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열대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3619
  • 国内刊号: 44-15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广东寄生虫年报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热带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余新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1、γ-谷氨酰转肽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刘曙艳;付宝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1(AnxA1)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水平变化,探讨这两项指标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的Gensini评分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低分组(n=89)和高分组(n=97),同时选取同期造影结果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AnxA1及GG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AnxA1及GGT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狭窄程度重的高分组患者AnxA1及GGT水平明显高于低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xA1、GGT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且为高冠脉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nxA1及GGT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具有正相关性并对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提示意义.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作者:钟鸣;刘英霞;翁剑华;黄卓雅

    目的 探讨多个分子标记物、临床病理特征(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分子亚型是否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观察198名原发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HER2)、雄激素受体(AR)、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并根据ER,PR,HER2这三个指标的表达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分子亚型,后通过统计学分析筛选能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分级和多个分子学标记物在单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均是ALN发生转移的重要指标,但仅有肿瘤大小、Bcl-2、EGFR、HER2是ALN发生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与Luminal A型相比,HER2过表达、Luminal B型和三阴乳腺癌转移的风险分别增加6.87,6.32和3.58倍.结论 肿物大小,Bcl-2,EGFR,HER2的表达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重要的危险因素.

  • △GCS危险评分对急性脑卒中合并肺炎的预测作用

    作者:黄勇;黄振华;宋文明;黄正科;肖孝勇;陈伟栋;韦秋霞;古钎林;廖瑾莉

    目的 评估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对急性脑卒中后并发肺炎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后是否并发肺炎分为肺炎组(186例)和对照组(2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性,分析急性脑卒中性肺炎危险因素,建立△GCS=15-GCS数学模型,评估GCS评分对卒中性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 肺炎组年龄大、住院天数长、胃管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头晕、房颤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指标中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糖、红细胞沉降率、国际标准化比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空腹血糖、ALT、AST、TBIL高于对照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WBC、△GCS、入院胃管进食、吞咽困难是急性卒中性肺炎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预测急性卒中性肺炎的C值(C-statistic)为0.858(95%CI:0.821~0.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能有效预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炎的危险性,GCS评分越大,患卒中性肺炎的风险越小.

  • 妇科病患者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

    作者:张永红;夏良海;方师群

    目的 分析妇科病患者宫颈分泌物的支原体培养以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医的226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的阳性率进行分析,并针对阳性样本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宫颈分泌物样本的支原体阳性率为56.64%(128/226),其中单纯感染解脲支原体(Uu)的患者有92例,占71.87%,单纯感染人型支原体(Mh)的患者共6例,占4.69%,Uu和Mh混合感染的患者共30例,占23.44%.感染Uu的患者显著高于感染Mh的患者(P<0.05).支原体阳性标本的药敏实验发现,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包括交沙霉素(JOS)、阿奇霉素(AZL)、左氧氟沙星(L-OFL)、克拉霉素(CLA)、罗红霉素(ROX)以及氧氟沙星(OFL)等.结论 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对于喹诺酮类以及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对支原体阳性标本进行药敏实验有利于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 替诺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血清Th1/Th2/Th17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熊先明;梁亚君;柯静;陈鹏;耿吉青

    目的 研究替诺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血清Th1/Th2/Th17细胞因子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十堰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6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替诺福韦酯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清Th1/Th2/Th17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且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替诺福韦酯治疗4、8、12、24周之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明显下降,与基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L-17、TNF-α、IFN-γ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IL-10在12、24周与基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A在治疗后24周与基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诺福韦酯治疗能够使患者Th1/Th2/Th17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

  • 直肠滴注中药蒿芩清胆汤对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萌萌;任彦宇;高育林

    目的 研究直肠滴注中药蒿芩清胆汤对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选取100例被确诊患有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经直肠滴注给予中药蒿芩清胆汤;对照组经口服给予西药利巴韦林颗粒.治疗3 d后,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免疫指标及症候积分水平与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痊愈占比18.00%(9/50)、总有效率98.0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2/50)、86.00%(43/50),治疗后第2及第4天观察组症候积分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自然杀伤细胞(NK)有所下降且CD3+、CD4+与CD8+及CD4+/CD8+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滴注中药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有显著疗效,可改善免疫功能,安全性较好.

