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中期结果比较

    作者:郑哲;胡盛寿;周玉燕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后的早中期结果.方法: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单人连续完成的OPCAB(OPCAB组)90例和CCABG(CCABG组)115例,比较其术前、术后早期及中期随访结果. 结果:OPCAB组无手术死亡,CCABG组手术死亡1例.OPCAB组较CCABG组:三支病变比率低(59%比78%),平均旁路移植支数少(3.6±0.8比4.3±1.0),手术并发症低(9.8%比14.6%),但均无显著性差异.随访结果:OPCAB组中85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4.4%),随访时间15.65±6.76(5~28)个月;CCABG组中108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3.9%),随访时间17.95±7.35(3~28)个月.随访期间OPCAB组和CCABG组的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再血管化率分别为0%和3.7%(有显著性差异,P<0.05)、1.2%和0.9%、1.2%和0.9%.结论:对于选择性病例,OPCAB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早中期疗效.

  • 法乐四联症术后血浆内皮素-1浓度与肺动脉压的变化规律和意义

    作者:马增山;马胜军;董铭峰;刘桂清;柴守栋;唐培哲

    目的:探讨法乐四联症(TOF)手术后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与肺动脉压的变化规律和意义.方法:将1999年8月至2003年2月间收治的36例确诊为TOF的患者根据手术中右心室流出道的加宽方式不同分为瓣膜组(16例)和非瓣膜组(20例),同期选择30例无症状室间隔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浆ET-1浓度,同时行超声心动图监测肺动脉压力.结果:手术后1周血浆ET-1浓度各组明显高于手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瓣膜组、非瓣膜组较对照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瓣膜组较非瓣膜组术后上述各时段明显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动脉瓣反流轻、中、重度各组之间手术后各时段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瓣膜组、非瓣膜组血浆ET-1浓度术后上述各时段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动脉压的变化情况与血浆ET-1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TOF根治术后发生相对性或绝对性肺动脉高压,影响术后心功能特别是右心功能的恢复.

  • 分泌型与包涵体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干细胞动员效率的比较

    作者:李占全;张明;金元哲;袁龙;张薇薇;刘莹;崔丽杰;赵红岩;赵颖军;徐桂萍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剂(分泌型与包涵体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骨髓血干细胞动员效率.方法:一组予以包涵体型G-CSF(商品名:惠尔血)300 μg(包涵体型G-CSF组),每日2次,皮下注射,连续5天;另一组予以分泌型G-CSF(商品名:金磊赛强)300 μg(分泌型G-CSF组),每日2次,皮下注射,连续5天.第6日经美国 Baxter 公司生产的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的细胞数量.结果:给G-CSF前及给G-CSF后第3、4、5、6天两组间外周血中细胞表面标记蛋白CD34+细胞数量和白细胞计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应用两组不同的动员剂后,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与动员时间变化曲线显示:曲线高峰在动员后第5天;在包涵体型G-CSF组,CD34+细胞数量与时间变化曲线高峰为第5天,但在分泌型G-CSF组,CD34+细胞数量与时间变化曲线显示CD34+细胞数量在 3~4天内呈急剧升高趋势,但在第5天后升幅明显减缓;显示分泌型G-CSF组动员后外周血中干细胞下降较慢;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量与白细胞计数变化呈正相关(r=0.835),与性别、体重、年龄及AMI发生时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在AMI患者中应用两种不同G-CSF动员剂,两组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 三种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对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李为民;关德明;于欣宏

    目的:评价3种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对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开放、三因素交叉、自身对照临床试验,受试者服用安慰剂1周后,随机交叉服用3种研究药物各1周,每周间各有1天洗脱期.在服用后一次药物15分钟后患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纪录运动心电图及1周内心绞痛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异乐定长效缓释胶囊与依姆多缓释片、欣康缓释片相比,出现ST段压低1倍及以上所需时间明显延长,因发生心绞痛而中止运动试验的病例数明显减少.结论: 长效异乐定能较快速地产生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有效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 血浆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其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韦秀英;胡世红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中血浆脂联素水平的状况.方法: 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49例、2型糖尿病非代谢综合征组54例、正常对照组35例,测定其血浆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C肽水平,比较3组间血浆脂联素平均水平、低脂联素血症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糖尿病非代谢综合征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浆脂联素水平分别为(4.14±3.08)μg/ml、(6.65±4.55)μg/ml 和(16.37±3.03)μg/ml,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3组中低脂联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69.4%、44.4%及0%,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糖尿病患者中,血浆脂联素与收缩压呈负相关(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降得更低,提示血浆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密切关系.

