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열대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3619
  • 国内刊号: 44-15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广东寄生虫年报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热带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余新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金辉;傅瑛;李冬梅;蔡旗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 将1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予以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对照组65例单用阿奇霉素口服治疗.两组患儿均口服丙卡特罗及酮替芬进行基础治疗,严重发作时加用泼尼松龙短程口服.比较两组咳嗽缓解率、复发率.结果 联用组患儿咳嗽缓解率为97.0%,咳嗽复发率为26.9%;单用阿奇霉素组患儿咳嗽缓解率为40.0%,咳嗽复发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能明显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降低咳嗽复发率,有利于预后.

  • pro-AVP和pro-ADM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胡铭;冯培峰;刘波;陈敏;邱可文

    目的 评价血管加压素原(pro-AVP/CPP)和肾上腺髓质素原(pro-ADM)水平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严重程度评估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203例C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础病史,利用肺炎严重指数(PSI)进行肺炎严重度评价,同时收集其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pro-AVP、pro-ADM及降钙素原(PCT),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根据不同的PSI评分分组,比较各组pro-AVP及pro-ADM浓度和PCT、CRP水平变化.结果 患者血浆pro-AVP、pro-ADM及PCT水平随着患者PSI分级水平升高而升高,而CRP水平随患者PSI分级水平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不明显;研究结束时共有168例患者存活,死亡35例(17.2%),死亡病例患者血浆pro-AVP、pro-ADM、PCT及CRP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CAP患者的PSI评分均与pro-AVP、pro-ADM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 pro-AVP和pro-ADM可以作为CAP患者严重程度分层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 乌司他丁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全身炎征反应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少洪;钟坚;卜会驹;温海洋;郭少卿;何景招;马诚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改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全身炎征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等方法,对收入ICU的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的昏迷患者(≥18岁)共4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Z组:20例)和综合治疗+乌司他丁组(U组:20例),乌司他丁30万U/d,连续3d,两组均行心脏骤停后综合治疗,并于ROSC后1(使用乌司他丁前)、6、24、48、72 h各时间点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APACHEⅡ评分、INF-α、IL-6.结果 两组患者在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前的临床资料、APACHEⅡ评分、I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6、24、48、72 h的INF-α、IL-6浓度比较,U组均明显优于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72 h时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干预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全身炎征反应有积极作用,所选用的治疗剂量和给药方法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 重症手足口病30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王建;姜建渝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表现,总结分析诊治经验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预后.结果 30例重症病例中治愈出院21例,好转5例,死亡4例,其中后遗症5例.发现早期皮疹不典型导致误诊、误治未及时综合治疗而导致死亡的病例增多;经及早应用丙球(2 g/kg,分1或2次)和甲强龙冲击治疗3d(10~20mg/kg.d分3次),早期呼吸机支持及内科综合治疗均存活,预后良好.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非常重要,早期呼吸机支持、监测心血管功能及对症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上尿路结石所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的微创手术治疗

    作者:温星桥;蔡燚;陶奕然;朱宝益;黄文涛;王喻;李名钊;胡成;吴杰英;叶春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肾积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0例上尿路结石所致的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0例均合并肾积脓感染,其中予以急诊行输尿管镜下逆行插管引流21例,经皮肾穿刺造瘘9例,配合全身应用三代头孢抗生素治疗.术前及术后记录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检查血像及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全部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术和经皮肾造瘘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成功解除了尿路梗阻,无邻近脏器损伤或大出血、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生命体征改善,急诊解除梗阻后血尿素氮(BUN)由(23.2±3.8) mmol/L降至(5.6 ±2.2) mmol/L、血清肌酐(Scr)由(472.3± 142.5) μmol/L降至(54.8±22.3)μmol/L,尿量明显增加,肾功能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尿路结石引起肾功能不全合并肾感染积脓的处理原则是早期解除梗阻,联合全身抗感染治疗.输尿管插管引流术与经皮肾造瘘术均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左旋多巴联合地昔帕明治疗帕金森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研究

    作者:焦凤有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联合地昔帕明改善帕金森病(PD)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伴有严重抑郁的帕金森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服用地昔帕明和左旋多巴,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及左旋多巴,于治疗14d和30 d后分别利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和帕金森氏症生活品质问卷(PDQ-39)对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在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两组的MADRS和PDQ39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MADRS评分(33.33±4.07)及PDQ39评分(36.20±6.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1±7.12)分和(42.53±9.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昔帕明对轻、中度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重度抑郁组P<0.05).结论 左旋多巴联合地昔帕明能在短期内有效改善PD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地昔帕明对轻、中度抑郁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对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预防作用

