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열대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3619
  • 国内刊号: 44-15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广东寄生虫年报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热带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余新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性传播感染病原体检测及其结果分析

    作者:胡琴;谢春燕;崔海燕;陈日炳

    目的 了解本地区性传播感染病原体的组成分布,为该类疾病的干预治疗以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病原体培养及免疫学方法对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梅毒螺旋体5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本地区2013年与2014年各病原体总体感染率并无明显变化,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梅毒螺旋体阳性率分别为41.8%、8.8%、4.7%、3.8%、3.65%,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21~40岁年龄段.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率高,约占所有支原体检测阳性病例中的30%,其次是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之间的混合感染,女性感染病原体以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为主,男性病例则以淋病奈瑟菌为主,而梅毒螺旋体则无明显性别差异.结论 本地区性传播感染病原体以解脲支原体为主,存在一定的混合性感染.

  • 不同时间药物干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效果

    作者:赖建斌

    目的 运用动态血压监测方法观察比较不同时间药物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经动态血压检测明确有血压晨峰现象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服用氯沙坦50 mg,按服药时间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每日清晨服药1次)和B组(每日睡前服药1次),两组用药2周后再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患者觉醒后2h的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高收缩压(MAXSBP)及高舒张压(MAXDBP),比较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用药前后MSBP、MDBP、MAXSBP、MAXDB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用药后MSBP平均下降(16.9±8.5)mmHg,B组MSBP平均下降(20.5±9.3)mmH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后MDBP平均下降(5.4±5.9)mmHg,B组MDBP平均下降(6.7±6.3)mmHg,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晨起或睡前服用氯沙坦均能降低高血压晨峰患者在清晨醒后的血压水平,其中睡前服用氯沙坦能更有效的降低醒后的收缩压水平.

  •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透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

    作者:朱宁;张小莲;黄利;毛世清;吴斌

    目的 了解正清风痛宁注射液透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科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等常规治疗,2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透皮治疗.2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RF)及血沉(ESR).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且实验组(90.9%)较对照组(81.8%)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F、ERS均降低,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透皮治疗能够很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登革热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征

    作者:罗纯;艾香英;范慧敏;谢敏;刘领弟;谭行华

    目的 探讨登革热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4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343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3例登革热患者中,排除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及溶血等其他原因可能引起的肝功能损伤者,共293例.登革热病例显示肝脏损害发生率较高,ALT异常占76.03%,AST异常占88.40%,该组患者ALT、AST达到峰值的病程天数分别为(8.59±2.56)d、(7.5±2.24)d.年龄小于20岁登革热患者占4.5%,20岁至40岁之间登革热患者占26.4%,40岁至60岁之间登革热患者占28.4%,60岁以上占16.8%.结论 登革热并发肝损害发生率高,主要表现在转氨酶升高,以轻中度多见,且转氨酶升高多处于病程中后期,以成年人为主,中青年患者比例高,经过积极护肝降酶治疗恢复较快、预后良好.

  • ILF-TMS结合针刺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者:曹艳芬

    目的 观察超低频经颅磁刺激(ILF-TMS)结合针刺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择108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列表法将108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磁刺激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按摩、理疗仪和改善微循环治疗;磁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ILF-TMS结合针刺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对两组患者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前粗大运动功能各能区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能区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磁刺激组在卧位和翻身、坐、爬、跪及站立能区百分比及总百分比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F-TMS结合针刺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相关性

    作者:张红;李震亮;姚冬梅;么桂兰;张鹏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再发及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将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脑血管病病情分成两组,脑梗死组60例,短暂性脑缺血组38例.并选取60名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脑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情况,统计患者血浆Hcy水平、性别、年龄、传统危险因素、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首先行Pearson检验分析血浆Hcy水平与其它各因素间相关性;续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缺血性脑血管病独立印象因素,并确定血浆Hcy每提升1个四分位时,患者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结果 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差异并不明显(P>0.05);血浆Hcy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呈正相关(r=0.417,P=0.000);血浆Hcy水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偏回归系数-2.211,P=0.001);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提升超过1倍(相对危险比2.19,P=0.002).结论 血浆Hcy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是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以外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伴发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再发风险明显升高,可能与血浆Hcy水平和传统危险因素的相互影响有关.

