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중화풍습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7480
  • 国内刊号: 14-121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53
  • 曾用名: 风湿病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栗占国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早期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血脂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袁娇;李彩凤

    目的 探讨儿童SLE血脂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25例未经治疗SL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DL-C、TG、TC的值,分组为LDL-C正常组与升高组,VLDL-C正常组与升高组,HDL-C正常组与降低组,TG正常组与升高组,TC升高组与正常组,采用x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及t检验等,分析各血脂组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疾病活动度、激素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185例(82.2%)儿童SLE出现血脂紊乱,主要表现为LDL-C、VLDL-C 、TG、TC升高及HDL-C降低.尿素氮与TG呈正相关(r=0.257,P<0.01),与LDL-C呈正相关(r=0.129,P<0.05),与VLDL-C呈正相关(r=0.225,P<0.01).白蛋白与TG(r=-0.464,P<0.01)、TC(r=-0.246,P<0.01)、LDL-C(r=-0.138,P<0.05)、VLDL-C(r=-0.426,P<0.05)均呈负相关.尿蛋白定量(24 h)与TG呈正相关(r=0.257,P<0.01).SLEDAI与TG呈正相关(r=0.597,P<0.01),与VLDL-C呈正相关(r=0.565,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324,P<0.01).补体C3呈与TG呈负相关(r=-0.284,P<0.01).抗dsDNA抗体阳性比例[TG升高组(58/89)高于TG正常组(70/136)(x2=4.116,P=0.042);TC正常组(112/186)高于TC升高组(16/39)(x2=4.841,P=0.028);LDL-C升高组(7/21)高于LDL-C正常组(121/204)(x2=5.240,P=0.022)].TG升高组(25/89)冠状动脉受累事件比例高于TG正常组(17/136)(x2=8.612,P=0.003).LN比例[TG升高组(54/89)高于TG正常组(34/136) (x2=28.75,P<0.01);TC升高组(23/39)高于TC正常组(65/186) (x2=7.816,P=0.005);LDL-C升高组(14/21)高于LDL-C正常组(74/204)(x2=7.385,P=0.007)];VLDL-C升高组(12/17)高于VLDL-C正常组(76/208) (x2=7.651,P=0.006)].结论 早期儿童SLE已存在明显血脂异常.多种因素参与儿童SLE血脂紊乱过程.血脂异常可引起SLE患儿多脏器受损.

