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医文献杂志

中医文献

中医文献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Literature 중의문헌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华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1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4737
  • 国内刊号: 31-168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540
  • 曾用名: 杏苑中医文献杂志;杏苑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方松春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谈中医内科学教材中“痰”与“饮”、“肺痿”与“肺胀”的废与存

    作者:黄吉赓

    1917-1966年丁甘仁医学派《中医内科讲义》都取材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及“痰饮咳嗽”两篇。自1979-1997年中首先出现痰饮分篇,继则恢复原态,再而把痰饮和肺痿均删除。之后1999-2012年分合八九次。2011年黄吉赓《肺病临证经验集》将“肺痿”、“肺胀”合为一篇,提出肺源性心脏病的本虚证阶段归属“肺痿”,而标实证阶段属于“肺胀”,这样更符合中医经典、基础理论、辨证论治的规律。

  • 《艺文类聚》中“药香草部”的主要内容、文献来源与传播情况

    作者:韩毅;梁佳媛

    唐初欧阳询等敕撰的《艺文类聚》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官修类书。书中的“药香草部”,是我国自《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首次在非医学著作中以“随类相从”体例编辑的大型药物学论著,共收载药物43种,其中包括常用药物11种,香草药物28种,菜蔬药物4种,引用文献约517种,不仅详细地介绍药物的名称、来源、分布、采摘时间、入药部位、炮制和主治病症,而且还收载了大量的医学病案、医学人物和医学典故等,在中国药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以形求理,以简驭繁--《笔花医镜》导读

    作者:梁慧凤;陶御风

    《笔花医镜》为清代医家江涵暾所撰,全书从诊法、五脏六腑、儿科、女科四方面论述疾病的诊治,内容浅近,论述简要,是一部流传甚广,颇有影响的医学入门读物。本文从《笔花医镜》的作者、学术特点和临床指导意义以及如何学习应用三个方面作了阐述。

  • 论经学对《黄帝内经》学术发展的影响

    作者:谷建军;王育林

    汉以后《黄帝内经》的学术发展受到经学的极大影响。汉学方法论对《黄帝内经》经文的整理与注释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隋唐时期和清代,宋学之影响则主要在宋金元明时期,这一时期《黄帝内经》理论与宋学哲学思想相结合,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临证的指导。清代则受汉学复兴思潮影响,对《内经》文字训诂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

  • 海派中医运用凤凰衣、木蝴蝶药对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作者:杨倩颖;朱凌云

    凤凰衣和木蝴蝶是一常用药对,章次公、张镜人至朱凌云均用于治疗脾胃病并取得疗效,其特点在于对胃黏膜的修复作用,是体现“护膜医疡”治则的特色药对。其代代相传的过程也体现了海派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 本草文献编撰源流梳理

    作者:黄晓华;朱继峰;王枫

    梳理历代本草文献编撰的源流,即结合文献的序跋、凡例、内容及近现代研究的一些成果梳理历代本草文献的前后嬗递关系,按照后世文献对前代文献的继承方式,如注释、节录、增补、改编及综合编撰等进行梳理,为阅读、研究本草文献时相互借鉴提供便利。

  • 略论《百喻经》中医药案例之哲理

    作者:李良松

    《百喻经》是一部富含哲理的佛教经典,如空中楼阁、一厢情愿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该经。本文通过对9则富含哲理的医药案例的考释与分析,冀以说明贪、嗔、痴“三毒”与地、水、火、风“四大”对人们身心灵健康的影响。文中讲到,凡心胸狭隘、痴心妄想、无端猜疑、昧于医药、固守愚钝、夹板治偻、以身试伤、违背规律、不量时空等行为,都是心灵方面的疾病,唯有通过修习智慧的法门,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 康平本《伤寒论》注文功用类析

    作者:杨旭

    康平本《伤寒论》是《伤寒论》众版本之一,此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正文之外尚有颇具特色的旁注和夹注,这两种注文研究价值极高。本文将康平本《伤寒论》夹注、旁注功用析为注文补充具体内容例、注文以释病机例、注文以明方法例、注文以示预后例、注文以作评注例、注文有助分析句读例、注文有助订正语序例、旁注以明异文例八类。

  • “治未病”考

    作者:李今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按:此处着重探讨“不治已病治未病”句。今人所说其“治未病”者,皆谓是治无病之人也,实有误会,而应是杨上善所说的“无病之病”。

    关键词: 素问 治未病 考证
  • 《阴阳大论》今何在

    作者:陶广正

    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的论述提示说明《阴阳大论》在汉末犹在,可是后来却不见了。那么,《阴阳大论》今何在?笔者从中国文化有“尚九”的传统,古人著书常以首句为篇名、首篇为书名,“阴阳应象大论”与“七篇大论”内容上的联系这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逻辑上的验证,并得出“七篇大论”应归《阴阳大论》、《阴阳大论》应为九篇、“七篇大论”或曾留在《素问》这三个结论,还望方家予以指正。

  • 杨明理气化痰消瘀法治疗冠心病经验撷英

    作者:杨强;李登伟;杨明

    总结整理杨明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气滞痰凝血瘀为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提出治宜理气化痰消瘀法为主,同时注意兼症,并举验案佐证,对于借鉴名家经验,提高临床冠心病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古医案对诊治肺癌的启示