  • 急性脑血管病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

    作者:桂心;谢小红;黄晓霞;李洪忠;吴克林;胡家杰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接受治疗的198例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198例患者的尿液、血液和痰标本,并对其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198例患者共培养277例病原菌,其中包括159株革兰阴性菌、99株革兰阳性菌和19株真菌.同时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等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等的耐药性高,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氯曲南,大肠埃菌对妥布霉素,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达100%.对亚胺培南等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100.00%;对万古霉素等药物耐药率较低.真菌的耐药率普遍较低.结论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的条件致病菌,且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应当加强对临床的管理,降低感染率.

  • 登革热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2例临床特征及治疗

    作者:张国明;李踔;卓友光

    目的 探讨登革热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对2014年10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诊断的2例登革热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于入院后查腰穿压力、细胞数、颅脑MR、肌电图、血常规、电解质等,对登革热予以对症治疗,并予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剂量根据病情确定.结果 尽管登革热易并发神经疾病,但是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少有报道,依据疾病的临床特征在疾病早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2例患者均治疗显效.病情好转后出院,截止至2014年12月22日,2例患者均无明显后遗症发生,各脏器功能正常.结论 掌握登革热在恢复期早诊断吉兰-巴雷综合征是得到显效治疗的重要因素.

  •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缩宫素对足月妊娠产妇的影响

    作者:刘翠莲;吴兴华

    目的 研究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缩宫素对足月妊娠产妇血钙、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及产后出血的预防.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住院分娩的晚期孕妇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各60例,A组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静脉推注,B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给药联合缩宫素静脉推注,C组只给予单纯缩宫素静脉推注.观察并仔细记录3组产妇血钙、FIB、D-二聚体水平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记录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产妇血钙、FIB、D-二聚体水平A组与B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C组FIB低于A、B组,D-二聚体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2h、24h出血量,A组与B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C组与A、B组相比出血量较多,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足月妊娠产妇血钙影响不明显,对FIB、D-二聚体水平影响明显,同时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不同给药方式对预防产后出血效果相似.

  • LPAF患者左房结构及功能与房颤发作频率的相关性

    作者:许哲通;冯志霞;王茜;朱露芳;张晓敬;吕玉红;王有余

    目的 明确孤立性阵发性房颤(LPAF)患者的左房结构及功能与房颤发作频率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房颤发作频率将40例LPAF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非频繁发作房颤组(每月发作≤1次),B组为频繁发作房颤组(每月发作>1次).在房颤发作后(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1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B组的左房大容积指数(LAVImax)增加(P<0.05),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active)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左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total)及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EFpessi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颤频繁发作患者LAEFactive明显下降,LAVImax明显增加.

  • 21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缓解期控制用药依从性分析

    作者:全莹禹

    目的 了解海南省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控制用药情况,加强用药依从性.方法 以2008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推荐的长期治疗方案为标准回顾性分析218例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到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患儿临床缓解期控制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药物使用与哮喘诊断、哮喘病程的关系,以及未规律用药的原因.结果 218例哮喘患儿在临床缓解期未规范使用控制性药物者达168例(77%),包括既往未诊断哮喘111例(50.9%)和已诊断哮喘但未用药的57例(26.1%),仅50例(23%)在临床缓解期按医嘱规律使用控制性药物.已诊断哮喘超过1年的患儿67人,其中规律用药36人(53.7%);诊断哮喘未超过1年的患儿40人,其中规律用药14人(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已诊断哮喘但未规律用药的前三位原因是担心药物副作用(22例),认为已治愈(11例),患儿不配合治疗(9例).结论 哮喘患儿临床缓解期坚持控制用药依从性差,应及时诊断哮喘并加强用药依从性的健康教育.

