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tometry Ophthalmology and Visual Science 중화안시광학여시각과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845X
  • 国内刊号: 11-590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08
  • 曾用名: 眼视光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瞿佳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Lenstar、Pentacam与Sirius测量白内障患者眼前节生物参数的比较

    作者:黄锦海;李坚;鲁伟聪;程丹;邓军;王勤美

    目的 评估新型光学低相干反射仪Lenstar、Pentacam眼前节综合分析系统和眼前节生物测量仪Sirius测量白内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角膜曲率(Km)的差异性与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同一观测者分别应用Lenstar 、Pentacam和Sirius 测量40例(40眼)白内障患者的CCT、角膜内皮到晶状体前表面的ACD (ACDendo)、角膜上皮到晶状体前表面的ACD(ACDepi)和Km,眼别的选择采用随机方式.对3种仪器测量的以上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一步用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仪器间的差异,一致性比较采用Bland-Altman统计分析法.结果 Lenstar、Pentacam和Sirius测量CCT的平均值分别为(528.18±29.12)μm、(533.21±27.02)μm和(534.48±26.15) μm,ACDendo分别为(2.54±0.41)mm、(2.54±0.43)mm和(2.57±0.43)mm,ACDepi分别为(3.07±0.41)mm、(3.08 ±0.42) mm和(3.10±0.4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641、9.961、12.539,P<0.01),Km值分别为(44.05±1.69)D、(43.99±1.65)D、(43.93±1.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86,P<0.05).3种仪器测量CCT、ACDendo、ACDepi、Km的95%一致性区间(LoA)较小,其上下限大的绝对值分别为26.41 μm、0.12 mm、0.12 mm和0.61 D,一致性好.结论 Lenstar、Pentacam和Sirius测量白内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临床白内障患者眼前节参数的测量提供了新的选择.

  • 高度近视患者眼轴与OCT和视野结果的相关性

    作者:郭震环;杭春玖

    目的 通过分析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长度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盘部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视野的影响,以对其预后和病情进展做出合理的评估.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对38例(71眼)高度近视(屈光度-6.00 D以上)患者进行电脑验光、眼压检查、眼轴长度测量、视野检查,应用OCT对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及视盘部RNFL厚度进行测量,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随着近视度的进展及眼轴的延长,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及视盘部RNFL变薄,其视野可出现进行性视敏度下降和视野缺损.眼轴与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厚度呈负相关关系(r=-0.814,P<0.05),眼轴与视盘部RNFL厚度呈负相关关系(r=-0.683,P<0.05),眼轴与平均光敏感度(MS)呈负相关关系(r=-0.569,P<0.05).视野缺损可在各个象限出现,以上方缺损居多.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眼轴的长度与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及视盘部RNFL厚度、视野的MS下降相关.视野异常可先于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及视盘部RNFL变薄出现.视野缺损可在各个象限出现,以上方缺损居多.

  •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英男;龙潭;谢立信

    目的 观察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ED)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确诊为FED合并有白内障的18例患者(30眼)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27眼)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3眼).观察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中央角膜厚度(CCT)以及视力、眼压的变化,分析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因素.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进行分析.结果 30眼中有5眼术前术后CD测不出,其余25眼手术前后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4,P>0.05),手术前后CD分别为(2 270.6±559.0)cells/mm2和(1 750.4±585.0) cell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9,P<0.01).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21.78±20.67)%.术后CCT为(543.0±34.5) μm,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Z=-4.693,P<0.01).术后CCT与术后CD(r=-0.428,P<0.05)、CV (r=0.434,P<0.05)显著相关.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与累积释放能量呈正相关(r=0.466,P<0.01).无一例发生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结论 FED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术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内皮细胞的损伤.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作者:杜飞;荣翱;周祁;仇许玲;孙小婷;唐申妃;陆卫海;沈俊慧;毕燕龙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CEC)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自身对照研究.50例(5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用角膜内皮显微镜(CSM)对手术前及术后12个月角膜中央及5.5 mm处12点、3点、6点、9点5个点位,每一点位的5个区域(中央-C、上方-S、颞侧-T、鼻侧-N、下方-I),共25个点的CEC进行拍照及图像合并.计算图像数字化后的CSM常用参数及新参数:细胞分型比例、细胞边长变异、角度变异、暗区面积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Dunnett-q检验比较各象限参数与中央区参数,手术前后的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细胞密度(CD)[术前(2 854-±290) cells/mm2、术后(2 035±150)cells/mm2,t=17.86]、平均细胞面积(Save)[术前(351土29)μm2、术后(606±59)μm2,t=2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六角形细胞比例(HEX)[术前(63.5±4.2)%、术后(61.2±3.7)%]、六角形细胞边长变异(Ev)[术前(19.7±2.5)%、术后(20.2±2.2)%]、六角形细胞角度变异(Av)(术前158.4°±27.5°、术后155.3°±19.1°)、多边形细胞比例[术前(12.3±2.7)%、术后(11.2±3.4)%]、五边形细胞比例[术前(4.8土2.2)%、术后(5.7±2.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EC暗区数量(术前0.31±0.14、术后0.83±0.25,t=18.65)及暗区面积[术前(81.3±55.2)μm2、术后(244.9±131.6)μm2,t=5.2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12个月,以上CEC参数在角膜中央5.5 mm范围内的4个代表性点位(12点位、3点位、6点位、9点位)和中央区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白内障术后的较长时间内CEC未完全再平均分布,采用多象限多点位分析的方法更能反映整个角膜CEC的特点.

