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and Parasitic Diseases 중국기생충학여기생충병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7423
  • 国内刊号: 31-124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362
  • 曾用名: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汤林华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两种尘螨1类变应原嵌合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

    作者:郭伟;姜玉新;李朝品

    目的 原核表达尘螨1类变应原(粉尘螨1类变应原Derfl和户尘螨1类变应原Derpl基因)的嵌合基因R8,并检测其生物活性. 方法 以含嵌合基因R8的pUCm-T重组质粒为模板,用Derfl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经酶切后与载体pET28a(+)连接,连接产物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 BL21感受态细胞,并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纯化,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纯化后的蛋白用ELISA检测其与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IgE)的结合能力,同时以重组rDerf 1和rDerp 1蛋白作为对照.为检验嵌合蛋白R8的免疫原性,将75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为PBS组(阴性对照组)、rDerf1组、rDerp 1组、R8组和哮喘组(阳性对照组).除PBS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第0、7和14天每鼠腹腔注射(0.1μ/μl)粉尘螨注射液100μl,第21~27天每鼠每天雾化吸入0.5μg/ml粉尘螨注射液悬浊液,30 min/d.rDerf1组、rDerp 1组和R8组于第25~27天雾化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100μg/ml的rDerf1、rDerp 1和R8蛋白各200 μl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PBS组用等量PBS进行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所有小鼠于第27天雾化吸入后24 h气管切开,用1 ml PBS进行肺泡灌洗,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 结果 SDS-PAGE结果显示,R8表达产物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5000.ELISA检测结果显示,嵌合蛋白R8与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IgE的结合力为(37.03±12.46) μg/ml,显著低于rDerf1[ (80.44±15.50) μg/ml]和rDerp 1[(90.79±10.38) μg/ml](P<0.01).动物实验结果显示,R8组IFN-γ水平[(343.43±38.79) pg/ml]与rDerf1组[(322.98±30.36) pg/ml]和rDer p 1组[(314.97±33.89) pg/ml]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BS组[(393.93±50.68) pg/ml]和哮喘组[(208.44±46.11) pg/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8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水平(P<0.05或0.01). 结论 表达了具有低变应原性和高免疫原性的尘螨1类变应原嵌合基因R8.

  • 细粒棘球蚴抗原B表位结构的预测分析和多表位重组抗原的构建

    作者:江莉;张耀光;蒋守富;冯正

    目的 对细粒棘球蚴抗原B (EgAgB)的3个亚单位(EgAgB1、EgAgB2和EgAgB4)的反应性表位的结构进行预测分析并进行基因重组,鉴定构建的多表位重组抗原的反应性. 方法 用Bioedit和Discovery Studio Visualizer分析软件和I-TASSER在线服务器对EgAgB1、EgAgB2和EgAgB4等3个亚单位抗原序列及其不同组合方式的组合序列进行分析和结构预测.选择结构预测评分较高的表位或亚单位组合方式进行基因重组.设计特异性重叠引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扩增目标序列.将目标序列克隆至pET32a(+)载体中构建表达质粒表达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经纯化后即为多表位重组抗原.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多表位重组抗原的反应性. 结果 结构预测显示,EgAgB1、EgAgB2和EgAgB4等3个亚单位的主要表位均呈“Z”字型结构,且主要表位区域亦均位于序列的中部;对拟进行组合的3个EgAgB亚单位和4个主要表位(KK36、RK30、B4-2和B4-3)的57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结构预测,选择6种组合方式进行重组表达.对6个多表位重组抗原(MEA-8、MEA-20、MEA-26、MEA-36、MEA-49和MEA-52)进行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多表位重组抗原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反应条带明显强于AgB亚单位抗原. 结论 构建的6个多表位重组抗原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反应性明显强于EgAgB亚单位抗原.

