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Chinese Imagi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중국중서의결합영상학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0512
  • 国内刊号: 11-489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象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杨培民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颅底沟通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CT、MRI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翟建春;石安斌;杨秋云;方文亮;张良金

    目的:探讨颅底沟通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CT、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CT、MRI和组织病理学确诊的颅底沟通性肿瘤64例,比较不同病变部位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CT和MRI特点,以及CT和MRI对颅底沟通性肿瘤、侵犯周围骨质、侵犯周围软组织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颅底沟通性肿瘤沟通部位位于前颅窝32例(50.00%),中颅窝26例(40.62%),后颅窝6例(9.38%);等密度45例(70.31%),稍高密度13例(20.31%),高密度6例(9.38%);信号均匀13例(20.31%),不均匀41例(64.06%),混杂10例(15.62%);中等强化49例(76.56%),高度强化15例(23.44%);钙化或骨化35例(54.69%)。 CT对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与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T对颅底沟通性肿瘤侵犯周围骨质及周围软组织的诊断符合率与M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MRI能准确显示颅底沟通性肿瘤的病变特征,两者在诊断准确率和符合率方面各有优势。

  •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与腺淋巴瘤的CT表现

    作者:孙世宁;杜伟;周舟;邓娟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与腺淋巴瘤的CT特点,为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腺瘤12例、腺淋巴瘤23例,对患者年龄、肿瘤大径、平扫及增强扫描CT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腮腺基底细胞腺瘤12例均为单侧,女性好发,腺淋巴瘤一侧或双侧多发,男性好发;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发病年龄较腺淋巴瘤小(P<0.05);基底细胞腺瘤与腺淋巴瘤的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平扫期CT值较低,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明显强化、CT值较高;腺淋巴瘤的平扫期CT值较高,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呈轻中度强化、CT值较低;两者平扫、增强扫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腺淋巴瘤的发病除具有性别、年龄差异外,CT平扫和增强扫描有明显的特征,可对两者的定性诊断提供参考。

  • 手部常见软组织肿瘤的MRI表现

    作者:赵颖;郭树农;张斌青;李培岭;郭会利

    目的:探讨手部常见软组织肿瘤的MRI特点。方法:对53例经病理确诊的手部常见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资料及MRI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53例均行MRI平扫,其中3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53例中腱鞘巨细胞瘤17例,血管瘤12例,血管球瘤11例,腱鞘囊肿8例,脂肪瘤5例。 MRI表现:腱鞘巨细胞瘤T1WI多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边缘多可见低信号包膜影,增强扫描多明显强化;血管瘤T1WI多呈以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PDWI多呈不均匀高信号,瘤内多可见出血,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血管球瘤T1WI呈等低信号,P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腱鞘囊肿T1WI呈稍低信号,PDWI呈高信号,部分瘤内可见线状低信号分隔影,增强扫描包膜强化;脂肪瘤T1WI呈高信号,PDWI及STIR呈低信号。结论:手部常见软组织肿瘤多具有典型的MRI表现,MRI可作为诊断手部软组织肿瘤的首选方法。

  • 强化参数对动态增强呈流出型曲线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刘汀;赵天佐;刘悦;张贺诚;张洁;陈正光;卢阳

    目的:通过比较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2种病变的开始强化时间(To)、达峰时间(Tmax)、强化速率(Vin)、清除速率(Vout),以鉴别均表现为流出型曲线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方法:回顾性分析表现为流出型曲线的29例前列腺癌、21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强化参数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前列腺癌组的To、Tmax、Vin、Vout均快于前列腺炎组(均P<0.05)。结论:强化参数对表现为流出型曲线的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有鉴别诊断价值。

  • MRI膝关节功能位对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前交叉韧带附着端早期损伤的评价

    作者:李浩;徐子军;汤光宇;王鸣鹏;黄翠花;孙文阁;周德定

    目的:探讨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功能位MRI扫描对前交叉韧带ACL附着端早期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退行性骨关节炎的88例患者行常规和功能位MRI扫描,分次提供常规和功能位MRI资料,由高年资影像医师诊断,以关节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统计分析常规和常规附加功能位MRI的诊断符合率差异。结果:MRI常规体位扫描对1~3级损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00%(8/20)、39.13%(9/23)和100%(1/1),功能位组分别为95.00%(19/20)、91.30%(21/23)、100%(1/1)。2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38,P<0.001),其中1级及2级损伤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级损伤:χ2=13.789,P<0.001;2级损伤:χ2=13.800,P<0.001)。结论:膝关节功能位MRI扫描对ACL起始和终止端具有独特的显示视角;可明显提高DOA的ACL损伤,特别是起始和终止端1级、2级等轻中度撕裂的诊断符合率。

