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烧伤

中华烧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urns 중화소상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2587
  • 国内刊号: 50-112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31
  • 曾用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黄跃生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丹参素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姜会庆;汪涌;陈一飞;哈团柱;韦多;金艳

    目的 探讨丹参素对成纤维细胞凋亡和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于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2×106)中加入丹参素(0.025 mg/ml),培养8 h后,从细胞中分离核蛋白及总RNA;采用 EMSA法测定NF-κB及 NF-l核转录因子结合活性;凋亡用 DNA梯度片段法分析;RT-PCR用于分析前胶原基因表达。 结果 丹参素对培养成纤维细胞作用8 h后,NF-κB结合活性几乎被完全抑制,NF-1结合活性降低近50%,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出清晰的梯状 DNA片段,RT-PCR方法测定显示,I型前胶原αl和α2的mRNA水平分别降低了56%和59%。 结论 丹参素抑制成纤维细胞核转录因子NF-kB的活性并诱导其发生凋亡,抑制成纤维细胞核转录因子NF-l的活性而调控胶原的合成与分泌,这可能是其抑制增生性瘢痕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

  • 肥厚性瘢痕细胞凋亡检测及其相关调控因素的研究

    作者:汪琴;吴宗耀

    目的 探讨肥厚性瘢痕的发生与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有关调控因素的影响。 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对61例烧伤后整形患者肥厚性瘢痕和20例其他手术患者非肥厚性瘢痕进行了细胞凋亡以及ICE、Bcl-2表达的检测。 结果 肥厚性瘢痕增厚期、成熟期成纤维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6.60±4.43和8.90±6.01,成熟期分别为25.60±5.70和26.60±6.02,两期同种细胞间相比,凋亡阳性细胞指数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增厚期ICE阳性表达率较成熟期显著降低(P<0.01),而Bcl-2阳性率却显著高于成熟期组(P<0.01)。 结论  细胞凋亡减少可能与肥厚性瘢痕的形成有关,ICE和Bcl-2可能参与了肥厚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调控。

  • bFGF对人α1(I)原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控

    作者:万伟东;杨松林;林子豪;高春芳;王皓;伍严安

    目的 观察bFG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调控α1(I)原胶原基因序列的作用。 方法  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传代,采用BrdU掺入的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的bFGF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三种人α1(I)原胶原基因5' 侧翼序列与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的重组质粒,用FuGENE转染试剂转染成纤维细胞,同时用p-sv-b-GAL表达质粒转染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ELISA法测定经bFGF处理后成纤维细胞CAT的表达量。 结果   在体积分数2%或10%小牛血清培养条件下,bFGF加入浓度从0.25 ng/ml增至64.00 ng/ml,作用24 h后,各组细胞增殖数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三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细胞,bFGF处理24 h后,CAT相对表达量测定结果提示, bFGF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bFG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对胶原基因启动序列具有负性调控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 神经生长因子加速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实验

    作者:吕国忠;杨敏杰;顾在秋;陈玉林;韦多;路长林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s,NGF)对猪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小白家猪6只,用控温控压仪在其背部制成24个直径为2.5 cm 的深Ⅱ度创面,随机分为4组,每6个创面为1组,即等渗盐水对照组,NGF 1、2.5、5 μg/ml治疗组。治疗后3、5、9 d进行组织学检查、羟脯氨酸测定、细胞DNA周期分析及各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结果 治疗组上皮增生活跃且上皮化较对照组提前;治疗组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均有一个先下降后升高的过程,尤其在第5天,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细胞DNA周期分析表明,治疗组在S期细胞数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多;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 结论 局部应用NGF能促进烧伤深Ⅱ度创面愈合。

