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中国现代手术学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Operative Surgery 중국현대수술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2188
  • 国内刊号: 43-133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230
  • 曾用名: 现代手术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李永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医源性胆道损伤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何剑锋;黄洪平;黄雄;王群伟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自1989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38例,其中胆总管横断伤3例,行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肝总管横断伤6例,行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2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4例;胆总管部损伤5例,行胆管壁缺损修补T管引流术2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3例;肝总管部分损伤9例,行胆管壁缺损修补T管引流术3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6例;胆总管、肝总管、左肝管缝扎各3、8、4例,均行Roux-en-Y吻合术.结果失访2例,36例获随访,时间1~14年,痊愈30例(78.9%).胆道狭窄并结石形成3例,再次行Roux-en-Y吻合,术后反复发作胆道感染2例,死亡1例.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一经确诊,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合理的治疗程序,术式要视损伤后时间、部位、程度及类型而定.

    关键词: 胆道 创伤和损伤
  • 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时预防胆道损伤的经验

    作者:唐才喜;冯斌;杨凯庆;周伦祥

    目的总结有效预防腹腔镜下复杂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我院近十年来所开展的512例腹腔镜下复杂胆囊切除术,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功率为95.9%(491/512),中转开腹率为4.1%(21/512),1例LC术后发生胆囊床迷走胆管漏,经保守治疗治愈.均未发生胆道损伤或手术死亡.随访310例,时间6~24月,无一例发生胆管狭窄,继发胰腺炎4例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扎实的微创外科技能、术前对手术难度的充分评估、术中显露清楚、操作细致以及果断中转开腹,是避免LC手术时胆道损伤的关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25例临床分析

    作者:万玉良;姜玉石;王宁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1998年7月~2004年8月共行462例LC,中转开腹21例(14.5%),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发现右肝管被夹闭1例,胆漏3例,术野不清出血明显17例,予中转开腹进一步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熟悉各种解剖变异、规范精细操作、适时中转开腹是预防LC并发症的关键;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解剖困难、出血不易控制、损伤周围脏器、胆囊癌变等情况是中转开腹手术的适应证.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 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附129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雨;张静;穆殿超;李敬岩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29例合并急性肠梗阻的结直肠癌病例.在4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一期行切除吻合术37例,5例因广泛转移而仅行造瘘术;在87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中,68例一期行Hartmann术、二期行闭瘘吻合术,6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2例行乙状结肠切除吻合加横结肠造口术,3例行肿瘤切除永久性横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术,8例行姑息性单纯结肠造口术.结果术中出现并发症29例(22.5%),其中切口感染11例,切口裂开3例,肺部、腹腔、泌尿系感染各1例,心、肺、肾功能不全9例,感染性休克1例,循环功能不全1例、肺栓塞1例,后3例死亡(2.3%),其余痊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多属中晚期,手术是解除梗阻的有效方法,术式选择应根据病变部位和病情而定,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 保留与不保留胸小肌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周征宇;万能斌;王心见;周晓

    目的比较保留与不保留胸小肌、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480例乳腺癌,A组280例,采用经胸大肌前入路清扫腋窝淋巴结,保留胸小肌、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B组200例,经胸大肌后入路清扫腋窝淋巴结,切除胸小肌、切断胸前神经、肋间臂神经,观察随访两组术后情况.结果术后重度胸大肌萎缩者,A组5例(1.8%),B组80例(40.0%);腋窝及内侧上臂感觉异常者,A组18例(6.4%),B组156例(7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5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81.2%和52.0%,B组分别为82.1%和61.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胸小肌、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可在保证根治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200例体会

    作者:黄旭光;潘晓明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的手术技巧,并分析其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4年3月,采用分区电切法行TURp200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5(30~80)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30.8(15.0~70.0)g,平均前列腺组织切除率80%,术中输血6例,术后早期出血2例,迟发性出血3例,经保守治疗后止血成功.4例发生暂时性尿失禁,未发生永久性尿失禁及电切综合征.术后3~5 d拔除尿管,术后平均住院7.9(3~11)d.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分别从术前的27分、4.8分降至术后的9.8分、2.5分.结论采用分区电切法行TURp具有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 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预防

    作者:陈素玉;刘卫民;付运琴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防治方法.方法随机将86例行保守性手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两组:A组45例,保守性手术后24 h内肌注氨甲喋呤50 mg,配伍米非司酮150 mg顿服;B组41例,行单纯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结果A组未发生PEP,B组术后发生3例(7.3%)PEP,差异显著(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予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可有效预防PEP.