  • 4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素氮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宋芳;王志华;范丹

    目的 评估4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素氮(BUN)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在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86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取所有患者BUN的中位数M=14 mg/dL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高BUN组和低BUN组,并比较两组基线人口统计学资料、BUN、血红蛋白、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水平、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及病死率情况,并对影响患者死亡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高BUN组心衰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比、收缩压、体质量指数(BM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YHA IV级比率、NT-pro BNP水平高于低BUN组患者(P均<0.05);血红蛋白、GFR及LVEF低于低BUN组患者(P均<0.05).对影响患者死亡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N水平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尿素氮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GFR相比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 GnRH-a延长给药间隔周期治疗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

    作者:张春妮;莫锐婷;袁建寰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延长给药间隔周期治疗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患者1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按传统治疗方法给予治疗,疗程24周,每4周注射3.75 mg曲普瑞林,共6次;实验组疗程也为24周,总用量减少两次,即每6周注射3.75 mg曲普瑞林,共4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痛经程度和子宫体积的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VRS评分和子宫体积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效果更加显著,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的有效率(92.31%)略高于对照组(90.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24周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的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a延长给药间隔与传统方案一样能够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效果,都能够抑制雌激素水平,运用此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治疗费用.

  • 血小板参数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

    作者:葛琴;朱自力;冯晓云;蔡平;张玲玲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明确诊断并住院治疗的95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5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计数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同时将肝硬化组按照有无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无出血组进行上述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 肝硬化研究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的检测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检测值肝硬化研究组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消化道出血研究组的PLT、MPV、PCT的检测值明显低于无消化道出血的研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W的检测值合并消化道出血研究组则明显高于无消化道出血的研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以有效反应肝脏受损的程度,对临床诊断及治疗肝硬化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对预防出生缺陷的影响

    作者:王红;何晓燕;王静

    目的 探讨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在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中的作用,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扬州市城区分娩机构上报的所有缺陷儿病例登记卡资料.结果 经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后,共有538例选择了治疗性引产,其中<28周378例,占总缺陷的36.77%,且引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缺陷的顺位在治疗性引产后也发生了变化,先天性心脏病、唇裂合并腭裂、唇裂、先天性脑积水、无脑畸形、唐氏综合症、水囊状淋巴瘤、双肾积水构成比在治疗性引产后大幅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可及时发现某些严重的出生缺陷疾病,为孕妇提供终止病例妊娠的机会,从而有效地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 2012-2013年深圳市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分布、耐药性及PFGE分型研究

    作者:林一曼;石晓路;李迎慧;邱亚群;陈琼城;江敏;姜伊祥;扈庆华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导致感染性腹泻的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耐药情况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特征,为食品安全控制及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3年深圳市腹泻监测的558株非伤寒沙门菌的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及PFGE分析.结果 558株非伤寒沙门菌中,以鼠伤寒沙门菌(27.8%)、肠炎沙门菌(26.2%)为常见;其中49.5%的菌株至少耐受4种抗生素,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达到77.4%和91.1%,对氨苄西林(AMP)的耐药率分别达到69.0%和50.7%.其中155株鼠伤寒沙门菌分为100种PFGE型别,146株肠炎沙门菌分为37种PFGE型别,48株斯坦利沙门菌分为17种PFGE型别.结论2012-2013年深圳市腹泻监测的非伤寒沙门菌中,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常见血清型,且这两种血清型的菌株多重耐药情况严重.

