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腹膜后侵袭性纤维瘤病一例

    作者:纪建松;赵中伟;王祖飞;王海林;徐民

    患者女,38岁.1周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肿块,拳头大小,无明显疼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脓血便等消化道症状,无尿痛、尿频、尿急、血尿,行走不受影响.体检:右下腹可触及一直径约7 cm的肿块,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差.颈部、锁骨上、腋下、腹股沟等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特殊发现,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及血生化、肝肾功能、肿瘤指标(甲胎蛋白、癌胚抗原、铁蛋白、α-岩藻糖苷酶)均未见异常.

  • 带膜血管支架置入封闭腘动脉瘤一例

    作者:王浩洲;梁善言

    腘动脉瘤以往惟一的治疗就是手术.近笔者收治1例,采用介入法置入带膜血管支架治疗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 两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作者:王冬青;曾蒙苏;饶圣祥

    患者男,55岁.无意间发现左阴囊肿块3 d.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肝脾正常,左侧睾丸肿大,可触及一肿块,约4 cm×3 cm大小,质硬,固定,无触痛,附睾略增大,右侧睾丸及附睾稍增大.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

  • 脐转移癌一例

    作者:王永刚;张晓芳;兰宝森;李林立

    患者女,52岁.发现脐部肿物3个月伴隐痛20 d入院,抗炎治疗无效.患者脐部红肿,可触及不规则肿物,质硬,边界不清,直径约3.0 cm,活动欠佳,无压痛.既往有高血压病、脂肪肝、胆囊结石、子宫肌瘤、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糖尿病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3×109/L,癌胚抗原6.4μg/L,空腹血糖7.4 mmol/L,血红蛋白98g/L.B超检查提示脂肪肝、胆囊结石、少量腹水及子宫肌瘤,右附件可见偏囊性肿物.X线检查:胸片、立位腹平片及全消化道造影未见异常.上腹部CT扫描示前腹壁脐部可见楔形高密度软组织影(图1),密度均匀,CT值为+35.6 HU,边缘清晰;右前腹壁下可见软组织块影(图2),边缘稍不整.盆腔CT可见子宫肌瘤,右附件处可见偏囊性肿物,外缘尚光滑,左附件未见肿物征.

  • 颅骨表皮样囊肿的MR扩散加权成像和波谱分析二例

    作者:龚向阳;章士正

    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良性肿瘤,也可以继发于外伤、手术、穿刺等.起源于骨骼的表皮样囊肿较为少见,其中颅骨、上颌骨、下颌骨和指骨等部位相对好发.骨源性表皮样囊肿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囊样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需要与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转移瘤等鉴别.笔者遇见2例巨大的颅骨表皮样囊肿,在常规CT和MR检查的基础上,对病灶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质子波谱分析(1H-MRS),试图发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新信息.

  •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急性反应早期的1H-MR波谱研究

    作者:宋琼;夏黎明;王承缘;冯定义

    目的评价1H-MR波谱(1H-MRS)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急性反应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已被病理证实且为首次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于不同时间段对其双侧颞叶(共72个部位,颞叶前后部各为36处)进行常规MR和1H-MRS成像,成像时间为放疗前和放疗后接受放射剂量20Gy、40 Gy及60Gy时,成像序列为轴面SE T1WI、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三维扰相稳态梯度恢复采集T1序列(3D-SPGR T1*).以序列T2FLAIR或3D-SPGR T1*为波谱成像的定位图,采用点分辨法进行多体素及单体素波谱成像,观察不同时间段颞叶各部位谱线的形态学改变及各代谢物间比值的变化.结果放疗后,双侧颞叶在常规MRI均未见明显信号改变,而在1H-MRS成像上,双侧颞叶前部谱线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而颞叶后部无明显改变,表现为局部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和胆碱(Cho)峰降低,Cho/肌酸(Cr)、NAA/Cr及NAA/Cho比值在不同时间段均有下降;在接受放射剂量20Gy时,颞叶前叶有20处,占所有颞前叶的比例为56%(20/36);40 Gy时有22处,占61%(22/36);60Gy时有13处,占36%(13/36).而谱线为NAA与Cho峰倒置在20Gy时,颞叶前叶有4处,占11%(4/36);40 Gy时,有10处,占28%(10/36);60 Gy时为23处,占64%(23/36).与接受射线剂量呈明显正相关,不同剂量其同一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可在组织细胞代谢水平发现鼻咽癌放疗后急性反应早期的放射性脑损伤.