  • 年龄≤60岁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全耳受累情况分析

    作者:王振刚;陈楠;高圆;王艳妮;崔莉

    目的 探讨年龄≤60岁复发性多软骨炎(RP)患者全耳受累的临床特征.方法 连续录入符合Michet诊断标准且年龄≤60岁的RP患者,分组研究耳各部位损害的临床特点、听力学特点及病情评价.满足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2007年12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共174例耳部资料齐全且年龄≤60岁的RP患者入选,男性90例,女性84例.发病年龄8~60岁,平均(39±13)岁;病程1~480个月,中位病程12个月;RP疾病活动指数10~77,中位数为38,各发病类型之间相近;RP器官损伤指数0.1~56,中位数为2.4,各发病类型之间差异较大:前3位的发病类型为耳廓软骨炎32.8%(57/174)、眼睛受累24.7%(43/174)及气道软骨炎21.3%(37/174);耳的各个部分(外中内)均可受累:内耳受累多见95.4%(166/174),耳蜗及前庭受累概率相近,隐匿性突出;外耳受累55.2%(96/174)以耳廓为主;中耳受累29.9%(52/174)以鼓膜及咽鼓管受累为主,常被忽略;听力损失的主动检出率高达71.8%(125/174);符合WHO-2006听力损失者为14.3%(25/174),其中52.0%(13/25)为残疾性耳聋;儿童RP的非感音神经性耳聋占40.0%(4/10);21岁以后RP以感音神经性耳聋为主;所有患者均具有外中内耳2个部位以上的异常,耳各部位受累交叉重叠现象明显.结论 在年龄≤60岁RP人群可见耳各个部分的受累,并具有年龄特点;中内耳受累表现隐匿;主动检查可以早期检出RP患者的听力损失;RP器官损伤指数的潜在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生活质量指标PBC-40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硕;王立;赵丽伶;孙金磊;陈志磊;曹逸涵;邵体红;杨云娇;陈华;李永哲;张奉春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指标PBC-40评分,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5例PBC患者PBC-40问卷及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初治组和复诊组,在复诊组中根据治疗反应分为难治组和稳定组,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各组间PBC-40差异及PBC-40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结果 65例患者PBC-40量表中症状(15.8±4.1)分,瘙痒(4.9±2.8)分,乏力(23.8±8.9)分,认知功能(11.4±4.7)分,社会功能(17.0±7.5)分,情绪(6.5±3.1)分.与复诊组相比,初治组患者情绪评分较高(t=2.024,P=0.049);与稳定组相比,难治组认知功能(t=2.126,P=0.039)、社会功能(t=2.309,P=0.025)及情绪(t=2.062,P=0.045)3个维度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关性分析中,瘙痒与总胆红素(TBil) (r=0.349)、直接胆红素(DBil)(r=0.345)、ALP (r=0.324)、总胆汁酸(TBA)(r=0.427)(P<0.01)之间,社会功能与TBil(r=0.361)、DBil(r=0.383)、AST(r=0.316)、TBA (r=0.331)之间,情绪与ALT(r =0.332)、TBil(r =0.426)、DBil(r =0.430)、γ-谷氨酰转肽酶(GGT)(r=0.265)、ALP(r=0.326)、AST(r=0.297)、TBA(r=0.353)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PBC-40可用作PBC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在中国人群中,瘙痒、社会功能和情绪维度与临床活动指标的相关性较好,高胆红素、ALP、TBA可预示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 生物制剂治疗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娜;俞海国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是一种多继发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sJIA)的自身炎症性反应综合征,为儿童风湿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报告病死率高达20%~30%,随着对MAS认识的逐步提高,改善该病的识别率成为临床研究热点[1].MAS典型特征是T细胞及巨噬细胞持续增生和过度活化造成细胞因子短时间内瀑布样释放,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临床表现、多器官衰竭和实验室指标改变.各种生物制剂在治疗原发病sJIA中疗效显著,但细胞因子拮抗剂在MAS的临床应用仍有诸多争议及不确定性,因此本文将综述近期文献回顾现有生物制剂在sJIA合并MAS中的应用疗效及可能的新疗法研究现状.

    关键词:
  • 大动脉炎药物治疗的系统综述

    作者:戴晓敏;马玲瑛;孙颖;应峻;辛继宾;姜林娣

    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大血管性的炎症性疾病,好发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青年女性.大动脉炎早期发生血管狭窄、闭塞,晚期出现纤维化、钙化等病变,可导致脑、心、肾等重要靶器官出现功能障碍、缺血梗死,因而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风险.2012年Chapel Hill血管炎共识会议中,缺乏大动脉炎针对性的治疗建议以及高级别的治疗研究.目前,大动脉炎的经典治疗方案,仍是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与传统的DMARDs免疫抑制剂的联合治疗,具有快速诱导缓解、GC减停后复发等特点.近年来,化学合成的生物靶向药物成为了大动脉炎治疗的新选择,尤其对于经典治疗失败的难治性大动脉炎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但是其疗效及安全性循证均来自于病例报道.因此,本文拟全面收集文献证据,以更客观评价各类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制定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慧;王泽;郝慧琴

    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CAP)是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联合作用调控炎症的一种先天性神经反射[1].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h receptor,α7nAChR)是参与该抗炎通路的重要调节者,通过与乙酰胆碱结合发挥抗炎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α7nAChR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炎症性肠病、RA等.本文综述了α7nAChR在RA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 炎症小体病研究进展

    作者:魏骐骄;宋红梅

    炎症小体(inflammasome)是由受体蛋白分子、接头分子和效应分子三部分构成的高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复合体,通过招募pro-caspase-1并使其发生自身水解,产生具有酶活性的caspase-1,再对pro-IL-1β和pro-IL-18进行剪切活化,使成熟的IL-1β和IL-18分泌到胞外发挥促炎作用[1].研究表明,炎症小体相关基因突变可导致多种炎症性疾病,这些炎症疾病与感染、肿瘤或自身免疫无关[2].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炎症小体及炎症小体病,本文介绍相关进展.

