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中国现代手术学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Operative Surgery 중국현대수술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2188
  • 国内刊号: 43-133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230
  • 曾用名: 现代手术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李永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双腔T管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孙福群;孟维玲;梁宝岐;刘金鹏

    目的 探讨双腔T管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01年5月~2005年10月对25例胆道手术患者采用双腔T管行胆道冲洗、肠内营养及用作胆管支架. 结果 全组未出现胆道逆行感染、胆瘘等严重并发症.1例冲洗时出现轻度腹痛,1例出现外管堵塞,及时处理后解除.22例于术后半月拔除双腔T管痊愈出院;3例严重肝破裂胆管损伤患者中,2例于术后半年拔管,分别随访1年及8个月无异常,另1例术后带管出院4个月,尚在随访中. 结论 双腔T管具有引流、冲洗、肠内营养及留置支架等多种用途,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

    作者:李玉良;孟淑红;彭金军

    目的 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2005年收治的19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例资料.术前确诊3例(15.8%),术中确诊14例(73.7%),漏诊2例(10.5%). 结果 19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3例;十二指肠修补加带蒂浆肌片覆盖2例;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2例;十二指肠空肠端侧或侧侧Roux-en-Y吻合8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3例,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36.8%), 其中十二指肠瘘4例,胰瘘1例,切口裂开2例.治愈16例(84.2%),死亡3例(15.8%). 结论 掌握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强术中探查,选择合理术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探讨

    作者:戈涛;覃健;侯之启;王新亮;陈铭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3例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关节镜监护下行复位螺钉内固定术,镜下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 结果 术后随访5~17个月,8.3月后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及创口延迟愈合.按HSS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1.3%. 结论 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损伤小, 操作安全, 复位固定满意, 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 术后功能恢复快.

  • 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C型胫腓骨骨折和Pilon骨折

    作者:唐世斌;彭喆;李永斌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C型胫腓骨骨折和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 自1996年6月~2005年6月对C型胫腓骨骨折36例和Pilon骨折12例,采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 结果 48例患者平均随访12(10~16)个月,无切口、伤口及钉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36例C型胫腓骨骨折,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为优27例,良9例.12例Pilon骨折,按Mazur等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法,术后评分平均85(73~93)分,踝关节功能优2例,良8例,可2例;按Marsh踝关节关节面骨折复位评分法,优良者8例,中等4例. 结论 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治疗C型胫腓骨骨折和Pilon骨折的较好方法.

  • 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一期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牛秀峰;倪家连;郑宝珍;刘晓明;高林;张建平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一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6例患者行肝脏癌肿切除,联合脾切除一期手术.术后1例患者因肝功能衰竭死亡,35例患者恢复顺利,脾功能亢进全部消失,无严重手术并发症. 结论 对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肝脏癌肿切除联合脾切除一期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提高患者远期疗效的关键.

  •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师前;窦晓青;王熙清

    目的 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符合条件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研究组)和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及对卵巢功能、性生活及大小便等情况的影响.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手术及术后近期恢复情况各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卵巢支血流检出率为100%.对照组血清FSH、E2与术前相比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性生活、血糖血脂水平及大小便情况均无明显改变. 结论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后近期卵巢功能影响小,对大小便、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术后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子宫动脉卵巢的血流基本不受影响,其更远期临床效果仍需深入研究.

  • 86例肿块型桥本病的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周恩相;文明星;李允山

    目的 总结肿块型桥本病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86例肿块型桥本病的手术治疗情况. 结果 86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9.3%(8/86).双侧甲状腺次全或近全切除术后均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下称甲减). 结论 术中发现甲状腺质脆、水肿较甚,剖面呈新鲜肉芽样改变,特别是与颈前肌群有粘连、伴发甲减或峡部、锥体叶明显肥厚者,应高度怀疑桥本病.重视术中所见和快速切片,既要力求切除所有可疑结节,以免遗漏小癌灶,又要避免盲目切除过多的甲状腺组织.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手术体会(附33例报告)

