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중국혈흡충병방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6661
  • 国内刊号: 32-13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周晓农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湖沼地区植被改变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作者:崔道永;倪映;张志杰;彭文祥

    目的 研究湖沼地区植被自然状态的改变对钉螺分布的影响.方法 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浦河沿岸的14块滩地中随机选择一块滩地,选取植被均一50 m×50 m作为研究现场,分别设计矮草组、边界组、枯草组和对照组4组不同植被状态的研究区域,半个月后调查4组的钉螺密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分析比较4组数据间的差异,推断植被自然状态的改变引起钉螺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 枯草组土壤湿度大,温度低,钉螺密度为0.1只/0.1 m2;矮草组土壤温度高,湿度低,钉螺密度为32.1只/0.1 m2;边界组钉螺密度增高(53.6只/0.1 m2),但与对照组钉螺密度(48.2只/0.1 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为割倒滩地植被后,钉螺将由矮草组向边界组移动,导致钉螺分布发生变化;枯草组不适宜钉螺生存.割草覆盖法可以作为提高药物灭螺效果的辅助措施.

  • 三峡建坝后血吸虫病传播危险因素研究Ⅱ库区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

    作者:吴晓华;徐兴建;肖邦忠;王汝波;戴裕海;许静;吴成果;魏凤华;周晓农;郑江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社会医学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流动人口、库区移民、家畜血吸虫病传染源和钉螺输入库区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建坝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 三峡库区存在从血吸虫病疫区引进花草树木和牲畜,存在将钉螺和动物传染源带入库区的可能;流动人口中有31.43%曾患过血吸虫病,37.27%曾接触疫水,1.18%查出血吸虫病抗体阳性,流动人口将成为库区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库区的4大经济产业中,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均有可能造成传染源的输入.结论 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将使库区成为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区,应加强监测.

  • 湖北省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作者:涂祖武;戴裕海;毛官祥;朱惠国;张映皓

    目的 掌握湖北省急性血吸虫病发生与变化情况,为科学防治急性血吸虫感染提供对策.方法 收集2004、2005年全省急性血吸虫病个案调查卡与暴发疫情调查处置报告,按性别、年龄、职业、感染与发病时间、感染方式等指标分别输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年全省共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160例,发病以中小学生和农民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1.87%和42.50%,接触疫水方式以嬉水游泳感染和农业生产感染为主,感染高峰在6、7月,发病高峰在8月.全年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暴发疫情4起,急性血吸虫病55例.2005年全省共报告急性血吸虫感染157例,发病以农民和中小学生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5.86%和38.85%,接触疫水方式以嬉水游泳感染和农业生产感染为主,感染高峰在6月,发病高峰在7月.全年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5起,急性血吸虫病44例.结论 学生和农民是急性血吸虫感染的主要人群,应针对他们进行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教育,减少疫水接触,同时加强传染源控制与管理,控制和减少急性感染.

  • 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CD34表达和微血管密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家林;温晓伟;陆宁;张燕萍;王伟;杨宏杰

    目的 探讨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肝组织CD34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变化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及5例对照组患者肝组织标本的CD34表达,同时光镜下测定肝脏微血管密度.结果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组织CD34表达及肝脏微血管密度随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而增加,CD34表达和肝脏微血管密度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CD34表达和肝脏微血管密度可以作为临床观察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肝窦病变的重要组织学指标.

  • 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pVIVO2-Sj14-Sj23免疫方案的研究

    作者:艾熙;夏丽霞;谢姣;胡媛;石佑恩

    目的 研究双价DNA疫苗pVIVO2-Sj14-Sj23在不同免疫剂量、免疫次数、免疫有效时间及不同免疫途径的佳免疫方案.方法 构建和制备双价DNA疫苗pVIVO2-Sj14-Sj23;11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11组,每组10只,按照四因素三水平分成2个对照组和9个实验组.各组统一在末次免疫后30 d每鼠感染(40±2)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45 d剖杀,计数成虫虫荷.结果 双价DNA疫苗9个实验组获得40.14%~62.68%的减虫率.通过SPSS 12.0进行正交设计的统计分析:F值<F'临界值,P>0.05.免疫剂量,免疫次数,免疫途径和免疫有效时间几个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该疫苗的较好免疫方案为:50μg/只,免疫2次,采取皮内注射,免疫有效时间至少为12周.