  • 心脏介入性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原因分析、诊断与治疗

    作者:夏小杰;曹克将;陈绍良;单其俊;叶飞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性治疗过程中发生心脏压塞诊断和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结果:18例与心脏介入性诊治操作有关的心脏压塞患者,17例为急性心脏压塞,1例在术后72小时延迟出现.18例中9例与射频消融术有关;5例与PTCA有关;3例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有关;1例与临时起搏器安装术有关.共有3例死亡.结论: 心脏介入性治疗可引起即刻和迟缓性两类心脏压塞,多与操作不当有关.及时诊断与处理非常重要,心包穿刺引流是首选方法,必要时应及时切开心包减压或开胸修补.

  • 药物洗脱支架联用普通金属支架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评价

    作者:韩雅玲;王效增;荆全民;王守力;马颖艳;栾波;王祖禄;王冬梅

    目的:探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药物洗脱支架与普通金属支架(普通支架)联用预防再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1例行多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达到完全血运重建的冠心病患者分3组.药物洗脱支架组206例、药物洗脱支架与普通支架联用组(联用组)158例及普通支架组437例.比较3组支架术后近期及远期结果.结果:3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支架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术后平均随访(17.3±10.9)个月,总随访率和造影随访率无显著差异.联用组普通支架置入于31.3%的前降支病变(均为A、B1型病变)及81.6%的回旋支病变和69.9%的右冠状动脉病变.与普通支架组相比,药物洗脱支架组和联用组造影再狭窄率明显降低,分别为20.3% vs 7.3%和8.8%(P均<0.05),且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18.4% vs 6.5%和9.9%(P均<0.05).但药物洗脱支架组与联用组相比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单用药物洗脱支架或合理联用普通支架后再狭窄率降低,安全性近似,均优于单用普通支架.

  • 超声心动图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自然愈合的观察

    作者:朱振辉;刘延玲;王浩;吕秀章

    目的: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自然愈合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观察方法.方法:9例门诊常规检查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1~6(3.4±2.0)岁.详细询问病史,常规多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连续多普勒频谱技术综合检查.结果:9例患者均呈现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自然愈合的表现,二维切面表现为室间隔膜周部左心室侧可见清晰回声中断,而右心室侧可见膜状回声覆盖,连续完整.多普勒检查,其中7例未探及室间隔分流,2例室间隔微量分流(≤1 mm).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自然愈合作出明确诊断.

  • 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的淀粉样变性心肌病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郭然;王珂;郑晓群;张晓红

    目的:分析探讨淀粉样变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例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及常规血生化检查,分析归纳其临床特点、超声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7例患者,2例猝死,其中1例患者曾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一度好转,后猝死.结论:对55岁以上男性患者,出现体循环淤血的限制型心肌病表现时,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左心室对称性或非对称性心肌肥厚伴收缩功能障碍,而心电图呈低电压,应高度怀疑淀粉样变性心肌病.

  • 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替换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熊辉;孙立忠;常谦;朱俊明;田良鑫;王民英

    目的:评价保留自身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4年9月,对我院24例主动脉病变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但瓣膜本身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实施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并术后随访观察主动脉瓣反流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除1例仍为中度反流外,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均明显改善.随访中有2例非手术相关死亡,无主动脉瓣反流需再次手术者.全组心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时,对由于主动脉根部瘤或升主动脉瘤导致的主动脉瓣反流者,可优选采用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方纬;马展鸿;戴汝平;刘秀杰;程显声;柳志红;史蓉芳;何作祥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 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和EBCT肺血管增强造影.逐个肺段对比EBCT所显示的肺动脉阻塞与肺灌注显像所显示的肺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多数(81.7%)肺动脉完全闭塞型病变对应相应肺段的灌注完全缺失,血流灌注分布与非完全闭塞型病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非完全闭塞型病变中,多级肺动脉病变对应灌注完全缺失的比例较高(60.0%),多级肺动脉病变与单级肺动脉病变相比,血流灌注亦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不同类型的非完全闭塞型病变所对应的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形式的血管阻塞所造成的血流灌注变化的不同,是EBCT与肺灌注显像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肺栓塞的血管阻塞和灌注受损是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两个方面,肺灌注显像和EBCT结合应用能够使肺栓塞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 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张茵;杨跃进

