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脊髓色素性脊膜瘤一例

    作者:张小辉;李咏梅

    患者 男,23岁.因“反复肢体抽搐1月余,再发伴意识丧失1 h+”入院.意识I级,体检合作,诉头痛、双眼视力较差,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患者反复出现肢体抽搐并意识障碍,血性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10.6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4%,红细胞199 g/L,钾3.4mmol/L,钠143 mmol/L,氯112 mmol/L,糖5.9 mmol/L,脑脊液蛋白0.59 g/L.

    关键词:
  • 腹膜后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作者:宋殿行;杨新国;岳振营;吕海莲

    患者 男,54岁.因排尿困难4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体检:下腹部触及一直径约10 cm大小实性肿块,活动度差,有压痛;直肠指诊示:前列腺Ⅱ°增大,中央沟消失,质地韧,表面光滑无结节,无触痛,退出指套无血染.既往有心房纤颤、脑梗死及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实验室检查:HbsAg(+),余无特殊.

    关键词:
  • 儿童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一例

    作者:胡克非;李旭;陆忠斌;李林

    患儿 男,8岁.持续上腹疼痛伴阵发性加重5天,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无黄疸.体检:腹平软,上腹部及剑突下压痛(+),未扪及包块.入院时血常规:WBC 10.68×109/L,中性56%,淋巴32%,单核8%,HGB:115 g/L,血小板357×109/L.血淀粉酶:AMS 664 U/L(参考值0~200 U/L),尿淀粉酶:AMY5192 U/L(参考值0~1200 U/L),CRP:12.5 mg/L(参考值0~8 mg/L).

    关键词:
  • 卵巢平滑肌瘤一例

    作者:周文胜;徐勋华

    患者 女,19岁.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间歇性疼痛,部位不固定.患者平时月经规则,5/28天,量少,色红,有痛经.2011年发现轻微抑郁症,一直服用来土普片和丙戊酸镁缓释片.体检: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糖类抗原125(CA125):50.39 U/ml.彩超:双侧卵巢形态大小正常,左侧卵巢后方可见与之紧邻6.9 cm 叁6.3 cm大小低回声团,边界尚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低回声团内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

    关键词:
  • 肺间叶型软骨肉瘤一例

    作者:肖曼君;李亚军

    患者 女,28岁.体检发现纵隔肿块3个月入院,实验室检查未见任何异常.CT示:左上肺纵隔旁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CT值约39 HU,稍低于左前胸壁软组织,内可见斑片状钙化,肿块边缘呈浅分叶状,大小约6 cm×4 cm,肿块内缘与左前上纵隔紧贴,脂肪间隙部分消失(图1、2),邻近肺组织内支气管血管束稀少,血管分支和左主支气管等受压不明显(图3、4);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无胸腔积液.

    关键词:
  • 麦胶性肠病一例

    作者:吴勇建;刘静;余晖

    患者 男,20岁.因反复腹泻19年余入院.患者自幼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常为乳白色稀糊状或黄稀糊状,每日2~4次,时有左下腹疼痛.体检:身高134 cm,体质量23kg,发育迟缓,营养不良,面色苍白.血常规示血红蛋白下降(74 g/L)、红细胞平均容量123.5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43.5Pg)均增高;叶酸3.08nmol/L、VB12(94.55 pmol/L)降低;血钙(1.32 mmol/L)降低;血沉(22 mm/h)增快.患者分别行上消化道内镜和肠镜检查并行病理活检.

    关键词:
  • 髌骨下缘皮质旁软骨瘤一例

    作者:刁胜林;张纯燕

    患者 女,58岁.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膝关节肿物,大小约1 cm×1 cm×1 cm.两年前肿物渐增至5 cm×5 cm×5cm.无明显不适.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及肝、胆、脾无异常,左膝前外方有一5 cm×5 cm×5 cm肿物,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欠清楚,无活动,轻压疼.X线片显示:髌骨下方偏外肿物,占据整个髌下脂肪垫区域,边缘清楚,呈片状不均匀钙化影.上缘与髌骨下极紧密相连,部分延至髌骨关节面下端(图1).诊断:左髌骨下方皮质旁(骨膜)软骨瘤.

    关键词:
  •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一例

    作者:马丽佳;史大鹏;管民

    患者 女,45岁.以“记忆力、理解力减退4个月”于2012年8月1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被发现语速减慢、言语重复、反应迟钝,无发热、头晕、恶心呕吐、运动异常,至外院就诊,2012年6月20日MRI全脑未见明显异常(图1A~F),按“病毒性脑炎”给予相应治疗,症状无缓解.渐出现行动迟缓、表情呆板、语无伦次、回答不切题、担心害怕、失眠等,遂来本院住院治疗.既往患慢性乙型肝炎10余年.家族史:二十年前患者父亲因类似症状去世,生前未明确诊断.

    关键词:
  • 盆腔孤立性纤维瘤合并肝脏转移瘤影像表现一例

    作者:史军丽

    患者 男,61岁.因“左臀部间断性疼痛20余天”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耻骨联合上缘可扪及一包块,仅能触及边缘.肛诊触及黏膜外距肛缘2 cm一张力较高肿物,无触痛,可左右推动,上下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多肿瘤芯片检查(-).影像检查:彩超探及膀胱及耻骨联合间7.4 cm×5.5 cm实性包块,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CT扫描示下腹部膀胱前上方囊实性占位性病变,平扫呈软组织密度,轮廓不光滑,与膀胱上壁分界不清,增强扫描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呈渐进性强化(图1~3),其内可见粗大迂曲的供血动脉.膀胱镜检查:膀胱黏膜光滑完整,未见结石及赘生物.静脉肾盂造影示膀胱下缘弧形压迹,余未见异常.骨盆平片未见异常.

