:刘宇

    患者女性,36岁.因下腹部包快9年余入院.下腹部可触及一约6cm×7cm大小质韧肿块,活动欠佳,无压痛及反跳痛.心肺(-),肝脾未及.影像表现:下腹部腰骶骨前方,髂血管分叉下方见约6.5cm×7cm大小卵圆形肿块,明显强化,肿块后方可见起自腹主动脉明显扩张的滋养血管,其上方腹主动脉及髂血管周围亦见多发结节状明显强化灶(图1~4).

  • 附睾淤积症的超声诊断

    作者:周颖

    图1 患侧附睾增粗,实质内见密集点状回声,呈"麻饼样"改变附睾淤积症是输精管结扎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输精管结扎后,当附睾液的产生、吸收、消除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精子在附睾管内淤积,附睾管扩张、破裂,精子外渗,间质内发生无菌性炎症及附睾睾丸结构与功能受损,导致附睾淤积症的发生[1].

  • 甘露醇灌肠在盆腔CT检查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陈曼琼;蔡小琴;马雁秀;梁英琳

    常规的盆腔CT检查中除了口服对比剂以区别小肠管外,还需要直肠灌入对比剂.直肠灌入对比剂的目的是充盈直肠和乙状结肠,以鉴别肠壁是否增厚和区别肠内外肿块;而单纯口服对比剂在短期内很难充盈乙状结肠和直肠.本文探讨自今年2月以来本院使用2.5%甘露醇液代替稀释碘溶液灌肠在盆腔CT检查的应用效果与护理.

  • 血友病性假肿瘤(附4例报告)

    作者:房殿记;卢杰;丛地民

    血友病性假肿瘤又称之为血友病性假囊肿、血友病性骨血囊肿,或称为骨吸收性肿瘤[1],为血友病的一种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仅占血友病的1%~2%[2].本病由斯他克(Starker)1918年首先提出.为加深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报告我院近几年来发现的经实验室检查证实的4例血友病性假肿瘤,结合文献着重分析其X线表现.

  • 胸部创伤的X线诊断分析

    作者:杨青;伊利亚尔

    近年来,随着交通及其他意外事故的频繁发生,胸部创伤患者日渐增多.胸部在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下,均可发生损伤的可能.因此,X线检查对其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近几年来资料完整的胸部创伤患者100例结合文献分析讨论,以期提高对胸部创伤各种影像表现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 胸部创伤 X线诊断
  • 实时超声造影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如海;袁瑞;赵平;吴猛;蒋田;汪江杰;俞行行;顾九妹

    超声是筛检肝肿瘤应用广泛的影像手段,但常规的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但超声造影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肝脏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测、定性和局部消融监测的诊断效能.本研究通过对242例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的观察,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技术应用.

  • 多层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对小儿上尿路梗阻病变诊断及应用价值

    作者:周玲;胥丽;张蓓;武峰

    上尿路梗阻是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组疾病,主要依靠影像检查,MSCTU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操作简便,能可靠地显示泌尿系统立体结构的方法,是螺旋CT容积扫描与IVP有机的结合[1,2],在小儿上尿路梗阻疾病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现搜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在我院行MSCTU检查的35例上尿路梗阻的患儿资料,所有病例经手术或临床诊断明确梗阻原因,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后评价MSCTU在小儿上尿路梗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 糖尿病性足病的X线诊断(附15例报告)

    作者:邹积威;刘杰;林明强

    糖尿病系全身性疾病,当其并发骨关节改变时,称为糖尿病性骨关节病,为糖尿病的晚期并发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而使肢端缺血和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性足病.在糖尿病性骨关节病中,糖尿病性足病发生率高,约占91.9%[1].

