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心血管杂志

中国心血管

中国心血管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중국심혈관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0-928
  • 国内刊号: 1007-5410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109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谭潇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水平变化

    作者:张应福;徐洋;孟云霞

    目的 观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在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选择3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血浆NT-proBNP与LVEF及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根据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VEF值分为I、Ⅱ、Ⅲ、Ⅳ组,LVEF值分别为:大于45%、35%~45%、25%~35%及小于25%4组,血浆NT-proB-NP中位数分别为375(186~2476)ng/L、476(278~6752)ng/L、896(247~9000)ng/L和3472(1326~9000)ng/L,与I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据年龄分为≤50岁、51~60岁、61~70岁及≥71岁4组,各组血浆NT-proBNP中位数分别为:男性295(190~6579)ng/L、502(263~8634)ng/L、11 396(303~8956)ng/L和1785(335~9102)ng/L,女性286(186~6412)ng/L、479(235~8589)ng/L、1361(289~8879)ng/L和1713(314~8956)ng/L,与≤50岁组相比,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不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诊断标准,而且与心力衰竭严重度及年龄有良好的相关性.

  •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学东;汪钰;郑红晓;王婷姝;佴静;于英哲

    目的 分析心房颤动(AF)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的变化,并探讨这一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顺序入选共159例AF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52例,年龄32~66岁,平均(54±1)岁;阵发性AF组(pAF组,AF持续时间<6个月),60例,年龄47~71岁,平均(52±1)岁;慢性AF组(cAF组,AF持续时间>6个月),47例,年龄51~77岁,平均(59±1)岁.样本入选后,详细记录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特征,生物化学技术测定3组入选者的血清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经胸多普勒心脏超声测定3组入选者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并对入选样本的基本资料和所测临床数据与AF的发生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cAF组血清UA水平(476.45±140.87)μmol/L与对照组(293.12±76.77)μmol/L和pAF组(302.38±78.19)μmol/L比较,明显升高(P<0.001).单因素分析中,年龄(OR:1.116,P<0.001)、hs-CRP(OR:7.603,P<0.001)、UA(OR:1.008,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OR:0.864,P<0.001)、左心房前后径(OR:1.365,P=0.001)、高血压(OR:11.407,P<0.001)、服用β受体阻滞剂(OR:8.109,P<0.001)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OR:4.569,P=0.003)与AF发生有显著性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有hs-CRP与AF的发生独立相关(OR:3.267,P=0.001).但亚组分析中,左心室射血分数(OR:0.907,P=0.007) 和hs-CRP(OR:2.338,P=0.025)是与pAF发生显著相关的独立变量;UA(OR:1.005,P=0.04)和hs-CRP(OR:3.535,P=0.002)是与cAF发生显著相关的独立变量.结论 cAF的发生与患者血清UA水平升高有关,可能是高尿酸血症介导了炎症激活和氧化应激.此结论尚需更大样本的相关性研究来验证.

  • 中国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现状调查

    作者:李静;李希;冯芳;刘佳敏;高岩;张海波;张丹;乌汉毕力格;魏小帅;李丽;葛蕾;庞鑫;Chen Yi-ping;Chen Zheng-ming;Landray Martin;Armitage Jane;Chen Fang;蒋立新;代表HPS2-THRIVE协作组

    目的 了解中国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及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方法 借助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HPS2-THRIVE在中国实施之际,在14座城市的51家医院中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利用电子问卷,收集基本情况、病史、吸烟、饮酒和用药资料,测量血压及身高、体质量和腰围,计算达标率.结果 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期间共调查冠心病患者13 015例,年龄50~80岁,平均(63±8)岁.8033例患者(61.7%)已知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其中90.6%服用降压药物,仅30.1%血压控制达标.50~59岁、60~69岁和70~80岁年龄组达标率分别为35.8%、29.3%和25.0%.未服药组、服用1种药物组、服用2种药物组和服用3种及以上组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21.1%、26.8%、32.3%和34.9%.大量饮酒者、合并糖尿病或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血压达标率(分别为23.8%、19.8%和24.4%)明显低于无此情况者(分别为29.8%、39.5%和32.2%).相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服用他汀类药物者血压达标率(分别为35.2%、32.0%和35.2%)均高于无此情况者(分别为25.1%、29.8%和23.2%).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中,仅58.9%血压正常.结论 中国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距指南要求仍存在很大差距,在大量饮酒以及合并糖尿病或脑卒中的患者中更为突出.

