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남방의과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254
  • 国内刊号: 44-162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0
  • 曾用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陈敏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单胺氧化酶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血管源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强;陆兵勋;王心宇

    目的观察单胺氧化酶单克隆抗体(MAOmAb)对大鼠血管源性脑水肿(VBE)的治疗作用.方法 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无脑水肿组、脑水肿未治疗组、脑水肿生理盐水组、脑水肿甘露醇组与脑水肿MAO mAb组.用腹腔注射苯肾上腺素的方法制成VBE模型,然后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甘露醇或MAO mAb到大鼠腹腔,通过远红外线水分分析仪分别测定各组脑灰、白质水分含量百分比.用Evans blue(EB)测定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结果 MAO mAb对减少VBE大鼠脑灰、白质水分含量、降低BBB通透性均有显著效果(P<0.01),尤其对白质的脱水作用更显著(P<0.01),而与无脑水肿组想比无显著差异(P<0.05).甘露醇组也可降低灰质、白质水肿,但对灰、白质无特异性差异,降低BBB通透性差.结论 VBE中BBB的通透性改变与单胺氧化酶活性有关,MAOmAb对VBE尤其对脑白质水肿有选择性治疗作用.

  • dsRNA阻断大鼠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Hes5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海燕;徐如祥;姜晓丹;罗深秋

    目的观察外源性短双链RNA(dsRNA)在转录后水平即mRNA水平降低基因表达的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通过由本实验室配制的特殊培养基诱导成神经干细胞,应用人工合成的dsRNA于不同浓度转染神经干细胞,Westem bloting检测dsRNA是否能阻断转录因子Hes5的表达,0.5%锥虫蓝法测定各浓度组中培养细胞活力.结果 200~300 nmol/L浓度的dsRNA能特异有效地阻断Hes5的表达,而50~200 nmo1/L浓度的dsRNA有利于干细胞存活.结论 dsRNA能在神经干细胞内启动RNA干扰作用,适宜浓度的dsRNA能在特异有效地阻断内源性基因的表达的同时,大限度地保持细胞活力.

  • 基因芯片用于鼠疫快速诊断的初步研究

    作者:黄海;马文丽;董兴齐;张宝;吴清华;郑文岭

    目的将基因芯片技术用于鼠疫的快速诊断.方法分别采用RD标记技术对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的DNA样品进行标记,与芯片上的探针进行杂交.结果芯片能将鼠疫耶尔森菌与同属的2种致病性细菌鉴别开.结论基因芯片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可用于鼠疫的诊断.

  • SARS冠状病毒N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作者:肖维威;马文丽;张宝;王艳;毛向明;彭翼飞;宋艳斌;吴清华;郑文岭

    目的 RT-PCR扩增、克隆SARS冠状病毒N蛋白基因.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TOR2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RT-PCR巢式扩增SARS冠状病毒的N基因,PCR产物克隆后进行测序鉴定.结果序列分析表明,pMD18-T载体中已成功重组了N基因.结论 N蛋白基因的扩增、克隆成功,为N蛋白的表达、N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抗SARS冠状病毒S1蛋白N端249至667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温坤;梅亚波;丘立文;廖志勇;袁国勇;车小燕

    目的在获得了具有免疫原性的SARS冠状病毒S1蛋白片段的基础上,制备和鉴定特异性抗该段S1蛋白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原核表达含S蛋白受体结合区的SARS冠状病毒S1蛋白片段S1c(N端249-667氨基酸残基),其免疫原性经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鉴定后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采用ELISA间接法、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筛选出3株特异性针对SARS冠状病毒S1蛋白N端249-667的mAb杂交瘤细胞株,IgG亚类鉴定1株为IgG1,2株为IgG2a,经免疫荧光鉴定与人冠状病毒株229E和OC43无交叉反应.结论获得3株抗SARS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建立新的SARS冠状病毒检测方法的和进一步研究S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在甲状腺相关眼病眼外肌原位表达的研究

