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中国现代手术学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Operative Surgery 중국현대수술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2188
  • 国内刊号: 43-133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230
  • 曾用名: 现代手术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李永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二孔法结合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62例报告

    作者:张大华;蔡学宏

    目的 总结二孔法结合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经验. 方法 2002年7月~2006年3月对慢性阑尾炎44例、急性阑尾炎518例行二孔法或改良三孔法LA术,其中二孔拖出法159例(28.3%),改良三孔法403例(71.7%). 结果 全部病例均成功完成LA,平均手术时间(43±28)min,二孔法手术时间为(36±21)min, 三孔法为(55±3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2~50)ml.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1例, 炎性肠梗阻和腹腔内出血各1例.平均住院时间4.1(2~7)d.396例(70.5%)获随访,平均8(2~3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手术方式.二孔法和三孔法LA各有其优缺点,术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易晓文;熊鹰;吴光辉;陈立志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miation,LDH)患者后路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探讨防治办法. 方法 1998年7月~2005年6月间采用后路手术治疗LDH患者135例,1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8.89%).早期并发症(术后2周以内)8例,其中臀部不适、神经根激惹综合征各2例,低颅压综合征、切口皮下血肿、肺部感染、手术定位错误各1例;晚期并发症4例包括术后椎间盘再突出2例,腰椎不稳和椎间隙感染各1例.8例经对症、支持治疗,4例再手术治疗. 结果 早期并发症的8例除手术定位错误1例再手术外,均保守治愈;晚期并发症患者中椎间隙感染的1例经抗炎治愈,余3例经手术治疗后好转. 结论 除了术中操作技能外,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及时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均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 经骶部"∧"形切口一期肛门成形术治疗女婴无肛阴道瘘17例疗效分析

    作者:吕会增;徐明;王刚;何俊平;卫洪波

    目的 分析骶部 "∧"形切口骶会阴一期肛门成形术治疗女婴无肛阴道瘘的可行性及其手术要点. 方法 1998年4月~2005年11月共收治17例中位及较低高位无肛阴道瘘患儿,均行骶部"∧"形切口骶会阴一期肛门成形术,回顾分析其治疗结果 . 结果 17例患儿术后均无排便失禁,1例伴轻度直肠粘膜脱垂,骶部切口无一例感染. 结论 中位及较低高位无肛阴道瘘患儿,经骶部"∧"形切口行骶会阴一期肛门成形术,可免除分期手术的痛苦,无需行肠造瘘,骶部切口愈合好,肛门排便功能基本达到正常.

  •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口囊肿

    作者:田小园;张新明;何思挺;李龙江;李玉虎;陈麒声

    目的 探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的疗效. 方法 2004年4月~2006年6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口囊肿10例12侧,其中单纯输尿管口囊肿9侧,合并输尿管口结石3侧. 结果 手术均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7 min,术后平均住院5 d.术后定期B超、膀胱造影随诊1~3年, 无复发,无输尿管反流. 结论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疗效确切、可靠.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63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秀萍;骆慧玲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的特点、手术要点及适应证. 方法 2004年7月~2005年7月行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63例.平均年龄42(35~58)岁.其中子宫肌瘤48例,子宫腺肌病13例,子宫功能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2例.术前检查子宫7~12孕周大小. 结果 63例手术均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90±30)min.术中出血100~300 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1.5 d,留置橡皮引流管一根至引流量少于30 ml/d后取出,留置尿管24 h,体温均于3 d内恢复正常,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4~6)d. 结论 经阴道子宫切除损伤小,恢复快.适当的病例选择加上灵活的手术技巧使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成为可能并效果良好.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 保留部分肛垫的痔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作者:刘征云

    目的 探讨保留部分肛垫的痔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 方法 对9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环形切除肛垫远端滑脱增大、完全无功能部分,保留近端尚有功能的部分. 结果 本组94例均治愈,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4.5(7~19)d;术后发生肛周皮瓣水肿2例,切口感染1例,1例术后3月出现肛门狭窄,经扩肛1个月治愈.76例随访6~24月无复发,肛门控便能力正常,对气体、液体、固体的辨别功能良好. 结论 保留部分肛垫的痔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关键词: 肛垫
  • 间置结肠在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局部复发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高华;胡建国;范黄新;顾军;蒋小弟

    目的 总结间置结肠在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局部复发中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8月收治5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局部复发的临床病例,再次手术采用带蒂结肠间置替代部分食管、残胃,行食管-带蒂结肠-十二指肠吻合. 结果 除1例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外,其余病人均无近期并发症,恢复顺利,再手术后3~4周痊愈出院. 结论 带蒂结肠间置替代部分食管、残胃是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局部复发再次手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 梗阻性结肠肿瘤一期切除吻合21例治疗体会