  • 外科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分析

    作者:万能斌;舒琼;莫胜川;周征宇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胃癌肝转移的方法与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行外科治疗的胃癌肝转移患者25例,17例为同时性肝转移,8例为术后发现的异时性肝转移.其中单转移灶15例,多转移灶10例.行不规则肝切除16例,左外叶切除4例,左叶切除3例,右叶切除2例,术后行肝动脉灌注化疗9例,肝动脉化疗栓塞16例.结果1例同时性肝切除患者术后死于肺部感染、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余24例均获随访,中位时间25(7~60)个月.胃癌肝转移灶切除后1、3年生存率为68.5%和29.8%,原发癌浸润表浅、淋巴结转移少、单转移灶、异时性转移及转移灶有包膜是影响生存率的有利因素.结论同时及异时性胃癌肝转移可经外科手术切除肝转移灶,但应注意手术指征的把握.

  • 局部麻醉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附357例报告)

    作者:黄美近;黄奕华;汪建平;蔡世荣;崔冀;彭俊生;陈正煊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57例,对麻醉效果及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术中疼痛耐受良好,平均手术时间42 min,3~24 h内可以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6 d.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切口皮下脂肪液化2例,阴囊积液2例,补片异物反应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6%(7/357).随访2个月~5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局麻下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快捷、安全、疗效好和疼痛耐受良好等优点,能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局麻尤其适合老年人及合并慢性疾患的腹股沟疝患者.

    关键词: 腹股沟 麻醉 局部
  •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熊邦文;刘俊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的适应证、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68例LA与同期216例OA的临床资料.结果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LA组均优于OA组(P<0.05),但手术时间和综合费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OA相比,LA具有适应证广、安全性高、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可同时进行腹腔和盆腔的探查与处理的优势.

  • 小肾癌选择性保肾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周锦棠;李贤新;陈泽波;蔡志明;李宁忱;那彦群

    目的探讨小肾癌选择性保肾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1年12月采用局部低温、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16例.所有病例对侧肾功能正常,肿瘤直径平均2.4(1.5~3.0)cm,均为Robson Ⅰ期.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1.0~1.5)h,平均输血400(100~800)ml.术中损伤肾盏6例,以4-0的Dexon线修补,无术后出血、肾功能衰竭、感染、尿瘘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26(3~57)个月,未见并发症及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对肿瘤体积小、位置适宜、年轻患者可考虑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 鼻内窥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

    作者:郭敛容;陆兴;刘凤安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修补脑脊液鼻漏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于2004年5月~10月间应用鼻内窥镜处理脑脊液鼻漏3例:寻找到瘘孔后,利用肌浆填补法修补瘘孔,其中采用Messerklinger入路处理额窦、筛顶鼻漏各1例,Wigand入路处理蝶窦鼻漏1例.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手术修补成功,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在鼻内窥镜下寻找瘘孔,利用肌肉组织和筋膜修补脑脊液鼻漏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干扰素栓配合CO2激光治疗复发性重度宫颈糜烂

    作者:王玲平

    目的比较干扰素栓配合CO2激光与单纯CO2激光治疗复发性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2月,随机将73例复发性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栓配合CO2激光组(联合组,38例)与单纯CO2激光治疗组(对照组,35例).联合组在行激光烧灼前、后分别接受干扰素栓治疗6 d和12 d;对照组仅接受单纯激光治疗.结果联合组在术后阴道排液量、流血量、流血时间上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月治愈率为92.1%和97.4%,优于对照组的80.0%和85.7%(P<0.05).结论干扰素栓配合CO2激光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无明显并发症的优点,且比单纯CO2激光治疗疗效更为确切.

    关键词: 宫颈糜烂 干扰素类
  • 完全性胰液外引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

    作者:吴国忠;刘华安;姜杰;曹锡朝

    目的探讨完全性胰液外引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4年5月6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在Child术式基础上附加胰液完全外引流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术后无胰瘘发生,3周左右拔除胰管引流管.发生并发症13例,包括肺部感染4例、右胸腔积液2例、切口裂开2例,胰腺残端大出血、胃排空延迟、腹腔脓肿各1例,局限性腹膜炎2例,予相应处理后治愈.死亡1例,死于隐匿性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结论完全性胰液外引流可避免胰肠吻合口处胰液的积聚,避免胰酶对吻合口的腐蚀,对预防术后胰瘘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 继发于结核性腱鞘炎的腕管综合征4例报告

