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and Parasitic Diseases 중국기생충학여기생충병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7423
  • 国内刊号: 31-124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362
  • 曾用名: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汤林华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溶组织内阿米巴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纯化及其活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严哲;陈绳亮;毛孙忠

    目的探索溶组织内阿米巴通过基底膜进入固有膜的机制,了解其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inase, CP)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方法阿米巴裂解液通过laminin-Sepharose亲和层析和分离纯化,经分子量测定、测序及抑制剂实验,证明为CP,以凝胶电泳测定其水解活性.结果纯化的CP与1aminin有较强亲和力,其分子量为27 kDa,被EC-64所抑制,并具水解活性.结论溶组织内阿米巴半胱氨酸蛋白酶与胞外基质laminin特异性结合,起水解作用,可能是入侵肠粘膜细胞基底膜的关键.

  • 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俞小淙;蒋欣;黄浩晻;张众;林晴;管晓虹;黄华樑

    目的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构建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的单链抗体.方法用抗体框架区的通用引物PCR扩增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NP11-4的VH及VL基因,测序分析其核苷酸序列.用VH和VL基因在pTHA90质粒载体中构建成单链抗体基因并诱导表达.结果扩增获得NP11-4的VH和VL基因,经测序分析确定为新发现的抗体可变区序列,构建成排列顺序为VH-linker-VL的单链抗体基因,经诱导表达出与硫氧环蛋白融合的单链抗体,大小约为36.2 kDa,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论成功地构建和表达了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性单链抗体.

  • 浙江省第二次人体寄生虫虫种分布抽样调查

    作者:屠兴国;姚立农;黄学敏;陈华良;余可根;蒋妙根;朱文明;陈玉满;刘北斗;雷昌球

    目的为查明浙江省人体寄生虫感染新情况,于1998~1999年开展了第二次虫种分布抽样调查.方法根据<抽样调查国家标准>,在原28县按片区比例随机抽取10县30个点,按<全国人体寄生虫虫种分布调查方案>进行了调查.结果共调查15 698人.总感染率为22.84%,较1989年下降71.51%.查见17种寄生虫,较1989年减少9种.结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并采取以集体化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浙江省人体寄生虫感染已较大幅度地降低.

  • 约氏疟原虫孢子增殖特异18S核糖体DNA部分序列及其检测应用

    作者:徐晓春;瞿逢伊;宋关鸿

    目的测定约氏疟原虫By265株S型18S rDNA序列,并用于蚊体内疟原虫的分子检测.方法根据伯氏疟原虫S型18S rDNA序列,合成一对保守区引物,从感染约氏疟原虫7 d后的斯氏按蚊中肠组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约氏疟原虫S型18S rRNA片段并测序,据此序列合成约氏疟原虫S型18S rD-NA种型特异引物,与保守的逆转录引物配伍,对感染后1~7 d蚊体内约氏疟原虫S型18S rRNA表达量进行RT-PCR检测.结果扩增的约氏疟原虫S型18S rDNA片段长度为920 bp,与伯氏疟原虫S型和约氏疟原虫A型的同源性分别为95.3%和94.0%.RT-PCR检测结果显示卵囊密度与扩增带强度明显一致,且敏感性高于解剖镜检方法.感染后3 d即可检出蚊体内疟原虫,而此时卵囊在光镜下尚难识别.结论测定了约氏疟原虫S型18S rDNA的部分序列,将其作为分子指标,可早期、敏感、特异和半定量检测蚊体内感染的疟原虫.

  • 东方田鼠天然抗体相关的日本血吸虫抗原基因筛选和克隆

    作者:阎玉涛;刘述先;宋光承;徐裕信;何永康

    目的研究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天然抵抗力的蛋白分子基因.方法用未感染日本血吸虫的东方田鼠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将阳性重组子克隆及测序.利用软件和互联网对核酸序列进行分析,确定目的基因.结果筛选出编码东方田鼠天然抵抗力相关的7种蛋白分子基因: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热休克蛋白、22.6 kDa膜相关抗原、副肌球蛋白、细胞色素C及组织蛋白酶B.结论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的天然抵抗力可能有许多蛋白分子参与.