  • 高场MRI多b值DWI在良恶性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杨磊;张凤翔;陈少林;王惠芳

    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病理类型脑膜瘤的双指数模型ADCstandard值、ADCfast值、ADCslow值、ADCfast成分所占比例(f值),评价双指数模型DWI在脑膜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而为临床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测量数据和影像诊断。方法:测量脑膜瘤良、恶性瘤体及瘤体对侧镜像区正常脑白质的ADCstandard值、ADCfast值、ADCslow值、f值,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①良性脑膜瘤的b值-信号强度曲线斜率高于恶性脑膜瘤。②良性脑膜瘤瘤体区与瘤体对侧镜像区正常脑白质比较,ADCstandard值、ADCfast值、ADCslow值、f值均增加(均P<0.05)。③恶性脑膜瘤瘤体区与瘤体对侧镜像区正常脑白质及良性脑膜瘤瘤体区比较,ADCstandard值、ADCslow值均减少,ADCfast值、f值均增加(均P<0.05),且ADCslow值在良、恶性脑膜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病变的ADCstandard值、ADCslow值、ADCfast值、f值佳阈值分别为0.617×10-3 mm2/s、0.503×10-3 mm2/s、5.9×10-3 mm2/s、39%。结论:多b值体素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双指数模型可为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病变提供重要依据,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脑膜瘤病变的扩散信息,同时无创获得脑膜瘤灌注信息。

  • 128层螺旋CT低碘流率、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维俊;窦小峰;陈敏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低碘流率、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斑块检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斑块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的碘流率1480 mgI/s,管电压100 kV,对照组的碘流率1850 mgI/s,管电压120 kV。比较2组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PI、RI、SID、钙化CT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冠状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或闭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钙化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128层螺旋CT低碘流率、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准确性高,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基于局部一致性方法探讨电针针刺单、组穴对健康志愿者默认网络的影响

    作者:张岳;霍梦娟;刘波;陈俊;张德龙;叶郭锡;林晨琳;程建波;刘岘

    目的:利用静息态fMRI探讨电针单、组穴对健康志愿者默认网络(DMN)局部一致性(ReHo)的影响。方法:募集符合严格入选标准的健康志愿者54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8例,分别给予双侧百劳穴、百劳+合谷穴(组穴1)、百劳+中渚穴(组穴2)针刺刺激,比较各组针刺前后DMN ReHo的差异。结果:针刺单穴仅引起双侧额内侧回ReHo值升高,而针刺组穴1、组穴2除均引起楔前叶、后扣带回ReHo值的降低,还分别引起左顶下小叶、海马旁回ReHo值的升高。结论:针刺单、组穴均可引起DMN ReHo的改变,但组穴所涉及的脑区更广泛、复杂,涉及感觉、自主认知、情感及疼痛处理等多个方面;后扣带回、楔前叶可能是针刺组穴对DMN发挥调节作用的关键区域,针刺组穴可能通过改变该区域神经元活动的同步性,从而发挥疗效。

  • MSCT阑尾腔内气体对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杨来华;王芬;丁冬生;祖大报;刘建岭;王冬青

    目的:评价MSCT上阑尾腔内气体在正常阑尾组和急性阑尾炎组中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疑为急性阑尾炎而行腹部MSCT扫描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168例中,93例经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阑尾腔内气体在正常阑尾组和急性阑尾炎组的显示率分别为74.67%(56/75)和16.13%(1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阑尾组相比,急性阑尾炎组阑尾腔内气体量明显减少,柱状表现和气液平在急性阑尾炎组更常见(P<0.05)。结论:虽然正常阑尾组和急性阑尾炎组阑尾腔内气体在MSCT上的显示率、气体量及形态有显著差别,但腔内气体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有限。

  • 恶性不典型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表现与手术病理

    作者:史振乾;史富磊

    目的:探讨恶性不典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MSCT表现与手术病理,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不典型GIST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结果:病灶多呈不规则状,10例呈实性等或稍低密度,内见片状低密度区,5例呈囊实性,5例见气体密度,4例见点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呈持续强化或延迟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病理:肿瘤细胞多为梭形、短梭形,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分裂象常见[(5~20)/50 HPF],可见大小不等的囊变、坏死区;免疫组化:CD117(+),CD34(+)。结论:MSCT能很好地显示恶性不典型GIST的大小、位置、血供等特征,对其定位及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数字钼靶X线摄影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含钙化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娴;徐子魁

