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现代泌尿外科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Urology 현대필뇨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8291
  • 国内刊号: 61-13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2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贺大林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三聚氰胺对婴幼儿肝肾功能损害的随访研究

    作者:龙福芝;黎承杨;陶芝伟;邓耀良

    目的 初步了解三聚氰胺对婴幼儿肝肾功能有无长期的损害.方法 随访已确诊的三聚氰胺结石患者,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尿常规、肝肾功能和泌尿系B超变化,根据结果初步判断三聚氰胺对婴幼儿的肝肾脏是否有长期的损害.结果 治疗前37例患者全部有肾结石,治疗后只有3例仍有结石,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部分患者肾结石消失;治疗前有17例患者尿潜血试验阳性,治疗后尿潜血试验阳性者只有3例,治疗前有10例患者尿白细胞(WBC)阳性,治疗后全部患者尿白细胞为阴性;两者前后比较提示尿液常规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血清肌酐(Cr)为(38.47±9.60)μmol/L、治疗后为(33.38±5.24)μmol/L,血清尿酸(UA)在治疗前为(296±104)μmol/L,治疗后为(227±60)μmol/L,两者治疗前后比较提示肾功能有所改善(P<0.05);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分别为(21.45±15.70) U/L和(15.16±6.35) U/L,治疗后GP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三聚氰胺对婴幼儿的肝肾功能无明显的长期损害.

  • 彩超及CTA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崔林刚;孟庆军;徐全全;朱海彬;赵高贤;赵永立;高瞻;李战宾;文建国

    目的 探讨彩超及CTA对胡桃夹综合征(NCS)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50例NCS患者及50例健康人的资料.结果 主诉肉眼及镜下血尿31例;疲乏伴纳差4例;左精索静脉曲张10例;蛋白尿伴左腰不适5例.13例女性有盆底淤血征,男性均有不同程度左精索静脉曲张.彩超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O)夹角(a)(25.08±11.83)°vs.(48.73±25.82)°;左肾静脉(LRV)受压管径(D1)(2.45±1.28)vs.(3.48±1.02) cm,血流速度(V1)(0.38±0.16)vs.(0.48±0.13) m/s;LRV远端管径(D2)(8.55±2.63)vs.(7.43±2.03) cm,血流速度(V2)(0.28±0.21)vs.(0.94±0.43)m/s.21例CTA 示SMA与AO夹角减小,1例示胰头部压迫,3例SMA分支及下方纤维结构压迫;1例后胡桃夹征(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压迫),15例膀胱镜左输尿管口喷血.结论 彩超初步筛选胡桃夹征,CTA更清晰显示LRV周围结构.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1200例报告

    作者:李建;白天;曹贵华;邱学德;李志鹏

    目的 评估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的1200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次性结石清除率95.4%(1145/1200),其中,第三腰椎下缘以上结石为75.7%(28/37),第三腰椎下缘至骶髂关节上缘结石为92.6%(486/525),骶髂关节段结石为98.9%(631/638).3.6% (43/1200)患者因碎石移位改行ESWL术.9例出现输尿管穿孔,除2例改开放手术外,7例成功留置双"J" 管3月后再次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获成功.本组手术时间20~90 min,平均(45.6±17.4)min,术中未发生大出血、输尿管撕脱、断裂等,术中输尿管黏膜撕裂4例,黏膜下假道形成8例,均顺利留置双"J" 管,随访1~6月无尿囊肿和输尿管狭窄形成.术后患侧肾绞痛57例、腹部胀痛24例、发热28例,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2~3 d拔除导尿管,术后住院天数3~7 d,平均(4.3±1.2)d.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微创、高效、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在掌握一定输尿管镜技巧的基础上处理中上段输尿管结石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但对L3水平以上且直径大于1.0 cm的结石不建议使用输尿管镜处理.