  •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

    作者:张翔;白人驹

    射频热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细胞癌在临床上使用日趋广泛,但RFA治疗后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主要包括局部感染(脓肿形成)和局部出血,以及胆管损伤、接地板烧伤和胸部及小肠的并发症.射频治疗的并发症不能忽视,合理控制RFA治疗的适应证及早期发现并发症,并早期处理是必要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三个主要策略,首要策略是不给可能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做该治疗;第二种策略是早期发现RFA治疗后的并发症;后一种策略是对并发症的合理的处治.

  •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郑冲霄;李传亭

    病毒性脑炎指病毒侵犯脑实质,引起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毒种类众多,临床表现差异明显.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仍依赖于实验室检查.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分辨力,能清晰的显示病变本身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变化情况,对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MRI技术不断发展,新的成像技术可以更好的显示病变,对病毒性脑炎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具有很大帮助.本文综述了MRI技术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应用.

  • 骨髓病变的磁共振应用进展

    作者:吴旭;孙明华;马常英;赵霞

    MRI能敏感地反映骨髓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但存在灵敏性高、特异性差的问题,而MR功能成像在骨髓病变的定性及疗效判定等方面具有优势.现就不同MR技术的应用进行综述.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作者:陈朔;许乙凯;贾飞鸽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征象.方法:对照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16例GIST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腔外生长(70%)或腔内生长(30%)的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界光滑(85%),稍毛糙(15%);密度均匀(20%)或中心可见低密度(80%)(低密度区占整个肿块的25%~90%,平均58%),2例肿块局部与肠腔相通而分别见气体和气液平;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动脉期轻中度强化(CT值增加8~28HU,平均增加16HU),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并趋于均匀(CT值进一步增加5~15HU,平均增加9HU),2例肿块内动脉期可见强化血管影.GIST中央坏死与肠腔相通形成假肠腔时,观察是否与肠腔直接相通、有无肿大淋巴结有助于与胃肠道淋巴瘤鉴别;与子宫或附件关系密切时,观察边界与比邻、强化程度、肿瘤标记物有助于与子宫肌瘤或卵巢癌鉴别;与腹腔胸膜外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鉴别困难.结论:GIST有一些特点.对于CT征象较典型的GIST,有些CT征象可帮助鉴别诊断.

  • 尤文氏肉瘤的X线及MRI诊断

    作者:唐浩;陈卫国;廖昕;谢玉蓉

    目的:探讨尤文氏肉瘤的影像诊断及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尤文氏肉瘤的X线、MRI表现.结果:18例尤文氏肉瘤中,11例表现为斑片状、虫蚀样的溶骨性骨质破坏,3例可见斑片状骨质硬化影,10例可见葱皮状或Codman三角状骨膜反应,14例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2例为骨外尤文氏肉瘤,表现为单纯软组织肿块,未见明确骨质破坏.结论:X线平片结合MRI能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食管癌MSCT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袁刚;周胜利;白玲;黄连庆;刘雨成

    目的:观察食管癌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组织学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探讨MSCT灌注成像无创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价值及可行性,并对CT灌注参数作为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指标的可能性做初步探讨.方法:对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1例食管癌患者进行MSCT灌注成像检查,绘制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数值;切取与CT灌注靶层面相同的肿瘤组织切片,经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分析食管癌MSCT灌注成像各参数与MVD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肿瘤组织不同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和浸及深度的CT灌注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31例食管癌BF、BV、MTT、PS平均值分别为:(93.58±4.9)ml·100g-1·min-1、(6.57±1.70)ml·100g-1、(9.15±6.83)s、(12.99±7.30)ml·100g-1·min-1, MVD计数为:(24.80±8.63).BF、PS与MVD呈正相关(P<0.05),r值分别为0.426、0.362,BV、MTT与MVD无相关性(P>0.05).不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组织学分型的CT灌注参数均无差异,BF在侵及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MSCT灌注成像可间接反映活体食管癌肿瘤血管生成情况,为治疗方案的确定、疗效的判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对早期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杨金永;赵斌;于台飞;马艳红;曹金凤;高飞;郝雯