  • 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

    作者:魏越

    目的 探讨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实验组联合脱氧核苷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HBeAg阴转率为45.2%、HBV-DNA阴转率为66.7%、HBsAg阴转率为35.7%、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为35.7%、HBsAg/抗-HBs血清学转换率为19.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LT、AST、TBiL、ALP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TP、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采用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作者:刁攀娅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老年SAP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发病后24 h内生长抑素12mg/d和6 mg/d静脉滴注,疗程7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胃肠动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d、3 d CRP水平显著上升,治疗后7d回落;强化组治疗后1d、3d、7 d 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d后的IL-6、IL-8和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组治疗7d后的IL-6、IL-8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的排气恢复、排便恢复、肠鸣音恢复、腹痛消失和腹胀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3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死亡率为5.00%,和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12 mg/d生长抑素治疗老年SAP,较6 mg/d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水平,促进胃肠道动力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肖莉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2013年间在贵州仁怀市中医院住院的146例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出血组.选择同期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4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指标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出血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脾脏厚度、腹水、胃左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hild分级A级98(67.12%)例、B级32例(21.62%)、C级18例(12.16%).出血组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2例(15.07%)、B级37例(25.34%)、C级85例(58.22%).出血组肝功能总体状况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PT均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是保护因素.

  • 诱蚊诱卵指数作为蚊虫密度监测指标适用性的探讨

    作者:江毅民;严子锵;胡志刚;徐建敏;李成玲;梁雪莹

    目的 探讨诱卵器法用于白纹伊蚊密度监测的适用性.方法 分析2007-2014年通过蚊虫孳生地调查及布放诱蚊诱卵器分别得到的广州市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对诱卵器法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 广州市2007-2014年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与标准间指数相关系数为0.79,诱蚊诱卵指数与布雷图指数相关系数为0.49,诱蚊诱卵指数与标准间指数相关系数为0.40.布雷图指数与标准间指数间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诱蚊诱卵指数与布雷图指数、标准间指数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年蚊密度高的5-9月份,2014年BI高于2013年同期,2014年5-9月诱蚊诱卵指数低于2013年同期.结论 诱蚊诱卵指数不能取代布雷图指数或标准间指数来监测白纹伊蚊密度高低.

  • 2004-2013年佛山市桂城街道户籍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余艳香;陆家海

    目的 掌握收集桂城街道户籍居民的死亡资料,分析当地主要卫生问题,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南海区各医院、民政局获取死亡名单并核查后,使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死亡率、死因顺位、死亡构成、年龄与死因关系等指标计算,分析当地户籍居民的健康状况及主要死亡原因.结果 2004-2013年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伤害;不同年龄段的死亡原因不同,年龄与死因存在关联;高血压与糖尿病两独立病种占死因20.39%.结论 应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防控纳入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引入健康工作者,以社区为基础,是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策略.

  • 广东省高校5564名学生无偿献血反应及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李彩莲;叶美兰;余洪兰

    目的 探讨广东省5 564名高校学生献血反应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分析的方式,选取广东省高校5 564名在校献血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每个调查对象性别、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等基本资料.结果 男生组2 590人,献血反应120人(4.63%);女生组2 974人,献血反应129人(4.34%),男女生献血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x2=0.28,P>0.05);献血200 ml 4 798人,发生献血反应216人(4.50%);献血300~400 ml 766人,发生献血反应33人(4.31%),献血量与献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首次献血4 394人,献血反应217人(4.94%),非首次献血1 170人,献血反应32人(2.74%),是否首次献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x2=20.95,P<0.01).结论 高校献血者性别与献血量(200~400 ml)对献血反应无明显影响,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有相关性,故对符合献血300~400 ml条件的学生,每年可鼓励献血1~2次.