  •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海马活体MR波谱研究

    作者:陈树林;刘军;李凌江;贺忠;张锦黎;马宁;高雪萍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双侧海马活体MR波谱(MRS)的特点,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和病因学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应用多体素活体MRS成像技术,对12例PTSD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波谱分析,检测双侧海马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峰值,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PTSD患者左侧海马的NAA/Cr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9.99,P=0.006),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6,P=0.55);右侧海马的NAA/Cr比值、Cho/Cr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4,P=0.25).性别之间的波谱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0.56,P=0.82);年龄、受教育时间、PTSD症状严重程度与左侧海马NAA/Cr比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35和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SD患者左侧海马存在病理性变化,NAA/Cr比值低于正常人.

  • 骨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高振华;孟悛非;黄兆民;徐爱德;刘吉华

    目的探讨骨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阅读病理证实的10例骨脂肪瘤的X线平片和CT片,分析其征象.结果骨内脂肪瘤8例,分别位于股骨颈1例、股骨颈-转子间区1例、髋臼4例、跟骨2例,X线平片表现为边界清或不清的不规则形透亮区,其内可见斑块状钙质样密度影,边缘可伴硬化.CT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脂肪密度区,CT值为-22~-120 HU,伴有厚薄不均的硬化边,其中6例病灶中央和(或)边缘可见小结节状钙化.骨旁脂肪瘤2例,分别位于股骨旁和髂骨旁,表现为骨旁边缘清楚的脂肪性肿块,呈半圆形凸向邻近软组织内,邻近骨皮质增生肥厚或伴伸向肿块的骨性突起或树枝状骨性结构.结论骨脂肪瘤以主要含有脂肪成分为共同特点,但不同部位骨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有所不同,CT能对其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 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现象的初步MRI研究

    作者:陈坚;吕厚山;劳山;关振鹏;洪楠;梁皓

    目的采用MRI研究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现象,确定其诊断标准,提出移位指数的概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04年2月共398例因膝关节症状进行膝关节MR检查的患者,除外小于18岁,以及膝关节内严重病变或重度积液的患者,共入选312例.以股骨远端关节面内外侧缘和胫骨平台内外缘侧缘的连线为基线,确定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现象,将半月板突出部分宽度与半月板整个宽度之比设定为半月板周缘性移位指数.结果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总发生率为16.7%(52/312),左右侧膝关节发生率分别为19.3%(31/161)和13.9%(21/1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P>0.05),内侧半月板47例,外侧半月板6例,内外侧比为7.8:1.半月板移位指数平均值为0.54±0.24,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3,P<0.05),移位指数随年龄增高而加大.50岁以下组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现象发生率和移位指数分别为12.0%(17/142)和0.46±0.22,50岁以上组分别为20.6%(35/170)和0.64±0.20,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84,P<0.01).结论在该组膝关节存在症状的人群中,经MRI研究证实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现象并非少见,其原因及临床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

  • 腰椎溶骨型转移瘤MR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作者:徐文坚;郝大鹏;徐爱德;刘吉华

