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

中国骨伤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국골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83/R
  • 国内刊号: 李为农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ggszz@sina.com
  • 曾用名: 中国果树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动力髁钢板螺钉固定高龄患者股骨粗隆下骨折

    作者:李开金

    股骨粗隆下骨折系小粗隆下5cm内的股骨上端骨折,常与股骨粗隆间骨折同时发生。临床上常见于老年患者。由于常见股骨粗隆下粉碎骨折加之病人自身老年性内科并发症的困扰,治疗上较为棘手。近3年来,我院采用动力髁钢板螺钉(DCS)治疗该骨折1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67~82岁,平均73.4岁。均为新鲜骨折,按Seinsheimer粗隆下骨折分型[1]:ⅢA型4例,ⅢB型3例,Ⅳ型8例,Ⅴ型3例。其中合并高血压病8例,糖尿病2例。所有骨折均用DCS固定。对内侧有缺损者行常规髂骨植骨。对小粗隆游离骨块较大或移位明显者,复位后以螺钉及钢丝固定;术后3d置患肢于CPM上行髋、膝关节功能锻炼;4周后扶拐练习逐渐下地负重行走。但在骨折愈合前,不允许患肢完全负重。

  • APLD术诱发原发病灶继发性感染

    作者:刘建业;杨必超;陈雁东

    我科自1995年7月~1998年10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髓核摘除术(APLD)120例,取得较好疗效,但有6例患者入院时血沉增快,虽经治疗,血沉恢复正常,再行APLD术,但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都不同程度地较其他患者明显延长。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男5例,女1例。年龄30岁以下1例,30~40岁4例,40岁以上1例。干部1例,工人3例,农民2例。病程短1月,长3年。1.2 症状本组病例均有腰痛,臀部及下肢麻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屈颈、挺腹试验阳性5例,加强试验阳性3例,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5例,背伸肌力减弱5例,跖屈肌力减弱1例,膝反射减弱4例,跟腱反射减弱1例[1]。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三阶段疗法

    作者:龙翔宇;刘建红;刘明淮;朱干

    我院推拿科从1991年7月以来用常规牵引推拿、大推拿复位术或三维牵引复位、手术等三个不同的治疗步骤治疗了4683例住院病人,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683例中男2236例,女2447例;年龄12~74岁,平均37.4岁。病史1天~38.3年,平均2.3年。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症状,其中3961例为单侧,722例为双侧下肢症状。4533例病人进行腰CT或MRI检查证实腰椎间盘突出,单纯L4,5间盘突出1863例,L5S1为1018例,L3,4为225例,两个以上间盘为1427例。其诊断采用胡有谷[1]标准,并排除由于腰椎肿瘤、腰椎滑脱等所致椎管内压迫或腰骶筋膜纤维织炎、骶髂关节炎、梨状肌综合征等所引起的干性神经痛症状。

  • 伴椎管狭窄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治疗

    作者:潘宏武;章军辉;夏永法;艾建平

    我院1997年4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颈椎管狭窄的过伸性颈脊髓损伤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0~65岁,平均49岁。致伤原因:粗木压伤颈部1例,跌倒头面部着地3例,侧方跌倒额部着地伤1例。自受伤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9小时~8个月,伤前均无颈部及脊髓受压症状。1.2 症状与体征本组5例均为不完全性颈脊髓损伤,4例就诊时间超过3周。陈旧性颈脊髓损伤,就诊时见到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四肢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四肢呈屈曲性强直,双手不能持筷、持勺。双下肢不能在平地行走或需扶拐。小便频急,受累肢体痛、温觉障碍,腱反射亢进,深感觉正常,Hoffmann征(+)、Rossolismo征(+)、Babinski征(+)。另一例患者伤后送入本院,表现为左T2以下痛、温觉障碍,右下肢弛缓性瘫痪,深感觉正常,大小便障碍。本组5例均无头颅损伤。根据JOA17分评分法[1]和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损伤的神经和功能分类标准[2],5例患者的术前神经功能评分见表1。

  • 保守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作者:刘锦波;沈铁成;徐晓蜂;袁盛茂;狄东华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是脊柱外伤中常见的一种损伤,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受损,需手术治疗。但也有相当部分的病例不合并神经损伤[1],这部分病例是否要手术,存在争议。本文对35例采用保守治疗的病例进行随访,评估非手术治疗的效果。1 临床资料 自1989年8月~1998年9月,共收治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病人48例,41例予保守治疗,获随访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7~54岁(平均36.7岁)。损伤节段T1213例,L116例,L25例,L31例。致伤原因:坠落伤19例,车祸致伤12例,重物压伤4例。35例随访1.0~4.5年,平均2.8年。

  • 非手术疗法分型治疗颈椎病896例临床观察

    作者:殷晓雪;耿向东;王文

    我科自1997年5月建科至今,共治疗颈椎病逾千人次,有完整记录者896例,每例均根据其分型,合理组合使用牵引、按摩、理疗、硬膜外腔超容量灌注、星状神经节阻滞、药物治疗等多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96例,男406例,女490例。年龄21~75岁,平均48岁。病程7天~30年,平均5.2年,疗程3~34天。其中颈型颈椎病242例,神经根型366例,脊髓型15例,椎动脉型108例,混合型165例。

  • 中药内服外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苑敏;胡宇奇;赵树森

    我科自1995年采用口服中药、外用中药熏蒸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51例患者,男106例,女45例;年龄21~63岁,平均38.5岁,病程1天~2年,平均1.8个月。突出部位L3,42例,L4,5103例,L5S126例,L4至S1双节段突出20例。全部病例均经过CT检查证实。有急性腰扭伤病史者102例,感受风寒后腰痛者45例,无明显原因者4例。腰痛伴单侧下肢疼痛者112例,伴双下肢疼痛3例,单纯腰痛15例,单纯腿痛21例。椎旁压痛、放射痛142例。CT检查见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14例,黄韧带肥厚7例,骨性狭窄3例,间盘钙化4例,中央型巨大突出3例。

  • 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钛金属带锁椎体钢板加矩形植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蒋恒;单军标;张永进;崔海宁

    自1998年3月开始我院用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钛金属带锁椎体钢板(ACLF)+矩形植骨的手术方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18~53岁,平均45.2岁;病程1天~6个月,平均2.5个月;2例急性发病,10例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1例为神经根型表现,2例为脊髓型,9例为混合型,MRI检查均为椎间盘变性突出,颈髓受压。

