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tometry Ophthalmology and Visual Science 중화안시광학여시각과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845X
  • 国内刊号: 11-590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08
  • 曾用名: 眼视光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瞿佳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作者:赵云娥;张亚丽;王勤美

    目的 分析术前戴镜和不戴镜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状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探讨该群体术后适宜的屈光状态.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04年5月至2005年1月问,因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在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住院患者73例(102眼),眼轴>26.00 mm、屈光力>-6.00 D.所有手术均由同一资深医师完成.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手术前后行常规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视力、近视力、屈光力、角膜曲率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调查.研究中的QOL问卷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①视远功能相关的问题.②视近功能相关的问题.③平素生活、娱乐及社交活动的能力.④白内障相关的症状.将患者分为术前戴镜和不戴镜两组,根据术后1个月屈光状态分亚组,I组:0.75~-1.50D.Ⅱ组:-1.625-2.875 D,Ⅲ组:一3.00~-7.50 D.结果 术后患眼远视力、佳矫正视力、近视力比术前均有显著性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术前戴镜者和不戴镜者在术后视近QOL提高方面差异有显著性,其他各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前戴镜者在视近QOL提高方面,I组QOL增加率低于Ⅲ组,差异有显著性;不戴镜者中I组QOL增加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前戴镜者术后保留-3.00 D以上的近视为宜.而术前不戴镜者术后保留-1.625~-2.875 D的屈光状态为宜:预留术后屈光度数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活习惯、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

  • 屈光参差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作者:冯琛莉;戴锦晖;周行涛;汪琳;褚仁远

    目的 探讨屈光参差的程度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双眼屈光参差但矫正视力≥1.0的患者38例(76眼),平均年龄(29.61±8.78)岁(19~53岁),等效球镜值为(-6.57±3.64)D(0.25~-14.50 D),双眼度数相差(-3.674±2.40)D(-1.50~-12.00 D).按屈光参差的程度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44眼,双眼度数相差≥3.00 D;B组32眼,双眼度数相差<3.00 D.使用Stereo Optical公司生产的OPTEC6500型眩光对比敏感度测试系统分别测试患者在佳矫正视力下左右眼的对比敏感度.应用SPSSll.5统计软件对结果 进行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 A组患者屈光度高的一眼较另一眼在中高频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下降,在空间频率为6.0c/d、12.0 c/d和18.0 c/d时,低屈光度眼与高屈光度眼的对比敏感度差值分别为6.54、12.04和6.27,P值分别为0.017、0.001和0.006,差异有显著性;而在低空间频率(1.5 c/d和3.0 c/d),双眼的对比敏感度差值分别为3.54和5.41,P值分别为0.266和0.254.双眼问的对比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B组患者左右眼的对比敏感度在各个空间频率(1.5 c/d、3.0 c/d、6.0 c/d、12.0 c/d和18.0 c/d)中低屈光度眼与高屈光度眼的对比敏感度差值分别为-1.24、5.75、3.00、2.32和3.00,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824、0.327、0.789、0.419和0.062.结论 3.00 D以上的屈光参差影响中高频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3.00 D以下的屈光参差不对对比敏感度产生明显影响.

  • 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内IFN-γ mRNA表达和血清IL-2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玉宏;孙兴怀;方爱武;瞿佳;王勤美

    目的 用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anti-dendriticcell monoclonal antibody,DC-McAb)抑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eell,DC),观察其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及植片内IFN-γ mRNA的表达、血清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分A:对照组:AO:阳性对照组;B:腹腔给药组;C:结膜下给药组;D:保留受体上皮辨组.A、AO、B、C组予常规穿透角膜移植术,D组保留受体上皮瓣.每组术前3 d及术日,术后第1、第2、第3、第5、第7、第9、第11天给药,A组:腹腔注射灭菌注射用水0.5 ml,AO组:腹腔注射小鼠抗大鼠IgG 0.1 ml+灭菌注射用水0.4 ml,B、D组:DC-McAb 0.1 ml+灭菌注射用水0.4 m1.C组:结膜下注射DC-McAb 0.05 ml.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排斥反应情况,记录各组角膜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A、B、C、D组分别于术后第3、第7、第14和第21天采血清,ELISA法测IL-2水平.A、B组术后第7天取角膜植片,RT-PCR法检测IFN-γ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术后(7.63±0.74)d出现排斥反应,A0组(7.50±0.54)d,与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17.11±1.17)d、C组(13.86±0.69)d、D组(17.88±0.84)d,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与B、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角膜植片IFN一γmRNA可检测到有较高表达,B组的表达量很少或检测不到,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正常SD大鼠血清IL-2浓度为(35.18±2.59)pg/ml,移植术后3 d略有升高,7 d时明显升高,14 d时IL-2的水平达高峰,21 d时下降,B、C、D组升高幅度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C组与B、D组相比升高幅度较大(P<0.05),B、D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可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延长角膜植片存活时间.

