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CT리론여응용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4140
  • 国内刊号: 11-3017/P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椿镛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急性颅脑损伤基底池及大脑中线CT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少平;周立强;宋淮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基底池及大脑中线CT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9年7月间收治的150例资料完整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基底池及大脑中线的CT改变与患者的预后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按照基底池变窄及中线移位程度共分为Ⅳ型,本组数据显示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随CT分型的加重而显著提高;动态观察显示死亡率随病情的发展而显著提高.结论:动态观察急性颅脑损伤基底池及大脑中线CT影像变化,对预测患者的预后和指导临床抢救有重要指导意义.

  • CT序列图像中的一种交互式颅骨修复方法

    作者:吕新荣

    颅骨是人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起着保护和支撑脑部组织的作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承受着颅骨缺损的痛苦,不仅影响外观,而日还可能导致脑组织损坏.如何有效地修复缺损的颅骨成了国际研究的热点.目前,医生主要是通过观察病人的CT影像确诊病人颅骨损坏情况,并通过手工制作修复体,这极大地依赖于医生的技术和经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交互技术--B样条曲线对CT数据中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层或逐层修复缺损的颅骨,使颅骨修复过程更加方便有效,终产生出数字修复体,并存储为特定的格式,利用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数控机械生产出合适的修复体.该方法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风险,并能够设计出更符合病人的颅骨修复体.

  • 主动脉夹层继发破口发生部位与受累分支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旭;曾庆玉;祖德贵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内膜破口发生部位与主动脉受累分支相关性.方法:回顾件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64-MDCTA检查诊断为AD及AD术后复查患者71例,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AD患者内膜破口发生部位与主动脉受累分支轴位出现内膜破口相关性大小.结果:64-MDCTA轴位图像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明确显示71例患者主动脉剥离内膜破口,共显示内膜破口270个.71例AD患者主动脉分支受累208支,其中,主要分支受累131支(闭塞1支),其中36支受累分支其相应横轴位内膜出现破口,占27.48%,存在弱相关性;主动脉壁支受累77支,其中73支受累分支其相应横轴何内膜出现破口,占94.81%,相关性较好.结论:AD内膜破口发生部位与主动脉受累分支有明显相关性.

  •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詹勇;向子云;谭琪;蔡汉寿;王静波;吴明灿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免疫组化证实的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12例患者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将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6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交界性或交界性偏低度恶性潜能5例,低度恶性4例,中-高度恶性7例.影像学表现为十二指肠区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平扫主要表现为实性或者囊实性混杂密度/信号,动态增强后实性肿块或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强化,部分门脉期强化幅度高于动脉期;12例CT检查者中有10例伴有囊变或坏死区呈不均匀强化.16例肿瘤中3例病灶内见钙化,5例病灶内出现气体影.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密切相关:CT和MRI对其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其中MRI在显示病灶出血、囊变方面更具优势.

  • 螺旋CT机的维护和检修探讨

    作者:马杰;张民

    本文根据现阶段医院螺旋CT所处的环境及使用特点,对其维护检修工作按优先级分三个方面依次进行论述:首先强调加强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并综述相关内容和具体方法;随后阐述对现场即时维修的要求和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后在分析若干实际故障解决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停机检修的经验和应注意的原则.

  • 腰椎小关节退变性损害的临床CT分析

    作者:黄绍权;叶军;陈雪莲;邹时林;匡永才;刘永斌

    目的:提高对腰椎小关节退变性损害的全面认识.方法:对60例腰椎小关节行CT扫描,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60例病例中,腰椎小关节突退变,增生硬化14例、关节突肥大6例、骨质疏松21例、骨赘形成18例、半脱位(对位不良)9例、皮质下囊变9例;小关节间隙退变,间隙变窄20例、不均17例、消失8例、真空征19例、关节腔内游离体6例:骨性关节而退变性改变,关节面不平53例、硬化34例,关节囊钙化5例,黄韧带肥厚4例、钙化5例.结论:CT扫描能准确观察到腰椎小关节退变性损害的改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可靠的影像依据.

  • 骨盆骨折的X线平片与CT影像分析研究

    作者:祝华强;刘斯润;邱剑;罗东梅;周德明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特点并探讨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620例同时有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的骨盆骨折影像资料,比较检出率,分析漏诊因素.结果:620例共有骨盆骨折1036处及关节脱位/分离38处,其中髂骨骨折255处,髋臼骨折226处,骶尾骨骨折99处,耻骨上下支骨折341处,坐骨骨折115处,髋关节及骶髂关节脱位20处,耻骨联合分离18例.X线片共漏诊169处小骨折,1处髋关节后脱位,5处骶髂关节脱位、3处耻骨联合轻度分离.X线的骨折诊断检出率为83.7%,脱位诊断检出率为76.3%;其中226处髋臼骨折X线、SSD分别漏诊61处、20处,X线、SSD骨折诊断检出率分别为73.0%、91.2%.99处骶尾骨骨折X线平片与ssD分别漏诊48、11处;检出率分别为56.0%、89.9%.经χ<'2>检验,骨盆骨折的X线半片与CT检查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D与常规螺旋CT和/或MPR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骨折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检查;螺旋CT结合MPR、SSD可更好地显示骨折及其周围情况,术前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案、手术入路及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可提供正确指导.