  • 日本血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结构预测

    作者:王文琴;李小红;刘述先;宋光承;徐裕信;曹建平

    目的 克隆、表达日本血吸虫(大陆株)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SjcGAPDH)编码基因并作结构预测.方法 将编码SjcGAPDH的pBluescript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Xho Ⅰ和Sac Ⅰ消化后,收集目的片段,与经同样酶切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b连接,筛选重组克隆并测序,将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入BL21(DE3)感受态细菌,异丙基-β-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用GeneRunner 软件对该蛋白的结构及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结果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到大小约42.7 kDa的特异性蛋白条带,与预计一致.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可识别该重组蛋白.结构预测表明SjcGAPDH的第50~70、102~122、135~148、165~175、187~205、254~272、278~285位氨基酸区域可能为蛋白质的抗原优势区域.结论 SjcGAPDH编码基因克隆、表达获得成功,为开展该分子功能和免疫原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对GAPDH的结构和性质预测为探索该蛋白的抗原优势表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 灭螺药物氯代水杨胺急性毒性试验

    作者:元艺;徐兴建;魏凤华;李桂玲;赵云斌;刘敏

    目的 评价新型灭螺药氯代水杨胺(LDS)的急性毒性.方法 按照《农业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 15670-1995,将LDS分别进行大鼠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试验,家兔急性眼刺激和皮肤刺激试验,以及豚鼠皮肤致敏试验.结果 依据分级评价标准,LDS对大鼠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属微毒级,对家兔属无急性眼刺激性及无急性皮肤刺激性,对豚鼠皮肤致敏属弱致敏类.结论 LDS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属微毒级,是一种新型的安全灭螺药.

  • 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肝功能异常因素分析

    作者:陈四喜;侯循亚;颜飞雄

    目的 分析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慢血)患者肝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以其指导护肝和抗血吸虫治疗.方法 收集120例慢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肝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总结其护肝治疗方法.结果 慢血伴肝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依次是乙型肝炎、血脂升高、饮酒、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其所致的转氨酶升高均可通过常规护肝治疗使肝功能恢复正常并顺利完成吡喹酮抗血吸虫治疗.结论 在无器官功能严重损害的情况下,慢血伴肝功能异常经护肝治疗后不影响抗血吸虫的治疗.

  •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条件的探讨

    作者:张素华;林丹丹;张美娟;陈雪松;徐进梅;单昊;吴观陵;吴海玮

    目的 探讨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佳分离条件,为寄生虫免疫学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 使用猪淋巴细胞分离液,在不同离心转速和时间条件下分离猪PBMC,观察所得云雾状PBMC层的厚度,计算细胞得率及细胞活力,以确定猪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猪PBMC的佳实验条件.同时采用文献报道的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猪PBMC的分离条件(1 500 r/min,30 min)分离猪PBMC,比较两者分离PBMC效果.结果 使用猪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1.110 ng/L),在20~25 ℃室温下以1 500 r/min(半径15 cm)离心30 min,接着低温(4℃)1 500 r/min离心10 min,洗涤2次,这样获得的猪PBMC效果好.同样条件下,用人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猪PBMC,不仅所得细胞沉淀中混杂细胞如红细胞及其他细胞碎片较多,而且PBMC细胞得率及活力也不好.结论 本实验提出了获得大量有活力的猪PBMC的方法和条件.