    作者:杨田;张柏和;杨立群;申淑群;周立宁;吴孟超

    目的 总结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 XGC)的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经病理确诊为XGC的33例病例资料. 结果 本组平均发病年龄60岁,男女比例为1.5∶1.术中所见:90.9%可见胆囊壁明显增厚;87.9%与周围组织有粘连;97%合并胆囊结石;15.2%合并胆总管结石;9.1%合并Mirizzi综合征;12.1%合并胆囊内瘘.15例行胆囊切除术,7例行胆囊部分切除术,5例行胆囊切除+肝部分楔形切除术,6例行胆囊癌根治术.术中误诊率高达24.2%.9例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 结论 X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慢性炎症,术前诊断困难.因与周围组织脏器粘连严重,术中易误诊为胆囊癌,故强调术中冰冻组织学检查.

  • 切除第11肋的经膈肌胸、腹膜外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胸腰段脊椎病变

    作者:王大兴;解京明;张颖;王迎松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经膈肌胸、腹膜外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胸腰段脊柱病变. 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胸腰段病变的患者,均采用切除第11肋的经膈肌胸、腹膜外胸腹联合切口,直接暴露胸腰段椎体,施行各类脊柱手术. 结果 本组手术暴露时间为30~50 min, 病灶清除彻底,螺钉位置理想.术后发生气胸1例, 乳糜液漏1例.62例平均随访23个月,无钢板断裂、植骨不融合、脊柱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该手术切口对组织损伤小, 手术视野好, 术后并发症少, 适用于胸腰段脊椎病变的手术.

  • 乳腺良性病变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陈杏初;尹红

    目的 探讨应用美容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效果. 方法 对458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分别采用乳房表面放射状切口(131例)、经乳晕周围弧形切口(157例)、环形切口(83例)及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87例)治疗. 结果 458例共543处良性病变,均完整切除.病理结果:乳腺纤维腺瘤226例,乳腺腺病瘤样增生172例,乳腺囊肿48例,乳管内乳头状瘤9例,乳腺导管扩张3例.术后门诊随访0.5~1.0年,均无复发及并发症,乳房无下垂及凹陷.放射状切口瘢痕宽0.5~1.5 cm,其他切口宽度均<0.5 cm,Mammotome术后瘢痕宽度<0.1 cm. 结论 经乳晕周围弧、环形切口及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病变,效果可靠,术后瘢痕纤细,对乳房外形无破坏,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 手术联合介入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作者:武忠;王东进;陈保俊;曹彬;王文公

    目的 介绍手术联合介入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临床经验. 方法 联合应用左前外侧小切口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9例病人,其中冠状动脉两支病变者7例,三支病变者2例. 结果 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各植入支架1枚,7例病人搭桥1根,2例病人搭桥各2根.术后心绞痛明显缓解,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月~3年生活质量良好. 结论 手术和介入技术复合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颈外静脉移植治疗注射毒品所致的假性股动脉瘤

    作者:陈元庄;马滚韶;张敏;黄远翘;陈忠羡

    目的 探讨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颈外静脉移植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 2002年6月~2006年2月,对注射毒品所致的20例假性股动脉瘤行手术治疗,并移植颈外静脉重建股动脉缺损. 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保存肢体,无缺血坏死及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伤口一期愈合9例,余11例出现淋巴漏,二期愈合4例,再次手术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7例.1例因吻合口破裂出血而结扎股动脉,1例有股神经损伤的表现.16例随访1~24个月,无复发,足背动脉可扪及搏动,10例术后血管彩超显示移植的颈外静脉通畅. 结论 手术是治疗注射毒品所致的假性股动脉瘤唯一有效的方法;在瘤体切除后大隐静脉往往因炎症而不能利用,移植颈外静脉修复重建股动脉缺损是可行的.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石街的处理(附41例报告)

    作者:张莲萍;彭风华;杨金瑞;杨罗艳

    目的 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石街的处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至2006年3月我院41例上尿路结石行ESWL术后形成石街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9例石街采用逆行引流体位后自行排净,25例再次行ESWL术后石街排净,5例改行输尿管镜碎石术,2例行开放手术. 结论 采用患侧卧位的逆行引流体位,再次行ESWL术和输尿管镜碎石术等方法处理,能有效提高石街的排净率.

