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Digestion 중국중서의결합소화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3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038X
  • 国内刊号: 42-161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8-212
  • 曾用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危北海 李乾构 李道本(常务)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复方参芪软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胃肠动力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陈玲;覃军;胡荆江

    [目的]观察复方参芪软胶囊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44例,患儿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5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参芪软胶囊2粒/次,2次/d,14 d为一疗程.超声显像检测胃窦排空率,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0、60和90 min的胃窦排空率分别为(15.37±3.86)%、(42.31±7.93)%和(31.64±6.13)%,均分高于对照组的(11.24±2.95)%、(27.46±4.78)%和(20.15士4.22)%(P<0.05或P<0.01).上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暖气、恶心、呕吐症状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症状评分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但观察组对上述症状评分的减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7%(66/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55/7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4/7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 (5/7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参芪软胶囊可以显著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胃肠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 自拟“祛息”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假性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秦豫培;程晓娜;胡阳黔

    [目的]探讨自拟“祛息”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假性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接收的溃疡性结肠炎假性息肉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所有患者根据便血、腹痛、腹泻等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和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祛息”方治疗,评价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息肉数目、息肉直径和息肉黏膜损伤程度的变化以及总体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息肉数目、息肉直径和息肉黏膜损伤程度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自拟“祛息”方联合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假性息肉疗效显著,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的息肉数量、体积以及结肠黏膜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好,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内镜辅助肠梗阻导管置管在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尚国印;马志斌;杨幼林;张武剑

    [目的]探讨经内镜肠梗阻导管置管在结、直肠癌所致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7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先行经鼻或经肛途径置入肠梗阻导管,通过导管减压、引流等治疗后,再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结果27例患者中22例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5例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置管12~36 h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24例于48~96 h后腹痛、腹胀症状完全消失.比较所有患者置管前、后腹围缩小程度,置管24 h后为(80.3±17.6)%,明显小于置管前的1oo%(t=3.565,P<0.05).27例患者经肠梗阻导管治疗7~14 d后,均成功施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术后无腹腔感染、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肠梗阻导管减压、引流等治疗后再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 三九胃泰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梁光好;王敬枪

    [目的]探究三九胃泰颗粒与奥美拉唑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4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治疗组46例和联合用药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与三九胃泰颗粒模拟剂治疗,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模拟剂和三九胃泰颗粒治疗,联合组采用奥美拉唑与三九胃泰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三种方法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73.91%和72.34%;联合用药组的症状积分改善率为71.16%,显著高于治疗组(46.75%)和对照组(44.80%);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组和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分别为4.17%、6.52%和8.5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三九胃泰颗粒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72例小肠出血的诊治分析

    作者:兰巧丽;翁雪健;郑恩典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小肠增强CT、胶囊内镜、单气囊小肠镜及DSA等检查综合应用,72例小肠出血患者病因确诊率达95.45 %;72例小肠出血病因以血管畸形常见,占40.68%(29/72),其次为炎性溃疡,占23.61%(17/72);接着是小肠肿瘤,占15.28%(11/72).胶囊内镜及单气囊小肠镜检查有较高的阳性率,分别为71.88%(46/64)、77.78%(35/45).[结论]小肠出血的病因经多种合适辅助检查后病因基本能明确;小肠增强CT对肿瘤有较高的确诊率;胶囊内镜仍为小肠出血首选检查;对活动性大出血,生命体征不平稳的状态下行DSA,可及时发现病灶,并能行栓塞治疗;如条件允许,建议单/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既能定性、定位,又能内镜下治疗.血管畸形为小肠出血主要病因,沙利度胺对其有独特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分析