    目的:探讨数字钼靶X线摄影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含钙化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含钙化灶乳腺病变患者,均行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乳腺DCE-MRI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计算数字钼靶X线摄影、DCE-MRI及两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本组中良性35例共40个病灶,恶性25例共28个病灶。数字钼靶X线摄影、DCE-MRI及两者联合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71.43%、92.86%、96.43%,特异度分别为77.50%、92.50%、95.00%,准确度分别为75.00%、92.65%、95.59%。结论:数字钼靶X线摄影联合DCE-MRI对含钙化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双源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作者:辛仲宏;郭顺林;雷军强;张亚萍

    目的:以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为标准,探讨双源CT(DSCT)评价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经临床和超声诊断的CCHD 27例,行DSCT和TTE测量左心室功能各参数。DSCT左心室功能测量由2名影像诊断医师进行。比较DSCT和TTE所测得左心室功能各参数,分析DSCT不同测量者所得参数的一致性。结果:DSCT测量的左心室功能各指标: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与TTE测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SCT不同测量者间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重复性好。结论:DSCT评价CCHD患者左心室功能准确、可靠、可重复性好,可为临床术前评估、制订手术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 下肢动脉联合肾动脉CTA对下肢动脉与肾动脉狭窄及钙化相关性的评价

    作者:华海琴;王志群;康德强;彭楠;刘冰;李超;李光宗;徐晓娟

    目的:通过64排CTA对肾动脉和下肢动脉的影像进行分析,探讨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ARAS)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血管狭窄及钙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诊断为LEAD患者38例,且从未诊断为ARAS,男24例,女14例;年龄40~85岁,平均(67.91±10.77)岁。采用GE 64 VCT机行肾动脉和下肢动脉联合CTA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双侧肾动脉、下至足底水平,要求双侧肾动脉及下肢动脉全程显示。采集数据经ADW 4.6工作站行各种后处理,对下肢动脉和双侧肾动脉的VR、CPR图像进行分析,分别测量血管的狭窄程度,并结合原始图像评估其钙化程度。结果:38例双侧肾动脉共76支,ARAS (>50%)16支,动脉钙化程度与血管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且ARAS和钙化程度与下肢动脉狭窄和钙化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LEAD常合并大量的无症状ARAS,且ARAS与LEAD的严重程度也有相关性;对疑诊为LEAD的患者行下肢动脉扫描时将肾动脉纳入扫描范围,能够发现更多的ARAS患者,这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MSCTA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月兵;王振波;杨可乐

    目的:探讨MSCTA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3例检查正常者、16例十二指肠淤积症患者及9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行MPR后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α)、左肾静脉层面及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水平层面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距离(d1、d2)。结果:检查正常者及胡桃夹综合征患者α分别为58.53°±23.55°和12.23°±5.82°,d1分别是(12.23±5.82)mm和(2.88±0.9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2,t=11.73,均P<0.05)。检查正常者及十二指肠淤积症患者α分别为58.53°±23.55°和19.00°±5.42°,d2分别为(12.68±6.03)mm 和(5.06±2.6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1,t=7.50,均P<0.05)。结论:MSCTA能够很好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准确测量a、d1、d2,为诊断胡桃夹综合征、十二指肠淤积症提供客观依据。

  • 高频超声评价急性肌肉损伤后组织修复动态变化的价值

    作者:吴冬梅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肌肉损伤不同时期高频超声特点,为高频超声评价急性肌肉损伤及损伤后组织修复程度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32例急性肌肉损伤患者(观察组),于损伤后当天、1、3、7、14 d行高频超声检查,在高频超声下观察肌肉损伤部位的回声特性、内部结构变化。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2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损伤当天,32例中Ⅰ度损伤15例,Ⅱ度损伤16例,Ⅲ度损伤1例。对照组正常肌肉以等回声为主。观察组肌肉损伤当天以略强回声为主;损伤1d以高回声为主;损伤3d多为略高回声,随后回声逐渐减低;损伤7、14 d以等回声为主。观察组在肌肉损伤当天、1、3 d时,超声检查回声表现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损伤7、14 d时,回声表现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较客观评价肌肉组织修复情况,并为肌肉损伤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31例输卵管炎症的CT分析