    作者:陈静;魏锐利;何金;马晓晔

    目的研究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眼外肌组织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tropin receptor,TSHR)的表达,确定TSHR在TAO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12例严重的TAO患者的眼外肌组织标本及10例健康人意外死亡1 h内取出的眼外肌组织标本,4%中性甲醛固定24 h,石蜡包埋组织,作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对12例严重TAO患者及10例健康人的眼外肌石蜡组织切片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TSHR在眼外肌肌束膜、细胞膜及少量胞浆中表达,12例TAO患者中有10例检测出TSHR蛋白,阳性检出率为83.3%,正常对照组未检测出TSHR蛋白的表达.结论 TSHR蛋白TAO患者眼外肌组织中有表达,而在正常个体中没有表达,证实TAO患者球后眼外肌组织中存在有活性的TSHR蛋白,提示TSHR可能作为交叉抗原在TAO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与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相关性的初步分析

    作者:汪艳;王桂芳;叶海英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与有关不溶性微粒数量的相关性.方法模拟临床输液配制操作过程,对本院临床常用药配伍,测定进入病人静脉前液体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经输液器后不溶性微粒的数量均未超过中国药典中规定的相应标准.结论本院绝大部分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可排除由于中国药典规定的有关微粒数量超标而引起的可能性.

  • 影响大鼠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对比超声条件

    作者:修建成;区文超;谢晋国;杨莉;宾建平;查道刚;刘伊丽

    目的观察不同超声条件作用下声学造影剂对大鼠平滑肌增殖的影响.方法 96孔板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加入微泡,不同超声条件作用后48 h行锥虫蓝染色,采用MTT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结果机械指数0.75以下,锥虫蓝染色未观察到细胞毒性作用;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程度随超声机械指数升高而减低;照射时间60 s、造影剂微泡浓度20%时,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程度达到强.结论声学造影剂破坏对平滑肌增殖的抑制程度与超声机械指数、微泡浓度、超声照射时间有关.

  • 钩吻素子注射液的一般药理学研究

    作者:迟德彪;雷林生;杨鸿轩;孙莉莎

    目的观察钩吻素子注射液对实验动物精神神经、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用光电计数仪测定钩吻素子注射液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用CYS-0.5型压力换能器测定犬股动脉血压,用TB-611型张力换能器记录犬呼吸曲线,针型电极刺入四肢皮下测二导联心电图.上述指标通过MPA2000多功能信号处理器输入到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采样并处理.实验共观察了小鼠一般行为、15min内自发活动次数,犬的心率、心电电压大值、小值及平均值,犬的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及呼吸深度等9项指标,其中后7项指标观察了给药前及给药后10、20、30、60、90及120 min共6个时间点的变化.结果钩吻素子注射液中、高剂量可显著减少实验小鼠的自发活动次数:对实验犬的呼吸系统及平均动脉压、心电电压大值、小值及平均值均无影响.钩吻素子注射液低剂量对犬的心率无影响,但中、高剂量给药前后犬的心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钩吻素子注射液对实验小鼠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而除了对实验动物心率有一定影响外,对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无影响.

  • 甲醛固定源同种异体骨移植材料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陆云涛;原林;焦培峰;余磊;邱小忠;张黎声;钟世镇

    目的将福尔马林固定骨组织制备成可用于骨缺损修复的骨移植材料,并对其材料学性能进行研究.方法取新鲜尸体骨组织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锯骨机将其切成5mm×5 mm×5 mm的骨粒和5 mm×5 mm×40 mm的骨条,并对骨组织进行处理制备骨移植材料,对材料的残余福尔马林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并和成品的骨移植材料在理化性质和细胞相容性上进行检测比较,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该种骨移植材料在外观、色泽和形态良好,其残余的福尔马林含量远低于现有标准和规程对甲醛生物摄入量的要求.在理化性质上和细胞相容性方面与成形的骨移植材料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制备得到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材料在理化性质上能满足成骨需要,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且减少了移植材料含病原体的可能性.

