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 종류구여림상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55/R
  • 国内刊号: 贾力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rc@cmaph.org
  • 曾用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新西兰大白兔植入性下腔静脉癌栓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作者:张雯;颜志平;罗剑钧;方主亭;吴林霖;刘清欣;瞿旭东;王建华

    目的 建立稳定的下腔静脉癌栓( IVCTT)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估,为进一步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1只新西兰大白兔皮下注入VX2肿瘤细胞株成荷瘤种兔.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开腹后在下腔静脉前壁缝一荷包,将瘤条经荷包注入下腔静脉腔内,悬挂固定于内壁制成癌栓模型.术后观察兔的生物学行为、体质量及存活时间.多排螺旋CT( MDCT)观察术后瘤栓的生长及转移情况.兔自然死亡后,肉眼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IVCTT及肝内外的转移情况.结果 MDCT和3D多平面重建( 3D-MPR)均见下腔静脉内充盈缺损及下腔静脉阻塞后的侧支血管和转移灶.病理证实了下腔静脉管腔内癌栓的存在及转移病灶,下腔静脉腔内成瘤率达100%.平均存活时间为(49.5±4.4)d.结论 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可供影像学评估的IVCTT动物模型,并证实MDCT及3D-MPR对诊断和监测IVCTT生长有良好价值,为临床治疗IVCTT的研究建立基础.

  • 乳腺癌组织中Ras相关C3肉毒菌毒物底物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毕益明;付艳;陈秀芳;李新军;陈元

    目的 探讨Ras相关C3肉毒菌毒物底物1(Rac-1)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激素受体状态的关系.方法 乳腺癌标本共13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Rac-1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及激素受体状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c-1、HI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4.75%(90/139)和65.47%(91/139),二者均与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5),与年龄、性别、组织类型、月经状态无关(均P>0.05).Rac -1、HIF-1α在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1.1229,x 2=0.1786,均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Rac-1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14,P< 0.01).结论 Rac-1和HIF-1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能成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新型分子标志物,阻断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可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CIK细胞、LAK细胞或PBLS细胞对胃癌荷瘤裸鼠治疗效果的比较

    作者:张林;侯艳红;张健;胡静;张静

    目的 比较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在体内条件下介导CIK细胞、LAK细胞及人类PBLS细胞三类不同的免疫效应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能力,为临床应用该抗体治疗胃癌的细胞选择提供实验指导.方法 采用化学耦联法合成的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分别与CIK细胞、LAK细胞及人类PBLS细胞联合经尾静脉注入SGC7901胃癌细胞移植瘤小鼠体内,同时以等量0.9%NaCl溶液尾静脉注射建立对照,治疗后检测在体情况下4组对胃癌细胞的杀伤能力,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CIK细胞治疗组小鼠肿瘤抑制率为(64.9±7.7)%,显著高于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LAK细胞及人类PBLS细胞组的(43.5±8.2)%和(39.7±6.5)%(均P<0.05),治疗结束时平均肿瘤质量为(473.9±37.7)mg,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的(764.6±88.3) mg和(829.1±104.4) mg(均P< 0.05).结论 初步的裸鼠模型治疗实验显示由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的CIK细胞在体内条件下对胃癌治疗作用优于其他常用的免疫效应细胞.

  • EZH2基因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李兰玉;张蔚;郭婉茹;张文婷;钟亚娟

    目的 探讨EZH2基因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方法检测21例正常子宫颈组织、27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及48例子宫颈鳞癌组织中EZH2 mRNA的表达,并分析EZH2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ZH2 mRNA在子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为(1.67±0.01),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0)和CIN组织(0.36±0.02)(均P< 0.01);EZH2mRNA在子宫颈鳞癌中表达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组织学分期、临床病理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均P< 0.01).结论 EZH2在子宫颈鳞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在子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子宫颈鳞癌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