  • 蒙古族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于海霞;赵兴胜;刘喜;白原;刘晓云;刘举珍

    目的 探讨蒙古族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水平的民族差异性,为蒙古族高血压患者制订更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蒙古族和汉族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高值者、正常血压者各30例.各组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7)[Ang(1-7)]水平.结果 各组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蒙古族与汉族AngⅡ水平均随血压升高而升高,Ang(1-7)水平随血压降低而降低.(2)蒙古族高血压组与汉族高血压组、蒙古族血压正常高值组与汉族血压正常高值组、蒙古族血压正常组与汉族血压正常组之间的AngⅡ、Ang(1-7)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蒙古族的AngⅡ水平高于汉族,蒙古族的Ang(1-7)水平低于汉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改变具有民族差异性,蒙古族人群与汉族人群相比较,在血压正常期血管紧张素水平已较高.

  • 双源CT肺动脉造影与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对比研究

    作者:吴京兰;谭四平;高德宏;刘岩松;杨新明;张海钢;周俊领;肖水明;洪全球;庄瑞强

    目的 探讨双源CT扫描时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结合CT肺动脉造影(CTPA)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 2010年3月急性肺栓塞患者12例,应用双源CT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先行CTPA,再用双能量扫描模式行肺灌注扫描,得出肺灌注图像及两种能量状态的融合图像,将CTPA上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的位置、数目、类型与DEPI中肺灌注位置、数目、形态进行对比.结果 当段、亚段肺血管为完全充盈缺损时,相应的肺灌注图像主要是肺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分别占84.4%(16支血管,7例)和63.6%(7支血管,5例).而当部分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16%表现为无灌注缺损;相反,4个肺段区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异常.结论 双源CT肺灌注成像表现与CTPA上肺动脉栓塞程度、部位有关,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急性肺栓塞诊断率.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血脂异常关系研究

    作者:林雪;金贝贝;方理刚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促甲状腺素(TSH)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病案数据库中诊断为亚临床甲减且未经治疗的患者50例,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社区查体人群250名,收集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甲状腺功能水平资料,多元回归探讨TSH水平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 在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良好的情况下,TSH水平与三酰甘油(TG)、HDL-C和LDL-C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查体人群相比,亚临床甲减可显著影响TG水平,在TSH≥10.0 mIU/L时,TSH水平与LDL-C升高呈正相关(P=0.044).结论 亚临床甲减可能是血脂异常的高危因素之一,临床实践中应重视该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当TSH≥10.0 mIU/L时应考虑积极替代治疗.

  • 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胰岛素抵抗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刘晓松;邓国宝;张莉玲;丁静;邹昌海;陈珏通;陈怀京