  • RNAi对前列腺癌细胞水通道蛋白-1的影响

    作者:马永亮;张晓荣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AQP1基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AQP1蛋白表达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前列腺癌PC-3细胞AQP1基因的小干扰RNA并构建高效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PC-3细胞,Western Blot检测AQP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AQP1在前列腺癌PC-3细胞表达,针对AQP1基因siRNA高效表达载体能够抑制AQP1蛋白在PC-3细胞的表达,AQP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转染组0.54±0.04,正常对照组0.82±0.0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通过抑制AQP1基因的表达,有效抑制了前列腺癌PC-3细胞AQP1蛋白表达.

  • 姜黄素对受X线辐射损伤雄性大鼠睾丸组织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姜大朋;徐波;李昭铸;张玉波;韩福友;管声扬;蒋志涛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对大鼠睾丸受X线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60~180 g,随机分为4组.B组(单纯辐射组)、C组(辐射+溶剂对照组)及D组(辐射+CUR组)大鼠进行剂量为2.0 Gy X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对照组(A组)不进行照射.C组大鼠于辐射开始1 h后给予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D组于辐射开始1 h后给予腹腔注射姜黄素溶液.照射1周后将所有大鼠处死.采用TUNEL 法检测生殖细胞凋亡;检测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 含量.结果 B组及C组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UR能有效升高SOD和GSHPx活性并降低MDA含量(P<0.01).B组及C组睾丸脏器系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UR能有效增加睾丸脏器系数(P<0.01).B组及C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A组(P<0.01),而CUR可以使凋亡指数显著下降(P<0.01).结论 本实验为CUR作为治疗睾丸辐射损伤的有效物质提供了组织学及生化依据,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睾丸辐射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 人膀胱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培养及PIWIL2表达

    作者:曹正国;田超;蒋茂林;董晓程;黎建欣;肖恒军

    目的 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样细胞(CSLC),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并研究PIWIL2在 CSLC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收集12例不同临床分期BTCC患者组织标本,通过酶消化和原代培养相结合等方法处理,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分离培养获得含CSLC的悬浮细胞球,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志CD133和CD44的表达,免疫磁珠分选系统分离CD133+CD44+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IWIL2 mRNA在CSLC中的表达;裸鼠皮下接种CSLC,观察其成瘤能力.结果 成功地从人膀胱癌组织分离培养获得可悬浮生长、稳定传代的CSLC,CSLC高表达CD133和CD44,裸鼠皮下接种1×104、1×105个CSLC均可全部成瘤,PIWIL2 mRNA在CSLC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细胞.结论 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成功从人膀胱癌组织中分离获得CSLC,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能高度表达PIWIL2,为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阴茎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韩增箎;赵谦;席兰;宋飞;侯飓;郭环宇;黄伟

    目的 探讨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报告1例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随访情况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例患者肿瘤分期为I 期,行阴茎全切尿道会阴造口+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化疗并结合免疫治疗,于术后18个月出现远处转移,术后30个月因全身多发转移、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其确诊依靠病理,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Ⅰ期、Ⅱ期的患者,阴茎全切术式较之部分切除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对于Ⅲ期患者手术范围则对于术后生存期并无明显影响.术后结合化疗以及免疫治疗可提高生存期,但总体预后差.

  • 超声引导下斜仰卧截石位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临床分析

    作者:邓汪东;卢善明;何学军;杨峰涛;洪汉业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斜仰卧截石位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超声引导下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上尿路结石56例的临床资料,男38例,女18例,平均(44±16.7)(23~70)岁;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肾结石46例(包括单个肾盂结石26侧、多发结石16侧、铸形结石11侧).结果 全部成功获得经皮肾穿刺通道.手术时间60~190 min,平均(98±40.1)min.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单次清除率100%;肾结石单次结石清除率71.70%,结石总清除率为92.45%;平均出血量(125±44.5)mL,术中术后均无输血;无胸膜、腹腔脏器、结肠损伤.结论 超声引导下斜仰卧截石位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患者舒适、安全,可较好耐受手术,结石清除率较高,可同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膀胱软镜在复杂性肾结石经皮碎石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波;潘铁军;沈国球;文瀚东;涂忠;杨家荣