  • 2004-2013年鞍山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徐绍和;陈艳军;朱小微

    目的 分析2004-2013年鞍山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鞍山市麻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鞍山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 1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0/10万,2~3年为一个流行周期,3-6月为麻疹发病高峰期;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麻疹发病高发地区,与城市地区相比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85,P<0.05);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和20~25岁青年;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病例916例,占病例总数的80.92%;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麻疹暴发的主要场所.结论 2010年鞍山市已开始基本进入麻疹消除阶段,但是要达到消除目标,必须提高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适时开展易感人群的强化免疫工作,以提高人群免疫保护水平.

  • 福建省龙海市褐云玛瑙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调查

    作者:黄明松;林国华;程由注;蔡茂荣;颜翠兰;陈韶红;方彦炎;李友松

    目的 探讨龙海市褐云玛瑙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情况.方法 按不同调查点,采集褐云玛瑙螺,用捣碎匀浆法,检查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结果 调查5个乡镇11个调查点,褐云玛瑙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37.22%(166/446).民宅院内外的垃圾或杂物堆放等、菜地或路边草丛、公园花圃等3类生境的褐云玛瑙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70.75%(104/147)、23.65%(57/241)和8.62%(5/58),不同类型生境调查点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011,P<0.05).同一类生境,大螺的感染率及感染度均高于中小螺,但螺感染强度偏高的调查点,大螺与中小螺的感染率无差异.幼虫主要寄生于螺内脏软体部分,其中内脏、肺囊和肌肉的幼虫数分别占总幼虫数的91.74%、4.51%和3.75%.海橙调查点平均每只感染螺含幼虫59.30条.结论 龙海市褐云玛瑙螺分布广泛,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与其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当地为重度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

  • 2014年淮安市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分析

    作者:蒋蔓;赵晶晶;成旭;刘家松

    目的 了解2014年淮安市健康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蚀斑减少中和实验,分7个年龄组测定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每个年龄组50入份,采集血清标本,共350人.结果 淮安市健康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为62.86%,标化阳性率88.04%.不同年龄段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79,P<0.05);有免疫史和无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P<0.05);不同性别健康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8,P>0.05).结论 加强小年龄组人群的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加强儿童免疫监测.

  • 广州市番禺区5876例妊娠妇女TORCH感染情况

    作者:杨晓燕;赵莹;罗韬;郭仲辉;逄婷

    目的 调查了解广州番禺地区妊娠妇女TORCH感染状况,探讨不同年龄段妊娠妇女感染特点及不同季节感染流行情况.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 876例妊娠妇女血清中TORCH-IgM抗体.结果 TORCH-IgM各项抗体筛查中,以HSVII-IgM抗体总阳性率高为4.66%.不同年龄段感染各有特点,18~25岁年龄组妊娠妇女,以HSVII-IgM抗体阳性率高,为6.44%,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45岁年龄组妊娠妇女CMV-IgM抗体阳性率高为2.51%,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度的Tox-IgM、RV-IgM和CMV-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x-IgM阳性率和HSVII-IgM阳性率在第一季度高,分别为3.3%和5.04%;RV-IgM阳性率在第二季度高,为3.39%;CMV-IgM阳性率在第四季度高,为2.00%.结论 TORCH-IgM抗体阳性提示孕妇可能有TORCH急性感染,对孕妇产前筛查、优生优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调查分析对于预防妇女孕期TORCH感染及对其干预提供一些指导建议,不同季度有不同的防控特点.

    关键词: ToRCH 孕妇 产前筛查
  • 广东省大中学生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付笑冰;聂少萍;李艳;罗玉兰;李杰;龙其穗;林鹏

    目的 了解广东省在校大中学生性行为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在校青少年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广东省21个县区大中学开展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 共调查21个县区的中学生及8个城市县区的大学生共25 275人.男性占47.2%;女性占52.3%,平均年龄(16.7±2.5)岁.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37.3%,5.9%有过性行为,职业高中和大学生、男性、高年龄组、母亲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收入高、不与父母同住、知晓艾滋病知识、饮酒史及药物滥用史均是性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重点高中及学生自评成绩好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应加强职业高中和大学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尤其是高年龄组男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同时要结合预防饮酒、毒品教育与性教育.

