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医杂志

中医

中医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68
  • 国内刊号: 11-216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www.jtcm.net.cn
  • 曾用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医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中药汽疗仪雾化透皮法外治痹病278例临床研究

    作者:张安林;顾宝新

    为了研究中药汽疗仪辨证用药雾化透皮外治寒湿阻络证、寒热错杂证、痰瘀阻络证为主的风湿寒性关节痛(风关痛)、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将378例风关痛、RA、AS、颈肩腰腿痛病人分别随机按3∶1比例设立对照:治疗组278例依据临床证型分别选用寒湿痹浴舒、寒热痹浴安和痰瘀痹浴宁,对照组100例用食醋、威灵仙,疗程均为20天,对临床的疗效及观察指标、实验室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治疗组对风关痛、RA、AS、颈肩腰腿痛,寒湿阻络证、寒热错杂证、痰瘀阻络证总有效率分别为98.89%、94%、96.22%、92.94%,98.22%、93.88%、94.12%;对照组分别为46.67%、20%、13.33%、45%、41.46%、10.53%、47.62%,显示中药汽疗仪辨证施药雾化透皮法对4病3证的总有效率均超过90%以上,对照组总有效率均未能超过50%,两组病、证分别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01);且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有肯定的疗效(P<0.05或P<0.01)。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严重副反应。表明中药汽疗仪辨病辨证用药雾化透皮法是治疗寒湿阻络证、寒热错杂证、痰瘀阻络证为主的风关痛、RA、AS、颈肩腰腿痛等病有肯定效果的一种新方法,且较安全。

  • 蛇创溃疡散治疗蛇伤溃疡376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康德;陈福奎;黄东标;楼正团;羊梅兰

    为了探讨蛇创溃疡散治疗蛇伤溃疡的药理作用机理,利用创面细菌学调查及药物抑菌试验等现代手段,采用外治法,用蛇创溃疡散对5种376例蛇伤溃疡患者进行外治,药力直达病所,酌情配合内治法。结果对眼镜蛇、五步蛇、烙铁头蛇、竹叶青蛇和蝮蛇的有效率分别为93%(53/57)、94.2%(49/52)、98.7%(75/76)、98.9%(88/89)和100%(102/102),总有效率为97.6%(367/376)。该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药理和实验均为该药的临床外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丹芍丸对肝肾阴虚湿热未清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莫穗林;李俊彪;罗致强

    以外周血红细胞膜C3b受体花环率(E-C3bR)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观察了自拟丹芍丸对17例肝肾阴虚湿热未清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丹芍丸能改善肝肾阴虚湿热未清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红细胞免疫功能,疗程前后E-C3bR(%)分别为8.91±4.09和10.01±3.21,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对上述病例利用丹芍丸水溶液粗提物进行体外干扰试验,空白管和实验管E-C3bR(%)分别为8.91±4.09和13.11±4.58,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激活率为22.98±17.10%。证实了丹芍丸不但在临床上,在体外试验中也同样能改善肝肾阴虚湿热未清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 柴胡疏肝散结汤治疗女童性早熟33例疗效观察

    作者:项秀荷

    女童性早熟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现,8岁前出现性征的发育。笔者近年来应用疏肝解郁、清热散结法治疗33例女童性早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所选病例为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女童。经检查除外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创伤或药物等原因引起的性早熟。并符合下列标准之一者:身高超过同龄儿童正常值(均值加2倍的标准差,M+2SD)或骨龄有明显超前者;血卵泡刺激素(FSH)或黄体生成激素(LH)或雌二醇(E2)高于正常青春期前高限值者;B超检测(按简化椭球体公式计算)卵巢容积大于1ml或子宫容积大于2ml者。本组33例就诊时年龄10个月~7岁10个月。其中<3岁6例,3~6岁18例,>6岁9例。33例均表现乳房增大,其中18例双侧增大,15例单侧增大。乳头色素沉着者12例。4例有月经来潮(1~3次),第1次来潮年龄分别为12个月、6岁2个月、6岁8个月、7岁。阴道分泌物增多15例,其中7例量较多。身高值大于正常同龄儿童(M+2SD)者8例。体重值大于正常同龄者(M+2SD)5例。患儿多有烦躁易怒,面赤口苦,胸胁胀痛,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数。其中10例检测血FSH、LH、E2值均高于正常同龄儿童。14例腕骨X线摄片提示骨龄超过实际年龄。B型超声波检查子宫体积增大者15例,其中3例>10ml。卵巢体积增大者9例,其中2例>5ml。

  • 中医药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感染性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225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淑文;王宝恩

    报告止于1998年底的225例内科急性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MSOF)患者,经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MODS患者225例,抢救成功161例,死亡64例,病死率为28.4%,其中MSOF140例,抢救成功82例,死亡58例,病死率为41.4%。疗效优于国内外报道的单纯西医西药疗法。研究表明,清热解毒,攻下退热方剂可以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可使内毒素血症转阴;活血化瘀方剂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改善甲襞微循环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可抗氧化及降低TNFα、IL-1等介质水平;通腑促动方剂可以改善胃肠粘膜屏障损伤、促动及防止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上述研究证明,中医中药在感染性MODS/MSOF治疗中确实起到了改善诸多病理环节的作用,显示了其多层次、多靶位的治疗作用。

  • 厌食症患儿胃肠激素及胃电图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葛小平;陈华;盛丽先

    厌食症是儿科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症,可分为脾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阴虚及肝旺脾虚等类型。由于小儿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以脾胃气虚型厌食症为多见。近年来对小儿厌食症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许多研究表明,小儿厌食症的发生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有关[1],而胃肠激素对胃肠运动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2]。为探讨胃肠激素及胃电图与小儿厌食症的内在关系,我们对69例厌食症患儿进行了胃电图的检测,对其中36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进行了血浆神经降压素(neurtensin,NT)、酪神经肽(neuropeplide Y,NPY)的检测。