    目的 探讨膀胱软镜在复杂性肾结石经皮碎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间,选取单侧或双侧肾脏复杂性结石患者68例,经皮肾穿刺,建立20号大小手术通道,插入肾镜,三代超声气压弹道(EMS)碎石,再置入膀胱软镜,寻找各盏残余结石,钬激光将结石粉碎并冲出碎石屑.对照组50例,单用经皮肾镜治疗,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排出.术后均保留肾造瘘管3~5 d,尿管5~7 d,双J管4~8周.结果 68例患者手术时间62~167 min,平均(76.5±7.5)min;出血量(48.5±10.1)mL;术后住院时间6~11 d,平均(8.22±1.2)d;术后出血5例.与对照组比较,新术式一期手术时间稍长,术后恢复时间、疼痛症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为94.7%,对照组为77.5%,结石清除率明显提高(P<0.05),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复杂性肾结石中,膀胱软镜联合经皮肾镜的治疗是可选择的,其疗效微创、安全、有效.

  • 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路径实施与效果评价

    作者:王永权;张恒;鄢俊安;熊恩庆;李龙坤;李为兵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实施情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将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285例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单侧)并适合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患者利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其中入临床路径组151例,对照组13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临床疗效、患者认知度和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调查.结果 临床路径组在疗效上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在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满意度调查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数医护人员认为临床路径可有效增进医患沟通、提高医疗质量.结论 临床路径可有效规范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提高效率,值得深入实施和推广.

  • 月见草油抑制草酸钙结晶形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海滨;石玮;岳中瑾

    目的 了解月见草油在草酸钙结石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各组15只.C组和D组以月见草油(含γ-亚麻酸9.2%)或葵花籽油(含亚油酸70%)10 g/kg灌胃4周后,用诱石剂1%乙二醇(EG)加2%氯化氨喂饮,同时继续以月见草油或葵花籽油灌胃4周,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24 h血尿生化指标和肾草酸钙结晶情况;仅饲普通饲料(A组,空白组)和普通饲料加1%乙二醇(EG)加2%氯化氨喂饮(B组,成石组)大鼠作为对照.结果 月见草油组肾组织水肿较轻,肾内草酸钙结晶数及肾成石率低于成石组(P<0.05),尿枸橼酸较成石组高(P<0.01),24 h尿钙、尿草酸排泄均低于成石组(P<0.01),血尿素氮(P<0.01)、血肌酐(P<0.05)低于成石组.结论 γ-亚麻酸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减少尿钙及草酸的排泄,抑制实验鼠肾草酸钙结晶形成,在尿石症防治方面可能有一定应用价值.

  • 肾癌ACHN细胞HIF-1α基因si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筛选

    作者:马亚东;王子明;种铁

    目的 采用RNA干扰方法,构建及筛选对肾透明细胞癌ACHN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有干扰沉默作用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CoCl2缺氧诱导培养ACHN细胞高表达HIF-1α,设计并化学合成4条针对HIF-1α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构建相应真核表达质粒pU6H1-GFP-HIF1α-siRNA-1/2/3/4,经测序分析,质粒构建成功后,分别转染ACHN细胞后培养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计算转染效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 time-PCR)和免疫印记杂交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IF-1α的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质粒构建后经测序显示与设计完全一致;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ACHN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证实重组质粒已转入细胞,转染效率约为78%;实时定量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RNA-1/2组HIF-1α的mRNA与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质粒pU6H1-GFP-HIF1α-siRNA-1/2明显干扰抑制ACHN细胞HIF-1α基因表达,其中以质粒pU6H1-GFP-HIF1α-siRNA-1效果佳.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靶向HIF-1α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筛选出能有效抑制ACHN细胞HIF-1α基因表达的质粒pU6H1-GFP-HIF1α-siRNA-1/2,这为肾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 塞来昔布对PC12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贵;祝宇;盛佳燕;徐云泽;吴瑜璇;沈周俊

    目的 体外探讨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PC12细胞的生长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的调控.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塞来昔布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Wrights-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在各时间点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VEGF-165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塞来昔布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PC12细胞,24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0 μmol/L;各点凋亡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塞来昔布能抑制PC12细胞的VEGF-165蛋白表达,且跟时间正相关.结论 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能抑制PC1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VEGF蛋白表达.