    目的探讨腰椎溶骨型转移瘤的扩散特性、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技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20例腰椎溶骨型转移瘤患者(病变组)及20例对照者(对照组),分别行矢状面SE T1WI,快速SE(FSE)T2WI,脂肪抑制FSE T2WI(fat saturation FSE T2WI,FS-FSE T2WI)及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DWI,比较病变组在各序列的对比噪声比(CNR).同时评价病变组与对照组的信号衰减率(signal attenuation ratio,SAR)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a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果(1)常规MRI表现:20例腰椎溶骨型转移瘤患者,共23个椎体受累.在SE T1WI上,病变均呈低信号,在FS-FSE T2WI和DWI上呈高信号.在FSE T2WI上,病变分别呈混杂信号(5例)、等信号(12例)或稍高信号(6例);(2)CNR值:病变组CNR值在FSE T2WI上(5.70±3.82)小于SE T1WI(25.62±11.73)、FS-FSE T2WI(23.37±7.48)及DWI(b=600 s/mm2)(24.69±9.87)(U值分别为5.393、6.359、5.547,P值均<0.05);(3)SAR值:在DWI上,病变组病变椎体、邻近正常椎体与对照组正常椎体的SAR值分别为:b=165 s/mm2时,(33.21±7.76)%、(20.41±5.25)%、(22.09±5.21)%;b=360 s/mm2时,(48.28±7.11)%、(27.18±5.04)%、(29.08±5.35)%;b=600 s/mm2时,(59.64±7.37)%、(33.82±5.75)%、(34.02±4.50)%.成像条件相同时,病变椎体的SAR值明显高于正常椎体(q值分别为9.844、17.065、20.464、8.246、14.978、19.586,P值均<0.05).随b值的增高,相同兴趣区(ROI)的SAR值逐渐增高(q值分别为7.344、5.952、4.392、17.084、12.013、10.596、9.739、6.601、6.204,P值均<0.05);(4)ADC值:在DWI上,病变组病变椎体、邻近正常椎体与对照组正常椎体的ADC值分别为:b=165 s/mm2时,(2.49±0.70)×10-3mm2/s、(1.36±0.41)×10-3mm2/s、(1.51±0.41)×10-3mm2/s;b=360 s/mm2时,(1.87±0.36)×10-3mm2/s、(0.88±0.19)×10-3mm2/s、(0.96±0.21)×10-3mm2/s;b=600 s/mm2时,(1.54±0.30)×10-3mm2/s、(0.68±0.16)×10-3mm2/s、(0.70±0.12)×10-3mm2/s.成像条件相同时,病变椎体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椎体(q值分别为6.683、12.304、12.039、10.422、8.034、8.745,P值均<0.05).b值越大,相同ROI的ADC值越小(q值分别为8.218、5.686、6.389、10.997、8.512、9.091、8.218、7.037、7.192,P值均<0.05).结论DWI是以量化的方式,从分子水平对组织病变进行定性,比MR常规序列成像对组织进行定性诊断更加客观.

  • 年龄因素对中老年妇女腰椎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重复性的影响

    作者:林强;余卫;秦明伟;尚伟;田均平;韩少梅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中老年妇女腰椎双能X线骨密度(DXA)测量重复性的影响.方法用数字法随机选取90例中老年女性受检者,按年龄分为3组:45~55岁、56~65岁、66~75岁组,每组30例.每例受检者均在同一天内完成2次腰椎DXA测量,DXA机型为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骨密度仪.根据公式计算每例个体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及每组患者的平均骨密度、标准差,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用标准差代表精确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5~55岁、56~65岁、66~75岁各组的平均骨密度分别为(1.089±0.014)g/cm2、(0.992±0.010)g/cm2、(0.910±0.010)g/cm2,随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的平均骨密度下降,56~65岁和66~75岁年龄组的标准差相同,但2年龄组的标准差低于45~55岁组的标准差.三组间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13,P<0.05).45~55岁与56~65岁组、45~55岁与66~75岁组、56~65岁与66~75岁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0.035、0.035、0.500,P值均<0.05).结论年龄因素可影响中老年女性腰椎DXA测量的精确性.

  • 瘤源性骨质软化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余卫;林强;张云庆;姜波;金今;姜艳;李梅;李方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方法在瘤源性骨质软化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8例瘤源性骨质软化患者年龄28~69岁,平均44.1岁,其中男5例,女3例.所有患者的骨质软化诊断依据临床检查和X线表现.主要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活性、甲状旁腺激素、尿磷和肝肾功能.根据临床寻找瘤源性骨质软化病变的需求,所有患者均先行99mTC-生长抑素核素扫描检查.MR检查8例,螺旋CT检查4例,对MR、CT发现的4例骨内病变又进一步行常规X线检查4例.所有局部病变均行手术切除并得取病理诊断.结果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均示血磷降低(0.29~0.65 mmol·L-1),碱性磷酸酶(36.6~310.6μmol·s-1·L-1)和尿磷增高(11.5~40.9 mmol·L-1),但甲状旁腺水平和肝、肾功能均正常.术后病理结果为:软组织肿瘤4例(血管瘤、腱鞘巨细胞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和间叶细胞瘤各1例);骨肿瘤4例(恶性神经纤维瘤1例,间叶细胞瘤2例和纤维母细胞瘤1例).所有病变区的奥曲肽显像均示异常浓聚,但不足以区分病变是源于骨还是软组织,而MR影像可进行这种区分.所有病变的T1WI示低或等强度信号,T2WI示高强度信号;病变的边界均清晰;信号强度不均匀者6例,均匀者2例;4例病理证实的骨肿瘤中有2例CT和X线显示恶性的骨质破坏征象,如边界不清等.结论对年长、血钙和甲旁状腺激素正常且低血磷的骨质软化,应首选奥曲肽显像检查用以寻找瘤源性骨质软化病变,进一步结合MR、CT或X线所见有助于病变性质的分析.

