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productive Health/Family Planning 국제생식건강/계획생육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889
  • 国内刊号: 12-140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63
  • 曾用名: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306;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国外医学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王一飞 周福刚(执行)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自体腹水回输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裴雪婷;周平

    自体腹水回输是在无菌密闭系统中将自身腹水引出体外,通过一定装置将其中水、电解质、尿素氮等中小分子物质滤出,而蛋白质等大分子被保留浓缩,回输至人体内的过程。其作为自身白蛋白重利用的一种方式,已较多应用于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和癌性腹水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主要发生在行促排卵治疗时,以双侧卵巢增大、高雌激素血症、腹水、电解质失衡和少尿为特征,严重者可以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血管栓塞甚至死亡。腹水是中重度患者的常见症状,由于OHSS腹水中不仅含蛋白质、代谢废物,还含有多种激素及炎性因子,直接回输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自体腹水回输目前在OHSS治疗中应用极少。现就自体腹水回输技术在OHSS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人卵丘细胞内基因表达与胚胎发育潜能的关系

    作者:鲍晓;徐家伟;孙莹璞

    缺乏准确、客观、非侵入性的胚胎评估标准是目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对卵丘细胞内基因表达与胚胎及卵子发育潜能之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卵丘细胞内特定基因的表达与胚胎发育、成熟及发育潜能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近年来,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微阵列技术筛选出一系列颗粒细胞中能够预测受精结局、胚胎形态学评分、妊娠结局等胚胎发育潜能的候选标记基因,这些基因主要涉及卵丘扩展、脂类代谢、细胞凋亡等过程。然而,卵母细胞及胚胎的发育受卵泡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欲确立一种全面、准确、非侵入性的胚胎发育潜能评估方法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 多囊卵巢综合征遗传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媛媛;李佳蕊

    作为常见且复杂的育龄期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或)卵巢多囊性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而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晰。 PCOS家庭聚集现象提示其发病的遗传学背景,促进了PCOS相关致病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多的PCOS相关基因被发现,但该疾病基因型与表现型存在异质性,且缺乏大样本的研究,目前尚不能明确某一基因与PCOS之间的确切关系。介绍与PCOS发病相关的某些基因(胰岛素相关、雄激素相关、促性腺激素相关、其他卵巢功能相关、脂肪组织相关等)及其新进展。

  • 易受孕期知晓法避孕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艳萍;张美华;盖凌;杨丹彤;王磊光

    易受孕期知晓法(FAMs)是自然计划生育法的一种,可用于指导妊娠或避孕。FAMs因其无需任何医疗介入、无毒副作用、不受文化宗教限制等原因,深受部分育龄人群欢迎,其避孕失败率为1%~5%。FAMs在中国的使用人群主要限于婚前性行为及新婚的育龄人群,然而中国育龄人群甚至妇产科医生对FAMs了解有限,导致有关FAMs的知识宣教不足或片面、不完整,从而导致FAMs使用不当、避孕失败率明显升高,严重损害了中国育龄女性的生殖健康。鉴于以上原因,综述了FAMs应用机制、常用方法分类、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和国内应用前景等方面,以促进中国育龄人群正确使用FAMs、减少非意愿妊娠发生,并推进中国生殖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

  • 表观遗传学和环境因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吴夏迪;曲娟;崔毓桂;冒韵东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雌激素依赖的炎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基因的表观遗传学特性与EMs的发病有关。表观遗传学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共价修饰及染色质构象变化,这些改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包括肿瘤在内的病理变化。 EMs异位组织中芳香化酶基因的CpG岛序列低甲基化和(或)反式作用因子上调芳香化酶基因的表达;卵巢异位上皮及间质细胞的雌激素受体α(ERα)低表达而ERβ显著高表达;在位细胞的孕激素受体α(PRα)和PRβ均高表达;EMs异位内膜细胞的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启动子低甲基化而在位内膜高甲基化。此外,EMs异位组织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因及在位组织同源框基因A10(HOXA10)表达降低也与EMs有关;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表观遗传基因导致EMs的发生。综述表观遗传学改变和环境因素在EMs发病中的作用。