  • 自制稳肝片治疗慢性肝炎无证可辨型患者24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化猛

    为了对慢性肝炎无证可辨型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其证型转变情况,以便提出其治疗的必要性,将34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40例给予自制稳肝片,对照组106例给淀粉片或不予治疗,6个月内观察患者中医无证可辨型证型是否改变及其改变的证型。结果治疗组证型改变44例,占18.33%,对照组改变62例,占58.4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表明,慢性肝炎无证可辨型采取强化治疗,是减少慢性肝炎发病的极佳途径,不应成为治疗的漏区。

  • 《内经》“久而增气”探思

    作者:闫晓宇;孟庆云

    《内经》提出,饮食药物有一个从“久而增气”到“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的转化过程,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指出长久服用固定药食,会对相应机体脏器产生“增气”的良性效应。然而,“增气”效应持续存在,反而对机体产生反向效应,即治疗效果到一定阶段,正向疗效出现后,随着服药时间延长,机体出现与治疗相反的反向疗效,甚至导致机体非药毒性损害。《内经》把这种中药“时效反作用生理效应”称之为“夭”(折返)效应。研究这一效应产生的机理、途径以及解决方法将推进中医治疗学中辨证的“用药疗程”规范化等理论和实际问题。

  • 王不留行善治内塞诸疾

    作者:聂时学

    王不留行性平,味苦,入肝、胃经,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功用。《别录》云:“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痒、内塞,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瘘乳,妇人难产。”《本草纲目》云:“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内塞,乃人体脏腑气血,经络不通,包括人体组织器官阻塞、粘连、增生代谢物积聚等。笔者在临床中常选用王不留行为主治疗不射精症、输卵管不通或粘连,乳腺增生、乳腺炎、泌尿系及胆结石症等。

  • 中成药治疗顽固性失眠举隅

    作者:张洪俊

    顽固性失眠在中医古籍中称之为“不得卧”、“不寐”、“目不瞑”,如《灵枢*大惑论》曰:“病不得卧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故目不瞑矣”,意即人能正常入睡,为阳与阴交,相互协调,若营血不足,阴虚不受阳纳,或因邪气扰乱,阳盛不得入于阴,均可导致阴阳不交,神不守舍,形成失眠。近年来,笔者宗前贤旨意,运用中成药辨治数例获显效,介绍如下。

  • 辨治眩晕尚须考虑瘀作祟

    作者:李恒芳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之状,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仆。对于眩晕的病因及治疗,历代医籍的论述,主要有主风、主火、主痰、主虚之说。如《内经》提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认为其病在肝,在脑,病因属风、属虚;金元刘河间认为由于风火;朱丹溪则认为“无痰则不作眩”;明代张景岳宗《内经》上虚作眩之说强调“无虚不能作眩”。现今对眩晕的辨证论治亦从以上理论。但从临床实践中可知,由血瘀所致眩晕者亦不乏其例。

  • 穴位按摩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0例

    作者:张瑞明;魏玉静

    我院自1998年1月~1999年10月,用穴位按摩加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全部200例病人均为门诊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116.)有关标准:(1)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反酸或反胃、烧心、胸痛等)。(2)内镜可见反流性食管炎改变或食道钡餐显示反流或食道清除钡剂延缓。200例患者均有反酸、烧心等临床症状并经内镜或钡餐检查确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均衡性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均停用一切影响胃肠药物1周。

  • 中药儿茶含服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30例

    作者:王显杰;孙录;徐万芳;张秀莹;马桂英;王晓微

    肿瘤病人在化疗后,常出现口腔粘膜溃疡,它不但影响食欲,疼痛难忍,容易感染,而且结痂脱落易引起出血。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很多,本文的目的在于观察和比较中药儿茶含服与维生素B2口服联合龙胆紫外涂对化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化疗后口腔溃疡住院病人全部口腔溃疡均是在化疗后1~3周内发生,排除维生素B族缺乏和使用激素造成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5岁,发病至用药时间48小时;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2岁,发病至用药时间52小时。两组条件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P>0.05)。

  • 疣净涂剂治疗扁平疣71例

    作者:左道奇;张兴范;钟健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自拟偏方疣净涂剂治疗扁平疣71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配制及用法  木鳖子(去壳)50g,大蒜(白皮或独蒜)50g,蔓荆子15g,五倍子15g,75%酒精200ml。将木鳖子、大蒜研成极细糊状去残渣;蔓荆子、五倍子取极细粉末同时浸于酒精溶液中,搅匀成糊状,装瓶密封备用。  先用75%酒精溶液对疣体做常规消毒,然后用无菌针点刺疣体顶部,刺微浸血为度,用棉棒蘸药涂疣体上及周围,每日2次。用药1周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周后疣体色泽变褐色或灰色,2周疣体消失脱屑为痊愈。治疗期间禁饮酒、进辛辣刺激之品。

  • 通络补脑汤治疗老年期痴呆58例

    作者:邵玉英;杨学峰;邵梦扬

    老年期痴呆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以呆、傻、愚笨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以智能衰退和人格改变为主而无意识障碍。自1996年6月~2000年7月,我们用自拟通络补脑汤进行临床对照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8例为河南省中医院及郑州东方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按1995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的痴呆诊断标准确诊。智力障碍程度采用修改的长谷川痴呆量表(以下简称HDS)检测,根据受教育程度不同测算,其标准为中学或中学以上文化组<24分,小学组<20分,文盲组<16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60~78岁,平均67.3岁;HDS积分平均为19.26±5.30分;平均受教育时间为9.14±3.61年;轻度痴呆23例,中度26例,重度9例;老年性痴呆14例,血管性痴呆25例,混合型11例,脑萎缩症7例,正压性脑积水1例;病程2个月~5.5年,平均11.32±13.16个月。

  • 更年康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00例

    作者:李学爽;向建敏;胡家才;涂志斌

    更年期综合征是更年期妇女常见病,笔者从1993年2月至1999年6月采用自拟更年康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46~56岁,平均50岁;病程6个月~3年。诊断依据:45岁以上女性,自然停经半年以上,临床症状以阵发性潮热、出汗为主,兼有心悸、失眠、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抑郁、性欲低下、腰酸痛等表现。