  • 兔VX2脑瘤血管生成的灌注CT研究

    作者:康立清;张云亭;孙世梅

    目的观察实验性兔VX2脑瘤的灌注CT改变,并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结果对照,检验灌注CT反映脑瘤血管生成的效能.方法20只VX2脑瘤荷瘤兔按随机数字表分成3周以下组和3周以上组行灌注CT检查,测量肿瘤、瘤周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血容量(bloodvolume,BV),血流量(bloodflow,BF)和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大体标本观察肿瘤伊文思蓝染色级别.免疫组化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率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肿瘤区BV、BF和PS值[分别为(13.25±4.58)ml·100 g-1、(166.14±69.62)ml·100 g-1·min-1、8.01 ml·min-1·100 g-1]均明显高于瘤周[分别为(2.38±0.80)ml·100 g-1、(62.49±25.83)ml·100 g-1·min-1、0.03ml·min-1·100 g-1]及对侧正常脑组织[分别为(2.24±0.75)ml·100 g-1、(55.72±21.24)ml·100 g-1·min-1、0.04ml·min-1·100 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3周以上组肿瘤区BV、BF和MVD[分别为(16.41±4.12)ml·100 g-1、(208.77±63.00)ml·100 g-1·min-1、(61.20±12.93)个/高倍视野]均明显高于3周以下组[(10.09±2.27)ml·100 g-1、(123.51±47.18)ml·100 g-1·min-1、(41.40±7.34)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肿瘤区MVD与BV(r=0.915,P=0.000)和BF(r=0.901,P=0.000)呈显著正相关,与PS(r=0.459,P=0.042)呈正相关;肿瘤蓝染级别与PS(rs=0.861,P=0.000)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灌注CT可明确区分肿瘤与瘤周和正常组织,准确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情况,为脑瘤评价提供重要资料.

  • 椎动脉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少量对比剂预注射试验分析

    作者:耿才正;丁建荣;樊树峰;吴海鸰;于景明

    目的验证能否通过年龄、体重、心率等推测对比剂峰值时间,评价少量对比剂预注射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55例椎动脉增强MR血管造影(CEMRA)前少量对比剂预注射试验的有关数据,包括年龄、体重、心率、到达时间、峰值时间、持续时间、峰值信号等,所得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年龄(55例,平均年龄62岁,中位年龄59岁)、体重(55例,平均体重63kg)、心率(40例,平均心率73次/min)与对比剂峰值时间(55例,平均峰值时间17.5 s)之间的相关度在α=0.05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分别为0.231、0.118、-0.046,t值分别为1.728、0.865、-0.284,P值分别为0.090、0.392、0.776).峰值时间与峰值信号(55例,平均峰值信号472)有显著的负相关(r=-0.322,t=2.56,P=0.016)而与持续时间(49例,平均持续时间10.35 s)有显著的正相关(r=0.658,t=5.99,P=0.000),峰值信号与体重呈显著负相关(r=-0.356,t=2.77,P=0.008).峰值信号与峰值时间、体重的直线回归分析结果中,其标准化回归系数b分别为-0.284和-0.322,t值分别为-2.285和-2.590,P值分别为0.026和0.012.结论通过年龄、体重、心率推测对比剂峰值时间不可靠;通过少量对比剂预注射试验,能获得合适的正式扫描延迟时间,并能对正式扫描时对比剂注射流率作及时调整.