  •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丁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作者:孙朝晖;郑文岭;张宝;石嵘;马文丽

    目的制备检测丁型肝炎病毒(HDV)基因芯片.方法针对HDV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多对PCR引物.用芯片点样仪将PCR产物点到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样品标记采用限制性显示技术,样品标记后进行杂交.结果运用PCR技术得到多个HDV特异性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的片段均属于HDV特异基因.杂交结果显示,样品和HDV诊断基因芯片杂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佳.结论用基因芯片检测HDV具有敏感、高效、检测结果可靠的优点,有着较大的应用前景.

  • 新型磁共振靶向对比剂Gd-DTPA-链霉亲和素的制备及其反应条件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岘;许乙凯;黄其鎏

    目的探讨制备Gd3+标记的二乙三胺五乙酸-链霉亲和素(Gd-DTPA-SA)的佳反应条件.方法选择不同pH值的反应体系(pH值分别为5、6、7、8)及不同DTPA-SA的摩尔比率(1000、500、200、l00),测定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每个SA分子所结合的Gd3+数目及Gd-DTPA-SA的结合活性.结果随着反应体系pH值的增高,每个SA分子所结合的Gd3+数目增高;当DTPA-SA摩尔比率低于500时,DTPA-SA联结Gd的数目随着DTPA-SA摩尔比的增高而增高:而当摩尔比率为1000时,则出现下降.各实验组Gd-DTPA-SA复合物的生物素结合活性无明显差异.结论 SA分子所结合的Gd3+数目依赖于反应体系的pH值及DTPA环酐-蛋白的摩尔比值,而Gd-DTPA-SA的生物素结合活性与反应条件无关.

  • rhIL-10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欧阳平;孟素荣;刘彦波;许顶立;赖文岩;彭立胜;徐安龙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rhIL-10)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IH/3T3细胞,应用rhIL-10与TNF-α共同作用并设立对照进行比较,采用MTS/PES法确定NIH/3T3细胞的增殖状态.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TNF-α对NIH/3T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rhIL-10单独应用对NIH/3T3细胞生长没有影响.在TNF-α刺激下,一定剂量的rhIL-10可抑制NIH/3T3细胞的增殖.rhIL-10可使TNF-α作用下的NIH/3T3细胞大部分处于Go/G1期.结论rhIL-10能明显抑制由TNF-α刺激的成纤维细胞增殖.

  • 地塞米松磷酸钠脂质体经兔结肠粘膜的体外Ussing chamber渗透研究

    作者:李国锋;陈建海;杨静;郭丹;任非;王春霞;侯连兵

    目的观测并评价载药脂质体经结肠粘膜渗透的特点.方法制备地塞米松磷酸钠(DSP)脂质体,采用体外Ussing chamber实验法,考察DSP经时经兔结肠粘膜的累积透过量及在粘膜内的分布量.结果和DSP溶液比较,DSP脂质体能延缓和减少DSP经结肠粘膜的透过量.DSP脂质体的表观渗透系数(×10-6,cm/s)为31.95±7.65,和DSP溶液(88.61±18.61)比较,具有显著差异.透过实验120min和300min时,DSP脂质体在结肠粘膜中的分布量均明显高于DSP溶液.结论和DSP溶液比较,DSP脂质体在治疗局部结肠炎时,可能具有更小的毒性,更高的疗效,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 黄芪水煎液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艳;杨洁

    目的研究黄芪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的作用.方法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系统中,采用对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实验,观察黄芪水煎液抗HSV-Ⅰ的药效.结果黄芪水煎液的半数抑制浓度为0.98μg/ml,小有效浓度为1.95μg/m1,治疗指数为128.结论黄芪有较显著的抗HSV-Ⅰ作用,且对细胞毒性低.

