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중화방사의학여방호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5098
  • 国内刊号: 11-227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9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苏旭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利用3D打印颅脑辐射等效体模进行个性化适形放疗的剂量验证

    作者:张琛;王志鹏;张昊兆;何正中;袁子龙;杨如飞;路伟钊;石丽婷;侯坤;邱建峰

    目的 建立利用3D打印颅脑辐射等效体模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放疗剂量验证的方法,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安全提供一种可靠的剂量保证手段.方法 采集两例患者(患者1和患者2)的CT图像数据,基于患者1的图像数据,重建其颅骨与脑组织,制作颅脑体模,验证颅骨与脑组织的等效材料.基于患者2的图像数据,根据3D图像重建并选用组织等效材料重建完全的头颅结构,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全头颅体模.通过对目标区域插入电离室剂量仪并行放射治疗方案,获得头颅体模病灶部的剂量,验证和校准实际放疗计划的安全性.结果 对所获两个体模分别进行DR、CT成像,颅脑体模的等效骨骼与患者1骨骼的X射线灰度值差异为13 721,颅脑体模的等效脑组织与患者1的脑组织的CT值差异为35~ 40 HU,全头颅体模等效颞肌与患者2的颞肌组织的CT值差异为18 ~ 28 HU,影像数据表明体模材质的辐射等效性与人体组织近似,并且等效剂量分布符合常规治疗范围,体模的剂量验证可以有效验证放疗计划系统的准确性.结论 基于3D打印和组织等效技术所设计的个性化放疗体模,可应用于个性化放射治疗验证.体模制作方法简单快速,个性化程度高,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安全提供一种可靠的剂量保证手段.

  • 基于增强三维CT、四维CT及锥形束CT确定食管癌原发肿瘤大体肿瘤体积的比较

    作者:胡超月;李建彬;王金之;王玮;李奉祥;郭延娈

    目的 比较基于三维CT(3D-CT)、四维CT(4D-CT)和锥形束CT(CBCT)图像勾画的食管癌大体肿瘤靶区位置和体积差异.方法 34例食管癌患者序贯完成3D-CT、4D-CT扫描,放疗首次拍摄CBCT.分别在3D-CT、4D-CT呼气末时相、4D-CT大密度投影(MIP)和CBCT图像勾画得到GTV3D、GTV4D50、IGTVMIP和IGTVCBCT,4D-CT 10个呼吸时相的GTV融合得到IGTV10,比较靶区间位置、体积和相互包含关系的差异.结果 胸上、中、下段大体肿瘤体积大小均为IGTV10>IGTVCBCT或IGTVMIP> GTV3D或GTV4D50.以IGTV10作为标准靶区,IGTV10与IGTVCBCT的漏误照均大于IGTV10与IGTVMIP的漏误照(t=-8.294 ~-3.192,P<0.05).但IGTV10未被GTV3D包含比例与IGTV10未被IGTVCBCT包含比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上段GTV4D50/IGTVCBCT与三维矢量成负相关(r=-0.756,P<0.05),IGTVcBcT与其余4个靶区中心在前后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9~-2.435,P<0.05).胸中段IGTV10/IGTVCBCT与三维矢量成正相关(r=0.695,P <0.05),IGTVCBCT和IGTV10靶区中心在前后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1,P<0.05),IGTV10未被IGTVCBCT包含比例与三维矢量成正相关(r=0.540,P<0.05).胸下段IGTVCBCT和IGTVMIP靶区中心在左右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5,P<O.05),IGTV10未被IGTVCBCT包含比例与三维矢量成正相关(r =0.678,P<0.05).IGTVCBCT相对其余4个靶区的MI值为0.65 ~ 0.72.结论 CBCT图像包含的肿瘤运动信息量明显大于3D-CT图像,但小于4D-CT 10个时相融合包含的运动信息.CBCT与MIP图像包含相似的运动信息,但两者的靶区运动信息不能相互代替.