  • 阿苯达唑乳剂治疗肝囊型包虫病212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柴君杰;孟贺巴特;焦伟;孙德玉;梁斌;石劲草;付承;李雄;毛一丁;王秀玲;多力坤;古丽拜尔;王燕春;高芳华;肖树华

    目的验证新剂型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2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用阿苯达唑10 mg/(kg@d)和12.5 mg/(kg@d)两种剂量进行治疗.服药3个月复查1次为1个疗程,各疗程之间不间断连续用药.以B超影像特征为主判定疗效,观察不同疗程的效果.以停药时的检查结果为近期疗效.停药后随访1~4年的结果为远期疗效.结果两个剂量组共212例患者的平均近期疗效:治愈率为74.5%,有效率为99.1%,无效率为0.9%.平均远期疗效:治愈率为83.1%,有效率为89.3%,无效率为0.6%,复发率为10.2%.以12.5 mg/(kg@d)连续治疗9个月的疗效较好.复发病例再治疗的效果良好.结论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超过当前包虫病药物治疗的好水平,疗效稳定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可成为治疗包虫病的首选药物.

  • 阿苯达唑脂质体生发层单抗复合物治疗小鼠细粒棘球蚴病效果观察

    作者:牛荣丽;薛弘燮;莫红梅

    目的评价阿苯达唑免疫脂质体(IL-Alb)治疗小鼠细粒棘球蚴病的效果.方法每只小鼠感染约1 000个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80天后随机分为5组,4个治疗组分别给予阿苯达唑(Alb)、阿苯达唑脂质体(L-Alb)、阿苯达唑亚砜脂质体(L-Albso)及IL-Alb,按原药100 mg/(kg@d)×5 dip,连续3个疗程,另1组为对照组.治疗效果按囊重抑制率、常规病理切片、超微结构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囊药含量4个指标综合评价.结果L-Alb治疗组,囊重抑制率为80.3%,囊药含量为2.18μg/g,优于Alb组囊重抑制率为61.2%,囊药含量为0.76μg/g;而IL-Alb组的囊重抑制率为91.45%,囊药含量为5.15μg/g.组织病理损伤以IL-Alb组较重.结论免疫脂质体作为Alb载体,可增加药物的靶特异性,提高Alb治疗细粒棘球蚴的疗效.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灭蚴宁)治疗蠕形螨病疗效观察

    作者:袁方曙;郭淑玲;仇祯绪;邓树海;黄桂华

    目的观察灭蚴宁治疗蠕形螨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平行对照试验,将螨性痤疮81例和酒渣鼻6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涂抹灭蚴宁和新肤螨灵,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6 wk.结果灭蚴宁对痤疮的基本控制率、显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7%、41.5%、4.9%和100%,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酒渣鼻的基本控制率、显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6%、40.6%、18.8%和100%,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灭蚴宁治疗蠕形螨病安全有效.

  • 日本血吸虫10.6 kDa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作者:沈际佳;蒋作君;余新炳;汪学龙;王维

    目的寻找新的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疫苗候选分子.方法用具保护性的抗血吸虫膜单抗及免疫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PCR扩增cDNA插入片段,A-T连接法将筛选获得的3个基因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自动测序仪测序,序列送BLAST基因服务站进行同源性分析.重新设计引物扩增编号为B8克隆的开放阅读框碱基序列,先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质粒,再定向亚克隆人pBK-CMV表达质粒,IPTG诱导表达后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产物.结果经双酶切及PCR法均证实基因重组成功.其特异性表达产物约为10.6 kDa蛋白抗原.表达产物可被免疫血清及单抗识别.结论构建了编码日本血吸虫10.6kDa蛋白基因表达克隆.

  •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作用机制

    作者:翟自立;肖树华

    70年代,我国学者自中草药黄花蒿中分离出抗疟药青蒿素之后,又陆续合成了蒿甲醚、青蒿琥酯和双氢青蒿素等有效衍生物.这类药物的问世,在抗疟药物研究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目前疟原虫对传统抗疟药普遍产生抗性情况下,青蒿素类抗疟药投入使用十余年,迄今尚未见抗药性出现,故其抗疟作用机制引起了学者的注意.青蒿素类药物具有独特的过氧桥结构,阐明其作用机制,对开发新一代高效低毒抗疟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青蒿素类抗疟药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一综述.