    目的 探讨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297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型血压组56例,非杓型组58例,超杓型组46例,反杓型组37例,进行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U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检测,分析其与血压节律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反杓型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Ualb、hs-CRP与杓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HOMA-IR、ISI非常显著相关(r分别为2.306、1.594,P<0.01),与Ualb、hs-CRP显著相关(r分别为1.005、0.676,P<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HOMA-IR、ISI、Ualb、hs-CRP密切相关,改善IR及炎症反应、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踝臂指数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梁文生;蒋卫红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和踝臂指数(ABI)值的变化及其与ACS的相关性,评估APN和ABI在ACS发生中的价值.方法 依据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等检查,将6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CS组(44例)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5例),其中按狭窄所累及的血管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25例),双支病变组(20例),三支病变组(24例);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1~30分组(48例)、≥30分组(21例);选取冠脉造影阴性者(22例)为对照(NC)组.比较各组间APN、ABI的差异.结果 (1)APN水平、ABI值ACS组均明显低于SAP组和NC组(均为P<0.05).(2)APN水平、ABI值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均逐渐下降,相关分析提示APN、ABI值均与病变支数呈负相关(分别为r=-0.733,P<0.01;r=-0.632,P<0.01).(3)APN水平、ABI值随着冠脉Gensini积分的增加均逐渐下降,相关分析提示APN、ABI值与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640,P<0.01;r=-0.697,P<0.01).(4)ACS患者血清APN与ABI值呈正相关(r=0.622,P<0.01).结论 血清APN水平、ABI值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和病变范围的扩大而降低,APN和ABI值越低,冠脉病变程度可能越严重,病变范围可能越广.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脑利钠肽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英旭;华琦;马春华;刘荣坤;杨峥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特点,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 选取连续入院的124例ACS患者,记录其各项危险因素,测定血浆BNP水平和LVEF,分析男性(87例)与女性(37例)患者之间、ST段抬高型ACS患者(72例)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52例)之间以上指标的特点;探讨BNP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1)与非ST段抬高型ACS组比较,ST段抬高型ACS组中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比例较高[69.4%(50/72)比46.1%(24/52)],BNP水平较高[(314.77±69.63)ng/L比(117.20±22.73)ng/L],而LVEF较低[(54.72%±11.71%)比(64.07%±11.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男/女:33/19比54/18)、平均年龄[(63.1±9.5)岁比(66.0±11.7)岁]、糖尿病病史[16例(30.8%)比20例(27.8%)]、血脂异常病史[4例(7.7%)比13例(18.1%)]及吸烟史[30例(57.7%)比46例(6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女性患者患病年龄晚于男性[(69.9±8.4)岁比(62.6±11.1)岁],具有高血压病史者女性多于男性[73.0%(27/37)比54.0%(47/87)],有吸烟史者女性少于男性[16.2%(6/37)比80.5%(70/87)],BNP水平女性高于男性[(402.84±89.22)ng/L比(159.22±30.57)ng/L],LVEF则女性低于男性[(57.07%±12.67%)比(62.35%±10.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糖尿病患者比例[25.3%(22/87)比37.8%(14/37)]、高脂血症患者比例[17.2%(15/87)比5.4%(2/37)]及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比例[37.9%(33/87)比51.4%(19/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ACS患者BNP与LVEF呈负相关(r=-0.349,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ACS患者较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BNP水平高而LVEF低;女性较男性ACS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BNP水平高而LVEF低.BNP可作为早期评估ACS患者心功能水平的指标.

  • 心力衰竭患者标准药物治疗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结果分析

    作者:邹卓群;汪芳

    目的 根据心脏再同步化用于心力衰竭(CARE-HF)研究结果,结合我国目前国情,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标准药物治疗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联合有除颤功能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的长期结果.方法 选择1999年12月至2008年4月行CRT、CRTD治疗的患者68例,为CRT/CRTD治疗组.选择同期常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84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需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结果 CRT/CRTD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常规药物治疗组明显改善,但终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5%(52/68)比73.8%(62/84),P>0.05].但CRT/CRTD组中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显著少于常规药物治疗组[8.8%(6/68)比19.0%(16/84),P<0.05].结论 CRT不能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总体病死率,但在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同时具备CRT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CRTD治疗可能成为佳治疗方案.

  • 浙江省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徐小玲;唐新华;金宏义

    目的 了解浙江省基层医院社区医生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05-2008年,对全省91区/县基层医院11 200名基层医生进行了为期3 d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培训.培训前采用不记名、闭卷笔试,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方式,进行高血压病相关新知识,临床治疗新观念的调查.结果 培训前仅有27.3%基层医生读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危险因素回答正确率为33.2%,仅8.5%和15.7%的基层医生能正确回答高血压诊断标准、血压水平分级,24.4%的基层医生正确回答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同时仅有44.6%和39.4%的基层医生能正确回答降压治疗原则和降压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培训后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和临床诊治理念有了明显改善,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诊断、血压水平分级、非药物治疗内容、药物治疗原则和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提高到82.2%、84.2%、87.2%、79.8%和76.3%、82.3%.结论 基层医生关于高血压的新知识和临床诊治新理念处于较低的水平,开展<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普及培训十分必要.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5F与6F导引导管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兵;Paul TL Chiam;Victor YT Lim