    关键词:
  • 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获得性血友病B一例

    作者:赵静;贾园;陈适

    患者女,21岁,因“间断皮肤淤斑、出血点3年,发现左髂骨肿物伴腰骶部疼痛2个月”于2016年5月17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诱因出现皮肤淤斑,位置无固定,久站或久坐后出现双足及踝部可凹性水肿,活动后可逐渐消失,伴双侧小腿内侧出血点,自觉外伤或抽血后出血时间长,未予重视及诊治.2个月前发现左臀部外侧肿物伴腰骶部疼痛,外院查骨盆正位X线片示:左侧髂骨见类圆形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尚清,范围约8.9 cm×8.7 cm,边缘见线样骨质增生硬化,内部见网格状骨性分隔,周围软组织密度增高;腰椎CT示:左侧髂骨骨质破坏并周围软组织肿块: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示:左侧髂骨代谢活跃,考虑原发骨肿瘤;实验室检查示:血小板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具体数值不详),APTT纠正实验不能纠正,凝血因子Ⅷ、Ⅸ(FⅧ、FⅨ)活性降低及FⅨ抑制物阳性(具体数值不详).

    关键词:
  • 地塞米松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成功治疗胎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作者:张慧君;李井华;赵芳;刘丽平;赵慧;刘湘源

    患者女,25岁,广东人,平素体健.主因孕18周+3d出现胎儿心率减慢ld于2017年7月1日来我院就诊.既往史:曾于2016年5月停经33 d实验室检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 U/L第1次怀孕,孕7周时做B超有胎芽无胎心,孕10周做B超显示胎儿形态正常但已停育,查夫妻及胎儿染色体正常,但未做任何免疫相关检查,做人工流产清官手术.2017年2月22日末次月经,同年3月25日HCG>20U/L,证实怀孕,后产检子宫、附件、胎儿颈项透明层检测(NT)、唐氏筛查无创低风险通过,18周之前母子常规产检一切正常,2017年7月1日(孕18+3周)发现胎儿心率减慢、心律不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间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胎儿胸壁皮肤水肿,心房率148次/min,心室率77次/min.

    关键词:
  • 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比率和血清辅助性T细胞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Meta分析

    作者:任刚;李新毅;李玉峰

    目的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估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率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在血清中的水平,从而明确Th17细胞是否参与了MS的发病过程.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WebofKnowledge、FDA.gov、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进行检索,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本研究提取的数据为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率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在血清中的浓度.该研究已经在PROSPERO平台注册(编号CRD42017059113).使用Oxford Center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指南(2011)评估纳入研究的证据水平,采用渥太华纽卡斯尔文献质量评价量表(病例对照研究)(NOS)对纳入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估.该研究使用Stata12.0软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在检索出的587项研究中终入选16项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S患者组的Th17细胞的比率有所增加[1.89%(1.10%,2.69%),P<0.01];与对照组相比,MS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升高[2.77(1.77,3.77) pg/ml,P<0.01];MS患者血清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2.96(1.51,4.40) pg/ml,P<0.01].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MS患者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率升高,同时MS患者组血清IL-17、IL-23浓度也升高.表明Th17以及IL-17、IL-23可能在M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 白细胞介素-38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辅助性T细胞17的调控

    作者:张继云;赵旌;王梅;李文艳

    目的 观察RA患者IL-38表达水平变化,并探讨IL-38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38 mRN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38及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数量;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 ①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RA患者IL-38基因表达水平(2.9±4.0)低于健康对照组(5.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8,P<0.05);RA患者IL-38蛋白表达水平(0.44±0.03)低于健康对照组(0.72±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9,P<0.05);②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数量(11.7±3.2)高于健康对照组(7.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P<0.05);且Th17细胞数量与IL-38水平呈负相关(r=-0.38,P<0.05);③RA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64±52)高于健康对照组(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P<0.05);且IL-17水平与IL-38浓度呈负相关(r=-0.31,P<0.05);④在体外实验中,RA患者外周血中加入IL-38后,Th17细胞数量(5.7±1.2)较RA患者明显下降(7.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7,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IL-38表达降低,Th17细胞数量及IL-17表达水平增加,并且与IL-38水平呈负相关;在体外实验中,IL-38能够降低Th17细胞数量,推测在RA患者体内IL-38水平下降,造成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过度活化,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异常,引发RA.