  • 胰腺癌射波刀治疗前CT定位增强扫描时间优化研究

    作者:孟鸿宇;江林宫;陈迪;伏少华;居小萍;张晓青;张火俊

    目的 探讨胰腺癌在进行射波刀治疗前CT模拟定位增强扫描的优延迟时间,并分析此时间点靶区勾画与各评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16排大孔径螺旋CT定位机对拟行射波刀治疗的120例胰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进行增强扫描,分别是:25、45和65 s组,30、50和70 s组和35、55和75 s组.扫描完成后根据图像质量评分表由3名副高职称以上放疗科医生分别进行评分.采用随机截距发展模型、Sidak法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胰腺癌射波刀治疗CT模拟定位增强扫描的优延迟时间.同时采用Pearson法分析此时间点时靶区勾画与各评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肿瘤边界、腹膜后淋巴结及十二指肠显示情况及靶区勾画把握度大小在45与65 s、50与70 s、55与75 s的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高于同组内的25、30和35 s时的评分(=3.59 ~21.68、13.34 ~15.46、12.42 ~13.83,P<0.05),因此佳扫描时间范围为50~ 65 s,且55 s时靶区勾画把握度的均值高(3.91±0.50),与肿瘤边界、十二指肠、腹膜后淋巴结显示情况及参考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肿瘤边界呈正相关(r =0.914 4,P<O.05),与参考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呈负相关(r=-0.926 3,P<0.05).结论 胰腺癌射波刀治疗前CT定位增强扫描建议延迟时间为50 ~65 s,评分值优时间点为55 s,靶区勾画的把握度与肿瘤边界显示情况呈明显正相关,与参考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呈明显负相关.

  • 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复发性腮腺癌24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晨;刘树铭;石妍;黄明伟;郑磊;吕晓鸣;张杰;张建国

    目的 探讨应用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在腮腺区复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经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24例复发腮腺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临床Ⅳ期.定期随访,观察并分析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4例复发肿瘤患者,随访时间4至59个月.6例局部控制失败,10例患者死亡.患者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4.8%和39.3%,1年、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8%和31.5%,1年、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2.0%和69.4%.无3级以上放射性损伤.结论 单纯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复发腮腺恶性肿瘤患者,为可选治疗方式,局部控制率较好.

  • 多奈哌齐治疗放射性脑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作者:赵昆玉;黄小龙;胡震;吴榕;程锦萍;姜静茹;唐亚梅

    目的 评估多奈哌齐治疗放射性脑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既往55例确诊为放射性脑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按是否服用多奈哌齐治疗分为治疗组(多奈哌齐+神经营养药物)和对照组(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组除了正常治疗额外口服多奈哌齐5 ~ 10 mg/d,疗程16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检查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于治疗前和治疗16周时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其认知功能在MoCA和MMSE量表评分上分别提高(3.2±2.7)和(3.5±3.2)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40、3.88,P<0.01),而且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均有改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3.08、-3.21、-2.58、-3.65,P<0.05),对照组则对应项目的评分基本不变.结论 多奈哌齐联合常规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放射性脑病引起认知功能的损害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有效地改善、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

  • 辅助防护设施对降低介入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受照剂量的影响

    作者:黄卓;范瑶华;岳保荣;徐辉;欧向明

    目的 探索降低介入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受照剂量的方法,为介入职业人员放射防护措施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1台配备常规辅助防护设施的介入设备和两种常见的神经介入手术类型,在辅助防护设施改造前和改造后分别测量46例和35例手术,用直读式电子剂量计读取各例介入手术中职业人员的眼晶状体受照剂量,并分析剂量变化趋势.结果 辅助防护设施改造后,全脑血管造影术、脑部栓塞术中第1术者和第2术者的左眼晶状体平均剂量分别由(9.71±10.86)和(9.51±12.34) μSv降低为(3.23 ±5.59)和(0.68±0.78) μSv、(14.83±19.13)和(14.12 ±21.76) μ Sv降低为(4.17±4.59)和(1.231.57)μSv;辅助防护设施改造前后测得的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760和-2.467、-1.967和-2.655,P<0.05).结论 改进介入手术中使用的辅助防护设施可以有效降低介入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受照剂量,该方法可行性的验证为介入职业人员辐射防护效果的改善提供了新的依据.

  • 呼和浩特市城区表层土壤和环境辐射水平调查

    作者:李紫聿;哈日巴拉;格日勒满达呼;许潇;张帅;王成国;王海玲

    目的 测定呼和浩特市城区表层土壤中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测量环境放射性水平,评估其对居民产生的健康风险.方法 采用高纯锗γ能谱仪对呼和浩特市城区48个表层土壤样品进行了放射性核素的测定;用环境γ剂量率仪测量了环境辐射水平;与世界和我国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平均值进行了比较,通过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和相关文献推荐的方法估算了居民受照剂量.结果 呼和浩特市表层土壤样品中238U、232Th、226Ra、40K和137Cs的比活度平均值分别为(29.29.12.95)、(39.33 ±4.34)、(29.77 ±3.21)、(650.49 ±62.21)、(1.62±1.53) Bq/kg;测量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为(86.32±11.92) nGy/h,该地区居民受到室外y辐射所致年有效剂量为79.27 μSv/年.结论 呼和浩特市表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和环境辐射处于正常本底水平,对居民造成的健康风险非常低.