  • p38 MAPK在LPS诱导内皮细胞表达ICAM-1中的作用

    作者:闫文生;姜勇;黄巧冰;王静珍;赵克森

    目的 研究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中的作用。 方法  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后分为两组:(1)刺激组,设不同时相点分别用LPS刺激内皮细胞;(2)预处理组,在LPS刺激前2 h,用SB203580预处理内皮细胞。观察ICAM-1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检测内皮细胞p38 MAPK活性变化。 结果 LPS剌激后,内皮细胞表面ICAM-1分子在8~36 h显著增加,胞浆中mRNA在2 h即有显著增加;LPS刺激HUVEC后15 min,p38 MAPK 活性即有升高,30~60 min达高峰。p38抑制剂SB203580可显著抑制LPS的诱导作用。 结论 LPS 可能通过激活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调节HUVEC的ICAM-1基因和蛋白表达。

  • 严重烧伤后大鼠心肌原癌基因c-fos、c-myc的表达

    作者:郭乔楠;黑砚;陈意生

    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后大鼠心肌细胞中c-fos、c-myc mRNA和蛋白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方法  复制Wistar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设烧伤组、补液组、维拉帕米治疗组和对照组,烧伤后在不同时相点处死动物取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c-myc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c-fos、c-myc mRNA的表达。 结果   各实验组c-fos、c-myc蛋白及mRNA表达随伤后时间推移逐渐增强达到峰值后下降。组间比较,烧伤组、补液组、维拉帕米组c-fos、c-myc表达呈依次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严重烧伤可诱导心肌内早期反应基因c-fos、c-myc的表达。不论是烧伤组、补液组还是维拉帕米组,c-fos、c-myc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表达不同于心肌梗死和压力超负荷病理状态下基因表达特点,提示三者间可能有着不同的信号转导机制和调节机制。

  • 锌-金属硫蛋白对严重烫伤大鼠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旭;覃凤均;程时;孙永华

    目的 研究严重烫伤大鼠延迟复苏后氧自由基损伤及锌-金属硫蛋白(MT)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烫伤模型,分成正常对照组、延迟复苏组、MT治疗组、维生素C(VitC)治疗组,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和传统间接检测手段,观察伤后24、48 h血浆及烧伤水肿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同时对心、肝、肾、小肠的组织形态及血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   延迟复苏组血SOD含量下降,血及水肿液MDA明显升高,各脏器组织形态及血生化指标发生明显变化。MT治疗组较延迟复苏组SOD增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脏器组织形态及血生化指标改善,且优于VitC治疗组。 结论  严重烫伤大鼠延迟复苏后存在氧自由基损伤,应用锌-金属硫蛋白治疗有一定保护作用。

  • 蜕皮甾酮对内毒素所致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作者:石富胜;罗向东;杨宗城;吴旭;张绢厚;张明卿;朱清海

    目的 研究蜕皮甾酮(ecdysterone EDS)对内毒素(LPS)所导致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和坏死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HUVECs为模型,LPS作为致伤因素,EDS作为保护因素,应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观测培养HUVECs凋亡和坏死的变化。 结果   正常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坏死较少,LPS刺激后细胞凋亡和坏死同时增加,凋亡增加幅度大于坏死,EDS处理后凋亡和坏死同时减少。 结论  提示EDS对LPS导致的HUVECs凋亡、坏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深度放射性溃疡

    作者:沈国良;唐忠义;陆兴安;林伟;祁强

    深度放射性溃疡,常波及肌肉、肌腱、神经、大血管和骨骼,形成大而深的复合性溃疡,用一般传统的方法治疗难以奏效[1]。作者自1988~1998年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深度放射性溃疡9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29~56岁。致伤原因:直线加速器(β射线)损伤5例,60Co γ射线放射性损伤4例。溃疡面积:大13 cm×20 cm,小7 cm×12 cm。皮瓣移植部位:足跟部2例,踝部2例,腕部2例,前臂1例,手背2例。手术时间:早伤后1个月,迟伤后4个月。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1例全部坏死。随访1~10年,皮瓣无破溃,皮瓣覆盖部位功能恢复满意。