  • STAT3蛋白、VEGF和MVD在肾上腺皮质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祝宇;盛佳雁;徐云泽;吴瑜璇;赵菊平;何竑超;袁菲;芮文斌;张翀宇;计骏;孙福康;周文龙;谢欣;沈周俊;金晓龙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的肾上腺皮质肿瘤存档石蜡标本37例,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ACC组)17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STAT3、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结果 STAT3在ACC组中呈高表达(11/17,64.71%),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4/20,2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STAT3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ACC组中呈高表达(12/17,70.59%),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5/20,25%),VEGF在ACC组中的表达与在良性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在ACC组中的表达为76.40±15.64,良性组中为21.05±8.0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在良性组中还是在ACC组中,STAT3与VEGF的表达、VEGF与MVD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STAT3和VEGF在ACC中的高表达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膀胱癌患者手术前后机体氧化应激改变及意义

    作者:吕夷松;薛学义;毛厚平;周辉良;郑清水;高锐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手术前后机体氧化应激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73例膀胱癌患者入选研究,其中移行上皮癌163例,腺癌5例,鳞癌4例,肉瘤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2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52例.分别检测手术前后患者血清VitC、Vit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总抗氧化活性(AOA)等.结果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VitC、VitE、SOD、GPx均明显低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P<0.05,MDA含量高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P<0.05.手术后患者血清VitC、VitE、SOD、GPx、AOA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但MDA含量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 膀胱癌患者机体氧化应激随其恶性程度升高而升高,手术治疗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降低.

  • 肾结石合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治体会

    作者:骆华;黄其军;邱明权;冯爱萍;覃小军

    目的 探讨反复双肾结石患者中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3月因反复双肾结石就诊,临床诊断原发甲旁亢5例的资料.结果 5例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男2例,女3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5.6±9.6)岁,结石病史0.5~3.0年,平均时间(2.4±0.3)年.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升高,血磷降低.切除腺瘤后,患者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恢复正常.结论 手术是治疗原发甲旁亢的有效方法.甲状旁腺手术可以明显降低结石复发,甲旁亢的早期诊治有益于减少结石复发和保护肾功能.术后应密切随访尿路结石,必要时予相应治疗.

  • 保留膀胱综合方法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评价

    作者:张国辉;郑清友;关亚伟;李志辉;廖秀梅;狄桂萍;张水文;郭岩杰;张勇;贾卓敏;艾星;臧桐;孙凤玲;高峰

    目的 探索保留膀胱手术+膀胱内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 年5 月至2012 年2 月,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56例保留膀胱的患者,给予动脉灌注化疗加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98个月,平均(36.0±3.2)个月,53 例(94.6%)患者无复发及转移,3例(5.4%)分别在术后6、8、12复发,复发患者均给于全膀胱切除术,无死亡病例,没有明显并发症.结论 保留膀胱手术后确诊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膀胱内灌注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肿瘤复发,显著降低静脉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 豚鼠阴茎海绵体中ICC和NO信号通路的形态学关系

    作者:王宇卫;王勤章;王江平;丁国富

    目的 初步探讨豚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 (ICC)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两者的组织学关系.方法 ①制作成年豚鼠阴茎海绵体组织冰冻切片,利用c-kit/nNOS免疫荧光双染技术,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下观察阴茎海绵体ICC及n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情况.②酶消化法体外培养阴茎海绵体ICC,c-kit/nNOS免疫荧光双染,LSCM下观察细胞形态及c-kit和nNOS的表达情况.结果 ICC分布在阴茎海绵体平滑肌小梁边缘及平滑肌肌间,纺锤形,具有长的突起,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并且表达nNOS;阴茎海绵体平滑肌小梁边缘及平滑肌肌间同时分布有ICC和nNOS阳性神经元,局部nNOS阳性神经主干附近可见较多ICC分布.结论 豚鼠阴茎海绵体ICC与nNOS阳性神经元组织联系紧密,ICC可能参与阴茎海绵体内NO神经信号的传递.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远期疗效

