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tometry Ophthalmology and Visual Science 중화안시광학여시각과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845X
  • 国内刊号: 11-590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08
  • 曾用名: 眼视光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瞿佳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后表面前突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光明;张明昌;胡燕华;聂绍松

    目的 描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后表面前突并探讨影响其前突程度的因素.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行LASIK手术患者82例(通过3年的观察,无一例出现圆锥角膜),其中男38例,女44例,年龄18~44岁,平均(24.2±5.5)岁,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采用OrbscanⅡz、Goldman眼压计、超声角膜测厚仪分别测量这82眼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眼压以及角膜厚度.采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结果 ①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佳拟合球面半径缩短(113.32±66.87) μm,平均前突(71.97±28.70)μm,术前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差为(0.93±0.54)D.②LASIK手术后角膜后表面都有不同程度轻微前突,其程度与术前眼压呈正相关(r=0.461,P<0.01);与术后角膜瓣下残余基质厚度呈负相关(r=-0.453,P<0.01).③在36个月观察中,无一例发生角膜扩张,但术后角膜后表面都不同程度向前突出.结论 角膜后表面前突是LASIK术后角膜变薄的必然反应,其程度与术前眼压呈正相关,与术后角膜瓣下残余基质厚度呈负相关.

  • 不同玻璃体切割方式预防儿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轴混浊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辉;谢立信

    目的 在儿童白内障术中应用两种不同的玻璃体切割系统行后囊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IOL),比较术后视轴混浊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连续收集因先天性及发育性白内障收入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并行手术治疗的8岁及以下患儿,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及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间分别采用18-G及25-G玻璃体切割系统行后囊切开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采用x2检验比较两种手术后视轴混浊的发生率.结果 共19例双眼患儿和16例单眼患儿应用18-G同轴玻璃体切割系统行后囊切开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19例双眼和12例单眼患儿利用经睫状体扁平部的25-G玻璃体切割系统进行手术,术后视轴混浊的发生率分别为15%(8/54)和2% (1/5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93,P<0.05).此外,应用18-G玻璃体切割系统的患儿,有3眼IOL术中植入睫状沟,14眼术后发生明显的虹膜后黏连;而应用25-G玻切系统的患儿,所有患眼IOL均同期稳定植入囊袋内,术后仅有2眼发生轻度的虹膜后黏连.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操作中行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时,相较于18-G同轴玻璃体切割系统,经扁平部的25-G玻璃体切割系统不仅降低了术后视轴混浊的发生率,而且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 手法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除术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作者:张社德;张天锋;罗荣;钟秀华

    目的 系统评价手法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MSICS)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循证医学研究.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全面收集MSICS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2870眼,MSICS组1469眼,Phaco组1401眼.Meta分析显示:术后6周矫正视力≥0.3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1,P>0.05),术后近期散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P>0.05),但远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16,P<0.01).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Z=0.78,P>0.05)及术后并发症(Z=0.74,P>0.05)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手术成本及手术时间看,Phaco比MSICS所需费用高且耗时长.结论 MSICS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Phaco比较具有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但前者在手术成本、耗费时问方面有优势,有利于在没有开展超声乳化术的区域及大量基层白内障复明手术中开展.

  • 玻璃体腔内套结法固定脱位人工晶状体的效果

    作者:邹玉平;余惠英;张楚;邹秀兰;丁小燕;唐仕波;林振德

    目的 采用玻璃体腔内套结法处理脱位至后玻璃体腔内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对12例IOL脱位至玻璃体腔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腔内复位固定后房型IOL,术后随访6~61个月,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12例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为0.02~1.0,IOL位置在随访期间无改变.所有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角膜水肿,5例早期眼压偏低,2例出现一过性眼压增高,1例出现前房纤维素性渗出.2例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环扎术成功复位.结论 玻璃体腔内IOL固定术无需取出IOL,可以减少对眼球的创伤及切口源性角膜散光,是处理IOL脱位于玻璃体腔简单、有效的方法.