  • 三苯双脒对小鼠感染3个旋毛虫分离株的疗效观察

    作者:高云;杨晓东;王丽娜;陈晓宁;李丽娜;赵香菊;刘丹

    目的 观察三苯双脒对感染3个分离株旋毛虫小鼠的疗效.方法 将144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72只.A组小鼠再随机均分为12组,即河南分离株(以下简称河南株)、云南分离株(以下简称云南株)和黑龙江分离株(以下简称黑龙江株)旋毛虫感染组各4组,每组小鼠各感染旋毛虫分离株幼虫200条/只,感染后5d(即成虫期)分别顿服三苯双脒10、20和30 mg/kg,同时设未服药对照组.B组的分组和感染同A组,感染后53 d(即幼虫成囊期)分别灌胃三苯双脒100、200和300 mg/(kg·d),1次/d×7d.A组治疗后2d处死,计数小肠内成虫数.B组治疗后10d处死,剖取全部膈肌,经消化液消化后计数幼虫.计算各组平均虫数和减虫率.结果 A组中,河南株和云南株各治疗组平均虫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河南株3个治疗组的减虫率分别为39.0%、57.9%和86.0%,云南株的减虫率分别为34.9%、69.3%和92.2%,分别随服用三苯双脒剂量的增加,减虫率呈增高的趋势,其中30 mg/kg组各有2只鼠被治愈.黑龙江株10 mg/kg组的平均虫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2个剂量组平均虫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3组的减虫率分别为27.9%、57.4%和60.7%,亦随服用三苯双脒剂量的增加,减虫率呈增高的趋势.B组各治疗组小鼠的平均虫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河南株的减虫率分别为57.8%、75.4%和87.5%,云南株的分别为74.5%、92.4%和99.1%,黑龙江株的分别为50.5%、53.3%和61.6%.可见3个旋毛虫感染组均随服药剂量的增加,减虫率相应增高.30 mg/kg剂量组中,云南株的减虫率与河南株的和黑龙江株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苯双脒对小鼠体内3个地域分离株旋毛虫成虫和成囊期幼虫均有一定的疗效,对云南株旋毛虫疗效更明显.

  •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探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钉螺群体遗传结构

    作者:李石柱;张丽;刘琴;吕山;王强;钱颖骏;杨坤;周晓农

    目的 应用微卫星DNA分子标志分析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钉螺群体的遗传结构. 方法 利用6对微卫星DNA引物,对采集自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湖南汉寿县、湖北阳新县、江西星子县、安徽当涂县和江苏扬州邗江区的湖北钉螺的P84、T5-13、T5-11、T4-22、T6-27和P82等6个位点进行荧光标记通用引物PCR扩增.每个采集点采集20~50个钉螺标本,共165个.统计分析各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近交系数(FIS)、期望杂合度(He)、观察杂合度(Ho)、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和遗传距离,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 结果 5个湖北钉螺群体在6个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数范围为3~33,平均为15.833.群体的平均He和Ho范围分别为0.600~0.883和0.308~0.759,两者在湖北群体高,在江苏群体低.群体的FIS范围为0.143~0.539.成对群体间的FST范围为0.0006~0.0531,由于FST值较小,提示群体间未出现明显遗传分化.各群体的平均PIC为0.511~0.850,除江苏群体外,均为高度多态.分级AMOVA结算结果显示,变异主要存在于个体间,占总变异的95.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群体与江苏群体首先聚为一支,然后依次同湖南、江西、湖北群体聚在一起. 结论 湖北钉螺多样性较为丰富;聚类分析结果符合湖北钉螺的地理分布格局;5个群体之间遗传差异较小,微卫星DNA的变异主要存在个体间.

  • 刚地弓形虫感染对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作者:孙秀宁;刘志军;管志玉;梁瑞文;张皓云;吴晓燕;于丽;管英俊

    目的 探讨大鼠孕早期感染刚地弓形虫对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 12只SD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每组6只.感染组孕鼠于妊娠第1天(E1天)腹腔注射弓形虫RH株速殖子1×105/只,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E5天尾静脉取血,吉氏染色查找虫体.分别于E9、E10和E11天处死孕鼠,每组每次2只,逆转录PCR (RT-PCR)检测羊水中弓形虫B1基因,确认胚胎鼠是否感染弓形虫.体外原代培养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2组细胞增殖水平.分化培养神经干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巢蛋白(nestin)、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计算对照组和感染组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百分率.取E9、E10和E11天的2组胚胎鼠神经组织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在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神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血涂片和RT-PCR结果证实,感染组孕鼠和胚胎鼠均感染弓形虫.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镜下见细胞形态符合神经干细胞特点,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蛋白染色呈阳性.MTT结果显示,感染组细胞传代后增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传代后第3和第4天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2和GFAP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感染组神经元分化百分率分别为15.15% (55/363)和8.73% (31/35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感染组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百分率分别为53.35%(199/374)和67.48% (249/36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9、E10和E11天2组胚胎神经组织均检测到NCAM蛋白表达,荧光随时间逐渐增强,对照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感染组(P<0.01). 结论 大鼠孕早期感染刚地弓形虫可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