  • 糖尿病伴发双眼星状玻璃体病变一例

    作者:于丰萁;刘战;王金蕾

    患者,女,76岁,因“口干、多饮、多尿20年,加重1周”住院治疗,于我科会诊.查体:血压162/66 mmHg,视力右眼0.12,左眼0.5,矫正无提高.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虹膜色素正常,瞳孔等大同圆,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散瞳后可见晶状体周边部皮质混浊,晶状体核淡黄色,裂隙灯投射照法可见双眼玻璃体腔内悬浮大量黄白色结晶样颗粒,随眼球转动同向移动,转动停止后悬浮物逐渐回复原位.透过结晶样颗粒仅能隐约看到视盘及部分视网膜.

    关键词:
  • 光照度调节眼屈光发育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娟;瞿小妹

    近视是一种高发病率的眼部疾病,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后天的视觉环境对眼的近视形成影响尤为重要.光环境中不同的光照条件可以影响眼球的屈光发育,光照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光照参数.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光照度对眼球屈光发育的影响展开了广泛研究并讨论其可能的机制,探究光照度这一环境因素对近视发病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

  • 角膜表层屈光手术后疼痛控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璐;王雁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屈光手术因其可保留较多的角膜基质组织,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相对稳定,且有一些特殊的手术适应证(角膜偏薄、角膜瘢痕及角膜移植术后等),目前仍是屈光矫正手术中较为主要的方法之一.然而,因其手术后特殊的愈合反应所导致的术后疼痛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主要问题,影响了此术式在临床上更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手术后如何缓解疼痛亟待解决.现就角膜表层屈光手术后疼痛的控制做一综述.

  • 成人双眼复视117例临床分析

    作者:乔彤;陈偕穗

    目的 探讨引起双眼复视的斜视的类型以及病因学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117例双眼复视患者,年龄20~82岁,年龄中位数为47岁.采用三棱镜、红球片、Hess屏及同视机等方法分析复像;辅以血液生化检查、新斯的明试验和头颅影像学)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必要时进行胸腺MRI检查来辅助诊断.结果 117例复视中非共同性斜视包括麻痹性斜视、限制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包括展神经麻痹(35例,29.9%)、单纯动眼神经麻痹(28例,23.9%)、滑车神经麻痹(19例,16.2%)、多颅神经麻痹共存(8例,6.8%);限制性斜视包括限制性下斜视(18例,15.4%)和限制性外斜视(2例,1.7%).共同性斜视主要是间歇性外斜视早期(4例,3.4%)和急性共同性内斜视(3例,2.6%).主要的病因依次为糖尿病(32例,27.4%)、脑血管疾病(20例,17.1%)、脑以及眼眶骨折(15例,12.8%)、颅脑肿瘤(11例,9.4%)、病毒感染(10例,8.6%)、眼眶肿瘤(9例,7.7%)、甲状腺相关眼病(TAO)(9例,7.7%)、重症肌无力(5例,4.3%)、白血病化疗期间(2例,1.7%)和不明原因(4例,3.4%).结论 引起复视的原因较复杂,需要结合眼外肌运动、红绿玻璃试验和HESS屏检查等来诊断麻痹的眼外肌.