  • 降血脂剂对犬人工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

    作者:吴爱国;陈海金;谭艺真;姚红兵;黄宗海

    目的探讨降血脂剂对减轻静脉系人工血管移植物内膜增生的作用.方法将自体静脉碎片种植的Dacron植入20只犬下腔静脉(ⅣC),除对照组(n=8)外,实验组(n=12)术后给降血脂剂口服,两组动物定期处死,测定比较两组血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以及人工血管内膜厚度.结果实验组血管通畅率(75%)高于对照组(37.5%),Dacron腔面术后2周完全内皮化.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移近心端(P<0.01)、中部(P<0.05)及远心端(P<0.05)的植物内膜厚度均显著薄于对照组.动物处死时,实验组血清TC与LDL-C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HDL-C含量无组间差异(P>o.05).结论降血脂剂可显著降低犬血脂,对减轻人工血管内膜增生、提高通畅率有一定作用.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PLC-g1水解PIP2的数学建模

    作者:苏永春;邓凡;陆地;白晓春;谭小丹;董爱荣;罗深秋;邓亲恺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刺激下磷脂酶C-g1(PLC-g1)水解细胞膜上PIP2(PIP2)的动力学特性.方法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利用微分方程对PIP2的代谢途径进行数学建模.结果建立了PIP2水解过程中关键产物浓度的微分方程,分析了各个参数对这些水解产物的影响.结论这个数学模型为进一步描述PIP2代谢循环的生物学特征和主要产物间浓度依赖关系的动态变化奠定了基础.

  • 早产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围产期处理

    作者:余艳红;龚时鹏;苏桂栋

    目的探讨早产的病因、围产期处理及早产儿的结局.方法回顾我院8年的正常分娩病例,对照分析足月产和早产孕妇的年龄、围产因素、分娩方式的差异,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及结局.结果胎膜早破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成为早产的重要原因,妊高征、前置胎盘也是影响早产的因素,而不明原因的早产病例的比例有显著下降趋势,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是否经产妇等与足月产相比无差异.早产儿组中剖宫产率增加,Apgar评分≤7分者占67.64%,两组出生情况及分娩方式上有显著性差异.早产儿中缺血缺氧性脑病和吸人性肺炎发病率增高,其死亡率也明显高于足月产儿.结论积极预防影响胎膜早破的不利因素、控制胚胎移植数目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加强产前保健,提高对孕产妇状况的综合判断,减少早产的发生,以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内抑素的表达

    作者:刘木彪;何援利;彭冬先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抑素(ENS)在内异症血管生成调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0例内异症患者(Ⅰ~Ⅱ期26例、Ⅲ~Ⅳ期24例)和42例非内异症患者(对照组)腹腔液中VEGF和ENS的含量,分析二者浓度及其比值与内异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内异症组腹腔液VEGF、ENS浓度和VEGF/ENS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内异症患者中Ⅲ~Ⅳ期VEGF和ENS含量均高于Ⅰ~Ⅱ期(P<0.01),而VEGF/ENS比值前者则低于后者(P<0.01).增殖期与分泌期比较,除内异症组VEGF水平前者高于后者外(P<0.05),对照组VEGF和两组ENS水平两期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 VEGF和ENS同时参与了内异症的血管生成调控,而两者表达水平的失衡可能才是内异症发病的关键.

  • 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3种手术入路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小明;何恢绪;胡卫列;吕军;聂海波;李忠华;李清荣;黄孝庭;王元利;曹启友;姚华强;王尉

    目的评价经耻骨上、耻骨下、会阴3种手术入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优劣.方法解剖35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测量并比较耻骨上缘中点(A)、耻骨下缘中点(B)及会阴部两坐骨结节连线中点(C)分别到尿道球膜部连接处(D)、前列腺尖(E)及膀胱颈(F)的距离及相关角度;对另20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分别经3种手术入路显露后尿道,标记可能损伤的组织器官并评分.结果各点之间的距离AD=(6.5±0.5)cm,BD=(2.2±0.5)cm,CD=(3.4±0.6)cm,BD<CD<AD(P<0.05,SNK法);AE=(6.6±0.5)cm,BE=(3.0±0.5)cm,CE=(4.4±0.7)cm,BE<CE<AE(P<0.05,SNK法);AF=(5.7±0.6)cm,BF=(4.5±0.5)cm,CF=(6.5±0.6)cm,BF<AF<CF(P<0.05,SNK法).各点连线所成角度中,∠EAD(α1)=(9.3±2.0)°,∠EBD(α2)=(17.4±3.8)°,∠ECD(α3)=(9.2±1.6)°,α1与α2有显著性差异(P<0.05,t=11.1),α3与α2有显著性差异(P<0.05,t=12.1),α1与α3无显著性差异(P>0.05,t=0.13);∠FAE(β1)=(22.7±2.6)°,∠FBE(β2)=(32.9±6.4)°,∠FCE(β3)=(15.0±3.2)°,其中β2>β1>β3(P<0.05,SNK法).经耻骨上入路损伤评分为13分,经耻骨下为20分,经会阴为15分.结论暴露从优到劣依次为经耻骨下、经耻骨上、经会阴;损伤从大到小依次为经耻骨下、经会阴、经耻骨上部分.对于复杂性后尿道狭窄首选经耻骨下缘入路.