  • 老年人BMI和血脂水平对其老年痴呆症社区调查表评分的影响

    作者:闻慧娟;黄扬

    目的 通过考察65岁以上老年人体质量指数(BMI)和血脂水平与其老年痴呆症社区调查表(CSID)评分的关系,探讨BMI、血脂水平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65周岁的老年人2000例,采用老年痴呆症社区调查表(CSID)面对面调查评分,通过体格检查计算其BMI,利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通过秩和检验比较BMI、血脂水平对老年痴呆症人群的主客观认知.通过Logistic回归评价其与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人BMI向正常值趋近时,CSID评分呈升高趋势;老年人血浆TC,TG,LDL水平越高,HDL水平越低,CSID评分越高,且超重老年人及肥胖率逐渐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TC,LDL-C,HDL-C与CSID存在相关性(P<0.05),在男女人群中具有一定特异性.结论 老年人认知能力的下降与BMI升高、血脂异常有关,防治老年痴呆症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加强对老年人群BMI、血脂的管理,提高社区老年人对老年痴呆症的认识,对降低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 北京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监测

    作者:孙立珍;孙立平;丁淑芹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监测结果及临床特点分析,进而提出治疗感染性腹泻的方法,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地区肠道门诊150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进行常见的肠道病原菌检测,对病原菌的致病时间、致病人群、病例血清类型进行重点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调查患者的药敏结果.结果 1500例标本中分离出470株致病菌,阳性率为31.33%;其中检出多的病原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分别占49.35%和17.23%;不同年龄组间的病原菌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7-9月病原菌的检出率较高,药敏分析发现,各种病菌普遍对头孢西丁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敏感.结论 北京地区的感染性腹泻病原菌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各致病菌的耐药性有差异,应加强检查.

  • 2007-2016年深圳市肺结核病流行特征

    作者:吴清芳;吕德良;管红云;谭卫国;车晓玲;卢春容;李明珍;卓志鹏

    目的 掌握深圳市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结核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6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登记报告的肺结核患者信息资料,对报告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6年报告肺结核病5476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27030例、仅培阳肺结核1345例、涂阴肺结核26310例、未痰检肺结核7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53.1/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月均报告发病数每年3-11月明显增加,与深圳市人口流动相吻合;报告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年均报告发病率南山区高,达80.4/10万,其次为罗湖区(65.8/10万),各区发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结核病男性多于女性,男性35758例、占65.3%,女性19002例、占34.7%;14岁以下的儿童发病人数很少,仅报告191例、占0.3%;20~29岁达到高峰、占45.2%,65岁以后报告例数显著减少占3.7%;性别间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4,P<0.01).职业分布除不详和其它外,前五位分别为工人占37.6%,家务及待业占32.7%,商业服务占5.4%,干部职员占4.9%,离退人员占2.4%.结论 深圳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流动人口,除国家免费政策外,应制定更多针对流动人口的有效防治措施,以提高病人的治愈率,降低疫情.

  • 2014-2016年深圳市福田区外环境H7N9禽流感病毒及职业人群监测

    作者:范苏云;石向辉;周洁;庞芬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涉禽市场外环境中H7N9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及职业暴露人群血清监测情况,为禽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福田区采集涉禽外环境样本及职业人群血清,环境样本经PCR检测H7亚型核酸,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以检测H7N9抗体水平.结果 1532份外环境标本阳性率为11.88%,2016年明显低于2014及2015年,第二季度为阳性高峰期,脱毛器、砧板刀具污染较重,生鲜上市政策后各部分阳性率都有所降低;290名职业人群抗体滴度≥1:80者为55.7%,受污染的市场血清阳性率高于未受污染的.结论 职业人群存在感染的高风险,外环境中存在H7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第二季度高,不同部位阳性检出率不同.政策实施后污染程度降低,生鲜上市政策的持续开展具有必要性.

  • 高原地区小于6月龄婴儿麻疹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赵智;刘合芳;桑珠达杰;德吉措姆;达娃卓玛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小于6月龄藏族婴儿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且临床和(或)实验室明确诊断小于6月龄的麻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并确诊麻疹小于6月龄患儿共21例,其中新生儿4例.21例患儿中男12例(57.1%),女9例(42.9%);出生体质量小1800 g,平均出生体质量(2610±826.4)g;所有患儿均出现皮疹;16例(76.2%)患儿有不同程度发热;12例(57.1%)有咳嗽;入院前口腔黏膜斑阳性18例(85.7%);麻疹合并腹泻脱水休克1例(4.8%),合并肺炎12例(57.1%),合并喉炎1例(4.8%).血常规结果示76.2%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入院后查C反应蛋白均有升高.80%患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伴片状影.其平均住院时间(9.14±3.05)d.所有患儿均为治愈或好转.结论 高原地区小于6月龄及新生儿麻疹发病仍存在,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及时诊治预后较好.需加强对高原地区免疫接种的宣教.