    关键词: 复视 斜视 成人
  • 眶周全肌切除术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李田;华雪萍;杨乾军;黄唐钦

    目的 探讨眶周全肌切除术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1999年至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采用眶周全肌切除术治疗的43例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纳入研究.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术前术后眼睑痉挛分级级别,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43例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术后眼睑痉挛分级均明显降低,术后随访12个月,12例术前睑痉挛为3级者,术后均为0级,完全矫正.31例术前4级者,术后4例为0级;25例为l级,2例为2级.无一例出现眼睑闭合不全.结论 对临床分级3~4级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眶周全肌切除术疗效确切.手术效果与病情临床分级相关.

  • 深化对角膜屈光手术视觉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王勤美;黄锦海

    近年来,角膜屈光手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一直是患者和医生关注的重点.随着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已较普遍地得到了良好保证,人们对手术的质量日益关注.视觉质量改善程度成为反映角膜屈光手术质量的重要指标,笔者阐述了视觉质量的评估意义与方法,并对如何保障角膜屈光手术后的视觉质量提出看法,希望借此深化对角膜屈光手术视觉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 采用Winsight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行SBK术矫正近视及散光的疗效评价

    作者:孙明甡;张丰菊;张丽;柳静;张晶;张秋露;郭宁;翟长斌

    目的 评价使用Winsight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行SBK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预测性、有效性、安全性及该手术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于北京同仁医院屈光中心行SBK手术治疗近视性屈光不正的病例78例(156眼),根据所使用的准分子激光扫描设备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9例,应用Winsight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行SBK术;对照组39例,应用Allegretto Eye-Q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行SBK术.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定期随访,检查2组的裸眼视力,以电脑验光和显然验光检查术后屈光状态及BCVA.观察组术后1个月起增加暗室与暗室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查.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2组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1、0.881、0.001、0.814,P均>0.05);2组等效球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7、1.583、-0.416、1.460,P均>0.05).术后1、3、6个月等效球镜度在±0.50 D范围内的比例,观察组均为97%,对照组分别为96%、99%、99%.术后1、3、6个月,观察组UCVA≥5.0的比例分别为100%、100%、99%.术后1、3、6个月,2组有效性指数平均值均为1.01±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1、0.796、1.662,P均>0.05).术后1、3、6个月时,观察组均无任何一眼BCVA下降2行以上,分别有64%、65%、63%眼BCVA提高1行,8%、3%、5%眼BCVA提高2行.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02±0.01、1.01-0.01、1.01±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暗室对比敏感度与术前相比,在12 c/d高频区较术前增加(F=15.31,P<0.05).除此之外,不同空间频率下暗室和暗室眩光对比敏感度在术后不同时间段有一定的波动,但与术前相比均没有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结论 使用Winsight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行SBK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具有良好的预测性、有效性、安全性,且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较小.

  • Q值引导及Kappa角调整后SBK和飞秒LASIK术后高阶象差的对比

    作者:梁刚;查旭;张丰菊

    目的 比较在Q值引导及Kappa角调整的准分子切削模式下,机械刀制瓣SBK(OUP-SBK)和飞秒制瓣LASIK(FS-LASIK)2种手术方式对术眼的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43例患者(86眼)根据制瓣方式不同分为2组:SBK组(23例46眼)和FS组(20例40眼),均采用Q值引导及Kappa角调整的准分子切削模式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测量术眼的总高阶像差及各单项高阶像差.应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高阶像差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以及2组间的差异.结果 SBK组和FS组的总高阶像差均方根(RMS)值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均较术前增加(F=14.935、6.498,P<0.01);SBK组C40、C42、C4较术前有增加(F=8.326、3.202、6.195,P<0.01).FS组只有球差C40较术前有增加(F=9.045,P<0.01).2组的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时SBK组和FS组的总高阶像差RMS值(t=0.26、0.88,P>0.05)以及RMS增加量(t=0.74、1.24,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1个月时C44(t=3.08,P<0.0l),在3个月时C4-2(t=-2.34,P<0.05)、C44(t=2.78,P<0.0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Q值引导及Kappa角调整后,SBK和FS制瓣的LASIK手术后术眼总高阶像差均有增加,但高阶像差的增加量两者并无差异,但个别的单项高阶像差存在差异.