    作者:徐雷;王芳;张囡囡

    [目的]分析不同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水平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肝硬化未发生PVT患者和50例肝硬化合并PVT者纳入研究资料,并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无异常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选取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凝血酶原时间(PT)4个指标作为PTS分子标志物.对比3组研究者以上4个指标的水平,分析4个指标在不同状态的患者中差异;因肝硬化患者的PVT对食管静脉曲张有促进作用,再将肝硬化PVT组按照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进行分级,检测3组不同EV分级患者以上4个指标的水平差异;然后利用ROC曲线分析4个指标对肝硬化PVT的预测价值.[结果]肝硬化PVT组血浆D-D、vWF:Ag、GMP-140水平和PT值分别为(0.96±0.09mg/L、201.51±15.34%、21.05±2.04 μg/L和17.99±0.51s),均高于肝硬化组(0.59±0.07 mg/L、140.19±13.28%、14.58±1.86 μg/L和15.01±0.49 s)(均P<0.05);2组肝硬化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0.10±0.02mg/L、90.27±10.25%、7.16±1.27μg/L和12.37±0.45 s)(均P<0.05).肝硬化PVT组中重度EV组血浆D-D、vWF:Ag、GMP-140水平和PT值分别为(1.24±0.07 mg/L、240.44±12.05%、29.31±1.19 μg/L和20.05±0.34 s),均高于中度EV组(0.94±0.06 mg/L、216.17±11.12%、21.48±1.12 μg/L和18.58±0.29 s)(均P<0.05),且均高于轻度EV组(0.78±0.04mg/L、149.50±10.52%、14.29±1.06 μg/L和15.52±0.26 s)(均P<0.05).经ROC曲线显示D-D的预测值为0.811,vWF:Ag的预测值为0.743,GMP-140的预测值为0.715,PT值的预测值为0.731,四个指标对肝硬化PVT均有预测价值.[结论]PTS分子标志物D-D、vWF:Ag、GMP-140水平和PT值均对肝硬化合并PVT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前期预防PVT的检测指标.

  • 不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作者:吴荣芳;李福康

    [目的]分析不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诊的11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以1年内发生的不良事件为判断预后的标准.将119例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两者的关系,再根据不同肝功能Child-Pugh等级将患者分为Hcy水平不同的3组,分析不同Hcy水平患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关系,分析Hcy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观察1年期内3组不同Hcy水平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探讨Hcy水平对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患者血清Hcy水平和肝功能Chil&Pugh得分呈正相关(P<0.05).Child-Pugh C级患者血清ALT、TBiL、PCⅢ和Ⅳ-C水平分别为(90.73±1.63 U/L、59.42±1.49μmol/L、201.48±14.83 ng/ml和284.52±15.88 ng/ml),均高于Child-Pugh B级患者(65.02±1.52 U/L、38.71±1.22 μmol/L、170.39±13.40 ng/ml和261.48±15.73 ng/ml)(均P<0.05),Child-Pugh B级患者以上指标水平均高于Child-Pugh A级患者(46.23±1.40 U/L、27.51±1.60μmol/L、149.25±12.04 ng/ml和238.51±13.39 ng/ml)(均P<0.05),Hcy水平越高,肝功能越差和肝纤维化越严重.一年内Hcy高水平组患者发展为肝癌比例、肝性脑病比例、肝肾综合征比例、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比例、发生腹水比例分别为(12.50%、17.50%、20.00%、17.50%、25.oo%),均高于Hcy中等水平组(2.22%、4.44%、6.67%、4.44%、6.67%)(均P<0.05)和Hcy低水平组(0、0、3.03%、0、3.03%),Hcy高水平组有2例患者死亡,其他2组无死亡病例,在以上不良事件发生比例上,Hcy低水平组和Hcy中等水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越高,患者血清Hcy水平越高,随着血清Hcy水平的升高,患者肝功能越差、肝纤维化越严重,进而影响患者预后情况.

  • 散发性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粪便中APC基因突变的意义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作者:刘杨;巩阳;林一帆;杨卓;冯玉霞

    [目的]观察粪便中散发性大肠腺瘤性息肉APC基因突变的意义,探讨易出现APC基因突变的中医体质类型.[方法]采用QIAamp DNA Stool Mini Kit 51504提取42例大肠腺瘤性息肉、8例非腺瘤性息肉、12例大肠癌患者及23例正常人群粪便的D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法(PCR-SSCP)检测APC基因的突变情况;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散发性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42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粪便APC基因的突变率为21.43% (9/42);8例非腺瘤性息肉及23例正常组APC基因的突变率均为0;12例大肠癌患者粪便中APC基因突变率为33.33%(4/12);总突变率为15.30%.腺瘤性息肉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APC基因突变与中医体质无关(P>0.05).[结论]检测粪便中APC基因的突变率有助于大肠腺瘤性息肉筛查,大肠腺瘤性息肉粪便中APC基因的突变与中医体质无明显关系.