  • 陈可冀治疗自发型心绞痛经验

    作者:徐凤芹

    自发型心绞痛(包括变异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局部血流供应减少所致的心绞痛。其与劳力型心绞痛相比,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胸痛发作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自发型心绞痛与中医的厥心痛、卒心痛等病较为相似,临床治疗通常采用温阳、活血、疏肝、通脉等方法,但疗效多不满意。陈可冀教授擅长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现将其治疗自发型心绞痛经验介绍如下。

  • 黄春林治疗前列腺炎经验

    作者:尹国良;刘旭生

    黄春林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业医40余载,尤其在男性病的诊治方面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侍诊,深受教益,本文仅就黄老治疗前列腺炎的经验介绍如下。1 谨守病机,注重辨证  前列腺炎的证候特点表现多样,临床分型各家不一。黄老在临床上常分以下4型辨治。  湿热蕴积证:症见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黄或浊,味臭,大便干结或便溏灼肛,或伴恶寒发热,口干口苦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以清热祛湿、通淋排浊法,常选八正散加减。  热毒流注证:症见寒战高热,全身酸痛、乏力,会阴部、肛门坠胀疼痛,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黄赤,前列腺明显肿大、灼热、触痛明显,伴口干喜饮,腹股沟、耻骨上疼痛,性欲减退,性交射精疼痛,血精、血尿、尿道流脓性分泌物,大便干结,肛门灼热,严重者可出现尿闭。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法,常选清瘟败毒饮加减。

  • 中药蜜丸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高建忠

    中药有着较为丰富的剂型,如传统的汤、丸、膏、散、丹等剂型,及现代发展起来的片剂、冲服剂、针剂等。每一剂型,都有它各自的特点。同一方剂,由于配制的剂型不同,它的治疗作用也可能不同。同由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组成的方剂,在《伤寒论》中作丸为理中丸,治疗中焦虚寒的吐利腹痛,而在《金匮要略》中作汤为人参汤,治疗上焦虚寒胸痹证。可见临床用药在剂型的取舍选用上,也需根据病情,结合辨证而定。如今中医临床上,严格进行辨证论治,因人制宜所采用的剂型,几乎成为清一色的汤剂。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使用中药蜜丸剂型,体会到中药蜜丸除了有方便易服、省时省钱等优点外,有时在功效方面较汤剂为优,甚或有汤剂不可替代的作用。现结合病例简要介绍于下,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蜜丸
  • 周永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作者:胡琦

    周永明主任医师潜心研究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10余年,兹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 健脾补肾以生血  周师认为,尽管引起再障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各人不同,但终都导致骨髓造血衰竭,病人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舌淡、脉沉细等一派虚象。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而藏精化血,是气血化生之根本。故再障发生的本质是肾虚,补肾是其治疗基本大法。血细胞为有形物质,其性属阴,而骨髓造血过程是功能活动,其性属阳。气血不足,脏腑不得濡养则无力发挥正常功能;阳虚不化,阴血亦不能滋生。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周师补肾常常温肾阳与滋肾阴兼而顾之。对肾阳虚者重用温肾,佐以滋阴,既能从阴引阳,又免助火伤阴;对肾阴虚者则重用滋肾,佐以温阳,以求从阳引阴,推动运化。用药上,周师补阳喜用菟丝子、补骨脂、续断、淫羊藿等温润之品,切忌辛燥刚烈,先伤气阴;滋阴喜用女贞子、旱莲草、熟地黄、枸杞子之类,避免滋腻碍胃,影响吸收。常规剂量一般10~30g,胃纳正常、无感染等并发症者,用药分量酌情加重。周师在补肾同时常加牡蛎、龟甲等药,其意有二:一是利用其质重性降,潜阳软坚,能制阴虚阳亢和补阳药所致之亢热之弊;二是利用其味咸入肾经,能起引药归经之作用。

  • 刘永年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阳痿经验

    作者:陶寰

    刘永年教授善治疑难病,今将其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阳痿的经验总结如下。1 阳痿的病机与运用疏肝解郁法的理论基础  阳痿一病,《内经》称“阴痿”,谓之为“阴器不用”或“宗筋弛纵”,归其病由“气大衰而不起不用”或“热则筋弛不收,阴痿不用”。此后隋唐诸家多从劳伤、肾虚立论,至宋、明又有所发挥。概括其病机为“虚衰”和“邪热”。清代叶天士补充谓:“又有阳明虚,则宗筋纵……精气必虚”,并倡“通补阳明”。总而言之,病分虚实两方面,治疗多从虚损或邪热着手,然临床乏效者恒多。刘氏在分析传统理论并结合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到男子的举阳泄精是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固与肾之功能密切攸关,但肝之疏泄亦莫不系之。肝主疏泄,为宗筋之官。疏泄是肝之活动的体现,并非局限于气机调畅而言,还涉及到血液运行、精神活动、激素分泌等一系列生理机能。肝郁不达,气血失畅,宗筋不得肝血充盛,遂纵弛失用。诚如清代沈金鳌所论“失志之人,抑郁伤肝,肝木不能疏达,亦致阴痿不起”(《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源流》)。验之临床,阳痿一证属器质性者少,属功能性者居多。可见阳痿的病机除肾虚与邪热外,肝失条达是重要的病理因素。

  • 21世纪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前瞻

    作者:郁仁存;王笑民

    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已经历了40多年的艰苦历程,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在新的世纪中,随着现代医学对肿瘤发生、发展的机理以及治疗方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领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历史和研究成果  20世纪50~60年代,中西医结合肿瘤的研究处于起步的阶段,我国第一代西医脱产学习中医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起到了重要的开创性的作用,他们对中医治癌的古代理论、古代秘方、民间验方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研究,提出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的基本方法及思路,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70年代,中西医结合研究开展得不够广泛,进展不大,所刊登的文献以民间单方、验方、个案报道为主,其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性、真实性及实用性不是太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不大。进入80年代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甚为活跃,大量的论文总结了中医药疗法对西医疗法(手术、放疗、化疗)毒副反应的防治作用。另外,应用中医药方法与现代医学方法相结合提高肿瘤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的研究也逐步开展,国家科委还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部门组织了有关对肿瘤化疗减毒增效的“七五”及“八五”攻关课题,“九五”攻关课题进一步将研究领域拓宽至中医药抗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方面。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 从心理应激理论研究中医肝主疏泄脏象本质