    作者:卞方云;李赟;季亚平

    目的:分析输卵管炎症的CT影像表现,探讨CT对输卵管炎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证实的输卵管炎症患者的盆腔CT增强扫描资料。结果:31例共41个病灶均显示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肿块外缘多模糊,增强扫描见囊壁、分隔及实质成分呈明显持续强化,多可见腊肠样、串珠样、C形改变及不全分隔等特征性征象。其他伴随征像有周围组织粘连、子宫骶骨韧带增厚、盆腔脂肪密度增高模糊。血管迂曲扩张及盆腔积液。结论:CT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输卵管炎症引起的形态结构改变并可观察盆腔器官组织的受累及粘连情况,可对输卵管炎症做出准确诊断,对附件区包块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对比研究

    作者:魏文兵;侯冬梅;王金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妇科盆腔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75例盆腔肿块患者(95个肿块)的超声造影检查资料,探讨盆腔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表现,对比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盆腔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模式不同,超声造影检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95.7%、93.7%、95.7%、91.8%;常规超声分别为68.8%、76.6%、72.6%、82.5%、92.3%。两者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提供丰富的肿块血流灌注信息,较常规超声明显提高了对盆腔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

    作者:马洪兵;高峰;戴石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表现,并结合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CNC的MRI表现。结果:11例中,6例肿瘤位于侧脑室壁的前2/3,5例位于室间孔附近的透明隔。肿瘤实质T1WI、T2WI均呈等信号、T2-FLAIR呈略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内部信号多不均匀,3例呈明显蜂窝状。肿瘤邻近胼胝体时可见有条索影与之相连7例,无瘤周水肿。增强扫描后一般强化不明显或呈轻度强化,但肿瘤内部及瘤周可见明显肿瘤供血血管7例。结论:CN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正确分析其影像表现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水平。

  • 卵巢成熟畸胎瘤恶变的MRI表现

    作者:张丹卉;时惠平;宋宏涛;王舒皓;柴晓媛

    目的:分析卵巢成熟畸胎瘤恶变的MRI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卵巢成熟畸胎瘤恶变的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7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7例占同期收治583例卵巢成熟畸胎瘤的1.2%。其中来源于左侧附件4例,右侧3例;鳞状细胞癌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观察到实性成分5例,表现为透壁侵犯或浸润生长4例。肿瘤直径>9.9 cm 5例。结论:卵巢成熟畸胎瘤恶变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MRI特征有利于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及鉴别诊断水平。

  • 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SCT表现

    作者:陆勇;石义志;刘伟;李志军;赵碧华;张习文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FNTP)的MS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NFNTP的影像表现,19例均行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结果:19例肿块平均大小2.8 cm×3.1 cm×3.9 cm,其中病灶发生在胰头部7例,胰体尾部8例,胰尾4例。平扫呈囊实性13例,实性6例。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10例,均匀强化6例,环形强化3例,动脉期肿瘤呈中度-明显强化16例;19例中,仅有3例胰管轻度扩张,1例胰体尾轻度萎缩,5例肝脏多发转移,其中2例合并肋骨转移。结论:NFNTP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临床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该病有重要价值。

  • 能谱CT虚拟平扫在泌尿系统结石检出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波;刘姝芩;侯键;张玉东;谢明国

    目的:比较常规CT平扫与能谱CT 2种类型虚拟平扫图像在不同增强扫描期相的泌尿系统结石检出情况,评价能谱CT虚拟平扫在泌尿系统结石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因腰痛怀疑泌尿系统结石行CTU检查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平扫后开启能谱模式行肾脏动脉期、实质期及延时期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图像经后处理后分别获得6组虚拟平扫图像,即动脉期抑碘图、动脉期水基图、实质期抑碘图、实质期水基图、延时期抑碘图、延时期水基图,分别比较常规平扫与6组虚拟平扫图像对结石的检出情况。结果:同一扫描期相间2种类型虚拟平扫图像对结石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扫描期相间图像对结石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期总检出率>实质期总检出率>延时期总检出率)。对大结石(>5 mm)在常规平扫与各组虚拟平扫图像上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4),对小结石(3~5 mm)和微小结石(1~2 mm)在常规平扫和各组虚拟平扫图像上一致性一般(Kappa值分别为0.67和0.53)。结论:能谱CT虚拟平扫在泌尿系统结石检出中有重要价值,可基本取代常规CT平扫,从而减少一期扫描次数,降低辐射剂量,为进一步探讨能谱CT低剂量CTU方案提供了可能性。