  • 颈动脉分叉血液动力状态的计算流体力学初步研究

    作者:薛蕴菁;高培毅;林燕;代成波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结合血管影像显示在体颈动脉分叉的血流动力状态.方法选取1例志愿者,采用Siemens多层螺旋CT机行左侧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CTA),扫描所得原始图像经计算机后处理后,用CFD方法计算并显示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1)该血管血液流率均值范围为0.04~0.36 m/s,颈外和颈内动脉的内侧壁(均以分叉顶点为参照)可见一高血流速区,球部可见较大片低血流速区;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外动脉近端均可见血液涡流与回流.(2)血液绝对压、静态压和动态压的均值范围分别为100 266.70~101 615.90 Pa、-10 58.34~290.88 Pa、6.12~553.25 Pa;(3)管壁切应力均值范围为0.59~5.35 Pa,在颈动脉球部及颈内动脉后壁显示大范围的低切应力区,低约为0.25 Pa,颈外动脉前外侧壁存在一小范围低切应力区.结论CFD方法结合血管影像能计算并显示在体颈动脉分叉的个体化血液动力学指标.

  • 回波平面成像显示臂丛神经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中伟;孟悛非;罗柏宁;陈应明

    目的探讨改进臂丛神经成像技术.方法对18例志愿者行回波平面成像序列和常规MR扫描,图像重组后与人体相应部位的解剖图谱对照.结果回波平面成像结合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薄层MIP、多曲面重组(M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准确显示臂丛神经根、节、干、股、束等结构;18例的臂丛神经节后部分均良好地显示,17例的节前神经也清晰显示.结论回波平面成像是准确显示臂丛神经及其相关结构十分有效的技术,对于臂丛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技术也使清晰显示其他外周神经成为可能.

  • 计算机自动定量诊断脑萎缩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传富;周康源

    目的研究正常人群脑容积随年龄及性别的变化规律,提出计算机定量诊断脑萎缩的客观标准.方法利用新提出的脑容积计算机自动定量算法,测量了脑萎缩组487例(男,310例,女,177例)和正常组1901例(男,993例,女,908例)的颅腔容积、脑容积和脑实质分数(BPF),并通过多项式曲线拟合技术,研究正常人BPF随年龄变化的函数关系.结果正常组颅腔容积为(1 271 322±128 699)mm3,脑容积为(1 211 725±122 077)mm3,BPF为(95.3471±2.3453)%;脑萎缩组颅腔容积为(1 276 900±125 180)mm3,脑容积为(1 203 400±117 760)mm3,BPF为(91.8115±2.3035)%.两组之间的颅腔容积和脑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P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BPF定量与年龄之间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P(x)=-0.0008x2+0.0193x+96.9999能够较为准确表达正常人BPF随年龄变化的函数关系,其95%可信区间下限为y=-0.0008x2+0.0184x+95.1090.结论BPF与年龄之间函数关系的95%可信区间下限,可作为计算机自动定量诊断脑萎缩的客观标准.

  • 眶壁转移瘤的CT和MRI诊断

    作者:鲜军舫;王振常;杨本涛;刘中林;燕飞;张天明;史季桐;安裕志

    目的分析研究眶壁转移瘤的CT和MRI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眶壁转移瘤的CT和MRI表现,成人组16例,儿童组7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与MR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6例成年患者CT表现均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眼眶不规则肿块,9例骨质破坏区邻近的颅内可见扁平不规则肿块;16例MRI表现为骨质破坏区邻近的眼眶和颅内均可见略长T1、略长T2信号的不规则软组织影,增强后呈明显强化.7例儿童患者CT表现均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眼眶不规则肿块,其中2例可见垂直针状高密度影,3例骨质破坏区邻近的颅内可见扁平不规则软组织肿块;MRI显示7例骨质破坏区邻近的眼眶内和6例颅内可见略长T1、略长T2信号不规则的软组织影,其中1例为双侧,增强后呈明显强化;7例双侧眶骨、4例斜坡和双侧岩尖及1例双侧颞骨鳞部骨髓腔呈略长T1、略长T2信号影,增强后呈明显强化.结论眶壁转移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些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 颌骨造釉细胞瘤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李威;孙志华;姜英健;左珊淮;刘国栋;白人驹;张云亭