  • 2008-2014年深圳市龙岗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作者:李文东;刘凤仁;李静媚;叶碧莉;刘峰

    目的 了解近年来龙岗区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2014年龙岗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4年,龙岗区共报告EHF病例4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15/10万.病例散在发生,近年发病有增多趋势,男性发病多于女性(35:14),青壮年高发(85.71%);健康人群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低(7/838,0.84%).鼠总密度为8.75%,EHF-IgG抗体阳性率为10.26%;相关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显示;EHF年发病率与鼠EHF抗体阳性率呈显著性正相关(r=0.846,P=0.000).结论 龙岗区EHF疫情近年呈上升趋势,存在鼠间感染;加强重点地区监测,重视褐家鼠的灭杀和环境防治可有效防止疫情传播.

  • 2009-2014年深圳市龙岗区人群流感抗体水平监测

    作者:陈应坚;梁克峰;李静媚;刘渠;赖妙儿;王琼瑶;吴滨;周健明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监测点人群的流感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流感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血凝集抑制试验对不同年龄组人群的血清进行流感抗体检测.结果 2009~2014年我区人群中各型流感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均在40%以下,新H1N1、H1N1、H3N2、BV和BY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3%、32.5%、36.0%、18.6%和28.4%,BV抗体的阳性率低于其余4种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5,P<0.05).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46.1、41.7、47.9、35.5和66.1,BY的GMT高,与其余4种型别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02,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流感抗体效价主要以1∶20、1∶40和1∶80为主.结论 我区人群B型(Victoria)流感免疫抗体水平较低,应提高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水平.

  • 采血不足量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梁洁贞;陈尚良;廖扬勋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工作中采血不足量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对策.方法 收集肇庆市2013年1-12月期间采血不足量的无偿献血者资料,按不同献血环境、采血护士、献血者职业、性别、献血经历、文化程度进行分类,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34 579人次无偿献血者中,发生采血不足量282例,发生率为0.82%.其中献血环境、献血经历、献血人群指标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者性别、文化程度和采血护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善献血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献血环境;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普及和献血者献血过程的心理护理,对降低采血不足量的发生,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有重要意义.

  • 2009-2014年潜江市省部联动控制血吸虫病效果评估

    作者:朱绪元;吴朝俣;王文梁

    目的 评价2009-2014年潜江市省部联动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做法与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潜江市2009-2014年,实施省部联动控制血吸虫病项目开展改水管粪、以机代牛、家畜圈养、人畜化疗、易感地带灭螺、硬化沟渠等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实施情况,对比实施前后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及效果.结果 省部联动项目策略实施6年来,全市农村三格式厕所、沼气池及安全用水覆盖率分别达42.00%、23.16%、93.76%;沟渠硬化196条,消灭钉螺面积17.8 hm2;接受血吸虫病防护知识宣教552 481人次/年,占总人口数的90.56%.采取主动防护措施预防血吸虫感染51 663人次/年.人群、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下降了84.23%和100.00%;急性感染数降为0;流行村类别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类和二类重度流行村减少至0;三类村减少了80.71%;四类村增加了76.16%.传播控制标准如期实现.结论 实施省部联动控制血吸虫病策略,在流行范围广泛、地理环境复杂、人畜感染严重的水网型地区防治成效显著.