  • 登革热如何影响广州市居民行为的电话调查

    作者:蔡文锋;景钦隆;陈嘉敏;罗雷;杨智聪

    目的 了解登革热对广州居民行为变化的影响,为广州登革热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广州市11个区拥有固定电话的常住居民993人.结果 调查对象中知晓登革热的有821人(82.68%),在2014年登革热疫情后的行为方式发生改变的占39.17%(389/99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是行为方式改变的影响因素(χ2=5.39、21.75、42.61、19.67,P<0.05).结论 登革热影响广州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开展登革热防控和宣传教育工作应结合不同人群的特点同时进行.

  • 2006-2016年广州市荔湾区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杨丽莉;景钦隆;杨翠辉;蔡明伟;王敏;曾伟锋

    目的 分析广州市荔湾区近十年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有效防控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荔湾区2006-2016年登革热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分布特征和流行因素.结果 2006-2016年荔湾区共报告登革热病例5704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5686例,输入性病例18例.除2006年、2008年和2011年外,其余年份均有输入病例报告;除2009年外,其他年份均有本地感染病例,年发病率在0/10万~497.33/10万之间.疫情涉及全区22个街道,发病数居前五位的街道依次是南源街(11.75%)、冲口街(7.35%)、石围塘街(7.00%)、金花街(5.21%)和站前街(5.12%).7-12月均有本地病例报告,6月份前为输入病例.9-10月本地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4.91%,为发病高峰期.男女性别比为1:1.05.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发病数以20~59岁年龄组居多,占69.42%.职业分布以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等为主.病例输入地主要以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地区为主.本地暴发疫情主要由登革病毒Ⅰ型引起.结论 荔湾区登革热流行具有输入病例与本地传播并存、散发与多点暴发并存的特点,目前仍为输入或输入引起的本地传播,应及早以蚊媒控制为主进行综合防控.

  • 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佳浓;于冠宇;韩一平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驱动基因改变情况与临床病理、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上海长海医院诊治且病例资料完整的1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aqman-ARMS法检测所有患者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淋巴瘤激酶(ALK)、c-ros原癌基因1受体酪酸激酶(ROS1)、MET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MET)改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一般情况(性别、吸烟与否)、临床病理(病理类型、分化情况及TNM分期)、治疗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中EGFR的总突变率为34.57%,ALK和ROS1融合基因的总阳性率分别为9.88%和12.35%,Met基因总扩增率为6.17%.EGFR突变在患者是否吸烟、分化情况及TNM分期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K融合基因的阳性表达在患者是否吸烟和TNM分期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的阳性表达在患者的分化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OS1融合基因的阳性表达在临床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突变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PFS期生存率均高于EGFR未突变组(P<0.05),EGFR突变组中靶向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期)和PFS期生存率均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组PFS期生存率低于ALK融合基因阴性表达组(P<0.05),而ROS1和Met的阳性表达与PFS期生存率无关(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治疗前检测驱动基因改变情况,对传统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微柱凝胶结合血清学技术对ABO血型抗原极度减弱标本的筛选和鉴定

    作者:钟青;尹伟明;欧阳玲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法联合血清学技术在疾病及其亚型所引起的ABO血型抗原极度减弱标本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首先对100例患者及54名献血者进行抗原性效价及抗体效价的测定,然后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测定其中4例ABO血型抗原极度减弱的患者,并将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100例患者中,有28例ABO血型抗原减弱患者,占患者总数的28%,其中白血病患者占43.3%(26/60),其他疾病患者占5.0%(2/40),在54例献血者中,血型抗原减弱患者占3.7%(2/54),患者的血型抗原减弱性显著高于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传统的试管法相比,微柱凝胶法检测灵敏度高、测定结果更准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柱凝胶法适合检测ABO血型抗原极度减弱患者的血型,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成都喷泉嗜肺军团菌分离株血清型5型毒力分析