  •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不完全性截瘫

    作者:赵学平

    我院1996年6月~1998年6月,采用前路减压Kaneda或Ⅰ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9例,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8~48岁。高处坠落伤3例,车祸伤2例,重物砸伤4例。骨折类型根据损伤机制、X线片、CT检查分类,均为屈曲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损伤平面T121例,L14例,L22例,L31例,L41例。合并伤:肋骨骨折1例,横突骨折2例。神经损伤类型按Frankel分类[1]:C级1例,D级8例。2 手术要点 采用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依据CT显示骨折碎片突入椎管的情况,根据前方致压物偏左或偏右而选择手术入路侧别。侧卧位,胸12腰1切除第12后肋胸膜外途径,腰2、3、4采用肾切口腹膜外途径。准确定位,在椎体侧方切断,结扎腰椎血管,显露伤椎及其上下各一椎体的正侧方。用尖嘴咬骨钳逐步咬除骨折椎的一侧椎弓根,显露硬脊膜侧方,在硬膜前可看到向后移位压迫脊髓的椎体碎片及上、下位的椎间盘,在直视下小心切除突入椎管的碎骨块及伤椎上、下方的椎间盘。压迫解除后,硬膜囊隆起,搏动恢复。在病椎上下椎体的正侧方打入4支脚椎体钢板,用打孔锥经椎体钢板孔向椎体钻钉道,后换成相应长度的椎体螺钉。借助螺钉钻入器矫正旋转、成角及侧方移位,安装螺棒、螺帽。再次调整Kaneda固定器,进一步复位。后在两棒之间安装横向棒桥,以增加三维稳定性。或减压、复位后,选用合适Ⅰ型钢板固定伤椎上下椎体并植骨。

  • 神经根变异与特殊型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于珂;于洪文

    本文回顾25年来在腰椎间盘手术中遇到的7例由于神经根变异或特殊类型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病人,其解剖的变异及椎间盘病变的特殊性给临床诊断与手术带来一定困难,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5~55岁。其中S1,2椎间盘突出压迫S1神经根2例,L5神经根走行变异,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L5神经根2例。L5神经节位于侧隐窝内被L4,5椎间盘隆突压迫1例。术中错位切除椎间盘隆突,而遗漏极外侧椎间盘突出1例,第一次手术仅摘除突入椎管内部分间盘组织,而漏切大块游离远处髓核1例。2 典型病例报告 例1,男,35岁,因搬重物突感腰疼,3d后右臀及下肢麻痛。检查:腰骶部叩击痛,且向右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45°(+),小腿外侧痛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拇背伸力下降。腰椎正、侧位片及CT扫描无椎间盘突出。诊断:L5S1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在局麻下行L5S1椎间盘探查,未发现突出。但S1神经根触痛明显,并向右下肢放射痛。沿S1神经根向远端减压,当减压至S1,2椎间盘时,发现一0.7cm×0.6cm×0.6cm大小髓核组织顶压S1神经根,予摘除。因椎间隙狭窄,髓核钳不能探入,搔刮后结束手术。术后右下肢痛麻消失,痊愈。

  • 中西药外敷治疗感染性创面

    作者:傅瑞阳

    笔者自1986年起,在严密观察并有其它措施准备的情况下,采用中药油敷配合654-2注射液滴润治疗大面积感染性创面患者8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86例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17~59岁。创面面积大者约26cm×14cm,小者约5.0cm×3.5cm,深达骨层。在行创面脓液细菌培养的53例患者中,单一细菌生长者41例,两种细菌生长者12例;菌种为绿脓杆菌者2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者17例,溶血性链球菌者9例,大肠杆菌者8例,变形杆菌者3例。抗生素敏感试验:无高度敏感者,中度敏感5例,低度敏感32例,不敏感16例。

  • 中西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27例

    作者:姚丙申;汪超然

    梨状肌综合征在下腰痛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笔者采用中药加味二妙散和西药60%的硫酸镁溶液局部热敷,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7例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2~68岁;其中双侧患病4例,急性期表现7例。 诊断标准:①患臀痛,伴同侧下肢放射痛;②患臀梨状肌位置上扪及高起或条索状物,并有明显压痛;③患肢足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往往超过60°时疼痛减轻;④腰部无明显畸形和运动障碍。

  • 股骨干骨折术后梅花针严重滞针5例

    作者:王铁翔;邢国利

    除梅花针弯曲外,我们发现,股骨干骨折梅花针内固定术后另一滞针原因为针尾变形。我院自1982年以来,在127例取梅花针患者中因针尾变形原因共发生严重滞针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21~40岁。骨折部位中段4例,中上段1例。陈旧性骨折2例。手术方式为逆行法打入梅花针。取针时间1~2.5年。5例患者1例因滞针严重、针尾较短、放弃取针,针尾打入股骨内,其余4例均取出。

  • 弓形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张新宽

    我们用弓形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将近2年治疗的100例患者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 经治患者100例,住院73例,门诊27例;男62例,女38例;年龄17~50岁。病程1周~10余年,初诊患者42例,其余58例均接受过不同方法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行腰椎CT扫描、肌电图检查并经临床体检确诊,部分尚行腰椎MRI及X线摄片检查。其中L4,5单层面突出者37例,L5S1单层面突出者27例,L4,5、L5S1同时突出者36例;中央型42例,侧方突出58例。同时伴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者45例,椎管狭窄12例,椎体滑脱7例。

  • 三油膏治疗骨外露26例

    作者:陶贤水;李占良

    我院用自配三油膏治疗骨外露2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5~58岁。骨外露面积大5cm×4cm,小2cm×1cm。小腿20例,手背部6例。机动车撞扎挤压伤20例,砸伤6例。本组26例均为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后软组织坏死或感染致骨外露。2 治疗方法2.1 药物组成与配制①蛋黄油:熟鸡蛋黄100个,放在铁锅里文火烤焙,焙出蛋黄油,用纱布过滤备用。②三油膏配制:将紫草10g、当归10g、红花10g、地榆10g入香油250g浸泡(夏日3天,冬日5天)。铁锅文火煎至中药变黑漂浮,纱布过滤2次,候温至60℃时放入蛋黄油、凡士林调匀至膏状,高压消毒备用。③三油膏纱条制备:将蛋黄油、上述中药煎剂、凡士林调匀成膏剂后,分层均匀涂于纱条上,放入不锈钢容器中,高压消毒备用。