  • 2009-2013年阜阳市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

    作者:韦伟;孙良;程虎;万俊峰

    目的 了解2009-2013年阜阳市肺结核病流行特点,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肺结核发病统计数据,对2009-2013年阜阳市肺结核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阜阳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22 689例,年均发病率为57.07/10万,其中2009年发病率高,达62.98/10万;报告发病时间高峰均在每年1月份;不同性别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632.720,P=0.000);随着年龄的增大,肺结核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x趋势2=14 533.192,P=0.000);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3.86%.结论 近年来阜阳市结核疫情总体较为平稳,但防控任务依然繁重,应更加重视高危人群和高危地区结核病的发现、治疗和追踪管理工作.

  • 不同浓度异氟烷对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毒性作用

    作者:佘应军;宋兴荣;郑霞;黄斯伦

    目的 探讨异氟烷对体外原代培养新生鼠大脑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方法 出生48 h内清洁级雌雄不限SD大鼠,当天取大脑行皮质神经细胞原代培养,种植后置于温箱中培养.于培养第7天,建立体外培养大脑神经元暴露异氟烷模型,将同一批体外培养的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正常温箱空白对照组(C组)、吸入0.5、1.0、1.5、2.0和2.5 MAC浓度的异氟烷实验组(P1、P2、P3、P4、P5组).C组置于温箱中不行任何处理;通入21%O2,5%CO24 h后立即采用噻唑蓝(MTT)法分别测定6组神经元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数.实验共重复6次.结果 P1、P2和P3组皮质神经元存活率和凋亡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4和P5组皮质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数增加(P<0.05).结论 较高浓度异氟烷(2.0和2.5 MAC)会降低原代神经元生存率,增加细胞凋亡,产生神经毒性作用.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MP与AECA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建辉;孙志平;王琴;王丽;姚璐

    目的 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微粒(EMP)、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中EMP的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浆AECA、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VonWillebrand因子(简称vWF)水平,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MP、AECA、GMP-140和vWF水平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也较非糖尿病肾病组升高.EMP、AECA、GMP-140和vWF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0.993、0.623和0.680.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MP、AECA、GMP-140和vWF水平明显增高,EMP和AEC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对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 miR-222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作者:李新星;于奇;田羽;张健;刁宏宇;刘云会

    目的 探讨miR-222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及瘤旁正常组织标本,以定量PCR方法检测miR-222的表达.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AUC)来评估miR-222在胶质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通过Kaplan-Meier法为高表达及低表达群体建立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评估两组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 miR-22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瘤周正常组织,miR-222的佳临界值为3.23,敏感性为0.78,特异性为0.76,且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呈正相关.在生存分析中,高表达miR-222的胶质瘤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miR-222是胶质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标志物,有望成为胶质瘤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胶质瘤 miR-222 预后
  • DLC-1与胃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的关系

    作者:黄盖;贺建华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肝癌缺失基因(DLC-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收集的6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术后癌组织标本、癌旁组织及在本院进行胃镜取组织活检诊断正常的胃组织30例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比较三种胃组织标本中DLC-1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检测DLC-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的DLC-1 mRNA灰度值为0.22±0.08,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41±0.11)和胃正常组织(0.63±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胃癌患者中,DLC-1蛋白阳性表达24例(60%),DCL-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无关(P>0.05);低分化胃癌患者的DLC-1蛋白表达率为2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的DLC-1蛋白表达率为29.17%、浸润深度T3+T4的患者的DLC-1蛋白表达率为33.33%、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DLC-1蛋白表达率为16.67%、胃癌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的DLC-1蛋白表达率为20.83%均显著的低于相对应的高+中分化患者、TNM Ⅰ+Ⅱ期患者、浸润深度T1+T2、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 胃癌患者癌组织中DLC-1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显著降低,DLC-1蛋白与低分化、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