  • 弓形虫培养上清体外对CD4+CD25+T细胞的影响

    作者:张改;葛以跃;吴江平;王勇;胡伟;谭明娟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弓形虫培养上清对CD4+CD25+T细胞的影响.方法 用弓形虫培养上清和自小鼠脾脏分离的CD4+CD25+T细胞共同孵育,Annexin-v染色法检测CD4+CD25+T细胞的凋亡情况,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的抑制功能.结果 用弓形虫培养上清孵育10 h的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有(36.90±0.36)%出现凋亡,和RPMI-1640孵育组相比,凋亡率上升了(13.60±2.15)%.与RPMI-1640孵育组相比,用弓形虫培养上清处理5、10 h的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的抑制功能下降(P<0.01).结论 弓形虫培养上清中可能存在某些成分能够诱导CD4+CD25+T细胞出现凋亡,并使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的抑制功能下降.

  • 日本血吸虫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与免疫活性鉴定

    作者:余传信;殷旭仁;李健;许永良;徐明;高琪;梁幼生

    目的 表达日本血吸虫胞浆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反转录PCR方法从血吸虫成虫mRNA中扩增出SOD基因序列,再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3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转化到E. coli BL21(DE3)中.用IPTG对含有重组质粒的转化子细菌进行诱导表达重组的GST-SOD蛋白.用重组GST-SOD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免疫血清,并用免疫印迹试验观察重组GST-SOD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 日本血吸虫胞浆内SOD基因被成功地扩增,并构建成功含此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Sj SOD-pGEX-4T-3.含重组质粒的E.coli在IPTG的诱导下能表达一大小约43 kDa的GST-SOD重组蛋白.用此蛋白免疫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高能达1∶12 800,该重组蛋白可以被血吸虫重感染兔血清所识别.结论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胞浆内SOD表达成功,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 氯硝柳胺3种剂型杀螺效果的比较研究

    作者:戴建荣;梁幼生;李洪军;陶永辉;唐建霞

    目的 比较25%氯硝柳胺悬浮剂(SCN)、25%氯硝柳胺乳油(ECN)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的杀螺效果,为制定血吸虫病现场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用脱氯自来水配制SCN、ECN和WPN有效成分浓度分别为0.250、0.125、0.063、0.032 mg/L和0.016 mg/L药液待用.将100 ml不同浓度的上述药液,分别倒入100 ml烧杯中,再放入10只钉螺成螺或幼螺,上盖塑料纱网防止钉螺爬出液面.设立清水对照.在(25±1)℃的恒温实验室浸泡钉螺24、48 h和72 h后,倒去药液,清水冲洗钉螺,用敲击法鉴别钉螺死活并计数,计算LC50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实验室,药液有效成分浓度0.125 mg/L以上,SCN、ECN和WPN均有较高的杀成螺和幼螺作用,杀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液有效成分浓度0.063 mg/L,SCN和ECN的杀螺率高于WPN,杀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N和ECN的24 h浸杀螺LC50值为WPN的LC50值的一半,显示其杀螺作用强而快,其余SCN和ECN的LC50值均低于对应的WPN的LC50值.结论 SCN与ECN和WPN相比,是一种杀螺效果更好、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适合现场应用的新制剂.

  • 江苏省全国疟疾监测点疫情分析

    作者:王伟明;金小林;周华云;李菊林;佘桂芝;唐月娥

    目的 了解江苏省疟疾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方法 根据疟疾发病情况,选择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睢宁县官山镇、铜山县棠张镇、泗洪县天岗湖镇、盱眙县仇集镇和宜兴市张渚镇作为疟疾监测点,调查居民疟疾发病情况、疟疾症状及防蚊措施、按蚊密度及叮人率等相关因素.结果 2006年调查15个行政村,7 921户,27 903人,蚊帐拥有率为20.29%;蚊帐使用率为34.32%.2005年在清晨50顶蚊帐内捕获中华按蚊750只,平均叮人率为每夜0.17只/人;2006年在清晨50顶蚊帐内捕获中华按蚊1 927只,平均叮人率为每夜0.38只/人.血检6 089人,平均血检率为2.72%,检出疟原虫阳性29人,平均阳性率为0.47%.结论 发热病人血检数量较少和镜检阳性率较低,中华按蚊密度增高是江苏省淮北地区出现疟疾疫情反复的主要因素.