    作者:陶澄;何爱咏

    作者自2001年7月~2003年7月共收治4例继发于结核性腱鞘炎的腕管综合征,经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

  • 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作者:夏明;鄢利华

    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已被临床广泛采用,但由于其填充材料价格较贵,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较为困难.我院从2002年6月采用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2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关键词: 疝修补术 无张力
  • 腹腔镜诊治误诊为卵巢肿瘤的盆壁脂肪瘤1例

    作者:唐晖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0岁,妇检发现盆腔包块半年,于2003年4月7日入院.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分泌物较多,色黄,无臭,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活动可,无压痛,左侧附件未扪及异常,右侧附件区增厚,无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B超提示右侧附件非均质性包块,诊断为卵巢肿瘤.于2003年4月15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及附件无明显异常,右侧盆壁腹膜后脂肪瘤,8 cm ×6 cm×5 cm大小.电刀切开后腹膜,见肿瘤体呈淡黄色,表面有包膜,似正常脂肪组织.钝性分离脂肪瘤边缘,完整剥出瘤体,电凝止血,取出标本.

    关键词: 脂肪瘤 腹腔镜检查
  • 口服甘露醇肠道准备致急性闭袢性肠梗阻8例

    作者:屈友初;梁文忠

    在左半结肠癌术前准备的措施中,仍有采用口服甘露醇溶液清洗肠道者,笔者曾遇到导致急性闭袢性肠梗阻8例,实应引以为戒.

  • 颈部巨大复发性滑膜肉瘤1例报告

    作者:袁联文;周建平;刘栋才;舒国顺;周家鹏;赵柏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因左侧颈部肿块术后复发1年余入院.患者曾于1998年在外院行左颈部肿瘤局部切除,3年后复发在外院再次行左颈部肿瘤局部切除,均未做病理诊断.近1年来自觉颈部肿块生长迅速,疼痛,皮肤溃破出血,渐感呼吸和吞咽困难.2004年5月于外院穿刺活检结果为滑膜肉瘤,6月7日转入我院.检查:体温37℃,脉搏7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7/9.3 kPa(95/70 mmHg).左颈部见一巨大肿瘤(图1),约30 cm×28 cm,中央皮肤有一破溃口,质中,边界尚清,活动度差,有压痛,气管明显右偏.WBC6.8×109/L,Hb 109g/L.胸片正常,颈椎片示气管严重受压右偏,心电图正常,颈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造影示左颈部恶性肿瘤,由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颈外动脉多支血管供血,左颈内静脉未显影,予相应血管栓塞.栓塞后6 d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颈部巨大复发性滑膜肉瘤广泛切除,左甲状腺切除,左胸壁局部转移皮瓣,左大腿刃厚皮植皮术.切除肿瘤约16 cm×15 cm×11 cm大小(图2),包膜完整,重2.5kg.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病理检查示:左颈部滑膜肉瘤,分化差,累及表皮.

    关键词: 滑膜肉瘤 颈部
  • 痔疮术后太宁栓剂应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海鹏

    内痔结扎及环状混合痔的外切内扎疗法治愈率高,远期疗效好,但术后粘膜及皮肤愈合慢,易出血和水肿,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近三年来笔者等采用术后放置太宁栓剂治疗298例病人,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董谦;全志伟;殷敏智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于胃、小肠、结直肠、肠系膜、大网膜的病例分别为65、25、2、2、1例;肿瘤直径1~10 cm;其中恶性者47例,良性者48例;行根治性切除62例,行切除术31例,2例广泛转移者行肝结节活检.17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免疫组化指标:CD117、CD34、CK、EMA、S-100及Desmin阳性率分别为89.5%、86.3%、5.3%、0、9.5%及8.4%.随访80例,2例胃间质瘤广泛转移者分别于术后4月、6月死亡,17例术后5~25月死于其他疾病,余者均无瘤生存,5年生存率43.7%.结论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强化术中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确定良恶性及恶性程度,采取合理规范的手术方式,对预后及防止复发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间质瘤
  • 升主动脉-颈内动脉自体静脉转流治疗累及左颈总动脉起始部的巨大真性动脉瘤

    作者:王春喜;王太晗;王奇;刘小平;刘鸿一;贾鑫

    目的探讨累及左颈总动脉起始部的巨大真性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7年2月至2004年6月间3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胸部正中切口显出前纵隔,切开心包及其返折,显露心脏及其大血管,联合颈部切口显出动脉瘤全貌,升主动脉-颈内动脉自体静脉转流后,于主动脉弓上切除动脉瘤.结果3例均于术后7 d治愈出院,分别随访8月、5年、7年无动脉瘤复发.结论利用自体静脉行升主动脉-颈内动脉移植技术,经胸部正中切口根治累及左颈总动脉起始部的巨大动脉瘤,具有显露清晰、操作方便、无须切开胸腔、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案.