  • 椎管内猪囊尾蚴病3例报告

    作者:张占普;王涛;李明洙;武文元;富春雨

    1964~1999年我科收治椎管内猪囊尾蚴病患者3例,报告如下.病例1男性,43岁,因双下肢乏力、麻木1年,排尿困难1个月入院.有食"米猪肉”史.查体:胸9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浅反射消失,双下肢肌力Ⅲ~Ⅳ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左踝阵挛(+),双下肢Chaddock's征(+),脑膜刺激征(-).前胸及双上肢可触及散在黄豆粒大小皮下结节,活动度良好,活检证实为猪囊尾蚴.腰穿:压力100mmH2O柱,外观正常,细胞数15/mm3,单核80%,多核20%,蛋白0.5 g/L.奎肯氏试验:不完全梗阻.椎管碘油造影:胸8水平见杯口状充盈缺损.诊断:胸7~8椎管内占位病变.全麻下行胸7~9椎管探查术,于胸7~8脊髓左腹外侧见灰白色囊性肿物,约3 cm×2 cm×1.5 cm.以无齿镊取出2个相连囊性物,见头节.病理检查:囊性物内查见猪囊尾蚴头节.术后3 wk出院,可自行排尿,双下肢肌力Ⅳ级.口服阿苯达唑0.4 g/次,每天3次,连服10 d,间隔10d,共3个月,半年后复查,恢复正常.

  • 间日疟1例

    作者:邹银双

    患者,男性,25岁.2年来不定时出现头昏,有时出现低热,双腿无力.基层卫生院诊断为病毒性感冒,给服感冒清和病毒灵后症状缓解.当年7月14日患者又出现头痛、发热伴出汗,持续3~4 h,并出现嗜睡.当地医院检查外周血3次均为(-),B超检查发现脾肿大.以重感、疑似疟疾入院治疗.

  • 眼蝇蛆病2例报告

    作者:张劭茹;齐月梅

    病例1 男性,16岁.因左眼被飞虫击伤后发红、不适,并有白色小虫爬出2d来诊.检查:翻开眼睑,见有数条白色小虫,上穹窿部多,其次为下穹窿、内眦、外眦部,虫体光滑,蠕动迅速不易捉拿.球结膜充血++,角膜透明.滴入1%地卡因1滴,2 min后虫体活动变慢,以显微有齿镊取出21条,虫体长约3~4 mm,宽约0.5 mm,显微镜下见虫体呈梭形,头端两口沟发达,向后弯曲,其周围有刺数圈,各体节腹面的前缘具完整的刺3~4圈,侧缘有小毛,后段有红色短管状的气门.寄生虫学鉴定为狂蝇科狂蝇属的蝇幼虫.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结膜囊,双眼点0.25%氯霉素眼药水处理,以后未复发.

  • 尿道铁线虫病1例报告

    作者:钟建安;杨发柱

    患者女性,28岁.两年来因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反复发作,多次到当地卫生院求治,均诊断为‘尿道感染',给予抗感染处理.1999年6月13日症状加重,出现血尿.尿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常规及肝功能均正常,肾区及膀胱B超检查未见异常,X线盆腔平片正常,给予消炎等处理后症状稍缓解.1月后,出现血尿,当地卫生院按‘尿道结石'给予消炎及中药排石汤治疗.当晚21:00左右,患者排尿时排出4条细长圆形棕褐色虫,至第2天早上仍能游动,患者即将1条虫体送浦城县卫生防疫站,经初步鉴定为铁线虫.排出虫体后,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消失,3个月后随访,恢复正常.

  • 肝泡球蚴病62例治疗体会

    作者:梁东;李桂萍;傅振超;俞天生;王学德;石瑜岚

    1974~2001年,我院收治肝包虫病2 960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泡球蚴病62例,占2.1%,治疗情况及体会如下.一般情况62例患者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17~65岁,平均41岁.居住牧区者占90%,均有与狗、羊、牛、猫、狐狸等动物接触史.病程长20年,短1年,多为2~8年.病变部位:肝右叶22例,肝左叶10例,其中左三叶8例,右三叶10例,左右两叶广泛病变12例.合并症:贫血25例,低蛋白血症16例,黄疸12例,胃受压梗阻3例,胆道感染5例,凝血机制异常5例.手术方式:根治性半肝切除12例,肝右三叶切除7例,肝左三叶切除5例,姑息性肝部分切除或单纯肿块切除21例,病灶清除6例,取活检11例.