  • 日本血吸虫HGPRT编码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作者:沈玉娟;夏超明;曹建平;徐馀信;李小红;刘海鹏;卢潍媛;刘述先

    目的 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编码基因.方法 依据GenBank日本血吸虫HGPRT开放阅读框(ORF)设计一对引物,上游和下游引物分别引入BamH Ⅰ和Sal Ⅰ酶切位点.以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安徽株,简称Sjc-A)成虫总RNA为模板,反转录PCR(RT-PCR)扩增日本血吸虫大陆株HGPRT(SjcHGPRT)全长编码基因.经双酶切纯化的PCR产物与同样双酶切纯化的pET28a质粒DNA片段用T4 DNA连接酶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28a-SjcHGPRT,转化感受态E.coli BL21,并大量扩增.重组质粒DNA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核苷酸序列测定进行鉴定.pET28a-SjcHGPRT/E.coli BL21工程菌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SjcHGPRT编码基因RT-PCR产物约700 bp,构建的pET28a-SjcHGPRT重组质粒DNA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和PCR扩增产物于琼脂糖凝胶电泳均观察到相同大小的基因片段,根据核苷酸序列测序结果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报道的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湖南株,简称Sjc-H)及曼氏血吸虫HGPRT分别有99%和83%的同源性.获得的重组蛋白(reSjcHGPRT)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分子量约30 kDa,并能被抗His-G-HRP抗体、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和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识别.结论 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安徽株)HGPRT表达获得成功,并获得了纯化重组蛋白,为开展该分子功能和免疫原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荣宝"在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灭螺效果

    作者:祝红庆;钟波;曹淳力;鲍子平;万学祥;王志祥;陈琳;郭家钢

    目的 评价"荣宝"在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灭螺效果.方法 选择四川省眉山市多悦镇园坪村64 134 m2、富牛乡五星村50 934 m2的自然免耕栽培的稻田,采用"荣宝"与干细土混匀后撒施,同时以地形和植被相似的园坪村36 600 m2、五星村4 333 m2的免耕田作为对照,园坪施药组及对照组田间沟渠未采取灭螺措施,五星施药组及对照组田间沟渠采用氯硝柳胺泥敷.观察各组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的变化情况及外环境干扰的影响,了解农作物的施肥和收成情况.结果 "荣宝"的灭螺效果,无论近期或远期五星村实验组均好于园坪村,经过一个种植季节,园坪实验组有螺框出现率下降了68.64%(x2=136.58,P<0.01),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35.78%(Z=-2.22,P<0.05);五星实验组的有螺框出现率下降了97.03%(x2=349.68,P<0.01),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96.64%(Z=-7.65,P<0.01)."荣宝"试验组的费用效益比对照组每平方米可以增加收入0.06元.结论 "荣宝"灭螺适合在免耕田里施用,具有一定的杀灭田间钉螺的作用,同时增产和减少开支.在使用"荣宝"田间灭螺时应同时进行沟渠钉螺的处理.

  • 1995~2004年水井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作者:李灿兴;高鸿

    水井村地处云南省永胜县东北角,从东向西为一条蜿蜒的高山峡谷带.海拔低1 580 m,高1 950 m.全村分9个自然村,总人口1 572人,傈僳族,耕地75.64 hm2,耕牛321头.

  • 2005年江西省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龚艳凤;金锦扬;李志宏;毛战球

    疟疾历史上曾是严重危害江西人民身体健康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传染病.经过50多年的积极防治,全省在控制疟疾流行、减少危害程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98%的县(市、区)达到了基本消灭标准.

  • 两种血吸虫抗体金标检测试剂盒在云南高原山区的应用

    作者:方文;邱宗林;陈凤

    金标法即滴金免疫测定法(DIGFA)检测日本血吸虫抗体已在许多血吸虫病流行区用于疫情监测[1-3].为观察DIGFA在云南血吸虫病不同类型流行区的现场应用价值,我们比较了分别由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和深圳康百得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血吸虫抗体DIGFA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 湖州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螺情监测

    作者:夏弟明

    湖州市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996年以来监测结果显示,病情稳定,但钉螺面积连年上升,部分县螺情出现反复,有螺面积徘徊在5~8 hm2.同时,周边省份部分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在当前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随时可能输入传染源.