    作者:石舒尹;戈欣;田建辉;王兴伊

    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与肺癌相关的古籍医案,从脉症、病机、传变、治疗、预后五个方面,探讨其中可对现代中医认识、诊断、治疗肺癌产生积极意义的内容。结论如下:除现代中医对肺癌的常规认识外,脏腑传变对肺癌病机、转化的影响,肺癌的中医脉症,寒温并用、补泻结合的治法,以及各时期肺癌的相关理论、诊治特点,均有很大价值及研究空间。

    关键词: 肺癌 古籍 医案
  • 沈氏生芦润燥汤治疗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经验撷菁

    作者:叶艳;连强;沈丕安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大多出现乏力、口舌咽干、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等症状,主要是由机体伤津耗气,阴津俱损所致,其中医证候以热毒伤阴证、肺胃阴虚证居多。临床上沈氏生芦润燥汤加减治疗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诸证,具有养阴生津、清热解毒等功效,疗效颇佳。

  • 连翘应用源流初考

    作者:王小芸;赵怀舟;倪艳

    笔者在初步梳理连翘一药本草学考证的基础上,对其历代以来的临床应用实践略作温习。目的是对连翘的临床使用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概述,特别是对历史曾经出现的使用青翘的情况加以讨论。

    关键词: 连翘 青翘 本草考证
  • 陈士铎辨治癃闭六法浅识

    作者:郭真如;宋平

    清初著名医家陈士铎对癃闭论治颇有卓见,辨证立足脏腑,着重从心火炽盛、热结膀胱、命门火衰、肾阴亏虚、肺热津燥、清阳下陷6类证型分型记沾,辨证精当,治法严谨,用药灵活精妙,独创其方,富于创新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 《本草求原》版本及学术价值探究

    作者:朱蕴菡

    《本草求原》全书27卷,附奇病症治1卷。清代赵其光撰。现存版本仅有两种,分别为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年)远安堂刻本和清养和堂刻本。全书对中药、食材、草药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合计载药972种,良方、单方不啻数万,附奇病症治一卷载各种奇难病症138种。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清代道光前的岭南本草学成就。作者本于经典,又兼取各家学说,且据临证录药,讲求实际,为研究岭南医学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对现代临床也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是清代岭南地区一部极具地域特色的重要的本草学著作。

  • 中药栀子在复方配伍中的功效发微

    作者:杨宜花;洪婷

    栀子是临床上常用药物,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其主要配伍意义表现在清心除烦、清泻肝火、清泄肺热、清泻脾胃、泻火解毒、清热利湿、清热凉血、消肿止痛等方面。

    关键词: 栀子 方剂 配伍意义
  • 时逸人医学思想转变浅析

    作者:王希敏;熊俊

    时逸人,近代著名医学家,中西医汇通代表人物。他从反对西医到逐渐接受西医再到中西医融汇贯通,不仅反映了其个人医学成长史,更反映了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轨迹。

  • 陈无咎与中医教育

    作者:周会会

    陈无咎是民国时期我国中医学界的杰出中医理论家、临床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先后重建丹溪学社,创办丹溪大学,后又受聘担任上海中医专科学校校长,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医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陈无咎 中医 教育
  • 唐以前医事制度研究综述

    作者:陈稳根;张如青

    唐以前是中国医事制度初步形成时期,而这阶段的医事制度大多散落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20世纪3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医事制度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不足,今后可结合医事制度的内涵,对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医事制度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医事制度研究。

  • 近代上海中医期刊的办刊特点

    作者:卓鹏伟

    本文简要叙述了近代上海中医期刊产生的背景、兴盛概况,阐述了近代上海中医期刊办刊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特点,如公私办刊并存、名医办刊及撰稿、办刊宗旨不同、注重营建广泛的信息网、多样的发行方式,以及别具特色的广告内容和形式等,并提出一些对现代中医期刊具有借鉴价值的建议。

  • 《疫病钩沉》读后感

    作者:李宏;陶国水

    《疫病钩沉》第二版[1]在2015年6月面世。是书首版[2]于2002-2003年“非典”肆虐时期,从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谈起,认为人类与疫病的斗争将是一项长期的、难以终结的使命。然“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人相应”,疫病的发生、发展必然受到天地自然的影响,而自然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贯穿本书主线的五运六气理论。

  • 《方氏针灸临证精要》序

    作者:李鼎

    陈业孟同学自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即入华山医院针灸科工作,得以随从方幼安医家继续中医针灸专业的深造。方氏针灸,始创于其父方慎?先生,“幼安”名号或写作“幼?”,可知是因父名而来。从方家的字号,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针灸界几位前辈。首先想到当时以办针灸函授驰名的澄江承淡?先生;再想到常熟来沪的顾坤一先生:承顾二人同年(1899年生),同小于方氏六岁,可见方氏年资之高,在上海针灸同道中,高居老前辈之列。

  • 返璞归真,创新思维,促进中医药隐性知识显性化传播

    作者:陈跃来

    人类将知识本质分为可编码的显性知识和只可意会但难以言说的隐性知识,后者占知识主体的90%。中医药学包含了符合逻辑思维特点的显性知识,但占主体的却为非逻辑思维、蕴含经验特性的隐性知识。这种显性和隐性的融合基于对人体、社会和自然界的感知与判断。正是中医学的隐性特性使它有了“可以意会,难于言传”的神韵。

  • 王孟英泄泻验案赏析

    作者:田英;彭景星

    本文通过对《王孟英医学全书》中四则泄泻验案逐一进行分析,从而探索王氏对泄泻的辨证论治思想及遣方用药规律,以供中医同道临床学习借鉴。

    关键词: 王孟英 泄泻 验案
中医文献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