  • 实验教学中寄生虫虫卵标本的回收再利用

    作者:王唯唯;陈传;黄文达

    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标本日趋匮乏.1983年以来,我们将实验教学用的虫卵封片标本改为直接滴片观察,用后将虫卵回收再利用,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材料与方法将收集的虫卵用10%甲醛固定,加少量甘油(约2%),再以5%甲醛置换后于4℃冰箱保存备用.学生实验用过的含虫卵的载玻片,置于盛有5%甲醛的广口容器中涮洗,待沉淀后去上清液,用100目网筛过滤后倒入三角量杯中自然沉淀,倾去上清液,再置换于含适量甘油的5%甲醛中,保存于4℃冰箱内.

  • 许昌市48年疟疾防治工作回顾

    作者:温红伟;韩灿宇;韩庆宇;从克;郭影;赵书锋

    河南省许昌市辖2市3县1区,共96乡镇(办事处)2 433行政村(居委会).面积4 996 km2,人口约437.3万.年平均气温为14.4℃,年平均降雨量为658 mm.交通便利,经济繁荣,人口流动较大.1980年前,疟疾长期位居我市报告传染病发病之首.市、县、乡经过疟疾专业人员连续不懈地努力,逐步得到控制. 据疫情资料记载,我市1953~2000年48年间疟疾平均年发病率为1 163.71/10万,1964、1970年两次大流行,发病率分别为7 454.81/10万和8 355.78/10万.1980年前,按发病情况划分高、中、低3类疟疾发病区分类管理.在一般防治措施基础上,集中人力、物力选择高、中度疟区突击开展疟疾防治措施:高疟区全民服药,药物灭蚊和休止期全民治疗;中疟区疟疾流行休止期全民服药治疗和药物灭蚊.很快改变了疟区的性质,控制了疟疾流行趋势.80年代后期至今,发病率控制在1/10万左右,逐步实现了全市基本消灭疟疾的目标.

  • 湖州市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监测

    作者:陆锦明

    湖州市区(原吴兴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总人口106万.20世纪50年代,有29乡镇171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57万,分别占乡镇总数的56.8%、行政村总数的23%和总人口的53.8%.1952年开始防治血吸虫病工作,反复查病共查见血吸虫病患者11 538例,平均感染率为2.02%.查出有螺面积约213万m2.1984年经浙江省考核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转入监测,结果报告如下.监测内容与方法根据本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及时制订监测方案,实施以螺情、病情和新感染为主要内容的监测.

  • 超声显像对51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门脉高压的诊断分析

    作者:杨军;张命生

    为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门脉内径宽度与其压力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对51例晚血脾切除手术患者和1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对象与方法对象51例晚血脾切除手术患者,男性36例,女性15例,年龄16~60岁,平均37岁.手术中取肝组织作病理检查,血吸虫病肝纤维化34例,混合型肝硬化17例.有呕血史30例.对照组15例均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年龄21~59岁,平均31岁.

  • 洛阳市城乡小学生蛲虫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王新彩;刘润芳

    1999~2000年作者对洛阳市区和农村小学生蛲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象洛阳市涧西区安徽路小学及偃师城关镇窑头村小学学生,年龄6.5~12.5岁,共1 049名. 方法透明胶纸肛周粘贴法:小学生早晨起床未解大便之前,用透明胶纸粘贴于肛门周围皱折处取样,然后把透明胶纸贴在载玻片上,带回实验室光学显微镜检查,查到蛲虫卵者为阳性.结果1 城市和农村小学生蛲虫感染率比较城市和农村小学生蛲虫平均感染率为22.78%.城市小学生512名,其中阳性83名,阳性率为16.21%;农村小学生537名,阳性156名,阳性率为29.05%.城市和农村小学生蛲虫感染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 肠蛔虫病长期误诊病例分析

    作者:高磊;韩明锋

    蛔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肠蛔虫病,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以腹痛常见,若以其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往往容易误诊.作者参考有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现将长期误诊的11例肠蛔虫病分析如下:

  • 铜陵县1996~2000年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作者:金江;潘新平

    安徽省铜陵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为湖沼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至2000年底,全县18乡镇135村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23万人,耕牛8 363头,累计有螺面积6 937.7万m2,累计血吸虫病患者4.1万例.有6乡(镇)血吸虫病传播阻断,5乡(镇)传播控制,尚有7乡(镇)未能控制,占流行乡的38.9%.未控制乡数与1995年(8乡镇)相比较,下降了12.5%.为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我们对1996~2000年血吸虫病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1 518例细粒棘球蚴病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唐群科;张瑛;王校智;李永寿