    心原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死亡原因.本文主要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的发生率、病死率、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药物治疗、溶栓治疗、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的应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的应用和外科手术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心房颤动致心房重构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马瑞彦;肖颖彬

    心房颤动(房颤)时心房电生理重构和解剖重构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结果提示,快速心房激动时从细胞、离子通道及分子水平均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细胞内Ca2+超载、钙电流(IcaL)、外向钾电流的变化以及通道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是心房重构的主要因素.细胞氧化和炎症介质等在心房重构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 应用游离纤毛铂金弹簧圈栓塞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一例

    作者:孟舒;秦永文;赵仙先

    1 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54岁,因阵发性胸闷、胸痛2年,加重1周于2004年4月21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7月无明确诱因出现胸闷、胸痛,伴全身大汗淋漓、恶心、面色苍白来我院急诊,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出院.近2月又反复出现胸闷、胸痛,持续时间不等,长可达1小时,可自行缓解.近1周来上述症状发作频繁.

  • 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致严重三支病变一例

    作者:徐楠;张慧敏;吴海英;倪新海;惠汝太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于1999年3月出现间断视物模糊、头晕,测血压双上肢210/120 mmHg(1 mmHg=0.133 kPa),双下肢测不到,诊为大动脉炎.于同年10月在当地行大动脉造影,发现腹主动脉狭窄,左肾动脉狭窄90%,予行左肾动脉扩张,术后血压降至160/120 mmHg.

  •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13年随访一例

    作者:王毅;娄海伦;夏剑岚;林伟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较少见,其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及磁共振(MR)等实验室检查均有其独特的特征.现报道1例确诊ARVC患者13年随访资料.

  • 主动脉夹层致脊髓梗塞一例

    作者:吴艳;张慧敏;吴海英;朱成刚;倪新海;惠汝太

    1 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67岁.以胸痛伴截瘫4天入院.入院4天前讲课过程中突觉两侧胸部压榨样疼痛,向腹部放射,随后出现双下肢感觉丧失,活动不能,大小便失禁.迅速到附近医院就诊,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无异常,胸腰椎核磁提示有主动脉夹层,脊髓未见异常.给予硝普钠静脉泵入后症状缓解.

  • 一氧化氮释放剂对心肌热休克蛋白70诱导的实验研究

    作者:安立敏;胡健;夏经纲;于东云;李杨;冯甲隶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释放剂(硝酸甘油注射液)对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诱导作用及其心肌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取成功建立心肌缺血30分钟再灌注3小时模型的新西兰大白兔20只,根据灌注液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各组n=10:①盐水组;②硝酸甘油组.另取5只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缺血).采用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心肌HSP70的含量,并进行半定量分析;检测各组血清NO及肌酸激酶(CK)变化;分析比较两组HSP70含量、血清NO和CK的区别.结果:①正常对照组HSP70极少表达,盐水组HSP70明显表达,而硝酸甘油组较盐水组HSP70过度表达,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盐水组NO含量明显降低,硝酸甘油组NO含量明显增高,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盐水组CK含量明显增高,而硝酸甘油组CK含量仅轻度升高,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肌缺血30分钟再灌注3小时后可诱导HSP70明显表达,硝酸甘油注射液可以诱导HSP70的过度表达,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诱导作用可能与NO的释放有关.

  • 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现状和困境

    作者:姚焰;张澍

    心房颤动(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各种新的消融策略和术式层出不穷,并且不同的消融术式似乎均可取得相当高的即时成功率,近、中期效果也基本令人满意,越来越多的医生认为导管消融做为房颤首选疗法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是,我们认为,导管消融术要成为真正成熟可靠的房颤根治疗法,还需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冠心病患者血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检测

    作者:李涛;许香广;蔡俊明;黄建平;张国良;李松;方卫华

    肺炎衣原体(Cpn)与冠心病(CHD)的密切关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研究已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及血清里存在Cpn或抗体,但其确切致病机制及抗菌素二级预防和治疗干预研究结果未明.

  • 大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疗效预测

    作者:苏晞;游兵权

    经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PVI)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新技术,但术后复发率甚高,影响该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旨在研究大P波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对PVI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 直流电复律对心房颤动患者缺血诱导白蛋白浓度的影响

    作者:薛春才;李春兰;刘德华;王庆元

    缺血诱导白蛋白(IMA)是一新的心肌缺血生化标记物.本文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直流电复律前后血清IMA浓度的变化.