  • 经皮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冯步龙;钱普进;潘瑛

    我科从1996年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 本组51例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28~53岁。L4,5间隙38例,L5S1间隙8例,两个间隙同时手术5例。病程长2.2年,短1个月。随访时间:3~14个月。疗效评定[1]:显效26例,有效24例,无效1例。2 治疗方法 以L4,5为例:病人俯卧位,两侧腹垫软枕,使脊柱前屈,在L4,5棘突间隙的皮肤上用美蓝作横线。在此线上病变侧距中点8~10cm处(为穿刺点)局麻,由此点与皮肤成45°角左右插入导针,达椎旁。在侧位X线下,使导针在椎体间隙后1/3处进入椎间盘旁,再在正位X线下进针达椎体间隙内。在导针旁切开皮肤、深筋膜,然后分别旋进各型逐步增粗的套管,直至工作导管。并于左手固定,沿工作套管放入环锯行切割,后再伸入取核钳反复多次取出髓核,冲洗,吸出碎片(此过程我科常使用电动切割,连续冲洗抽吸)。后,拔出套管,缝合皮肤一针。术后3天即可下地,适当活动。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髂骨骨髓炎7例

    作者:李大银;卜明

    我院自1989年5月至1997年10月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髂骨骨髓炎7例,效果较满意,现予以报告。1 临床资料 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7~15岁。病程0.5h~7d。切开引流3例,病灶切除4例。治疗结果:6例痊愈,随访半年至2年无复发,1例好转(因经济困难中断治疗)。2 治疗方法2.1 中药治疗急性期清热解毒为主,佐以活血化瘀。方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方药:公英、地丁、二花、连翘、黄连、黄柏、栀子、泽兰、丹参等。后期补益气血,托脓外出。方用八珍汤加减。方药:黄芪、白术、茯苓、当归、太子参、山药、白芍、牛膝、骨碎补、丹参等。

  • 碘仿纱条治疗骨科难愈创口

    作者:阮威明

    笔者自1987年至今,将碘仿纱条应用于骨科的难愈创口,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胫骨结节前皮肤外伤后感染创口41例,跟骨后皮肤伤后感染(压迫性溃疡)32例,术后切口感染伴有死腔14例,胫腓骨骨折伴感染、骨外露5例,跟部大面积剥脱伤后感染、跟骨外露2例,糖尿病足溃疡、坏疽,术后切口不愈4例,跗骨间感染及窦道6例。2 治疗方法2.1 碘仿纱条的制作方法及贮存 95%酒精1000m1,乙醚100ml,碘仿250g,甘油250ml,无菌纱条500个。按无菌技术操作,先将碘仿、甘油等量置于盒内,制成糊状。另一盒内置入纱条,倒入适量酒精及乙醚,使纱布浸透。再将纱条放入碘仿糊中,搅拌揉匀,待乙醚挥发后将纱条置于消毒容器内,密封避光保存。

  • 综合治疗颈椎病283例

    作者:胡翔;冯玉霞;尹学临;赵颖林;张满臣

    自1991年元月至1997年12月,运用卧位颈颌带牵引、手法、丹参注射液静点、中药离子导入等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除外脊髓型颈椎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283例住院病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83例中男性117例,女性166例;年龄24~84岁;病程长21年,短2天。283例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疗标准》[1]进行分型诊断:颈型16例、神经根型116例、椎动脉型151例。

  • 复元活血汤合金铃子散治疗胸胁内伤

    作者:周军;张姚萍

    自1994~1997年,笔者应用复元活血汤合金铃子散治疗各类胸胁内伤218例,收到满意疗效。

  • 三承气汤加味治疗早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例

    作者:仇增来

    现就数年来运用三承气汤加味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的情况,简介如下。1 大承气汤加味治疗伤后便秘腹痛 李某,男,43岁,瓦工。患者于2d前上午在4m多高处砌墙时,不慎落下,臀部触地,当即自觉腰部疼痛较甚,不能站立行走活动,次日腹部胀满,疼痛拒按,便秘3d而入院。X线摄片报告:L1压缩2/3左右,L2压缩1/3左右,呈楔形变。查体见腰椎后凸肿胀明显,第一、二腰椎处压痛明显,脘腹胀满,按之硬,舌质有瘀斑,舌苔黄燥,脉弦沉实,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证属瘀血内阻,肠腑不通,郁而生热。治宜攻下泻热,荡涤燥结。方用大承气汤加味:生大黄30g(后下)、厚朴6g、枳实10g、芒硝10g、红花1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桃仁10g。药服3剂大便解下,腹胀满疼痛消失,伤椎疼痛亦明显减轻。

  • 编织固定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台明初;刘焕友;马跃文

    我院自1995~1997年6月共治疗上下肢骨折163例,其中粉碎性骨折85例,用编织固定法15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粉碎性骨折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大68岁,小19岁;砸伤4例,坠伤2例,撞伤9例;胫腓骨8例,股骨3例,肱骨4例。一块碎骨片7例,两块碎骨块4例,三块碎骨块3例,四块碎骨块1例。2 治疗方法先将碎骨块复位,骨块相邻边缘以细钻头钻孔,视骨块大小及形状,分别钻孔2~4个不等,部位要靠近两端及边缘,相邻骨块的孔要对应,在对应孔中穿入7号丝线,暂不打结,再将骨折远近端复位,视情况以钢板、髓内针或体外固定器固定后,再将碎骨块准确复位后拉紧丝线打结固定,注意与骨块相联的骨膜不要离断。

  • 集束钉治疗小腿中下段骨折

    作者:郭建欣

    自1995年4月至1997年2月,我们应用集束钉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2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例病人中,男15例,女5例,年龄7~65岁。开放性骨折14例,闭合性骨折6例;横断骨折8例,短斜形6例,螺旋形4例,粉碎性2例;合并其它位骨折6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2例;损伤原因:车祸(汽车、摩托车撞伤)15例,砸伤3例,摔伤2例。开放性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2~6h,闭合性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10d。