    目的 比较5French(5F) 6French(6F)导引导管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共纳入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患者,收集相关资料录入数据库,包括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导引导管的尺寸、靶血管、靶病变的特点、手术的成功率、手术失败原因、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成功率及失败原因、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率及术后桡动脉闭塞率.结果 连续纳入患者共185例,接受195次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平均年龄(57±11)岁(33~81岁);其中54例患者纳入6F导引导管组,共进行56次手术,治疗89处病变;138例患者纳入5F导引导管组,共行146次手术,治疗231处病变.AHA B2/C型病变比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F组43.7%/29.0%比6F组46.1%/34.6%,P>0.05),但慢性闭塞性病变、分叉病变、钙化病变5F组显著少于6F组(5.6%比14.6%,P=0.005;23.4%比37.1%,P=0.012;9.5%比47.2%,P<0.001);组间的手术时间[(45±21)min 比(46±19)min)]、手术X线曝光时间[(15±12)min比(16±13)min]、使用造影剂量[(140±45)ml比(156±56)ml]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5F组造影剂用量有减少的趋势(P=0.066);组间住院时间[(1.40±1.26)d比(1.29±0.69)d]和手术成功率(95.2%比94.6%)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组1例患者术后桡动脉闭塞,6F组无患者术后桡动脉闭塞(P=1.0),5F组1例发生卒中.结论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使是复杂及高危冠脉病变,5F导引导管有效、安全,手术成功率不低于常规使用的6F导引导管;换用5F导引导管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 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评价伴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中的应用

    作者:张希玲;万征;黄灿亮;高铁麟;周贵明;于雪芳;高磊;马平

    目的 研究背向散射积分(IBS)作为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早期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200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心脏学会(ESC)指南中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标准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非靶器官损害组(1组,42例),靶器官损害组(2组,51例),健康对照组36例.用IBS技术测量对照组、1组和2组室间隔心肌、左心室后壁心肌、左心房后壁心肌及心腔的IBS指标,计算并比较各组标化背向散射积分(IBS%)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各部位的IBS值在对照组、1组、2组呈逐渐增高趋势,2组高.其中左心房后壁IBS%值2组[(181±48)dB]与1组[(164±27)dB]、对照组[(164±27)d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后壁IBS%值2组[(190±43)dB]与1组[(169±36)dB]、对照组[(166±28)dB]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室间隔左心室侧1/2处心肌IBS%值在2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IBS技术可以评价伴有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程度,但尚不能作为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的早期指标.

  • 介入治疗联合应用腺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马莉;陈晓敏;俞晓薇;曹树军;刘弢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静脉应用腺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和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9年3~12月,60例准备行PCI的U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腺苷组(PCI术前10 min应用腺苷,30例)和对照组(PCI术前10 min应用生理盐水,30例).观察两组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基础上,PCI术前和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帧数(CTFC).随访PCI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记录使用腺苷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PCI术前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2~3级发生率和CT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2%比72.5%,41.60±13.76比42.13±14.30,均为P>0.05).两组PCI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3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6%比92.9%,P>0.05);腺苷组靶血管CTFC则显著优于对照组(23.03±8.38比28.50±10.24,P<0.05).结论 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PCI联合静脉应用腺苷能改善UA患者术后靶血管冠状动脉血流.

  •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作者:袁绍华;张新超

    根据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定义,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包括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冠心病猝死、心肌梗死、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外周动脉疾病(间歇性跛行)和心力衰竭.CVD是世界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尤其在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更加明显,80%的心血管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我国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是死于CVD.

  • 抗血小板药物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叶益聪;程中伟;张抒扬;方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患者死亡率.尽管如此,临床上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目前认为这种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抗血小板治疗抵抗"有关.那么心脏科医师应如何监测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如何理解其结果以及如何进行有效干预?

  • 酸性鞘磷脂酶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玮;石瑞正;张国刚

    酸性鞘磷脂酶是鞘脂类代谢的一种关键酶,它通过水解鞘磷脂生成神经酰胺进而生成神经鞘氨醇和鞘氨醇-1-磷酸等一系列生物活性脂.酸性鞘磷脂酶可分为溶酶体鞘磷脂酶和分泌型鞘磷脂酶两种,两者在体内的分布位置和结构均有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 Slit-Robo信号通路在心脏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明涛;王浩宇;刘涛

    血管形成的过程包括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血管发生于任何没有存在血管系统的地方,见于发育阶段,也见于病理情况下(如骨髓内皮细胞的前体)[1],血管生成是新血管形成时的细胞组成过程,包括已存在的血管和肿瘤血管的毛细血管出芽,多见于病理情况下.在正常成体内罕见血管生成,仅偶尔在雌性动物的生殖循环期间重现,例如:排卵、月经周期、受精卵进入子宫内膜和妊娠等.