    作者:余泽英;王昕;陈建平

    目的 对前期分离鉴定的嗜肺军团菌5型(LP5)进行毒力分析.方法 构建CD-5感染巨噬细胞模型,瑞士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变化,再行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开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实验,研究CD-5是否为毒力株.结果 成功构建CD-5感染巨噬细胞模型,光镜观察CD-5能使细胞空泡变性、破裂.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出现线粒体聚集、胞质空泡化,胞核皱缩,染色质凝集于胞膜周边等凋亡表现,TUNEL实验也检测到DNA断裂的片段.结论 分离获得的CD-5为毒力株,有可能对人体致病,应加强对环境中军团菌污染情况的监测和控制,避免军团菌病的爆发和流行.

  • 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在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丽科;余学高;陈培松;黄彬;刘集鸿

    目的 探讨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在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对381例疑似地贫患者标本进行α和β-地贫基因检测,同时以常用的多重Gap-PCR和PCR-RDB为对比方法,比较两者在地贫基因诊断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结果 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法对381例疑似地贫样本进行检测,检出地贫165例,检出率为43.31%,包括α-地贫115例、β-地贫43例和αβ-复合地贫7例.α-地贫中检出的基因型主要为--SEA、-α3.7和-α4.2;β-地贫中检出CD41-42突变频率高,其次是IVS-II-654与CD17.PCR-流式荧光杂交法与Gap-PCR技术和PCR-RDB技术相比较,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符合率均为10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很好.结论 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适合于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

  • 甘草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载木犀草素纳米粒制备及其体外活性研究

    作者:付伟;柴栋;文颖;卫世杰;杨宝芸;陈少莲;陈红梅;张咏莉

    目的 制备甘草酸介导的木犀草素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外抗肝癌细胞活性.方法 采用化学偶联方法制备甘草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透析后冻干;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木犀草素白蛋白纳米粒,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优工艺,高效液相检测所筛选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由细胞存活率实验检测载药纳米粒体外抗肝癌细胞活性.结果 甘草酸化学修饰牛血清白蛋白胨干粉制备成功,偶联度123.12μg/mg.制备出载药纳米粒,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得到佳工艺A4B1C4D3E3,平均粒径300 nm.其中处方样品1肝癌细胞抑制实验的IC50值为375μg/mL.结论 本文采用去溶剂化法成功制备甘草酸介导的木犀草素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且具备良好的体外抗肝癌细胞活性,为木犀草素剂型化和提高药效打下基础.

  • 比较三种检测方法在检测医院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的作用和成本效果

    作者:钟晓;肖丽华;吴庆飞;汪东篱

    目的 比较ATP生物荧光检测法、菌落计数法和荧光标记法在检测医院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中的作用及成本效果.方法 将某三级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120个高频接触物体表面随机分为三个检测组,每组共40个采样点,在同一时段分别检测其清洁消毒前后的相对光单位(RLU)值、细菌总数和清洁消毒后的荧光标记清除情况,比较三种方法检出率的差异,并计算检测成本,比较成本效果比值.结果 清洁消毒后,高频接触物表的菌落总数中位数由9.07 cfu/cm2降至2.47 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4,P<0.0167);RLU值中位数由378降至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3,P<0.0167);菌落计数法检测合格率高(80%),其次是ATP生物荧光检测法(72.5%),荧光标记法低(42.5%),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46,P<0.0167);三种方法检测合格率两两比较,菌落计数法和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1,P>0.0167),荧光标记法检测合格率低于菌落计数法和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7.366,P<0.0167);三种方法成本效果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ATP生物荧光检测法41.45元,菌落计数法35.50元,荧光标记法2.35元.结论 三种方法均可用于评价医院高频接触物表清洁消毒效果,但荧光标记法更具有成本效果,值得普遍推广.