    作者:孙志超;黄新利;张瑞坚;齐超;高雷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不同浓度雷米芬太尼预防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2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靶控输注前静脉注射0.03 mg/kg咪唑安定,按雷米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4组(R0、R2、R4、R6组),即0、2、4、6 ng/ml组,达到效应室平衡后5min,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静脉诱导,病人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肌阵挛的发生率及强度.结果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2 ng/ml以上明显减少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发生率.R0、R2和R4组插管后1min及2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高于插管前(P<0.05),而R6组插管后1 min及2min的MAP和HR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2 ng/ml以上即能有效抑制依托咪酯诱导时的肌阵挛,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6 ng/ml复合依托咪酯能有效抑制诱导时的肌阵挛与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 父母血小板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初步研究

    作者:邓晶;夏文杰;叶欣;徐秀章;邵媛;陈扬凯;丁浩强;罗广平;王嘉励

    目的 探讨由于父母血小板血型不合产生血小板抗体,诱导新生儿发生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2例临床上确诊为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IT)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儿及其父母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应用PCR-SSP法对患儿及父母进行HLA及HPA基因分型,根据相应的抗原进行抗体特异性分析.结果 22例NIT患儿中,14例是由于同种免疫性因素引起的,其中27.3%(6例)南HLA抗体引起,13.6%(3例)由HPA抗体引起,22.7%(5例)南HLA+HPA抗体引起;9.1%(2例)由于被动免疫性因素引起;27.3%(6例)由自身抗体引起.其中,同种免疫性抗体以抗HLA-A2、19,抗-B40及抗HPA-3a多见.结论 在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主要以父母血小板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为主,临床产前诊断预防和产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血小板 NAIT 抗-HPA 抗-HLA
  • 亳州地区384例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实时RT-PCR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祥英;钱树生;石秀芳;敖家富

    目的 针对2009-2011期间亳州市各区县上报市CDC的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进行病毒学检测和鉴定,以了解亳州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384份,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EV71、CoxA 16、非EV71、非CoxA16的其它肠道病毒的检测.结果 经检测,EV71感染159例,CoxA16感染94例,非EV71、非CoxA16感染29例,EV71合并CoxA16感染79例,EV71合并其它22例,CoxA16合并其它2例,EV71、CoxA 16合并其它感染1例.感染的主要病毒种类为EV71病毒,其次为CoxA16病毒,亳州市各县区发病无明显的地域差别;此病的高发季节在春夏季;年龄以1~3岁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引起亳州地区2009-2011年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病毒和CoxA16病毒.

  • 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俊生;王军;覃学勇;刘莉莉

    目的 观察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均采用相同血液透析方式进行透析,且血透后每周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 100~150 U/kg皮下注射,但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丁1 g,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疗程12周.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rhEPO用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症状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显著提高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同时左卡尼丁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与脑脊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徐建辉;陈永浩;林庆裕;刘志辉;谢贝;马志明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与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核性脑膜炎组(46例)、对照组(18人)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值,并与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与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无相关性.抗结核治疗8周后,结核性脑膜炎好转组的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值与恶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健康对照组;不能单一通过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数值去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严重程度以及预测其治疗效果.

  • 宜兴市2005-2011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张华君;周建刚;丁超

    目的 了解宜兴市2005-2011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梅毒疫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4-2011年,宜兴市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34.42%;病例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8.70%;梅毒分期中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1.97%,其中隐性梅毒增长速度快;男女性别比为1.18∶1;发病年龄集中在20~岁、30~岁、40~岁年龄组,其中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30~岁和40~岁组,女性发病集中在20~岁组和30~岁组;职业以农民和工人发病多.结论 宜兴市梅毒发病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应加强健康教育和高危、重点人群的监测,规范梅毒诊治,以有效遏制梅毒的流行.