  • 江滩兴建船厂后血吸虫病疫情变化

    作者:张正球;高扬;唐明亮;李定新;田斌;张天顺

    自2000年起,仪征市沿江造船业迅猛发展,至2005年,沿江27.6 km的江岸线上有大小船厂27家,为及时了解江滩兴建船厂后引起的环境因素改变与血吸虫病流行的关系,我们对沿江地区进行了前瞻性纵向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上海市南汇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监测结果

    作者:叶平;宋海红;徐梅新;陶林垣

    南汇区地处上海东南郊,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中钉螺分布东的一个区,历史上血吸虫病流行较严重,流行范围遍及28个乡(镇)311个村,历史有螺面积2 569.69 hm2,累计血吸虫病人88 837人,历史累计晚期血吸虫病(晚血)1 207人.

  • 474例晚期血吸虫病并发肝癌51例临床分析

    作者:杜华

    本院1989~1999年共收治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474例,其中并发肝癌5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474例晚血患者,男性418例,女性56例;年龄8~76岁,平均47.4岁.患者均经病史、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

  • 毛里塔尼亚保盖凯地小学生埃及血吸虫感染调查

    作者:舒晶;董云霞;张晓丽;李懿宏

    埃及血吸虫病在毛里塔尼亚流行比较广泛,对人民健康威胁很大,为了解其感染情况,我们于2002年10月27日至11月7日,在保盖、凯地两地小学生中开展了埃及血吸虫病调查,现报告如下.

  • 药泥法消灭蜂窝石沟钉螺的效果观察

    作者:和建功;和琼光

    蜂窝石沟是云南省玉龙县的一种特殊有螺环境.由于钉螺孳生于沟渠的蜂窝石内,一般灭螺方法效果不佳,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灭螺难点之一.为此,对蜂窝石有螺沟进行氯硝柳胺药泥法灭螺现场试验,以探索一种适合于这一特殊环境的有效灭螺方法.

  • 移民建镇安全居住平台地址选择与血吸虫病防制研究

    作者:魏望远;何世友;朱诗好;吕功良;程克满;王一林

    目的 探索移民建镇地区安全居住平台地址选择与外洲易感地带处理和降低居民血吸虫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移民建镇选址平台采用现场调查疫情和处理的方法,比较不同选址平台外洲螺情和居民感染率,从居民生产生活和长居久安等方面评价傍堤或傍山建镇对血吸虫病防治的效果.结果 就近转垸建镇,居民远离易感地带,生产生活接触疫水频率低,居民感染率显著低于傍堤建平台并且外洲有螺的安全平台;傍堤建镇平台而外洲无螺环境居民感染率低于外洲有螺环境平台;傍堤建镇平台而外洲有隔离沟等环境处理的安全平台,居民感染率低于外洲环境未处理安全平台.结论 移民建镇的方式以转垸建镇为佳方式,傍堤建镇的安全居住平台以外洲无螺或有螺环境进行改造的方式优于外洲有螺或外洲未环境处理的方式.

  •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状态的关系

    作者:黄宏云;谢万忠;张淑梅;柳斌;李艳;谢作荣;付春玲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评估问卷和COOP/WONGA功能状态量表对110例获政府提供资金进行免费救治的晚血患者进行测试,比较家庭功能良好的正常组与家庭功能障碍组之间在健康功能状态上的差异.结果 家庭功能障碍组患者在家庭适应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和亲密度等5个方面都有明显功能障碍,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总体健康功能状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功能障碍组的生理适应性、情感、日常活动、整体健康及疼痛5个方面分数较低,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家庭功能障碍的晚血患者表现为多方面功能的全面障碍,其生理适应性、情感、日常活动、整体健康及疼痛受到明显影响.