  • 横纹肌肉瘤的影像表现分析

    作者:王维青;张升文

    目的:分析横纹肌肉瘤(RMS)的病理特点,探讨其影像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RMS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观察肿瘤部位、大小、形态、CT及MRI特点、骨质改变、转移,以及增强扫描表现,总结其特征性影像表现。结果:37例中,发生于头颈部14例,占37.8%;四肢13例,占35.1%;CT平扫22例,等低密度9例,等密度13例;CT增强扫描14例,不均匀增强13例,均匀增强1例。 T1WI呈等信号18例,T2WI呈高信号15例;DWI呈不均匀高信号4例,b=600 s/mm2时,ADC(1.238+0.158)×10-3 mm2/s;多结节融合征象13.5%(5/37);MRI增强扫描不均匀增强70.6%(12/17),均匀明显增强29.4%(5/17);线样环形、葡萄簇状增强29.4%(5/17);围血管现象81.8%(27/33);骨质破坏29.7%(11/37);淋巴转移29.7%(11/37);脑膜及远处转移24.3%(9/37);所有患者均未见出血、钙化。结论:RMS青少年、头颈部多见。CT和MRI可直观了解病变的位置、范围、转移情况及围血管征象、多结节融合、“形成层”、环形、线状葡萄簇状增强等特征性表现。

  •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联合二期胆总管取石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

    作者:高兴强;毛建芳;念丁芳;于永超;刘俊传;侯立泳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联合二期胆总管取石术治疗高龄(>75岁)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TCD联合二期胆总管取石治疗的70例高龄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均PTCD置管成功,置管引流5~7 d后病情稳定出院。除5例引流管脱出;其余65例2~4周后行胆总管取石术,其中60例取净结石。未发生胆汁外漏、胆管损伤等重大并发症或死亡。结论:PTCD联合二期胆总管取石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管炎,符合损伤控制理念,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

  •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彭昌勇;李俊峰;刘一江;颜吉平;张昊;林豪

    目的:分析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2例PICC的CT表现。结果:52例中,肝左叶32例,肝右叶14例,左右叶同时受累6例。病灶大小2.5~11.0 cm,平均6.7 cm。46例为低密度,6例为等密度,8例中心为更低密度,3例伴斑点状钙化。病灶所在肝叶萎缩20例,局部包膜凹陷18例;伴肝内胆管扩张24例;9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增强扫描42例边缘轻中度强化,10例无明显强化,延迟扫描病灶内部强化逐渐明显,呈向心性强化。结论:PIC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生化检查(CA19-9升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滑膜改变的超声表现

    作者:章春来;张菁菁;吴永华;雷建明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滑膜改变的超声表现。方法:将膝关节滑膜分为髌上囊区、胫腓侧副韧带区、腘窝区及中央区,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膝关节不同区域滑膜的超声表现。结果:类风湿膝关节炎4个区域滑膜可部分或全部受累,累及处较正常膝关节滑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厚或增生。结论:超声分区描述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更加全面,能为临床医师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 成人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表现

    作者:苏祁;陈小丽

    目的:探讨成人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s)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成人颅内PNET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资料。结果:4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3例位于中线结构旁脑实质内,均表现为中央囊变、周边呈T1WI等信号及T2等或稍高信号的边界清楚肿块,不均匀强化,瘤周水肿明显;1例跨大脑镰向双侧生长累及相邻脑实质和颅骨,表现为不规则跨大脑镰的实性肿块,与脑实质分界不清,明显均匀强化,见脑膜尾征及皮质、白质推移,相邻脑实质明显水肿,脑实质及颅骨部分斑快样强化。结论:成人颅内PNETs多发生在脑内,脑膜少见,其MRI表现具有恶性肿瘤征象,但缺乏其特征性表现。

  • 完全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变异的CT表现

    作者:刘小琨;吕剑龙;陆华萍;饶敏

    目的:采用MSCT评价完全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CRLRV)变异,以提高对该类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60例受检者腹部CT动态增强扫描资料,于动脉期和静脉期观察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采用MPR、MIP和VR等重建技术,对12例CRLRV变异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CRLRV变异12例,发生率1.25%(12/960),CT示左肾静脉主干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主要位于L2~3椎体前缘水平,向右注入下腔静脉或左侧髂总静脉。其中2例出现血尿,1例合并胸腔异位肾,1例合并左侧性腺静脉曲张。结论:MSCT可准确评价CRLRV变异,对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和减少左肾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SWI在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郭春锋;陈秀云;王晓玲;文宝红;冯晓菁