    目的研究颌骨造釉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探讨CT、MRI对颌骨造釉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造釉细胞瘤的CT(20例)、MRI(10例)表现.观察病变的部位、形态、内部结构、邻近结构侵犯及囊内容物密度和(或)信号特征等.结果20例中,14例位于下颌磨牙与升支区,其他部位少见.CT表现:20例中,病变呈多房型13例,单房型7例;肿瘤造成邻近骨质缺损18例,其中9例缺损范围超过囊壁周长的1/2,5例肿瘤穿破邻近骨皮质,形成局部软组织肿块;9例牙根吸收,呈截断状;18例造成邻近重要结构(下颌管、上颌窦、鼻腔等)的侵犯;囊变区CT值范围为9.5~31.4 HU,平均21.2 HU.MRI表现:10例中,5例呈囊实性,实性部分均呈等T1、等T2信号;另5例呈纯囊性,其中4例呈不规则厚壁,1例囊壁见乳头状突起;囊内容物呈均一长T1、长T2信号7例,呈不均匀混杂信号3例.增强检查6例中,4例实体部分呈明显均一强化,2例囊壁呈明显不规则强化.结论造釉细胞瘤在发生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高分辨螺旋CT配合二维曲面牙科软件技术可显示病变的形态、周围骨质破坏、牙根吸收及邻近重要结构改变;MRI对于软组织成分的显示优于CT,二者联合应用对于提高造釉细胞瘤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有重要价值.

  • 鼻眶部软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

    作者:杨本涛;王振常;刘莎;鲜军舫;张征宇;刘中林;兰宝森

    目的探讨鼻眶部软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鼻眶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2例中起源于鼻腔4例,鼻窦5例,眼眶3例.普通型软骨肉瘤8例,去分化型和间叶型软骨肉瘤各2例.CT表现:肿瘤呈卵圆形2例,分叶形6例,不规则形4例;内见散在点、环、结节、斑片状或不定型钙化;边界清楚9例,模糊3例;3例增强后呈不均匀低度强化.7例鼻软骨肉瘤出现骨质破坏,并侵犯周围结构;眼眶软骨肉瘤骨质破坏1例,并侵犯同侧额部.MRI表现:普通型和去分化型软骨肉瘤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6例(与脑组织比较,以下同),等信号4例,T2WI表现为高信号8例,等信号2例,信号不均匀,内见散在低信号区,增强后呈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其中5例普通型软骨肉瘤边缘及间隔呈明显强化,内部不强化,呈斑驳状3例,蜂窝状2例;间叶型软骨肉瘤在T1、T2WI均呈等信号,增强后呈均匀和不均匀显著强化各1例.结论CT是鼻眶部软骨肉瘤诊断和鉴别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典型间隔及边缘强化的MRI表现也能够提示诊断,MRI可更清楚、准确地显示病变侵犯的范围,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原发性颌骨骨内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作者:杨智云;赖英荣;冯崇锦;刘春玲;许达生;孟悛非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颌骨骨内癌的认识.方法搜集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颌骨骨内癌6例,回顾性分析其CT、临床和病理表现.结果5例发生于下颌骨,1例位于上颌骨.3例CT表现为筛孔状骨质破坏,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3例表现为大块溶骨性骨质破坏,在一侧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2例为鳞癌,4例为腺癌,包括1例乳头状腺癌,1例黏液性乳头状腺癌;2例腺样囊腺癌.结论原发性颌骨骨内癌好发于下颌骨,CT表现为骨恶性肿瘤征象,在颌骨恶性肿瘤中应作为鉴别诊断考虑.

  •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破入蝶窦的CT和MRI诊断

    作者:杨运俊;程敬亮;陈伟建;钟鸣;吴刚;任翠萍;吴恩福;殷薇薇;黄杨见;王美豪;王智廷;张勇

    目的评价CT和MRI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破入蝶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DSA证实的6例海绵窦段TPA破入蝶窦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CT检查,5例行MR检查.结果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TPA中,CT平扫均显示蝶窦侧壁骨折及其密度增高,2例CT增强扫描均可见蝶窦呈明显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正常血管一致,海绵窦扩大,1例CT血管成像(CTA)明确显示动脉瘤体与瘤颈.5例行MR SE序列平扫,患者均表现为分层状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的血栓,4例尚可见瘤腔内的流空现象;3例增强扫描示蝶窦呈明显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正常血管一致,其中1例在相位编码方向上流动伪影明显;2例MR血管成像均明确显示瘤体与瘤颈.结论CT和MRI是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段TPA破入蝶窦的有效非创伤性检查,并可作为手术前后长期随访的良好检查方法.