  • 三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作者:王忠海;李莹;王若蛟;金玉梅

    目的 观察比较角膜表层LASEK与基质层的LASIK、飞秒LASIK屈光手术后患者主观视觉感受与视觉质量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320眼)行准分子激光治疗且随诊1年以上的患者,接受表层LASEK手术40例,基质层LASIK、飞秒LASIK手术各60例.LASEK组术前SE平均为(-4.35± 1.07)D;LASIK组平均为(-5.05±1.13)D;飞秒LASIK组平均为(-5.11±1.25)D.术前及术后1年检查UCVA、BCVA、球镜及柱镜度、SE以及术后总体评价、术后与术前佳矫正时的视觉质量及视觉症状对比采用ANOVA、两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和x2检验.结果 术后1年以上,白天及夜间开车容易程度、生活方便、白天远视力、夜间视力、总体视力的评分由高到低依次是飞秒LASIK组、LASEK组和LASIK组.同术前戴镜相比,白天远视力、生活方便是患者认为优于术前的显著项目;眩光和夜视质量下降是患者术后主要主诉;视近物疲劳、夜间开车眩光、夜间视力评分差,夜视症状随时间延长明显好转,但是视觉疲劳随着时间加重.女性视近物疲劳主诉多,男性夜视力差主诉多.结论 准分子术后患者视觉质量评分飞秒LASIK高于LASEK和LASIK.视近物疲劳、夜视力差为手术后的长期问题.

  •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眼压升高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开建;刘李娜;白继;张国伟;陶露莎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眼压升高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观察研究.收集准分子角膜屈光术后高眼压患者41例(68眼)纳入观察组,术后无高眼压患者41例(68眼)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周与术后2周,测量裸眼视力、矫正球镜度、矫正柱镜度、像差(C7、C8、C12)、角膜厚度、角膜前表面曲率以及角膜后表面高度、对比敏感度,并记录患者主观感受.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主观感受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 在术后l周观察组视力(t=-2.43,P<0.05),矫正球镜度(t=-2.96,P<0.05),对比敏感度(12 c/d)(t=-0.33,P<0.05)均低于对照组,而C7(t=-0.19,P<0.05)、C12(t=5.08,P<0.0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中,术后1周视力(t=-3.66,P<0.05)、矫正球镜度(t=-4.38,P<0.05)、对比敏感度(12 c/d)(t=-0.32,P<0.05)低于术后2周,C7(t=-0.17,P<0.05)、C12(t=5.33,P<0.05)高于术后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高眼压可以导致对角膜前表面曲率、像差以及屈光状态的改变,并导致视觉质量的下降.

  • 飞秒LASIK与SBK术后角膜像差的对比分析

    作者:张静;张士胜;吴江秀;于青;董世奇;廉井财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FS200制瓣辅助的LASIK(FS-LASIK)和角膜板层刀制瓣的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的临床效果及角膜像差变化.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34例(68眼)应用FS200飞秒激光制瓣(FS组)患者和45例(90眼)M2微型角膜板层刀制瓣(SBK组)患者纳入研究.术前及术后1、3个月分别检查记录2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矫正视力,并采用Pentacam-HR眼前节分析系统,对术眼进行眼前节扫描获得三维图像,通过内置分析软件获取瞳孔直径为6 mm的角膜总高阶像差(HOA)、球差(C40)、水平彗差(C31)、垂直彗差(C3-1)和水平三叶草(C33)、斜向三叶草(C3-3)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S组角膜HOA、C40、C3-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11、12.356、11.843,P<0.01);SBK组角膜HOA、C40、C3-1、C31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F=46.601、38.627、10.874、11.727,P<0.01).术后1个月时SBK组HOA的增高幅度明显高于F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3,P<0.05),术后3个月仍有同样趋势(t=2.998,P<0.05).术后1个月时2组患者角膜球差均有增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0,P>0.05),而3个月时FS组有所恢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6,P<0.05).2组三叶草像差(C33、C33)均较术前增加,术后1、3个月斜向三叶草(C3-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S-LASIK和SBK均可造成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垂直彗差的增加,但FS-LASIK角膜总高阶像差和球差的增幅比SBK小,在提高视觉质量方面飞秒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