  • 调强放疗联合TP方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梅;谢文佳;彭逊;林志雄

    目的 分析调强放疗( IMRT)联合TP方案[多西紫杉醇(DOC)+顺铂(DDP)]同期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初步探讨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初诊Ⅲ~ⅣB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IMRT处方剂量:鼻咽肿瘤区计划靶区(PTVnx)总剂量7000 cGy,分31~ 32次;转移淋巴结计划靶区(PTVnd)总剂量6600 Gy,分31~32次;高危临床肿瘤区的计划靶区(PTV1)总剂量6000 cGy;PTVnx分次剂量220~228 cGy,31~ 32次.同期予2个疗程TP方案化疗,DOC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DDP 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或者DDP 25 mg/m2第1天至第3天静脉滴注),2个疗程化疗开始的时间间隔为21~ 28 d.结果 全组32例患者均完成全量IMRT放疗及2个疗程TP方案化疗.无治疗相关死亡.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及口腔黏膜反应,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占46.9%(15/32),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占59.4%(19/32),Ⅲ度急性黏膜反应占40.6%( 13/32).本组病例的完全缓解(CR)率为96.9%(31/32).治疗过程中有29例(90.6%)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中位随访13个月,全组患者1年总生存(OS)率、无局部复发生存( LRFS)率、无区域复发生存(RRFS)率及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分别为100.0% (32/32)、96.9%(31/32)、96.9%(31/32)、96.9%(31/32).结论 IMRT联合同期T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好,CR率高,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在G-CSF支持下患者能耐受.该方案的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 三氧化二砷对尤文肉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作者:张帅;郭卫;任婷婷;卢新昌;彭显博;娄志远;卢群山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在体外对尤文肉瘤细胞系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噻唑蓝(MTT)实验选择对尤文肉瘤细胞系(A-673、RD-ES)无毒性的三氧化二砷浓度(<2μmol/L)后,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三氧化二砷作用下尤文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实验及明胶酶谱实验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作用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 迁移和侵袭穿过Transwell基底膜的尤文肉瘤细胞的数量随着三氧化二砷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经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处理过的A-673迁移平均数量分别占未处理组的54.3%、49.0%和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78,P< 0.01),在侵袭实验中分别为52.7%、32.3%和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83.76,P< 0.01);经过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处理后的RD-ES细胞迁移平均数量分别占未处理组的46.0%、39.0%和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8.25,P<0.01),在侵袭实验中分别为58.7%、22.3%和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73.25,P< 0.01).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和MMP-9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低浓度三氧化二砷可以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来抑制尤文肉瘤细胞系的转移能力.

  • 后腹腔镜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切除六例

    作者:孙小庆;翁博文;祝海;侯四川

    目的 分析后腹腔镜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后腹腔镜肾上腺细胞神经瘤切除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2~ 59岁,平均41.3岁.左侧2例,右侧4例.结果 6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术中血压无剧烈波动,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肿瘤直径3.6 ~ 11.2 cm,平均(5.9±2.1) cm;手术时间90~210 min,平均120 min;出血50~ 700 ml,平均160 ml.术后7~9d出院,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4~32个月无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野清晰、对肠道干扰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是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理想的治疗方式.

  • 乳腺髓样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比较

    作者:胡家永;张海威;周永华;朱丽萍;薛羽;张倜然

    目的 比较乳腺髓样癌( MB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73例MBC和1 12例ID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 IDC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35.6%(26/73),较MBC组的50.9 %(57/112)低(P=0.049);IDC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分别为13.7%(10/73)、16.4%(12/73)较MBC组的50.0%(56/112)、48.2%(54/112)低(P=0.000);IDC组中三阴型乳腺癌比例为68.5%( 50/73)较MBC组的20.5%(23/112)高(P=0.000);MBC组中乳腺X线片摄影表现更为不典型,较多表现为良性肿块(分别为30.1%、15.2 %,P=0.015);MBC组、IDC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1%、83.5%,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9.8%、84.1%( P=0.451 、P=0.308).结论 超声可能为检出MBC的主要手段,MBC预后未必好于IDC,化疗在MBC治疗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 三通管手推静脉注射法在腹部病变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作者:侯丽娜;任基伟;任清仙;靳宏星

    目的 探讨三通管手推静脉注射法在腹部病变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三通管手推静脉注射的方法对平扫发现病变的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正常器官及病变的增强效果并与高压注射器增强效果做对比.结果 三通管手推静脉注射动态增强扫描法可以获得同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相近的效果.结论 三通管手推静脉注射法在腹部MR动态增强扫描中,对于腹部病变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均能取得同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基本相同的效果,且操作简单、实用,并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子宫颈癌放疗后盆腔复发18例

    作者:袁光金;李前文;山顺林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 3D-CRT)同步紫杉醇+顺铂化疗治疗子宫颈癌放疗后盆腔复发的控制率、不良反应和生存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放疗后盆腔复发子宫颈癌患者18例,给予3D-CRT,1.8 ~ 2.0 Gy/次,总剂量为50 ~ 56 Gy,及同步化疗,紫杉醇135 mg/m2,顺铂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个周期,共1~2个周期.放疗结束后继续化疗2~3个周期.结果 放化疗后2~3个月复查,肿瘤完全缓解率27.8%(5/18),部分缓解率66.7%(12/18),总有效率94.4%.3~4度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直肠炎发生率分别为55.6%(10/18)、5.6%(1/18)、11.1%(2/18).1、2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4.4%.结论 3D-CRT联合紫杉醇+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子宫颈癌放疗后盆腔复发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 乳腺叶状肿瘤数字钼靶X线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王建明;赵宏光;史晋伟;戴苏华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T)的数字钼靶X线表现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乳腺PT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和X线表现.结果 10例PT患者,年龄18~ 59岁,病程1个月~5年,均以无痛性肿块就诊;良性2例,交界性7例,恶性1例;10例钼靶片中病灶均为高密度肿块影,7例呈分叶状(浅分叶2例,深分叶5例),2例椭圆形,1例圆形;2例部分边界清,1例恶性者局部可见浸润;1例晕区皮肤增厚;2例腋区可见淋巴结影;7例病灶周围形成晕征,1例病灶内见粗大条状钙化灶.结论 认识乳腺PT的临床病理特点,结合X线表现综合分析,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 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54例