  • 人巨细胞病毒在不同疾病及不同标本的分布

    作者:吴敏芝;徐韫健

    目的 调查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情况,分析HCMV感染在不同疾病及不同标本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有效控制HCM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查阅2013-2016年进行HCMV-DNA检测的病人住院病历,分析HCMV在不同疾病及不同标本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CMV-DNA在不同标本中存在差异(χ2=617.439,P<0.05),其中痰液标本阳性率高,达39.65%(410/1034);HCMV-DNA阳性患者主要集中分布在重症监护室(52.46%,662/1262);年龄大于50岁患者更容易感染HCMV(χ2=50.98,Ρ<0.05);HCMV阳性患者中以男性居多;HCMV阳性患者多见于呼吸道疾病(65.57%,562/857),其次为器官移植(22.98%,197/857);HCMV感染与EB病毒(EBV)感染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800,P=0.200).结论 对年老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加强HCMV感染筛查,联合不同标本进行检测,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依据.

  • 不同月龄SPF级SD大鼠临床生理生化背景数据分析

    作者:张薇;唐彬;付新录;黎福荣;麦冬梅;钱江;赵勇

    目的 收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SPF级SD大鼠临床生理生化背景数据,观察年龄、性别因素对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数据共享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饲养在标准屏障环境中的1~8月龄SPF级SD大鼠100只,雌雄各半,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血细胞分析仪XT-2000IV、Beckman CX-5全自动生化测定仪及Beckman ACL7000血凝分析仪测定正常大鼠血液的生理生化.结果 1~8月龄SD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尿素氮(BUN)、磷(P)、钠(Na)、钾(K)、氯(Cl)、钙(C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嗜碱性粒细胞比率(BASO)在性别及年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大鼠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比雌性偏高(P<0.05),雌性大鼠血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CREA)、甘油三脂(TG)高于雄性(P<0.05);1月龄大鼠的血液学指标WBC、RBC、血红蛋白量(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RDWSD、网织红细胞比率(RET)雌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月龄大鼠WBC、MONO、RET雌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大鼠WBC、RBC、HGB、PLT、NEUT、EO离子含量雌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月龄大鼠WBC、PLT、PCT、NEUT、MONO、EO雌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8月龄大鼠WBC、NEUT、MONO、RET雌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月龄大鼠的血凝指标PT、APTT值在性别及月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值随月龄增加先升高而后降低(P<0.05),TT值随月龄增加逐渐升高后保持平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大鼠部分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在不同月龄、性别之间保持稳定,无差异性;部分指标存在月龄、性别差异且具有规律性可循,有数据共享的可行性.

  • 积雪草苷血药浓度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作者:朱丽莎;刘颖菊;谭欣玮

    目的 建立积雪草苷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测定方法.方法 根据有效治疗剂量将SD大鼠分成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给药14、42、126 mg·kg-1,采用Welchrom-C1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乙腈(24:76),监测波长为221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8℃,葫芦素B为内标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积雪草苷在0.7~150.0μg·mL-1范围内线性系良好(R2=0.999),提取回收率均大于90%,相对回收率均大于99%,日内精密度均小于4%,日间精密度均小于7%,室温放置24 h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20℃环境冻融稳定性RSD均小于10%.结论 HPLC法灵敏、准确、快速,可用于积雪草苷血药浓度的测定.

  • 利拉鲁肽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谷萍姣;敖当;唐兰芬

    目的 通过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观察利拉鲁肽对ALI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SPF级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急性肺损伤组(LPS组)、正常对照组(C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L组)、中浓度组(M组)、高浓度组(H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D组).LPS组及各药物处理组分别以LPS 15 mg/kg腹腔注射建立小鼠ALI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注射LPS后,L、M、H组分别腹腔注射利拉鲁肽10、100、800μg/kg,D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5 mg/kg,LPS组腹腔注射等量的PBS溶液.然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12 h后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瑞-吉氏染色法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沉渣中中性粒细胞数(PMNs).结果 L,M,H组各组小鼠生理功能较LPS组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H组各组肺组织结构排列相对整齐,W/D值及PMNs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LP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可通过改善内毒素致ALI小鼠生理功能、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肺水肿、减少肺组织中性粒细胞聚集从而发挥肺保护作用,且该药无浓度依赖性.