    作者:严灿;邓中炎;吴伟康;王剑

    将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引入中医脏象学说的研究中,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中医肝主疏泄功能的心理应激机制。认为肝主疏泄的功能在机体心理应激中起决定性作用;从中医理论而言,肝是机体调节心理应激反应的核心。同时对今后相关研究的思路及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 健脑益智冲剂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模型大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和P物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梅建勋;张云岭;张伯礼;王永炎

    为探讨一种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MID)有较好临床疗效的中药复方制剂--健脑益智冲剂的疗效机理,应用MID大鼠模型,采用高压液用-电化学检测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中药对该模型大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P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术前中药组可提高造模后E的含量;术后中经组和术后西药组(氢化麦角碱,Dihydroergotoxine)可降低造模后5-HT的含量;3个用药组均可提高该模型P物质含量,以术前中药组明显。表明该方药可调整MID后大脑皮层紊乱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和P物质的代谢,这可能是它改善MID学习记忆的物质基础。

  • 10种雄性大鼠的中医体质学初步研究

    作者:陈小野;周永生;邹世洁;蒋小丽;樊雅莉;张宇鹏;崔成德;邵德彬;王丽芳;王肃;贺争鸣

    为了对10种北京市目前常用的雄性实验大鼠进行中医体质检测,用雄性大鼠品系有WistarⅠ级、Ⅱ级、Ⅲ级,SDⅠ级、Ⅱ级、Ⅲ级,CD(SD)IGSⅢ级(大、小体重),SHRⅠ级,SHR/spⅠ级。观测外观、大便、舌象、体温、肾上腺、胸腺、脾脏湿重,测定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功能。结果,WistarⅠ级、Ⅱ级、Ⅲ级,SD Ⅲ级大鼠体质基本正学,SDⅠ级大鼠略有虚热体质,SDⅡ级大鼠有实热体质,CD(SD)IGS Ⅲ级(小,大)大鼠有明显虚寒体质,表明不同品系、同品系不同微生物等级、纯系与非纯系、不同年龄大鼠的中医体质比较有一差异。

    关键词: 体质学说 中医学
  • 黄精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及顽咳效著

    作者:孙咸茂

    黄精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味甘平无毒。入肺、心、脾、肾经。黄精功似地黄,补而不腻;上则可以润肺强心,中则可以益气健脾,下则可以补肾填精,是味难得的“安五脏、补诸虚”,气阴双补的良药,临床应用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笔者用黄精配秦艽、丹参、萆、苍术等治疗痛风37例,治愈29例,好转8例;治疗高尿酸血症88例,显效84例(尿酸降至正常,下降幅度为57~630μmol/L),有效4例。与对照组(84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临床观察不仅有良好降低血尿酸功效,而且还具有较好的降脂、降糖作用。经研究发现,与黄精含有丰富的锌、硒、锗、镁等微量元素有关。  黄精治疗顽固性咳嗽:如治王某,男,43岁。因干咳6月余就诊。咳嗽伴口干、腹背引痛,多为阵发性剧咳,入夜尤甚,胸透及血常规正常,经用多种抗菌、消炎、止咳药未见明显疗效。脉寸浮尺弱,舌苔薄白少津。证属肺肾阴虚。处方黄精30g,当归15g,百部20g,紫菀20g,杏仁10g,川贝母6g,全蝎6g。服1剂咳减,服6剂症状消除。随访3月无复发。

  • 单味黄精治疗小儿脾疳

    作者:叶芳

    黄精为百合科草本植物,药用根部。味甘、平,入肺、脾、肾经。功能补脾润肺,益气养阴。笔者根据其药理作用及多年临床应用,体会到黄精能补脾阴,益中气,润五脏,强骨髓,长肌肉,养肺阴,生津液,益精气,为治脾疳之妙品。中医学认为,成疳的原因,主要是禀赋较弱,哺乳不当;饮食不节,恣食肥甘;病后失调,或为药误。“疳皆脾胃病,亡津液所作也”。小儿脏腑柔嫩,脾胃容易受伤,脾胃损伤则导致消化吸收及运化功能障碍,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全身脏腑、肌肉、四肢百骸,影响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以致百病丛生。  治疗方法:取黄精300~500g,研成细末,温水冲服。3岁以下每次服3g,3~5岁每次服4g,6~10岁每次服5g,11~13岁每次服6g,早晚各服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因其气味平和,味甘纯正,易被婴幼儿所接受。  临床观察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岁。服药1~3个疗程后食欲明显增加,食量增加,体重及身高增加为有效;服药前后食欲无明显变化,体重及身高均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治疗结果,有效28例,有效率80%。

  • 黄精功能补五脏

    作者:谢兆丰

    黄精,属补益药之类。味甘性平,入肺、脾、肾三经。功能补脾润肺,养阴生津。它不仅是一味治病良药,而且还是一味滋补五脏的妙品。笔者以黄精为主配伍用于五脏虚证,每收良效。现简介如下。1 补心:黄精有养血补心的作用。《日华子诸家本草》谓:“黄精润心肺”。笔者凡遇心血不足所致的贫血、神经衰弱、神志不宁、津液枯竭、怔忡健忘等证,以黄精、地黄、当归、柏子仁、炒酸枣仁、远志、丹参等组方,水煎服。若与百合、地黄、莲子心、茯神、酸枣仁、丹参等配伍,治疗神经官能症、癔病等疾患,其效更著。