  • 新生儿低体重大面积烫伤治愈一例

    作者:崔杰;沈为民;王顺荣

    临床资料 患儿男,出生3 d,因臀部、双下肢烫伤37 h入院。查体:体重1.8 kg,双臀部创面干燥,双下肢曲侧、双足可见新鲜创面,部分表皮剥脱创面呈暗红色,渗出物多,未见脓性分泌物,无臭味。入院诊断:双臀部及双下肢烫伤Ⅱ度30%TBSA。   患儿为足月小样儿,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成熟,生存能力低下。入院后即放恒温箱内保温,创面暴露并实施心电监护。新生儿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大,烫伤后体液大量的丢失,加上肾脏浓缩功能差,易造成患儿电解质紊乱。因此需要补充较多的水分,同时严格记录、监控水的出入量。烫伤后第一个24 h补液总量为300 ml左右,胶体与电解质的比例1∶0.75。

  • 变性真皮与自体皮复合移植修复手部深度烧伤

    作者:黄晓元;杨兴华;雷少榕;肖目张;张明华;曾纪章

    深Ⅱ度及混合度烧伤创面的修复,一直是烧伤外科领域研究的重点、难点。作者近对13只手背部深度烧伤创面,采用削痂时保留变性真皮,在其上移植大张自体皮片的处理方法。随访3个月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8例13只手,烧伤面积7%~50%,均为24 h内入院的男性患者,年龄25~40岁(表1),彻底清创后外用辐照猪皮覆盖包扎,适时选择手术时机。手术在全麻或臂丛麻醉下进行,无需上驱血带,削除手背、指背部表层的坏死皮肤。

  • 湿润烧伤膏致脓毒性休克一例

    作者:李卫卫;姜明

    患者女,25岁。被热水烫伤后在私人诊所治疗,创面外涂湿润烧伤膏,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因持续3 d高热、腹胀及呼吸困难,于伤后25 d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8.9 ℃,脉搏160 次/min,呼吸35 次/min,血压68/45 mmHg(1 mmHg=0.133 kPa),末梢循环欠佳,尿量偏少(平均13 ml/h,呈浓茶色),表情淡漠,双肺呼吸音较粗,肺底可闻及散在水泡音,腹部叩诊呈鼓音,肠鸣音消失。躯干、右大腿31%TBSA III度烫伤,创面呈蜂窝组织炎改变。实验室检查:Hb 170 g/L,WBC 1.6×109,中性细胞0.90,血K+4.6 mmol/L,血Na+126 mmol/L,血Cl-93 mmol/L。胸部X线片示:肺部感染。取创面分泌物培养鉴定为铜绿假单胞杆菌,血培养阳性。诊断:(1)31%TBSA III度烫伤;(2)创面脓毒症;(3)脓毒性休克。

  • 小儿烧伤合并麻疹一例

    作者:阿克巴尔;马强;冯德华

    病例 患儿女,23个月。2周前不慎被开水烫伤额部、右上肢,院外定期清创换药,额部创面愈合。因右上肢创面有脓性分泌物并少量渗血,触痛明显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6.8℃,心、肺、腹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右上肢深Ⅱ度烫伤3%TBSA合并感染。给予清创,抗炎对症治疗。入院第4天,患儿体温忽然升至38.8℃,无寒战,伴咳嗽、流涕。全身皮肤可见散在针尖大小状丘疹,淡红色,略高出皮肤,以颜面部为重。入院第7天查体发现患儿咽红,口腔黏膜可见红色丘疹;右上肢创面湿润,无脓性分泌物,散在分布针尖大小淡红色丘疹,与身体其它部位相似。追问病史,无预防接种史,无明确传染病接触史。请儿科会诊后,以“麻疹合并肺炎”为诊断而转科。我科随访,对症治疗处理创面,住院17 d痊愈出院。

  • 小儿大面积烧伤晚期并发脑脓肿一例

    作者:林源

    患儿男,4岁。因双下肢、背、臀部开水烫伤18 d后入院。伤后曾在当地医院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疗,创面外涂药物(何药不详),暴露疗法。入院时意识淡漠,体温39.2°C,贫血外貌,双眼球凹陷,消瘦。烧伤面积32%TBSA,褐色药痂形成,部分痂下积脓,其余为肉芽创面,色晦暗,有点状坏死灶。分泌物细菌培养为绿脓杆菌,血培养二次均为阴性。诊断为大面积烧伤并创面脓毒症。经两次清创植皮以及先后应用先锋霉素加丁胺卡那霉素、复达欣及泰能抗感染治疗后,余下创面不足3%TBSA。在入院第21天(伤后第39天)突然出现左侧肢体瘫痪,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踝痉挛亢进,但意识清楚,无失语。