  • 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复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广民;刘强;孙振军;乔栓杰

    目的 评价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复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提取TGF-β,与同种异体骨复合后植入兔桡骨缺损区,采用同体双侧对照方法,进行X线摄片、组织学及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检查。结果 术后8~12周,复合物移植侧移植骨与桡骨断端全部连接,成骨活跃,单纯植骨侧移植骨与桡骨断端无连接,成骨差。结论 重组TGF-β复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缺损效果良好。

  • 醒髓汤抑制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杜良杰;殷晓雪;杨毓华;李彦民;朱长庚;李堪印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醒髓汤对于脊髓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诱发神经毒效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用AllenWD法致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对照组(A组,18只)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不给药;模型组(B组,26只)造模前后30min应用蒸馏水2ml灌胃;治疗组分成造模前30min给药组(C1组,18只)及30min后给药组(C2组,18只),按12.5g·kg-1·d-1剂量分2次给药。于用药后50min取伤段脊髓标本,纸上电泳法检测其兴奋性氨基酸含量;于造模后24h取伤段脊髓标本,干湿重法测定水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离子含量;于造模后72h取脊髓标本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 同A组比较,B组脊髓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早期显著增高(P<0.05),而后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B组之水钠、钙含量显著性增高(P<0.01),钾、镁含量显著减少(P<0.01);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严重。同B组相比,C1组脊髓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水钠、钾、钙含量显著减少(P<0.01),钾、镁含量显著增高(P<0.01);脊髓组织变性坏死轻。同B组比较,C2组脊髓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钠、钾、钙含量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其钾、镁含量显著增高(P<0.01);脊髓组织变性坏死程度重于C1组,但较B组为轻。结论 早期应用醒髓汤能够有效地抑制继发性脊髓损伤。

  • 腰骶管内巨大表皮异位囊肿一例

    作者:冯合才;郝世渊

    患者,女,45岁,农民。以右下肢无力10年,左下肢无力2年,行走困难半年之主诉入院。10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下肢抽痛感,自感右下肢及会阴部感觉麻木,行走快时感无力加重而跌跤。大便干燥,每2~3d大便1次,小便正常。曾以“小儿麻痹”后遗症行针灸治疗,效果不佳,无力逐日加重,每行走500m左右即要休息,1~2min后可继续行走。近1~2年出现左下肢无力,双下肢抽痛,以右下肢为重。后渐感双膝以下发凉,用热水袋取暖时感觉麻木而烫伤右足第五趾,并导致趾骨骨髓炎,行右足第五趾切除术。半年来站立不稳,扶双拐行走,重时需他人搀扶行走。大便干燥,每3~5d 1次,排尿不畅。外院曾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牵引、按摩无效。本次以“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入院。查体:神志清楚,颅神经(-),脑膜刺激症(-)。腰段脊柱生理弯曲变僵直,腰骶部皮肤可见较浓之毛。双足趾屈曲畸形,右第五趾缺如,腰2至骶部扣击痛(+),放射痛(+),腰椎活动受限。双下肢肌力Ⅲ级~Ⅳ级,右侧伸趾肌力及跖屈肌力Ⅲ级。会阴部、骶尾部及双小腿后外侧及足底感觉迟钝。肛门反射、双膝跟腱反射均减弱。未引出病理反射。X线片示L5S1隐性脊柱裂。腰椎管造影L1,2间隙以下梗阻。CT示腰骶管内硬膜下占位性病变。手术探查,全椎板入路。术中见L2至骶管内硬膜下1.5cm×1.5cm×20cm囊性肿块,囊壁与硬膜粘连紧密,切开囊壁,囊腔内可见豆腐渣样内容物50ml,马尾神经紧贴于囊壁四周,剥离困难。切除游离囊壁,冲洗后探查,囊肿壁呈袋状,始于平L2上缘,终于S2,上部粗大,占据整个椎管,下部稍细。病检为表皮样囊肿并异物巨细胞反应。术后2周后下床活动,随访3月恢复良好。

  • 月骨倒置性脱位一例

    作者:王嘉瑞

    病人,男,30岁。因车祸致头部撞击,左手腕部折挫伤0.5h入院。伤后轻度昏迷,数分钟后清醒。无呕吐、胸腹疼痛。左手腕剧痛,不能活动。查体:血压122/86mmHg,脉搏82次/分,呼吸22次/分,体温36.8℃。左额部皮肤轻度擦伤,点状渗血。左腕部轻度瘀血、肿胀、触痛,关节活动功能明显受限,被动活动时疼痛剧烈。X线摄片报告:左腕尺骨180°倒置性脱位。入院后经补液、止痛及对症治疗。左腕尺骨脱位在X线透视下行手法复位。一助手固定左前臂,术者握手掌。先行持续牵引数分钟。术者先将患肢手掌面向下屈曲,双拇指尖压按已脱位的月骨远端,使月骨近端翻转向上,然后一拇指固定远端,另一手将患掌背伸80°左右,这时可触及已翻转翘起的月骨近端,在拇指顶住月骨近端向腕关节方向推挤时,余指保持患掌背伸位。在X线透视下可见月骨近端逐渐向腕关节方向复位,当复位至50°~60°时,按压固定远端即达目的。这时改为术者一手继续推压月骨近端,另一手将患掌折顶屈曲,在X线透视下可见月骨顺利回复原位。患者感到腕部疼痛明显减轻。复位成功后,给石膏托患掌屈曲30°松散制动固定。经中西医结合治疗2周出院。随访3年左腕关节活动自如,功能正常。X线摄片检查未发现左月骨疏松脱钙及骨坏死现象。

  • 罕见髋关节唇外后下脱位误诊一例

    作者:张文健

    患者,男,40岁。因修公路砸伤右大腿外侧膝关节部。膝关节上10cm处形成15cm×8cm血肿。于1998年1月17日跛行步行入院就诊,经X片显示:股骨中下段及膝关节无骨折及脱位。3周后,血肿、局部肿胀消退,自动出院。又于1998年4月10日来院复查发现:右髋关节僵硬、畸形、功能障碍,比健侧长2cm,原血肿部位无异常,并能跛行行走。X片显示:右股骨头与髋关节重叠,关节腔上与股骨头下移2cm。诊断为:“陈旧性右髋关节半脱位”。即在全麻下试复位,失败。随即用髋关节改良外切口,切开皮肤,逐层进入关节腔,发现关节腔内大量软组织嵌顿。股骨头在髋关节唇外后下方,游离股骨头,清除腔内组织,助手用反旋转问话符号方法,复位成功。关闭各层组织。术后胫骨结节骨牵引4周出院,于1998年8月20日复查,功能恢复良好。