  • 心电图QRS波时限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东方;席连英;吴立荣

    心电图作为一项无创检查在心脏病的诊断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更具优势.而且,心电图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随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技术的广泛开展,QRS波时限的临床意义成为近年来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我们主要从QRS波时限的影响因素及QRS波时限延长的意义两方面进行综述.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秀清;刘保逸;孙亮;何青;黎健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黏附分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关系.方法 检测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选自2007年2~7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心脏监护室住院的患者)及2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MCP-1水平,分析Hs-CRP与MCP-1的相关性.体外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以不同浓度CRP刺激单核细胞,用定量PCR测定MCP-1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s-CRP及MCP-1水平明显升高.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分别为:(82.84±43.79)nmoL/L和(2.09±5.31)nmol/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MCP-1水平分别为:(19.61±10.59)nmoL/L和(10.78±5.10)nmol/L(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r=0.451,P<0.05).CRP浓度依赖性地增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CP-1的表达.在CRP水平为47.0~188.0 nmol/L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47.0,94.0、188.0 nmol/L浓度刺激组中MCP-1相对表达量较未刺激组高44%、124%、142%.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黏附分子MCP-1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炎症因子CRP增加导致.

  •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刘巧丽;张克成;王广友;李呼伦;袁杰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和前炎症因子白介素17(IL-17)表达的影响、相关机制及IL-17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只,按体质量从大到小排序,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3组:假手术组、损伤组、预处理组,每组6只.预处理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mg·kg-1·d-1,另外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共7 d.损伤组和预处理组予冠状动脉结扎60 min、再灌注15 min,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前,结扎后15、30 min和45 min、再灌注15 min时查心电图.再灌注15 min后取血及心脏.形态学方法观察建模后是否存在无复流现象以及他汀类药物对无复流现象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清IL-17、IL-6水平.结果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存在无复流现象.与损伤组相比,预处理组无复流面积明显减小[(21.37%±3.35%)比(48.96%±6.94%),P<0.01],血清IL-17[(90.45±11.63)ng/L比(151.67±11.19)ng/L,P<0.05]和IL-6[(112.47±10.40)ng/L比(167.89±5.13)ng/L,P<0.05]显著降低.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减少无复流心肌范围,并且可减轻IL-17和炎症因子IL-6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减轻炎症、减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的机制之一.

  • 氟伐他汀致急性横纹肌溶解症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1例

    作者:李鸥;史旭波;徐浩;边红;肖洁;郑华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因"尿少,伴全身乏力5天"于2010年7月26日收入北京同仁医院CCU.患者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尿少,量约200 mL/d,颜色混浊,伴全身乏力,并出现喘憋、胸闷、不能平卧,感恶心,呕吐数次,于外院就诊,化验检查提示:血常规:白细胞26.35×109/L,中性粒细胞占92.7%;肾功能:肌酐(Cr)336 μmol/L,尿素氮(BUN)20.4mmoL/L,血钾(K+)3.3 mmoL/L;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5324 U/L,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60 U/L,乳酸脱氢酶(LDH)399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77 U/L;心肌肌钙蛋白(cTnI)2.4×10-8moL/L;脑利钠肽(BNP)3.0×10-8moL/L;胸片示两肺纹理重,左心缘饱满.

  • 永久起搏器电极穿孔1例

    作者:李永东;魏莉娜;董春花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9岁.因反复头晕乏力半年,晕厥4次于2010年5月20日收住我科.患者半年前始常无明显诱因感头晕,伴乏力,期间上述症状加重时发生晕厥4次,每次持续3~5 s可自行恢复,平时无胸闷胸痛.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

  • 第16例:临床表现右下肢痛、突发憋气、胸痛、左侧肢体无力

    作者:张丽华;方理刚;严晓伟;方全

    患者女性,40岁.因右下肢痛4个月,突发憋气、胸痛半月余,左侧肢体无力8 d于2011年2月1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9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小腿持续痉挛性疼痛,影响行走,无肿胀、发凉,2个月后渐缓解.2011年1月初出现间断咳嗽及血丝痰.

  • 加拿大心血管外科之父Wilfred Gordon Bigelow

    作者:李清晨

    Wilfred Gordon Bigelow(图1,1913-2005年)出生于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的布兰登,其父为著名医生,创立了加拿大第一家私立医院,其母是一名助产士.1938年,Bigelow在多伦多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在多伦多总医院做了3年住院医生,1941年作为战地外科医生服役于加拿大皇家军团参加了二战.战争结束后,从欧洲归来的Bigelow成为了一名血管外科医生

中国心血管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