    关键词:
  • 肝细胞癌CT表现、肝外转移与病理分级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作者:陆玉敏;吴英宁;李振宇;杜彬;夏明汗;李恒国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 CT表现、肝外转移与病理分级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其CT征象的意义.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 60例,将其标本切片进行HE和P53基因蛋白染色,统计分析HCC的CT表现与肿瘤病理分级和P53表达的关系.结果 60例HCC,肿瘤包膜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而肿瘤大小、瘤内坏死、门静脉瘤栓和肝外转移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而对于P53,肿瘤大小、包膜有无、瘤内坏死、门静脉瘤栓和肝外转移均与之无关(P>0.05).结论 HCC所表现的包膜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是术前设计治疗方案重要依据之一.

  • 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CTA诊断价值

    作者:曹茂盛;黄卫华;陈爱华;尚斌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RAFMD)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认的RAFMD 16例CTA表现并分析其病变部位、狭窄程度及继发改变等.结果 16例RAFMD中单独发生于右肾动脉8例,单独发生于左肾动脉4例,双侧肾动脉均发生4例.14例发生于肾动脉中远段,2例发生于近段.肾动脉中远段“串珠”样改变12例(“珠”的直径大于正常动脉管径10例,小于正常动脉的2例),肾动脉管腔光滑的长狭窄2例,局灶的光滑同心狭窄2例.RAFMD伴动脉瘤形成8例,RAFMD合并动脉夹层1例.RAFMD导致肾梗死1例.RAFMD合并肠系膜上动脉FMD 2例.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A能清楚显示RAFMD的多种病理改变,可作为诊断RAFMD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 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对生殖器淋巴水肿并乳糜瘘的诊断价值

    作者:宋建美;陈孝柏;沈文彬;赵君;王仁贵

    目的 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后CT对生殖器淋巴水肿并乳糜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生殖器淋巴水肿并乳糜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DLG、DLG后CT、核素淋巴显像检查.结果 32例中,核素淋巴显像显示会阴部及男性阴茎、阴囊、女性外阴区显影增浓26例,23例胸导管扩张、出口受阻.DLG显示会阴部及男性阴茎、阴囊、女性外阴区反流22例,30例胸导管扩张、出口受阻.DLG后CT所见与其基本吻合,与DLG比较,DLG后CT发现了26例会阴部及男性阴茎、阴囊、女性外阴区的淋巴反流、8例肾区反流、3例肠干反流、6例胸腔反流.DLG后CT还发现了13例骨淋巴管瘤、4例腹盆腔淋巴管瘤、1例肾上腺腺瘤及盆腔畸胎瘤.结论 DLG后CT能够显示核素淋巴显像、DLG不易区分的复杂结构和微小病变,显示病变淋巴管周围的组织脏器情况,对于生殖器淋巴水肿并乳糜瘘患者术前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提供一定的帮助.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和MRI表现

    作者:胡国祥;唐建华;郑信德;顾丹红

    目的 讨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CT和MR表现,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搜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HAML 16例,分型讨论影像学表现,总结其分型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结果 血管瘤型2例,病灶以粗大、扭曲的血管成分为主,增强后呈动脉瘤样强化.肌瘤型3例,病变以平滑肌成分为主,增强后呈渐进性强化.脂肪瘤型5例,影像学检查可见明显脂肪组织.混合型6例,病灶成分混杂,CT或MRI检查可见脂肪组织及小血管影,增强后病变持续强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本组病例HMB-45、A103均为(+).结论 CT、MRI能较好地反映HAML的组成成分及其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诊断特异性.

  • DWI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杨玲;钟慧;胡雅君;赵爽;白娇;刘荣波

    目的 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40例腹膜透析患者及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肾脏常规和DWI扫描,CAPD组中有10例患者分别于透析前和透析时进行扫描,b值为0,300,600 s/rmm2,记录每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残余肾功能、肌酐、胱抑素C、尿素氮、尿量等数据.测量每位受试者的肾脏实质厚度和ADC值,然后进行组间比较;10例进行两次扫描患者前后ADC值采用配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患者的ADC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CAPD组的肾脏实质厚度明显较小(t=13.28,P<0.001),ADC值明显降低(t=16.92,P <0.001).10例CAPD患者腹膜透析时ADC值(1.74 ±0.10)mm2/s较腹膜透析前(1.62±0.10) mm2/s稍高(t=1.62,P<0.05).另外,CAPD患者的ADC值与残余肾功能呈正相关(r=0.447,P=0.004),与胱抑素C呈负相关(r=-0.352,P=0.026),与尿量呈正相关(r=0.354,P=0.025).结论 CAPD患者的肾脏弥散功能明显受损,DWI可用于评估CAPD患者的RRF.