  • 密蒙花提取物治疗兔去势所致干眼症

    作者:姚小磊;彭清华;吴权龙

    目的 观察密蒙花提取物对去势所致的干眼症雄兔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腺局部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β(inted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fnor necmsisfactor-α,TNF-α)的影响,探讨密蒙花提取物抗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日本大耳雄兔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1倍剂量密蒙花提取物治疗组(C)、2倍剂量密蒙花提取物治疗组(D)和染料木黄酮治疗组(E),每组6只,对B、C、D、E组行雄激素去势术建立动物模型,对C、D、E组分别以密蒙花提取物1倍剂量和2倍剂量以及染料木黄酮连续灌胃1个月,对全部实验免行Schirmer I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兔泪腺组织中炎症因子,IIGF-β1、IL-1β、TNF-α进行检测.结果 C、D、E组schirmer I试验测量值明显高于B组(P<0.01),在泪腺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中,IL-1β、TNF-α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低于B组,而TGF-β1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B组(P<0.01).以上检测结果 C、D组均优于E组(P<0.05).结论 密蒙花提取物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可显著抑制雄激素水平降低后兔干眼症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酮类物质化学结构与雄激素类似,可起到拟雄激素效应,从而调节泪腺局部炎症反应有关.密蒙花提取物可能成为治疗干眼症的新途径.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蓝/黄视野分析

    作者:刘磊;谭业双;李新宇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mtomileusis,LASIK)对患者视野的影响.方法 用Octo-pusl01全自动视野计G2程序的TOP/BY分程序对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于术前、术后6个月行视野检查.结果 术后视野的平均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视野的指数平均缺损(mean defeet,M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前、手术后视力与手术前后各自视野MS、MD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手术前后MS和MD平均差值与术前屈光度数、角膜切削百分比、激光切削时间、负压吸引时间、瞳孔直径、年龄、性别等行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手术对视网膜和视神经结构和功能影响还不足以导致临床上明显的功能损伤,没有表现出有临床意义的功能改变.LASIK手术前后视野无明显变化,蓝/黄视野计与标准白色视野计检测的视野结果一致,说明两者检测敏感性相当.

  • 调节放松及调节状态人眼波前像差的研究

    作者:张丽;李镜海;刘兆强

    目的 研究正视眼、低中度近视眼的调节作用对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 采用Hartmarnn-Shack原理的WASCA渡前像差仪,分别测量64例正视眼和中低度近视眼(其中正视组9眼,低度近视组21眼,中度近视组34眼)在调节放松和调节状态的波前像差.结果 调节放松状态各组问的总高阶像差、彗差、球差差异均无显著性,水平彗差和球差与总高阶像差存在线性相关(P值分别为0.0019和0.0008);左右眼别的高阶像差差异无显著性.调节状态各组间总高阶像差、彗差、球差差异均无显著性.调节前后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示调节导致球镜度增加(P<0.01),球差减小(P<0.01),并有向负值方向改变的趋势,调节作用能够产生明显的彗差和总高阶像差的改变.结论 近视屈光度的增加并不会引起高阶像差的改变,两者无相关性.水平彗差、球差与总高阶像差存在线性相关性,正常人眼高阶像差主要由彗差和球差决定.人眼调节时,高阶像差发生改变,尤其球差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人眼可能通过球差的负向改变来完成视近.