  • Sema4D及相关炎症因子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孙丽华;姜丽萍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脑信号蛋白4D (Sema4D)及相关炎症因子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8例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对象60人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测病例组急性期、治疗21 d后和健康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Sema4D mRNA、血小板表面Sema4D、血浆可溶性Sema4D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者急性期的Sema4DmRNA(2.75±0.73) 104 IU/ml、血浆可溶性Sema4D(1.37±0.34) μg/L均显著的高于健康组和治疗21 d后病例组的检测值(P<0.05);血小板表面Sema4D荧光强度值(196.7±38.3)低于健康组和病例组治疗21 d后的的检测值(P<0.05).病例组急性期的血浆vWF、IL-6、P选择素、血清TNF-α检测水平显著的高于健康组及治疗21 d后的病例组(P<0.05);治疗21 d后病例组的血清TNF-α检测水平显著的高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急性期的血浆vWF、IL-6、P选择素、血清TNF-α检测水平显著的高于健康组及治疗21 d后的病例组(P<0.05);治疗21 d后病例组的血清TNF-α检测水平显著的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外周血淋巴细胞Sema4D mRNA、血小板表面Sema4D、血浆可溶性Sema4D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与患者的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云浮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部分基因型检测

    作者:叶伙梅;谢荣章;黄金霞;苏俊梅;叶惠芬;杜红梅;吴绮丽

    目的 分析云浮地区临床科室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基因型情况,为有效的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筛选出的139株多重耐药菌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部分基因型,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13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已接近80%,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相对较低但也已达54.1%;扩增结果显示93株(66.9%)细菌携带AmpC基因,92株(66.2%)携带OXA-23基因,23株(16.5%)携带PER-1型基因,11株(7.9%)携带CTX-M-9型基因,6株(4.3%)携带OXA-58基因,VER-1,CTX-M-1,CTX-M-2,OXA-24均阴性.结论 云浮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株以产AmpC酶株及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株为主且呈多重耐药,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防止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 比较两种国产高敏HBV-DNA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检测结果

    作者:王玉红;胡晓芳;吴青;毛琪

    目的 比较两种国产高敏HBV-DNA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检测结果.方法 收集208份血清样品,依据乙型肝炎血清学模式分型(乙肝两对半)指标进行分组并分别用两种国产高敏HBV-DNA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进行双盲检测.检测数据应用SPSS 19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相关性.依据乙肝免疫标志物模式样本分为4组分别为Ⅰ组(大三阳:HBsAg+;HBeAg+;HBcAb+);Ⅱ组(小三阳:HBsAg+;HBeAb+;HBcAb+);Ⅲ组(三抗:HBsAb+;HBeAb+;HBcAb+)及Ⅳ组(五项全阴).结果 血清学分组Ⅰ组及Ⅳ组患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00%和0%;Ⅱ组患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67.50%(PRK)和71.25%(NEPG);Ⅲ组患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5.38% (PRK)和38.46% (NEPG);两种试剂定性结果x2检验Kappa值为0.950,McNemar检验P值为0.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定量结果相关系数为0.979,其中96%(120/125)的检测结果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结论 两种试剂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存在极高的相关性,说明两种试剂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等效性,加之它们拥有高灵敏度、自动化高通量及IC质控等优点,所以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毕氏酵母表达的EV71 VP1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阮美生;周天龙;黎荣;郭龙华

    目的 研究毕氏酵母表达的肠道病毒71(EV71)VP1的免疫原性,为研究EV71的亚单位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生物信息学分析EV71的VP1序列,优化在酵母表达的密码子.表达质粒pPICZaA-VP1电转毕氏酵母,并在甲醇诱导下表达VP1,VP1用Ni-NTA亲合层析得到纯化并用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用小鼠模型评估其免疫原性和疫苗效果.结果 重组的VP1能有效诱导BALB/c小鼠产生抗-VP1抗体,免疫后的血清中抗VP1抗体能中和EV71病毒.对新生小鼠的被动保护进一步证实了VP1接种的小鼠抗血清的预防效应.结论 重组VP1蛋白保留了其免疫原性,是一种候选的EV71疫苗.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 VP1 疫苗
  • 恙虫东方体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刘泽霞;胡胜锋;田国宝;景钦隆;黄曦