  • 胆石性肠梗阻的影像诊断

    作者:徐长青;周沛林;刘余健;付筱敏;赵亚娥;韩本谊

    目的研究胆石性肠梗阻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证实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结果所有病例CT表现均见肠梗阻征象、肠腔内迷走结石(异位结石)及胆囊、胆系积气,2例显示腹腔游离积液,除1例胆囊切除者外另14例均见胆囊变形,胆囊与十二指肠分界不清,4例可见明确显示胆肠瘘.5例同时进行了腹部立卧位X线平片检查,其中1例碘水造影显示机械性肠梗阻、肠腔内充盈缺损、胆肠瘘,1例显示胆管积气,3例显示肠梗阻征象,2例未见异常.7例同时进行了腹部超声检查,均提示胆囊异常,其中3例显示胆系积气.结论胆石性肠梗阻有典型的CT表现,CT是胆石性肠梗阻佳诊断方法,X线平片及超声可以作为筛查手段.

  • CT对肝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帆;张雪林;邱士军;张玉忠;文戈;钟群

    目的探讨CT对肝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所证实的10例肝结核病的CT表现与诊断,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10例肝结核病包括粟粒型肝结核、结节型肝结核和结核瘤3种类型.(1)粟粒型肝结核5例,CT表现为肝脏弥漫性肿大,伴有多发性粟粒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2)结节型肝结核3例,CT表现为肝内多发片状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结节灶,病灶中心密度高,伴有"粉末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的范围缩小,静脉期出现典型环状强化;(3)结核瘤型2例,1例表现为肝内孤立性占位,伴有中央坏死,包膜菲薄且光滑,增强扫描可见包膜轻度强化;1例表现为结核瘤型肝脓肿,多个结节融合成簇,液化坏死,出现液-液平面,周围伴有卫星灶.结论粟粒型肝结核CT征象缺乏特异性,很难做出定性诊断,需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节型肝结核"中心粉末状"钙化及结核瘤型肝脓肿具有一定特异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 积极开展颌面部骨肿瘤的CT和MRI研究

    作者:王振常;张雪哲

    颌面部骨肿瘤比较常见,国内有关CT和MRI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统计了近5年的<中华放射学杂志>,仅见2篇相关论著,与国外相比尚存在明显差距,表明国内临床和影像科医师对此重视不够,对影像学新的检查方法和新技术开展及普及力度不够.为了提高认识,适应当前影像学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影像设备,积极开展颌面部骨肿瘤的影像学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期重点号组织了相关的4篇论文,内容较充实,有临床实用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颌面部骨肿瘤的CT和MRI研究近况.

  • 肺棘球蚴病的CT诊断

    作者:桂东川;赵峰;唐敬

    目的分析肺棘球蚴病的CT表现,评价CT检查的价值.方法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棘球蚴病的患者均经CT检查,分析CT表现特点,并对照手术病理结果.结果23例均为单发病灶,右肺15例,左肺8例,下肺多于上肺;CT检查大致分为2型:单纯肿块型7例,表现大小不等、外形欠规则的实性肿块,边缘毛糙,可见浅分叶,周围肺野可见少许纤维影,6例病灶内见弧形或斑点状钙化;肿块呈囊腔型16例,表现为肺内含囊腔肿块,囊腔大小不等,可呈偏心改变;病灶呈球形或不规则型,边缘毛糙,欠光整,周围肺野见棘状或片絮状改变,4例因囊膜剥离形成"水蛇征"或"飘带征";囊肿钙化7例,表现为囊壁呈弧线形钙化,或伴有内容物的斑点状钙化.结论CT检查能准确显示肺棘球蚴病的部位和形态特征,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 多层螺旋CT和三维屏气MR冠状动脉成像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新;蔡祖龙;蔡幼铨;赵绍宏;安宁豫;安维民;高元桂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16 multi-detector CT,16-MD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和三维屏气冠状动脉MR血管造影(MRA)的图像质量以及诊断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准确性.方法40例疑有冠心病患者在3 d内均行冠状动脉CTA和MRA检查,其中31例患者在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冠状动脉分成9个节段(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近、中、远段和旋支近、远段),由2名影像科医生共同对各个节段的图像质量按0~4级评分,比较CTA和MRA上各个节段的图像质量.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计算并比较CTA和MRA诊断31例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50%)各项准确性指标.结果CTA在右冠状动脉中段的图像质量低于MRA,右冠状动脉近段二者无区别,其他节段均优于MRA.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1例患者共有43个节段狭窄>50%,CTA和MRA分别正确诊断出36和27个,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84%、49%、97%和63%、90%、55%、93%.结论除右冠状动脉中段,CTA大部分节段的图像质量优于MRA.CTA诊断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高于MRA,但特异性低于MRA.冠状动脉CTA和MRA均表现了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对排除冠状动脉狭窄具有临床价值.