  • 双胞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胡晓洁;郑穗联;施明光

    目的 探讨并分析双胞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30对双胞胎早产儿(60眼)从出生后4周开始做眼部检查,记录出生体重、性别、给氧、伴随疾病(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心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等对资料完整的患儿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30对双胞胎早产儿中较低体重早产儿ROP的发生率为25%,较高体重早产儿的发生率为18.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双胞胎早产儿ROP发病率与给氧具有相关性(P<0.05);双胞胎中高体重与低体重患儿的ROP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胞胎中有并发症的高体重与低体重患儿的ROP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胞胎中无并发症的高体重与低体重患儿的早产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胞胎中有吸氧史的高体重与低体重患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胞胎中无吸氧史的高体重与低体重患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①双胞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与其是否是双胞胎无关,与有无并发症无关,而与其是早产儿有关.②吸氧是双胞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 Q值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对比敏感度的变化

    作者:徐康;肖以钦;叶纹

    目的 检测O值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模式(fineadjusted-customized ablation treatment,F-CAT)准分子激光原住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前术后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并与常规LASIK方法 比较,评价该手术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德国WAVE-UGHT公司的ALLEGRETTO角膜地形图仪、ALLEGRETTO像差仪、ALLEGRETYO WAVE Eye-Q准分子激光系统,对23例(46眼)近视患者行F-CAT,22例(44眼)近视患者行常规的LASIK手术作为对照.使用CGT-1000对比敏感度仪检测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个月及术后第3个月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结果 F-CAT组与常规组术后裸眼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F-CAT组角膜Q20值为-0.12±0.24,常规组为0.15±0.21,差别有显著性(P<0.05).F-CAT组术后球差增加5倍,常规组增加7倍,但两组间球差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F-CAT组对比敏感度在各频段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常规组术后第1个月对比敏感度在各频段较术前下降,在4.0'及2.5'两频段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后第3个月对比敏感度略有回升,各频段与术前比较差别无显著性.F-CAT组与常规组术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在4.0'及2.5'两频段差异有显著性(P<0.05).F-CAT组术后眩光敏感度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常规组术后第1个月眩光敏感度在4.0'、2.5'、1.6'三频段较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3个月眩光敏感度回升,各频段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两组间在4.0'及2.5'、1.6'频段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F-CAT术后,角膜中央Q值保持负值,减少球差增加的倍数,使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优于常规组,有更好的视觉质量.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视觉敏感期后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

    作者:陈兵;张琴;金露;陈建军;王勤美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视觉敏感期后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1年后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对25例(25眼)年龄为12~16岁的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惠儿行角膜中央薄处厚度和中央2.5 mm外四个方位厚度检测、1%阿托品散瞳验光、角膜直径测量、wavefront或OPD-scan波前像差仪进行坐位时的虹膜识别后行LASIK治疗.弱视眼屈光度远视1.50~7.50 DS,散光为1.00~5.00 DC,激光仪使用visx starS4或Nidek EC5000 CX-Ⅱ激光仪,两种激光均具有眼球主动追踪和虹膜识别技术.术后辅助弱视训练,随访12个月以上.结果 弱视眼远视切削均值达(3.75±1.20)D,高限度为6.75 DS,术中术后无角膜瓣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2个月随访时,术眼残余屈光度均值(1.09±1.13)D(P<0.01),佳矫正视力由0.24±0.17提高至0.67±0.37(P<0.01),无佳矫正视力下降或丢失.结论 视觉敏感期后的弱视仍具有可塑性,术后1年的随防表明LASIK治疗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安全、有效.

  • Psychometric视力表对弱视儿童视力的评估作用

    作者:苏炎峰;陈洁;吕帆

    目的 评价Psychometric视力表在弱视儿童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拥挤现象对正常视力儿童和弱视儿童的影响是否相同.方法 我院门诊5~15岁儿童113人,男65人,女48人,平均年龄(7.42±2.03)岁,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和包含拥挤现象的Psychometric视力表分别检查左右眼的两种视力.比较正常眼和弱视眼两种视力的差别.结果 正常视力儿童和弱视儿童的两种视力差异都有显著性(P<0.05),对数视力比P视力高.弱视儿童的两种视力差别比正常儿童大.不同弱视类型之间视力差别不大.不同弱视程度之间两种视力有差别.结论 儿童都受拥挤现象的影响.但是弱视儿童的拥挤现象更明显.拥挤现象影响程度与弱视程度有关,与弱视类型关系不大.Psychometric视力表适合弱视患者的视力检查.