  • P38αMAPK在雌性生殖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世福;夏伟;朱长虹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是真核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MAPK在许多生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炎症反应、细胞骨架重排及应激刺激等。 P38MAPK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亚家族,其中P38α是P38MAPK中重要的亚型,在雌性生殖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卵巢在受到体内激素或者外界因素等信号刺激时,通过激活P38αMAPK信号通路,表达各种细胞调控因子以调控颗粒细胞活动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而影响生殖细胞的生长发育。激活颗粒细胞中P38αMAPK信号通路可以调控激素分泌及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有助于卵母细胞的成熟;P38αMAPK可能参与了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下调P38α的表达,可能导致成熟卵母细胞数目减少或者非整倍体卵母细胞的产生。

  • 我国女性生殖健康研究进展

    作者:徐珠屏;韩代花;梁裕杰;吴林;徐建国;王洋

    生殖健康是指在生命所有阶段的生殖功能和过程中,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其中涉及人口控制、可持续发展和妇女权益等问题,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5年提出了“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的奋斗目标,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不同人群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差距巨大。现从生殖健康现状、知识水平和服务可及性等方面综述不同人群妇女生殖健康研究进展,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 SOCS3基因在人类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刘忠慧;郝翠芳

    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因子3(SOCS3)是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信号通路的负反馈调节因子。 SOCS3主要通过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通路执行其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的抑制作用。近年研究发现,SOCS3与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肿瘤、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多种疾病有关。 SOCS3或许可以作为某些疾病诊断及评估预后的分子指标,以及作为特定疾病的靶基因。

  • 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与其对叶酸补充认知及服用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王宏伟;茅群霞;刘庆

    目的:利用已发表文献,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分析我国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与其对叶酸补充的认知及服用情况的关系。方法:分别在Pubmed采用“folic acid”、“pregnancy”和“China”等关键词组合进行检索;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数据库中采用“叶酸”、“妇女”等关键词组合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所有2014年4月19日及此前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章的参考文献也进行了检索。纳入标准为:观察性研究;包含受教育程度与育龄妇女对叶酸补充的认知或服用关系信息;研究对象为中国育龄妇女。结果:共获得中英文全文文献436篇,其中中文339篇、英文97篇。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5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以受教育水平为初中及以下者为对照,其余调查对象知晓叶酸的OR值及其95%CI分别为:高中/中专2.12(1.65,2.72)、大学及以上6.24(4.24,9.19);调查对象服用叶酸的OR值及其95%CI分别为:高中/中专1.63(1.39,1.93)、大学及以上3.48(2.35,5.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育龄妇女受教育水平与其对叶酸的认知及服用叶酸有关。应重点加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育龄妇女对叶酸的认知和正确服用的相关教育,以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发生的概率,提高我国母婴健康水平。

  • 15~24岁校外未婚青年异/同性间性行为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

    作者:胡塔静;左霞云;廉启国;王子亮;余春艳;涂晓雯;程艳;楼超华

    目的:了解15~24岁校外未婚青年与异性/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向该人群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6个省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对1113人校外未婚青年进行计算机辅助的自填匿名问卷调查。结果:15~18岁组和19~24岁组男性异/同性间性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女性(P<0.05)。异性间性行为时,15~18岁组7.14%的女性报告首次性行为属被迫发生;15~18岁组和19~24岁组男、女性首次性行为安全措施的使用率为66.67%和40.00%及58.82%和49.11%,男性报告使性伴怀孕和女性报告怀孕的比例接近(30.00%);19~24岁组性伴个数2名及以上男性报告率高于女性(P<0.01)。同性间性行为时,15~18岁组男、女性报告平均年龄仅14岁;19~24岁组15.79%的男性报告首次性行为属被迫发生,46.15%的男性和33.33%的女性报告有2名以上性伴。多因素分析显示,男、女性与异性发生性行为共同的危险因素为看黄色制品和年龄较大(OR男分别为3.51和3.81,OR女分别为6.41和3.58);与赞成婚前性行为相比,本人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OR=0.18)、父母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OR=0.37)和朋友持无所谓态度(OR=0.47)是男性的保护因素;与赞成婚前性行为相比,自己认为婚前性行为不好(OR=0.14)和不能接受(OR=0.06)、朋友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OR=0.16)和不清楚朋友态度(OR=0.21)是女性的保护因素,父母持无所谓态度是女性的危险因素(OR=12.56)。结论:校外未婚青年与异性/同性的性行为及危险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并与接触过黄色制品、个人及父母/同伴的开放态度呈正相关。