  • 黄精治疗肺结核

    作者:马静华

    黄精味甘平无毒,性寒,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功能补中益气、润心肺、填精髓、强筋骨。并具有抗菌、降压等作用,对结核菌及多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现举例介绍如下。  如治徐某某,男,45岁。患浸润型肺结核半年余,经常身热,烦躁,干咳声怯。半月前因劳累过度,加之感受外邪,致发热身痛。用药热退后,继而胸背酸痛,干咳少痰,食少眠差,肢体倦怠无力,气短,午后低热,面色FDAF白,脉沉细微数,舌质淡红。证属气阴两虚。X线摄片诊断为左肺结核Ⅲ型。取黄精2500g,蒸晒干燥,洗净加水5倍,用文火煎熬24小时,滤去渣,再将滤液用文火煎熬不断搅拌,待熬成浸膏状500g,冷却装瓶,每日4次,每次10ml。3个月后,已不咳嗽,呼吸均匀,食纳尚佳,已无午后潮热现象,胸背痛症消失,体重增加,X线摄片示病灶已钙化,随访2年未复发。

  • 黄精有降胆固醇的功效

    作者:陈鼎祺

    黄精功能养阴生津,补脾润肺,止虚咳,治消渴等。笔者用黄精治疗高脂血症,尤以高胆固醇血症,取得一定的疗效。高脂血症是促使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曾观察过脑动脉硬化(含中风后遗症者)及冠心病人兼有高脂血症患者,在用活血通络等汤剂中,加上黄精15g以降血脂,一般服用2~4个月复查血清胆固醇明显下降,甘油三酯也下降,但不如胆固醇明显。所以在治疗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含中风患者)时,不但用活血通络、止痛(扩冠)的中药来治标,还须用黄精等降脂药物来治本,使冠状动脉、脑动脉中粥样斑块减少,达到防治动脉进一步硬化的作用。

  • 固表止汗用黄精

    作者:于进;于卓

    黄精,入脾肺经。其味甘、性平,有补脾润肺之功。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黄精固表止汗,疗效显著。在临证中,以黄精为主药,其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昭著,甚至略胜黄芪一筹。且用黄精益气固表时,并未发现其有滋腻之弊端。尤其对于一些气虚卫外不固的自汗证,选用黄精为主药,适当配伍它药成方,能获得良效。究其原因,自汗属体虚表气不固所致,自汗日久导致津液亦有耗伤。黄芪偏温,黄精性平,黄芪功专补气为长,黄精补中有润,对于自汗而气液两伤者,黄精则更胜黄芪一筹。因此笔者在治疗自汗证中,常用黄精为主药,益气固表止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如治吕某,女,31岁,1997年7月初诊。自汗半年,畏风易感冒,口干喜饮,体倦乏力,纳食正常,二便及月经尚调。舌质淡红、苔薄白欠润,脉濡。前医曾以玉屏风散加麻黄根等药治疗,效果不显。患者诉:服前医所投之药后仍自汗不愈,且口唇干燥、口渴益甚。笔者以黄精易黄芪,并以黄精为君药,适当配伍它药进行施治。处方:黄精12g,太子参10g,鲜石斛10g,天花粉10g,山药12g,北沙参10g,炙甘草5g,4剂,水煎服。服上药后患者自汗止,口渴症状明显好转。继以益气固表为法,善后调理。

  • 黄精为镇静良药

    作者:陈秀杉

    黄精味甘性平,入脾、肺二经,具有补中益气,养阴润肺生津,强壮筋骨等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倦怠乏力,肺痨咳血,产后虚弱等症。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遇有因频咳影响夜间睡眠的患者,随症加入黄精,多可收到显著的镇静止咳效果。曾遇一患者,咳嗽、纳呆、失眠,投以黄精、山楂各30g,泡水当茶饮,巧遇其子为迎接考试正温课学习,闻其药香甚浓,且酸甜可口,遂服用半杯,约10分钟,即酣然入睡,呼之不应,次晨醒来,精神颇佳。又有一次遇一外籍教师,他只身在外,患失眠症,服西药无效,按中医心肾不交论治,方中重用黄精40g,服药后,很快神昏欲睡,醒后精神良好,若方中去掉黄精则失眠再现。日后随症酌加黄精30~40g,共治67例,每收佳效。笔者体会,若单纯失眠,黄精配酸枣仁,则收效更佳。

  • 黄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能

    作者:杨丁友

    甲状腺功能亢进属中医学“瘿”病范畴,其病因多端,病初多实,耗气伤阴,久则由实致虚,而为气阴两虚。笔者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黄精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取得了较好疗效。在瘿病辨证中,无论气郁痰阻,肝火旺盛,或痰瘀化火,均可致气阴两伤。黄精补气养阴,性润而柔,善补五脏虚损,益气无助火之弊。现代医学认为,黄精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在甲亢的治疗过程中发现,黄精对甲亢所致心律失常及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而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亦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常将黄精50~100g单味水煎服,配合抗甲状腺药物可明显提高疗效,减轻其副作用。如治张某,女,39岁,患者1年前因精神受刺激后,渐感心慌、失眠、低热、多汗、乏力,伴两手细颤,血清T4、T3、FT4均高于正常,诊为甲亢,先后服用甲亢平、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心得安等药,病情时轻时重,后因白细胞减少而停药,曾间断服用多种中药煎剂效不显。就诊时,除上症外,患者性情烦躁,经期延后且量少,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查甲状腺Ⅰ度肿大,质软,可触及轻度震颤并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17次/分,律不齐,可闻及过早搏动,T4 184nmol/L,T3 4.3nmol/L,FT4 38pmol/L;白细胞2.3×109/L;心电图提示频发性室性早搏。辨证为气郁痰阻化火,致气阴两伤。于辨证方药中加黄精30g,10剂后,心悸、失眠、低热、多汗明显减轻,加大黄精量至50g,继服18剂,检测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此后将现服方药制成水丸,调理3月后,诸症消失,复查上述指标均恢复正常,追访半年未复发。

