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Electronic Edition)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5782
  • 国内刊号: 11-9339/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介入手术方式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穆永旭;李启民;刘海艳;张磊;何俊峰;闫瑞强;Yan Ruiqiang

    目的:探讨介入手术方式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观察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介入治疗8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病例资料,对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成功率为100%(85/85),介入治疗后6~12个月行彩超检查可见子宫及病灶的体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是目前临床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应用TIPS技术治疗顽固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赵洪伟;刘福全;岳振东;王磊;范振华;赵孟菲;董成宾;李志伟;余灵祥

    目的:探讨应用TIPS技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顽固性腹腔积液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TIPS技术治疗成功的肝硬化顽固性胸腹腔积液患者427例进行术前和术后长期随访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99.30%(427/430),术后随访胸腹腔积液完全消失85.25%(364/427)、有效8.43%(36/427)、无效6.32%(27/427);术后分流道累积再狭窄率:半年、1年、2年、3年、4年、5年分别为:3.98%(17/427)、18.49%(76/411)、27.39%(103/376)、37.43%(125/334)、46.01%(121/263)、58.54%(120/205);术后生存率:半年、1年、2年、3年、4年、5年分别为:99.53%(425/427)、96.59%(397/411)、87.23%(328/376)、81.14%(271/334)、73.38%(193/263)、57.56%(118/205)。无与手术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 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顽固性胸腹腔积液安全有效,可作为此类疾患的常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诊疗体会

    作者:刘海艳;闫瑞强;李启民;张磊;何俊峰;金昌;穆永旭

    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诊疗效果,为临床有效治疗糖尿病足(DF)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8例DF重症患者,采用静脉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芎嗪,同时进行介入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全部68例患者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临床效果良好。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介入治疗DF,可改善患足的血供,有效预防和控制DF的发生和发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应用血管造影鉴别诊断误诊为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隐匿性缩窄性心包炎

    作者:赵洪伟;刘福全;岳振东;王磊;范振华;赵孟菲;董成宾;李志伟;余灵祥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造影技术鉴别诊断误诊为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缩窄型心包炎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378例以“巴德-吉亚利综合征”为早期诊断的病例,对所有病例均进行常规血管造影检查和术中测压。结果在所有病例中有5例患者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管腔通畅,但压力明显高于正常,右心房压力也明显高于正常,定期随访1~24个月,这5例患者均发现不同程度心包钙化,终进行心包部分或全部剥离术。病理结果:结核性心包炎4例,化脓性心包炎1例,支持缩窄型心包炎诊断。结论缩窄性心包炎部分临床病例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建议有条件单位可应用血管造影技术进行下腔静脉、肝静脉、心脏各房室造影和测压明确有无上述血管疾患。

  • 盆腔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曹广劭;刘玉岩;曹会存;刘健;王玉丹;刘瑞青;刘诗义;李辉;李天晓

    目的:讨论盆腔动脉栓塞术(PAE)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PPH)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估影响其临床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需要做PAE手术的25例难治性PPH患者,分娩方式、出血的病因、详细的生化资料和治疗措施及临床结果都被记录下来,对影响临床结果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了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结果临床成功率为92.00%(23/25),其余2例需要再次栓塞。产后出血控制成功率为96.00%(24/25),其余1例于二次PAE术后死于低血容量休克。长期随访的23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月经,其中4再次成功受孕。统计分析显示PPH后PAE术临床成功率与患者的分娩方式、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大量输血(超过10个单位的压积红细胞)有关。结论 PAE治疗PPH的终临床成功率达96.00%,是安全有效的,对于合并DIC或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术后应密切观察。

  • TAI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一例

    作者:任志忠;张跃伟;刘影;唐顺雄;张立波

    患者男,41岁,以“发现肝内占位5个月,肝移植术后复发1个月”为主诉于2014年09月15日入我院介入治疗科。患者5个月前因食欲下降,乏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上腹部CT示:肝内多发占位,伴强化,门静脉癌栓,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既往无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当时未进一步治疗,于家中自服中药,上述病情逐渐加重。3个月前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在外院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前行PET-CT显示:肝内多发占位,呈不均匀强化,合并门静脉癌栓及肠系膜上静脉癌栓(图1),术后病情好转出院。2个月前肝内病情进展,于外院行肝移植术,术中取出门静脉癌栓,术后口服抗排斥药物,患者病情稳定。1个月前再次入院复查,行上腹部CT示:肝内多发小点状病灶,考虑为复发,给予保守治疗。

  • 导管抽吸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二例报道与文献综述

    作者:陈奇峰;杨正强;贾振宇;施海彬;刘圣

    急性肾动脉栓塞临床上不常见,但危害较重。发病原因常见于心房颤动、主动脉疾病的附壁血栓或粥样斑块脱落[1]。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病,症状无特异性,在确诊时即发生不同程度的不可逆性肾损伤,血管造影可明确该病诊断。急性肾动脉栓塞的治疗包括:溶栓、抗凝和外科手术。

  •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微创介入治疗现状与应用

    作者:李彬;李晓光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 PVTT)是肝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癌细胞易于侵犯肝内脉管系统,尤其是门静脉,发生率为62.2%~90.2%[1],即使是小肝癌,在手术切除标本中PVTT仍可达12.5%~39.7%[2]。作为晚期肝癌的严重并发症及转移方式,PVTT可加剧预后恶化[3],在非治疗干预下自然病程的平均生存期仅为2.7~4.0个月[4]。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门脉癌栓的微创介入治疗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临床效果尚佳。本文就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特点、分型及微创介入技术的现状与应用作如下综述。