  • 不同屈光状态下反应性AC/A值的比较

    作者:林惠玲;吴从霞;毛欣杰

    目的 探讨进展性近视、稳定性近视及正视之间反应性AC/A值的关系,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门诊选取10~22岁病例,根据随访资料以及主觉验光结果分为进展性近视组、稳定性近视组以及正视组各17例,在全矫基础上分别测量9个调节刺激水平下的调节反应以及隐斜值,计算调节误差指数(AEI)和反应性AC/A值.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3组屈光组的反应性AC/A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51,P<O.05),进展性近视组的AC/A值高于稳定性近视组和正视组.3组的AEI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2.579,P>0.05);在高调节刺激水平(3.21~4.12 D),进展性近视组显示出较大的内隐斜,但只有在4.12 D水平,3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828,P<0.05).结论 和稳定性近视以及正视相比,进展性近视具有较高的AC/A值和较大的近距内隐斜,提示较大的近距内隐斜可能是高AC/A的成因,高AC/A值和较大的近距内隐斜可能是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玻璃体后脱离的诊断评价

    作者:汪枫桦;王雯秋;俞素勤;莫亚南;张磊;姜媛;刘海芸;王泓;张皙;许迅;孙晓东

    目的 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PVD)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RRD中PVD发生率以及不同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采用前置镜、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诊断PVD,与术中采用曲安奈德(TA)染色观察PVD进行比较.我院住院治疗RRD患者30例(30眼),所有患者术前行裂隙灯下前置镜眼底、超声和OCT检查玻璃体情况.玻璃体切除手术中采用TA辅助玻璃体染色作观察PVD的金标准,比较各种术前玻璃体检查方法对于诊断PVD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数据采用Kappa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不同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完全性PVD发生率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各种诊断方法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术中TA染色中发现完全性PVD发生率为10.0%;B超诊断完全性PVD发生率为76.7%,眼底检查诊断完全性PVD发生率为36.7%,OCT检查诊断完全性PVD发生率为13.3%,其中B超检查与术中发现的差异性大.结论 在RRD中完全性PVD发生率较低.现有各种术前检查方法有其局限性,而术中TA染色,能够更好的显示玻璃体皮质残留.

  • 部分环状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

    作者:王秀先;史伟云;李素霞;王婷;高华

    目的 观察部分环状板层角膜移植治疗早期药物治疗无效的进展性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10例(11眼)常规给予局部及全身免疫抑制剂和对症治疗1周及以上、病灶不断扩散的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行部分环状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角膜供体选自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残留的环形供体角膜.手术方法:采用7.75~8.00 mm的环钻在角膜中央压痕,在彻底切除病灶后,覆盖与病灶范围相同的供体角膜.随访6~36个月,观察患者的视力、角膜植片愈合时间及是否复发等.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结果 患者裸眼视力术后1个月平均提高(1.36±1.21)行,术后3个月平均提高(1.72±1.47)行,术后6个月平均提高(1.86±2.04)行;佳矫正视力术后1个月平均提高(0.46±0.93)行,术后3个月平均提高(0.73±1.10)行,术后6个月平均提高(1.55±1.75)行.手术前后裸眼视力(F=5.630,P<0.05)与佳矫正视力(F=5.9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角膜植片上皮平均愈合时间为(7.00±5.31)d;1例患者术后角膜植片上皮愈合不良,行羊膜移植术后20 d愈合;1例患者术后19个月复发,行二次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结论 使用环形供体角膜的部分板层角膜移植能有效控制早期药物治疗无效的蚕蚀性角膜溃疡的发展,保存视轴区透明角膜,术后视觉效果良好,同时节约角膜供体材料.

  • 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和薄角膜厚度的关系

    作者:程新梁;俞莹;顾立群;陈辉

    目的 研究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薄角膜厚度的大小、位置关系,以及近视程度对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接受近视性屈光手术的150例(30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效球镜分为低、中、高近视3组,提取他们的术前Pentacam检查资料.左右眼参数的相关性和差异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配对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同一侧眼不同参数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左眼平均中央角膜厚度和薄角膜厚度分别为(555.83±31.83)μm和(552.88±31.48)μm,右眼平均中央角膜厚度和薄角膜厚度分别为(554.10±31.47) μm和(549.26±31.25)μm.左眼角膜薄点72.00%(108/150)位于颞下方;右眼角膜薄点70.67%(106/150)位于颞下方.不同程度近视组间的角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薄角膜厚度与中央角膜厚度并不一致,双眼角膜薄点均主要位于颞下方,其次在鼻下方.角膜厚度与近视程度无关.

  • 胰岛素强化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比敏感度与眩光功能的变化

    作者:陈镇国;陈嘉玮;林思思;钟洪亮;张加裕;田蓓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对比敏感度与眩光敏感度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4例(108眼),利用Takagi CGT-1000自动GS检查仪对所有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进行6个月随访,随访时间点分别为强化治疗前和强化治疗后3个月、6个月.采用重复设计的方差分析和LSD法两两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变化.结果 强化治疗后3个月对比敏感度在6.3°、2.5°、1.6°、1.0°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1、3.298、2.808、3.275,P均<0.05);治疗后6个月,对比敏感度在2.5°和1.0°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6、2.059,P均<0.05).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个月各频段差异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强化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眩光敏感度各频率段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布于1.092~3.046,P值均>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短期内能一定程度改善视功能,延缓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功能损害的进展.