  • 磁共振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复杂性卵巢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

    作者:方如旗;曹代荣;翁淑萍;邢振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对复杂性卵巢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复杂性卵巢肿瘤MR平扫、DCE-MRI和DW-MRI检查资料.分别测量DCE-MRI时间信号曲线(TIC)斜率MS值及DW-MR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再分别同病理对照并统计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良、恶性肿瘤及交界性、浸润性瘤鉴别诊断的佳阈值及相应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本组患者年龄14~53岁,平均42岁,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32例,恶性组中交界性肿瘤15例、浸润性肿瘤17例.MS值鉴别良恶性肿瘤ROC曲线的佳阈值为4.46%/s,敏感性84.4%,特异性91.7%,阳性预测值96.4%,阴性预测值68.8%;ADC值鉴别浸润性及交界性瘤ROC曲线的佳阈值为1.61×10-3mm2/s,敏感性86.7%,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PPV) 89.5%,阴性预测值(NPV) 100%.结论 MS值为鉴别良、恶性复杂性卵巢肿瘤佳指标;ADC值是鉴别交界性、浸润性肿瘤的佳指标.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态对比增强在梗阻性肾积水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张岚;程敬亮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对比增强(DCE)在梗阻性肾积水肾功能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单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和13名正常人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DWI和DCE,测量双侧肾脏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描绘出肾脏皮质、髓质平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记录皮质、髓质信号峰值,计算出肾脏通过时间(RTT),对各参数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积水肾脏ADC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01);积水肾脏与正常肾脏皮质信号峰值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积水肾脏髓质信号峰值较正常肾脏显著降低(P<0.01);RTT与ADC值呈明显负相关(r=-0.693,P <0.001),髓质信号峰值与ADC值呈明显正相关(r=0.762,P<0.001).结论 DWI和DCE可以初步评估梗阻性肾积水肾功能改变.

  • 动态CT增强扫描对脾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钱民;李小荣;邓杰航;郭元星;欧陕兴

    目的 探讨脾血管瘤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13例脾血管瘤患者行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3例患者共检出16个病灶,CT平扫为等密度肿块(n=3),低密度肿块(n=13),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晰,全部病例无钙化.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病灶呈高密度全瘤型均匀强化(n=4),不均匀强化(n=2),边缘呈花边样强化(n=3),环形强化(n=1),轻度强化(n=6);静脉期表现为稍高密度均匀强化(n=6),等密度(n=1),低密度(n=9);延迟期表现为等密度强化(n=14),2个病灶范围明显缩小,呈向心性充填,表现为等低密度.13例中,12例诊断正确,1例误诊为淋巴瘤,诊断正确率为92.3%.结论 脾血管瘤的CT增强表现具有多样性,对不典型脾血管瘤的CT诊断,延迟扫描观察尤为关键,延迟期等密度强化是脾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

  • 双能量线性融合成像在肾癌诊断中佳能量加权因子探究

    作者:何花;林明慧;李婷;张小彪;郭玉林

    目的 评估双能量CT(DECT)肾脏成像线性融合方式(LB)中不同加权因子的混合能量图像质量,以确定双能量成像在肾癌诊断中的佳加权因子.方法 对32例肾癌患者行肾实质期双能量CT扫描,并将140 kV和80 kV两种能量图像进行不同加权因子下的线性融合,比较加权因子从0~1.0混合能量图像的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加权因子分别为0、0.3 ~0.6的图像进行醒目度评分.结果 图像SD在加权因子为0.3、0.4的混合能量图像中较低.图像的SNR和CNR在加权因子为0.4、0.5、0.6的三组混合能量图像中较高,在加权因子为0.6的混合能量图像上高.加权因子分别为0、0.3、0.4、0.5、0.6的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较好,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加权因子为0.6的混合能量图像评分高.结论 肾癌双能量扫描中加权因子为0.6的混合能量图像具有相对较低的SD和较高的SNR、CNR,为肾癌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图像质量保证.

  • MSCT及电子内镜检查诊断胃肠道脂肪瘤价值的分析

    作者:刘海峰;张东友

    目的 探讨胃肠道脂肪瘤的MSCT及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搜集24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脂肪瘤患者,分析其MSCT及内镜检查表现.结果 24例中,胃贲门脂肪瘤1例,空回肠6例,结肠17例,其中合并结肠套叠3例;MSCT检查表现为胃肠壁结节或团块状脂肪密度影,CT值-68 ~-94HU,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合并肠套叠者可见鞘部及套入部;内镜检查显示胃肠壁黏膜下隆起或带蒂的结节及团块状突起,其中3例病灶可见黄色脂肪样密度影(“裸脂征”),3例病灶表面胃肠黏膜可见溃破出血.结论 MSCT检查能清楚判断脂肪瘤位置、大小、形态及性质,值得广泛应用;而内镜检查能清楚显示病灶形态及局部胃肠黏膜状况,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脂肪瘤 MSCT 电子内镜
  • 盲肠憩室炎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与CT征象对照分析

    作者:李坤炜;田素伟;秦培鑫;丁香莲;柳学国

    目的 探讨盲肠憩室炎的CT影像特点,分析其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3例盲肠憩室炎与66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CT影像资料,分析其异同.结果 盲肠憩室炎组与急性阑尾炎组在发病-就诊时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否发热、是否存在右下腹反跳痛上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男女比例、年龄、白细胞计数、右下腹痛类型、是否有恶心呕吐、是否右下腹压痛上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阑尾直径、阑尾腔积气、积液、结石、局灶盲肠顶端增厚、阑尾周围渗出上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盲肠憩室炎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但具有发病-就诊时间较长,全身症状略轻,右下腹反跳痛相对较少的特点.两者影像表现有着本质区别,前者阑尾正常或相对正常,炎症渗出以盲肠为中心,常累及腹部右上象限;后者存在炎症阑尾,炎性渗出以阑尾为中心,多局限于腹部右下象限.