  • 心肌肌钙蛋白I与慢性心力衰竭

    作者:薛莉;王彦卿

    近年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升高.本文旨在通过检测CHF患者血清cTnI的变化,探讨cTnI在CHF中的价值.

  • B型利钠肽对心血管病患者近期心原性死亡的预测价值

    作者:孙同文;张彦周;王乐信;邱春光;杨海波;黄振文;李莉

    B型利钠肽(BNP)是由心脏分泌的32个氨基酸的多钛,因其首先在猪脑中发现,故又名脑钠肽.容量负荷增加引起的心室压力的改变和室壁张力的增加是刺激BNP分泌的主要因素.既往研究表明,BNP可用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和心功能不全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后评估.Framingham新研究表明,BNP对无心力衰竭(心衰)的社区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亦有极高的预测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BNP对住院心血管病患者1个月内发生心原性死亡的预测价值.

  • 心房颤动的现代观点(6)心房颤动与心脏起搏

    作者:王方正

    近年来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也表现在对心房颤动(房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包括采用单部位心房起搏,双心房(左、右)起搏,双部位(右心房的不同部位)起搏及不同工作程序等方法.

  • 非接触式心内电标测技术

    作者:姚焰

    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心脏电生理标测技术是插入多根与心腔内膜相接触的电极以进行标测.对于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Ⅰ型心房扑动)以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因其机制已明确,发生的部位也较局限,消融靶点的定位近似于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并有显著的电学和解剖标志指导,因此,传统的标测技术基本上能满足需要.

  • 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规范化问题

    作者:陈纪林

    近些年来循证医学研究显示对于冠心病患者只要加强抗血小板治疗其心脏事件发生率就会明显降低,例如有关阿司匹林的临床研究(12个试验荟萃)显示服用阿司匹林与安慰剂相比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降低46%.近年来的CURE和CREDO研究显示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Clopidogrel)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较单服阿司匹林其心脏事件的相比危险性分别降低20%和27%.以上研究提示抗血小板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缝隙连接阻滞剂预防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孙冰;齐向前;孙宝贵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阻滞剂类Heptanol对局部心肌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①结扎离体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左心室前壁局部缺血,观察不同浓度Heptanol对缺血所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②取缺血部分心肌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及RT-PCR检测,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CX43蛋白及mRNA的水平.③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缺血组、0.1 mM Heptanol组、0.3 mM Heptanol组、0.5 mM Heptanol组.结果:①Heptanol可明显降低由于缺血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缺血组45%; 0.1 mM Heptanol组10%; 0.3 mM Heptanol组0; 0.5 mM Heptanol组10; P<0.05).②缺血心肌CX43蛋白表达面积比正常心肌明显减少,Heptanol可使缺血所致的CX43蛋白的减少发生部分逆转(对照组1706±397; 缺血组561±147; 0.1 mM Heptanol组1027±215; 0.3 mM Heptanol组1112±301; 0.5 mM Heptanol组1179±425,P<0.05).mRNA表达与蛋白水平的变化相一致.结论:①Heptanol可以减少由于局部缺血引起的室速和室颤发生率.②Heptanol可以部分逆转缺血引起的CX43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

  • 胺碘酮与索他洛尔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QT离散度改变对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预测价值

    作者:张光明;崔炜;郝玉明;杨秀春;刘凡;都军;祖秀光;谢瑞芹;杨晓红;张辉;刘素云

    目的:通过观察室性早搏(室早)患者治疗前后同步12导联心电图中QT离散度(QTd)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胺碘酮和索他洛尔作用机制以及QTd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室早患者60例包括Ⅰ组(胺碘酮静脉+口服),Ⅱ组(胺碘酮单纯口服)和Ⅲ组(索他洛尔口服),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在用药前、用药后5天分别检测QT离散度(包括正常波QTd、室早波QTd及室早波随后正常波QTd),以及用药前、用药后两周分别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所有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正常波QTd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01),但用药前和用药后5天室早波QTd及室早随后正常波QTd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5).Ⅰ组患者总有效13例(65%),Ⅱ组患者总有效13例(65%),Ⅲ组患者总有效11例(55%).Ⅰ组与Ⅱ组疗效较Ⅲ组为高,但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别(P>0.05).将所有患者按治疗后有效和无效分为两部分,有效部分和无效部分用药前和用药后5天QTd测定值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01),但两部分用药前后QTd差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治疗效果相似,两者均可降低室早患者的QTd.QTd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无预测价值.