    作者:刘娟;莫苗芳

    目的 评价开放手术(OP)、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不同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入组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随机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专用量表(BPHQLS)评价不同时间各组患者的IPSS、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两组IPSS得分呈现曲线下降趋势、生活质量得分呈现曲线上升趋势.OP、TURP组在手术后3、6、12个月时下尿路症状无差别(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时生活质量OP组(278.95±19.68,291.91±59.14)高于TURP组(252.59±18.85,253.49±29.52)(P<0.05).结论 OP在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方面优于TURP.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诊断与治疗

    作者:万克松;胡卫列;李清荣;汪帮琦;夏照明;朱陈辉;童亮;淡明江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2年~2010 年收治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9例患者术前误诊,1例患者经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确诊,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例予以单纯抗感染治疗,症状消失,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4例行肾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效果良好,随访5例,至今无1例复发.结论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是确诊的良好手段.抗感染及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 阴茎癌足拇趾皮肤转移1例

    作者:郝秀轻;俞志钢;翟丽萍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阴茎头部菜花样肿物伴脓性分泌物及疼痛、排尿困难5年",于2011年4月1日入院.查体:阴茎头部有大小为3.5 cm×3 cm×1.5 cm肿物,双侧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阴茎肿物局部活检结果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图1).2011年4月26日在解放军总医院行阴茎根治切除及会阴皮肤造口术.术后全身化疗,GEM 1000 mg/m2,VD 第1、8天;DDP 75 mg,VD 第1天.

  • 原发性睾丸类癌1例报告

    作者:王磊;付强;王珏;邱建新;保庭毅

    据报道睾丸类癌所占比例不足目前所发现睾丸肿瘤的1%.我院泌尿外科于2009年5月收治原发性睾丸类癌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5岁.因触及右侧睾丸内硬性结节1周入院.双侧睾丸均无疼痛、肿大,无发热.无腹泻、血便,体重无明显变化.专科检查:双侧阴囊皮肤正常,无红肿,左侧睾丸及双侧附睾大小及质地正常,双侧精索正常,右侧睾丸中部可触及1个0.5 cm×1.0 cm硬性结节,无触痛,表面光滑,透光试验(-).双侧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 肾结核并双侧全程尿路移行细胞癌1例

    作者:徐奔;张晓春;张骞;金杰

    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肿瘤常见的病理类型,其中膀胱上皮移行细胞癌约占90%~95%,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肾盂癌、输尿管癌)约占5%.双侧上尿路、膀胱全程出现移行细胞癌则较为少见,而肾结核同时合并双侧全程尿路移行细胞癌则更是罕见报道.我院于2011年收治1例,报告如下.

  • 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术后储尿囊内以脱落金属钉为核心结石1例

    作者:唐朝朋;周文泉;徐振宇;位志峰;高建平;张征宇;周水根

    结石形成是肠代膀胱术后的晚期并发症,尤其是当缝合材料长期暴露于尿液中时更易形成结石.本文报道1例,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术后8年,在储尿囊中以偶然脱落的金属钉为核心形成结石.

  • 心理治疗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疗效评价

    作者:吴春雷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影响男性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疗效不确切与众多因素有关,其中心理因素对疾病转归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2008年1月~2010年7月年我科收治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予分组治疗,现报告如下.

  • 前列腺摘除术后盲肠扭转坏死1例

    作者:雷国罡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4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主诉以"前列腺增生症"诊断收住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脉搏64次/min,血压145/85 mmHg(1 mmHg=0.133 kPa),心律不齐,腹部检查无阳性体征.B超报告:前列腺肥大症.颅脑CT提示:脑萎缩.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提示:主动脉硬化、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钙化、彩色血流示三尖瓣返流(少量)、主动脉下返流(少量).心电图提示:房性早搏.胸腹部透视正常.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 腔道介入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作者:李小顺;路璐;任磊;林鸣