  • 急性纹状体内囊梗死上肢运动功能损害的DTI研究

    作者:王润榕;张帅;周龙江;谭政帅;何玲;李澄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纹状体内囊梗死(SCI)患者急性期大脑脚扩散改变情况,分析其与上肢运动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次急性起病,有单侧上肢运动功能损害的SCI患者18例,于发病后2周行DTI扫描,测量两侧大脑脚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值,计算两侧FA的不对称指数(AI),对AI和受累上肢的FM功能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发病后2周时患侧大脑脚FA值较健侧降低,两侧MD值无显著差异,AI与受累上肢的FM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91,P<0.01).结论 DTI可以早期检测到SCI患者大脑脚的扩散变化,该部位锥体束的完整性与受累上肢的运动功能关系密切,DTI检查可以为SCI的早期临床评估提供量化的影像学参考.

  • 扩散加权成像小ADC值对四脑室常见原发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刘俊杰;程敬亮

    目的 总结归纳四脑室常见原发性肿瘤常规MRI表现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特点和差异,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0例四脑室常见原发肿瘤的一般临床资料及MRI特点,测量肿瘤实质平均小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髓母细胞瘤(36例)较典型的MRI表现是小脑扁桃体下疝或小脑半球明显受压后移,肿瘤在DWI上呈扩散受限高信号,瘤体小ADC值为(0.47±0.13)×10-3mm2/s;星形细胞瘤(25例)占位效应较显著,小ADC值为(1.62 ±0.55)×10-3mm2/s;室管膜瘤(19例)典型的MRI表现是“溶蜡”样变,瘤体小ADC值为(0.90 ±0.21)×10-3mm2/s.对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及室管膜瘤3种肿瘤的平均小ADC值进行方差分析,再两两比较行LSD-t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WI受限高信号且以平均小ADC值0.870×10-3mm2/s为阈值,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四脑室髓母细胞瘤的敏感度为96.7%,特异度98.4%,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8.2%,与组织学结果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03.结论 常规MRI联合DWI及ADC值测定,对于鉴别诊断四脑室常见原发肿瘤性质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19例MRI分析

    作者:于凤凯;杨立臣;苏炜;朱俭;刘铁利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HPC患者的影像资料,对其MRI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9例HPC均为单发病灶.平扫均具有颅内脑外肿瘤的征象,边界清晰,周围脑组织受压;平扫8例表现为信号不均,T1WI、T2WI等信号为主,16例瘤体内可见到流空血管;14例内部可见囊变坏死区;13例出现瘤周水肿,12例与邻近脑膜窄基底相连.增强后15例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均匀明显强化,7例邻近硬脑膜出现“鼠尾”状强化.结论 颅内HPC具有一定的MRI特征,分析其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符合率,明显的恶性征象更有助于和Ⅰ级脑膜瘤鉴别.

  •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诊断分析

    作者:谭欣;邱士军;冷西;沈雯;伍冬林

    目的 探讨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特征,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内室管膜瘤MR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本组15例,10例肿瘤位于幕上,5例位于幕下,幕上者体积一般较幕下者大.14例与脑室关系密切.11例为囊实性型(其中1例为大囊为主型),3例为实质型,1例为囊性型,肿瘤实质部分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3例伴有出血灶;8例伴瘤周水肿;增强扫描瘤体不均匀明显强化,11例实质部分可见强化血管;1例行MRS分析,NAA峰明显降低,Cho峰明显升高.结论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误诊率较高,但其MR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术前诊断有一定价值,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 钙化点大小对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价值

    作者:王秋萍;冯筠;金晨望;于楠;邓蕾;强永乾;郭佑民

    目的 定量研究肺结节内钙化点大小对肺结节性质预测的能力.方法 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肺结节240例(良性70例,恶性170例).利用大方差和阈值生长法提取肺结节内钙化点,并计算每个钙化点的面积(AreaCa)及面积比(Sr).结果 良性钙化点的AreaCa和Sr均明显大于恶性(AreaCa:17.31 mm2 vs 1.53 mm2;Sr:5.31% vs 0.38%),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0),当良恶性钙化点的AreaCa和Sr的截断值分别为7.055mm2和1.725%时,以肺结节内大钙化点大小的良恶性来预测肺结节性质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1.25%、100%和0.885.结论 肺结节内大钙化点的大小能较好反映肺结节的特性,大面积钙化点是良性钙化模式.