  • 休克期切痂治愈严重碱烧伤一例

    作者:李慧;张春华;侯松治;赵学兰;彭馈英;马欣

    患者男,21岁,工作时不慎掉入1米深火碱池内。(内含16% NaOH,水温60℃),3 min后被人救出,创面未作任何处理,伤后 2.5 h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90/50 mmHg (1 mmHg=0.133 kPa)脉搏:124次/min, 心率31次/min,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口渴明显,肢端湿冷,足背动脉扪不清,躯干、四肢可见烫伤创面,肢体高度肿胀,前胸、双下肢为Ⅲ度烧伤,表面呈棕色或黑色,质硬,痛觉消失,诊断:(1)火碱烧伤75%TBSA,Ⅲ度45%TBSA;(2)低血容量休克。入院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30 min,并用质量浓度1 g/L硼酸湿敷,创面渗出液少,pH 8.0。第一个24 h总补液量为8 900 ml,其中电解质4 000 ml,胶体2 400 ml,5%葡萄糖为2 500 ml。尿量2 610 ml,色浅黄。患者精神好转,口渴较前减轻,四肢温暖,血压:100/65 mmHg, 脉搏:100次/min。

  • 治愈百岁老人烧伤一例

    作者:肖奇;喻海池;郑志军

    临床资料 患者女,104岁,独居烧饭时被柴草火焰烧伤下肢及双手,伤后6 h入院。患者意识清楚,可行走,烦燥、口渴。查体:脉膊132 次/min,血压24/14 kPa(1 kPa=7.5 mmHg),双下肢及双手创面被尘土污染,红白相间、肿胀,有较多渗出物。诊断:火焰烧伤21%TBSA,深Ⅱ度。化验:血色素100 g/L,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X线胸片正常。入院后常规清创、抗休克治疗,给予血浆200 ml和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500 ml(含ATP 40 mg、辅酶 A 50 U、维生素 C 500 mg、质量浓度为10%的KCl 5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创面用紫花烧伤膏加质量浓度为10 g/L的磺胺嘧啶银油纱包扎,每日换药1次。伤后18 d创面大部分愈合出院,定期门诊换药,伤后35 d创面全部愈合,行走正常,精神、食欲好。

  • 严重烧伤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一例

    作者:卢长虹;苏晓利

    患者女,20岁。因全身多处汽油火焰烧伤后5 h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3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四肢湿冷,声音嘶哑,鼻毛烧焦。两肺呼吸音粗糙。烧伤总面积90%,浅Ⅱ度20%TBSA,深Ⅱ度15%TBSA,Ⅲ度55%TBSA。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中度吸入性损伤,否认其它外伤史。立即行气管切开、低流量持续吸氧、左踝部大隐静脉切开快速补液复苏等急救处理。四肢均未行切开减张。创面清创后,外用磺胺嘧啶银行暴露疗法。至伤后第3天因左踝部静脉插管输液不畅而拔去,当时左下肢较右下肢肿胀略为明显,但足背动脉仍可触及。伤后第4天行四肢切削痂微粒皮移植新鲜猪皮覆盖,术中发现左小腿前侧肌肉色稍暗,无光泽,刺激无明显收缩,用微粒皮及猪皮覆盖创面。其余三个肢体术中无异常。术后大部分异种皮与创基粘附良好,左小腿处异种皮下有积液,以后左小腿肌肉逐渐坏死。于伤后17 d行左股骨中下段截肢术。患者住院59 d出院。