  • 湖北钉螺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全长基因克隆、表达与蛋白活性分析

    作者:马宪亮;刘琴;张仪

    目的 克隆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全长基因cDNA,并分析其表达蛋白的抗氧化活性. 方法 抽提人工饲养的阴性湖北钉螺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扩增TPx基因片段.使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法(RACE)扩增TPx基因,获得全长基因cDNA,与质粒pGEM-Teasy连接后,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DH5α,筛选、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质粒pGEM-Teasy/TPx和表达载体pET28a经双酶切后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TPx,转入E.coli BL21 (DE3),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通过组蛋白标签镍离子(Ni-NTA)层析柱分离纯化可溶性蛋白.在体外过氧化氢(H2O2)还原试验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TPx重组蛋白(10、20、30、40和50μg/ml),各浓度均设二硫苏糖醇(DTT)平行对照,计算H2O2清除率.在DNA超螺旋保护试验中,分别加入2.5、5.0和10 μg/ml重组蛋白,观察其对DNA超螺旋结构的保护作用. 结果 TPx全长基因cDNA为992 bp,开放阅读框(ORF)为747 bp,GenBank登录号为JN831437,编码249个氨基酸,预期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为27000.重组质粒pET28a/TPx构建成功,经诱导表达和纯化后获得了可溶性重组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Mr为27000.体外H2O2还原试验结果显示,含有DTT的反应体系H2O2清除率均显著高于不含DTT的体系(均P<0.05),各个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NA超螺旋保护试验结果显示,5.0μg/ml组保护效果优于2.5 μg/ml组,但5.0μg/ml组和10 μg/ml组的保护效果差异不明显.结论 获得湖北钉螺TPx全长基因cDNA,且重组表达蛋白具有一定抗氧化功能.

  •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肠系膜淋巴结Th17细胞的免疫应答

    作者:罗雪平;陈殿慧;谢红艳;高志岩;方会龙;黄俊

    目的 观察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肠系膜淋巴结Th17细胞的免疫应答.方法 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感染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每鼠(40±5)条.感染后5~6周分离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分别用抗小鼠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1μg/ml)和抗小鼠CD28单克隆抗体(anti-CD28,1μg/ml)刺激,培养4h后收集细胞,RT-PCR检测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 (IL-17)和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ROR-γt) mRNA的转录水平;培养72 h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同时用佛波酯(PMA,10 ng/ml)和离子霉素(1μg/ml)刺激淋巴细胞5h后,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的含量和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培养物上清液中IFN-γ [(214.3±62.6) pg/ml]和IL-17[(176.8±62.1) pg/ml]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小鼠[(46.7±13.9)和0pg/ml] (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IL-17和ROR-γt mRNA转录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小鼠.感染小鼠肠系膜淋巴细胞CD4+T细胞中,Th17细胞的比例为(0.55±0.03)%,明显高于健康小鼠[(0.16±0.01)%] (P<0.05).在CD4+T细胞中,IL-17+ IL-4+细胞占0.06%,IL-17+ IFN-γ+和IL-17+ IL-5+细胞各占0.02%,IL-17+ IL-9+细胞占0.01%,未检测到IL-17+ IL-10+和IL-17+Foxp3+细胞.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的肠系膜淋巴结能诱导Th17细胞产生.Th17细胞能分泌IL-4,及少量的IFN-γ、IL-5和IL-9,不分泌IL-10,也不表达Foxp3.