  • 肺癌MR表观弥散系数及佳b值的初步研究

    作者:贺伟;徐金萍;谢汝明;周新华;吕岩;宁锋钢

    目的 研究肺癌MR表观扩散系数(ADC)的特点,比较不同类型肺癌的ADC值差异,并探讨佳b值的选择.方法 经临床、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肺癌,行MRI常规T1WI、T2 WI和DWI扫描(b值为0、500、800、1000 s/mm2);对DWI序列上显示高信号的病灶分别测量并比较不同b值的ADC值,用方差分析比较其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不同b值下ADC值对不同类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选择出佳b值;在佳b值下分别对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组,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组,各种不同类型的肺癌组的ADC值进行比较计算,符合正态分布者以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42例肺癌显示高信号,2例腺癌未显示高信号.三种不同b值组的平均ADC值均随b值增加逐渐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06,P=0.000),但b值为800和1000 s/mm2时两者未见显著差异(P =0.164,P>0.05);8组不同类型肺癌的ROC曲线分析显示,三组不同b值下的ADC值比较均有诊断意义(曲线下面积均<0.5),但其中7组以b取800 s/mm2时诊断效能高,故认为b取800 s/mm2时为佳;小细胞肺癌、类癌的ADC值高于非小细胞肺癌(P =0.046,P<0.05;P =0.073;P<0.1),腺癌的ADC值明显低于类癌(P=0.042,P<0.05),腺癌的ADC值明显低于小细胞肺癌(P =0.020,P<0.05),鳞癌与类癌略有差异(P =0.103),其他各种类型ADC值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800 s/mm2为佳b值,ADC值对肺癌的组织学分型有一定意义.

  • 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

    作者:晏颖;曾庆思;李新春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MEC)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肺MEC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气管下段3例,主或中间段支气管10例,叶支气管5例、段支气管3例、周围型2例.病灶呈边界清楚的气道腔内型肿物18例,其中10例呈与气道长轴一致、基本或完全阻塞气道的椭圆形肿物,4例呈部分阻塞气道的类圆形肿物、4例呈部分阻塞气道的不规则肿物;病灶呈气道腔内外浸润者3例,其中1例左主支气管病变完全填塞气道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1例左上叶支气管病变向腔外侵犯形成肺内肿块,1例病灶浸润纵隔间隙并突入气管腔.病灶呈肺内类圆形肿物2例.平扫4例见钙化,增强20例中明显强化16例.18例合并气道阻塞改变.病理证实20例为低级别MEC,3例为高级别MEC.结论 MEC在CT上多表现为中央型气道腔内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物,强化明显;少部分亦可表现为侵犯气道腔内外的不规则肿物或周围型肺内肿物.

  • DWI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的评价

    作者:贺小平;周胜利;徐凯;王德华;刘政宏

    目的 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40例经病理证实为NSCLC并首次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在治疗前1周内、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3个时间点进行MRI-DWI扫描,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根据治疗结束后肿块大径改变将病例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放化疗前有效组和无效组ADC值差异;治疗前后ADC值变化情况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两组放化疗后ADC值的变化率与肿瘤缩小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回归分析法.结果 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后2期ADC值均上升,有效组ADC值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和1个月ADC值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后1周ADC变化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治疗第1周ADC值变化12.5%用来监测疗效的敏感性90.9%和特异性63.4%均较高;化疗前两组ADC值存在差异(P<0.05),且疗前ADC值与肿瘤缩小率呈轻度负相关,化疗前后ADC值增大率与肿瘤缩小率存在正相关.结论 DWI在评价肺癌疗效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ADC值的变化可监测NSCLC的早期疗效.

  •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与周围型肺癌鉴别

    作者:朱刚明;李兆勇;李扬彬;李志娟;吴慧琴

    目的 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 MSCT诊断及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方法 搜集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OP患者的64层CT检查资料,其中27例在平扫的基础上行两期增强扫描;同时随机搜集同时期入院的4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对照组的资料进行影像学征象分析,并比较两者CT征象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42例FOP患者中,右肺病灶居多(24/42),以类圆形为主(20/42),边界清楚占多数(26/42);各病灶中具有棘状突出征26例、弓形凹陷征9例、浅分叶征6例、支气管充气征23例、血管支气管束异常17例、长毛刺32例、短毛刺14例、邻近胸膜增厚30例、空洞11例、液化18例、反晕征1例、晕征16例;对照组中棘状突出征14例、弓形凹陷征2例、浅分叶征5例、深分叶征34例、支气管充气征6例、血管支气管束异常12例、长毛刺10例、短毛刺32例、邻近胸膜增厚16例、空洞6例、液化5例、晕征25例、钙化8例、淋巴结肿大16例,两组棘状突出征、弓形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长毛刺、短毛刺、邻近胸膜增厚、液化出现频数存在统计学差异(x2分别为6.87、5.12、16.26、23.04、9.42、10.12,P<0.05);增强扫描,FOP病灶CT值增加范围约33~90 HU,均值(58.72±13.9)HU,对照组病灶CT值增加范围约15 ~62 HU,均值(35.89±14.47) HU,两组CT增加值分布区间及均值存在统计学差异(t=-5.33,P<0.05).结论 FOP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HRCT及增强扫描有利于这些特征的显示,并有助于与周围型肺癌鉴别,某些不典型病灶的确诊仍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 软组织原发性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的CT与MRI表现

    作者:唐浩;陈卫国

    目的 探讨原发于软组织的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S)的CT与MRI特点,以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软组织原发性LGMS的CT与MRI表现,单独行CT与MRI检查各4例,1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 9例软组织LGMS中,在CT上2例边界较清晰,2例可见大量不规则钙化影,4例行增强扫描,动脉期2例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呈轻中度强化,且以边缘强化为主,仅有1例行静脉期扫描,肿瘤强化程度进一步增高,1例出现双肺转移;在MRI上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3例呈明显均匀强化,2例瘤体边缘强化显著,瘤内坏死液化区未见强化.结论 软组织原发性LGMS的CT与MRI表现缺乏特征性,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 四肢软组织平滑肌肉瘤的MRI诊断