  • 福田区2009-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作者:肖骞;林怿昊;牛姬飞;邓凯杰;石向辉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9-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2009-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福田区2009-2011年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7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34/10万、0.50/10万和0.53/10万.在辖区大部分街道均有病例报告,以沙头街道报告病例多,占总病例的47.06%(8/17).全年均有病例报告,但以冬、春季发病较为集中,1-4月发病11例,占总发病人数64.71%.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2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5岁以上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青壮年发病为主;无明显的职业分布特征.结论 深圳福田区流行性出血热以散发为主,近三年病例数有增高趋势,应做好防鼠、灭鼠工作.

  • 深圳市龙岗区2010年流产妇女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作者:邹惠英;刘丽红;李观强;江白玲;邹丹玲

    目的 分析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流产妇女艾滋病(AIDS)相关影响因素,和HIV、HCV、梅毒的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完善AIDS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流产妇女监测哨点(龙岗区人民医院)的被监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并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01名流产妇女中,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2.37%,HIV检测阳性1例,阳性率为0.25%;梅毒检测阳性4例,阳性率为1%;丙肝抗体阳性检测4例,阳性率为1%.结论 HIV发病率已向普通人群扩散,应加强流产妇女HIV知识的干预力度和健康教育工作.

  • 深圳市2010-2011年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李晓恒;高世同;黄达娜;耿艺介;张仁利;谢旭;梅树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土源性线虫人群感染状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集粪便标本,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一送三检查蛔虫、鞭虫、钩虫、蛲虫等土源性寄生虫虫卵,分析其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 在宝安、龙岗、福田、南山、光明5个区总计调查3 935人,感染人数19人,平均感染率为0.48%,其中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13%、0.28%、0.05%和0.03%;蛔虫、鞭虫、钩虫感染者每克粪便算术平均虫卵数分别为242、81.6和120,均为轻度感染.5个区中感染率高的是宝安区,为0.86%,低的是福田区,为0.13%,各区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81,P>0.05).男女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56%和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P>0.05).感染率以<20岁(0.55%)、20~岁(0.60%)和30~岁(0.65%)这3个年龄组高.结论 深圳市土源性线虫人群感染状况处于较低水平,感染率低于2001-2004年广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感染状况调查水平.

  • 深圳市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邱亚群;张然;张仁利;扈庆华;石晓路;李迎慧;林一曼;江敏

    目的 了解深圳市戊型肝炎抗-HEV IgG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以及戊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全市按行政级别由高到低分为区、街道办事处、工作站3层,每层均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进行抽样,对深圳市8个区1~59岁3 771名居民戊型肝炎抗体水平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戊型肝炎IgG抗体.结果 本次调查共检测3 771人,男性1 834人,抗体阳性率为23.72%,女性1 937人,抗体阳性率为23.64%.其中深圳户籍人口1 389人,抗体阳性率为19.08%;非深圳户籍人口2 382人,抗体阳性率为26.36%.不同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阳性率呈增长趋势.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低,为28.50%.结论 深圳市人群中抗-HEV IgG流行率与年龄、居住地类型、文化程度有关,而与性别无关.深圳市戊肝的流行趋势不容忽视,应加强对戊肝的监测.

  • 2010-2011年深圳市光明新区沙门氏菌流行特征及药敏分析

    作者:罗淑华;黄鹏飞;李燕;汪东篱;易政兵

    目的 分析辖区内沙门氏菌的流行特征及药敏结果,为防治沙门氏菌感染提供流行病学及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1年从腹泻病人中分离的47株沙门菌进行菌型分布、流行特征及药敏分析.结果 沙门菌感染的主要人群为10岁以下年龄组,其中以鼠伤寒、肠炎沙门菌为流行优势株,除碳青霉烯类未见耐药,其它类抗生素均有耐药,菌株出现多重耐药,耐药与分离病例年龄存在相关性.结论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是感染性腹泻的流行株,感染趋向低龄化,低龄病例分离菌株耐药趋势严峻,对萘啶酸、四环素、甲氧苄啶及氨苄西林耐药较严重,提示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婴幼儿抗生素的选用,对降低耐药株的产生具有积极意义.