  • 草仙乙肝胶囊并用胸腺肽对慢性乙肝患者HBV抗原阴转疗效观察

    作者:李惠琳

    我院于1999年采用草仙乙肝胶囊并用胸腺肽治疗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通过随访观察其HBV抗原系统阴转情况,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1例病人均为男性住院病人。年龄22-66岁,平均35年。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所订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其中6例ALT在正常值3倍内,9例在10倍内,6例超出正常值10倍以上;10例胆红素在正常值2倍内,6例在5倍内,3例超出正常值5倍。A/G倒置3例,属轻、中、重度各1例。ALT/AST倒置9例。全部病人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15例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2例HBsAg、抗HBc、抗Hbe均为阳性。HbsAg及抗HBc阳性者2例。HbsAg及 HbeAg阳性者2例。

  • 逐痹丹临证运用举隅

    作者:辛月坤

    逐痹丹出自陈士铎《辨证录》,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肉桂、升麻、薏苡仁、神曲组成,主治风寒湿痹证。临床运用相当广泛,疗效显著。现将笔者运用其体会介绍如下。1 痛风  邢某,男,36岁,于1995年9月16日来诊。患者于4个月前无诱因逐渐出现左脚痛,以夜间为著。在多家大医院诊为痛风,治无好转而求治。刻诊:左踝以下肿胀,色苍白,剧痛,伸缩加重,大便微溏,血尿酸均增高。舌淡、苔白腻,脉迟。证属痹证,用逐痹丹加减。方药:人参3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3g,肉桂1g,升麻2g,薏苡仁30g,神曲2g,羌活10g,川牛膝6g,3剂,每日1剂水煎2次服。20日复诊,病去大半。原方再服17剂病愈。随访3年无复发。

  •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进展

    作者:

    偏头痛又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以头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为79.7/10万。本病反复发作,适延难愈,因而给患者造成精神和肉体上的极大痛苦。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近几年来的文献综述如下。

  • 实热证、虚热证造模大鼠甲状腺超微结构及功能对比研究

    作者:徐志伟;陈群;刘亚梅;雷娓娓;王斌;陈芝喜

    观察实热证、虚热证大鼠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及甲状腺结构改变。用中药灌服大鼠,形成实热证、虚热证模型,运用放射免疫测定和电镜技术观察。结果,虚热造模组血清T3、T4水平显著升高,rT3水平呈下降趋势;虚热造模组甲状腺滤泡上皮比实热造模组改变明显。表明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超微结构改变可作为热证虚实比较的重要依据。

  • 皮肤鳞屑样脱落、红斑、发热、关节剧痛病案

    作者:

    1 病历摘要  患者杜某某,男,50岁,农民。因全身皮肤鳞屑样脱落,脱屑处嫩红及红斑近半月,加重并伴发热、关节剧痛7天,于1998年7月21日入院。患者于20天前因“感冒”出现咽痛、鼻塞、头痛、发热(体温37.5℃)等症状,经用青霉素静脉点滴及感冒胶囊口服治疗后症状消失。3~5天后开始自下肢小腿部始如鱼鳞样片状皮屑脱落,逐渐上移遍及全身,脱屑呈灰白色,脱屑处基底呈鲜红色,大范围脱屑处可见大小不等的红斑。脱屑后约10余天全身酸痛,以四肢较著,伴头痛乏力,体温稍高(体温37.7℃)。在当地卫生院曾诊为“药物性皮炎”,经用药治疗不效。近7天来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发热(体温38.5℃),关节疼痛剧烈难忍,下肢膝踝关节微肿,活动受限,屈伸及行走困难,而入我院诊治。

  • 针刺治疗继发于中风偏瘫疼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彤;单衍丽;戴国华

    继发于中风偏瘫的疼痛是中风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针刺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为探讨不同针法对继发于中风偏瘫的疼痛镇痛效果,笔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97例均为有不同程度疼痛症状、诊断明确的中风偏瘫病人。其中脑梗塞59例、脑出血38例。随机分为3组:头针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38~82岁,平均57岁。体针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41~78岁,平均62岁。头针体针并用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0~81岁,平均61岁。  疼痛程度分级:根据患者主诉、体征将疼痛分为3级。Ⅰ级:轻微痛,指疼痛可以耐受,不影响肢体功能活动和睡眠;Ⅱ级:中等度痛,指疼痛较甚,限制偏瘫肢体活动,但不影响睡眠;Ⅲ级:重度痛,指疼痛强烈、持续,病人不能耐受,影响睡眠,被动活动可出现面色苍白、肢冷汗出。  3组疼痛病人治疗前3级疼痛分布:头针组Ⅰ级13例,Ⅱ级12例,Ⅲ级7例。体针组Ⅰ级10例,Ⅱ级9例,Ⅲ级10例。头针体针并用组Ⅰ级14例,Ⅱ级11例,Ⅲ级11例。经统计学处理3组疼痛程度差异无显著性(χ2=1.34,P>0.05),表明分组具有可比性。

  •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68例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方桂梅;吕桂泽

    为了观察针刺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远期疗效。采用针刺天枢、滑肉门、足三里、丰隆等阳明、太阴经穴治疗268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疗程60天,随访两年。结果显效113例(42.16%);好转130例(48.51%);无效25例(9.33%),总有效率90.67%,且随访两年无复发。该法还可降低患者血脂、血糖等指标。表明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安全有效。

    关键词: 肥胖症/针灸疗法
  • 中国中医研究院培训中心2001年招生通知

    作者:

    中国中医研究院是中国中医药研究和医疗教学的重要基地,本中心依托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医疗教学的优势,集国内大批中医药界名老中医药专家教授。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他们丰富的临床技能知识和办学经验,为国内外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本中心真诚欢迎中医药界同行朋友来中心学习进修。现将2001年上半年招生计划安排如下。  1.全国高级中医进修班:3月2日~3月13日,6月12日~6月23日。2.中西医结合肾病、糖尿病诊疗经验专题进修班:3月8日~3月13日。3.任志远针灸刀、小针刀;薛立功古长圆针针拔松解疗法临床应用专题进修班:3月16日~3月23日,5月9日~5月16日,6月26日~7月3日,7月16日~7月23日。4.高级中医肛肠病诊疗技术进修班:3月24日~4月2日,5月25日~6月3日,7月5日~7月14日,10月10日~10月19日为提高班,要求职称在住院医师以上,从事肛肠病临床3年以上者。5.中医美容培训班:4月4日~4月9日,6月5日~6月10日,7月16日~7月21日。6.继承名老中医经验专题进修班:4月11日~4月22日。7.高级针灸临床经验应用进修班:4月24日~5月7日。8.高级推拿按摩进修班:5月9日~5月20日,7月1日~7月12日。9.高级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与骨折、肢体畸形矫正经验进修班:5月21日~5月30日。10.中西医结合外科皮肤病、性病诊疗经验进修班:5月18日~5月24日。11.中西医结合风湿病(痹证)临床诊疗经验进修班:6月12日~6月21日。  以上各班于开班前1周电话联系,上课前1日报名。报名上课地址:中国中医研究院培训中心第一、第二教室(内设冷暖空调)。各班学费800元,报名费10元。学习结业颁发中英文对照钢印结业证书和继续教育学分证明。食宿统一安排, 费用自理, 请备2寸免冠照片1张。 地址: 北京东直门内北新仓18号中国中医研究院培训中心, 邮政编码:100700,联系人:狄福金,电话:(010)64062096,64028399,传真:(010)64062096。2001年7月1日~7月12日的推拿按摩班以及7月16日~7月23日的小针刀班在山东青岛黄岛骨伤医院举办,联系电话:(0532)6803234。京教社广字(东城)2000065号 (广告编号:200101-11)

  • 《良友》杂志中国优秀特色专科名医荟萃专栏征稿通知

    作者:

    《良友》杂志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社科期刊,每月出版1期,宣传效果好,覆盖面广。从2001年第1期起在《良友》杂志上开辟“中国优秀特色专科名医荟萃”介绍专栏,专门宣传介绍全国各地的特色专科名医,现征稿如下。  1. 征稿对象: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中工作的中西医特色专科医师,街道、厂矿企业医疗单位、乡村医生、民间医生、个体医生中有一技之长者均可投稿。2. 投稿要求:每人提供1寸黑白登记像片2张(背面写上姓名),提供1篇以第3人称写的简介(须打印),内容应有姓名、性别、学历、从医时间、技术特长、主治病症、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编等,要求300字以内;来稿一式两份,必须实事求是,文责自负,加盖单位或个人印章。3. 有关说明:按来稿先后安排在《良友》杂志内页上刊出,刊出后向每人赠送当期杂志5本,向每位刊出者颁发“中国优秀特色专科名医”入编证书,每位入编者须交纳宣传费380元。  以上来稿及宣传费请寄湖北省麻城市台湾街237号医药科技推广交流中心吴玲、郭振超收,邮编:438300,电话(传真):(0713)2926489。

  • 2001年全国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讨会2001年全国针灸及外治疗法临床应用研讨会征文通知

    作者:

    由中国中医药学会和中医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01年全国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讨会和2001年全国针灸及外治疗法临床应用研讨会”将于2001年6月举行。  2001年全国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讨会(简称“中医会”)征文内容如下:(1)老中医临床治疗经验总结;(2)临床辨证施治的经验;(3)中医(包括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介绍;(4)基础研究及理论探讨;(5)临床应用成方、验方的治疗新体会,例如小柴胡汤、补中益气汤等等,对其中一方在临床新用的经验与体会;(6)临床应用单味中药的治疗体会,例如白术、白花蛇舌草等等,对其中一味中药在临床新用的经验体会;(7)对于某方剂或其单味中药的研究新成果;(8)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思路、新进展。  2001年全国针灸及外治疗法临床应用研讨会(简称“针灸会”)征文内容如下:(1)针灸治疗常见病的经验;(2)推拿、按摩及其它理疗方法治疗常见病的经验;(3)体育疗法治疗常见病的经验;(4)非药物康复疗法经验;(5)穴位埋线和割治法等等治疗常见病的经验;(6)某个新、旧穴位的临床应用经验体会;(7)常用配穴临床经验体会;(8)药物外敷、外贴、外洗等临床新用的经验体会。  以上两会征文要求:(1)征文截止日期为2001年2月28日;(2)每位作者只限投1篇稿件;(3)文稿要求字迹工整,字数在2000~3000字,尽量不用表格,请自留底稿,字迹潦草者不予审阅;(4)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均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如“克”应为“g”,“毫升”应为“ml”,“白细胞5000/mm3”应为“白细胞5×109/L”等等;(5)文题下署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请写在稿纸首页末尾;(6)文稿务请加盖单位公章;(7)请在投稿信封左下角注明“中医会”或“针灸会”字样,来稿不退。会议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经专家评审后,录用文章将刊登在《中医杂志》2001年增刊上,参会代表由中国中医药学会和中医杂志社颁发论文证书并授予继续教育学分。  投稿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北新仓18号,中医杂志社东方岐黄科技服务中心,邮政编码:100700。  电话:(010)64035632,传真:(010)86472013, E-mail:jtcm@163.net, 联系人:午易。

  • 第三次新世纪特色专科名医学术交流会征文

    作者:

    中国民间医药科技推广交流中心、中国农村中医药学术研究中心定于2001年6月在武汉市召开第三次优秀特色专科名医学术交流会,特征稿如下。  1. 凡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所)中工作的医德医风良好、具有专科技术特长的中西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人员及乡村医生、民间医生、个体医生等均可投稿。来稿要求总结某一个方面的专科临床经验或体会,每稿限2000字以内,必须打印,另附600字以内摘要。2. 来稿经专家评审合格者邀请参加会议,并发论文证书和新世纪特色专科技术奖奖章,可参加赴越南考察活动。3. 截稿日期:2001年3月30日,信封上请注明“特色专科会征文”。

  • 本刊征稿启事

    作者:

    《中医杂志》自开辟“病例讨论”栏目以来,深受读者欢迎。现继续征稿如下:(1)近年在病房里曾经讨论过的有西医明确诊断的病例。(2)病历记录完整。(3)在会诊时突出中医辨证施治的讨论(可以有不同看法),对提高读者临床辨证水平有一定启迪。(4)讨论中决定所用的治疗方法结果如何。好有治疗前后化验等检查指标对比。(5)附有单位证明。  来稿请寄北京市东直门内北新仓18号中医杂志社9号编辑收,邮编:100700。