    关键词: 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 AO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王大平;刘建全;熊建义;刘黎军;欧阳侃

    目的 探讨应用AO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 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1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折按Neer分类:Ⅱ型骨折3例,Ⅲ型骨折8例,Ⅳ型骨折5例.所有病例采用LPHP内固定骨折.对骨质疏松明显、复位后有骨缺损者行纳米人工骨植入. 结果 平均随访8.6个月.X线示愈合时间平均7.6周.于术后8~14个月拆除内固定,无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Constant评分:优10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为93.8%. 结论 LPHP具有操作灵活、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对肱骨近端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及伴骨质疏松者,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材料.

  • 硬膜外血肿穿颅清除术24例临床体会

    作者:蒋晓明;佘晓春;陈勇军;王震;陈爱明;李金林;孙德;何建军

    目的 总结穿颅清除术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实施选择性穿颅清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弦距定位法确定穿刺点,选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抽吸、冲洗、粉碎、液化及引流. 结果 本组平均治疗时间3.4(2~5)d,无一例再出血或死亡,亦无中转开颅手术,CT复查示血肿清除率达85%~95%,随访3~6个月,本组GOS评分均为良好. 结论 选择性穿颅清除术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方法简易、有效、安全、经济,值得推广.

  • 左半结肠急性梗阻的处理对策(附78例报告)

    作者:雷三林;冯大作;赵华;司中洲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的处理对策. 方法 对78例左半结肠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7例行近端结肠造瘘或Hartmann手术, 51例施行了Ⅰ期手术,其中结肠次全切除24例,结肠全切除12例,术中灌洗、左半结肠切除15例.术后切口感染16例,吻合口漏1例,均经保守治愈. 结论 对左半结肠急症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情况允许的左半结肠急性梗阻患者Ⅰ期手术是安全、经济、可行的,结肠全切除或结肠次全切除可作为治疗左半结肠恶性梗阻的主要术式.

  • 水解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附10例报告)

    作者:冷海斌;马健荣

    目的 探讨水解微弹簧圈(microplex coil system & hydrocoil embolic system, MCS & HES)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 方法 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在静脉全麻下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采用MCS & HES水解微弹簧圈栓塞治疗. 结果 8例患者动脉瘤完全栓塞,90%栓塞2例,其中1例结合Neuroform支架栓塞,1例予球囊辅助.随访1~16个月,部分栓塞的1例复发. 结论 水解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确切,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一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

    作者:张凯;席时富

    目的 探讨一期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外疝的疗效. 方法 2004年4月~2005年6月一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外疝患者42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包括Gilbert法28例和Lichtenstein法14例)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结果 本组患者均术后1周出院,无切口感染,无手术死亡.随访1~48月无疝复发,大尿流率>15 ml/s,残余尿量<50 ml. 结论 一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 医源性脾损伤的防治

    作者:陈鹏;李波;邓小凡;李晋

    医源性脾损伤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国内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总结我院2003年3月~2006年6月发生的6例医源性脾损伤,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防治进行探讨.

  • 输尿管口电切辅助输尿管镜进镜12例报告

    作者:崔书锦

    2004年4月~2006年3月,作者采用输尿管口电切辅助输尿管镜进镜,成功应对输尿管镜进入输尿管口失败12例,报告如下:

  • 三次肝移植1例报告

    作者:陈新国;刘煜;范宁;臧运金;沈中阳

    1 病历资料患者,男性,31岁,因乏力、腹胀、黄疸20 d,神志不清2 d入院.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155 IU/L、总胆红素559.4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30.6 s.诊断:急性乙型重症肝炎,肝性脑病Ⅳ期.于2003年3月8日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2个月出现发热、黄疸.