  • 外用庆大霉素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

    作者:薛民权;刘列

    患者,女,26岁,工人,以腰痛伴双下肢无力半年,加重1月之主诉入院。入院后经检查诊断为腰骶椎体结核合并椎旁脓肿,给予雷米封、利福啶、吡嗪酰胺、利福喷啶抗痨治疗,以及支持治疗。期间输全血200ml,出现一过性寒颤、低热,给予肌注非那根后,症状消失。1月后,病人病情好转。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血常规均正常,血沉为30mm/h。B超见腰骶部脓肿已消失。遂采取局麻加强化下行腰骶椎体结核后路植骨融合术。术中取部分髂骨外板,放置于凿成粗糙面的椎板上,融合腰骶部。术中用药0.5%普鲁卡因70ml、芬太尼1支,局部伤口外用庆大霉素16万单位,浸泡骨块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伤口放置引流条。术中出血约150ml,输全血200ml。术程顺利,手术历时1.5h。术后用青霉素640万单位抗感染治疗。术后约4h左右,病人开始恶心、呕吐,给予肌注爱茂尔,无好转。症状逐渐加重并且持续无尿,诊断为急性肾衰。用速尿、碳酸氢钠、减少输液量以及人工透析3次等抢救治疗,术后10d,病情好转,进入多尿期。术后1月病人痊愈出院。

  • 颈椎相关疾病中交感神经因素的研究近况

    作者:齐越峰;张军;孙树椿

    当脊柱病影响了硬脊膜、后纵韧带、小关节、脊神经根、椎动脉等组织时,可直接或反射性地刺激附近交感神经,出现一系列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在颈部,这些症状的表现尤其多种多样,而且多是主观症状,常常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长期以来,由于对引起颈部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诊断方面也缺乏客观依据,因而在治疗上亦存在诸多困难。随着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力学、病理生理学、遣传学、内分泌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颈椎疾病引起的颈部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与血压异常、心律紊乱、冠心病、视力障碍、脑血管疾病等约20种疾病或症状群有关,并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1]。临床上常根据这些不同症状,而分别称为颈心综合征、颈性眩晕、颈性血压异常、颈性视力障碍等。下面就为常见的几种颈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中交感神经因素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方加虎;周福贻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copathy CSM)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的颈椎疾患之一[1].本病诊断包括:①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②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③除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等疾病[2]。

  • 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椎管狭窄症

    作者:吴谞駋

    1995年3月~1998年2月共收治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伴有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4例,其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28~79岁,平均49.18岁。双侧腰腿痛6例,右侧27例,左侧11例。

  • 改良牵引法整复新鲜移位型科雷氏骨折

    作者:龙辉;林宗汉

    笔者自1992年8月~1998年10月采用“握持拇指大鱼际和示、中、环指牵引法”整复新鲜移位型科雷氏骨折36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68例科雷氏骨折均为病程4d内,未合并其它严重损伤的新鲜闭合性移位型骨折,其中男206例,女162例,年龄10~92岁。骨折线未进入关节,骨折远段完整者242例,骨折线进入关节或骨折粉碎者126例。2 治疗方法 血肿内麻醉后,患者仰卧或端坐,屈肘90°,前臂旋前,掌心向下。一助手把住伤肢肘部或前臂近端,另一助手一手执握伤肢拇指及大鱼际部,另一手执握示、中、环三指。两助手利用自身体重作对抗牵引,注意使作用于拇指及大鱼际部的牵引力F1和作用于示、中、环三指的牵引力F2两者合力的方向对准桡骨纵轴方向。牵引2~3min后,术者在维持牵引状态下,使用端提、捺正手法,使骨折远端突出者复平,陷者复起,粉碎的骨块粘合,侧方移位给以纠正。后术者用手触摸觉得骨折对位满意后徐徐将腕关节置于掌屈、尺偏位,用科雷氏骨折小夹板或背侧石膏托外固定。用三角巾将前臂保持中立位悬吊于胸前。行X线拍片复查。

  • 支点撬提法治疗肩关节脱位80例

    作者:李宣

    作者1982~1998年,以支点撬提法治疗肩关节脱位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患者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1~81岁;脱位时间短1小时,长2个月。关节盂下脱位43例,喙突下脱位22例,锁骨下脱位8例,后脱位7例。其中伴肱骨大结节撕裂性骨折21例,喙突骨折2例,肩锁关节脱位8例,肱骨骨折11例。

  • 垂直下牵外旋前臂治疗肩关节脱位

    作者:王贺明;王卫东

    从1990年至今笔者曾用垂直下牵外旋前臂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15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57例中男98例,女59例,年龄31~72岁;右侧108例,左侧49例;来诊时间长6d,短0.5h;所有病例均无明显血管、神经损伤合并症,脱位均经X线摄片证实。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嘱患者全身放松。术者站于患侧,一手轻握患肘或前臂,另一手在患肩周围做轻度的拿捏手法,握肘或前臂之手同时做小而轻的前后摆动,3~5min后,令一助手稳站于患者健侧,双臂从患者的前后伸向伤肢腋下,双手十指交叉卡住盂下端,向健侧斜上方做提牵势。此时患者伤肢呈自然下垂状,术者站于伤肢侧,稍下蹲,两手紧握腕部并向下牵引,约1min后,再轻轻外旋伤肢,使肱骨头顺势回纳入肩关节盂中,同时可闻及复位的响声。以托板将前臂屈曲90°固定于胸前,配以口服舒筋活血药物,3周后进行功能锻炼。

  • 一抹法治疗老年颞下颌关节脱位

    作者:武仙娥;李勇;武天宝;史永叶

    笔者自1991~1998年,应用一抹法治疗老年颞下颌关节前脱位10例,均一次复位成功,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均为双侧脱位,男3例,女7例;年龄60~82岁,平均65岁;新鲜脱位9例,习惯性脱位1例。2 治疗方法2.1 整复方法患者头部依墙端坐,术者站在病人前方,先用两手拇、食指分别揉按双侧阳白、太阳穴,中指置脱位之髁状突前缘不动,边揉按上述穴位边向患者讲解,以分散病人注意力,当术者感觉病人咀嚼肌松弛时,乘其不备,突然向下后方轻轻一抹,即可觉到关节入臼声响,说明复位成功。

