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 종류구여림상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55/R
  • 国内刊号: 贾力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rc@cmaph.org
  • 曾用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三维超声成像对乳腺癌外科手术的指导价值

    作者:徐栋;钱超文;边晔萍;鞠海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对乳腺癌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6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前用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乳腺肿瘤情况.结果三维超声成像不仅能提高乳腺癌的超声诊断符合率[符合率94.1%,高于二维(88.2%)],还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癌肿块形态结构及其与周边邻近组织的立体关系及浸润层次等,如肿瘤侵犯皮肤、胸肌、胸壁等情况(显示率分别为75.0%,63.6%,60.0%),且对乳腺癌肿内血流分布及走行情况显示更清晰、敏感(显示率为95.6%).结论三维超声成像能更充分地表现肿瘤的形态结构、毗邻关系及血流分布情况,对乳腺癌外科手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作者:王索宇;徐仁根

    目的探讨CT检查对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CT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纵隔占位性病变42例,全部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11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不同质地的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有其好发部位及特征性CT表现,术前CT诊断准确率达71.4%(30/42).结论CT检查是提高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术前诊断率、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 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赵铭;刘善廷

    目的探讨颈清扫术后乳糜瘘的发生机制及预防处理原则.方法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83年1月至2005年1月共行各类颈清术1 750例,出现乳糜瘘48例、乳糜胸1例,发生率为2.8%,其中右侧5例,左侧44例;术前曾放、化疗者18例;治疗采用保守及手术两种方法,治疗中患者低脂饮食,保守治疗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局部加压包扎;日引流量超过500ml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手术治疗,手术采用结扎及局部喷涂创面封闭胶,带蒂肌肉瓣与创面黏合方法.结果49例均获痊愈,保守治疗38例平均拔管时间为12.6(5~34)d;手术治疗11例平均拔管时间为7.5(3~10)d.结论术中分别结扎胸导管及分支是主要预防措施,少量乳糜瘘保守治疗可痊愈,日引流量超过500 ml、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尽早手术治疗可缩短拔管时间.

  •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马清君;李伟平

    目的探讨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方法对8例hypo-MDS患者的临床特点、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结果进行分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8例患者均有2个以上部位骨髓增生低下、骨髓低细胞容积和不同程度病态造血.T细胞亚群分析结果显示5例有T细胞数目、CD+4/CD+8比例异常.治疗后2例基本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进步,1例无效.结论hypo-MDS以骨髓低细胞容积和病态造血为共同特征,表现为细胞免疫异常,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世政;龙金华;余祥艳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紫杉醇(TAX)加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减毒增效作用.方法5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每组25例,化疗采用TAX 135 mg/m2,第1天,DDP 30mg/m2,第1~3天;中药加化疗组于化疗前3天开始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次,1次/d,连用21 d;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中药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8%和40%;中药加化疗组能改善体能状态,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程度减轻、恢复快,胃肠道反应减轻.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提高TAX+DDP方案对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 HEPP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锋;钱军;秦叔逵;陈映霞;何泽明;王琳

    目的观察由羟基喜树碱(HCPT)为主,联合依托泊苷(VP16)、顺铂(PDD)和泼尼松(PDN)组成的HEPP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客观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全组25例NHL患者,男性16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55岁,均为复治病例.采用HEPP方案,即HCPT 8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VP16100 mg/d,静脉滴注,第1~5天,PDD 20 mg/d,静脉滴注,第1~5天,PDN60mg/m2,口服,第1~14天.28 d为1个周期,连续用药2个周期以上,按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并每周期观察毒副反应.结果全组25例中,可以评价疗效的22例,获得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6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CR+PR)60.0%.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6个月.血液学毒性是该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为48.0%,其中Ⅲ/Ⅳ度占24.0%;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为20.0%,Ⅲ/Ⅳ度占12.0%.恶心、呕吐反应多为Ⅰ/Ⅱ度,口腔炎、肝功能异常、便秘给予相应处理后均能在短期恢复.结论HEPP方案治疗难治性NHL的近期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使用.