  • 流产后关爱服务的干预研究

    作者:陈静;侯淑萍;竺闻雷;李淑敏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AC)服务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611例计划行人工流产终止早孕妇女,其中304例妇女接受传统人工流产服务(对照组),307例妇女在接受人工流产服务同时接受流产后关爱服务(干预组)。术后随访半年。随访内容为2组对术后避孕方法的可接受性、续用率以及重复流产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接受流产后关爱服务(尤其是术前避孕咨询)后,35.50%流产女性选择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而对照组仅有1例(0.33%)选择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干预组对即刻宫内节育器放置的接受性大于对照组(χ2=125.695,P=0.000)。354例流产女性在术后6个月中接受了随访(干预组173例,对照组181例)。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续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0%vs.100.0%,χ2=0.000,P=1.000);干预组对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的接受性大于对照组(19.08%vs.8.84%,χ2=6.936,P=0.008),但续用率则低于对照组(24.24%vs.87.5%,χ2=14.966,P=0.000)。对照组对避孕套的接受性高于干预组(73.48%vs.37.57%,χ2=44.828,P=0.000),但2组的避孕套续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3,P=0.881)。2组发生的重复流产均与使用避孕套相关的避孕失败有关,重复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4,P=0.453)。干预组发生1例术后即刻放置的宫内节育器脱落。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咨询可促进妇女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

  • 甲醛对人绒毛滋养细胞毒性的研究

    作者:蔡晓辉;林青

    目的:研究甲醛对人绒毛膜滋养细胞活性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9例早孕人工流产患者的绒毛组织,原代培养绒毛膜滋养细胞,分别加入50,100,150,200μmol/L甲醛处理细胞48 h。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滋养细胞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以DMEM/F12培养液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0,150,200μmol/L甲醛染毒组的细胞活性显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之间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醛达到一定浓度时(≥100μmol/L)对人绒毛膜滋养细胞的细胞活性有毒性作用。

  • 妊娠早期人工流产前女性阴道常见病原体感染分析

    作者:张步美;王建梅;张钰;霍彦;辛亚维;殷文静

    目的:了解妊娠早期人工流产前女性阴道常见病原体感染状况及临床症状。方法:对2013年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2270例妊娠早期人工流产前妇女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盒及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进行检测,同时询问患者并观察患者外阴、阴道及宫颈情况,记录是否有临床症状。结果:在2270例患者中,细菌性阴道病阳性897例(39.52%),其中有临床症状者532例(59.3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22例(5.37%),其中有临床症状者96例(78.69%);滴虫性阴道炎65例(2.86%),有临床症状者47例(72.31%);其中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合并滴虫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分别为4.23%(96/2270)和2.34%(53/2270),3种病原体同时检出率为0.93%(21/2270),合并感染者均有临床症状。结论:部分妊娠早期人工流产前女性阴道感染病原体状态下可能无症状,因此做好人工流产前常见病原体筛查有助于预防术后感染。

  • 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观念、认知与行为特征研究--基于全国六省的定性访谈研究