  • 地板漆致重度吸入性损伤一例

    作者:吴犁平;董云双;黄力强;孙树东

    病例 患者男,23岁。就诊前24 h刷地板漆时被人发现神志不清2 h。当时口周有呕吐物,无抽搐,大、小便失禁。查体:体温35℃以下,呼吸30次 /min,脉搏、血压测不清,压眶无反应,双眼睑因被油漆粘连未查瞳孔,鼻咽部黏膜水肿,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查体无阳性体征,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全身大部分皮肤被油漆附着,前胸、右前臂有水疱,肿胀明显。查血:Hb 85 g/L,WBC 15.9×109/L,RBC 2.14×1012/L,心肌酶谱AST 251 U/L,LDH 408 U/L,CK 4 750 U/L,HBDH 405 U/L,CK-MB 446 U/L。尿常规:RBC 4~6个/HP,WBC 1~2个/HP。血气分析:pH 7.326,PCO2 4.40 kPa,PO2 8.5 kPa,O2Hb 90.5%,SO2 91.5%,HCO3-17.1 mmol/L。血电解质、肾功能、血糖、凝血试验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诊断:(1)化学烧伤;(2)重度吸入性损伤;(3)急性有机溶剂中毒;(4)休克。

  • 皮肤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

    作者:周宏礽;谭谦

    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创面、广泛瘢痕切除后、外伤性皮肤缺损、皮肤慢性溃疡及色素沉着等需要足够的皮肤进行修复。自体皮片和皮瓣移植虽无免疫排斥反应,但大面积烧伤患者缺乏大量的自体皮片。皮肤替代物的研究日益成为烧伤整形外科重要的问题。  皮肤组织工程学是应用组织工程学的方法,先在体外培养高浓度的角朊细胞,并转种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构成的三维支架上培养扩增,将这种角朊细胞-ECM生物复合体种植于创面,ECM可被人体逐步降解吸收,角朊细胞继续增殖,达到修复创面,重建功能的目的。1975年,Rheinwald首次报道了角朊细胞培养[1]。20多年来,随着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皮肤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综述了皮肤细胞培养的方法、基质三维支架、新技术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 我国烧伤救治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黎鳌

    编者按:  这是黎鳌院士生前后一篇文稿,是对我国40年烧伤救治工作的精辟总结,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语重心长,催人奋进。谨此,我们将这篇遗作作为《中华烧伤杂志》新世纪的开篇献给广大读者,纪念敬爱的黎鳌院士。  在我国,烧伤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全面系统的烧伤救治研究,是1958年上海瑞金医院成功抢救严重大面积烧伤钢铁工人邱财康以后才开展的。刚过不惑之年,又值世纪之交,试就其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一简述,以励再进。

  • 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及促进创面修复的进展

    作者:陈璧

    烧伤创面的处理,贯穿在烧伤治疗的全过程。烧伤后病情变化复杂皆因烧伤创面所引起,并随创面修复而告终。如何正确处理创面,是烧伤治疗成败的关键,因此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烧伤创面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与清洁创面、减少感染、尽早封闭创面,大限度的恢复功能与外形。  一、深度烧伤与感染的关系  目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仍是全身感染,细菌主要来源是创面,深度烧伤创面大量组织损毁、坏死,是细菌繁殖的良好场所,对患者的威胁极大。有实验证明,烧伤6 h后创面上即可有大量的细菌繁殖,并开始侵入皮下组织;伤后8 h 细菌已侵入淋巴系统。伤后5 d以内,每克烧伤组织细菌数量可高达103~105以上;伤后1周,烧伤痂下每克组织菌量大于108者,约达11%;第2周可上升为55%;第3周可高达75%。因残存附件中可能仍存有细菌,有时深Ⅱ度烧伤发生创面感染的时间较Ⅲ度烧伤出现更早、更快。

  • 严重烧伤后皮肤蛋白复合物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李斌;肖瓞仓;邓海涛;方勇

    严重烧伤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易并发严重感染甚至死亡。有研究报道[1],烧伤后皮肤脂蛋白复合物(Lipid-protein complex, LPC)吸收入血是引起细胞免疫下降的主要物质之一。尽管如此,严重烧伤患者外周血水平的变化特征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测定严重烧伤患者外周血LPC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LPC的变化特征及意义。