    作者:何海清;罗剑平;李铁钢

    目的 探讨梗阻性结肠肿瘤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1例梗阻性结肠肿瘤患者,均在未进行充分肠道准备下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9例,左半结肠切除7例,不规则切除5例.以同期的结肠肿瘤不合并肠梗阻的61例为对照组,均在充分肠道准备下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23例,左半结肠切除20例,不规则切除18例. 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3/21),其中吻合口漏1例,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各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6/61),其中吻合口漏2例,伤口感染4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对急慢性梗阻性结肠肿瘤可采取积极的治疗态度,创造手术条件,选择手术时机,采用病灶切除一期吻合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 心脏手术后早期昏迷的病因探讨

    作者:朱团结;董光茹;李颖;刘燕;危宇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后早期昏迷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5月31日4 358例心血管手术后早期昏迷的22例患者,研究原发疾病、外科术式、体外循环参数、水电解质平衡和血液生化等因素与昏迷发生发展的关系. 结果 不同手术方式术后脑损害发生率显著不同(P<0.001);术后Glasgow评分与术中平均动脉压正相关,与手术时间负相关(P<0.01);体外循环中低血红蛋白与深昏迷时间和脑损害的总病程负相关(P<0.05); 手术时间、术后Glasgow评分、血肌酐、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 体外循环中的动脉压下降、血液稀释和失血性贫血、涉及主动脉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间延长是心脏术后发生昏迷的高危因素.因此,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减少主动脉损伤、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是减少术后昏迷、改善预后的关键.

  • 脐部单孔双Trocar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7例

    作者:黄建彪;郑小锋

    目的 介绍开展脐部单孔双Trocar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经验和体会. 方法 2004年6月~2006年6月对27例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在脐部建立一个戳孔,安置双Trocar,将阑尾提出腹腔,于体外行阑尾切除术.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5(20~50)min.术后当天患者即能下床活动,进流质饮食,术后住院时间2~3 d,腹部疤痕不明显,27例患者均无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肠粘连等并发症. 结论 只要腹腔镜操作技术熟练,病例选择恰当,脐部单孔双Trocar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创伤小,手术安全,成功率高.

  • 腺性尿道炎的电切治疗(附15例报告)

    作者:张明;范海涛;王颂;李伟忠;刘禄成

    目的 探讨腺性尿道炎经尿道电切治疗的效果. 方法 对15例病理确诊为腺性尿道炎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术后应用盐酸表柔比星50 mg/次膀胱内灌注. 结果 2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经定期扩张后治愈.2例分别于术后7、13个月原位复发,再次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更换灌注药物,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 结论 对于腺性尿道炎病人,经尿道电切术疗效确切,配合有效化疗药物灌注,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手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21例报告

    作者:刘保林;曹晓英;何中文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并发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手术方式. 方法 1995年5月~2005年5月收治Mirizzi综合征21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单纯胆囊切除6例,余15例加行以下手术: T管引流3例, 胆管瘘口修补7例(其中2例瘘口较大,采用残余胆囊壁修复胆总管,另切开正常胆总管壁行T管引流), 胆道损伤整形修补加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3例, 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1例,胆总管外引流后Ⅱ期行胆总管空肠盆式吻合术1例. 结果 术后发生胆漏3例,经腹腔引流3~14 d后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 对病程长,多年反复发作的胆囊结石并发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者应考虑Mirizzi综合征的可能.处理时按各类型的特殊性作相应的手术处理,可获得良好效果.

  •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14例诊治体会

    作者:林斌;陈军;刘长建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cute mesenteric vascular occlusion, AMVO)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年9月~2005年9月收治的14例AMVO,对其临床特征、外科诊断治疗方法 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 14例AMVO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 SMAE)8例(57.1%),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thrombosis, SMVT)4例(28.6%),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thrombosis, SMAT)2例(14.3%).8例SMAE术前确诊2例,均手术治愈.4例SMVT确诊2例,介入治疗1例,手术3例,全部治愈.2例SMAT均手术治疗,术中明确诊断,均治愈. 结论 对可疑AMVO病例应尽早进行彩超、CTA、MRA或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介入治疗,积极剖腹探查,果断切除坏死肠管行一期吻合,术中取栓、术后抗凝溶栓及支持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 肠系膜血管闭塞
  •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12例体会

    作者:张惠娇;李玲;李建国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治疗效果. 方法 2002年5月~2005年8月应用该方法 治疗12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 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出院时人工阴道可容2指,深10~13 cm.术后2月内发生阴道及外口狭窄3例,经扩张后改善.随访6个月~3年,有性生活史11例,感觉满意者10例,不甚满意者1例. 结论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疗效确切,术后2个月内定期扩张人工阴道是预防术后人工阴道狭窄的关键.