  • 臭氧治疗在临床医疗中的新进展

    作者:郝珂楠;李新玲;何晓峰

    臭氧是由3个氧分子构成的极不稳定的气体,其较氧气易溶于水。臭氧应用于医学初始于20世纪初,开始在一战期间为伤员治疗坏疽,战争结束后臭氧陆续被应用于创面消毒、促进创面愈合、肝炎、关节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臭氧治疗作为一种非传统的治疗方式,因其安全、便捷、廉价等优点正逐渐被人们接受[1],极少有并发症方面的报道。至今只有3例术后椎间盘感染的相关个案报道,其中1例为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一种机会性致病菌)[2]。但近期研究表明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出现骨关节粘连症状[3],且自血疗法可以导致人类急性冠脉综合征[4],这些并发症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观察。

  • 胸廓内动脉参与肝癌供血介入栓塞后皮肤损伤的发生及预防

    作者:宋鹏;吴宁;林福煌;李斯锐;陈峰

    目的:探讨胸廓内动脉(ITA)参与肝癌供血行介入栓塞治疗后皮肤损伤的发生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6例经血管造影确认有ITA参与肝癌供血者行ITA栓塞治疗。26例患者既往行TACE治疗2~6次,5例有肝切除病史。其中16例用碘油-抗癌药物乳剂栓塞,10例用碘化油及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8例用微导管行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后观察并随访患者前胸壁及肝区皮肤变化。结果26例患者ITA参与肝癌供血者,右侧ITA 24例,左侧ITA 3例。19例介入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前胸壁及肝区皮肤灼热感或针刺样疼痛。5例出现明显皮肤损伤,其中3例损伤皮肤出现破溃,1例继发感染。5例患者均应用碘油-抗癌药物乳剂行非选择性ITA栓塞。随诊1~4个月后5例均结痂愈合。结论皮肤损伤是经导管介入栓塞ITA的常见并发症,应用碘油-抗癌药物乳剂非选择性栓塞ITA是造成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

  • 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的近期疗效

    作者:武京鹏;何东风

    目的:探讨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15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行门静脉125I粒子条植入术,手术操作在超声及DSA引导下进行。术后对肝功能、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癌栓的改变、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条,门静脉主干癌栓的有效率为40.00%(6/15),疾病控制率为86.67%(13/15)。术后2个月复查所有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与粒子条植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植入125I粒子条治疗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武京鹏;何东风

    目的: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培养中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5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45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116例患者胆汁细菌培养阳性,占全部病例的25.5%。共培养出25种147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18株,占80.3%;革兰阳性菌24株,占16.3%;真菌5株,占3.4%。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低,其次为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耐药低。本组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30株,占革兰阴性杆菌25.4%(30/118)。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及时按照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从而提高胆道感染的治愈率。

  • 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前瞻性对照研究

    作者:张东坡;翟仁友;李建军;戴定可;于平

    目的:通过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比较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不同引流方法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PTBD治疗符合入组标准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91例,男性57例,女性34例,年龄范围30~81岁,平均(60.4±11.6)岁。行PTIEBD(内外引流)的患者随机入组:IED-A组(餐后关闭引流2 h)20例、IED-B组(日间关闭引流)20例、IED-C组(持续关闭引流)15例;行PTEBD(外引流)患者36例。对术前3天内、术后2~4天、术后8~10天、术后1个月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术前3天内各组肝功能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TBIL、DBIL水平IED-B组>IED-A组>ED组,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ST水平ED组>IED-A组>IED-B组;IED-A组、B组与E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ALP水平IED-B组>IED-A组>ED组,ED组、IED-A组与IED-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术前相比,IED-C组患者术后2~4天TBIL、DBIL、AST、ALP均无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不同的引流方法各有其特点,可根据临床情况选择不同的引流方法。IED-C组引流方法不宜采用。

  • 改良PTCD引流管一体式连接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莫伟;向华;阳秀春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和支架植入具有创微性、可重复性等优点,已经成为恶性胆道梗阻的首选疗法[1]。手术成功仅是治疗的开端,要保持有效引流,导管护理十分重要。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带管,间断进行引流管冲洗,部分患者还需间断夹管为拔管做准备。但临床使用的胆道引流管的远心端和引流袋管子的近心端不配套,无法直接进行接驳,若使用螺口接头引流袋虽可以接驳,却不能满足后续治疗需要。常见的办法就是利用三通旋塞和无菌橡胶管[2]进行连接。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每次都需单独消毒橡胶管,连接三通旋塞和无菌橡胶管时及分离橡胶管和引流袋的管子时都比较费时。为了满足治疗护理需求,经过查阅文献,权衡多种引流管连接装置的优缺点,改良设计了PTCD引流管一体式连接装置,经过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 Solitarie支架在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赫;钟红亮;贾建文;李荧;孙永全

    目的:探求Solitaire自膨支架对颅内动脉狭窄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总结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实施球囊扩张Solitaire支架成形术,共留置支架6枚。病变部位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3例,基底动脉段1例,颈内动脉前床突段1例;病变长度为(8±2.9)mm,狭窄率为(73±8.5)%。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率为(14±4.2)%。DSA随访平均时间10.5个月,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患侧TIA发作两次。结论使用Solitaire自膨支架可以对颅内重度狭窄病变行支架成形术具有一定可行性,但需更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颅内动脉 狭窄 支架
  • SBAR沟通模式提升介入血管外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倾向的研究

    作者:秦月兰;刘艳辉;莫伟;阳秀春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对提升介入血管外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倾向的效果。方法将SBAR沟通模式运用于介入血管外科护士的病情汇报中,并于实施前后进行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问卷(CTDI-CV)调查,比较实施前后的得分结果。结果运用SBAR模式汇报病情后,介入血管外科29名护士均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各维度得分、总均分与实施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病情汇报模式提升了介入血管外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倾向,促进了医护有效沟通,维护了患者安全。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