  • 抗骨桥蛋白(OPN)抗体对沙鼠肝多房棘球蚴组织IL-2和IL-5表达的影响

    作者:高亮亮;张示杰;吴向未;张永国;张龙;彭心宇;曹玉文;孙红

    目的 观察兔抗鼠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抗体对长爪沙鼠体内多房棘球蚴(俗称泡球蚴)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 (IL-2)和IL-5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180只长爪沙鼠随机均分为3组,即抗OPN抗体干预实验组(A组)、兔血清干预对照组(B组)和模型对照组(C组).3组均采用开腹肝脏穿刺接种泡球蚴组织混悬液(0.1 ml/只,约含原头节400个),感染当天前两组分别注射兔抗兔OPN抗体(效价1∶32)和兔血清,均0.15 ml/次,1次/2d×7次,以后改为每周1次直到处死.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处理后20、60、100、140、180和220 d各组均剖杀10只沙鼠,取肝泡球蚴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IL-2和IL-5的表达情况. 结果 感染泡球蚴长爪沙鼠的腹腔和肝脏中见大小不等的团块状囊泡.A、B和C组各时段泡球蚴组织中IL-2阳性细胞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140d和180d时,A组泡球蚴组织中IL-5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40%和20%,显著低于B组(100%和90%)和C组(90%和80%)(P<0.05). 结论 感染泡球蚴沙鼠进行抗OPN抗体干预后,Th2型IL-5细胞因子反应减弱,机体的免疫力有所增强.

  • 儿童肺细粒棘球蚴病胸腔镜下内囊摘除术42例治疗体会

    作者:郭睿;马金山;努尔兰

    42例肺细粒棘球蚴病患儿胸腔镜下行内囊摘除术治疗,内囊完整摘除者占66.7%(28/42)、内囊穿刺摘除者占33.3%(14/42),术中操作不慎致囊肿破裂者占2.4%( 1/42),平均手术时间为(96.70±10.9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60±1.31) ml,平均住院时间为(10.20±1.10)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2/42),3年远期随访,无复发.儿童肺细粒棘球蚴病胸腔镜下行内囊摘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和并发症少,以及3年随访无复发等优点.

  • 微小牛蜱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作者:梁怡琳;高攀;柯泽楷;罗新萍;刘志刚

    为克隆和表达微小牛蜱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im)编码基因,提取微小牛蜱成虫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将其连入pMD-18T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正确的目的基因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并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 Rosetta (DE3)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分析.结果发现,克隆所得的微小牛蜱成虫tim基因片段长度为750bp(登录号为JX112888),其中开放阅读框为750 bp,编码249个氨基酸,与微小牛蜱胚胎中克隆出的tim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Tim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7000.

  •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粪便中微小隐孢子虫卵囊

    作者:邵景东;吴琳;吴福平;傅春玲;王毅谦;范丽丽

    以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特异性DnaJ-like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为模板,设计和合成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通过检测微小隐孢子虫卵囊DNA和加标模拟样品进行敏感性分析,建立标准曲线,并对其特异性和干扰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只对微小隐孢子虫卵囊进行特异性扩增,其他常见的肠道原虫和肠道病原菌均不能扩增;微小隐孢子虫纯卵囊基因组DNA检测的灵敏度为26个/ml;对加标粪样可检测至2600个/ml卵囊.提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等优点.

  • 河南省商丘市城乡居民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崔金环;王琛

    用改良的透明胶带法检查商丘市565名城乡居民蠕形螨感染状况.结果显示,蠕形螨感染率为21.2%(120/565).不同职业人群中,农民和服务业人员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2.3% (53/164)和33.7% (29/86),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P<0.05).不同年龄人群中,20岁以下感染率低(4.8%,5/105),50岁以上感染率高(44.4%,40/90).女性、居住在农村、与他人共用洗具、油性皮肤及有痤疮等皮肤病的人群蠕形螨感染率均较高,与其对应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蠕形螨阳性夫妇中,单阳性夫妇占79.6% (39/49),远高于双阳性夫妇(20.4%,10/49).

  • 胆囊结石研碎镜检法对华支睾吸虫感染检出率的研究

    作者:马瑞红;乔铁;罗小兵

    收集2010年1~6月于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实施内镜微创取石保胆术的179例患者的血清、粪便、胆汁和胆囊结石标本,分别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华支睾吸虫IgG抗体,粪便直接涂片法、胆汁离心沉渣镜检法和胆囊结石研碎镜检法检查华支睾吸虫虫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华支睾吸虫IgG抗体的阳性率为51.4% (92/179),粪便直接涂片法、胆汁离心沉渣镜检法和胆囊结石研碎镜检法华支睾吸虫卵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7% (55/179)、44.7% (80/179)和69.8% (125/179),粪便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低,胆囊结石研碎镜检法检出率高(均P<0.05).其中粪便直接涂片法和胆汁离心沉渣镜检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其结石研碎镜检法的检测结果也均为阳性.