  • 胸腺神经内分泌癌五例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苗英;王毅;黄蓉

    目的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癌(TN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5例TNC并结合文献从临床特征、影像学、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男3例,女2例,中位年龄46.8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胸部症状,肿瘤临床分期Ⅱ期3例,Ⅲ期2例.巨检肿瘤呈结节状,平均大径9.8 cm,切面灰白、灰红,可有出血坏死.镜检组织学分级:高分化2例,瘤细胞形态较均一,核分裂象少于10个/10HPF,呈梁索状、器官样排列,有或无点灶状坏死;低分化3例,瘤细胞呈燕麦细胞样弥漫分布.免疫组化:5例CK,NSE,SyN,CgA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低分化3例PCNA,Ki-67,p53弥漫阳性.结论TNC好发于中年人,且男性好发,具有复杂的组织学特点,根据肿瘤组织和细胞的异形性分为高、低分化两类;免疫组化有助于其与纵隔其他肿瘤相鉴别;TNC预后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术后放疗、化疗密切相关.

  • 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作者:潘建基;林少俊;吴君心;陈传本;张瑜

    目的探讨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疗效.方法37例鼻咽癌患者入选适形组,行常规放射治疗(36Gy)+后程3DCRT(34~38Gy),原发灶总剂量70~74Gy.同期配对法选择37例的常规放疗患者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和急性放射反应.结果适形组完全缓解率达100%,常规组86%.适形组口腔黏膜炎、后组脑神经损伤较严重,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的3DCRT近期疗效较常规放射治疗理想.

  • 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治疗晚期局部宫颈癌四例

    作者:庄甲花;王凌;孙庆旭;丁继美;刘春娜;张海燕

    目的探讨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治疗晚期局部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97年4月至2001年4月入院的实施全盆腔脏器切除的4例晚期局部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4例手术顺利;术后生存期为4~41个月,平均为16.3个月.4例分别死于肠梗阻、小肠阴道残端瘘绝食、盆腔疼痛绝食和肺转移.结论对同时侵及膀胱、直肠的晚期宫颈癌行全盆腔脏器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改进手术前后治疗方法.

  • 四种方法治疗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比较

    作者:韩宝林;庞青松;庞得全;王平

    目的评价化疗、放疗、放疗加化疗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联合全身照射(TBI)等4种治疗方法对原发鼻腔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NHL)的疗效.方法1980年至2000年间天津市肿瘤医院收治的原发N-NHL138例进行回顾分析.放射治疗:主野鼻前"凸"字野,辅单或双侧耳前野,累及口咽者先用面颈联合野.鼻腔靶区中位剂量56.0(35.2~75.5)Gy.化疗:放射治疗前、中、后或单纯化疗,方案为COP,COPP,COMP,CHOP,COBDP.6例为APBST联合TBI.TBI组剂量为6 MV X线8 Gy,有2例原发灶加量30 Gy.结果单化组、单放组、放疗加化疗组及APBST联合TBI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2%,69%,76%,8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2%,63%,83%.APBSCT联合TBI组生存率优于放疗加化疗组,而放疗加化疗组优于单放组,单放组优于单化组(P<0.05).结论放化疗结合的治疗应成为N-NHL的主要治疗方法,而APBSCT联合TBI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 钼靶摄影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方;李玉敏

    目的评价钼靶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准确性及与乳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浆细胞性乳腺炎在X线片上大多位于乳晕附近及乳腺中央区,乳晕皮肤可增厚,多数呈片状模糊的致密影,边界不规则、可见条索状改变.与乳腺癌根粗尖细的浸润毛刺影截然不同.结论乳腺钼靶检查是鉴别良恶性疾病较有效的方法,结合临床病史、症状及体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残胃贲门癌外科治疗53例