  • 儿童内斜视矫正术后双眼单视的建立及影响因素

    作者:杜宇;孔香云;王利华

    目的 观察和分析内斜视儿童眼位矫正术后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8年11月至2011年9月间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中心行共同性内斜视矫正手术并且术后随访眼位正位(≤±8△)的连续性病例111例.采用手电筒式Worth四点灯评估患儿的中心融合和周边融合;采用Titmus立体视图测定患儿的立体视锐度.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内斜视类型之间周边融合建立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内斜视类型、弱视治疗时间、手术年龄、两眼屈光参差差值、术后斜视度对周边融合建立的影响,并采用优势比(OR)进行比较.结果 111例内斜视儿童中,术后获得周边融合者68例(61.3%),其中获得中心融合者6例(5.4%);56例(50.5%)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立体视.手术年龄(b=-0.842,P<0.01)、弱视治疗时间(b=-0.135,P<0.05)、终随访的斜视度(b=-1.305,P<0.05)与术后周边融合的建立呈负相关;两眼屈光参差差值与术后周边融合的建立不相关(b=-19.670,P>0.05).4种内斜视类型之间术后周边融合建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77,P<0.01),周边融合建立的困难程度依次为先天性内斜视(OR=1.0)、非调节性内斜视(OR=3.008)、部分调节性内斜视(OR=4.475)、高AC/A型内斜视(0R=82.217).结论 内斜视儿童手术年龄愈早、术前弱视治疗时间愈短、术后斜视度愈小,术后愈易建立周边融合;4种内斜视类型中,建立周边融合的难易顺序依次为先天性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高AC/A型内斜视.

  • 频域OCT对LHON患者神经纤维层厚度的观察

    作者:高伟娜;贾晓林;张娟娟;李岩;周容;刘晓玲

    目的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测量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描述LHON患者RNFL厚度变化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利用海德堡频域OCT分别对临床拟诊的LHON患者(33例66眼)、正常志愿者(67例67眼)进行环视盘和环黄斑RNFL厚度的测量;同时采集患者静脉血样,进行3个原发性mtDNA突变位点(G11778A,G3460A和T14484C)的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将临床拟诊的LHON病患者分为LHON组和疑似LHON组,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LHON组、疑似LHON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及两患病组之间视盘和黄斑颞侧、颞上、颞下、鼻侧、鼻上、鼻下及360°平均RNFL厚度的区别.结果 33例临床拟诊的LHON患者中确诊为LHON的患者18例,疑似LHON患者15例.LHON组、疑似LHON组、正常对照组三组之间,环视盘颞侧,颞上,颞下和鼻上的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5.14、11.25、57.10、4.48;P<0.05),环黄斑颞侧、颞上、颞下、鼻侧、鼻上、鼻下的RNFL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4.07、67.01、85.99、130.21、121.90、128.66;P<0.05);两两比较示,LHON组较正常对照组环视盘除鼻侧、鼻下象限外的RNFL厚度均萎缩变薄(P<0.05);疑似LHON组较正常对照组环视盘颞侧、颞上、颞下的RNFL厚度萎缩变薄(P<0.05);LHON组与疑似LHON组比较,无论是环视盘还是环黄斑,各象限RNFL厚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HON不仅表现为乳斑束神经纤维层的萎缩,视盘颞上及颞下的弓形纤维也显著萎缩变薄,鼻侧神经纤维可相对保留.

  •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一例

    作者:张贻转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临床上较为罕见[1,2],现报道一例.患者,女,56岁,因右眼前黑影飘动1周,下2012年1月12日我院眼科就诊.左眼视力为指数/眼前,不能矫正,右眼视力为0.8.左眼球水平纤颤,遮盖右眼后左眼水平纤颤更明显.双眼各方位转动的幅度正常,右眼前节无其他异常.左眼虹膜鼻下方缺损,呈锁眼样瞳孔(见图1),双眼晶体轻度混浊.直接眼底镜下,左眼视乳头下缘1/4 PD有1个白色、向球后方凹陷的缺损,缺损内细节不清.右眼角膜水平直径为11 mm,左眼角膜水平直径为10.5 mm.右眼压为13 mmHg,左眼压为14 mmHg.双眼散瞳下,右眼玻璃体灰白色线状及小絮状混浊,眼底无异常.