  • 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学术交流研讨会征文通知

    作者:

    中国中医药学会和北京高等中医培训学校定于2001年8月召开“中医传统特色疗法交流研讨会”,参会者颁发学会论文证书。  1. 征文内容: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肝病、不孕症、肿瘤及内、外、妇、儿、骨、皮等科的研究经验总结;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西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理疗、注射、膏药、针刀、手穴、足疗、挂线等;民间特色疗法及特殊诊断方法;新药及新仪器的发明使用;中医的新思维、新观点。2.征文要求:论文要有先进性、独创性、真实性、科学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国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水平。已公开发表的论文不在征文之列;全文一般不超过2000字,字体工整、段落清楚;应征论文每篇交评审费20元,与征文同时寄来,否则不予评审录用。论文经专家委员会评定后通知作者,录用论文拟正式出版,论文后详细署名。3. 新仪器及特色疗法展示推广内容:国家正式批准的医疗保健仪器、特效药物可在大会介绍,并在专厅陈列展示。确有疗效的治疗方法并自愿推广者,可在大会安排重点发言,并可聘为本校客座教师。4. 会议安排:开会时间暂定于2001年8月,地点待定。会期4天,截稿日期:2001年3月20日。无论文者可参加旁听,但须提前联系报名,其它另行通知。  征文请寄至北京中医药大学,谢计格收,邮编:100029,电话:(010)64286738、64202604、84254689。

  • 21世纪传统医药疗法学术研讨会暨医药科技网站成立大会征文通知

    作者:

    为适应我国医药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使医药科技学术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共享,中国南京聚杰医药信息科技中心学术部拟定于2001年4月在南京召开“21世纪传统医药疗法学术研讨会暨医药科技网站成立大会”。现征文如下:  1、征文内容:传统医药疗法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和地位;传统医药疗法理论探讨、实验研究、医史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古今医家经验总结、临床心得;有关疑难病症的单方、验方、古方、特效方、针灸、推拿、理疗、特色技术的发展与整理;传统医药在21世纪发展趋势及展望。  2、 注意事项:论文必须未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字数在3000字内;一经录用,作者即成为本科技中心学术部成员,并颁发聘书。除收入大会论文集并正式发表外,录用论文将在中国聚杰医药科技网站发表。  截稿日期:2001年3月15日,来稿请寄:南京市鼓楼邮局271信箱,南京聚杰医药信息科技中心 学术部收(请在来稿上注明“传统医药”字样),邮政编码:210008,联系电话:025-8763137,传真:025-8763209

  • 中国医药科技优秀论文荟萃征稿

    作者:

    为反映我国医药科技的学术水平,同时给广大的医药科技人员提供交流发表论文的机会,由中国民间医药科技推广交流中心等联合主编,拟由出版社出版《中国医药科技优秀论文荟萃》,特征稿如下。  1. 凡在乡镇卫生院(所)工作的中西医药护技各科人员,中西医结合人员及乡村医生、民间医生、个体医生等均可投稿,来稿要求总结某一个方面的临床经验或研究成果、理论探讨等来稿题材不限,每稿限2000字以内,必须打印,加附600字以内的论文摘要。2. 本书由著名医学研究专家王健、余治平等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聘请著名医学专家任编委。来稿经专家评审合格者即发入编通知,凡入编的文章均发给“优秀论文证书”等。截稿日期:2001年4月30日,信封上请注明“医科论文”字样。

  • 新世纪中国民间特技疗法推广暨学术交流会征稿

    作者:

    中国民间中医药科技推广交流中心《医药科技信息》编辑部决定于2001年5月在江城武汉举办“新世纪中国民间特技疗法推广暨学术交流会”,特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会议目的:培训、推广、传授民间特技疗法,交流民间医药学术经验,使参加会议的代表通过学习交流,能够掌握1~3种民间特技疗法,丰富自己的医技,能够使自己的学术经验得到肯定和交流。2.会议内容:民间特技疗法培训:会议特邀刮痧、蚁疗、蜂疗、电疗等方面的专家传授技术;交流民间医药学术经验;表彰在民间医药学术方面有贡献者;会议供应有关特技疗法的资料和用品。3.会议代表:有民间特技疗法方面的经验者;论文入选的作者;各级医药单位的医务人员、民间医生、乡村医生、个体医生;医药爱好者。4.会议征稿:凡在刮痧、蚁疗、蜂疗、电疗、针疗等特技疗法方面有研究和经验者;有单方、验方、秘方者,其它有一技之长者和临床经验者均可投稿。每稿限2000字以内,须打印,附600字以内论文摘要和联系电话号码。5.联系方式:稿件请在2001年3月30日前寄至湖北省麻城市台湾街237号医药科技推广中心,邮编:438300。或武汉市汉口三阳路7号2单元2楼医药科技推广交流中心驻汉办事处,邮编:430010,信封上请注明“特技疗法”征文。联系电话:0713-2926489或027-82832363,联系人:吴玲、郭振超。无论文者也可以在2001年4月15日前报名参加会议(联系方式同上),经学习后发给结业证书。

  • 道经千载更光辉——促进中医药在新世纪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佘靖

    随着世纪之钟的敲响,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和蓬勃发展的中医药事业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迈入了新纪元。回顾过去,20世纪的中医药经历了沧桑之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20年来,中医药事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增强生机与活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医药的法律地位、科学地位得到确立;由各级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科形成的中医医疗网络在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基本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及中药的开发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科研成果大量涌现,并愈来愈多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医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教育在继承发扬传统师承方式的长处和特色的同时,形成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层次和布局较为合理的格局;民族医药学得到进一步发掘整理、总结,民族医药医疗、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中西医结合队伍不断壮大,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科研、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层次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的合作关系,中医药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关键词: 中医药/发展趋势
中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