    作者:张峻青;吴铁鹰

    目的 观察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54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体腔热灌注化疗仪,将顺铂注入胸腔,加热后进行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评价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胸腔积液性质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皆完成3~4次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完全缓解(CR)22例(40.7%),部分缓解(PR) 18例(33.3%),微小反应(MR)6例(12.5%),稳定(SD)4例(7.4%),进展(PD)4例(7.4%).总有效率为85.2%.治疗后胸腔积液蛋白含量、白细胞数皆明显下降.常见不良反应为呕吐、乏力及血液毒性,重度不良反应少见.结论 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高且安全性良好.

  • 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袁靖君;李丽霞;李洋;王志明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833例受检者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TCT)及阴道镜检查,选取633例可疑有子宫颈病变者在阴道镜下行定点病理学检查.结果 633例子宫颈疾病患者中,阴道镜检查诊断为慢性子宫颈炎40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183例(CINⅠ 97例、CINⅡ48例、CINⅢ38例),子宫颈癌45例.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慢性子宫颈炎406例,CIN 180例(CINⅠ 97例、CINⅡ46例、CINⅢ37例),子宫颈癌47例.阴道镜检查对诊断CIN的灵敏度96.7%(174/180)、特异度98.0%(444/453)、准确度97.6%(618/633)、阳性预测值95.1%( 174/183),阴性预测值98.7%(444/450);子宫颈癌的灵敏度93.6%(44/47),特异度99.8%(585/586),准确度99.4%(629/633),阳性预测值97.4%(44/45),阴性预测值99.5%( 585/588).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子宫颈疾病,尤其对诊断CIN和子宫颈癌有重要价值.

  • 甘氨双唑钠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作者:周业琴;谭榜宪;马晓洁;任涛;胡劲;李贤富

    目的 观察甘氨双唑钠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60例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6 MVX线适形放疗全盆腔DT40 Gy后重新定位,重新作治疗计划继续照射至50 Gy,有明显局部子宫旁残留者缩野推量到60 Gy,腔内后装治疗A点剂量30 Gy/5次,并配合顺铂20 mg/m2每周单药化疗,其中研究组同期配合甘氨双唑钠800 mg/m2放疗前lh静脉滴注,每周3次.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有效率( CR+PR)分别为100.0%(30/30)和93.3%(2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2.069,P=0.150),研究组完全缓解(CR)率为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356,P=0.037).研究组达CR和部分缓解(PR)照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3,P=0.045;f=-15.422,P=0.039),两组毒副作用相似.结论 甘氨双唑钠联合同期放化疗可以提高中晚期子宫颈癌的肿瘤消退速度及消退率,并可以降低达到CR和PR所需的照射剂量.急性不良反应不大.

  •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18例

    作者:何津;马龙滨;张景华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8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15例.腹腔镜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2例.开腹手术:左半肝切除术3例,右肝不规则肝切除术4例;破口缝扎加肝动脉结扎术2例,单纯缝扎止血术4例.15例手术治疗者出血即刻停止.2例行腹腔镜手术者1例生存18个月,另1例已生存40个月仍健在,开腹手术切除肿瘤者9例,术后生存6 ~ 37个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结论 自发性破裂出血不一定是原发性肝癌的终末期表现,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急诊开腹及腹腔镜肝切除术疗效确切,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预后较好.

  • 支气管囊肿外科治疗36例临床分析

    作者:魏书庆;张巍;丁悌

    目的 探讨支气管囊肿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支气管囊肿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包括肺内支气管囊肿14例,纵隔支气管囊肿20例和胸外(异位)支气管囊肿2例.无症状体检发现12例,有症状者24例.开放式手术32例,经电视胸腔镜手术4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支气管囊肿术前确诊困难,手术治疗可明确诊断且效果良好,电视胸腔镜下支气管囊肿摘(切)除术值得推广.