  • 国人胎儿肺泡发育与上皮细胞分化的透射电镜观察

    作者:孔祥永;安靓;封志纯

    目的观察国人胎儿肺泡发育及肺泡上皮的分化过程.方法自愿水囊引产的国人胎儿10~34周肺组织,HE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胎儿l0~16周,胎肺的发育以支气管树分支和管壁结构的逐渐完善为主,终蕾上皮为柱状的未分化细胞.17~24周,支气管树的分支明显增多,上皮细胞的分化趋于成熟.胎儿25周以后,支气管远端形成许多内壁光滑的原始肺泡,其上皮细胞以一种胞核较大,胞质核细胞器较少的原始细胞为主,但开始分化出Ⅱ型肺泡细胞.此时,肺泡上皮亦出现少量扁平的Ⅰ型肺泡细胞,但以Ⅱ型肺泡细胞为主.32周时,肺泡的发育逐渐成熟,Ⅰ型肺泡细胞逐渐增多.结论在人胎肺的发育过程中,Ⅱ型肺泡细胞的出现并不明显早于Ⅰ型肺泡细胞,原始肺泡上皮所衬的较幼稚的细胞,可能是成熟肺泡上皮细胞的干细胞或祖细胞,Ⅰ型肺泡细胞的出现是胎肺开始具有换气功能的标志,32周时换气功能趋于完善.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原代培养细胞的电镜观察

    作者:韩宇晶;赖卓胜;王亚东;姜泊;周志涛;周殿元

    目的研究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细胞经原代培养的细胞株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将1例经肠镜切除的直肠LST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株,然后进行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并与直肠腺癌及正常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进行对照.结果 LST原代培养的细胞表面被覆大量微绒毛,胞浆内有较多溶酶体、线粒体和吞噬颗粒,核异型性明显,核仁巨大,异型核沟.结论 LST原代培养细胞具有高度恶性倾向.

  • 成人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的远期疗效

    作者:江刚;刘永红

    目的探讨成人分泌性中耳炎(otitismedia with effusion,OME)鼓膜置管后的远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53例非肿瘤因素所致的OME患者接受鼓膜置管术且随访12~18个月的病历资料.结果 153例中,8l例以前曾接受过1次以上的置管术.术后随防12~18个月,89例的通气管己排出,其中55例OME复发.通气管排出后OME的复发与鼻腔和咽鼓管口病变显著相关.结论成年OME患者存在的潜在病变是通气管排出后导致OME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鼓膜置管的同时寻找并治疗潜在病变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远期效果.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不同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晔;王旭开;杨成明;刘光耀

    目的观察比较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普通肝素(UFH)和parnaparin(商品名新复先)两种不同抗凝辅助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86名入院后接受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UFH组及pamaparin组.UFH组在溶栓治疗后12 h给予肝素100U/kg·b.w.静脉推注,续1000 U/h静脉滴注,维持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正常对照的1.5~2.0倍,连续3 d后改为皮下注射7 500U每12 h 1次,连续注射4 d.parnaparin组在溶栓治疗后12 h给予parnaparin 0.4 ml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续注射7 d.主要观察终点:治疗2、7、14、30d内发生心脏性或非心脏性死亡、再梗死、药物治疗疗效差而必须行急诊血运重建的三联终点事件(死亡、心肌再梗死、紧急血运重建术).所有入选患者住院14d以上,随访至治疗后45 d.结果随访45 d内复合三联终点事件在parnaparin组明显下降(42.22%vs 37.08%,P=0.03),出血事件(10.00%vs 3.13%,P=0.06)及血小板减少(3.33%vs 0,P=0.07)亦少于UFH组.结论做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辅助抗凝治疗,pamaparin较UFH至少在45 d内更能减少心脏事件的再发生,更少发生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