  • 胃间质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伍小军;万德森;粱小曼;罗容珍;潘志忠;周志伟;陈功;丁培荣;卢震海;李力人

    目的分析胃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外科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总结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外科治疗的70例胃的GIST临床资料,对其病理切片(含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重新复核并加以随访,分析手术切除的效果以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行完全切除术63例,其中扩大切除术20例,肿瘤及所在器官切除24例,肿瘤局部切除19例;行不完全切除7例.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0.2月,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3%、72.1%和61.9%.完全切除术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不完全切除术组(P<0.05),后者无一例生存超过2年.完全切除术组中,肿瘤局部切除和肿瘤及所在器官切除患者生存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二者分别与扩大切除术者比较,差异却有显著性意义(P<0.05).完全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与其性别、肿瘤大小和性质、核分裂数及复发转移有关;但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生存率仅与肿瘤大小、核分裂和复发转移相关(P<0.05).结论胃的GIST仍以外科治疗为主,原则上施行肿瘤完全切除即可,广泛切除或扩大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 胃肿瘤 间质瘤
  • 胃间质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吴斌;邱辉忠;肖毅;林国乐;赵玉沛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78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男34例,女44例.手术完全切除76例,其中胃楔形切除39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7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0例;姑息性切除2例.结果肿瘤平均直径5.5 cm,其中<5 cm者39例,5~10 cm者27例,>10 cm者12例.病变位于胃窦部12例,胃体部30例,胃底部36例.胃周淋巴结转移2例(2.6%).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74例(94.9%),CD34阳性61例(78.2%),SMA阳性29例(37.2%),Desmin阳性8例(10.3%),S-100阳性8例(10.3%).72例(92.3%)获随访,平均56.1(3~168)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70.3%,术后复发转移11例(15.3%),术后复发转移者再次手术治疗6例,再次手术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命.结论胃间质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中应注意完整切除和防止肿瘤破裂.

    关键词: 胃肿瘤 间质瘤
  • 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对体外循环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立明;胡建国;尹邦良;周新民;宋国宝;易定武;喻杰峰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对CPB术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病人随机分成肺灌注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肺灌注组病人CPB术中采用含氧血肺动脉持续灌注,对照组常规行二尖瓣置换术,未行肺动脉灌注.分别于术前、术后0 h、6 h抽取病人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TNF-α、IL-8血浆浓度.结果同组术后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肺灌注组术后0 h、术后6 hTNF-α与IL-8血浆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CPB心脏手术可引起术后细胞因子TNF-α、IL-8水平的升高,CPB术中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可降低术后TNF-α、IL-8水平.

  • 胃间质瘤的外科治疗(附40例报告)

    作者:杨春康;李樟寿;戴起宝;张惠灏;郑炜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结果40例中主要的临床症状为上腹部胀痛不适,经胃镜、胃肠钡透、CT及B超等检查发现,29例肿瘤位于贲门及胃底体部,11例位于胃窦部.40例均经手术切除,切除率为100%,14例(35.0%)行肿瘤单纯切除,11例(27.5%)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例(35.0%)行胃近端切除,1例(2.5%)行全胃切除及胰尾和脾切除术.本组均获随访,平均3.5年,7例复发(17.5%),再次行肿瘤单纯切除术或含大网膜的肿瘤切除;4例死亡(10%),均为恶性患者.结论胃间质瘤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及病理结果选择不同术式,切缘至少距肿瘤3 cm以上,不需常规行淋巴结清扫,术中保证肿瘤的完整性十分重要.