    细粒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类动物,随畜牧业的发展而扩散,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985~1999年,经我中心治疗过的肝及腹腔细粒棘球蚴病患者1 518例(不包括多次在新疆及青海基层现场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湖北钉螺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夏全斌;阮幼冰;刘冰;谈佩萍

    目的观察包裹钉螺卵的泥皮结构和泥皮下胶质膜(三级卵膜)表面构造.方法自东洞庭湖草滩钉螺孳生地采集泥皮无破损湖北钉螺螺卵,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钉螺卵泥皮呈蜂窝状,由无定形腐植质小块和直径约2.6~9.2μm的土壤颗粒粘接而成.泥皮有许多小洞,洞壁有细小皱褶.泥皮厚度约60 μm,泥皮与内侧胶质膜接触面布满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凹陷,未见小洞穿通迹象.胶质层表面有蛋白质纤维呈网状覆盖,并有锥状突起形成.

  • 重组犬钩虫分泌蛋白抗血清的免疫反应性

    作者:闻礼永;Hotez PJ

    目的分析重组犬钩虫分泌蛋白抗血清与钩虫不同种、期抗原的免疫反应性.方法用微型垂直电泳槽进行SDS-PAGE,以低分子量标准蛋白作参照.ELIB试验:以重组犬钩虫分泌蛋白-1(Ac-rAsp-1)或重组犬钩虫分泌蛋白-2(Ac-rAsp-2)免疫鼠血清作第一抗体,羊抗鼠IgG-HRP作第二抗体,用Western blotting发光底物试剂反应,全自动摄影,按照底片中显示带的位置测出相应分子量.结果与结论 Ac-rAsp-1组分为45kDa,其免疫血清能识别犬钩虫第Ⅲ期幼虫(Ac-L3)抗原和Ac-rAsp-1,不与十二指肠钩虫成虫(Ad-A)、十二指肠钩虫第Ⅲ期幼虫(Ad-L3)、美洲钩虫成虫(Na-A)、犬钩虫成虫(Ac-A)、巴西日圆线虫成虫(Nb-A)抗原和Ac-rAsp-2起反应;Ac-rAsp-2组分为24 kDa,其免疫血清能识别Ad-A、Ad-L3、Na-A、Ac-A、Ac-L3抗原和Ac-rAsp-2,不与Nb-A抗原和Ac-rAsp-1起反应.

  • 伯氏疟原虫ANKA株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陈颖丹;张家埙;林宝英

    目的分析伯氏疟原虫ANKA株染色体分子核型,确定染色体的数目与大小.方法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伯氏疟原虫ANKA株进行核型分析.结果与结论伯氏疟原虫ANKA株染色体共14条,其大小为0.6~3 Mb.第5~7和第9~12条染色体在电泳中表现为共迁移.为利用多种特异性基因制作探针进行杂交,并对特异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提供参考.

  • 人芽囊原虫的形态与超微结构

    作者:何妮;张月清;洪明理;丛敏

    目的观察人芽囊原虫的形态与超微结构.方法对人芽囊原虫培养4~5 d的培养物进行多种染色后置光镜下观察形态结构,同时经过4%的戊二醛固定处理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人芽囊原虫形态有空泡型、颗粒型、阿米巴型、复分裂型及包囊型等.分裂方式有二分裂方式及孢子分裂方式.透射电镜下可见虫体内含有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脂滴和溶酶体等细胞器,泡状结构内含有糖原颗粒.结论人芽囊原虫空泡型的泡状结构可能与储留排泄物有关,阿米巴型可能系该虫的致病类型.

  • 用PCR技术检测大鼠弓形虫DNA

    作者:耿志辉;何成彦;张永生;李淑红;杜军;刘利;方艳秋;朱刚;李佳和

    目的探讨弓形虫病大鼠外周血弓形虫DNA检测的意义.方法自行设计一对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弓形虫P30基因的一段保守序列.结果设计的这对引物对健康人、大鼠、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以及阴道毛滴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均不能扩增,表明具有特异性.反应体系经35个循环扩增,可检测到2条弓形虫DNA,表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PCR法对大鼠弓形虫感染可做出早期诊断.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