  • 气候变化对鼠疫流行的影响

    作者:徐丹丹;尹家祥

    鼠疫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影响鼠疫分布及流行的因素众多,其中气候变化对鼠疫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主要探讨气候变化对鼠疫生态系统的影响,为预测鼠疫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 登革疫苗研发新进展

    作者:杨永红;宋璋瑶;郑学礼

    登革病毒通过伊蚊传播给人类而致病.经过几十年研究,一个获批登革热嵌合疫苗终于问世.临床3期试验显示,该疫苗对预防有症状登革热的防治效果为60%.然而同时发现,接种该疫苗有可能引起未曾暴露过登革病毒的接种者增加患严重登革热的风险.WHO推荐这种疫苗的接种条件是登革热流行区人群的登革血清阳性率达到70%,才可使用这种疫苗.另一些疫苗分子也已进入临床1-3期试验.

  • 我国输入性疟疾及其监测概述

    作者:褚文达;张月娟

    提要:近年来我国本地感染疟疾病例逐年降低,2017年已无本地感染病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成为疟疾病例的主要来源,给我国的疟疾防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输入性疟疾疫情的分析,结合3种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各自的特点,来探讨如何建立输入性疟疾的监测体系.

    关键词: 疟疾 输入性 监测
  • 基于中国近年流感疫情的One Health思考

    作者:李雪;马铈委;陆家海

    流感是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人兽共患病之一,21世纪来动物和人流感疫情频发,多种亚型禽流感和猪流感病毒具备感染人的能力.流感疫情提示,人类、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相互联系,为了更好地了解并迅速对流感疫情做出应对,需要通过跨学科、跨部门的协调合作进行研究与实践.本文通过对中国近年来流感疫情的回顾,结合One Health理念的实践,探讨"惟一健康"策略用于21世纪流感的研究及防控.

  • 硒与病毒性疾病的相关性

    作者:王超;黄娟;张仁利;程锦泉

    病毒性疾病具有广泛的传播性与流行性,给人们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与病毒性疾病发病和传播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硒与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包括硒与克山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感和手足口病等疾病的关系及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硒干预病毒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探索了硒及不同硒蛋白作为预防药物开发、相关病毒性疾病治疗和药物筛选靶标的可能性.

  •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细菌的耐药机制

    作者:龙永艳;吴葵;傅松哲;涂俊凌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种重要的广谱抗生素,属于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由于其优良的抗菌活性,安全性好,目前已在临床、畜牧业和水产业中广泛使用.耐药质粒的水平转移是喹诺酮耐药在不同细菌间传播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和不同来源菌株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在国内的流行情况进行概述.

  • 互动式教学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刘太平;徐文岳

    人体寄生虫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通过互动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寄生虫实验教学不仅在有限学时内达到佳效果,同时能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形成性考核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分析

    作者:王丽明;王卫群;申丽洁;贾雪梅;杨照青;李翠英;王红

    目的 探讨形成性考核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以昆明医科大学2013级和2014级Ⅰ、Ⅱ模块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2013级和2014级相应模块学生的终结性考核成绩和采用形成性考核后的综合成绩进行比较,并对2013级Ⅰ、Ⅱ模块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形成性考核的评价.结果 2013级Ⅰ、Ⅱ模块的及格率和2014级Ⅰ、Ⅱ模块学生综合成绩优良率和及格率均分别高于终结性考核成绩优良率和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级Ⅱ模块综合成绩优良率与终结性考核成绩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013级Ⅰ、Ⅱ模块学生问卷调查,97%以上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考核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结论 在医学寄生虫学课程中实施形成性考核,能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的优良率和及格率,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热带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