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医文献杂志

中医文献

中医文献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Literature 중의문헌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华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1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4737
  • 国内刊号: 31-168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540
  • 曾用名: 杏苑中医文献杂志;杏苑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方松春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试论张子和学术思想对其他医学流派的渗透与影响

    作者:肖国钢

    以张子和学术思想为主线,分析了金元四大家相互的学术传承与渗透情况;讨论了其对明清温病学兴盛所起的启蒙作用;其攻邪理论与"百病生于郁滞"论,成为日本汉方医古方派的理论渊薮,对后世中外医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 新安医家史料遗误指归

    作者:来雅庭

    新安医学渊源流长,医家辈出,仅北宋至清末以来的800多年间,古新安地区曾先后涌现800多位有史志记载的名医,留下800余部中医学著作,对祖国医学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出版的<新安名医考>、<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等多部中医人物专著,进行考证研究,发现部分新安医家的姓氏、名、字、里籍、生卒年代等信息引用,存在明显的错误及混乱现象.笔者依据有关资料,对一部分有确切旁证、可以纠正的史料,明确指出并补充说明;对一部分遗留错误史料,一时无确切资料补正,则指出不详,说明原由.避免转载时以讹传讹,为今后再版该类专著,介绍新安医家时提供佐证,为广大医史工作者研究引用时提供较为完整的史料.

  • 清代《内经》名物考据成就说略

    作者:陈瑜

    "考据名物",就是诂释、考据事物命名的原因.而<内经>的名物考据,当指用训诂的方法解释病名,以及考据相关医学称谓的演革与证异.在清代,由于朴学发达,考据工夫精深,不少学者在该研究领域取得了相当有价值的成果.

    关键词: <内经> 名物 考据 清代
  • 古代中医心理治疗医案评析

    作者:李兆健;王庆其

    从古代医案中归纳了劝说开导、暗示转移、顺情从欲、移易性情、激情疗法、以诈治诈、情境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它们设计精妙,疗程简单,疗效明显、迅捷,符合中国人性格的基本特征,不仅在许多方面与现代心理治疗学的认识相吻合,而且独具特色.虽然中医传统心理治疗有着较为明显的自发性、经验性的特点,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与完善的操作方法,但有着许多合理的方面,值得现代心理治疗借鉴和吸收.

  • 李东垣"阴火"学说的理论及临床应用

    作者:周永明

    李东垣提出的"阴火论"渊源于<黄帝内经>,其病理基础主要是脾胃气虚、诸病乃生;脾胃气虚、阴火内生;谷气下流、阴火上乘,临证要掌握阴火证的特点,透过发热假象,抓住脾胃气虚的本质,治疗当以辛甘温之剂,升阳气,降阴火.

  • 敦煌文献《食疗本草》补校

    作者:刘敬林

    对敦煌文献<食疗本草>校注进行补校,其中多是从无校议的词句.

  • 中药陈用的传统认识

    作者:杭爱武

    通过对历代本草有关中药陈用资料的梳理,对中药陈用的传统认识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内容包括中药陈用的源流、中药陈用的时间界定、中药陈用的传统认识.在中药陈用的传统认识部分,总结了中药陈用的五个方面的作用:①陈用以去药物燥烈之性.②陈用以去药物热性.③陈用以去药物滋腻之性.④陈用以去药物腥臭之气.⑤陈用以去药物毒副作用.

    关键词: 中药 陈用 传统认识
  • 浅论中医黄疸蓄血理论之发展

    作者:盛伟;方晓阳;余明珍

    传统中医对蓄血发黄认识相当深刻,宋金时期已建立了黄疸蓄血理论;黄疸血分说并非创立于清末西学影响之下,而是在明清之交从黄疸蓄血理论中被阐发出来的;清末,西学传入使得中医蓄血理论及血分说得到了新的发展,血开始成为黄疸因机证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黄疸 中医发展史
  • 《血证论》学术价值撷要

    作者:杨悦娅

    唐容川所著<血证论>对血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多有创见.主要学术观点有:1.水、气、血、火关系.重点阐述了"水即化气"、"火即化血"的观点.2.注重脾胃而发乎脾阴.无论在对气血、水火的论述中,还是在对血证的治疗中,都强调了脾胃的重要作用.在注重脾胃的基础上,唐氏还补东垣之未备,提出滋养脾阴.3.首创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者乃通治血证之大纲.4.血证治法宜忌,禁汗、禁吐、适下、宜和.

  • 底本恰当校注详实——评涩江全善及其《灵枢讲义》

    作者:段逸山

    涩江全善系"兰门五哲"之一,是十九世纪日本著名文献学家.<灵枢讲义>是他的讲课笔记,涩江氏慧眼独具地选用明刊无名氏仿宋本作为底本,该本具有纠正通行本讹误等方面的文献价值.全善在<灵枢讲义>中运用精熟的小学知识,对<灵枢>进行翔实的训解,考字义、探音韵、正句读、勘讹文、阐语义、提线索以及择善而从,此乃其长;多汇注而少见解,偶有误校误注现象,此乃其短.

  • 彭培初治疗慢性泌尿道感染经验

    作者:黄力;彭培初

    慢性泌尿道感染见证多为寒热夹杂、虚实互见.治疗采用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的方法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根据彭氏经验,治疗本病当以补肾为主;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以补阳为主.不可一味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以免犯"虚虚"之误.