  • 2008-2015年陕西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罗强;石圣瑞;李俊娇;符红丽;杨晓锋;陈亚风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在职业照射辐射防护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个人剂量监测数据既是职业健康监护、放射病诊断和评价放射工作人员是否受到辐射危害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辐射防护效能、管理水平及突发放射事故物理剂量估算的主要手段.现将2008-2015年陕西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新建居住建筑物室内氡浓度与换气率关系研究

    作者:武云云;梅爱华;张永贵;王俊霖;尚兵;崔宏星

    目的 初步探索新建居住建筑物室内氡浓度与换气率关系.方法 选择广州和合肥两处新建毛坯房屋测量室内氡浓度与换气率,采用测氡仪连续测量室内氡浓度,采用示踪气体稀释法测室内换气率.结果 广州房屋封闭条件连续测量48 h,两间卧室内氡浓度均值分别为106和115 Bq/m3,范围分别为17 ~ 181 Bq/m3和6~ 224 Bq/m3,换气率分别为0.16和0.21次/h.合肥房屋封闭条件下两次连续测量48 h,同一卧室内氡浓度均值分别为148和186 Bq/m3,范围分别为8~224和14 ~290 Bq/m3,换气率分别为0.14和0.12次/h.室内氡浓度随室内换气率的增加呈指数下降趋势.结论 我国新建节能设计居住建筑物换气率低导致室内氡污染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和验证与DNA-PKcs磷酸化簇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

    作者:吴成林;刘晓丹;王欲晓;杜丽;付凯飞;周丽君

    目的 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DNA依赖蛋白激酶的催化亚单位(DNA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atalytic subunit,DNA-PKcs)磷酸化簇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并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以之前构建的pGBKT7-DPC载体为诱饵,在人肝组织酵母文库中筛选与DNA-PKcs磷酸化簇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对筛选出来的阳性酵母细胞克隆进行PCR鉴定、回转验证以及测序分析;构建诱饵蛋白和阳性克隆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至人胚肾293T细胞中,检测诱饵蛋白和阳性克隆蛋白能否正确表达;后将阳性克隆蛋白与诱饵蛋白共转染至293T细胞中,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阳性克隆蛋白与诱饵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经过两轮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得到12个文库质粒克隆,通过PCR鉴定确定7个插入片段长度互不相同的文库克隆,对7个文库克隆进行回转验证得到3个与DNA-PKcs磷酸化簇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经测序分析显示分别为MBNL1、SIK2和YY1AP1.成功构建诱饵蛋白和3个阳性克隆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且均能够在293T细胞中正确表达.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筛选出来的3个阳性克隆蛋白均能够与DNA-PKcs磷酸化簇区域发生相互作用.结论 成功筛选到与DNA-PKcs磷酸化簇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并进行了验证.

  • 活体荧光成像技术评价X射线对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萍;文玲;李林林;邱珊珊;朱然;曾剑峰;张友九

    目的 建立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爪垫淋巴结转移模型,监测肿瘤早期淋巴结转移,并用荧光成像评价X射线局部治疗效果.方法 将表达荧光素酶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Luc接种至裸鼠爪垫皮下,建立爪垫皮下淋巴结转移模型.通过裸鼠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连续观察肿瘤细胞在淋巴结中的转移情况,并将有早期淋巴转移的荷瘤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治疗效果,HE染色观察评价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了小鼠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爪垫原发灶肿瘤体积与荧光光子数呈正相关性(r=0.958,P <0.001),在肿瘤接种的第24天,治疗组爪垫肿瘤和腘窝处肿瘤部位的荧光光子数较对照组呈显著性降低(t=32.58,P<0.05);用荧光光子数计算抑瘤率高达85%以上.HE染色观察到治疗组较对照组移植瘤坏死明显.结论 运用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能够动态、客观、灵敏、可视化地评估X射线对小鼠乳腺癌肿瘤的抑瘤效应.

  • 丁酸钠通过脂多糖介导炎症通路防治辐射导致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

    作者:付敬国;张钧;王亮和;阮长利

    癌症患者在接受放疗后引起一系列的放射性损伤,如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肠炎等,严重影响愈后.放射对于胃肠道的损伤会导致腹泻,使患者产生电解质失衡与脱水,不能吸收食物中的水分,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是放疗中常见也是重要的不良反应[1].丁酸钠是肠道菌群发酵产生的细胞功能物质,对细胞的增殖和完整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同时丁酸盐对于肠炎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3],有文章报道丁酸钠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但是对于局部放射导致的肠道损伤是否具有作用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照射致大鼠肠损伤模型研究丁酸钠是否具有保护放射性肠损伤的作用,同时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 低管电压低管电流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在颈动脉CT血管造影的应用