  • 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

    作者:张荻;王美迟;刘双珍;吴小影

    目的 通过原代培养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探求视皮层神经元的佳分离和培养方法 ,提高原代培养神经元的纯度及活性,为视皮层相关性眼病的临床基础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分离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应用含10%新生牛血清、10% F-12 Nutrient Mixtures的DMEM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含2%B-27 Serum-Free Supplements的Neu-robasal Medium进行维持培养,利用尼氏染色进行神经元鉴定.结果 培养的神经元生长良好,胞体饱满,突起长.尼氏染色示神经元比例大于50%.结论 采用上述培养方法 可以使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得到良好的生长和较高的纯度.

  • 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厚度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季宝玲;游逸安;方爱武;孙传宾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OCT)测量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和黄斑厚度,比较两者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tratus OCT测量62例(101眼)正常人和41例(64眼)青光眼患者的RNFL厚度和黄斑厚度,比较正常人和青光眼患者之问,正常人和早期青光眼患者之间上、下、鼻、颞四个象限与平均RNFL厚度、黄斑区内外环各象限厚度和总黄斑体积等参数有无统计学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ROC)评价各个参数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青先眼患者各象限、平均RNFL厚度和各分区黄斑厚度、总黄斑体积均比正常人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4~0.000),视乳头旁平均RNFL的AROC大(0.961),其次为下方RNFL(0.928)和上方RNFL(0.924).黄斑下方外环区AROC大(0.876).早期青光眼患者各象限、平均RNFL厚度和黄斑外环各分区、总黄斑体积较正常人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21~0.000),而黄斑内环各区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视乳头旁平均RNFL的AROC大(0.877),其次为上方RNFL(0.783)和下方RNFL(0.767).黄斑下方外环区AROC大(0.728).结论 测量RNFL厚度较测量黄斑厚度具有更强的青光眼早期诊断价值.黄斑厚度测量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在不同年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王柏川;叶剑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受体在不同年龄SD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按1、3、6个月鼠龄分为3组,采用晶状体前囊膜铺片方式,应用荧光免疫组化技术进行TGF-β受体TGF-βR1和TGF-βR2的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剥取晶状体囊膜组织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检测TGF-βR1和TGF-βR2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 在蛋白水平,TGF-βR1和TGF-βR2于1个月鼠龄组表达强,10D分别为478001±44417和778338±62596:3个月鼠龄组表达减弱,分别为360343±33196和360343±33196:6个月鼠龄组表达弱,分别为225858±23483和274648±29801,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转录水平,TGF-βR1和TGF-βR2 mRNA表达量在1个月龄组分别为3.0±0.9和3.4±1.1;3个月龄组分别为2.1±0.6和2.6±0.8;6个月龄组分别为1.3±0.3和1.6±0.5,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弱(P<0.05).结论 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TGF-βR1和TGF-βR2的表达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提示对TGF-β的敏感性与年龄呈负相关.

  •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取出1例

    作者:李兴育;赵云娥

    患者,男性,64岁,研究员.因右眼视物逐渐不清1年余,于2006年11月20日来我院白内障专科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为0.06,矫正视力为0.3(-3.50 DS/-2.25 DC×90°);左眼裸眼视力为0.2,矫正视力为0.8(+2.00 DS/-1.75DC×120°).

  • 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

    作者:王强;陈镇国

    患儿,男,11个月.主诉:患儿家长发现双眼发白10月余,左眼球突出1个月,于2007年1月11日收住我科.查体:双眼视力无光感:左眼球突出于眼眶外约30 mm,局部高度红肿,角膜坏死,眼内容物不能辨认.

  • 眼表麻醉致急性过敏性结膜炎1例

    作者:陈志;张亚飞

    患者,男,12岁,因双眼屈光不正,进行眼部生物超声检查,采用奥布卡因滴眼液双眼表麻.表麻后15 min患者双眼结膜充血,眼内有异物感、痒等症状.1 h后双眼睑水肿,睑结膜滤泡,伴有黏性分泌物,眼睑及周围皮肤出现皮疹并骚痒.经局部和全身抗过过敏药物治疗3 d,眼部症状消失.