  • 人工心脏瓣膜血液动力学的MRI初步研究

    作者:王永梅;张兆琪;曾文;范占明;董莉;晏子旭;赵轶轲

    目的应用MRI测量人工心脏瓣膜远端血流野及三维图像的描绘,来评价人工心脏瓣膜功能,并为长期随访瓣膜血栓等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提供原始资料.方法27例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患者进行MR血流速度测量检查,置换双叶机械瓣20例,单叶机械瓣7例.于升主动脉内距主动脉瓣环0.5、1.0及2.0个人工瓣环直径处进行血流速度测量.应用血流分析及Matlab 6.5软件进行二维及三维血流图形重组.结果16例置换Sorin双叶机械主动脉瓣患者,三维血流图人工心脏瓣膜的形状特点为近似对应于2个瓣孔及2个瓣叶之间缝隙的3个喷射峰;4例置换Sorin双叶机械主动脉瓣患者,出现对应于2个瓣孔的双喷射峰.20例置换双叶机械主动脉瓣患者,血流速度在加速射血相及大射血相血流速度图变成倾斜.7例置换单叶机械主动脉瓣患者在收缩加速相见对应单叶瓣口的1个主喷射峰.26例反向血流出现在人工瓣膜侧孔的位置.MR血流速度三维图反映了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的设计形状.距主动脉瓣环1.0人工瓣环直径处的轴向血流速度图较远端(2.0人工瓣环直径处)及近端(0.5人工瓣环直径处)的轴向血流速度图能更详细反映人工瓣膜的设计形状.结论MR可以无创、直观、在体地了解瓣膜功能,为发现术后并发症奠定基础.

  • 单发右位心的心血管造影与外科术后诊断对比研究

    作者:马宁;蒋世良;黄连军;赵世华;徐仲英;凌坚;郑宏

    目的比较单发右位心的心血管造影与外科术后诊断,评价心血管造影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探讨佳的造影方法及投照体位.方法27例先天性单发右位心病例接受外科姑息性或根治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心血管造影资料(常规左、右室造影,其中8例行选择性心房造影,18例加行双斜位),根据先天性心脏病节段分析法原则,将其与外科术后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心血管造影诊断与外科术后诊断结果对比显示22例诊断基本一致,5例不一致,包括1例解剖校正型大动脉错位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1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1例单心室误诊为右室双出口(合并心房不定位误诊为心房正位),2例解剖左室双出口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结论单发右位心并复杂的心血管病畸形,因解剖复杂,在常规行双侧心室造影和正侧位造影基础上加行选择心房造影和双斜位造影,有利于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

  • 关注MR泌尿造影的临床应用

    作者:卢延;张雪哲

    MR泌尿造影(MRU)补充了泌尿系影像学检查的手段,它是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具有无放射性损伤、不需要插管和注射对比剂、安全可靠等优点,患者无任何痛苦,应用于临床的历史虽不长,但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其诊断能力和作用获得放射学和泌尿学界的认可[1],其临床应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 Philips Secura CT机故障维修四例

    作者:刘继玲;邹建勋

    笔者就Philips Secura CT机出现故障后按实际查找原因的过程,介绍一些实用的检修方法.

    关键词: 故障 检修方法
  • 西门子DSA机器电源所致反复死机故障检修与改进

    作者:王红光;李智岗;赵俊京;梁国庆;吴士栋

    我院2002年8月安装使用的西门子Angiostar Plus DSA机器由于电源引起反复死机,故障持续16个月才得以解决.笔者就其维修和设备改进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以供参考.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