  • 卡耶塔环孢子虫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丽;张唯哲;沈玉娟;刘爱芹

    环孢子虫病是一种新现的寄生虫病.卡耶塔环孢子虫是环孢子虫属内惟一感染人类的虫种.本文重点综述了卡耶塔环孢子虫的生物学特点及人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可为国内研究者开展环孢子虫病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医学贝类及相关软体动物肽聚糖模式识别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宗禄;郭云海;罗泰昌;张仪

    肽聚糖模式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PGR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模式识别受体,参与宿主早期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作用,可识别肽聚糖和含有肽聚糖的细菌,进而激发和调节下游系列宿主免疫反应.PGRPs广泛存在于昆虫、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和脊椎动物中.本文对医学贝类和相关软体动物PGRPs的基因、类型、结构、表达分布、功能和进化进行综述.

  • PCR及其衍生技术在广州管圆线虫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崔立云;张霄霄;李锟华;杨毅梅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中国具潜在危险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本文综述了PCR及其衍生技术在广州管圆线虫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 蓝氏贾第鞭毛虫表面抗原变异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冯宪敏;王月华;鞠晓红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简称贾第虫)是引起腹泻的常见的肠道寄生原虫之一.同大多数肠道寄生的病原体一样,表面抗原(variant-specific surface proteins,VSPs)变异是虫体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重要机制,从而导致疾病慢性化和/或重复感染的发生.本文将从基因水平的调控、转录和转录后调控、VSPs表达修饰调节和VSPs的加工、处理与转运等4个方面对贾第虫表面抗原变异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感染隐孢子虫奶牛血液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作者:周庆新;李锦春;徐前明;赵长城;王希春;王菊花;刘维;李培英

    目的 检测感染隐孢子虫奶牛血液免疫和抗氧化体系指标. 方法 对安徽省某奶牛场325头奶牛粪样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测隐孢子虫感染情况.选择隐孢子虫感染强阳性的7头奶牛作为感染组,同时取7头隐孢子虫粪检阴性奶牛作为对照组,早晨饲喂前从奶牛颈静脉采血,分别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中性粒细胞吞噬率、T淋巴细胞转化率、白细胞介素-2(IL-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甘油三脂(TG)、Cl-和Ca2+等19项指标. 结果 325头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率为31.7%( 103/325),根据卵囊的形态和大小,初步鉴定为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奶牛血清中TP、ALB、IgM、IgA、GSH-Px、ALT、AST、ALP和Cl-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中MDA和NO含量分别升高59.9%和28.1%(P<0.05或0.01);而血清中IgG、SOD、GLU、TG、Ca2+和IL-2含量,以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分别降低了32.9%、11.1%、18.6%、78.9%、14.5%、7.0%、22.0%和20.2%(均P<0.05). 结论 感染隐孢子虫奶牛部分免疫指标下降,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减弱.

  • 简单异尖线虫D-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作者:倪芳;徐世三;王逸难;余长茂;罗大民

    目的 克隆简单异尖线虫Ⅲ期幼虫(L3)的D-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AsAP)全长,研究其表达蛋白的特性.方法 根据GenBank中简单异尖线虫D-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序列标签的部分信息,设计特异引物并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得到AsAP全长序列,分析推导的蛋白序列特征,并预测其三级结构.用RT-PCR扩增简单异尖线虫L3的AsAP 基因编码序列,产物用EcoRⅠ和Sal Ⅰ双酶切,连入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 BL21 (DE3),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结果 简单异尖线虫L3的AsAP基因全长1753 bp,编码453个氨基酸,与锡兰钩虫(Ancylostoma ceylanicum)的D-天冬氨酸蛋白酶相似性达65%.该蛋白具有两个保守的催化域,1个活性中心翼环,S2和S3亚位点各1个;具有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N端信号肽,构成疏水性强的跨膜域.不同浓度的IPTG (0.2~~1.6 mmol/L)诱导对AsAP表达的影响较小,1.0 mmol/LIPTG诱导2h后表达量达到高水平.结论 克隆并表达了简单异尖线虫的D-天冬氨酸蛋白酶.