    作者:孙诠;常飞云;郭占江;叶永菁;郝丽芬

    目的探讨53例残胃贲门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31例行根治性切除,其中16例行根治性残胃全切除、空肠代胃、Roux-en-Y式主动脉弓下与食管吻合,15例行贲门肿瘤切除、余胃食管吻合.19例行姑息性残胃贲门癌切除术.3例探查.53例均经左胸后外侧第7肋间入胸.结果无手术死亡.31例根治性切除中29例随诊,术后生存5年8例、3年4例、1年8例,其余9例均在1年内死亡.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52%,50%.结论残胃贲门癌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

  • 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治晚期卵巢癌26例

    作者:童成礼;翁国爱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治晚期卵巢癌的应用价值.方法26例卵巢癌患者给予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3h,奥沙利铂135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28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CR5例,PR12例,SD6例,PD3例,总有效率为65.4%,全组中位生存期14.2个月,1年生存率为55.0%,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余反应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可作为复治晚期卵巢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五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施红旗;薛洪燕;楼善贤;刘庆伟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常规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染色对5例HAML进行研究.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5例HAML中,女性明显占多数(4:1),且大多无症状(3/5).组织学上,肿瘤由平滑肌细胞、厚壁血管及脂肪3种成分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肌样细胞为肿瘤主体细胞,主要有透明细胞型、蜘蛛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和多形细胞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细胞呈HMB45(5/5),A-103(5/5),SMA(5/5)和CD117(4/5)阳性.5例均呈良性经过,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HAML具有特殊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目前主张将其归入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相关肿瘤;HMB45,A-103,SMA和CD117的阳性表达对HAML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HAML手术切除可治愈.

  • 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25例

    作者:杨海军;段国婕;肖郑生

    目的总结并探讨淋巴结内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诊断方法.方法对76例恶性黑色素瘤中的25例淋巴结内发生转移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追问其原发病灶或病史.结果25例均诊断为淋巴结内转移黑色素瘤,部分病例做了免疫组化检查,其中18例有恶性黑色素瘤病史,1例有黑痣激光治疗史,6例原发灶不明,恶性黑色素瘤易发生于四肢且易于淋巴结转移.结论病史不明或无原发灶的病例诊断较困难,黑色素瘤抗体(HMB45)和S-100蛋白等标志物有助于诊断.

  • CT引导下Magnum活检针在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安全性

    作者:连润生;孙立功;李小云;王连祥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防范.方法对100例肺部疑难病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析阳性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100例穿刺成功阳性率95%,并发症主要为气胸(18例)、肺出血(28例)、胸膜反应(3例).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诊断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五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王爱武;翟梅娟;尹军平

    目的观察5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镜下观察.结果肿瘤境界清楚,直径小于5cm,瘤细胞呈梭形或较肥胖呈上皮样,形成围绕血管的富于细胞区及细胞稀少区.免疫组织化学示Vimentin,Desmin,ER,PR,SMA阳性或部分阳性.结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生育期女性外阴的良性软组织肿瘤,需与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浅表性血管黏液瘤等相鉴别.

  • 原发性小肠肿瘤38例诊治分析

    作者:叶国祥;汪益泉;毛敏军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38例中恶性肿瘤32例(84.2%),以腺癌多见,其次是恶性淋巴瘤.以腹痛、肠梗阻、腹膜炎、穿孔、出血等症状为主.X线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超声、CT、磁共振(MRI)、内镜也有助于诊断.结论腺癌和恶性淋巴瘤是两种常见的小肠原发性肿瘤.小肠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多数因并发症就诊,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小肠肿瘤 诊断 治疗
  • 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二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仙土

    目的观察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2例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的观察并随访.结果瘤细胞呈梭形,伴不同程度的胶原化及各种慢性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Vimentin,SMA,CD68,Desmin呈阳性表达,CK个别细胞阳性.结论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以炎症为背景、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一种肿瘤,临床和影像学容易误诊,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较好.

  • 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毛建英;蔡明霞

    目的探讨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PDFSP)的组织来源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3例PDFSP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HE形态和组化结果均不支持其为外周神经来源,更符合Bednar肿瘤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结论3例组化结果和HE形态均不支持其为外周神经来源,Bednar肿瘤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可能是同一组织发生不同阶段的肿瘤.