  • 人脑胶质瘤与人脑转移瘤中NF-кBP65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唐万忠;夏玉军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HBG)与人脑转移瘤(HBMC)中核转录因子кBP65(NF-кBP65)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ABC方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6例正常人脑组织、18例HBG组织与12例HBMC组织中NF-кBP65的表达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脑细胞中NF-кBP65仅微量表达,在HBG细胞与HBMC细胞中呈不同程度的表达;在高级别HBG、HBMC和复发型HBG中,表达水平较低级别HBG细胞的高(P<0.01).结论NF-кBP65表达的增强与HBG和hHBMC恶性程度的增高、肿瘤浸润关系密切,并在HBG的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 血流阻断的缺血预处理技术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季锡清;李朝龙;杨进城;刘兴国;王孟龙;林智琪;林建华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在血流阻断的伴有肝硬化的肝癌切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手术切除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IP组18例,肝门阻断切肝前先给予缺血5min、灌注5 min的缺血预处理;对照组16例,单纯肝门阻断切肝,2组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和肝灌注1 h时肝组织Fas-mRNA表达、Caspase-3活性变化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术后1、3、7 d,IP组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6.985,P<0.01);术后3、7 d,IP组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t=3.447,P<0.05);术后1 d,IP组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t=3.360,P<0.05).术后1 h,IP组肝组织Fas-mRNA表达、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771,P<0.05).结论 IP对肝癌患者入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后的肝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是通过下调Fas-mRNA表达和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该技术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双针并行内固定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附14例报告)

    作者:付清海;孟新文;张卫涛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中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对2000年10月~2003年3月收治的14例患者17断指采用双针并行髓内贯穿固定骨折,并与同期其他内固定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断指均再植成活,随访的10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骨不连或骨延迟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5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双针并行内固定方法固定更加牢固,更有利于骨折愈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耿舰;朱梅刚;丁彦青;韩慧霞

    目的探讨肝脾γ6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观察1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并对相关文献进行调研.结果患者肝脾明显增大,镜下显示瘤细胞弥漫浸润脾脏红髓血窦,瘤细胞中等大,胞浆淡染,核染色质较细腻,核仁不明显.肝脏血窦内瘤细胞呈佛珠状或线样浸润,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45RO、CD3和TIA-1,而CD57、CD20和CD79a等标记阴性.结论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是较为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应注意与其他淋巴瘤和白血病的鉴别.

  • 肾上腺囊肿的声像图与病理类型的对照分析

    作者:周华;杨燕;苏安利

    目的探讨超声声像图对肾上腺囊肿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肾上腺囊肿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声像图及病理类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病理学验证,超声检测对肾上腺囊肿的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3%.结论超声检查可以较准确的诊断肾上腺囊肿.

  • 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施万细胞自噬作用

    作者:王万山;朴仲贤;韩明虎;王启伟;朴英杰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细胞自噬作用.方法横切大鼠坐骨神经制作wallerian变性模型,分别于造模后0、0.5、1.0、1.5、2.0、3.0、4、5、7、10、15 d取远断端组织行电镜结构观察.结果轴突在第0.5天时从髓鞘脱离,溃变呈空泡状.第2天开始髓鞘皱褶、断裂形成碎片,神经膜细胞(Schwanncell,施万细胞)内见大的膜结合髓鞘碎片和许多散在小碎片,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泡,呈酸性磷酸酶(AcPase)阳性.第4天时内膜区偶见幼稚细胞,1周后见大量幼稚细胞.第7天后施万细胞内自噬泡数量开始减少.实验全程偶见巨噬细胞,内有吞噬泡.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溃变髓鞘主要经施万细胞自噬清除,施万细胞脱分化为施万细胞祖细胞后大量增殖分化参与神经再生过程.