  • 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谷廷敏;孙志刚;牛星焘;陈东明

    创面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了机体许多病理变化,如出血凝血、修复重建等。许多研究表明: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加快组织的修复[1]。笔者曾研究过大鼠供皮区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有明显的表达,其变化与创面修复有关[2,3]。本实验通过研究人供皮区创面愈合过程中EGF、EGFr变化,探讨其与组织修复的关系。

  • 严重烫伤后巨噬细胞内NF-κB的变化及与IκB-α的关系

    作者:王勇;彭代智;黄文华;吴军

    严重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严重烫伤后巨噬细胞分泌TNFa的功能亢进[1],但核因子NF-κB (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的变化及抑制性蛋白IκB-α的表达鲜见报道。因此,本实验以烫伤小鼠为模型,观察伤后不同时相点腹腔巨噬细胞内NF-κB活性的变化及IκB-α的表达,通过两者的关系从信号转导中核转录因子的角度阐明巨噬细胞功能紊乱的某些机制。

  • 湿润烧伤膏致早产新生儿感染一例

    作者:迟忠归;张军;沙静;王蕊萍

    患儿男,妊娠36周自然顺产,为早产儿,体重3 200 g。Apgar评分9/10分。出生66 h,在洗澡后,采用水平放置、40 cm远处的暧风机(1 000W)取暧5 min。20 min后,左手腕掌侧及尺侧、手掌尺侧缘、除拇指外的其余4指尺侧和鼻尖部出现散在小水泡,基底面呈淡红色。诊断:浅II度烫伤0.5%TBSA。创面涂湿润烧伤膏,每日静脉滴注头孢唑啉0.4 g及丁胺卡那霉素20 mg。创面逐渐肿胀,手腕处部分变黑,其创缘周围皮肤肿胀隆起,呈鲜红色。取创面分泌物培养鉴定为费劳地枸橼酸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在伤后第6天停用湿润烧伤膏和头孢唑啉,创面清创后外涂磺胺嘧啶银霜包扎,换药1次/日。创缘皮肤充血肿胀迅速消退,创面坏死组织脱落,13 d创面愈合。

  • 严重烧伤后翻身俯卧致呼吸停止二例

    作者:潘圣鑫;朱小平;苏为;陈红格

    我科曾发生二例烧伤患者因翻身俯卧后窒息、呼吸停止,报道如下。   例1,患者男,58岁,因汽油火焰烧伤全身、气急2 h 入院。入院诊断:(1)烧伤总面积90%TBSA,Ⅱ度70%TBSA,Ⅲ度20%TBSA;(2)中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经抗休克、给氧等一系列处理后,休克控制。呼吸22~25次/min,无明显缺氧征,未作气管切开。伤后36 h,病情稳定,呼吸平缓,为避免患者背侧创面受压,使用翻身床。俯卧位后15 min,患者出现呼吸极度困难,口吐白沫,全身青紫,随即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改为仰卧位,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 湿润烧伤膏致全身重症多形性红斑一例

    作者:曹云

    患者女,8岁。因双臀及双下肢火焰烧伤、全身红斑5 d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烧伤后曾在当地应用青霉素全身抗感染治疗,创面涂以湿润烧伤膏。伤后第15天,面、颈、四肢突起散在红斑,有痒痛感,两日后全身均出现红斑,其中四肢红斑融合成片,因高热、部分皮损区糜烂而入院。查体:体温40℃,脉搏124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1/9 kPa(1 kPa =7.5 mmHg),意识清楚,急性面容,全身均有红斑,部分融合成片,面颈及四肢皮疹糜烂,有臭味,双臂及右下肢残留烧伤创面约5%TBSA,其上涂有湿润烧伤膏并附着大量颗粒状红色血痂。实验室检查:总蛋白54.6 g/L,白蛋白29.3 g/L,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诊断:(1)烧伤残余创面5%TBSA合并感染;(2)全身重症多形性红斑药疹。