    作者:王磊;张蕾;胡成花;庞丽华;郑晓瑛

    目的:了解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群体在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性、行特征状况,为做好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方法:在全国6个省市开展定性访谈研究,通过现场沟通和交流,获取了120例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观点、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定性研究。结果:未婚流动青少年在性观念上具有多元性;主要从网络、书/杂志、同学/朋友处获取了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但水平普遍偏低;相当比例未婚流动青少年有性经历,但自我保护意识却相当薄弱。结论:未婚流动青少年的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工作环境和流动性等方面的特点对其性知识、性行为与性道德观有深刻影响,也导致该群体中存在着普遍和严重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要做好针对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公共服务,社会应提供更便利的避孕工具获取渠道,加强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专门针对未婚流动青少年的公共服务。

  • 未婚流动青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提供的困惑:来自供需双方的声音

    作者:郭华;张蕾;庞丽华;胡成花;郑晓瑛

    目前中国未婚流动青年的生殖健康服务可及性不高,从供需双方来讲,未婚流动青年和医疗卫生人员都有各自的困惑。未婚流动青年对提供生殖健康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认识不足。因为隐私、医疗卫生人员态度、时间等问题,有些未婚流动青年倾向去私人诊所看病。医疗卫生人员为他们提供服务多是被动、不全面的。未婚流动青年的生殖健康问题和心理问题密切相关,往往交织在一起。通过供需双方做对比,凸显出未婚流动青年生殖健康服务提供的矛盾和误区。

  •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和术后即时避孕的影响

    作者:施静芳

    目的:分析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对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和术后即时避孕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前瞻、对照、单盲方法,将120例进行初次无痛人工流产的未婚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流产服务模式,观察组接受PAC服务模式。评估术后即时避孕的使用情况,并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不同服务模式下行人工流产术前后患者焦虑程度的差异。结果:手术前,对照组SAS评分为(47.8±8.3)分,观察组为(47.6±8.2)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h,对照组SAS评分为(45.6±6.1)分,观察组为(28.2±4.7)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01,P=0.000)。对照组流产后立即落实避孕措施的比例为11.67%,观察组为78.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流产后服务模式有助于缓解初次人工流产未婚女性的负性心理,同时对有效、即时落实避孕措施,改善女性生殖健康有积极的意义。

  • 未婚流动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现状、挑战及发展

    作者:郑晓瑛;张蕾

    从未婚流动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需求的视角探讨当前面向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现状、挑战及发展方向。中国流动青少年对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表现为:内容的广泛性、途径多样性和教育/咨询环境的私密性。当前的挑战主要包括:家庭性与生殖健康观念和知识传输基本功能缺失;农村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阵地沦陷;社会环境从“谈性色变”到“性开放”的强烈冲击。需从加大政策保障执行力度,在青少年学前和在学期间发挥家庭和父母在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确保青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综合化性教育,青年人的性与生殖健康促进要同就业、保健、教育及反暴力等干预相结合4个方面积极应对挑战。

  •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关键词:
  • 欢迎订阅2015年《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作者:

  •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理事单位名单

    作者:

  • 本刊定稿文章可实现数字优先出版

    作者:

    关键词: 定稿 数字
  •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生殖健康 计划生育
  • 新型口服避孕药的临床应用与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价

    作者:李瑛

    口服避孕药(OC)近的发展趋势包括超低雌激素剂量、新型孕激素和多相型OC的研制与临床应用,延伸的OC给药方案等,这些进展不仅关注OC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避孕之外的益处,还重视妇女的生活方式、共存的医疗结局等。 LO MINASTRIN-FE理论上可降低长期用药与雌激素有关的不良反应,安全性会有所提高。含屈螺酮(DRSP)的Safyral不仅可以避孕,还可治疗女性经前情绪障碍、痤疮,提高女性叶酸水平。戊酸雌二醇(E2V)和有很高孕激素活性的地诺孕素(DNG)复合而成的四相OC Natazia ,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妇女避孕。84+7天和24+4天的给药方案1年妊娠率均比21+7天明显降低。目前关键是如何应用新的循证证据指导新型OC的安全使用。

  • 更上一层楼--2015新年寄语

    作者:王一飞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送走了难忘的2014年,又迎来充满希望的2015年。

    关键词: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