  • 折顶尺偏法整复治疗前臂双骨折42例

    作者:王章

    手法整复治疗前臂双骨折目前仍然难度较大。作者运用折顶尺偏法治疗42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12~46岁,平均31岁。直接暴力损伤13例,传达暴力损伤18例,扭转暴力损伤11例。2 整复方法 经臂丛麻醉后,患者仰卧,患肢屈肘90°,肩外展90°。一助手握肘上,另一助手双手握住手部,顺轴线缓缓对抗拔伸牵引。若是上1/3骨折,前臂处中立位稍旋后;若是中、下1/3骨折,前臂中立位。术者立于患肢外侧,先作夹挤分骨,使骨间膜张开,然后用提按或轻折顶法先对尺骨骨折进行复位。待尺骨对位后,桡骨往往还存在重叠移位。术者再以一手的掌和食、中、无名、小四指握护住复好位的尺骨骨折端,且用掌向桡侧方向推顶,拇指协同另一手,对桡骨骨折进行折顶。同时,握远段的助手则往上、后提拉并往尺侧偏摆。此时即可听到咔嚓声音,复位便成功。此法称为“折顶尺偏法”,一般一次就可达到理想复位。尔后,常规夹板中立位固定,三角巾屈肘悬吊胸前,对不稳定性骨折者可加一旋中板固定。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平生;宋建榕;陈奋勇;郭文荣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佳治疗方案,提出佳手术时机、手术指标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6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行后路减压56例,经后入路椎弓根侧前方减压12例,采用“锤入法”或“潜挖法”切除从前方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的椎体碎块,采用Dick’s椎弓根钉内固定15例,双哈氏棒固定42例,哈-鲁氏棒固定8例,鲁氏棒固定3例,并行椎间关节突植骨15例。结果 随访4个月至4年4个月,平均2年。术后内固定稳固,骨折复位佳,椎管有效径恢复,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较大恢复。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骨折块占据椎管容积1/3以上,椎管矢径小于10mm应积极进行手术椎管减压,后路复位固定,纠正后弓角,注意术中复位达到以下三项标准:a.压缩椎体张开80%以上;b.后弓角<10°;c.椎体间脱位完全复位。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 后入路椎管环形减压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作者:张鹏程;王世松;杜墩进

    目的 探讨后方入路椎管环形减压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58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行后方入路椎管环形、半环形减压。哈氏撑开棒加棘突钢丝固定15例,Luque棒固定7例,哈氏棒与Luque棒联合固定4例,椎弓根器械固定32例。本组病例根据伤情和手术方法不同,分别行椎板关节突、椎体间、半椎板及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7年6个月,平均3年2个月。58例术后X线片显示伤椎前缘高度从46%恢复到88.6%,脊椎后凸Cobb角从17.6°降至2°,CT显示椎管矢状径基本恢复正常,硬膜囊前方无受压现象,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完全瘫(A→B)为11.1%,不完全性瘫为100%。结论后方入路环形减压能一次性清理脊髓马尾周围致压物和完成内固定,稳定脊柱,大限度地创造神经功能恢复的条件,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本术式减压充分,固定可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 带第四腰动脉蒂髂骨瓣植骨治疗腰椎不稳

    作者:李书奎;李建博;李民;杨洪泉;李亚洲

    目的 探讨应用带第四腰动脉蒂植骨治疗腰椎不稳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本组腰椎不稳病人16例,将带第四腰动脉蒂髂骨瓣用松质骨螺丝钉固定于需融合节段腰椎的椎弓根,对侧椎板或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随访8个月至6年,平均2.8年,根据李稔生的疗效评价标准:优13例,良2例,可1例。结论 应用带第四腰动脉蒂髂骨瓣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手术简单,临床效果好。

  • 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

    作者:楼列名;吴卫平;夏军;沈企勋;冉永欣;李山珠

    目的 评价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7例。闭合及小切口开放复位,做膝关节小切口,从股骨髁间窝处插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及髁间粉碎骨折。结果 37例切口顺利愈合,无关节感染发生,骨折复位好,35例骨愈合平均12.4周,膝关节屈曲平均105°。结论 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对软组织破坏少,骨愈合率明显提高。用于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手术效果好。

  • CT引导经皮脊柱活检器械研究和临床应用

    作者:张功林;葛宝丰;李康印;陈虎义;张军华;张宝峰;刘太云

    目的 报告CT引导经皮脊柱活检器械的构造和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由套管、套管芯、环锯、环锯芯和活检钳五部分组成的器械,对38例病人进行了CT引导经皮脊柱活检并分析了活检标本,其中,颈椎2例,胸椎9例,腰椎22例,骶椎5例。结果 病理检查表明:脊柱原发性肿瘤12例,转移性肿瘤26例。随访4~6个月,未发现与经皮CT引导脊柱活检操作有关的并发症,诊断准确率为100%,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CT引导经皮脊柱活检术是诊断脊柱病损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安全、准确及创伤性小的检查方法。

  • 节段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周红羽;张连仁;李勇

    目的 通过改变脊柱弯曲、旋转角度进行节段定位,研究节段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提高对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方法 采用节段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11例,用手法把脊柱控制到一定的屈曲及旋转角度,施以斜扳法,让屈曲、旋转应力集中于病变节段的椎间盘,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911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08例,显效330例,好转361例,无效12例,显效率59%。结论 采用相对准确的节段定位,施以斜扳手法,可较好地缓解神经根受压和调整后关节紊乱,改善或解除临床症状。

  • 侧隐窝小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8例

    作者:赵新建;林庆光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用骨刀行倒U正L形侧隐窝小开窗法共治疗具有单侧下肢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48例。结果 经1~4年随访,优160例,良78例,可3例,差7例。结论 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早的优点,尤其适合于伴有侧隐窝和根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强调手术不仅要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更应彻底松解被嵌压的神经根以提高手术疗效。