    目的 评价腔道介入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性功能障碍患者365例,随机分为3组,组1(127例)采用腔道介入治疗仪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组2(120例)采用单纯腔道介入治疗120例,组3(118例)单纯采用足量的他达拉非118例.治疗前后以阴茎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5)评估治疗结果.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勃起功能显著改善;组1治愈率58.27%,有效率84.25%,明显高于其他2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腔道介入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可有效治疗由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是一种切实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 腹腔镜联合软镜(胆道镜)在上尿路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海波;李超志;梁宇;孟杰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软镜(胆道镜)在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的28例应用纤维胆道镜辅助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30 min,术中出血30~100 mL,术后住院5~10 d.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方法适用肾结石及并发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对肾内多发小结石取石效果好,具有创伤轻、恢复快、出血少、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开放术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比较

    作者:庞昆;李维国;邵怡;卓见;张琦;阮渊;夏术阶;孙晓文

    目的 比较传统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4例,女性66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开放手术组和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术后扁平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P>0.05)、结石长径(P>0.05)、梗阻位置(P>0.05)、输尿管分离(P>0.05)、性别(P=0.6105>0.05)、侧别(P>0.05)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P>0.05)、术中出血量(P>0.05)、术后高体温(P>0.05)、引流管拔除时间(P>0.05)上没有明显差异,而在镇痛泵使用时间(P<0.01)和术后住院时间(P<0.01)上,腹腔镜组要明显优于开放术组.结论 对于输尿管上段的嵌顿性结石,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较传统开放手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 经尿道选择性120W绿激光汽化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57例疗效分析

    作者:唐飞;陈立军;李建涛;李学超;曲楠;刘杰

    目的 探讨经尿道选择性120 W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本院行PVP手术治疗的高龄高危BPH 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其中5例行TURP辅助PVP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电切综合征,无死亡病例.单纯行PVP手术者52例,术后输血1例,泌尿系感染4例,手术时间平均(38.3±11.3)min,平均出血量(25.5±16.5)mL,术后均留置导尿管行膀胱冲洗6~26 h,平均(9.3±5.1)h,留置尿管时间平均(1.9±0.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9±0.9)d.行TURP辅助PVP手术患者手术时间(47.2±8.6)min,平均出血量(32.6±17.8)mL,术后均留置导尿管行膀胱冲洗9~26 h,平均(13.4±7.1)h,留置尿管时间平均(2.5±0.6)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1.3)d.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结论 经尿道选择性120 W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BPH具有操作安全、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近期疗效显著,尤其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

  • 肾癌术后的生物免疫治疗新进展

    作者:闫东

    大多数肾癌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相对预后较差,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基因技术、肿瘤免疫、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免疫治疗成为较有前景的一种治疗肿瘤的方法,人们对免疫治疗寄予厚望.免疫治疗是以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控制和消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免疫细胞、肿瘤疫苗、免疫基因等方法治疗肾癌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肾癌免疫治疗将获得突破性的进展,终将成为临床治疗手术后肾癌患者的主要手段.

  • BKCa通道与慢性前列腺炎研究进展

    作者:张震

    大电导Ca2+激活的K+通道(BKCa通道)广泛地表达于各种细胞中,并参与体内多种生理活动.其在前列腺正常上皮细胞内高表达,而慢性前列腺炎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尚不清楚.研究BKCa通道在前列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肾癌生长速度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志向

    综述国际近20年关于肾癌生长速度的研究,发现大部分临床上偶然发现的早期肾癌生长缓慢,且发生转移的几率也低.这对部分不适合手术的肾癌进行保守治疗提供了临床指导及理论依据.