    目的:测量不同程度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关节软骨的T2弛豫时间并比较其差异性,评价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在早期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signa 3.0T磁共振扫描系统T2-mapping成像测量OA组(n=78) 和正常组(n=32)膝关节股骨内侧髁、外侧髁,胫骨内侧髁、外侧髁4处软骨的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轻度OA组、重度OA组平均T2值分别为(38.36±2.45)ms、(49.28±4.24)ms、(53.12±5.36)ms,病例组与对照组关节软骨表面T2值有差异且具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OA组和重度OA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mapping成像可以发现没有形态学改变的关节软骨内组织成分的变化,对早期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和监测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双介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杨莉莉;曹贵文;崔新江;宁厚法;张云峰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管引流(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67例,分为两组:A组35例(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组)、B组32例(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通过观察术后减黄效果、肿瘤大小变化、生存率及再梗阻时间,分析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5天A、B两组总胆红素均下降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月A组总胆红素水平升高,B组未发现回升;术后6个月A、B两组总体有效率(CR+PR)分别为15%(3/20),72.4% (21/29),A、B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36个月生存率,B组为90.6%(29/32),74.3%(26/32),40%(14/32),明显高于A组的57.1%(20/35),34.3%(12/35),8.6%(3/35)(P<0.05).结论: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为姑息性治疗;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术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少,且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3.0T临床型MR多发性硬化大鼠颅脑成像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海琴;李坤成;于春水;秦文;马佳

    目的:探索应用3.0T临床型MR设备进行多发性硬化(MS)大鼠颅脑成像的可行性. 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MOG35-55)致敏Lewis大鼠制备MS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4只.3.0T临床型MR(Siemens Trio Tim)扫描仪配用正交腕关节线圈,行T2W、T1W和Gd-DTPA增强T1W的三维容积扫描,体素0.06mm3.结果:大鼠脑T2WI和T1W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胼胝体、小脑、新皮质和脑室等解剖结构显示清晰.MOG35-55-EAE大鼠病灶出现在脑和上段颈髓,呈斑片状,T2高信号、T1低信号,部分出现Gd-DTPA强化.结论:应用3.0T临床型MR设备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大鼠颅脑MR图像,为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能广泛应用的无创性的活体体外监测手段.

  • 钆喷替酸葡甲胺-白蛋白的合成及间隙注射后MR淋巴造影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元魁;曹国洪;方挺松;陈斌;苍鹏;许乙凯

    目的:制备Gd3+标记的二乙三胺五乙酸-白蛋白(钆喷替酸葡甲胺-白蛋白,Gd-DTPA-HSA),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其淋巴结靶向强化效果,并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①选定4个不同pH值的反应体系及不同的cDTPAa/HSA摩尔比率,测定不同反应条件下每个白蛋白分子上所结合的Gd3+离子数量,计算不同反应条件DTPA-HSA的偶联效率;②健康新西兰兔6只,平扫后在双侧后脚掌趾蹼间隙各注射0.2ml Gd-DTPA-HSA,给药后第30min、1h、3h扫描.相关参数与平扫时相同.测量增强前后窝淋巴结的信号强度并计算其强化率.结果:①在cDTPAa/HSA摩尔比相同的条件下,每分子HSA-DTPA结合的Gd3+数目和DTPA-HSA的偶联效率随着反应体系pH值的增高而增加;②在反应体系pH值一定的条件下,cDTPAa/HSA摩尔比为200:1的条件下每分子HSA-DTPA结合的Gd3+数量大于二者摩尔比为100:1时所结合的Gd3+数量,但前者的DTPA-HSA偶联效率低于后者;③经趾蹼间隙给药后,小腿淋巴管和窝淋巴结明显、均匀的强化.结论:pH=8.0的0.1M NaHCO3反应缓冲体系有利于HSA与DTPA的偶联反应.HSA-Gd-DTPA是一种有效的淋巴结特异性对比剂,能够靶向强化淋巴结.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