    目的:探讨SWI在诊断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出血性DAI患者的MRI资料,将SWI与常规MRI(T1WI、T2WI和FLAIR)及DWI对比,评价SWI对出血性DAI检出的优越性。结果:70例SWI均得到明确显示。 SWI发现病灶436个,明显多于T1WI显示的98个、T2WI显示的132个、FLAIR显示的236个、DWI显示的302个;SWI典型表现为:脑白质、皮髓质交界区、基底节、胼胝体、小脑上脚、脑干背外侧等易损区散在点状、串珠状、斑点状、团状、点片状显著低信号灶,边界清晰,大小不均呈多灶性。结论:SWI比常规MRI及DWI序列对出血性DAI的检出更敏感,能检出更多微出血灶,结合常规MRI及DWI序列能做出出血性DAI的定性及定量诊断,为出血性DAI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帮助。

  • 鼻咽癌颅内侵犯途径及其CT、MRI表现

    作者:杜涛明;唐烨真;莫云海;冉隆富

    目的:探讨鼻咽癌颅内侵犯途径及其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鼻咽癌颅内侵犯的CT和MRI图像,其中CT检查42例,MRI检查26例,同时行2种影像检查21例,观察病灶向颅内侵犯途径、累及范围,以及病灶CT及MRI征象。结果:病灶直接破坏颅底骨质侵入颅内23例,经颅底孔裂直接侵入颅内20例,经颅底淋巴环转移4例,颅底直接侵犯伴有颅底不同程度骨质破坏,颞叶受累3例。侵入颅内肿瘤组织密度或信号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显著、均匀。结论:CT及MRI检查可准确判断鼻咽癌病灶侵犯颅内途径、病灶累及范围,为鼻咽癌的综合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培英;罗永科;敬媛;邵春晖;马进;杨敏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孕囊型CSP超声引导下穿刺进入妊娠囊,以负压抽吸囊液,后局部注射甲氨蝶呤,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0例中治愈18例,治疗成功率90%。18例治疗后血β-HCG降低、孕囊缩小,孕囊外缘距浆膜层厚度较治疗前增大。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对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具有良好的疗效。

  •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及病理分析

    作者:高志翔;李景雷;周旭峰;何莎莎;李华丽

    目的:探讨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与病理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0例中,位于左侧肾上腺区13例,右侧肾上腺区11例,腹膜后6例。10例病灶呈类圆形,20例呈不规则形;18例表现为边界不清,8例表现为边界欠情,4例表现为边界清楚。增强扫描示21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7例呈轻中度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病灶长径25~130 mm,短径17~70 mm;26例病灶内可见斑点状、斑片状及不规则钙化,4例病灶内未见明确钙化;8例病灶内可见片状及大片状坏死区,14例合并腹膜后淋巴结肿大,8例经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4例合并多发骨转移,18例病灶包绕周围血管,14例病灶邻近脏器受推挤移位。结论:肾上腺神经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可反映其病理特征,MSCT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DWI与SWI在急性期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杨馨;繆锦林;夏建国

    目的:探讨DWI、SWI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期脑梗死患者41例,采用GE 1.5 T超导型MRI仪,行常规MRI及DWI、SWI序列,比较DWI、SWI对急性期脑梗死及急性期脑梗死合并CMBs的检出率。结果:MRI各序列对急性期脑梗死检出阳性率分别为:常规MRI 75.61%,DWI 100.00%,SWI 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WI序列急性脑梗死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MRI检查和SWI序列;MRI各序列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CMBs检出阳性率分别为:常规MRI 0,DWI 9.76%,SWI(ESWAN)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急性脑梗死CMBs灶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MRI检查和DWI。 DWI b值=0 s/mm2的图像能发现少许CMBs病灶。结论:DWI 结合SWI的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CMB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浅析轻型颅脑外伤临床与CT扫描的相关性

    作者:李骞昊;刘翰林

    目的:研究轻型颅脑外伤的临床及CT表现,总结与轻型颅脑外伤密切相关的高危因素,探讨CT检查的适应证。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80例受伤24 h以内的轻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注册登记,根据CT结果分析,探讨轻型颅脑外伤的CT检查适应征。结果:能准确评估颅脑损伤程度的有:神经查体阳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及年龄≥60岁者、可疑颅骨骨折及锁骨上损伤体征阳性,可作为轻型颅脑外伤患者CT检查适应证。不具备上述5项临床表现中任意1项者,CT检查阴性率为100%,可暂不行CT检查。结论:通过此项研究,为临床医师诊疗轻型颅脑外伤患者提供更加合理化的指导意见,有助于临床医师对颅脑损伤做出准确评估,有效避免不必要的CT检查。