    关键词: 胃肿瘤 间质瘤
  • 胃肠道间质瘤的特殊类型研究进展

    作者:陈丽荣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非上皮源性常见肿瘤.由于该肿瘤在组织起源、生物学行为判断和免疫组化表型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的意见和新的发现,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胃肠道外间质瘤、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胃肠道间质瘤与神经纤维瘤病和其他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关系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间质瘤
  • 胃肠道间质瘤治疗方面的新认识

    作者:许立功;张文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过去,GIST常与胃肠道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和平滑肌肉瘤相混淆.近年来,随着对GIST发病机制更为深入的了解,有关GIST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已明了,GIST是一种间质细胞肿瘤,其细胞表面表达一个跨膜受体CD117,该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且为c-kit原癌基因的蛋白产物[1].约90%的GIST存在c-kit变异,导致受体无需配体而激活,引起受体的二聚体化、磷酸化,启动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使细胞无控性增殖及凋亡受抑[2].因为近期分子病理学的发展和诊断工具例如针对CD117免疫组化等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才使区分GIST与胃肠道中其它梭形细胞肿瘤成为可能.目前估计每年的发病率大约为15/1 000 000.外科手术是局限性GIST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即便完全切除肿瘤,仍有70%~90%的患者终疾病复发,并有15%~50%的患者在就诊时就已转移.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复发转移的患者来说,传统的全身化疗的有效率在5%以下,而局部放疗由于肿瘤部位的局限和肿瘤本身对放疗的不敏感性,曾使这部分患者的治疗相当棘手[3,4].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间质瘤
  • 胃肠道间质瘤诊疗新进展

    作者:侯英勇;朱雄增

    胃肠道与子宫一样是富于平滑肌的器官,因此,长期以来,胃肠道亦被认为同子宫一样是平滑肌肿瘤的好发部位.这种观点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从未被怀疑过.然而,现在证明,这是医学上的一个历史性错误.当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名称提出后,数十年来经过各学科尤其是病理学的不断研究和深入认识,又使GIST的治疗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格列卫新型靶向治疗自2000年用于治疗恶性GIST后,全世界已有数千例GIST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很多患者在痛苦、失望、濒临死亡的关头获得了新生.因此,极有必要了解GIST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间质瘤
  • 胃肠道间质瘤概念的历史变迁--临床治疗结果回顾与文献复习

    作者:张一亥;张甦源;沈晓莉;曹红;张龙;鲁海峰;吴兴润;许曙光

    1我院治疗情况回顾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原名胃肠道平滑肌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者称之为肉瘤.20年前,作者曾在<实用外科杂志>报告14例[1].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病程4 d~20年,主要症状为:腹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大便潜血阳性)或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等,主要通过消化道钡餐或双重对比造影进行诊断,表现为胃内型与胃外型,其中2例已形成与胃相通的瘘道或囊肿.胃镜检查能发现肿物,但取材均未得到病理证据,常报告为慢性粘膜炎症或坏死组织.肿瘤直径在2~7 cm之间,少数可见粘膜表面溃疡形成,B超或术中曾发现有周围转移侵犯病变.均行手术切除,术式包括局部切除如胃楔形切除,远端胃大部或次全切除,近端胃大部切除等.后以病理检查报告确诊,术后生存时间2~7年.此后未纳入上文资料的2例,已生存9和11年.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间质瘤
  •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外科医生的观点

    作者:万德森

    1983年Mazur和Clark首先提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为胃肠道软组织肿瘤的一种特殊亚型.国外报道,GIST发病率约(1~2)/10万人,占全部胃肠道肿瘤的0.1%~3%;发病中位年龄在55~65岁之间,40岁以前发病很少,儿童更为罕见;男性较多或男女比相当.常发生于胃(60%~70%),其次是小肠(20%~30%),结肠和直肠仅占5%,食道则占0%~5%,偶有发生在网膜和肠系膜者[1,2].国内文献报道GIST 1128例,男613例,女515例,男女之比约为1.2:1,中位年龄54.5(11~84)岁,发生在胃占63.7%,十二指肠占4.3%,小肠占21.5%,结肠占4.5%,直肠占4.6%,食道占1.2%,尚有2例(0.2%)发生在肛管[3].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间质瘤
  • 经食管裂孔巨食管切除术

    作者:刘凯峰;林紫明;卢有群;陈春梅;施友玲;陈月华;何程;高漠义

    2004年11月应用经食管裂孔食管切除术(transhiatal esophagectomy,THE)为1例贲门失驰缓症终末期患者行巨食管切除.全麻下于上腹部切口经食管裂孔钝性游离中下段食道,经颈部切口游离上段食道,切除巨食管后,将胃和颈部食道于颈部行改良式大口吻合,手术历时4.5 h,出血620 ml,随访6月,患者除发生短暂声嘶外其他情况良好.THE可用于巨食管的切除,具有不开胸、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中国现代手术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