  • 江门市蓬江区华支睾吸虫病感染调查及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刘鹰航;尹本康;郑南才;梁柏年;李凤玲;谭妍芳;吴尔明;罗春红;陈慧欣

    目的 了解江门市蓬江区华支睾吸虫病感染情况及流行因素.方法 采用清水沉淀法粪检华支睾吸虫虫卵,在江门市的蓬江区选择5个镇(区),每个镇(区)选择1个自然村,每个村抽取500人进行人群及中间宿主、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共调查了2 501人,肝吸虫平均感染率为21.47%,5个自然村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8.70,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感染率也逐渐增高,男性41岁以上人群感染率高达50.12%,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55,P<0.05).检查了6种鱼共156条,鱼体内肝吸虫囊蚴平均检出率为9.62%;保虫宿主感染率以狗高,猫次之,未发现猪体感染.蓬江区各人群对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低于30.00%.结论 江门市蓬江区是华支睾吸虫病重度流行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

  • 深圳市南山区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作者:郑慧敏;戴传文;许艳子;吴楠;叶俊

    目的 了解2011年南山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法定传染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南山区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4种6 691例,年发病率为615.03/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死亡病例3例,年死亡率为0.18/10万.传染病构成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报告的主要传染病种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肺结核、淋病、梅毒、痢疾和猩红热.结论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南山区的主要传染病,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肺结核等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 中山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调查分析

    作者:舒波;王曼;陈雪琴;孙映梅

    目的 了解中山市手足口病(HFMD)聚集性病例特征,为HFMD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1年中山市报告的HFMD聚集性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1年中山市共报告71起HFMD聚集性事件,其中2起达到突发疫情标准.4-5月为HMFD聚集性事件高峰期,事件数占67.6%(48/71).托儿所和幼儿园是主要发病场所,占91.3%(65/71).托儿所罹患率中位数为3.8%,幼儿园罹患率中位数为1.5%(Z=2.61,P<0.01).疾控部门介入越早,事件平均发病人数越少.结论 4-5月为HFMD聚集性病例高峰期,应加强托儿所和幼儿园HFMD监测,及时发现聚集性病例,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 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2001-2010年狂犬病流行状况分析

    作者:黄良君;张学良;古庆发;何嘉春

    目的 探讨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狂犬病近10年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订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10年广东省平远县、福建省武平县、江西省寻乌县传染病疫情资料、狂犬病个案资料和狂犬病疫点调查处理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001-2010年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共报告狂犬病例4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53/10万.常年散发,秋季发病较多(占40%).发病地区以农村为主,农民和农村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5∶1),40~70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占62.5%).头面部咬伤的潜伏期短,下肢咬伤的潜伏期较长.83.3%的病例未进行规范伤口处理,87.5%的病例未进行免疫接种.结论 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狂犬病疫情较为严重,农村群众防病意识差、暴露后未进行规范伤口处理和未注射狂犬疫苗是导致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 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调查分析

    作者:邓保国;陈萍;杨帆;周亚莉;张莉莉;张文钰

    目的 了解低年级医学生的艾滋病(AIDS)知识和态度,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一、二年级学生共计1 149名,采取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1 149名学生AIDS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的平均知晓率为94.56%和77.20%,AIDS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6.70%;83.90%的学生愿意参与AIDS宣传教育,但70.00%以上的学生回避与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直接接触;学生获取AIDS知识主要来自电视、报刊杂志(71.98%).结论 低年级医学生对AIDS经典传播途径认知水平高,但对防治知识和非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对待AIDS的态度有待改善.

  • 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HIV、梅毒及HCV感染与相关高危行为分析

    作者:秦彦珉;谭京广;刘刚;王晓辉;石向东;杨小柯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HIV、梅毒及HC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某戒毒所410名吸毒者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HIV抗体和HCV抗体检测、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初筛检测,梅毒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确证试验(TP2PA)进一步确证,HIV-1确证实验用蛋白印迹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0名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10例,阳性率为2.4%;梅毒抗体阳性72例,阳性率为17.6%;HCV抗体阳性186例阳性率为45.4%.HIV合并HCV感染10例,占2.4%;HCV合并梅毒感染34例,占8.3%;HIV合并HCV和梅毒感染4例,占1.0%.结论 吸毒人群中梅毒和HCV感染率较高,而HIV感染率尚较低,今后加强对吸毒人群的行为干预非常重要.

  • 广州市流感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

    作者:刘维斯;张晋昕

    目的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揭示广州市流感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季节结构、互相关、谱分析等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广州市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夏季高,季节指数为1.637; ILI%ARIMA模型为xi=0.785x1-1+0.201x1-2;对暴发疫情序列分别与ILI%、病毒分离率两条序列进行互相关分析,当lag=-1、-2、-3时,病毒分离率与暴发疫情、ILI%与暴发疫情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ILI%、病毒分离率、暴发疫情的原始序列的周期图,每12个月有1个很强的周期活动.结论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应用于广州流感监测的数据,能较全面揭示广州市流感的时间流行特征.