  • 低中度近视角膜Q值的测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沈政伟;商旭敏;尹禾;吴金桃;李丽

    目的 研究中国人低中度近视眼角膜Q值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Allegretto wave topolyzer角膜地形图仪检测122例(244眼)低中度近视眼角膜地形图,根据Lens fitting显示的不同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平均偏心率(8)计算平均Q值(Q=-e2),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122例低中度近视眼角膜平均Q值(30°、20°、10°)分别为:右眼-0.30±0.15,左眼为-0.31±0.14;-0.18±0.17,-0.18±0.16;-0.11±0.15,-0.11±0.15.左右眼Q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Q值与K值及屈光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低中度近视眼角膜由周边区至中央区Q值增大,即角膜前表面形态为非球面,周边平坦而中央近似球面.

    关键词: 角膜 Q值 近视
  • 整合素在人眼小梁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超;吴瑜瑜

    整合素是一类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受体家族分子,在小梁网组织中表达多种整合素亚单位,可以和细胞外基质 结合并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影响小梁网内环境的稳定,改变房水外流阻力.本文就整合素与小梁网组织的关系作一综述.

  • 病理性近视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影;樊莹

    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al myopia,PM)是指屈光度多在-8.00 D以上,近视度数持续加深,且常伴发眼后极部的变形改变及多种并发症的疾病.它是单基因遗传病,多见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目前国内外对其基因定位有多种认识,但尚无定论.黄斑病变是PM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治疗上的难点,其病理改变与辅助检查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就以上两方面进行综述.

  • 近视对黄斑微视野功能检测的影响

    作者:秦要武;朱梦钧;徐格致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近视对黄斑微视野仪(mieroperimeter,MP)检测结果 的影响.方法 对矫正视力≥1.0的轻中度、高度、超高度以及正视眼青年患者进行40个位点刺激的MP检测,分析黄斑10°以内不同区域象限的光敏感度变化.结果 轻中度近视MP检测光敏感度结果 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度近视患者鼻外区MP检测光敏感度结果 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超高度患者各区域象限光敏感度较正常组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高度及超高度近视使黄斑10°以内MP检测光敏感度结果 局部或普遍下降.

  • 儿童近视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相关研究

    作者:吕秀芳;张莉;杨浩江;楼定华;王莉;吴进

    目的 通过观察近视眼儿童与正常儿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浓度,研究它与近视及近视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以随机方式收集我院门诊正常儿童40例,近视眼儿童60例,通过常规眼部检查及散瞳检影验光检查后,按近视程度分为轻度近视(-3.00 D以下),中度近视(-3.00~-6.00)D,高度近视(-6.00D以上).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F-1浓度,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3.0软件包,对两组资料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两组资料特征(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角膜屈光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近视组眼轴长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近视组血清IGF-1浓度为(359.63±4.28)ng/ml,对照组为(203.40±12.78)ng/ml,近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IGF-1浓度在轻度近视组为(272.10±20.21)ng/ml,中度近视组为(358.60±11.23)ng/ml,高度近视组为(448.20±16.60)ng/m1,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IGF-1浓度与近视程度呈正相关(P<0.01);近视组血清IGF-1浓度与眼轴长度、屈光度存在正相关性(P<0.05),而与身高、体重、角膜屈光力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血清IGF-1浓度与儿童近视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内在相关性.