  • 导管消融治疗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的临床评价

    作者:董建增;刘兴鹏;马长生;龙德勇;刘小青;方冬平;郝蓬;王健

    目的:评价经导管消融治疗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35例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器质性心脏病组),合并的器质性心脏病类型包括:肥厚型心肌病4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1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1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心脏瓣膜病5例;冠心病9例.同期78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作为对照(非器质性心脏病组).消融方法为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的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消融终点为同侧肺静脉电隔离.结果:器质性心脏病组的平均左心房内径大于非器质性心脏病组[(42±5.7)mm vs (36±5.3)mm, 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实现消融终点.器质性心脏病组平均随访(8.7±5.6)个月后,77.1%(27例)的患者为稳定的窦性心律;非器质性心脏病组平均随访(7.2±3.7)个月后,84.6%(66例)的患者为稳定的窦性心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并发症:无症状性肺静脉狭窄3例,其中器质性心脏病组出现1例,非器质性心脏病组出现2例;非器质性心脏病组发生1例心脏压塞,经紧急行心包穿刺引流后恢复.结论: CARTO指导下的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 体表12导联心电图对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灶定位作用

    作者:狄文成;姚焰;马坚;陈柯萍;张奎俊;张澍

    目的:分析患者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ECG)形态特征,旨在提出简便的ECG指标来预测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起源.方法: 回顾我院54例经射频导管消融(消融)手术治愈的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ECG资料, 总结不同部位起源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的ECG形态特征.结果: 不同起源灶有特征性的ECG形态:①左心室流出道心内膜起源的ECG100%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87.5%胸前V6导联出现S波;②左冠状窦起源的100%符合V1或V2导联R/S波幅指数≥30%和R波时限指数≥50%这两个条件;③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起源下壁导联的R波多有切迹,且V2导联的S波振幅较深,胸前导联移行晚.结论: 12导联体表ECG特征,对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灶定位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紊乱的心房颤动波在心房内分布特点及肺静脉隔离对其影响

    作者:张树龙;迟贤国;黄丽萍;高连君;李世军;林治湖;杨延宗

    目的:针对心房颤动(房颤)基质消融是房颤消融的终目标,紊乱的房颤波(Ⅲ型房颤)所在部位可能为房颤维持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Ⅲ型房颤波在双侧心房的分布特点及肺静脉隔离对其影响.方法:11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用普通的电生理检查导管或64极Basket 导管分别在上腔静脉、右心房游离壁、右心房后壁、右心耳、右心房间隔部、左心房后壁、左心耳、肺静脉及冠状静脉窦记录2分钟房颤心内电图.根据Wells 对房颤电活动的分类,人工计算Ⅲ型房颤占所记录的2分钟心电图的百分比(房颤紊乱指数,DI).比较肺静脉隔离前及房颤自动终止或电复律前冠状窦口及冠状窦中、远端房颤紊乱指数的变化.肺静脉隔离在房颤中进行.在窦性心律下证实仍然存在心房-肺静脉间电活动传导,在窦性心律或心房刺激下完成肺静脉隔离.结果:在所有720次采样中,房颤紊乱指数成双峰分布,第二峰起始点为75%.在左心房后壁(包括肺静脉)采样326次,房颤紊乱指数大于75%占22.4%,在间隔部(包括冠状静脉窦开口部)采样118次,房颤紊乱指数大于75%占37.3%,在心房其它部位(包括右心房游离壁、右心房后壁、上腔静脉、左心耳及冠状静脉窦左房部)采样276次,房颤紊乱指数大于75%占6.2%.左心房后壁及间隔部与心房其它部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01).肺静脉隔离导致了冠状静脉窦远端的房颤电活动变化(房颤紊乱指数:消融前14.34±25.01,消融后4.62±8.64, P=0.016),而对冠状静脉窦口无明显影响(房颤紊乱指数:消融前37.49±38.09,消融后 46.83±41.96, P=0.243).平均随访7个月,6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5例患者转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结论:Ⅲ型房颤多集中在左心房后部,包括肺静脉.肺静脉隔离可降低Ⅲ型房颤在左心房的百分比,而对右心房影响较小.提示Ⅲ型房颤的集中部位可能为房颤维持的关键部位,肺静脉隔离可能改变了房颤维持的物质基础.

  • 美国心脏学会评出2004年十大研究进展

    作者:

    关键词: 美国 心脏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