    作者:方字文;张朝晖;高振华;丁磊

    目的 分析四肢软组织平滑肉瘤的MRI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0例四肢软组织平滑肌肉瘤的MRI及病理学表现,其中有8例行MRI增强检查.男7例,女3例,年龄18 ~ 84岁,中位年龄47岁.结果 10例肿瘤中8例位于下肢.MRI增强扫描示肿瘤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强化区在T2 WI呈稍高信号,不强化区在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10例肿瘤均见坏死影像表现,6例见出血表现,3例侵犯邻近骨.病理学检查亦显示肿瘤内出血、坏死灶多见;光镜下有5例病灶内可见大片凝固坏死.结论 在MRI平扫及强化图像上看到信号不均匀,强化区域在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无强化区内部分区域在T2WI信号也呈稍高信号的四肢肿物时,应考虑软组织平滑肌肉瘤的可能.

  • 11例脊柱骨肉瘤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王文娜;向杰;曾利泉

    目的 探讨脊柱骨肉瘤的X线、CT与MRI特征表现.方法 搜集2004年5月至2013年11月由手术(n=8)或活检病理(n--3)证实的11例脊柱骨肉瘤,男6例,女5例,年龄12 ~49岁,中位年龄18岁.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及X线(n=11)、CT(n=9)、MRI(n=10)征象.结果 11例中发生于颈椎1例,胸椎3例,腰椎3例,骶椎4例.X线和CT:3例表现为纯溶骨性骨质破坏,未见明确瘤骨;6例可见瘤骨,其中4例可见典型的团块状或云絮状瘤骨,2例为小斑片状和(或)条索状.MRI:T1WI上9例表现为低信号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上9例表现为等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1例伴有多发液-液平面,增强扫描大部分为明显不均匀或边缘强化.结论 脊柱骨肉瘤多表现为单个椎体偏心性骨质破坏,常伴特征性瘤骨形成,无骨膜反应,但缺乏瘤骨时与其他恶性骨肿瘤难以鉴别,综合运用X线、CT及MRI能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率.

    关键词: 脊柱 骨肉瘤 CT MRI
  • T2 WI低信号点征或裂隙征在腮腺腺淋巴瘤诊断价值

    作者:陈泽文;陈忠;张子钦;叶文钦;梁长松;李伟峰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腮腺腺淋巴瘤MRI表现,总结其T2WI信号特点,并与病理对照,探讨T2WI低信号点征或裂隙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9例腮腺腺淋巴瘤及15例多形性腺瘤的MRI资料,均行T1 WI、T2WI常规扫描及T2WI抑脂序列扫描,对比分析两组疾病T2WI信号特点,并与病理大体标本及镜下切片对比.结果 19例腮腺腺淋巴瘤中发现23个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及抑脂T2WI呈低、高混杂信号,其中病灶内见明显低信号灶11例(58%),9例位于边缘部,2例位于中心,形态不规则,呈多发斑点状(8例),裂隙状(3例);可伴发囊变,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少数呈短T1、长T2信号;大体标本呈不规则点片状、裂隙状淡黄色区域,镜下为红染囊变区,囊腔内充填无定形坏死物,含脱落上皮、分泌物、细胞成分及胆固醇结晶等多种成分;15例多形性腺瘤均为单发,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无腺淋巴瘤所见的T2WI极低信号灶.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T2WI病灶内明显低信号裂隙征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外胆管癌中的应用及进展

    作者:邢春华

    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HCC)通常是指起源于胆管上皮,发生于肝门区左右肝管至壶腹部的恶性肿瘤,约占胆道恶性肿瘤的75%.临床上患者起病隐匿,早期仅有上腹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误诊为胆石症、胆囊炎等,随着病情进展出现逐渐加重的梗阻性黄疸,一般临床确诊时大多已是晚期,实验室检查表明肿瘤标记物CA199能有效地诊断疾病及监测治疗疗效.MRI能够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并且软组织分辨力较高,已成为EHCC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特别是扩散加权成像(DWI)能够反映各种病理生理状态下组织血流、水分子交换扩散的功能变化,弥补了常规MRI的不足[1-3],使EHCC的诊断从单纯解剖形态学成像向功能成像发展,在EHC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术前分期及分级、区分淋巴结性质、疗效评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 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功能影像研究进展

    作者:张繁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与感觉运动相关的睡眠障碍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RLS早在17世纪80年代由Thomas Willis系统描述,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休息或睡眠时患者双下肢深在的、难以形容的不适感,以夜间为甚,常需要强迫性移动下肢来缓解症状[1-3].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约45%的RLS患者会前往医院就诊,而由于临床医师对RLS相关知识的缺乏、诊断标准不统一等原因,终仅6.2%的患者能得到正确诊断[4,5].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如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等的迅猛发展,RLS的诊断率不断提高.目前RL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认为其可能与多巴胺(DA)通路功能障碍密切相关[6~9].下面笔者将对该病的DA能机制及功能影像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 糖尿病足早期诊断及其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作者:裴尔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长,中国约有9千万糖尿病患者及1亿4千万的前期糖尿病患者[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约2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溃疡[2],而且糖尿病足已成为非外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3].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不仅会给社会医疗系统带来巨大负担,同时也使得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受到重大影响[4].目前糖尿病足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正确的预防措施及合理的治疗方式能大幅减少患肢的截肢率[5],因此对于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及对疗效的正确评价能对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 低管电压结合正弦图确定迭代重组技术对降低颞骨扫描辐射剂量的价值