  • 毛毕吸虫毛蚴分离方法的研究

    作者:王克霞;郭家;李朝品

    目的 观察不同分离方法对毛毕吸虫毛蚴的收集率.方法 自然沉淀法浓集处理鸭粪.然后采用吸管直接捕吸法、尼龙绢袋过滤法、玻璃毛细管收集法和三角烧瓶顶管法收集毛蚴,每种方法分离鸭粪10份.结果 应用上述方法均可收集到毛蚴,其中尼龙绢袋过滤法共捕获毛蚴6 192只,但所获毛蚴约50%运动不活跃.玻璃毛细管收集法和三角烧瓶顶管法两法所获毛蚴均活力强,但两法所获毛蚴数量不同,前者共获得毛蚴3 105只,后者共获得毛蚴5 336只.结论 毛毕吸虫分类学研究似可采用尼龙绢袋过滤法,三角烧瓶顶管法优于玻璃毛细管收集法,操作简便、快捷,实用性更强.

    关键词: 毛毕吸虫 毛蚴 分离
  • 大蒜籽浸液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爱华;边藏丽;袁岳沙;张道明;程松

    目的 探讨大蒜籽浸液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效果.方法 配制不同浓度的大蒜籽浸液,分别吸取各种浓度的蒜液100μl于载玻片上,观察蒜液杀灭血吸虫尾蚴的时间;并用已杀灭的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经灌注法加撕碎法收集虫体,计算感染率.结果 大蒜籽原液在2 s内可迅速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浓度为1.57%~50.00%蒜液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平均时间为6~484 s.已杀灭的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后均未检获血吸虫成虫,感染率为0;而对照组感染率为93.00%;两者比较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大蒜籽浸液有较好的杀灭血吸虫尾蚴的效果.

  • 不同年龄牛群血吸虫感染调查

    作者:吴有彩;邓德章;戴建荣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组牛的血吸虫感染情况,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江西省鄱阳湖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湖洲放牧区,选择不同年龄的牛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调查其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 不同年龄的牛均可感染血吸虫,总感染率为14.33%;1~2岁的牛感染率高,为23.00%;随年龄的增加,感染率逐渐下降.结论 小牛的血吸虫感染率高,随年龄的增加感染率逐渐降低;家畜血吸虫病防治应从小牛抓起,以控制血吸虫病流行.

  • 南水北调与血吸虫病扩散

    作者:王洪法;文衍秋;仲维霞

    血吸虫病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钉螺为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为输水干线,经过山东的南四湖和东平湖到达天津.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优化组合的回顾与评估

    作者:林丹丹;吴海玮;吴观陵;周晓农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至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危害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和疫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历经50余年积极防治,成就卓著.

  • 急性血吸虫病合并晚期妊娠1例

    作者:仰玲

    用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合并晚期妊娠1例,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顺利完成病原治疗.1 临床资料患者黄某,女,22岁,农民,怀孕8个月,居住在老洲乡白沙村.

  • 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引起严重不良反应1例

    作者:沈国福;曹保平;张宝龙

    张某,男,13岁,学生,居住血吸虫病流行区.2006年7月1日游泳接触疫水约3 h,随后出现皮疹骚痒等症状,8月17日患儿在家自服南京制药厂生产的吡喹酮0.2 g×2片,0.5 h后出现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当地医生给予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非那根等药物,症状好转.

  • 对疫情处理中血吸虫病报告病例地域归属的探讨

    作者:朱东山;李华忠;郑灿军;邓艳;苟锦博

    血吸虫病人的地域归属关系到突发疫情的判断和应急预案的启动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现实工作中一些地方还把急性血吸虫病控制状况(通常是把发生例数)作为衡量血防成绩的重要指标,尤其是急性血吸虫病说明新发感染.因此,急性血吸虫病例恰当的地域归属就显得十分重要.

  • 《寄生虫与临床》第3版将出版

    作者:

    关键词: 寄生虫 临床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