  • 2011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成绩分析报告:蠕虫检测能力分析

    作者:张丽;李石柱;王强;付青;柳伟;祝红庆;许静;陈颖丹;陈韶红;陈家旭;陈朝;王立英;周晓农

    目的 通过竞赛了解当前我国各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蠕虫检测能力,从而推动各级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方法 2011年9月以省(区、市)为单位,每省选送各级疾控机构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4名(年龄<45周岁,县级不少于2名).竞赛内容包括粪便标本改良加藤厚涂片制作(每参赛选手30 min内制作完成5张涂片;计满分为15分,9分为及格)和11种常见蠕虫卵镜检鉴别(每张标本片含1种或1种以上蠕虫卵;镜检10张,每张5 min;计满分为60分,36分为及格).结果 来自30个省(市、区)的119名参赛选手中,改良加藤厚涂片制片成绩,平均为11.4分,及格者111人,占93.3%; 11种常见蠕虫卵镜检读片成绩,平均为22.0分,及格者20人,占16.8%.不同性别、年龄(≤30岁、31~40岁和>40岁)、专业技术职称(初级、中级和高级)、来源单位的级别(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参赛人员制片和镜检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有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省份的参赛选手的制片(12.1±1.7)、镜检读片(32.1±11.5)成绩均好于没有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的省份(11.1±1.8和18.1±10.5);西部地区参赛选手的镜检读片成绩(18.4±11.4)均低于东部(25.2±12.4)和中部(24.1±13.1). 结论 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机构的病原检测能力总体水平发展不均衡,仅部分地区检测能力较强,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 中华按蚊对杀虫剂敏感性调查

    作者:刘颖;陈建设;周瑞敏;钱丹;陈清卫;许汴利;张红卫

    目的 分析河南省疟疾媒介中华按蚊对DDT、氟氯氰菊酯、马拉硫磷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为制定疟疾媒介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6月在河南省桐柏县、淮滨县和永城市3个县(市)现场分别捕获吸血后中华按蚊成蚊417、421和433只,采用WHO推荐的成蚊滤纸接触法进行检测,计算中华按蚊分别接触4% DDT(1.428g/m2),0.15%氟氯氰菊酯(0.0534 g/m2),5%马拉硫磷(1.78g/m2)和0.05%溴氰菊酯(0.0178 g/m2)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和24h后死亡率.根据死亡率判定抗性级别,死亡率98%~100%为敏感群体(S级),80%~97%为初步抗性群体(M级),80%以下为抗性群体(R级).结果 桐柏县、淮滨县和永城市3个县(市)中华按蚊接触DDT的KT50分别为206.13、877.04和826.81min;接触氟氯氢菊酯的KT50分别为206.43、85.39和427.60 min;接触马拉硫磷的KT50分别为19.98、48.05和97.79 min;接触溴氰菊酯的KT50分别为1122.50、89.65和960 min.接触4% DDT 24 h死亡率分别为82.52%、57.41%和65.69%,抗性级别分别为M、R和R级;接触0.15%氟氯氰菊酯24h死亡率分别为91.89%、85.00%和72.73%,抗性级别分别为M、M和R级;接触5%马拉硫磷24h死亡率分别为95.10%、95.37%和93.16%,抗性级别均为M级;接触0.05%溴氰菊酯24h死亡率分别为92.08%、77.14%和63.46%,抗性级别分别为M、R和R级.结论 河南省中华按蚊对DDT、氟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已产生较强抗性,对马拉硫磷产生初步抗性.

  • 北京市1例输入性恶性疟死亡病例报告

    作者:黄儒婷;杨军勇;张建军;何占英;王小梅

    患者,男,48岁,河北省唐山市人.2010年11月赴尼日利亚务工,2011年12月5日返回唐山,路途中已出现不规则发热,高温度39.8℃,间断发热.患者先后就诊于当地小诊所和2所医院,均按“流感”输液治疗,效果不佳(具体用药不明).12月11日因发热7d(体温37.7~39.8℃),尿黄5d,腹痛、腹泻和头痛2d,于北京市某传染病医院就诊.

  • 浙江省慈溪市血防达标后首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作者:范飞能;周华英;徐州

    患者,男性,11岁,学生,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雷江村人,于2011年7月2日暑假至父母打工暂住地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海莫村探亲.患者7月13日开始发热,体温40℃左右,呈弛张热型,皮疹明显,伴咳嗽、头痛等症状,先后就诊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省儿童医院和慈溪市妇保医院,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荨麻疹和急性支气管炎,曾给予抗病毒药、抗过敏药和抗生素等治疗多次,患者皮疹消失,但高热不退,继而出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乏力和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无恶心、呕吐和黏液血便等症状,上述3家医院查嗜酸粒细胞均偏高,未加以重视.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