    作者:杨石平;夏黎明;刘书田;张娣;郑超;韩丹

    目的 探讨Flash双源CT低管电压结合正弦图确定迭代重组(SAFIRE)技术对降低颞骨HRCT的辐射剂量的价值及其对图像质量影响. 方法 对临床因耳疾行HRCT扫描患者按时问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扫描管电压120kV,开启CARE Dose 4D及CARE kV技术,应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组;B组扫描管电压100 kV,开启CARE Dose 4D及CARE kV技术,应用SAFIRE(值为3)技术重组;C组扫描管电压100 kV,开启CAREDose 4D及CARE kV技术,应用FBP重组;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对3组图像质量[平均CT值、噪声(SD)、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1)、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进行评价.结果 A 、B、C 3组CTDIvol分别为(36.26±3.69) 、(30.04±3.75)、(29.87±2.84) mGy;DLP分别为(180.83±26.1) 、(136.71 ±8.45)、(135.81±10.25) mGy·cm;ED分别为(0.41±0.15)、(0.31±0.21)、(0.30±0.18) mSv; SD(114.6±1.8)、(98.43±12.04)、(161.2±10.75) HU;SNR分别为(0.37 ±0.26)、(0.49±0.07) 、(0.32±0.10);CNR分别为(21.35±1.70) 、(26.99 ±2.30)、(17.67 ±3.13);A、B、C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CTDIvol、DLP、ED、SD、SNR、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扫描管电压100 kV 、SAFIRE重组技术进行颞骨HRCT扫描,不仅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还能优化射线剂量提高图像质量.

  • 管电流调制技术在上气道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永县;张宗锐;王淑芳;康天良;郭森林;任悦;牛延涛;鲜军舫;王振常

    目的 探讨上气道CT检查中使用管电流调制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在管电流调制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选取33例成人上气道CT检查病例,共3组99例:常规剂量组,预设管电流量250 mAs;推荐剂量(Doseright)组,使用系统根据定位像和扫描范围推荐的有效mAs;Z轴管电流调制(Z-DOM)组,系统根据定位像在人体Z轴方向自动调节管电流.前两组扫描过程中mA保持不变,Z-DOM组mA改变;其他参数相同.用3mm层厚重组正中矢状面图像,测算对比噪声比(CNR);并用5分法对正中矢状面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对各组辐射剂量指标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主客观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的CTDI分别为:(14.70±0.00) mGy、(16.50±2.59) mGy、(4.60±1.99) mGy,DLP分别为(465.87 ±31.55) mGy· cm、(526.15±98.28) mGy·cm、(147.74±67.08) mGy·cm,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DI和DLP的F值分别为381.24和270.08,P<0.05),Doseright组的剂量高于常规剂量组10%,Z-DOM组明显低于前两组,分别为常规齐量组的30%、Doseright组的25%;三组CNR分别为523.91±80.75、540.28±117.65、511.09±107.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603,P=0.549 >0.05);三组的主观评价指标分别为10.5(10,11.5)、11(10.5,11.5)、12.5(12.25,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73,P<0.05),两两比较Doseright组略高于常规剂量组(x2=0.038,P>0.0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DOM组高于常规剂量组和Doseright组(x2值分别为36.972和35.601,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上气道CT检查使用Z-DOM技术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且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高压注射器法与手工推注法在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王瑞锋;周建峰;孙玉娟;高磊磊;张孟增

    目的 探讨高压注射器法与手工推注法在输卵管造影(HSG)及输卵管再通术中的优劣,比较其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门诊准备进行HSG的不孕症患者共计240例,随机分为高压注射器组和手工推注组,每组各120例,对两组患者的造影检查结果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列表统计.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 =0.05.结果 两组患者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x2=30.42,P<0.01).再通成功率和怀孕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2 =0.21,P>0.05,x2=0.09,P>0.05).并发症中两组患者的逆流率和出血率均有统计学差异(x2 =8.47,P<0.01;x2 =4.99,P<0.05),其余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压注射器造影法能够将HSG技术规范化,减少工作人员X线辐射,有利于该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SG的假阳性率.但是其逆流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较手工推注组要高,尚有许多有待改进之处.