  • MSCT仿真内窥镜对听小骨的显示

    作者:杨滨;杨波;许华;张萌

    目的:探讨MSCT仿真内窥镜(VE)对听小骨的观察价值。方法:选择25例正常中耳患者的50侧听小骨行CT扫描,对比VE与MPR图像对听小骨的显示。结果:锤骨头、锤骨柄、砧骨短脚及锤砧关节,VR与MPR的显示率均为100%。 VE对砧骨长脚的显示率优于MPR(100% vs.72%)。而VE与MPR对镫骨、砧镫关节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可清晰地显示大部分听骨链结构,且为无创检查,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iDose 4迭代重建级别与层厚相适应获佳头部CT图像

    作者:郑祝霞;白卓杰;王小进

    目的:研究相同扫描条件下,iDose 4迭代重建的不同Level级别与不同层厚组合进行重建,分析各组图像的差异,以获得佳头部CT图像重建组合。方法:采用256层Philips Brilliance iCT行头部螺旋扫描,扫描参数均为120 kV,300 mAs,螺距0.39,球管旋转1周时间0.75 s。分别以A组iDose4 Level 3,层厚5 mm;B组iDose4 Level 5,层厚5 mm;C组FBP,层厚5 mm;D组iDose 4 Level 5,层厚3 mm 4种组合进行重建。比较在相同扫描条件下,重建算法、重建级别、重建层厚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①iDose 4迭代重建和滤波反投影法重建的图像噪声及S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层厚相同,重建级别不同,重建的图像噪声及S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重建级别相同,层厚不同,重建的图像噪声及SNR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同的重建算法、重建级别、重建层厚重建的图像对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4组图像的主观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获得佳头部MSCT图像,必须选用适当的iDose 4迭代重建级别与重建层厚组合。本研究发现iDose 4 Level 5,层厚5 mm的重建组合所得图像质量好。

  •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李启;原小军;孔建忠;马晓亮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MRI表现,提高该病的MRI影像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的MRI表现,观察病灶的形态特征、信号改变、强化方式、子宫改变、盆腔积液等,并对照病理形态表现。结果:10例中,颗粒细胞瘤6例,卵泡膜细胞瘤4例。颗粒细胞瘤均为囊实性,T1低信号,T2高信号,可见低信号分隔,增强扫描可见分隔明显强化。卵泡膜细胞瘤2例为实性,2例为囊实性,T1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囊实性可见云絮状高信号区,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结论:MRI可清晰显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大小、形态、肿瘤内部病理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对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

  • MSCT血管成像在心脏大血管影像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匡永才;黄绍权;冯苏;李婷婷;陈娟

    在心脏大血管影像解剖教学中,通常用横断面图像来讲解心脏大血管解剖,而对于一个立体结构的心脏大血管来说,断层图像上心脏房室呈不规则形,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MSCT血管成像能呈现出三维立体图像,形象、生动,学生更易理解,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强了教学效果,同时又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 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进展

    作者:彭秀华;梁宗辉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影像学不仅可进行形态学方面的诊断,而且还可进行脑形态学与功能学的综合诊断。影像学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更为准确和快捷。本文就CTPI、DWI、PWI、MRS、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等新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谭会;武平;王丹;吴双;沙晓溪;白玉;熊燕;黄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易复发、难治愈、致残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高频超声被广泛应用于RA的临床诊治中,对RA机制的研究、临床治疗、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近5年高频超声在RA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以期为其治疗RA提供更优的检查方案。

  • 3.0TMRI功能成像在急性创伤性颈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赖丙林;吕国士

    急性颈髓损伤(ACSCI)是常见的创伤性中枢神经损伤之一,致残、致死率较高,当T2WI发现颈髓异常信号时,提示颈髓损伤严重,因此选用一种有效、精确、无创的影像学技术早期发现ACSCI,尽早干预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关键。目前,无创性MRI功能成像不仅可观察颈髓的形态及信号改变,还可进行颈髓微观结构的研究。本文就SWI、DWI、DTI、扩散峰度成像(DKI)、MRS、BOLD-fMRI等无创性MRI技术在颈髓损伤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初探