  • 福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林志萍;张勇;莫浩联;牛姬飞

    目的 利用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监测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感染性腹泻分布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设置哨点医院采集门诊未使用抗生素腹泻监测病例的大便样本、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阳性菌株进行复核和分析.结果 福田区腹泻病例肠道致病菌感染率为8.59%,检测出病原体为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的EPEC、EIEC、ETEC,不同性别、年龄段和户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情况不同季节感染情况不同,秋季较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的EPEC、EIEC、ETEC感染不同季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福田区感染性腹泻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EPEC、EIEC、ETEC为主.

  • 1例HIV阳性孕产妇漏报迟报的调查处理报告

    作者:黄志平

    2008年5月深圳市卫生局下发了《深圳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指南》,此后,观澜街道开始系统实施深圳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3年多来,该项目的运转一直比较良好.2011年7月15日14时30分接到报告,本院产科1例待产孕妇HIV初筛阳性(后被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HIV阳性).而此时,由于孕妇病情危急,已于2011年7月14日15:02紧急进行剖宫产术,并产下1女婴.婴儿出生已接近24 h.这不仅错失了对婴儿的佳干预时机,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1-3].为吸取教训,现将此例HIV阳性孕产妇的漏报迟报的调查处理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 一起学校乙型流感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杨吉星;杨芸;汤显;周杭娟

    目的 了解学校聚集性流行性感冒(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期有多名学生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的虹口区某学校在校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3名症状典型病例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该校先后共有18名学生出现类流感症状,集中分布于教学楼一层一年级的两个班级,3名症状典型的病例的鼻咽拭子中有2例检出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结论 这是一起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学校聚集性疫情,发病原因与首发病例出现症状后仍旧上课、周围学生密切接触传播有关.

  •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血清TNF-α、IL-6、MIF水平及足背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研究

    作者:柳岚;闫晓洁;叶艺艺;蒋凤秀;庄雄杰;陆泽元

    目的 研究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及足背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状况,并探讨其与疼痛的关系.方法 PDN患者26例入组,另选年龄、性别及病程上匹配的2型糖尿病伴神经病变的28例为DN组,2型糖尿病不伴神经病变30例为DM组,正常对照组28人.所有入组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血清TNF-α、IL-6及MIF水平,并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足背动脉内径(D),评价血管内皮依赖性(EDD)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结果 PDN、DN及DM组血清TNF-α、IL-6、MIF水平均高于NC组,PDN及DN组血清TNF-α和MIF高于DM组,PDN组血清TNF-α和MIF高于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N、DN及DM组与NC组比较E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EI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EDD与PPG、BMI、TNF-α、MIF、HOMA-IRI和HbA1C呈负相关.结论 PDN患者存在下肢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EDD、TNF-α、PPG和MIF为糖尿病患者发生PDN的独立危险因素.

  • 木瓜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蒋毅萍;徐江平

    目的 初步探讨术瓜提取物是否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等实验,研究木瓜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木瓜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400 mg/kg木瓜提取物的扭体抑制率为74.9%,与100 mg/kg阿司匹林的抑制作用相近.木瓜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抑制大鼠肉芽肿,并且木瓜提取物的药效作用随剂量的增加作用增强.结论 木瓜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关键词: 木瓜 抗炎 镇痛
  • 建立慢病毒介导的miR-145稳定过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

    作者:苏艳;王硕;刘英;文军;张余琴;陈佩娟

    目的 构建过表达miR-145的慢病毒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miR-145的鼻咽癌细胞株.方法 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pLVTHM/miR-145;293F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生产的慢病毒感染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经流式细胞仪筛选后,建立稳定表达miR-145的鼻咽癌细胞株;后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感染后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中miR-145的表达水平.结果 荧光定量PCR结果和测序验证pLVTHM/miR-145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包装生产的慢病毒感染鼻咽癌细胞CNE1和CNE2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表达水平分别升高4000倍和4500倍.结论 成功构建了pLVTHM/miR-145慢病毒重组质粒,建立稳定表达miR-145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为研究miR-145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因调控和相应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用的细胞模型.