  • 智能导引装置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沈健;朱晓黎;倪才方;李智;陈金根;张帅;郭永团;唐杰

    目的 评价智能导引装置(ROBIO)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例患者行ROBIO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记录操作时间、定位时间、穿刺次数、扫描次数、辐射剂量、瞄准精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肺活检平均操作时间为(32±8.3) min(24 ~ 50min),平均定位时间为(13.8±4.1)min(8~27min).20例患者成功19例,共穿刺了20次,平均穿刺次数为(1.1±0.2)次(1~2次).平均扫描次数为(3.6±0.8)次(3~6次),剂量长度乘积(DLP)均值为(570.5±167.8)mGy·cm(411.5~1117.5 mGy·cm).20次穿刺定位中,16次瞄准精度<5 mm,3次为5~10 mm,1次为12 mm,穿刺针瞄准精度均值为(3.7±2.2)mm(1~12mm).20例中气胸2例,血胸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ROBIO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定位时间短,穿刺精确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导引肺穿刺定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

    作者:武兴杰;黄树圭;邓军;李军;方萍;赵亚波;周强

    目的 评价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瘘(HAPFs)的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行介入治疗的11例HAPFs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选择性插管对不同类型的HAPFs进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主要使用微弹簧钢圈、无水乙醇与PVA颗粒.结果 本组11例HAPFs患者应用介入方法全部治疗成功,瘘口封堵状况良好,肝动脉门静脉分流消失,上消化道出血停止,腹腔积液消退,肝功能显著改善,随访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非肿瘤性HAPFs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 CT灌注早期预测索拉非尼对大鼠肝癌的疗效

    作者:王琦;王丽佳;刘响;时高峰

    目的 评估CT灌注各参数早期预测索拉非尼治疗大鼠肝癌效果的可行性.方法 40只Wistar大鼠肝脏内种植大鼠肝癌后第9天行CT灌注成像扫描.肝癌大径均值(0.57±0.34) cm.扫描后实验组(n=28)索拉非尼灌胃治疗,对照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依据治疗21天后测量肿瘤大径减少的大鼠为有效组,其他设定为无效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1天及第21天分别行CT灌注扫描.后一次扫描后处死大鼠,取带有肿瘤组织的肝叶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比分析三组灌注数据之间的差异,应用微血管密度(MVD)与灌注参数值的相关性.结果 CT灌注成像技术可以反映肝癌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在治疗后的第1 1天有效组的肝动脉灌注量(ALP)即出现显著下降(71.5 ml·min-1·100 ml-1降至53.4 ml·min-1·100 ml-1.而无效组(P=0.87)和对照组(P=0.34)无显著变化.治疗后21天,有效组肿瘤大径显著缩小(P =0.042),对照组肿瘤大径明显增加(P =0.001).统计学表明大鼠肝癌的MVD与ALP有较好的相关性(r=0.647).结论 CT灌注可以定量分析经索拉非尼治疗前后肝癌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而对索拉非尼的疗效进行早期预测.

  • 儿童颞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分析

    作者:孙筱倩;直强;吴重重

    目的 探讨颞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RMS)的影像表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颞骨胚胎型RMS影像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2~9岁,平均5.5岁,临床表现主要有听力下降,耳部流脓,口角歪斜,面部麻木等.6例患者中,5例行CT平扫和MR平扫加增强检查,另1例仅行CT平扫检查.CT表现主要有颞骨溶骨性骨质破坏,鼓室及乳突部均见软组织肿物,部分病灶累及听小骨、耳蜗、骨半规管及颅底骨质结构.MR表现为颞骨、中耳及乳突区见稍长T1、不均匀稍长T2信号,部分病灶累及外耳道、鼻咽、口咽、翼腭窝等,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对于颞骨RMS CT能较好地显示骨质破坏征象,MR能较清楚显示病变侵犯周围组织结构,两者结合可以更准确地提高诊断正确率,但确诊还依赖病理学诊断.

  • MRI及MRS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闫瑞芳;韩东明;王守英;唐成和;任继鹏;岳巍;闫海龙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磁共振表现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ABA)的关系.方法 对73例血清高胆红素足月新生儿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轻度升高(27例)、中度升高(28例)、重度升高组(18例),另选择29名健康足月儿为正常对照组,全部进行头颅MRI检查.病变组中6例、正常对照组中3名新生儿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病变组新生几进行NABA测定.结果 中度升高和重度升高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342 μmol/L),苍白球平均信号值约1014±205.50以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左侧0.035、0.007,右侧0.041、0.007).磁共振信号升高与新生儿NABA之间有统计学意义.苍白球平均信号值与不同血清胆红素水平呈线性正相关.MRS检查病变组NAA/Cr、Cho/Cr、Cho/NAA各比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磁共振T1WI苍白球信号增高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脑损伤的指标之一.1 H-MRS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应用仍需大量的病例进一步研究.

  • 不同级别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张玲;徐维敏;杨磊;陈卫国

    目的 分析不同级别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特征,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方法 搜集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乳腺叶状肿瘤影像学资料,分析各级别叶状肿瘤的影像学差异.结果 43例叶状肿瘤中良性占19例,交界性占18例,恶性占6例.X线表现为边界光滑的分叶形或椭圆形高密度肿块.10例行MRI检查,T1WI为等或稍高信号,T2WI为高或明亮高信号,内部有低信号分隔.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T2 WI和增强扫描对诊断叶状肿瘤及确定级别有一定价值.

  • 肝右叶见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影——请分析病变性质

    作者:朱才娣;丁山;黄冰;周俊霖;吴立强

    患儿 男,3个月,发现腹部肿块20天,初期有发热,体温高达38℃,有反复贫血.体检:腹部高度膨隆,无肠型,无蠕动波,腹肌柔软,于右上腹可扪及包块,包块直径约10 cm,表面无结节感,局温正常,质地硬,无压痛,无波动感,与周围界限尚清楚,不可推动.实验室检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 mIU/ml.

    关键词: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