    作者:洒国;汪启东;吕双志;姚建军;杨根仁;黄强;冯湛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低管电流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IMR)在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0例行颈动脉CTA的患者(BMI 20 ~ 25 kg/m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20例.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自动mAs,应用滤波反投影法(FBP)重建;低剂量组管电压80 kV,自动mAs并限制大值为150 mAs,应用FBP和IMR重建.两组病例对比剂均采用碘帕醇(370 mg I/100 ml),用量32 ml,注射速率4 ml/s,注射完毕后以同等速率注射生理盐水50 ml.以画感兴趣区域(ROI)的方式分别测量主动脉弓、左颈总动脉分叉处、右颈动脉颅内岩骨段3段血管CT值、SD值(图像噪声)和同层面邻近肌肉CT值、SD值(背景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运用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技术重建图像,采用四分法对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记录每例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结果 低剂量组图像主动脉弓、左颈总动脉分叉处和右颈动脉颅内岩骨段CT值分别为(479.87±70.28)、(514.78±82.69)和(436.50±89.87) HU,高于常规剂量组图像CT值(295.63±34.75)、(325.09±37.81)和(286.93±36.46) HU(t=-6.47、-5.76、-3.66,P<0.05);低剂量组IMR重建主动脉弓、左颈总动脉分叉处、右颈动脉颅内岩骨段3段颈动脉的SNR和CNR均高于常规剂量组FBP重建图像(t=-7.54、-3.55、-5.31、-7.13、-5.28、-8.35,P<0.05).常规剂量组FBP重建和低剂量组IMR重建颈动脉图像质量、血管边缘形态整体满意,低剂量组FBP重建图像质量差于常规组FBP重建和低剂量组IMR重建(Z=-2.87、-3.69,P<0.05).低剂量组有效剂量(0.57±0.13) mSv较常规组(2.22±0.36) mSv降低73.0%.结论 采用低管电压低管电流扫描联合IMR,可使颈动脉CTA获得良好图像质量并大幅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

  • 婴幼儿胸部数字化X射线摄影曝光参数的优化

    作者:臧桂霞;闫淯淳;许书聪;袁新宇;任玉旺;赵妍

    目的 通过优化婴幼儿胸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曝光参数,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100例进行胸部X射线检查的婴幼儿为对照组,测量胸部厚度,通过测量铝梯与不同胸厚婴幼儿拍片的灰度值,确定婴幼儿胸厚对应的铝当量.再以铝梯为体模进行曝光,采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测量不同管电压(kV)曝光所显示的铝梯灰阶数及相应的辐射剂量,确定佳曝光参数.以优化的曝光参数再进行100例拍摄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 对照组大胸厚13.5 cm、小胸厚8.0 cm和平均胸厚(10.6±1.3)cm对应铝当量分别为2.3、1.4和2.0 cm.试验组平均胸厚为(10.1±2.2)cm.在管电压55 ~ 65 kV时,设备显示入射体表剂量为0.068 ~0.056 mGy,曝光指数(EI)为0.60 ~0.74,在正常范围内,目测铝梯灰阶数8 ~11级,辐射剂量降至较低水平时,仍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总结优化婴幼儿胸部DR曝光参数的计算方案,即X射线管焦点到探测器距离(SID)为100 cm时,不使用滤线栅,以胸部厚度(cm) ×2 +38(常数)设定管电压(kV),毫安秒(mAs)选择0.8至1.0.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后设备显示体表入射剂量平均值为(0.048±0.007)mGy,低于AEC组的(0.066±0.008) 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81,P<0.001).结论 本研究公式:管电压(kV)=胸部厚度(cm) ×2 +38(常数),优化了婴幼儿胸部DR曝光参数,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患儿受到的辐射剂量降低.

  • 南京“5.7”放射事故患者受照后2年的医学观察

    作者:刘松涛;刘玉龙;王优优;卞华慧;陈炜博;刘华江;侯雨含;崔冉;王睿昊

    目的 通过对2014年南京“5.7”1922Ir源放射事故患者受照后2年的医学观察,探讨放射损伤的远后效应及肢体局部放射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为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仔细询问受照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和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系统评价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眼、神经-精神系统等改变,观察并评价患者右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疗效.结果 造血、免疫系统基本恢复,但骨髓穿刺仍提示右侧髂骨骨髓增生低下.性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但精液检查显示精子活率为0.眼晶状体、视网膜及眼底均出现放射性损伤.心理测评显示,患者心理状态较稳定.右下肢皮肤伤口愈合良好,但仍有功能障碍及疼痛感,通过康复治疗后功能障碍较前好转,药物结合物理疗法镇痛效果良好.结论 临床治疗尽早干预可使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的生理功能完全或部分恢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