  • 白细胞介素-25对白细胞介素-17A促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和MMP-3表达的拮抗作用的研究

    作者:鲁锦玥;达明莲;封昱辰;康国荣;张慧;沈海丽

    目的 研究分析IL-25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FLS)分化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MMP-3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RA和健康人FLS并鉴定,检测二者间ERK1/2和MMP-3蛋白的差异.RA-FLS分别用IL-17A (10 ng/ml)、不同浓度的IL-25(0.01、0.1、1和10 ng/ml)与IL-17A(10 ng/ml)共刺激24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组间ERK1/2和MMP-3蛋白表达.不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ERK1/2蛋白在RA-FLS中表达(1.71±0.17)高于健康人滑膜细胞(0.5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3,P<0.01).同时,MMP-3蛋白在RA-FLS中表达(0.50±0.13)高于健康人滑膜细胞(0.17±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0,P<0.05).RA-FLS在IL-17A刺激后ERK1/2蛋白(0.77±0.22)和MMP-3蛋白(0.59±0.13)表达较无刺激组(0.18±0.35、0.04±0.03)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9,P<0.01和t=-7.47,P<0.01),且随共刺激中IL-25浓度的增加能部分抑制IL-17A对RA-FLS中ERK1/2蛋白(0.54±0.26、0.48±0.18、0.48±0.23、0.23±0.06)和MMP-3蛋白(0.58±0.09、0.59±0.14、0.21±0.04、0.04±0.02)的刺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P<0.05;t=4.95,P<0.01;t=7.47,P<0.01).结论 IL-25可部分抑制IL-17A对RA-FLS中ERK1/2和MMP-3蛋白的刺激,可能通过此途径参与RA的发展,可作为IL-17A治疗RA的新靶点.

  • POSTN蛋白对老年大鼠膝胫骨平台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王小健;陈韬予;韩鹏飞;郭丽;赵瑞鹏;顾晓东;卢剑功;苏云星;魏垒

    目的 探讨POSTN蛋白对老年大鼠膝胫骨平台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20月龄SD雌性大鼠膝胫骨平台软骨细胞至第3代,分为3组:培养液注射POSTN蛋白组、注射PBS组、注射抗POSTN蛋白组,使用EDU检测软骨细胞增殖率.分别于24、48、72 h观测各组软骨细胞增殖情况,同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测软骨细胞中Notch1蛋白表达情况;20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注射POSTN蛋白组、注射PBS组、注射抗POSTN蛋白组.分别于1、3、5d连续向一侧膝关节腔注射3次相关试剂,并在1d时关节腔注射EDU,2周后处死大鼠取膝胫骨平台,观测软骨细胞增殖情况.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4 h时体外培养细胞增殖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2,P=0.017),注射POSTN蛋白组[(23±8)%]和PBS组[(21±10)%]细胞增殖率较抗POSTN蛋白组[(16±5)%]高(P=0.003,P=0.011);48 h时体外培养细胞增殖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34,P<0.01),注射POSTN蛋白组细胞[(36±11)%]增殖率较其他2组[(22±6)%、(18±6)%]高(P=0.021,P<0.01);72 h体外培养细胞增殖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2,P<0.01),注射POSTN蛋白组细胞增殖率[(56±17)%]较注射PBS组[(31±8)%]、抗POSTN蛋白组[(26±7)%]高(P=0.007,P<0.01),注射PBS组较注射抗POSTN蛋白组高(P<0.01);Notch1蛋白在注射POSTN蛋白组软骨细胞表达多,在抗POSTN蛋白组少.大鼠膝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细胞2周增殖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2,P<0.01),关节腔注射POSTN蛋白组[(36±14)%]细胞增殖率较注射PBS组[(19±7)%]、注射抗POSTN蛋白组[(10±4)%]高(P=0.003,P<0.01),注射PBS组较注射抗POSTN蛋白组细胞增殖率高(P=0.031).结论 POSTN蛋白可以促进老年大鼠膝胫骨平台软骨细胞的增殖,而抗POSTN蛋白可以减缓软骨细胞的增殖;POSTN蛋白可能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来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

中华风湿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