  • 透镜诱导豚鼠近视眼巩膜基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组织抑制剂和生长因子的变化

    作者:胡萍;李镜海

    目的 观察透镜诱导豚鼠近视眼巩膜基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oproteinase 2.TIMP-2)和转化生长因子p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TGF-β2)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变化,探讨透镜诱导与形觉剥夺在近视眼发生机制上的异同点.方法 11只豚鼠于诱导前后分别验光、测量眼轴长度,用-6 D的透镜诱导右眼作为诱导眼,左眼作为对照眼,诱导成功后,将豚鼠处死,摘除眼球,取后极部巩膜分别进行MMP-2和TIMP-2、TGF-β2和bFGF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它们在巩膜组织成纤维细胞胞浆中表达的阳性率和阳性细胞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并与对侧眼进行比较.结果 11只豚鼠诱导眼成功诱导出(-3.31±1.04)D近视,诱导眼巩膜中MMP-2的阳性率为81.8%,对照眼为45.5%,差异有显著性;TIMP-2的阳性率36.4%,对照眼为72.7%;MMP-2染色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为0.22±0.15,对照眼为0.06±0.08(P<0.05);TIMP-2为0.05±0.08,对照眼为0.13±0.10.巩膜中TGF-β2阳性率为81.8%,对照眼为36.4%(P<0.05),bFGF的阳性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眼(63.6%).诱导眼TGF-β2染色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为0.21±0.14,对照眼为0.06±0.10,差异有显著性;bFGF为0.07±0.09,对照眼为0.15±0.14.结论 透镜可以成功地诱导出豚鼠近视眼,透镜诱导近视眼巩膜基质中MMP-2活性增强,TIMP-2活性降低,TGF-β2表达增加,bFGF表达减少,MMP-2和TIMP-2、TGF-β2和bFGF之间存在平衡失调,它们的改变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变化相似,表明透镜诱导近视眼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在巩膜基质的改变和生长因子的变化上存在相似的机制.

  •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在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视网膜上的表达

    作者:刘双珍;文丹;毛俊峰;谭星平;夏朝华;付春燕

    目的 对豚鼠行形觉剥夺建立近视动物模型,观察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1.NMDAR1)在近视豚鼠视网膜上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近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60只三色豚鼠随机分为3组:未遮盖组(Ⅰ)、单眼遮盖2周组(Ⅱ)、单眼遮盖3周组(Ⅲ),其中右眼遮盖为实验眼,左眼为自身对照眼.对各组进行视网膜检影和A超测眼轴,分别运用免疫组化及Westem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豚鼠视网膜NMDAR1蛋白表达.结果 Ⅰ组双眼呈轻度远视状态,双眼眼轴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组实验眼呈轻度近视(-1.583±1.478)D,自身对照眼呈轻度远视(2.500±1.017)D;实验眼眼轴较自身对照眼轻度延长(P<0.05);Ⅲ组实验眼呈中度近视(-3.417±1.169)D,自身对照眼呈轻度远视(1.813±1.072)D;实验眼眼轴较自身对照眼明显延长(P<0.05).免疫组化显示NMDAR1主要表达在豚鼠视网膜的内核层细胞及神经节细胞.Ⅰ组实验眼视网膜上NMDAR1蛋白含量为0.338±0.314,Ⅱ组实验眼NMDAR1蛋白含量升高为0.464±0.280,Ⅲ组实验眼视网膜NMDAR1蛋白含量明显上调为0.635±0.037:实验眼视网膜上NMDAR1蛋白含量随遮盖时间延长明显上调,与自身对照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形觉剥夺可明显上调豚鼠视网膜NMDAR1的蛋白表达,形觉剥夺产生的异常视觉信号可能通过刺激谷氨酸的释放、NMDAR1过度生成,参与近视的调控.

  • LAMA1基因与单纯性高度近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丰菊;黄立;李宏;王丽娜;朱廷准;刘佳

    目的 分析单纯性高度近视眼及非近视眼巩膜组织中的LAMA1基因在转录水平(mRNA水平)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探讨其与病理性近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8例行抗青光眼手术的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患者(伴有单纯性高度近视)、5例自愿捐献角膜的健康正常人(正视眼)及5例行抗青光眼手术的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患者(不伴有单纯性高度近视)术中切除的眼前节巩膜组织.提取所收集的巩膜组织中总RNA,针对LAMAl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查(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用凝胶分析系统测定各样本β-actin和LAMA1基因PCR反应产物电泳条带灰度值,以β-actin电泳条带为参照,求出各样本LAMAl基因PCR反应产物电泳条带灰度值和β-actin电泳条带灰度值的比值(LAMA1/β-actin),继而对所得比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等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样本LAMA1基因PCR反应产物电泳条带灰度值和β-actin电泳条带灰度值的比值(LAMA1/β-actin),在正常对照组[(1048.36±31.75)×10-4]和青光眼组[(1058.29±45.62)×10-4]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单纯性高度近视组[(20.50±21.74)×10-4]明显低于非近视组(正常对照组和青光眼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病理性近视候选基因的LAMA1基因,在单纯性高度近视眼的巩膜组织中其转录水平明显降低,初步判定LAMA1基因与病理性近视具有相关性.但其在转录水平受抑制的机制及如何导致病理性近视的形成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