  • 血清S100蛋白联合TPS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治中的意义

    作者:罗荣城;何新斌;蔡红兵;李爱民

    目的研究血清S100蛋白及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测定48例乳腺癌患者和92例对照组成员血清S100蛋白和TPS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S100蛋白(中位值)为0.024μg/L,TPS(中位值)为135 U/L;血清S100蛋白的阳性率为14.6%(7/48),TPS阳性率为50%(24/48),其中Ⅳ期患者血清S100蛋白70%(7/10)阳性,TPS阳性率60%(6/10);病情进展,血清S100蛋白与TPS增高;远处转移患者血清S100蛋白较局部复发患者明显升高.结论血清S100蛋白及TPS水平的升高预示乳腺癌患者病情恶化,可用于乳腺癌分期判断及病情监测.

  • RT-PCR法检测肾癌组织中MN/CAⅨ基因表达

    作者:姜耀东;郑少斌;王战会

    目的评价RT-PCR法检测碳酸酐酶Ⅸ(MN/CAⅨ)基因在肾癌组织的表达的可靠性.方法以5例肾癌和5例正常肾组织为研究对象,提取总RNA,两步法进行RT-PCR反应,用MN/CAⅨ的特异性引物扩增,2%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并测序.结果经过测序证实5例肾癌组织的RT-PCR产物中有4例可见特异的MN/CAⅨ条带,而正常肾组织的RT-PCR产物均无相应的MN/CAⅨ条带.结论 RT-PCR法检测MN/CAⅨ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是准确、可靠的.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7型的分子遗传学诊断及临床分析

    作者:谢秋幼;梁秀龄;李洵桦;丰岩清

    目的研究分析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7型(SCA7)的分子遗传学诊断、应用以及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为SCA的36个家系43例病人、38例散发SCA患者、60名家系"健康个体"以及44名非家系正常对照人员,通过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技术检测SCA7基因位点内CAG三核苷酸重复扩增次数,并利用ABI373测序仪对异常等位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结果我国南方正常人群SCA7等位基因CAG重复数为9~19.检出2个家族性、1个散发性共3例SCA7患者,测序证实其异常等位基因内CAG重复数目分别为65、65、63.结论 SCA7基因内部CAG三核苷酸重复异常扩增是该病致病原因,利用分子遗传学分析可进行基因诊断,为症状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 股骨假体周骨折治疗方法的探讨

    作者:查振刚;林宏生;Axel Ekkernkamp

    目的探讨股骨假体周骨折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股骨假体周骨折分别采用钢丝、钢板螺钉、环抱器固定和更换长柄假体植入方法处理,总结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6例病人术后随访4~14个月,平均6个月,全部病例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良好.髋关节功能评定:90分以上3例、80~89分9例、70-79分3例、63分1例,优良率达75%.结论股骨假体周骨折类型不同,处理方法应不同:股骨颈端到小粗隆下缘的劈裂骨折,采用钢丝捆扎;全劈裂骨折移位明显,更换较小型号的假体,再用钢丝捆扎固定并植骨;小粗隆下缘到股骨干髓腔狭窄段的上缘骨折,选用长柄假体植入再用钢丝捆扎,假体远端加锁固定或选用环抱器固定;股骨干髓腔狭窄段以下的骨折,采用钢板固定或环抱器固定并植骨.

  • 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苏俊;田慧;李春霖;汪军;王莹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死亡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8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非糖尿病住院并死亡的老年患者292例相对照.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率13.11%,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6.15%(P<0.05).前5位的死亡原因依次是恶性肿瘤(29.5%)、心血管疾病(25.7%)、肺部感染(14.2%)、肾功能衰竭(9.8%)和脑血管疾病(5.5%).60~70岁组和70~80岁组首要死因是肿瘤,80~90岁组首要死因为心血管病,而90岁以上组肺部感染占第1位.高血压、高血脂、吸烟3个危险因素只有1个时心血管病死亡所占构成比为36.8%,而同时存在时心血管病死亡占所有死亡的比重增至50.0%.结论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但是在不同年龄组的重要性略有不同.心血管病死亡所占构成比与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的聚集程度相关.