  • 寸元散经皮植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郭大平;徐微;胡书轩;赖志刚

    我部采用“寸元散”经皮植入治疗腰椎间盘(后外侧型)突出症31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接治腰突症310例,其中男206例,女者104例;18~40岁260例,40~60岁36例,60岁以上者14例。病程长者20年,短者2个月。突出部位:L4,5186例,L5S184例,多个间隙突出者34例。经手术效果欠佳者6例,310例均经CT或MRI确诊。2 治疗方法2.1 寸元散辐照法寸元散按寸香10份、珍珠1份的比例配伍,装入瓶内拧紧盖,再外缠数圈胶布装入塑料袋,袋口密封。通过我所辐照中心用60钴-γ射线照射到25KGY(千戈瑞),此时辐射穿透力强,杀菌均匀彻底,可照射到密封包装内的药品,杀灭内部微生物,无残留毒物,不造成化学反应,达到药典规定的药检卫生标准。 寸元散的辐射灭菌在室温下进行,对寸元散的色、香、味、化学成分无影响,保持药物有效成分,保证药物质量和安全性。无放射性污染,安全卫生,对人体无危害。

  • 屈颈四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郎伯旭

    屈颈试验是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但临床操作方法标准不一[1,2],诊断准确率文献报道出入较大。本文通过532例患者的观察,认为屈颈试验可分为四步方法操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屈颈试验原理 屈颈试验是通过屈颈时,从上方牵拉硬脊膜和脊髓,从而刺激神经根,如椎管内有致压物使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受压时,即可引起腰腿痛。因此牵拉的张力与阳性率是成正比的,张力越大,其阳性率越高,即敏感性越高。

  • 绷带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

    作者:王忠岳

    《中国骨伤》1999年9月第11卷第5期黄桂成介绍横“8”字和斜“8”字联合固定锁骨骨折,笔者也喜用此法。对锁骨骨折的移位机理、固定原理、适应范围的认识,与该文略异,兹陈管见。1 锁骨骨折移位的机理 锁骨骨折因直接暴力所伤者,其移位方向因暴力而取向。锁骨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以跌仆伤为常见。锁骨呈横“S”形,内侧2/3凸向腹侧且有胸锁乳突肌和胸大肌附着,外侧面1/3凸向背侧,且有三角肌和斜方肌附着。锁骨细长,部位表浅,从锁骨横切面来看,内侧1/3呈三角形,中1/3与外1/3交接处则变为类椭圆形,而外1/3则又变为扁平状,中1/3形成应力上的弱点,加之该处无肌肉保护,锁骨中1/3处容易发生骨折。骨折后近端因胸锁乳突肌的牵拉而向后上移位,远端因上肢的重力,胸大肌、三角肌的牵拉而向下向前移位。远近两侧力量相较,远侧力量大于近侧力量。锁骨位于胸前,桥架于胸骨和肩峰之间,组成内侧的胸锁关节为微动关节,组成外侧的肩锁关节伴随肩关节能作上下前后旋转的较大范围的活动,锁骨骨折后其外侧段因伴随肩的活动而呈浮动状态,骨折内侧段相应地呈静止状态,所以锁骨骨折后的整复和固定,可以讲都是围绕骨折外侧段而言的。在整复阶段中要求病员挺胸,医者膝蹬其背脊,两手拔肩向后,意在使锁骨外侧段向外移伸,纠正重迭,恢复锁骨的长度。旋转及抬举肩关节或从下而上、从前向后推压锁骨外侧段以纠正其上下前后移位。总之,整复过程其着眼点在锁骨的外侧段。不管采用何种固定方式,其前提必须是保证锁骨外侧段从浮动状态转变成稳定状态,否则仍有再发移位的可能。

  • 脊柱侧凸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作者:王开明;张耀喧;卓巍;黄明;冯磊

    脊柱侧凸畸形的发生和发展,归纳起来为骨性畸形和肌力失衡两大因素,治疗脊柱侧凸的目的是使畸形得到大的矫正,并能保持在矫正的位置上而不再继续发展。但往往因年龄、曲度大小、曲度数目和分布部位、肋凸程度以及内固定器械、植骨融合程度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作者自1982年以来共收治52例进行手术治疗,进行8~108个月,平均59个月随访,除矫正度数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外,有8例产生神经系统等并发症,现小结如下。

  • 手指损伤术后坏死42例分析

    作者:游浩;李皓恒

    手指损伤是常见的手外伤之一。现就本院自1992年以来早期处理522例病例中,发生远端坏死42例进行分析,以强化指伤处理的质量,提高治愈率,降低坏死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2例中,男36例,女6例;年龄3~72岁,多数为20~48岁。损伤性质:开放性损伤伴骨折26例,闭合性损伤伴骨折11例,无骨折5例。损伤手指数:一个手指29例,二个手指28例,三个以上手指5例。损伤手指与部位:拇指末节指骨2例,示指中节指骨9例,末节指骨7例,中指末节指骨14例,环指中节指骨3例,末节指骨5例,小指末节指骨2例。1.2 早期处理手术方法:42例中,常规清创加克氏针固定13例,清创加外固定24例,清创缝合5例。早期处理后多数病例均应用抗炎治疗。坏死出现时间:早为术后第1天,迟为术后第7天,多数在1~3天,其表现为:皮温降低,颜色变青并逐渐变黑。坏死程度:全部坏死38例,部分坏死4例。

  • 盲切法治疗扳机指近况

    作者:杨义靖;罗开旭

    “扳机指”全称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传统教科书以局部封闭为主,无效时改用开放性手术治疗[1]。近年来人们都在寻求更为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着重介绍近5年来系列刀具盲切法治疗本病的进展情况。所谓盲切是指经皮切割的手术方法,系列刀具是指各种不同样式的手术刀具。以下分6个方面展开讨论。1 刀具的种类 刀具的选择决定了手术的方式。第一类刀具为扎切型刀具,这类刀具实为一根粗针前端加一微型刀刃,刀刃方向与针体垂直,刀刃长0.8mm或更小,象一把微型的凿子,这类刀具如小针刀[2,3]、注射器排气针[4]、改良注射针刀[5]等。第二类是直形手术刀,如尖刀(11号手术刀)[6]、改良尖刀[7](即将尖刀刀身裁减至2mm,切口小,但不易加工),还有线状刀[8](为眼科专用器械,一般医院未备),后是双刃小针刀[9](用直形克氏针自行磨制成双刃的刀)。第三类为镰状弯刀。包括:①虹膜刀[10]。为眼科专用刀,不易寻得。②自制微型弯刀[11]。用克氏针拧弯,在内弯处磨成刀刃,状似小镰刀。③针灸刀[12],为古代九针发展而来,有专门生产厂家。④小钩刀[9,13](12号手术刀)。