  • 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方法的改进 (附262例报告)

    作者:王先军;龚小新;杨二江

    1999年8月~2006年8月,我科采用改进结扎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262例,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 局部封闭早期防治切口脂肪液化疗效观察

    作者:石丽

    切口脂肪液化为术后并发症之一,2000年~2004年我院妇产科对84例具有早期脂肪液化征象的病人行局部封闭和(/或)红外线灯照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伤口愈合 切口
  • 颅脑损伤合并吸入性损伤6例报告

    作者:潘轲;周晗;刘浏

    吸入性损伤是烧伤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重度吸入性损伤死亡率高达80%以上,如同时合并颅脑损伤,可想互加重病情.

  • 阑尾切除术根部单纯结扎1224例报告

    作者:郑华;周晓东;杨晓发

    阑尾切除术是普通外科一个常规手术,阑尾残端的处理一般采用根部结扎加荷包缝合并包埋.我科2001年1月~2006年1月共行阑尾切除术1 260例,其中36例因阑尾根部穿孔行荷包缝合并包埋,其余1 224例均以单纯结扎的方法处理残端,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结扎术
  • 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内囊出血破入脑室50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冬根;胡志斌;蒋蓓蓓;曾才花;蒋小芽;谢淑萍;朱红

    内囊出血破入脑室是脑出血凶险的类型,病死率高达55%~70%[1].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开颅血肿清除损伤较大,死亡率高.我科采用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术治疗50例内囊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甲状腺腺瘤150例诊治体会

    作者:何经丹

    2002年7月~2005年7月,我院共收治150例甲状腺腺瘤病人,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0例,男30例,女120例,平均年龄35(17~72)岁.病程2 d~26年.20例有明显临床表现,其中局部疼痛6例,吞咽不适感8例,轻度甲亢3例,巨大腺瘤伴声嘶1例,气管移位2例.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腺瘤
  • 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共干部动脉瘤的切除和血管重建探讨

    作者:王春喜;陈刚;王建列;梁发启;宋清彬;段志泉;刘鸿一

    目的 探讨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畸形共干部真性动脉瘤的切除以及血管重建的手术治疗方法 . 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8年2月至2006年4月6例患者临床资料,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切除,肾下主动脉与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行转流手术5例,行主动脉肝动脉转流、肠系膜上动脉成形术1例. 结果 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观察2月~8年,无一例复发. 结论 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畸形共干部动脉瘤切除,主动脉与内脏动脉转流或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预牵张对移植物长度的影响

    作者:郭晓柠;邓展生;李方祥;解强;崔颖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移植物预牵张对其长度的影响. 方法 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对13例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移植物施以67 N力行预牵张20 min.当67 N应力施加到移植物上后,立即测量移植物的长度和移植物缝合端至缝线标记点之间的长度,此后每5 min测量一次,每次测量后即调整牵张力至67 N. 结果 本组预牵张后移植物平均被延长(6.0±1.2)mm,延长比例为5.7%±1.1%,预牵张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05).预牵张后移植物缝合端至缝线标记点之间的长度平均延长(3.8±0.9)mm,预牵张前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005).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良好,膝关节功能评定:优8例,良3例,可2例. 结论 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对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移植物施以67 N的力预牵张20 min,可以消除移植物的粘弹性蠕变及缝线的滑移,术后短期内关节稳定性良好.

  • C臂机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十字定位穿刺扩张法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学德;于永纲;姚华强;樊胜海;祝华;武英杰;刘为池;刘东荣;刘琳琼

    目的 介绍自行创立的十字定位穿刺扩张法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112例肾结石患者,X线于水平和垂直方向透视结石,计算出穿刺扩张的角度和深度,在自制的方向角度指示器指导下予以穿刺扩张. 结果 顺利建立肾穿刺通道136侧,无一例失败,术中X线透视时间平均为60(25~120)s. 结论 该方法用于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准确安全,值得推广.