  • 膀胱癌46例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疗效观察

    作者:周春清;王斌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时,不同溶剂和不同体位对人体毒副作用及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方法将46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2例),均于术后2周开始行THP膀胱灌注,观察组用无菌蒸馏水作为溶剂,灌药后采取严格的规定体位;对照组用5%葡萄糖作为溶剂,灌药后自由更换体位.结果两组患者随访12~36个月,局部毒副作用和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时用蒸馏水作为溶剂局部毒副作用小,肿瘤复发率低.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72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学英;张丽;韩君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效果.方法对72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连续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2.5~12.5μg/h)15 d以上作为观察对象.结果完全缓解(CR)34例(47.22%),部分缓解(PR)26例(36.11%),轻度缓解(MR)8例(11.11%),无效(NR)4例(5.56%),有效率(CR+PR)83.33%,疗效欠佳和无效的16.67%.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可有效的缓解中、重度癌痛,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毒副反应轻微,不失为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首选.

  • 谷氨酰胺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斌;郝志英

    谷氨酰胺是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随着对谷氨酰胺研究的深入,大多数实验证明,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补充谷氨酰胺,可以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增强对肿瘤治疗的选择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在肿瘤治疗中补充谷氨酰胺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肿瘤治疗
  • 胸腺近期输出功能与移植后T细胞免疫重建

    作者:吴秀丽;朱康儿;李扬秋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有赖于T细胞免疫的重建.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s)是目前较可靠的反映胸腺近期输出功能的检测指标.定量检测TRECs水平可判断胸腺近期输出功能,评价移植后T细胞免疫重建情况.

  • RNA干扰及其在白血病多药耐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敏华;顾静文

    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这是困扰临床肿瘤化疗的难题之一.RNAi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基因治疗手段.与常用的反义RNA技术等其他基因方法相比,具有经济、高效、高度特异性、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该技术为白血病多药耐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辟了新思路,也为新的分子诊断和分子治疗提供可能.

  • 抗肿瘤药物福莫司汀粉针剂的安全性

    作者:张敏;王京燕;纪晓光;王洪权

    目的对福莫司汀注射液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福莫司汀注射液进行家兔耳缘静脉血管的刺激性试验及豚鼠的变态反应试验;体外观察福莫司汀注射液对兔红细胞悬液的溶血作用及有无红细胞凝聚作用.结果家兔耳缘静脉多次给药后,可见血管充血和血管外局限性出血,但未见血管壁明显的病理性改变,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兔红细胞没有溶血作用和凝聚作用;在豚鼠致敏试验中,未见变态反应发生.结论福莫司汀注射液对血管无刺激性,属弱致敏性物质,也无溶血及红细胞凝聚现象.

  • 亚高温盆腔区域热疗对原位大鼠膀胱肿瘤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旭;叶章群;米振国;崔援朝;王全红;任连生;郭素堂;韩存芝

    目的研究亚高温盆腔区域热疗致大鼠膀胱肿瘤形态学改变.方法制备原位的大鼠膀胱肿瘤动物模型,用内生场热疗系统从体外加热大鼠盆腔至41℃,热疗后对肿瘤进行病理研究.结果电镜观察短期组有早期凋亡细胞出现;长期组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多见.肿瘤细胞HSP70表达率短期组中热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长期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NA LI热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I热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高温盆腔区域热疗抑制肿瘤细胞增生,诱导凋亡,长期热疗未导致热耐受.

    关键词: 热疗 大鼠 膀胱肿瘤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干预性治疗

    作者:陈运贤;陆英;钟雪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一组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近年来有关MDS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包括免疫抑制剂治疗、化学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抑制MDS克隆的药物治疗等,就MDS干预性治疗以及疗效作一概述.

  • 甲状腺癌诊治进展

    作者:嵇庆海;王玉龙;郭智

    主要就甲状腺癌各种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的现状和进展予以叙述,并强调甲状腺癌诊治的规范化.

  • 本刊启事

    作者:

    关键词:
肿瘤研究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