  • 下肢长骨骨折病人术后综合护理

    作者:李振玉

    针对下肢骨折病人术后的特点,对病人实施全面、合理、有效的护理,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7年6月至1998年5月,行下肢骨折手术病人98例,男65例,女33例。年龄18~76岁。其中股骨骨折43例,胫腓骨骨折56例;合并内脏破裂8例;开放骨折32例,多发骨折19例。术后无一例发生膝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及静脉炎等。1例褥疮感染(病人76岁,摔伤3d才入院,入院时已发生Ⅱ度褥疮,病人为股骨干骨折),98例病人术后经过精心治病护理,均痊愈出院。

  • 卧床骨折老人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作者:邵海霞

    现将我院1993~1998年收治的230例骨折老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作好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危及长期卧床老人生命的并发症,常常是造成死亡的原因之一。所以,预防肺部感染是骨折老人护理中重要一环。老年人由于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影响纤毛的活动,降低了呼吸道的自净作用,加之某些创伤,使胸壁和膈肌的呼吸运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咽喉内粘液不易吐出,肺内分泌物引流不佳,易使细菌和病毒在肺内繁殖导致肺部感染。故病人宜安排睡功能床,便于更换体位和引流。室内温度适中,空气新鲜,禁止吸烟。有痰的患者要鼓励将痰咳出。对被动体位者要协助更换体位。排痰困难者,可指导病人用拇指按在胸骨上凹的气管处,用力咳嗽,借助管腔变小、气流集中的原理,很容易就可以将痰咳出。此外,翻身、叩背、雾化吸入也很容易帮助病人排痰。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的手术配合

    作者:赵丽君;宋修爱

    我院自1996年开展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以来,共收治下肢痉挛性脑瘫7例,疗效满意,手术配合要点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8~12岁。均存在双下肢痉挛,肌力Ⅳ级以上,肌张力Ⅲ级~Ⅴ级,智力均可达到配合功能锻炼的水平。经X线检查,脊柱、骨盆、髋关节、膝关节无骨性畸形。2 手术配合要点2.1 术前准备①心理护理:本组接受手术者均为儿童,因日常活动范围受限,接触少,故天生胆小,甚至环境中声响稍大亦能使之受到惊吓,因此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以取得其配合。②特殊器械及物品准备:常规脊柱外科器械包,神经阈值探测仪1台,神经根分离钩2把,眼科剪,止血棉片,明胶海绵,2-0号无损伤缝线等。③体位:俯卧于特制拱形架上,使脊柱腰段呈弧形后突。因术中依靠观察臀至足的阵发性痉挛来判断脊神经亚束的电兴奋阈值,为大限度地减少因主观因素所引起的误差,下肢的摆放位置至关重要,应使之处于大限度的放松状态,不允许有任何妨碍关节活动的因素存在,此为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 动态椎管造影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文军;柳健;余建民;崔勇;夏岳满

    自1999年8月至2000年6月间应用伊索显(Isovist)或欧乃派克(Omnipaque)为83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下腰痛患者行腰椎管动态造影,取得满意的诊断效果。现就其方法、结果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们对63例住院、20例门诊下腰痛患者,结合X线平片、CT或MRI资料,进行了选择性动态椎管造影术。其中男54例,女29例;年龄21~84岁,平均46.2岁,病史3个月~27年,均有相关非手术治疗病史,其中7例曾行开放手术,8例行单纯胶原酶注射溶解术。几乎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或单纯腰痛、腿痛病史;部分病人有脊柱侧弯、间歇性跛行、足背伸肌力下降、局部感觉异常等症状和体征。

  • 脊髓纵裂的X线及CT诊断对比研究

    作者:程斌;王坤正;李勇;兰斌尚;张开放

    脊髓纵裂为罕见先天性发育畸形,临床易误诊和漏诊。我院1978~1998年共诊治脊髓纵裂50例,现对其X线检查及CT诊断特点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例中,41例行手术治疗。男13例,女37例;年龄2~34岁,平均10.4岁,16岁以上者8例。病程5月~20年,平均6.1年。其中腰骶部包块10例,腰背部皮肤多毛症18例,皮窦4例,排尿困难和遗尿9例,尿失禁3例,大便失禁2例,下肢神经功能障碍40例,下肢发育不良与足畸形27例。1.2 方法所有病例伴有先天性脊柱畸形,均行全脊柱X线片和脊柱造影,部分病人行脊柱CT扫描。脊柱造影在荧光屏监视下动态观察。早期用碘油6ml,后期改用水溶性的isdvist10ml。CT扫描由美国Picker1200sx型机完成,电流80mA,电压60kV,层厚10mm,层距10mm,病变部位行加层扫描。2 结果2.1 脊髓纵裂三种检查的诊断率对比本组50例患者,53处脊髓纵裂,全脊柱X线平片发现特征性骨性间隔影者41例,脊髓造影发现典型“岛屿样”充盈缺损者47例(两例脊髓造影诊断为脊髓纵裂,后CT证实为非脊髓纵裂者除外),诊断率分别为77%和88%,假阳性率分别为23%和12%。脊髓造影的假阳性率为3.6%。CT扫描28例(不包括脊髓造影的两例假阳性者),诊断27例,1例未确诊,诊断率为96%(见表1)。

  • 对敦煌石窟导引技术的研究初探

    作者:陈列;张纯;郭宪章

    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引用了不少敦煌石窟中的科技资料[1]。国内的许多学者已对敦煌石窟中的舞蹈、美术、文学、医学、体育、科技等领域,作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对敦煌石窟中北凉272窟,北魏251窟、263窟、259窟,西魏249窟、285窟等的彩塑及壁画作了分析,并结合它的绘制年代,了解当时的社会医疗背景及导引练功的发展,认为敦煌石窟中的部分彩塑及壁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佛教的修习,即导引练功场面。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中国骨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