    关键词:
  • 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疗效的影响因素

    作者:韩雪梅;吴文灿

    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ET-DCR)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主流术式,一些临床特征如泪囊大小、鼻腔病变、术中骨孔的位置与大小等,被认为是影响ET-DCR疗效的主要因素.现从患者个体差异,手术操作方法,术后随访与处理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了解影响ET-DCR疗效的因素,为提高ET-DCR疗效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 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中负压吸引圆环与椭圆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

    作者:张轶;邓应平;唐敏;黄晓旭;王琳;邱乐梅;孙成淑;张小兰

    目的 探讨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手术中运用负压吸引圆环与椭圆环对患者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视激光中心行SBK患者51例(102眼),在制作角膜瓣时,分别采用圆环和椭圆环,其中圆环组23例,椭圆环组25例,另外3例左右眼分别使用圆环与椭圆环,圆环眼纳入圆环组,椭圆环眼纳入椭圆环组.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检查患者术前、术后水平及垂直方向角膜曲率,并计算患者术前、术后散光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周,圆环组角膜散光值为(-0.84±0.71)D,椭圆环组角膜散光值为(-0.90±0.54)D,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术中矫正散光值的影响,术前与术后1周角膜散光值差值椭圆环组为(0.58±0.77)D,圆环组为(0.57±0.76)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游离瓣、不全瓣、纽扣瓣等角膜瓣并发症,术后角膜愈合过程也未出现层间异物、瓣溶解、感染等严重影响视力的并发症.结论 相对传统负压吸引圆环来说,SBK手术中负压吸引椭圆环不会引起角膜散光值增加或降低.

  • 眼科内镜微创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规范化发展

    作者:吴文灿;瞿佳

    随着内镜医学的发展,内镜微创技术在眼科迅速拓展,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经蝶筛径路眶减压术等相继被开发和不断完善,赋予了视神经、眼眶及泪道疾病全新的诊疗理念与内涵.但随着该项技术的推广,亦暴露出不少问题,如未经严格培训即在“自学”中摸索开展、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缺乏统一诊疗规范与客观疗效评价体系等.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先进的专业技术规范化培训、考核管理与准入制度,积极开展该领域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对促进该项技术的良性、快速、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内镜下经鼻视神经减压术中的应用

    作者:涂云海;曹璟;杨运俊;林元为;陈犇;余波;吴文灿

    目的 评价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内镜下经鼻视神经减压术中视神经管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行内镜下经鼻视神经减压术的患者45例,男38例,女7例,平均年龄(32.8±15.1)岁.所有患者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通过CT仿真内镜技术重建蝶窦或筛窦外侧壁及定位视神经管,并与术中实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除4例视神经管粉碎性骨折患者外,其他患者经CT仿真内镜均能很好显示蝶窦或筛窦外侧壁以及定位视神经管,并与术中结果基本一致.CT仿真内镜显示具有定位意义的蝶窦内骨嵴8例(19.51%),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患者35例(85.37%),与术中结果一致.结论 螺旋CT仿真内镜能立体的、直观的显示蝶窦或筛窦外侧壁以及视神经管定位,可以为术者提供立体、直观的影像学资料.

  • CT三维重建和导航下内镜视神经管减压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童毓华;吴文灿;姜方正;陈国海

    目的 为CT三维重建和导航下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实验研究.对8例(16侧)成人湿性尸头视神经管及其重要毗邻结构进行解剖和测量,比较分析内镜下CT三维重建和导航定位的视神经管结构与实体解剖下视神经管结构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内镜下视神经管隆起、颈内动脉隆起和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出现率分别为62.5%、75%和75%,与实体解剖结果完全吻合.内镜下视神经管眶口内壁中点到鼻小柱基底前缘的距离为(71.19±4.00)mm、视神经管颅口内壁中点到鼻小柱基底前缘的距离为(79.69±3.65)mm、视神经管内侧壁长度为(10.00±1.71)mm、视神经管眶口直径为(4.46±0.56)mm、视神经管颅口直径为(4.71±0.42)mm,与实体解剖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三维重建和导航技术可以准确定位视神经管,为安全有效的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提供保障.

  • 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引流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作者:刘夫玲;逄明杰;张明红;李璇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引流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84例(86眼)慢性及复发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引流支架植入术.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治愈70眼(81.40%),好转10眼(11.63%),无效6眼(6.98%),总有效率为93.02%(80/86).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引流支架植入术应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治愈率高,面部无瘢痕,术中放置合适的扩张管支撑可有效防止造孔口闭锁和扩张泪道作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