  • 儿童胫骨远端外侧巨大骨软骨瘤18例

    作者:海国栋

    目的 探讨经腓骨截骨、瘤体切除、下胫腓关节重建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软骨瘤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10年5月手术治疗的儿童胫骨远端骨软骨瘤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9岁,平均4.7岁;18例患者均行经腓骨截骨、瘤体切除、下胫腓关节重建.结果 手术时间80~ 13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平均250 ml.18例患者平均随访12.5个月,术后平均18.7周行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和感染,畸形完全被纠正.按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分:术前20~70分,平均45分;术后评分优2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术后优良率83.33%.结论 通过经腓骨截骨、瘤体切除、下胫腓关节重建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软骨瘤具有视野清晰、显露充分、固定牢固、矫正畸形和重建下胫腓关节同期完成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外科治疗方法.

    关键词: 儿童 胫骨 骨软骨瘤
  • 四连接素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匡雄辉

    四连接素(TN)被发现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在部分恶性肿瘤中,血清或血浆TN水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TN被认为通过与纤溶酶原结合而发挥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 原发性胆囊癌基因诊断现状

    作者:徐安书

    原发性胆囊癌(PGC)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与胆囊炎、胆囊结石的症状相似,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而且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临床上的普及,术后诊断胆囊癌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因此,如何提高PGC的早期诊断水平,为其早期治疗创造条件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现代医学在基因学水平上研究PGC的生物学行为,有助于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GC基因诊断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 基于loxP-cre系统的细胞内重组技术

    作者:吕勇刚;朱海军

    噬菌体呈现技术近年来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基于loxP-cre系统的细胞内重组技术是为重要的改进.从双载体系统到单载体系统,从大样本抽样测序到肉眼直观判断,它使大库容量天然抗体库的构建变得简单易行,并有利于高亲和力抗体的获取.现对其改进和完善过程进行综述.

  •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因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钧;崔红霞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HP)是胃癌发生发展进程的重要推动因素,现就目前国内外学者对HP在胃癌发生中致病的毒力因子及作用机制、宿主基因的易感性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诱发第二原发癌一例

    作者:金厅;胡伟汉;林辉

    患者男,57岁,因“回吸性涕中带血7个月余”于2002年12月25日就诊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查体:门齿距5 cm,体能状态评分90分,间接鼻咽镜见鼻咽左顶后壁结节状肿物,右颈Ⅱ区扪及一肿大淋巴结,大小约2.0 cm×1.5 cm,质软,活动,边界清,颅神经正常.鼻咽活组织病理检查示:(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磁共振成像示:鼻咽癌,病灶累及双侧壁及顶后壁,并有颅底骨质破坏,伴双颈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为鼻咽双侧壁、顶后壁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T3N2M0Ⅲ期(UICC 2002,92分期).于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2月21日行根治性放疗,鼻咽部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IMRT),68 Gy,30次,46 d,下颈部常规照射,54 Gy,27次,43 d.

  • 巨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一例

    作者:王彦平;周玲;于力;张文颖

    患者 29岁,末次月经2009年9月14日,预产期2010年6月21日,孕1产0,按期接受产前检查.孕31周B型超声示:胎盘实质内见6.8 cm×6.2 cm×4.1 cm不均质偏低回声团,边界清,形态规则,羊水指数( AFI)为12.3 cm.提示:胎盘实质内异常回声(血管瘤?).孕39周复查B型超声示:胎盘实质内见9.7 cm×8.0 cm×6.6 cm囊实性包块,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可见脐动脉穿入,AFI为19.7 cm.提示:胎盘内囊实性包块.2010年6月17日主因“停经39周余,阴道液体流出1h”入院.入院诊断:宫内孕39+3周,孕1产0,头位;胎膜早破.入院当日自然分娩一男婴,产程进展顺利,无窒息,婴儿出生体质量3000 g,查体无异常,产时、产后出血不多.胎盘重720 g,脐根部可见一直径8 cm囊性包块,切面呈多房样囊性分隔,内有淡黄色清亮液体流出,脐带长30 cm.胎盘病理诊断:胎盘平滑肌血管瘤,伴黏液变性和出血性变,脐静脉血管扩张.1年后随访,小儿生长发育良好.

  •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现状和思考

    作者:赵新;吴世凯;宋三泰

    抗血管生成药物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该类药物如贝伐单抗、舒尼替尼、索拉非尼、拉帕替尼等也被临床用于治疗乳腺癌,显示出一定疗效,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思考.

  • 乳腺癌患者260例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杨国庆;王国平;郭雪蓉;张永贞;白旭斌;武文燕;曹凌;王昕琛;张瑞锋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口学特征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健康人,情绪变化明显.乳腺癌患者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支持,其中城市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好于农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1,P=0.000).SCL-90总分以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78、-0.259、-0.165、-0.294 、-0.215、-0.177 、-0.175、-0.167、-0.219,P值均<0.05).结论 社会支持程度的高低影响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故应给予患者较好的社会支持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康复.

肿瘤研究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