  • Feldkamp-type-VOI锥束CT重建算法加速的研究

    作者:史颖琴;潘晋孝

    本文具体介绍了一种Feldkamp-type感兴趣区域锥束CT重建方法.首先,我们分析了算法的特点:继而利用锥束扫描模式存在的对称性的反投影优化性质进行算法优化;后,通过Shepp-Logan数值模拟实验显示优化方法可有效提高图像重建的速度且几乎不影响图像质量.

  • 基于MCNP对CT系统中探测器材料性能的研究

    作者:代志力;陈浩;黎明

    探测器是辐射成像系统中的关键器件之一,探测器的性能优劣和成像系统的终指标关系密切,因此在做成像系统设计时关于探测器的物理计算足非常关键的内容.本文利用MCNP模拟了3种闪烁体材料的性能指标(粒子探测效率,能量沉积率,有效沉积因子)是设计高能辐射成像系统的基础工作之一,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CT系统 探测器 MCNP
  • 基于CUDA的三维数据并行可视化

    作者:徐赛花;张二华

    科学计算可视化是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三维数据转换为图形及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米并进行交互处理,主要包括面绘制和体绘制两种方法.光线投射算法是经典的三维数据体绘制方法,图像质量较高,但计算时间较长,基于CUDA的编程技术利用CPU的多核并行运算功能可显若提高计算速度,实现大规模三维数据的实时可视化.

  • 任意广角波动方程深度偏移参数优化分析

    作者:孙歧峰;白清云

    强横向变速和陡倾角介质的成像问题是地震偏移成像的难点.本文在频率-空间域利用有限差分高阶分裂法求解任意广角波动方程实现了地震偏移成像.试验表明,参考速度的选取是影响成像精度的关键因素.脉冲响应测试表明通过优化参数任意广角波动方程能够以较低阶的方程获得较大的偏移角度.Marmousi模型数据叠前深度偏移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强横向变速和陡倾角地质结构的成像,参数优化后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像效果.

  • 复杂条件下三维高密度电阻率CT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作者:徐顺强;刘文超;李清林;陈治国;王石;秦建增;何永波

    为了得到更丰富的地质目标的电性特征以及较直观的地质结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二维高密度电阻率ICT工作,与二维观测方法不同,三维方法对工区场地有更高的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三维系统影响较大.本文利用一些复杂条件下得到的三维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实践中根据这些复杂条件有针对性的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可以得到更加理想的结果以解决工程地质等问题.

  • 基于GPU实现的数字合成X射线体层成像投影数据的模拟方法

    作者:闫天峰;孙岩;孙怡

    数字合成X射线体层成像技术能利用有限角度下的投影数据重建物体任意断层的图像.在数宁合成X射线体层成像重建算法研究中,模拟投影数据是重要的步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PU光线投射算法的数字合成X射线体层成像投影数据模拟方法.比较传统CPU模拟手段,GPU模拟方法计算速率快,且基于硬件支持的三线性插值能够得到更加接近实际的投影结果.本文采用传统CPU模拟方法和GPU模拟方法分别计算投影数据,对两种方法获得投影使用ART算法和小波-伽辽金方法进行重建,得到较好的重建效果.

  • 一种工业CT点云数据的NURBS曲面重构算法

    作者:陈思;陈浩;李寿涛

    虽然CT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保证检测数据重构的精度还存在较大困难.本文将工业CT图像转化为三维散乱点云数据,研究数据预处理算法;对处理后数据进行NURBS曲面插值,完成了对NURBs曲面的董构.以某工件工业CT图像为例,通过VG软件转化为点云数据,利用VC++和OpenGL编程实现数据预处理算法和NURBS曲面拟合,并用实例验证了该曲面造型方法的正确性.

  • 一种基于数据外插改进的ART迭代算法

    作者:李毅;潘晋孝

    本文针对有限角度的投影数据的CT图像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外插改进的ART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足运用已知角度的投影数据来补全未知角度的投影数据,再用ART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后用模拟的投影数据进行了重建图像的数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提高了重建图像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图像达代的收敛速度.

  • 多能谱X射线成像技术及其在CT中的应用

    作者:郝佳;张丽;陈志强;邢宇翔;康克军

    随着探测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能谱分辨能力的光子计数探测器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并在X射线成像领域开始得到应用.使用该种探测器,可以将具有较宽能谱分布的X射线分为不同的能区分别进行计数,获得详细的能谱信息及不同能量射线的衰减信息,由此引出了"多能谱成像"的概念.本义介绍了近些年来光子计数探测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X射线成像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多能谱技术应用于CT成像所带来的一些优势,如降低辐射剂量、提高信噪比、提高物质识别精度、提高造影剂成像效果等.目前,许多研究机构都致力于研究更快速的电子学设备,以适应高计数率下快速成像的需求,随着多能谱成像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为X射线成像及CT领域带来许多新的变革.

  • X-CT金属伪影校正方法综述

    作者:李庆亮;闫镔;孙红胜;李磊;张峰

    X-CT成像系统中,当被检测物体中含有金属等高密度物质时,对投影数据重建后,重建图像中将出现放射状伪影或带状伪影.这些伪影严重影响了图像的质量,给人们的判断带来极大困难.金属伪影的校正已成为CT技术中的研究难点和热点.本文阐述了金属伪影产生的原因,就近些年出现的金属伪影校正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金属伪影校正方法研究的前景进行讨论.

CT理论与应用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5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