  • 黄热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反应特性鉴定

    作者:张培;任瑞文;刘建伟;洪文艳;于德宪;李曦;唐博恒

    目的 制备黄热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通过动物免疫、细胞融合、阳性克隆筛选等方法制备黄热病毒单克隆抗体,免疫Balb/c小鼠收集腹水,得到扩大制备的单抗,辛酸-饱和硫酸铵法纯化腹水.IFA法检测单抗与黄热病毒(YFV)、乙脑病毒(JEV)、登革病毒1-4型(DENV1-4)、西尼罗病毒(WNV)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V)的特异性反应,并对纯化前后的腹水进行效价分析;ELISA方法进行单抗的亚型分类.结果 获得8株黄热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均与YFV有特异性反应,1株与JEV有交叉反应,余7株与其它4种虫媒病毒无交叉反应.抗体分型大部分为IgG;纯化后单抗蛋白含量大多在30 mg/ml以上.纯化后的4株单抗效价在1∶25600,3株在1∶12800,仅1株效价较低.结论 本研究目前获得了几株特异性好、效价高的黄热病毒单克隆抗体,为建立黄热病毒快速检测系统奠定了基础.

  • 深圳市首例基孔肯雅病毒的形态学及分子遗传特征分析

    作者:许少坚;罗敏;张倩;阳帆;刘涛;黄达娜;吴春利;胡章立;柯昌文;张仁利

    目的 对深圳市首发基孔肯雅病毒(CHIKV)进行分离、增殖培养、浓缩、形态学观察及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为后续基因组信息解析、蛋白组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疫苗研发等应用性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利用C6/36细胞从病人血清中分离CHIKV,采用BHK-21细胞对CHIKV进行大量的增殖培养,经7%PEG8000浓缩,超薄切片和负染观察CHIKV显微结构;对分离得到的CHIKV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构建系统发生树,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其分子遗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HIKV被成功分离并浓缩;在透射电镜下观察CHIKV的直径约为70 nm,圆形有包膜,表面有纤突;CHIKV(SZ-20101028)基因组长为12 377bp,属于E1-A226突变株;该病毒是近10年来在印度洋岛屿爆发流行的新亚型,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相吻合.结论 以现有的条件建立了一种稳定、快速培养浓缩CHIKV的方法,并初步对CHIKV进行了形态观察和溯源性分析.

  • 脑卒中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与临床预后研究

    作者:林念童;陈苓;冼树清;潘速跃

    目的 阐明中国汉族人急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溶栓队列出血性转化和预后关系.结果 共纳入102例患者,男性44例(43.1%),女性58例(56.9%);年龄中位数73岁;溶栓无出血转化73例(74.5%),梗塞性出血12例(12.2%),脑实质性出血13例(13.3%).预后良好44例(43.6%),预后不良57例(56.4%).溶栓后ASPECT评分可预示出血性转化(OR 0.15)和预后不良(OR 0.20);血肌钙蛋白水平同样预示出血转化(OR 27.42)和不良结局(OR 12.16).其他独立影响因素为脉搏数(OR 2.18)和NIHSS评分(OR 2.00),但出血转化本身与预后无相关性.结论 溶栓后低ASPECT评分、基线高血肌钙蛋白水平、高NIHSS评分和高脉搏计数可以预测溶栓后3个月不良预后,出血性转化可能与预后无关.

  • 应激性胃溃疡中Th1/Th2细胞与Th17/Treg细胞平衡的变化及凯时的干预作用研究

    作者:许德奖;杨威;赵国栋

    目的 探讨应激性胃溃疡中Th1/Th2细胞和Th17/Treg细胞平衡的变化及凯时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组)、应激组(S组)、脂微球空载体10 μg/kg组(L组)、凯时低剂量1μg/kg组(M组)和凯时高剂量10 μg/kg组(P组).大鼠经上述药物预处理后,制作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完成后采集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及血浆,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Th1/Th2/Th17/Treg细胞相对应的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 mRNA的表达量,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并评价胃溃疡指数(UI)及制作病理切片.结果 与N组比,S组UI加重,血浆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P<0.05),Gata-3 mRNA表达上调(P<0.05);RORγt与Foxp3 mRNA表达均下调(P<0.05),而T-bet/Gata-3比值下降(P<0.05).与S组比,P组UI减轻,血浆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Gata-3 mRNA表达下调(P<0.05),Foxp3 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 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发展可能与Th1/Th2细胞和Th17/Treg细胞失衡有关.凯时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且在急性应激早期可能有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深圳市HIV/AIDS患者口腔念珠菌检出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葛风华;吴补领;何飞;王辉;张路坤;曹廷智;张燕;杨峥嵘