    作者:蔡玉英;胡萍香;胡业深;肖小鹏

    本文通过论述乳腺癌的流行病学、超声诊断方法,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及三维超声的原理、优势、不足,以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对乳腺癌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 MRI及MRCP在梗阻性黄疸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

    作者:高银;刘勇

    梗阻性黄疸是肝胆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学通常把良性梗阻归为阳黄证,恶性梗阻归为阴黄证,但此分型缺乏客观性指标的评判。 MRI及MRCP能提供客观准确的影像资料以弥补中医黄疸辨证分型的不足。本文就MRI及MRCP在梗阻性黄疸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CT鉴别诊断(二)

    作者:孙小丽;柳澄

    3空洞的相似CT表现
      3.1结核空洞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特点是干酪样坏死,易发生纤维化、钙化,当干酪坏死液化并与外界相通时,则形成空洞。根据病理表现分为虫蚀样空洞、薄壁空洞和厚壁空洞。按空洞形态分为浸润空洞和纤维空洞。肺结核性空洞壁多数可有钙化灶征象。

  • 无心畸胎序列征1例

    作者:陈秀晓;隋文倩;吴圆圆

    女,30岁,孕2产0,妊娠14周初次来我院检查。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家族无遗传疾病史及双胎史,孕期无特殊接触史,既往月经规律,1年前曾因早孕胚胎停止发育人工流产1次。此次超声显示:宫腔内可见2个胎儿回声,位于1个羊膜囊内。正常胎儿:双顶径28 mm,股骨长15 mm,胎心搏动规律,约154次/min。颅骨光环完整,侧脑室不增宽,脑中线居中。异常胎儿(图1):头臀长47 mm,未见颅骨及面部组织,代之以瘤样组织,未见双上肢,可见肋骨及中下段部分脊柱,双侧股骨、胫骨、腓骨、双足可见,股骨长10 mm,内脏显示不清,未见胎心及胃泡,无明显胎动,胎儿皮肤高度水肿,背部可见范围30 mm×12 mm×10 mm淋巴水囊瘤(图2),脐带纤细,CDFI示胎体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脐血管入脐处可见细线状血流信号,搏动微弱。羊膜腔内前壁可见一个胎盘,两胎脐带于脐血管下段汇合,可见1个脐带附着点进入胎盘(图3)。羊水深39 mm。超声诊断:宫内中孕,双胎(单绒毛膜单羊膜囊),一胎无心畸胎序列征。孕妇要求终止妊娠,于妊娠16周行羊膜囊内注射引产术,引出两男性死胎,一胎外观正常,另一胎为无心畸形胎,娩出胎盘见1个脐带附着点,两脐带于距胎盘25 mm处汇合,与超声所见一致。

  • 微囊型脑膜瘤1例

    作者:李晓黎;梁宗辉;方庆亮

    男,42岁,因右侧肢体乏力伴头痛3个月就诊,头颅CT平扫发现左颞巨大占位性病变(图1),随即行头颅MRI检查,发现肿瘤位于左颞部,T1WI以等信号为主,瘤内及瘤周可见低信号(图2);T2WI呈混杂信号,其中T1WI低信号区呈明显高信号;肿瘤周围水肿不明显,脑组织明显受压推移(图3);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实质强化(图4)。术前考虑胶质瘤可能大,淋巴瘤不除外。手术及病理: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左颞肿瘤切除,术中发现肿瘤边界清,质硬,血供少,起源于左颞硬膜。术后病理为左颞脑膜瘤微囊型。瘤细胞片状分布,部分呈合体细胞群,核圆或椭圆,微囊变明显。

  • 股骨近端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

    作者:黄渝程;陈天武

    女,39岁,右髋部进行性疼痛半年,加重1周就诊。查体示:右髋部无畸形,无压痛,无感觉减退,右髋活动无受限。CT示股骨近端增粗,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影,其长轴与股骨平行,病灶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边界清晰,显示硬化带,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间隙清晰,未见肿胀(图1a)。 MRI示股骨近段一囊状异常信号影,累及股骨颈及转子间,边界较清,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内部可见分隔影,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可见强化,内部未强化(图1b~1e)。术中所见:局部骨皮质菲薄,病变组织质地较韧,呈灰黄色。术后病理:纤维组织增生,黏液样变,成纤维细胞增生,可见骨化,细胞形态学无异型(图1f)。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