    目的 利用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恙虫东方体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LAMP DESIGNER软件设计恙虫东方体TSA56基因通用检测引物,建立恙虫东方体LAMP检测方法.并与Real-time PCR和普通PCR方法进行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的比较.同时,对16例临床确诊的恙虫东方体感染病例以及20例健康人样本进行检出率的比较.结果 本研究设计的恙虫东方体检测引物与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所建立的恙虫东方体LAMP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与Real-time PCR一致,为1.0× 102 copies/μl,是普通PCR方法灵敏度(1.0×103 copies/μl)的10倍.16例临床确诊恙虫东方体感染病例血液样本或焦痂样本的检测,LAMP方法阳性检出数与Real-time PCR一致(16/16),检出率为100%,高于普通PCR方法(62.5%,10/16).三种方法检测健康人样本均为阴性.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简便、特异、灵敏的恙虫东方体LAMP检测方法,为临床恙虫东方体的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 前列腺癌细胞转移相关基因的筛选

    作者:马建宏;曹开源;徐霖;钟慧玲;张素粉;罗虹娇;庹玖玲;张甜;刘建中

    目的 通过对siRNA-PSMA-LNCaP、PC-3和LNCaP前列腺癌细胞株进行肿瘤转移基因芯片分析,筛选出与前列腺癌细胞转移相关的基因,并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方法 利用肿瘤转移基因芯片技术,对siRNA-PSMA-LNCaP细胞株、PC-3细胞株和LNCaP前列腺癌细胞株进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从中筛选出可能调控前列腺癌细胞转移的基因,并利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在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阳性/阴性的前列腺癌细胞株和临床样品中对筛选得到的基因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 从肿瘤转移基因芯片结果筛选得到了3种在PSMA表达抑制或不表达情况下显著上调的基因:MMP3、CDH6和MTSS1;3种基因的表达在PSMA阳性细胞株和PSMA阴性细胞株中与芯片结果一致;利用临床组织对肿瘤转移基因芯片结果验证,结果显示3种前列腺癌细胞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临床分级和PSM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发现了3种可能参与调控前列腺癌细胞转移的基因:MMP3、CDH6和MTSS1.它们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临床分级、PSMA的表达呈负相关,可能参与了由PSMA介导的前列腺癌细胞的转移.

  • 甲型流感病毒核糖核蛋白研究进展——抗病毒药物作用靶点新思路

    作者:丁小满;俞慕华;房师松

    甲型流感病毒的核蛋白、RNA聚合酶是其核糖核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执行多种重要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核糖核蛋白已成为抗流感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本文综述了甲型流感病毒核糖核蛋白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为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制提供了借鉴.

  • 血小板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璇;姚艳玲;陈彦球;杨燕

    随着对变应性鼻炎研究的深入,大量的研究证明血小板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小板经IgE途径激活后,通过释放多种炎症介质等途径参与变应性鼻炎速发相反应的发生和发展;与此同时,活化血小板的趋化和迁移,以及血小板——白细胞复合物的形成均能促成变应性鼻炎迟发相反应的发生;另外在变应性鼻炎所导致的长期炎症病变过程中,血小板通过释放分裂素及衍生酶等参与呼吸道重塑等.为更全面了解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及为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篇综述主要对目前血小板与变应性鼻炎的反应过程及病理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

  • 二甲双胍补充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作者:洛佩;蒋艳婷;李秀才;陈丽华;陈隶华;周里钢

    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由于T1DM胰岛素抵抗的发病率增加,导致胰岛素剂量及患者体重增加.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二甲双胍可降低T1DM每日胰岛素剂量,体重和血脂水平,不增加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低剂量的二甲双胍可能改善青少年T1DM的胰岛素敏感性.脂肪分布也可能是二甲双胍对T1DM的影响.二甲双胍可能减少T1DM大血管病变.

热带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