    目的 了解深圳市HIV/AIDS病人口腔念珠菌检出情况,系统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和意义.方法 采集571例HIV/AIDS患者的口腔粘膜拭子,采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API-20C-AUX鉴定系统鉴定到种,同时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查找相关流行病学、治疗、检测等信息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571例HIV/AIDS患者中有174例(30.5%)检出口腔念珠菌,所分离到的念珠菌188株以白色念珠菌(70.7%)和克柔念珠菌(10.1%)为主;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该人群口腔念珠菌检出在CD4计数、病毒载量以及感染途径这三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D4计数<200个/ml者和病毒载量>10 000 copies/ml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同项其他组;不同感染途径中经吸毒和母婴途径感染者检出率较高,男男同性恋人群口腔念珠菌检出率低于经异性感染者.此外,还发现抗病毒治疗<30 d者其口腔念珠菌检出率高,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检出率逐渐降低.结论 口腔念珠菌检出率与CD4计数、病毒载量高度相关,与治疗时间也有关联;检出率可能对HIV/AIDS患者判断临床病毒学及免疫学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其受不同感染途径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本研究中在男男同性恋人群偏低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 复色1号凝胶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和皮肤刺激性考察

    作者:马玲玲;张明明;张丽军;陈燕松;杨柳

    目的 探讨复色1号凝胶剂的制备,考察复色1号凝胶剂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复色1号方水提取物为药物,卡波姆940、聚乙二醇4000等为辅料按凝胶的制备方法制成凝胶剂,采用恒温培养箱、冰箱、室温贮存及离心等方法考察凝胶的稳定性;用pH计测定复色1号方凝胶剂的pH值,并通过动物皮肤刺激实验和皮肤变态反应实验初步评价本制剂的安全性.结果 制作的凝胶剂质地均匀,性质稳定,常温及耐寒、耐热实验凝胶的外观色泽、稠度无明显变化,无分层和变色现象;离心实验凝胶无变粗、分层和沉淀现象,pH值的平均值为(5.96±0.012).皮肤刺激试验显示,本制剂对豚鼠皮肤无红斑、水肿和脱屑等刺激反应,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对大鼠皮肤无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结论 本配方制成的凝胶剂性状稳定,无明显皮肤刺激性及致敏性.

  • 汉黄芩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周期及P-Wee1和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萌;刘丽萍;郭友逢;李智;莫穗林

    目的 探讨汉黄芩素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汉黄芩素(5~100 μg/ml)作用于RPMI8226细胞24 h,使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变化;运用Western-blot法检测汉黄芩素作用前后细胞内P-Wee1、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汉黄芩素对RPMI8226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有剂量依赖性,IC50为43.71 μg/ml;汉黄芩素浓度为50 μg/ml时,用药组的G2/M%为(25.4333±2.35433)%,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的(6.8333±1.52753)%;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用药组汉黄芩素浓度≥50 μg/ml时,与对照组相比,P-Wee1、P-Ak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汉黄芩素能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可能是通过Akt/Wee1途径使肿瘤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从而发挥增殖抑制作用.

  • 病人特异性iPSC源性心肌细胞在长QT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雷;张红梅;王雯;侯一丁;赵乾皓;成建定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源性心肌细胞为疾病特异性和个体特异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简介了iPSC的生成和iPSC源性心肌的分化技术,以及病人特异性iPSC源性心肌细胞模型在长QT综合征(long-QT syndrome,LQTS)发病机制研究中的进展.

  • 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张立营;董磊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系统总结了SLE目前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常规检查和免疫系统检查等,其中常规检查有血常规、尿液、血沉和血清CRP检查;免疫系统检查有免疫球蛋白、补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ul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B/La、抗Ha抗体、抗rRNP抗体检测等.

  • 输入性脑型恶性疟疾死亡1例

    作者:陈友平;徐会荣

    临床上脑型疟疾来势凶险,进展快,病程短,如果不能得到早期的诊断和合理的救治,病死率很高.天门市2011年首次发生输入性脑型恶性疟疾1例,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后仍死亡,提示重症脑型疟疾的病死率与发病距人院的时间呈明显的关联.

    关键词:
热带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