  • 免疫调节治疗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龚学艳;胡泰洪;关文锋;吴兴华;吴宇航;李志伟;刘明;刘臻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治疗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静注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案,2组患者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4周后检测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并于治疗4 w后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联合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其病死率.

  • 十味调脂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临床观察

    作者:杨倩;陈宏宇;张云凤;杜朋丽

    [目的]对联合应用十味调脂方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方法]将100例临床确诊为NAFLD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十味调脂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对比2组治疗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肝功能、血脂、肝脏超声变化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综合疗效有效率为89.13%o,高于对照组70.21%(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2组的肝脏酶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采用十昧调脂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能够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朱建华;计钰亮;杨君寅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住院治疗的肝硬化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8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比较2组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定门静脉内径和门静脉血流量,生活质量(QOL)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1.62±5.17)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87±7.21) h(P<0.05).观察组平均输血量为(1.62±0.45)U,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52±0.64)U(P<0.05).治疗前2组门静脉内径和门静脉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门静脉内径和门静脉血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功能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47/6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6/6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5/64),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使血流动力学指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使用安全.

  • 吡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核因子-κB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徐宝琪;李伊倩;陈渠发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基因转录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并评价了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4例,使用信封法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使用ELISA法检测.[结果]治疗前2组P65、TNF-α和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65、TNF-α和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48士0.86)d、(6.05±1.53)d和(13.46±2.43)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8±1.73)d、(9.37±2.04)d和(19.49士4.15)d(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9.4%(42/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33/4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8%(6/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9%(15/47)(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8.5%(4/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1%(9/47)(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以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NF-κB信号通路,减低患者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 奥曲肽联合置入胰管支架对胆总管结石伴插管困难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

    作者:程珍

    [目的]旨在探讨奥曲肽联合置入胰管支架预防胆总管结石伴插管困难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内镜中心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行ERCP术胆总管结石伴插管困难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行EPCP术后,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抑酸、抑酶、抗炎、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后静脉泵入奥曲肽注射和术中后置入胰管支架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术后胰腺炎(PEP)、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情况.测定和比较2组患者术后3h和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AMS)表达、降钙素(PC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表达.[结果]对照组患者PEP发生率44%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28%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12%和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h,对照组患者血清AMS表达(1388±468)U/L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AMS表达(364±42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CT和CR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2组患者AM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T和CRP表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置入胰管支架可显著降低胆总管结石伴插管困难患者ERCP术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黛力新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预后效果的分析

    作者:文华海

    [目的]探讨分析黛力新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进行治疗.评价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与焦虑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A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黛力新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小,有较高的安全性.

  • 调肝理脾方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杜卫星;叶青;李金科;谭华炳;胡波;汪晓;雷志雄;曹玲

    [目的]探讨调肝理脾方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1年2月~2014年8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药组60例与常规组38例,常规组给予基于替吉奥胶囊的化疗方案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调肝理脾方治疗,记录与随访2组近远期预后情况.[结果]中药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42.1%,中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2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毒性反应、肝肾功能异常、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2组毒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与常规组的KPS评分分别为(78.13士4.24)分和(69.14±5.10)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7.24±6.19)分和(58.14±7.30)分(P<0.05),且治疗后中药组的KP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中药组的6个月与1年生存率分别为91.7%和66.7%,都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1.1%和50.0% (P<0.05).[结论]调肝理脾方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能提高治疗疗效,不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改善临床功能症状,延长远期生存时间,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少雄;符辉;杨思谋;庄太平