  • 冠状动脉搭桥术及附加手术21例

    作者:童健;阎玉生;万磊池;陈坤堂;钱希明;陈群清

    目的总结我科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及附加手术的经验,介绍围术期的处理特点.方法对1998年12月~2002年12月行CABG及附加手术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早期死亡2例,系急性心肌梗死后急症搭桥者.附加手术的病例全部存活.随访18例,其中心绞痛症状消失17例,残余心绞痛症状1例.结论尽管瓣膜置换等附加手术延长了CABG的手术时间,但加强围术期管理,完全心肌血运重建,仍可取得较好结果.

  • 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尿瘘的修补(附56例报告)

    作者:赵国进;刘春晓;吴国定;张耀光;区向新

    目的通过改进手术方法、缝合材料、尿道支架等方式,提高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尿瘘1次修补的成功率.方法分析、总结56例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尿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大瘘口(瘘口直径大于3 mm)38例,小瘘口(瘘口直径小于3mm)18例.大瘘口采用双皮片法或带蒂阴囊皮瓣修补,小瘘口采用横Y-V皮瓣修补.支架管采用多孔硅胶"管中管".结果1次修补成功率达87.50%,其中大瘘的修补成功率达86.84%.结论保证修补皮瓣的血运、合成可吸收线的使用及尿道支架的引流等可提高修补成功率.

  • 胎位压迫致胫骨前弯畸形1例

    作者:张新合;黄长明;沈瑞群;王建雄

    我们收治了1例胎位压迫致左侧胫骨前弯畸形患儿,因此病例罕见,畸形较重,报告如下.

  • 小儿乳腺海绵状血管瘤1例

    作者:马俊勋;方驰华;钟洪才

    乳腺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我院于2003年7月收治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管瘤 小儿 乳腺
  • 肺放线菌肺炎1例报告

    作者:杨振峰;陈新;于化鹏

    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左胸持续性钝痛1周,于2002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胸痛,呈持续性,无向他处放射,无发热、盗汗,无明显咳嗽、咳痰.曾到当地医院就医,摄胸片发现左下肺片状阴影,给予环丙氟哌酸静脉滴注1周,抗炎,症状元好转,转入我院诊治.既往有支气管扩张病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胸廓对称无畸形,左下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局限性干湿罗音,右肺未闻及罗音.

  • 新法制备含VEGF启动子驱动的CD/TK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

    作者:黄元媛;黄宗海;陈建发;汤福祥;杨文宇;郑全;车小燕

    目的应用简化的细菌内同源重组法高效制备含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驱动的CD/TK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方法先以氯化钙法替代电穿孔法将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Easy-1导入BJ5183细菌,制备BJ5183pAdEasy-1细菌;再以后者作感受态细菌,与线性化的转移质粒pAdtrack-VEGFP-CDglyTK进行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VEGFP-CDglyTK,转染293细胞,制备含VEGF启动子驱动的CD/TK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结果 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成功率为60%(6/10).转染293细胞后7~12 d可收获病毒.结论简化的细菌内同源重组法简便易行,重组效率较高,易于推广应用.

  • 科学家合成新型氧分子

    作者:

    关键词: 科学家 合成
  • 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实现创面生理无疤痕愈合作用机理

    作者:

  • 芥子气烧伤的救治

    作者:

    关键词: 芥子气 烧伤
  • 我科学家在体外造出胃肠器官组织

    作者:

    关键词: 科学家 胃肠
  • 日本科学家发现分解煤炭的微生物

    作者:

    关键词: 日本 科学家 煤炭
  • 2003年第一军医大学科研工作再创辉煌

    作者:

    关键词: 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