  •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国乐;邱辉忠;蒙家兴;肖毅;吴斌;赵玉沛

    目的 初步评价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中的应用. 方法 2006年4月至9月对8例直肠肿瘤患者采用TEM行局部切除术.术前根据直肠腔内超声肿瘤分期:uT0期6例,uTis期和uT1期各1例.肿瘤距肛缘距离平均7(4~9)cm;肿瘤直径平均1.5(1~2.5)cm;肿瘤占据肠腔周径比例平均20%(10%~30%). 结果 8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粘膜下切除3例,全层切除5例),各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平均50(40~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0(10~50)ml.术后住院天数平均5(2~7)d.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pT0期5例,pTis期、pT1期和pT2期各1例.8例术后随访平均3(1~5)个月, 肿瘤无局部复发. 结论 TEM显露良好、切除精确,手术安全、创伤小,经严格选择病例可用于良性直肠肿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彻底切除.

  • 颈椎病后路减压术后第5颈椎神经根麻痹的研究

    作者:周劲松;王岩;宋文慧

    目的 研究颈椎病后路减压术后第5颈椎(C5)神经根麻痹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防治及预后. 方法 我院1999年7月至2005年7月107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后路减压手术,术后发生C5麻痹5例(4.67%). 结果 行保守、对症治疗,术后1~3月内逐渐恢复,脊髓压迫症状均好转.C5麻痹者2周~5月内逐渐恢复. 结论 颈椎病后路减压术后C5麻痹并不少见,其发病机制不清,尚缺乏确切防治方法 ,但预后较好.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病
  •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并发症

    作者:王黎;申吉泓;李一明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方式多样,效果明确,并发症较少见,国内尚无文献对此进行总结报道.本文就经腹股沟精索静脉曲张的开放手术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揭示各并发症的可能原因,为临床手术提供借鉴作用.

  • 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治疗进展

    作者:孔金海;康意军

    内镜下微创腰椎间盘切除术由于切口小,创伤轻,出血少,能保持脊柱结构的稳定性,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疗效优于传统的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本文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脊柱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谭明生

    随着医学基础、相关学科及工业技术的发展,脊柱外科领域的许多基本概念、诊断标准、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不断完善,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脊柱外科诊断治疗水平的进步十分令人鼓舞,如三维CT、MRI把人体视如透明体,C臂透视机、导航仪、内窥镜、各种脊柱手术工具和内置物的临床应用,使得诸如上颈椎脱位、脊柱侧弯和脊柱肿瘤等疑难疾病的外科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趋势研究
  • 脊柱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倪斌

    现代先进的外科治疗理念和技术促进了脊柱外科的发展.同时,随着精密影像设备、监测仪器和内固定系统的日益革新,以及生物技术、组织工程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极大地推动了脊柱外科的进步,并为脊柱外科的治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和发展机遇.本文主要从脊柱外科治疗理念的转变、手术相关器械和设备的革新、骨组织工程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三方面对目前脊柱外科治疗的重要影响进行评述.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趋势研究
  • 乳腺扇形切除侧方组织瓣充填一期乳房成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作者:刘昶;王刚;赵群刚;李泮泉

    目前保乳手术已在早期乳腺癌中得到广泛应用.日本大内宪明教授创立应用侧方组织瓣(lateral tissue flap, LTF)充填乳房缺损实施一期乳房成形,本文针对该术式的方法 、适应证选择和临床应用等作一介绍.

  • 保留迷走神经、幽门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

    作者:胡祥;田大宇;宝全

    保留幽门的胃部分切除手术(pylorus-preserving gastrectomy, PPG),初是针对胃溃疡保存功能的手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PPG被用于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伴随淋巴结的廓清、血管的处理和迷走神经的切断,使幽门的血流低下,功能受影响.近年来作为胃癌的保留功能的术式,PPG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即在淋巴结廓清的同时,保留迷走神经、幽门,在早期胃癌治疗中显示出术后良好的肝、胆、胰的功能和胃肠道的运动功能,为早期胃癌患者提供了良好的生活质量.我科自1995年以来对早期胃癌实施了按照根治度要求的伴随淋巴结廓清的PPG手术4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伴有淋巴结廓清的PPG和迷走神经保留手术做一介绍.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作者:金炜东;陈孝平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历史回顾十九世纪末,对壶腹癌的治疗还是采用姑息性胆囊空肠吻合术,但外科医生也开始尝试一些根治性的手术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就是从这时起步的.

  • 阑尾炎切口缝合的改进

    作者:李占武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切口感染率较高,特别是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其切口感染率可高达10%~30%,因切口感染灶内有线结,细菌难以消灭,且缝在腹外斜肌腱膜的线头几个月后才能脱落.本人对阑尾炎切口缝合作一改进,让切口无.

中国现代手术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