  • 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翻身窒息死亡一例

    作者:叶祥柏;谷才之

    患者男,30岁。1999年6月5日因钢水溅出(温度约为1 600℃),燃着全身衣物致头颈、躯干、四肢皮肤烧伤,于伤后4 h收入本院。  查体:体温37.2 ℃,脉搏120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6/10 kPa(1 kPa=7.5 mmHg),意识清楚,合作,鼻毛烧焦,声嘶。血气分析结果:pH 7.145,PCO2 75.8 mmHg,PO2 26.3 mmHg,BE -3.4 mmol/L,HCO- 25.3 mmol/L。面、颈、右上肢、双下肢、背部烧伤,总面积65%,Ⅲ度35%TBSA伴吸入性损伤。入院后立即给予补液、抗休克、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吸氧等治疗。伤后72 h,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呼吸22~24次/min,血气分析结果:pH 7.415,PCO2 42.3 mmHg,PO2 50.7 mmHg,BE 2.4 mmol/L,HCO- 26.3 mmol/L。

  • 急诊综合修复电损伤临床回顾分析

    作者:朱志祥;许晓光;李伟萍;李华强;徐旭;刘天一;鲁延龄

    目的 回顾分析急诊综合修复电损伤的临床应用。 方法  依据病历和照片资料,对14年间155例电损伤患者急诊修复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该组病例伤后到入院的平均时间是(14.09±21.5)h ,其中108例(70%)在伤后2 h内入院;入院到首次手术时间平均为(3.74±9.89)h(70%的患者为入院后1 h内)。459个部位清创后共保留裸露、失活或坏死的肌腱296条、血管19条、骨或关节196条或块、神经16条。首次修复中移植肌腱、骨、神经和血管等24例次。459个部位共使用组织瓣398块;全部皮瓣下连续CLS(等渗盐水1 000 ml,利多卡因1 g,氯霉素1 g)冲洗24~96 h 或更长;全部病例常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功能外形优良率占84.9%,差和截肢(指)占9.6%。[截肢(指)率是1.8%]。如果包括伤后自然丧失的肢体,总肢体丧失率是9%。 结论  急诊综合修复电损伤是一有效降低肢体丧失率的可行方法。

  • 保留死骨皮瓣转移覆盖治疗骨烧伤

    作者:陈锦河;郑庆亦;郑健生;蔡少甫

    目的 探讨骨烧伤后保留死骨的治疗方法,以求提高骨烧伤治疗质量,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92年以来,利用不去除死骨或仅去除部分死骨,覆盖皮瓣修复创面手术方法的特点。 结果  用该手术法治疗骨烧伤36例,无骨感染、骨髓炎、病理骨折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该治疗方法具有封闭创面可靠,缩短骨烧伤病程和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关键词: 烧伤 皮瓣
  • 转基因人表皮细胞移植猪创面后hEGF表达的实验

    作者:董肇杨;张文奎;于军一;史伟民;田毅华;陈玉林;戴方平;方之扬;Yeurgen Kopp

    目的 检测转基因细胞移植于猪的创面后有无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hEGF)表达。 方法 将种植于生物硅膜上的转基因细胞和正常表皮细胞移植于猪的创面,在移植后第1、3、5、8、12天取移植创面组织活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移植后创面有无hEGF表达。 结果 移植转基因表皮细胞的创面,hEGF表达阳性;移植正常表皮细胞的创面,hEGF表达阴性。 结论 转染hEGF质粒的表皮细胞可在创面表达hEGF。

  • 不同剂量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创面的比较

    作者:姚越苏;费存恩;李祖成;魏蔚;王应忠

    目的 探索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外伤创面的佳用药浓度、给药方法与剂量,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设等渗盐水加灭滴灵治疗为对照组,选择bFGF 的不同用药浓度(75 Au/cm2,150 Au/cm2,300 Au/cm2),每种浓度选择3种用药方法(每日1次法,每日3次法,每日1次加保湿法)进行创面愈合的比较性研究。结果 bFGF在一定浓度范围内(75~300 Au /cm2)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P<0.05),用药方法之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每日3次法与每日1次保湿法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结论 用药的次数与方法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比用药的浓度更为重要,从方便、合理与经济的角度考虑,每日1次保湿法值得临床上推荐。