    [目的]探究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入我院诊治的CHB患儿,年龄≤6岁患儿划为小龄组(32例),年龄>6岁划为大龄组(28例),采用PEG-IFNα-2a对患者进行治疗,视患者病情设定疗程(24~72周不等),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4、12、24、52、72及治疗后第12、24周检测患者ALT、HBV DNA、HBV血清学标志物等指标,并在不同时间点对2组患者的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应答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的生化学、病毒学应答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周小龄组的HBsAg转阴率(40.63%)大于大龄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3,P<0.01);治疗第52周,小龄组和大龄组HBsAg定量水平分别降至(129.18±79.08) IU/ml和(229.55±54.17) IU/ml,和治疗前水平相比,前者降幅显著大于后者(P<0.05),治疗第72周,2组HBsAg定量水平继续下降至(51.77±31.49) IU/ml和(167.14±47.68) IU/ml,前者降幅显著高于后者(P<0.05);2组的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血清学转换率、HBsAg清除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在治疗第52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患儿随访期间病情无一复发.血象改变、轻度乏力、流感样症状是常见不良反应.[结论]CHB患儿应用PEG-IFNα-2a治疗的疗效与患儿年龄和疗程有关,患儿年龄越低,HBsAg定量水平下降越明显,HBsAg转阴率越高,疗程越长,疗效越明显.PEG-IFNα-2a是治疗小儿CHB的有效药物,治疗期间监测HBsAg定量水平对疗效有预测价值.

  • 预防性使用头孢吡肟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作者:张莹;邵琼;熊丽

    [目的]观察预防性使用头孢吡肟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作用,以及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使用信封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预防性使用头孢吡肟1 g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1次/d,连续用药7d.比较2组院内感染、再出血、死亡发生率,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和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院内感染主要以腹腔感染为主,其次为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7.3%(12/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3% (23/44) (P<0.05).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为22.7%(10/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9%(18/44)(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8.2%(8/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6%(17/44)(P<0.05).观察组血酶原时间为(16.14±1.37)s,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2±1.52)s(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5.61±2.7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1.82±4.16)d(P<0.05).2组之间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头孢吡肟可以显著减低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再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

  • 消痰散结方为基础的中药辨证治疗对中晚期胃癌无进展生存期影响的研究

    作者:赵颖;陆烨;施俊;王晓炜;刘煊;魏品康

    [目的]探讨消痰散结方干预中晚期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根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2组,中药组和化疗组,中药组以消痰散结方为基础,随证加减,每日l剂,连续服用6个月.对照组化学治疗采用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方案,疗程为3~6个周期.采用单因素生存曲线比较法,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比较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时间.[结果]采用KaplamMetier方法,Log-rank检验各个单因素与转移的影响,其中年龄、手术方式、体重、治疗方式、卡氏评分等5个因素与中晚期胃癌的无进展生存期相关,对9个变量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P=0.00)、手术方式(P=0.00)、体重(P=0.014)为影响中晚期胃癌的生存期的独立性相关因素.服用中药的相对危险度为0.302(95%CI:0.176~0.521),手术方式的相对危险度为2.459(95%CI:1.436~4.208),体重的相对危险度为0.965(95%CI:0.937~0.993).服用消痰散结方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29.513±9.40)个月,化疗组平均无进展时间为(22.0259±8.01)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消痰散结方为基础的中药复方辨证治疗可以延长中晚期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是中晚期胃癌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可使患者生存受益.

  • 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

    作者:赵唯含;毛堂友;杨美娟;陈晨;谭祥;郭一;谢添宏;李军祥

    [目的]观察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幽门弹簧植入术配合高盐热淀粉糊灌胃法制备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以及叶酸组,每组10只,另设10只空白组.在治疗阶段,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予生理盐水2 mL/d灌胃;黄芪组给予黄芪浸膏3.5 g/(kg,d)灌胃;三七组给予三七粉冲剂0.7 g/(kg·d)灌胃;黄芪三七组给予黄芪和三七溶液灌胃(其中黄芪3.5 g/(kg·d)、三七0.7 g/(kg·d),共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蛋白表达,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清fas、fasL、EGF和TGF-β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凋亡指数降低(P<0.01),PCNA表达增加(P<0.01),血清fas及fasL均显著升高(P<0.05,P<o.0l),血清TGF-β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三七组、叶酸组可减少凋亡指数,黄芪组和叶酸组可降低PCNA表达,各给药组均能降低血清fas表达(P<0.05,P<0.01),黄芪组及黄芪三七组能显著降低血清fas-L水平(P<0.05).[结论]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可明显改善胃黏膜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水平,进一步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病变.

  •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反流相关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其发病原因多样,主要与防御机制减弱有关,其中包括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等.目前GERD主要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和Barrett食管(BE)三大临床类型.中医药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手段,通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特色优势.基于此,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09年公布了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近年来中医药诊治GERD在诸多方面取得不少进展,有必要对共识意见进行更新,以适应临床需要,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