  • 蔡小荪活用桂枝茯苓方治疗妇科癥瘕经验

    作者:叶玉妹

    蔡小荪主任医师临床善用桂枝茯苓方治疗妇科癥瘕.在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分经间期和月经期两步治疗:经间期,蔡老采用桂枝茯苓方,辛散温通,破瘀行血消癥.而在月经期,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都可出现出血过多,状似崩漏,蔡师强调此时不能单纯固涩止血,宜"求因为主,止血为辅",尤其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出血,乃缘于宿瘀内结,经血虽多,瘀仍未消,故腹痛不减,治疗仍以化瘀为主,乃通因通用之变法.

  • "外感病"刍议

    作者:牛淑平

    从外而感为外感,从内而生为内伤.对致病因素做这样归类是可以的,但若将疾病归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类,并由此还建立了"外感病学",其意义和立论依据就值得商讨了.中医的外感致病因素和内伤致病因素,在解释发病机理方面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外因和内因作用的辩证法关系,绝对的"外感病"和"内伤病"是不存在的.

  • 敦煌医药卷子P.3930校补

    作者:范崇峰

    以马继兴等<敦煌医药文献辑校>收录的敦煌医药卷子P.3930为底本,对照原卷照片及其他文献对此卷进行重新校理,补正了马本的一些文字抄录、识读、断句等失误.

    关键词: 敦煌文献 P.3930 校正
  •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新释

    作者:周正

    <金匮要略·黄疸>中提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一句,此后历代不少医家认为此句为治黄大法.但解释此句不可望文生义,应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去理解.广义的"利小便"有三个方面的意思,即祛除湿邪之法的概括,检验疗效、判断预后的指针,利小便兼有利胆之意.狭义的"利其小便"仅仅只是黄疸的治疗方法之一.

  • 小青龙汤加附子加石膏的思考

    作者:招萼华

    小青龙汤的加味,曹颖甫、祝味菊主张加附子,张锡纯主张加石膏,形同冰炭.曹氏认为,本年新病,可以用原方轻剂治愈.而十年宿疾,未易奏功,则需增加麻黄、细辛剂量,同时加用附子.而祝味菊治咳喘亦常用小青龙汤加附子.痰饮当以温药和之,小青龙汤药性偏温,本是药症相合,但张氏认为"外感痰喘之证又有热者,十之八九",所以运用时必加石膏.小青龙汤加附子加石膏可采用如下的方法:本年新病,无热者,用本方轻剂,寒重者加附子,有热者加石膏.多年宿疾,及反复难愈的顽症,无热者加附子,有热者再加石膏.

  • 记中医临床大家朱良春教授

    作者:曲清文

    朱良春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虫类药研究专家,师从章次公先生,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疗效卓著,在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中均有独特建树.临证活人无数,门下桃李芬芳.现虽已耄耋,仍在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奋斗,实为后学榜样.

  • 新安医家汪昂成功之道探析

    作者:汪常明

    以医为本的思想、普及型的著作特点、深厚的儒学功底和济世救人的高尚医德以及成功的商业出版活动,是促成新安医家汪昂在医学上取得成功的几个关键原因.

    关键词: 汪昂 新安医家 成功
  • 清代福州名医陈恭溥与《伤寒论章句》简介

    作者:林恩燕;陈炬烽

    介绍了清代福州一地名医陈恭溥的生平及其较为突出的一部研究<伤寒论>著作--<伤寒论章句>.该书之著作目的是使学习<伤寒论>者得到更通俗的指导.

  • 《内经》疾病辨证方法探讨

    作者:刘国萍;周国琪

    <内经>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包含着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对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90年代以来,有关<内经>疾病辨证的文献资料作以简要整理,着重从疾病辨证思想、辨证方法、对后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其研究动态进行概括.

    关键词: <内经> 疾病 辨证 论治
  • 非手术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苑洁;陈国民

    颈型颈椎病又称为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是各类型颈椎病发病的早期,临床上为常见,此时也是治疗的有利时机,对颈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非手术疗法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创伤性小等特点,一直为临床医生所重视,并且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本文对近年来非手术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归纳总结,认为中医非手术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小,亲和力高,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从"洋务运动"到"中西医汇通"

    作者:田峰;王咪咪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李鸿章等人发起的"洋务运动"未能挽救没落的清政府,终以失败告终."中西医汇通"是近代以来传统医学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目的在于融合中西两种医学的学术流派,其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期内所取得的成就甚微.然而,当我们摒弃某些固有的成见,把它们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认真地考察一下,是不是会有一些新的认识呢?"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何在?"中西医汇通"对后世医学的影响何在?二者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本文就上述几个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

  • 九宫八风理论对中风病的临床启示

    作者:周德生

    九宫八风理论通过取类比象,将空间、时间、自然气候、政治社会、人体结构、生理病理、预防养生等综合成系统,以太一移日朝八风占常变.对中风病的病因、病位、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等临床实践均有指导意义.本文第一次征引奇恒之府与奇经八脉以释中风病的辨证论治特点.

  • 充分发挥中医文献的潜在宝藏

    作者:朱良春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为后人留下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我们认真地、全面系统地继承、整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中医文献,不仅是遗产,而且是促使中医药学走向未来的源泉,因此,对其整理、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医文献杂志>廿多年来所做的诸多工作,是富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为弘扬中医药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医文献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