  • 超早期肾动脉阻断技术在复杂性腹腔镜肾脏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林辉;盛海波;刘冰;孙颖浩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已经成为局限性肾癌和部分局部进展性肾癌治疗的"金标准".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采用经典或早期肾动脉阻断方法是不符合无瘤原则的,而采用超早肾动脉阻断方法(左侧经屈氏韧带从左肾动脉根部阻断、右侧经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从右肾动脉根部阻断)能在尽少触碰瘤体的情况下完成肾动脉阻断,不仅大程度地遵循了无瘤原则,而且在处理一些复杂性肾癌(如大肾癌、伴淋巴结转移、伴肾静脉癌栓、既往同侧肾手术史、外伤史、感染史、肾动脉变异等)也体现出明显优势.同时该方法还能扩展应用于其他比较复杂的肾(根治)切除手术中,如肾周严重侵犯的肾盂癌、巨大肾良性肿瘤、肾结核、感染性无功能肾等.超早期肾动脉阻断方法既遵循无瘤原则,又降低了复杂性腹腔镜肾脏手术的难度,值得临床推广.

  • 嗜铬细胞瘤/副神节瘤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李汉忠;张玉石

    嗜铬细胞瘤/副神节瘤是由神经嵴起源的嗜铬细胞产生的肿瘤,具有分泌儿茶酚胺的功能,而儿茶酚胺作用于血管、心脏,常常引起血液循环系统及代谢的改变.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的变化会引起相应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若没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护,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很高.因此,了解嗜铬细胞瘤/副神节瘤的病理学特点,术前进行良好的药物准备,术中轻柔的手术操作及与麻醉师的良好配合,术后ICU的严密监护,是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也是嗜铬细胞瘤/副神节瘤成功治疗的基本保障.

  • 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术

    作者:罗军;靳风烁;熊波;王洪志;张成果

    目的 初步探讨膀胱全切术后一种新的尿流改道术式(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术)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2例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术资料.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术方法为:双侧输尿管与回肠膀胱吻合好后,于右下腹麦氏点打孔引出输尿管引流管,并经此孔放入F18双腔硅胶气囊尿管,行回肠膀胱造瘘,气囊注水30 mL,轻牵尿管使回肠膀胱贴附腹壁内面腹膜,4号丝线间断缝合回肠膀胱浆肌层于腹壁内面腹膜.结果 2例手术均成功,回肠膀胱建立、输尿管膀胱吻合及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手术时间36~41 min,术后住院日17~23 d,术后随访3~6个月,无并发症出现.偶有膀胱造瘘口处尿外渗.结论 从初步结果看,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护理成本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

  • 经尿道输尿管口及周围膀胱壁袖套状切除治疗肾盂移行细胞癌方法探讨

    作者:祁兵;王静

    目的 探讨治疗肾盂移行细胞癌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 总结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经病理证实为肾盂移行细胞癌Ⅰ~Ⅲ级,均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口及周围膀胱壁袖套状切除加腰部斜切口肾输尿管全切术.合并膀胱肿瘤及腺性膀胱炎者同期行汽化电切处理.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开始膀胱灌注化疗,每半年行膀胱镜检.结果 本组术后均一期愈合,无出血、感染、漏尿等并发症发生.3例术后10个月膀胱肿瘤复发,行汽化电切.现患者均存活.结论 腔镜下经尿道输尿管口及周围膀胱壁袖套状切除加腰部斜切口肾输尿管全切术操作简单,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也可同时查看并处理膀胱其他疾患,是治疗肾盂移行细胞癌的佳术式.

  • 女性盆底手术由泌尿科医生做更好

    作者:陈忠

    女性盆底手术由泌尿外科医生还是由妇产科医生来做更好?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应该说,由有能力能做好的医生来做.相对而言,泌尿外科医生更有优势,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 女性盆底手术由妇科泌尿医生做更好

    作者:沈宏

    盆底手术由妇科医生做或由泌尿科医生做的争论其实由来已久,在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方面,上世纪存在逾百种方法,妇科医生倾向阴道前壁修补术,泌尿科医生喜爱sling手术,并在由谁来做更好方面存在争执.在妇科医生为手术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此间由泌尿医生主导的尿动力检查更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女性盆底手术由妇产科医师做更好

    作者:宋岩峰;李宝恒

    盆底器官功能障碍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依据累及的组织结构不同,可表现为排尿困难、尿失禁、排便困难、粪失禁、性功能障碍和子宫阴道脱垂.美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约半数其生活质量受到该病的影响,其中11.1%~19%的患者终需要手术治疗 [1-3].

现代泌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