    关键词: 肝移植
  • 结肠癌自发性破裂小肠由肛门脱出1例报告

    作者:沈晓莉;张一亥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8岁,农民,大便时肛门有肠管脱出伴腹痛2 h入院.入院前有大便困难史,偶有脓血便,未治疗.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小肠
  • 可控膀胱造瘘术治疗逼尿肌无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作者:柳青;韩毅;幕刚;梁栋;陈宏宇;宋文君

    2004年6月至2006年4月我科对3例逼尿肌无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行可控膀胱造瘘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改良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作者:农明善;颜刚;张伟敏;杜晓栋;黎斌兵

    我科2000年2月~2005年3月采用改良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移位明显的锁骨骨折26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礼庆;钟芸诗;周平红;徐美东;张轶群;陈巍峰;马丽黎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tomy, 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 PEJ)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996年6月~2006年4月行PEG胃肠营养97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34例. 结果 131例共行PEG、PEG加PEJ 146例次,其中PEG 112例次(15例行造瘘管置换)、PEG加PEJ 34例次,手术成功率100%.5例患者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131例平均随访1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PEG和PEJ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少的优点,如有条件,应当选用.

  • 支撑捆扎法在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梁国刚;韩方海;吴凌云;李相阳;孙永信

    目的 探讨支撑捆扎法在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对117例直肠癌患者采用支撑捆扎法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患者均在术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确诊为直肠腺癌,且经直肠腔内B超、盆腔CT及MRI排除肿瘤侵犯肛提肌和盆腔淋巴结广泛转移. 结果 117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围手术期呼吸衰竭死亡1例,术后吻合口漏2例,1例局部引流治愈,1例直肠阴道瘘行横结肠造瘘转流手术.未发生吻合口狭窄,术后3月排便功能评价:优29例,良44例,一般31例,差13例,优良率为62.4%(73/117). 结论 支撑捆扎法用于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安全、可行,可以完成从肛提肌内口到括约肌间沟的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效果良好.

  • 腭裂手术治疗现状和进展

    作者:蒋军健;罗少军;梁杰

    先天性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发育畸形中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腭裂修复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为了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语音功能,形成了众多修复手术方法,本文将对近年来腭裂手术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腭裂 修复
  • 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晓;左朝晖;曹谊林

    复习相关文献,综合性报道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骨替代被修复重建组织的研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 造口旁疝的处理

    作者:陈道瑾;丁波泥

    肠造口旁疝是指与肠造口有关的疝,由各种原因使小肠或结肠经造口侧方脱出所致,是肠造口术后常见的晚期并发症,平均发生于术后2年.近期发生率约为2%~20%,远期发生率可达37%,且肠造口旁疝修补术后的复发率在50%左右,因此肠造口旁疝是疝和腹壁外科治疗的难题[1].

  • 腹壁巨大切口疝的外科治疗

    作者:代文杰;吴耀华;姜洪池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占2%~11%[1],其发生与切口类型、缝合材料与技术、切口感染、肥胖、营养不良、高龄、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局部和全身因素有关[2].而疝环直径≥10 cm的巨大切口疝(abdominal giant incisional hernia,AGIH)[3]因常伴有肥胖或全身营养状态差,并且具有病情加重和复发的趋势,治疗起来相当棘手,在行疝修补后复发率可高达30%~50%[4],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本文对巨大切口疝的外科治疗作一综述.

    关键词: 切口 补片 疝修补术
  • 2006年《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重点拟题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手术学
  • 献给外科医生的妻子

    作者:何生

    我是一个平凡的外科医生幸运的是,身边有你--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女人如果说我有一点微小的业绩无处不渗透着你的深情当你真正感受到外科生涯如履薄冰

中国现代手术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