  • 地白忍煎剂对人角朊细胞增殖及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作者:胡大海;汤朝武;陈璧;Margaret A.Hughes;George W.Cherry

    目的 观察地白忍煎剂对人角朊细胞增殖和抗氧化损伤的生物学效应。 方法  体外培养人角朊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地白忍煎剂,设不同培养时相点计数细胞增殖率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比较细胞增殖速度的变化;在培养液中加入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过氧化氢,模拟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对细胞的损伤,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分析地白忍煎剂对自由基损伤的拮抗效应。  结果  加入体积分数为3%~10%的地白忍煎剂后,角朊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细胞融合时间显著缩短;可减轻或消除由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过氧化氢介导的对角朊细胞的氧化损伤反应;地白忍煎剂对角朊细胞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 结论   地白忍煎剂可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角朊细胞增殖,具有保护创面促进上皮化并拮抗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

    作者:

    根据2000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进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排行情况报告,1999年《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被引频次为640次;影响因子为0.496。

  • 《中华烧伤杂志》被索引和收录情况简介

    作者:

    《中华烧伤杂志》现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 IM)》、《Medline Med》、《化学文摘(CA)》以及《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生物文献光盘数据库(CB Medisc)、《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全文检索系统收录,并被确定为外科学类核心期刊。

  • 总被引频次

    作者:

    这一指标是被评价期刊历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被其他期刊及期刊本身所引用的总次数,以频次来表示该期刊在科学交流中被使用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 影响因子

    作者:

    这是指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引率即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该指标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所以能够较好地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客观的情况。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可以认为该期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较大,其学术水平也较高。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数)

  • 循证医学

    作者: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循证医学创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在2000年新版“怎样实践和讲授循证医学”中,再次定义循证医学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好的研究证据主要指来自临床基础的研究、尤其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包括三个方面:准确的诊断性临床试验研究(包括临床检查);预后指标的强度研究;治疗、康复、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临床研究新证据不仅可以否定曾经已被接受的临床治疗方案,也将随时可被更强、更准确、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新证据取代。临床专业技能是医生长期积累的对个体患者的诊治和治疗反应的经验;患者的选择指患者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特殊选择和需求,每个患者都可能有不同的选择。  优秀的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能有机地结合上述三类要素,缺一不可。如果忽视医生个人的临床专业技能和经验,临床实践将有被外在证据左右的危险,因为再好的证据也不一定适合或适用于某一具体患者,应该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案、研究结果进行辨证的分析和评价,结合具体病例采用有效、合理、实用和经济可承受的证据。如果没有适时使用当前好的研究证据,临床实践就将有陈旧过时、弊大于利乃至危及患者的风险。合格的临床医生必须真心诚意地服务于患者,临床决策时理应考虑患者的要求和价值,制定出佳的治疗方案。

  • 参考文献量

    作者:

    指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的一个指标。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作者:

    为维护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有关期刊编辑部作出说明。(2)如1篇文稿已以全文方式在某刊物发表,除非文种不同,否则不可再将该文投寄给他刊。(3)请作者所在单位在来稿介绍信注明该文稿有无一稿两投问题。(4)凡来稿在接到编辑部回执后满3个月未接到退稿,则表明稿件仍在处理中,作者欲投他刊,应事先与该刊编辑部联系并申述理由。(5)编辑部认为文稿有一稿两投嫌疑时,应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并仔细核对后再通知作者,在作出处理决定前请作者就此问题作出解释。期刊编辑部与作者双方意见发生分歧时,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权威机构进行后仲裁。(6)一稿两投一经证实,将择期在杂志中刊出其作者单位和姓名以及撤消该论文的通告;对该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所撰写的一切文稿,2年内将拒绝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就此事件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烧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